春季养生穴

2019-10-20 │ 春季养生穴 春季养生保健穴

四白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四白穴的作用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怎么才能作好中医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四白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四白穴的作用”,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四白穴是人身体一个重要的穴位,属足阳明胃经。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瞤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取穴位置】


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穴位解剖】

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功能主治】

功能: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穴位配伍】

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

配攒竹穴治眼睑瞤动。

【临床运用】

四白穴的主治病症为: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扩展阅读

四白穴在哪里?按摩四白穴有什么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很多人都有暴饮暴食啊,喜食生冷辛辣啊等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导致身体有些小毛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穴位养生这种保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身体不适,一起来看看按摩四白穴对身体有哪些作用吧!

按摩四白穴位的作用

名称释义: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

功能作用: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定位: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穴: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沿皮透刺睛明;或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

临床运用: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医的穴位体系一直都是一个较为神秘的东西,我们一直在探索它,有关四白穴的知识就先介绍到这里了。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多关注一下其他渠道。

四白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四白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白术(五钱) 白茯苓(五钱) 人参(五钱) 缩砂(五钱) 香附(五钱) 甘草(五钱) 防风(五钱) 川芎(五钱) 白芷(一两) 白檀香(三钱半) 知母(二钱) 羌活(二钱半) 薄荷(二钱半) 独活(二钱半) 细辛(二钱) 麝香(一钱.另研) 牛黄(半钱.另研) 龙脑(半钱.另研) 藿香(一钱半) 甜竹叶(二两)

【炮制】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

【功能主治】清肺气养魄、中风多昏冒,肺气不清也。

【用法用量】临睡前嚼一丸,煎愈风汤送下。上清肺气,下强骨髓。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白术15克 白芷30克 白茯苓15克 白檀香45克 人参15克 知母9克 缩砂仁15克 羌活7.5克 薄荷10.5克 独活7.5克 防风 川芎各15克 细辛6克 甘草15克 甜竹叶30克 香附子(炒)15克 龙脑1.5克(另研)麝香0.15克(另研)牛黄1.5克 藿香4.5克

【制法】上二十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

【功能主治】治中风昏冒。

【用法用量】临卧服1丸,分五七次嚼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四白丹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会阳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会阳穴的位置

位于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另说“阴尾骨外,各开一寸半”(《医学入门》);“长强外开二寸”(《针灸集成》)。

取穴方法

取坐位或跪伏位,在尾骨下端旁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会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泄泻、阳痿、痔疮、便血、痢疾、带下等;现在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淋病、阴部神经性皮炎等。会阳穴还可防治前列腺增生疾病。

功效作用:会阳穴,清热利湿、理气升阳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灸疗法:会阳穴,直刺1-1.5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会阴部放散。不会针灸的网友,用按摩或指压同样有良效。

颔厌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和颔厌穴的作用


“颔”,下巴也,为任脉及足阳明经所过之处,此指足阳明的气血。“厌”,厌倦也。该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以风行之状输向头之各部。本穴物质为上关穴 传来的弱小水气,行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化风而行并由此输向头之各部,足阳明经头维穴输供头部的精微物质因而受到损害,本穴气血为足阳明所厌恶,故名“颔厌穴”。

【精确定位】

颔厌穴位于人体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与下四分交点处。

【简易取穴】

侧坐或侧卧位,头维与悬颅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主治】

祛风镇惊,治疗头痛,眩晕,目外眦痛,齿痛,耳鸣,惊痫。

【配伍治病】

颔厌穴配风池穴、外关穴治疗眩晕;颔厌穴配悬颅穴治疗偏头痛。

【按摩手法】

颔厌穴,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10秒后松手,如此反复5次,并作圈状按摩。

小海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小海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小海穴可以缓解肘臂疼痛,那么小海穴怎么找?小海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小海穴怎么找

该穴位于人体的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小海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小海。小,与大相对,为孝为阴也。海,穴内气血场覆盖的范围广阔如海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在此汇合,气血场范围巨大。本穴物质为支正穴传来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聚集的天部之气以云气的方式而存在,覆盖的范围巨大如海,亦含有一定水湿,故名。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穴位解剖

尺神经沟中,为尺侧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副静脉以及尺返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本干。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

缓慢地蒸散并循小肠经上行。

功用

生发小肠之气。

主治

肘臂疼痛,癫痫。

穴位配伍

1、配曲池穴,能够活血舒筋,可以治疗肘臂疼痛。

2、配合谷穴、颊车穴,有清热消炎的作用,能治疗颊肿、牙龈炎、咽喉炎。

3、配风池、大椎穴,能够安神定志,可以治疗癫痫、痫症。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尺神经疼痛麻木、癫痫、精神分裂症、舞蹈病等。

穴位养生

1、如果小肠吸收营养不良,具有造血功能障碍以及贫血等疾病,可以通过按摩此处穴位得到缓解。

2、长期按压此处穴位,对于肘臂痛,肩、肱、肘、臂等部位的肌肉痉挛,以及尺神经痛、颌肿颈痛、头痛、眼脸充血,听觉麻痹,寒热齿龈肿、下腹痛、四肢无力等病症,都具有良好的调理和保健功能。

3、经常面部气色不佳、贫血,在下蹲后站立时容易感到眼前昏黑、有眩晕感的人,长期按压此穴位,利于小肠吸收营养,让气血循环到脸部,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医书记载

1、《医宗金鉴》小海喉龈肿痛痛痊。

2、《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小海主之。

以上就是小海穴泉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率谷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率谷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率谷穴可以缓解偏头痛,那么率谷穴怎么找?率谷穴的准确位置图,一起来看看吧。

率谷穴怎么找

此穴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将耳廓折向前,耳尖直上进入发际的地方)直上方。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不能饮食,烦满呕吐,率谷主之。

率谷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率,古指捕鸟的网或带领,用网捕鸟时网是从上罩下,此指胆经的气血在此开始由阳变阴。谷,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后化为阳气而上行天之上部。本穴物质为曲鬓穴传来的弱小凉湿水气,吸热上行至本穴后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水湿之气开始吸湿并发生冷降的变化,如捕鸟之网从高处落下一般,故名。

取穴方法

率谷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穴直上方。

简易取法

将耳郭卷起,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及颞浅动、静脉顶支。

功用

清头宁神,消肿止痛。

主治

偏头痛,目痛,眩晕,烦满,呕吐,惊风,面瘫。

穴位配伍

1、配风池、太阳,主治偏头痛。

2、配三里、中脘,主治呕吐。

3、配印堂穴、太冲穴、合谷穴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

4、配合谷穴、足三里穴治流行性腮腺炎。

操作方法

刺灸法:平刺0.5-1寸;可灸。

灸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瘫,下颌关节炎,牙痛,眼疾的治疗。

穴位养生

按摩率谷穴可以缓解偏头痛,找到穴位后,分别以两手中指指腹按压在穴位上,按10~15分钟,以患者头痛有明显减轻为度。

以上就是率谷穴泉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鱼腰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鱼腰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揉鱼腰穴可以快速止呃逆,那么鱼腰穴在哪里?鱼腰穴的准确位置图,一起来看看吧。

鱼腰穴在哪里

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出处

《奇效良方》:在眉中间。

鱼腰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眼眉形状如鱼,本穴位于其中点,故名。

取穴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或仰卧位,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简易取法

在瞳孔直上方,当眉毛中间取穴。

穴位解剖

在眼轮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眶上神经、面神经分支。

功用

明目消肿,舒筋活络。

主治

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穴位配伍

配合谷,治眶上神经痛;配瞳子髎、攒竹、翳明,主治白内障。

操作方法

刺灸法:沿眉中向外斜刺0.2-0.5寸,或直刺0.1-0.2寸。禁灸。

穴位养生

1、按揉鱼腰穴可以快速止呃逆。即对于连续打嗝时,可平躺,让他人轻按眉中的鱼腰数分钟,多可使打嗝停止。不过,机制不明。

2、按揉鱼腰穴治结膜炎。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压此穴,做环状运动。

以上就是鱼腰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揉曲池穴,可以治疗鼠标手。那么曲池穴怎么找?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曲池穴怎么找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出处

《灵枢本输》:大肠上合手阳明,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

穴名解析

曲池。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气化而来,位处地之上部,性湿浊滞重,有如雾露,为隐秘之水,故名曲池。

曲池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侧腕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简易取法

仰掌屈肘成45度角,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即是本穴。

穴位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功用

疏热去湿,通利关节。

主治

1、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

2、热病。

3、高血压。

4、癫狂。

5、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

6、咽喉肿痛、齿痛等五官疼痛。

7、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病症。

穴位配伍

1、配合谷穴、外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

2、配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膈俞穴,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丹毒,荨麻疹。

3、配内关、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穴、昆仑穴、太溪穴、阿是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配合谷、血海、三阴交穴,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灵药物反应。

操作方法

直刺0.51.0寸;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配合谷、外关等治疗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配合谷、血海等治疗荨麻疹;配肩髃、外关等治疗上肢痿痹。

穴位养生

若是你被鼠标手困扰,不妨试试按摩曲池穴。将健肢拇指指腹放在患肢曲池穴,其余四指放在肘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躄痿痹重,瘈疭,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2、《备急千金要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以上就是曲池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缺盆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缺盆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揉缺盆穴治疗哮喘,那么缺盆穴在哪里?缺盆穴的准确位置图,一起来看看。

缺盆穴在哪里

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出处

《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缺盆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溃缺破散并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名。

取穴方法

缺盆穴位于人体的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锁骨与斜方肌之间肩胛舌骨肌(下腹)与锁骨下肌之间臂丛。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深层有颈横动、静脉,臂丛的锁骨上部等重要结构。

功用

宽胸利膈,止咳平喘。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穴位配伍

配膻中、巨阙主治咳嗽。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2-0.4寸;可灸。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咽喉炎,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胸腔积液,膈肌痉挛,甲状腺疾患,肩部疼痛的治疗。

穴位养生

按揉缺盆穴治疗哮喘,用双手手指端按压此穴,并做环状运动。

以上就是缺盆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承泣穴的准确位置图


导读:承泣穴的准确位置图。按摩承泣穴可缓解眼疲劳,那么承泣穴在哪里?承泣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承泣穴在哪里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出处

《针灸甲乙经》:目不明,泪出不能言,刺承泣。

承泣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是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胃经的体表经脉气血运行是由头走足,为下行,与其构成无端循环的胃经体内经脉部分,气血物质的运行则为散热上行。本穴物质即为胃经体内经脉气血上行所化,在体内经脉中,气血物质是以气的形式而上行,由体内经脉出体表经脉后经气冷却液化为经水,经水位于胃经之最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泪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简易取法

瞳孔直下,当眼睑缘与眶下缘之间。

穴位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功用

疏风清火,祛邪明目。

主治

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位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着效果。此穴是穴位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1、承泣配风池、睛明,耳尖放血,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2、承泣配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有补益气血,祛风清热的作用,主治眼胞睑外翻及口眼歪斜。

操作方法

刺法:

1、直刺0.5~0.8寸,左手推动眼球向上固定,右手持针沿眶下缘缓慢刺入,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2、或平刺0.5~0.8寸,透向目内眦,局部酸胀,可致流泪。如果针刺过深或斜刺可刺伤视神经,当深达2寸时可通过神经管刺伤脑,造成严重后果。

灸法:禁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斜视、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

穴位养生

中医认为,承泣穴是眼睛的保健要穴。经常按摩承泣穴,可使气血旺盛,能够供应眼睛足够的血液,进而缓解眼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还可防治近视。

将双手的食指伸直,以指腹分别按揉两侧承泣穴。刚开始以较轻的力量,然后再慢慢地增强力度,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次3分钟,每天2次。注意手部要保持清洁,指甲不要太长,以免伤及眼球。

以上就是承泣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