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回升,万物萌发,人体由于一时不能适应季节、气温的变化,各方面的功能活动尚处在抑郁、压制的状态,而容易变得困倦嗜睡,不思饮食。而此时食粥既可调节胃口,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又能滋补身体,防治疾病。若在煮粥时加些荠菜、韭菜、芹菜、红枣等,更有助于郁滞宣畅,气血和通,春阳生发,是适应时令特点的食疗养生方法。
荠菜粥
先将粳米10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沸,等粳米将熟时再加上洗净的荠菜100克,同煮作粥。
春来荠美忽忘归。阳春季节,当其他蔬菜尚未应市的时候,荠菜不失是上好的时令佳蔬。据测定,每年100克荠菜中含有蛋白质近5克,是韭菜的3 倍,蒜苗的4倍,白菜的5倍,比番茄还高出7倍。荠菜里含的氨基酸有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10多种;还含有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营养丰富,味道甘美。荠菜还有防治麻疹等春季常见病的作用。
韭菜粥
先将粳米100克到入锅内加水煮沸,等粳米将熟时再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50克,同煮作粥。
韭菜自古即是美食佳蔬。《礼记》说,庶人春荐韭以卵,就是说春天老百姓用韭菜代鸡蛋来作为祭品。吃韭菜讲究时令,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日食韭有辛辣助阳,促进生发的效用。它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糖类、蛋白质,且有调味杀菌等作用。但因其性热助阳,凡阴虚体质或身有疮疡的不宜食用。
芹菜粥
将芹菜150克连根洗净,加水熬煮后取汁,对入用100克粳米熬煮成的粥中,同煮片刻。
芹菜四季皆有,而在初春蔬菜淡季,鲜嫩的芹菜是人们最为喜欢的蔬菜之一。它既可炒食,又可凉拌,亦可作馅;用来煮粥,则别有风味。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芦丁)、维生素pp(烟酰胺)以及钙、磷、铁等,尤其是钙、磷的含量较高,每500克含钙592毫克、磷226毫克,颇适宜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食用。
猪肝粥
取猪肝50克,粳米250克,加水煮粥。
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对各国儿童生长速度的考察研究表明,春季(尤其是五月份)是儿童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速度快,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这一生理特点,在膳食中增添一定营养,而猪肝则是应当补给的重要食品之一。猪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
红枣粥
取红枣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
红枣性味平和,甘甜适中,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能养血安神,尤其适宜久病体虚、脾胃功能薄弱者服食。
古医籍《千金要方》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摄生消息论》也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红枣甘甜,善养脾胃,不失是顺应春时的服食佳品。另有谚云: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可见红枣粥对美容护肤也是大有益处的。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健康,气血变差,身体抵抗力下降等等。经常熬夜的人可以从日常饮食入手调养,降低熬夜对身体的影响。推荐6款养生粥,常喝熬夜不伤身。
熬夜后的营养养生粥
1、山药枸杞粥
材料:山药600克、枸杞、冰糖、小葱各适量、米1/2杯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加水浸泡半小时;山药削皮,洗净,切块;浸泡完成的大米放入锅中,加入5杯清水,煮开,改成小火继续熬煮至粥,加入枸杞、山药块,一起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
功效:山药枸杞粥可以帮助增加生理活性,迅速恢复体力,消除身体疲劳,帮助新陈代谢,降低血糖及胆固醇。
2、红枣黄豆黑米粥
材料:去核红枣20颗、去芯莲子20颗、葡萄干30粒、黄豆30颗、黑米适量
做法:所有材料清洗干净,分别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一个晚上,次日早上,所有材料捞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熬煮成粥,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养血
3、黑米养生粥
原料:黑米100克、核桃仁20克、枸杞20克、胡萝卜100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块备用。黑米淘洗干净。起火上锅,加适量水,放入黑米、核桃仁、胡萝卜块,用大火烧开后加入枸杞,再煮开后改用小火煮至米熟即可。
功效:益智健脑,养血明目。核桃仁健脑益智,枸杞补肝明目,适用于健忘、眼涩目胀等症。
4、枸杞桑葚粥
材料:枸杞子5克,桑葚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做法:将枸杞子,桑葚,红枣洗净,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熟后用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肾,健脾胃,消除眼部疲劳,增强体质。
注意:枸杞温热身体效果明显,所以正在患感冒发烧、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枸杞可兴奋性神经,性欲亢进者不宜服用;枸杞子含糖量较高,每100克中含糖19.3克,糖尿病患者要慎用。
5、龙眼肉粥
配料: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粳米和龙眼肉、红枣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米要煮烂,加适量白糖。
功效:健脾养心,补血安神。
6、清脑羹
材料:干银耳、杜仲各50克,冰糖250克。
制法:杜仲加水煎熬3次,取汁备用;干银耳用温水发透,去杂质,揉碎,淘洗干净;锅内放入杜仲药汁和银耳,在旺火上烧沸后,移到文火上久熬,直到银耳熟烂,最后放冰糖。
功效:滋补肝肾,补养气血。
薄荷绿豆汤:
薏仁20g、绿豆50g洗净,入电饭煲煮熟后,直接食用;也可将煮好的汤,加入普通锅中与5g薄荷、适量冰糖共煮几分钟,再食用。此汤消暑解渴、祛湿解毒,对青春痘、传染性软疣、荨麻疹、痱子的治疗也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玫瑰丝瓜汤:
玫瑰花3朵、白菊花10g,丝瓜、瘦猪肉、调料各适量。丝瓜、猪肉切细后,置锅内加水烧开,再放入用纱布包好的玫瑰花、白菊花、调料,煨至肉熟即可食用。该汤清热解毒,对皮肤生疖疮和面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苦瓜菊花粥:
苦瓜、菊花、粳米、冰糖适量,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将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大火上煮沸后,把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小火继续煮至米开花即可食用。此粥清热、解毒、止痢,实为夏季一款良粥。
荷叶粥:
先将鲜荷叶1张洗净煎汤,再同粳米100g、白糖少许共煮,熟后即可食用。此粥清香略带苦味,对食欲不好、抗暑耐热能力较差、易心烦口渴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高血压尤其是初期患者,食用此粥还能收到良好的降压稳压效果。
西瓜皮粥:
将西瓜食用后,先刮净内瓤及外层青皮,冲洗干净后再切成细小丁块;然后将西瓜皮丁块、淘洗过的粳米100g、适量清水加入锅内,用强火煮沸后,再调至文火熬煮十几分钟,即可直接或佐以凉拌菜等食用。此粥适合于轻度中暑、血糖偏高者。
进入秋季后,天气变凉。怎么养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养生粥,好喝又养颜。
草芪龙苓粥
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生脉粥
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生脉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等。
参粉归芪粥
高丽参粉5克,当归、黄芪、大枣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高丽参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等。
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除痰化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等。
参附桂枝粥
红参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待熟时调入红参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温肾通阳,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等。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5款养生粥,常喝可明目》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冬季5款养生菜”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