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去湿健脾的食物三、去湿健脾的中药调理
去湿健脾的食疗方
1、去湿健脾的食疗方
猪横脷煲夏枯草,功效:清热祛湿,除肝热,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 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淮山扁豆煲鸡脚,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白术陈皮猪肚汤,功效:健脾燥湿开胃,材料:陈皮10克,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至1个,砂仁6克,生姜5片。制法:先将猪肚洗净飞水。将全部用料放入汤煲内,加水约2500ml,煲滚后改用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
2、脾湿的分类
2.1、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2.2、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生活中如何知道患脾湿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去湿健脾的食物
1、山药不止味美而且还能达到健脾益胃助消化的功效,能够有效的解决很多朋友在夏天胃腹饱胀,食欲不振的问题,同时能够对出现损伤的脾胃有一个好的修复效果。历来山药一直用来治疗体虚,使身体排湿而性情温和。
2、鲤鱼中含有大量丰富的钾元素,能够有效的帮助脾部排出湿气,恢复身体健康。而且鲤鱼中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帮助身体吸收营养同时对正常的生理功能起支撑作用。
3、洋葱中含有硫化丙烯,它能有效帮助我们驱散身体内的湿气。而且洋葱能够刺激肠胃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吸收,对于脾湿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去湿健脾的中药调理
1、对于脾湿胃虚,精神不振者,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来治疗调理。它是一种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组成的汤剂。具体组成药方是: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十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加生姜二钱 水煎服。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的调理尤其适宜。
2、对于脾湿胃虚,精神不振者,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香砂六君子汤来治疗调理。它是一种由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广木香、砂仁、炙甘草组成的汤剂。具体组成药方是:人参一钱 白术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十分 陈皮八分 半夏一钱 砂仁八分 木香七分 加生姜二钱 水煎服。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作用,对于脾胃气虚的调理尤其适宜。
夏季,体内很容易堆积湿气,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该如何祛湿呢?吃什么祛湿?祛湿的食物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9款祛湿食疗方法,一起到下文看看。
教你看透湿病特征 9食疗方祛湿有道
1、湿病特征
湿性重浊——湿病可有头重肢困,关节困重,面垢,便溏尿浊,妇女带浊等症状。
湿性粘滞——汗出粘滞,大便不爽,水湿停滞,病势缠绵,不易速去。
伤阳滞气——易出现阳微气滞症状如头昏胸闷,恶心吐泻,脘闷不食,腹胀水肿等。
湿性下趋——多有下半身症状如癣,水肿,关节痛,下肢沉重,湿疹,带下,便溏。
2、湿病表现
湿病多表现为形体丰腴、头重如裹、肢体沉重、胸腹痞满、肢痛带浊,大便不实、苔腻痰涎,脉象滑缓等。肥胖、脂肪肝、高血脂、湿疹、关节炎、真菌感染等体内多湿。
3、饮食除湿
(1)纯薏苡仁(可参入适量赤小豆)做出饭来当主食吃,有很好的减肥降脂止泻功效,要是能坚持两三个月,可明显瘦身,不能戴的戒指又能戴了,不能穿的裤子又能穿了,不能穿的鞋又能穿了,不能穿的裙子又能穿了。
(2)鲤鱼烧冬瓜(冬瓜皮也放进去,也可参入适量赤小豆)当菜吃,可利水消肿,对肥胖、高血脂、慢性肾炎、下肢水肿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薏苡仁、赤茯苓、赤小豆、草决明、芡实各适量粉成面烙饼吃,也可当早点吃,能健脾利湿消肿,对肥胖、高血脂、脂肪肝、水肿、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4)玉米须、荷叶、山楂、草决明各适量,随意组合煎水当茶饮,对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水肿、高血压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5)荞麦、燕麦、玉米、芹菜、香菇、茄子等食物也有不同程度降脂减肥除湿功效。
(6)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7)“淡渗利湿,甘甜壅中”,低盐低脂低糖,口味清淡,有利于除湿,防止肥胖高脂。
(8)饮食不过七成饱,睡前不要胃太饱,零食甜食吃得少,脾胃不虚湿气少。
(9)多雨梅雨季节更应加强除湿饮食,防止外湿加重内湿,诱发风湿水肿等病。
4、除湿持久
湿病缠绵,不易速去,只宜缓图,持久坚持,才能清除,故治疗湿病要有信心,耐心、恒心,一天两天不一定管用,坚持百日疗程肯定见成效。
夏季适量食用辣椒有助祛湿
在夏季,很多人因为怕上火,一点辣椒都不敢沾。其实,大可不必走极端,夏天也能吃点辣。夏季烈日炎炎,人们接触寒凉食物的机会比起其他季节大大增 加。除了喝冷饮、吃冰棍,夏季人们常吃的西瓜、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茄子、萝卜等果蔬,都属于寒凉性食物。
吃多了容易损伤脾胃,轻则胃脘不舒,重则胃 疼。如果我们搭配一点辣椒,则可以起到寒热平衡的作用,炒苦瓜、炒圆白菜、凉拌黄瓜、朝鲜泡菜、萝卜泡菜,都有辣椒的身影。这些菜中实际蕴含着中医“寒热 调和”,“春夏养阳”的智慧。
除了平衡寒热,夏天少吃点辣椒还能开胃助消化。辣椒香辣刺激,无论什么菜,只要配上辣椒,吃起来就特别香。在民间,辣椒还有“开胃菜”、“下饭菜”的美称。夏季酷暑难耐,人们大多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吃点辣椒,就可以促进食欲、开胃下饭。
最后,夏天吃辣还能给身体“除湿”。四川、湖南、广西、江西、贵州人为什么喜欢吃辣,因为那些地方气候潮湿,而辣椒有除湿之功,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驱除出去。夏天雨水多、湿气重,我们也可以吃点辣椒,除除湿气。
所以,夏天吃辣椒,关键要注意量,只吃一点,切勿过多。
夏季祛湿的4食谱
进入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天气闷热。“湿”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因此,在夏季除了防暑之外,及时清除湿邪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下面介绍几个夏季除湿的方子:
1、冬瓜海带汤: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每日一次。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养阴止血;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利湿止渴。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以食用。
2、香薷饮:香薷5克,白茅根5克,紫苏叶3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香薷味辛微温,可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紫苏性味辛温,能发散风寒,行气和中化湿,又解鱼蟹之毒。白茅根清热利尿。本方特别适用于夏季贪凉而致的感冒,身困重,怕冷而心烦,头痛而无汗,或见腹痛吐泻者。
3、竹叶茶:竹叶5克,白茅根5克,荷叶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当茶饮用。每日一剂。竹叶甘淡而寒,功善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功效;荷叶味苦微咸,性辛凉,能够清暑利湿,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适应于夏季皮肤、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4、三色豆汤:白扁豆、红小豆、绿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白扁豆性微温味甘,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绿豆甘寒,能清热解暑,利尿消肿,滋肤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红小豆又称赤小豆,善解毒利水,清热去湿,健脾止泻。此汤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
除了上述食疗方外,其他防湿除湿措施也很重要。简单的如通过空调的除湿功能,及时清除室内的湿气。另外,可以佩戴栀子花、茉莉花,利用芳香达到化浊除湿的作用。
总结:以上介绍的这些祛湿方法和食物,很有效,如果你的体内有太多湿气,不妨试试这些吧。
(8月8日)是传统节气中的“立秋”,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暑去秋来。可是此时,阳光仍炙烤着大地,暑气还未消,中医认为此时还属于“长夏”。但是,人应该顺应自然节律养生,到了立秋,饮食也可跟着稍作调整。
大麦芽汤
材料:大麦芽50克、冬瓜300克、陈皮25克、生姜5片、猪瘦肉200克
做法: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生姜5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
功效:清热消暑、理气健脾
玉米须猪苓牛肉汤
材料:玉米须30克、猪苓10克、生薏苡仁30克、陈皮5克、黑豆50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其用料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暑利湿、健脾益气
苓术荷叶粥
材料:茯苓15克、淮山30克、白术15克、砂仁5克、粳米200克,煎碎的荷叶1张(或干品30克)
做法:将茯苓、淮山、白术、砂仁、荷叶洗净,加适量水,先浸泡30分钟,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去渣留汁,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健脾和胃、祛湿解暑
陈皮冬瓜二豆粥
材料:冬瓜250克,陈皮5克,扁豆30克,黑豆30克
做法: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与洗净的陈皮、扁豆、黑豆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至两种豆子都熟烂了,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健脾祛湿、消暑
苡仁芡实龙骨汤
材料:薏苡仁30克、芡实15克、白术5克、沙参10克、枸杞子10克、龙骨400克。
做法:将龙骨洗净切块,薏苡仁、芡实、白术、沙参、枸杞子洗净,与龙骨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1.5小时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养阴润肺
每一种病症都有与其对应的食疗方,那么暑湿感冒病症应该吃什么呢?今天小编主要向大家介绍几款关于暑湿感冒的食疗方,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做暑湿感冒食疗方吧!
暑湿感冒吃什么
1.香薷饮
组成:香薷10克,厚朴5克,白扁豆6克。
制法:先将香薷、厚朴洗净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一起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入,加盖温浸30分钟。
服法:代茶频服。得汗后即减为日服两次。
功效:香薷发汗祛暑,配以厚朴宽中利气,扁豆健脾化湿,三味同用,治暑月感冒、腹痛下痢,多有良效。
2.西瓜番茄汁
组成:西瓜适量,番茄适量。
制法:先将西瓜取瓤去子,用纱布绞取汁,番茄用沸水烫2~3分钟、剥皮去子,也用纱布绞取汁,二汁等量和匀。
服法:随量饮服。
功效:西瓜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有“天生白虎汤”之名,番茄亦能生津,营养丰富,两味合用,为祛暑佳品。
3、青龙白虎汤
组成:白萝卜250克,鲜青果30克。
制法: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鲜青果洗净后,用刀在果上划数条深痕,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
服法:代茶频饮。咽痛病人可俟药汁凉时含漱。
功效:白萝卜理气消食,青果清热解毒。两药合用,可以解暑热交蕴之症,如咽痛、胸痞、多痰,服之更良。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那么,治疗肠炎的食疗偏方又有什么?肠炎的病因又有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茶叶煮粥
〖原料〗
茶叶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取茶叶先煮15分钟取浓汁约500克。去茶叶,在茶叶浓汁中加入粳米、白糖,再加入水400克左右,同煮为粥。
〖用法〗
分2次,温热服食。
〖作用〗
化痰消食,利尿消肿,益气提神。适用于急慢性痢疾、肠炎。
〖评注〗
茶叶有提神兴奋作用,所以睡前不宜食,茶叶含鞣质、习惯性便秘者不宜食,产妇哺乳期忌食。
其他相关食疗方
1、治急性肠炎,大蒜头数瓣捣烂如泥,加米醋1杯,徐徐服用,每日2次。
2、葱白捣烂炒热,熨脐,治急性胃肠炎。
3、韭菜连根一把,洗净捣烂绞汁约60克,温开水冲服,治急性胃肠炎。
4、食盐炒热用布包好,乘热熨背腹,治急性胃肠炎。
5、玉米芯100克,烧存性,黄柏6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三次,温开水送服,治肠炎,痢疾。
6、菠萝叶30克,水煎服,治肠炎腹泻。
7、龙眼核炒干研末,每次15克,开水冲服,治急性胃肠炎。
8、无花果枝适量,水煎服,每日两三次,治肠炎。
9、咸橄榄核15克,烧炭存性研末,用开水送服,治急性胃肠炎。
肠炎的病因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结语:通过以上的几种能够有效治疗肠炎的食疗偏方以及这个肠炎的病因,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及了解。如果你还在为肠炎而烦恼的时候,就请及时使用一些方法进行治疗哦!以上的偏方仅供参考。
南瓜含有葫芦巴碱、腺嘌呤、瓜氨酸、亚麻仁酸、天门冬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铜、钾、镁、钴、锌等,尤其是胡萝卜素含量居瓜类之首。《滇南本草》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治咳等,并认为能“横行经络,利小便”。《本草纲目》称南瓜能“补中益气”。清代名医陈修园说“南瓜为补血之妙品”,常吃南瓜,可使大便畅通,肌肤丰美,尤其是对女性有美容作用。中医认为,南瓜有消炎、止痛、解毒、养心、补肺等功效。《中国药膳学》载,用南瓜煮牛肉,加服六味地黄汤,能治肺痈。这里特辑几则食疗方,供参考。
1.便秘:南瓜500克,早、晚分两次与豆腐烹食。
2.胃病:南瓜500克,粳米60克,共煮粥食。适合于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3.哮喘:南瓜750克,麦芽糖250克,姜汁50克。将南瓜去子切块,加水煮至烂熟,再加入麦芽糖和姜汁,以文火熬成膏,每日早、晚各吃150克。此方适用于寒热痰喘性哮喘。
4.高血压:南瓜250克,煮汤,饮汤食瓜,早、晚各1次,连食1个月,以后可间歇食用。
5.烧烫伤:南瓜肉和南瓜瓤,捣成糊状,敷伤处,每日换药2次。烫伤或轻度烧伤,一般3天可愈。
6.扁平疣:嫩南瓜1个,用针刺几个孔,将从孔中流出的汁液收集备用。将患处洗净,取南瓜汁液涂患处,每日2次。一般3~4日后疣体会自行脱落,不留痕迹。
7.扁桃体炎:南瓜200克,金银花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
8.慢性支气管炎:南瓜50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烂,食瓜喝汤。
9.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南瓜煮熟,摊于布上,敷贴患处,可消炎止痛。
牙周病,中医称作“牙宣”。是指以牙龈肉萎缩、牙根显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牙病。若不及时治疗,日久牙齿失去濡养,导致脱落。
中医辨证治疗
肾阴亏损型
[临床表现]牙齿疏松摇动,牙龈溃烂萎缩,牙根显露,溃烂边缘微红肿,或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疼,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
[食疗药膳]
1.菠菜乌鸡骨汤:乌鸡骨1副,枸杞子30克,淮山30克,玉竹20克,菠菜100克,同煮汤,饮汤吃菜,每日2次。
2.苁蓉菟丝子炖猪腰:猪腰2个,肉苁蓉60克,菟丝子30克,红枣10枚(去核)。先将猪腰切开,去白脂膜,切片,然后和诸药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2——3小时,调味服用。
3.枸杞枣肉粥:枸杞20克,枣肉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先将枸杞、枣肉和米煮熟,最后加入白糖食之。
气血不足型
[临床表现]牙龈色淡白萎缩,牙根宣露,齿松动,牙龈经常渗血,刷牙及吮吸易出血,口发酸、面色苍白、头眩、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食疗药膳]
1.党参枸杞鸡肉汤:党参30克,枸杞子30克,圆肉20克,鸡肉150克,同放人砂锅内煎汤,熟时加入少量酒、盐凋味服食。每天1—2次。
2.参芪猪脊骨汤:党参30克,北芪50克,猪脊骨200克,同放入砂锅内文火煎煮3小时,饮汤食肉。
3.黄芪龙眼山茱萸牛肉汤:牛肉250克,龙眼肉10克,黄芪15克,山茱萸10克,绿豆苗少许。先将牛肉切片,用水煮成清汤,去除泡沫和浮油,再放人黄芪、山茱萸、龙眼肉煮至水减半即可。最后入酒、盐调味,再配入豆苗煮熟供食。
4.芪枣枸杞黄鳝汤:黄鳝300克,黄芪30克,枸杞30克,大枣6枚(去核),生姜3片。先将黄鳝洗净,用盐腌去沾液,并用沸水去血腥,切片备用。起油锅,将生姜爆香,加入少许米酒,片刻取出。然后将黄芪、枸杞、大枣、鳝肉等一齐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小时,调味食用。
2.鲜荸荠500克,红糖90克,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饮汤,吃荸荠,每日一次,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内痔。
3.黄鳝100克,去内脏切段,加调料水煮,食肉饮汤,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适用于肠风下血。
4.蕹菜2000克,蜂蜜250克,将蕹菜洗净,切碎,捣汁,放锅内,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热煎煮浓缩,至较稠时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以沸水冲化饮用1汤匙,每日两次,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适用于外痔。
5.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风活血作用,用于肠风痔血。
6.苍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苍耳子,去渣,后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风消肿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
7.牛脾1具,粳米100克,每次用牛脾150克,细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能健脾消积,适用于脾虚食滞,兼治痔疮下血。
8.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将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用,有滋补肝肾、养血功效,适用于痔疮下血,烦热消瘦等。
9.无花果(干品)100克,猪瘦肉200克,加水适量,放入沙锅内,隔水炖熟,调味即可,每日服两次,可养胃理肠、清热解毒,适用于痔疮以及慢性肠炎。
10.丝瓜250克,猪瘦肉200克,将丝瓜切块,猪瘦肉切片,加水适量煲汤,每日2~3次,用食盐调味,佐膳,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初期。
11.鱼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沙锅内隔水炖熟,每日服1次,连续服用,适用于痔疮,有补肾益精、止血消肿功效。
12.金针菜100克,红糖适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连服数天,适用于痔疮疼痛出血,有清热、利尿、养血平肝功效。
胃癌食疗方
(1)蔗姜饮:甘蔗、生姜各适量。取甘蔗压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匀炖即成。每周2次,炖温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适宜胃癌初期用。
(2)红糖煲豆腐:豆腐100克,红糖60克,清水1碗。红糖用清水冲开,加入豆腐,煮10分钟后即成。经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显者可选用此食疗方治疗。
(3)陈皮红枣饮:桔子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疗方行气健脾,降逆止呕、适用于虚寒呕吐。
(4)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
(5)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盐少许调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疗粥降逆止呕,健脾顺气,腹胀者可首选此膳。
(6)莴苣:莴苣250克,大枣250克,面粉500克。将莴苣切碎,大枣煮熟去核,与面粉混和后做饼即成。当点心服用,健脾益胃,燥湿利水;大便稀薄或腹泻可选用。
(7)芡实六珍糕: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米仁、扁豆各30克,米粉500克。将上述全部加工成粉末与米粉合匀即成。每日2次或3次,每次6克,加糖调味,开水冲服,也可做糕点食用,此方健脾,止泻效果良好。
(8)桂圆花生汤:花生连红衣25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大枣去核,与花生、桂圆一起加水煮熟即可。每日1次,养血补脾,贫血明显者可用此方。
(9)乌梅粥: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粥,粥熟后加少许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1次,此方有收涩止血作用。
(10)麻仁粥:芝麻、桃仁各20克,粳米80克。用芝麻、桃仁和糯米共同煮粥即成。隔日1次,润肠通便,大便干燥秘结者可用此粥。
(11)芝麻粥:芝麻6克,粳米30克,蜂蜜适量。将芝麻炒香待米煮粥即将熟时加放,再加蜂蜜调匀即成。每日1次,此药膳补血润肠。
(12)鱼肚酥:鱼肚(大黄鱼、鲤鱼、黄唇鱼、鳗鱼的鳔均可作原料),芝麻油。鱼肚用芝麻油炸酥,压碎即成。每日3次,每次10克,用温开水送服。此药膳补肾益精,滋养筋脉,止血、散淤、消肿。
(13)健胃防癌茶:向日葵杆蕊或向日葵盘30克。用上述原料煎汤即成。煎汤代茶,长期饮用,有防癌,抗癌消炎之功效。胃癌术后吻合口有炎症者可选此膳。
(1)甘草雪梨煲猪肺:甘草10克,雪梨2个,猪肺约250克。梨削皮切成块,猪肺洗净切成片,挤去泡沫,与甘草同放沙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小火熬煮3小时后服用。每日1次,具有润肺除痰作用,适用于咳嗽不止者。
(2)冰糖杏仁糊: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甜杏仁和苦杏仁用清水泡软去皮,捣烂加粳米、清水及冰糖煮成稠粥,隔日一次。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等功效。
(3)白果枣粥:白果25克,红枣20枚,糯米50克。将白果、红枣、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温服,有解毒消肿等作用。
(4)白芷炖燕窝:白芷9克,燕窝9克,冰糖适量。将白芷、燕窝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加冰糖适量调味后再炖片刻即成,每日1~2次。具有补肺养阴、止咳止血作用。
(5)银杏蒸鸭:白果200克,白鸭1只。白果去壳,开水煮熟后去皮、心,再用开水焯后混入杀好去骨的鸭肉中。加清汤,笼蒸2小时至鸭肉熟烂后食用。可经常食用,具有补虚平喘、利水退肿作用。适宜于晚期肺癌喘息无力、全身虚弱、痰多者。
(6)五味子炖肉:五味子50克,鸭肉或猪瘦肉适量。五味子与肉一起蒸食或炖食,并酌情加入调料。肉、药、汤俱服,可补肺益肾、止咳平喘,适宜于肺癌肾虚型病人。
(7)羊骨粥:羊骨100克左右,粳米或糯米100克,食盐、生姜、葱白少许。用法:将羊骨洗净槌成小块(如乒乓球大小),加水煎煮,取其汤液与洗净的粳米(或糯米)同煮为粥,粥熟后加入食盐,即能食之。
(8)冬瓜皮蚕豆汤:冬瓜皮60克,冬瓜子60克,蚕豆60克。将上述食物放入锅内加水3碗煎至1碗,再加入适当调料即成,去渣饮用。功效除湿、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癌有胸水者。
(9)姜汁牛肉饭:鲜牛肉100~150克,生姜50克,大米500克,酱油、花生油、葱、姜少许。制法:将鲜牛肉洗净切碎做成肉糜状,把生姜挤压出汁约有两调羹,放入牛肉中再放酱油、花生油、葱末调匀备用。把米淘洗干净后用水煮至八成熟时捞出沥水,共拌好,笼蒸1小时即可。(博 生)
相关肺癌一日食谱举例(手术恢复期)
早餐: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10克),煮鸡蛋1个(鸡蛋约50克),馒头(面粉50克),拌小菜(芹菜70克,腐竹10克)。
加餐:水果(鸭梨250克)。
午餐:大米饭(大米100克),肉末豆腐(肉末100克,豆腐100克),青椒萝卜丝(青椒200克,萝卜丝50克)。
加餐:鲜果汁(鲜橘汁200克)。
晚餐:小米粥(小米25克),发糕(面粉75克),炒豆芽(绿豆芽200克),清蒸鱼(鲫鱼75克)。全日烹调用油40克。
口疮是指口腔粘膜上生黄白色如豆样大或绿豆大的溃点,又名口疳,临床上可分为实证与虚证二类。虚证常易复发,故又称复发性口疮。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
实症
[临床表现] 唇颊内侧、舌面、上腭等处有黄豆或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溃疡点,呈圆型或椭圆型,周围粘膜鲜红,溃点数目较多,一般为6—10个,疼痛,尤以进食时为甚;头痛、口渴、小便赤,舌质红,脉滑数。
[食疗药膳]
1.藕节冬瓜豆腐汤:鲜藕节50克,冬瓜100克,豆腐100克,共煎汤服,每日2次。
2.银花绿豆汤:金银花20克,绿豆60克,红糖30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入绿豆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饮汤食豆。
3.西瓜甘蔗汁:西瓜250克,甘蔗150克,共绞汁饮用。每日 2次。
虚症
[临床表现] 口腔粘膜溃烂如黄豆大或绿豆大,表面灰白,周围颜色淡红,溃点1—2个,经常反复发作,饮食刺激时疼痛,舌质红嫩,苔少,脉虚细。
[食疗药膳]
1.木耳鸡蛋汤:白木耳15克,黑木耳10克,山楂10克,鸡蛋 1枚。将木耳、山楂水煎,熟时将鸡蛋打开放进汤里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用。每日1—2次。
2.当归黑豆鸡蛋汤:当归头15克,黑豆50克,鸡蛋1枚。先煮当归、黑豆1小时,然后将鸡蛋打开,调匀,和当归、黑豆一起煎煮至豆烂,便可服食。
3.绿豆鸡蛋饮:鸡蛋1枚,绿豆30克。将鸡蛋打人碗中调成糊状;绿豆用冷水浸泡10—20分钟,煮沸约5分钟,取绿豆汤冲入鸡蛋糊内,成蛋花状服之,每日早晚各1次。
牙痛多由牙齿及牙周疾病引起,在临床上常见有龋齿牙痛、风热牙痛和虚火牙痛。
中医辨证治疗牙痛
龋齿牙痛型
[临床表现] 牙体不断遭受侵蚀出现蛀孔,饮食时食物嵌塞于龋洞,若受冷热酸甜刺激,可引起牙痛。
[食疗药膳]
1.香蕉盐:香蕉3个(去皮),抹盐少许吃之。每日2次。
2.鸭蛋牡蛎粥:咸鸭蛋2枚,干牡蛎50克,粳米60克。将咸鸭蛋和粳米煮粥,熟时捞起咸鸭蛋去壳,切碎和干牡蛎一起放人粥内,再煮片刻,调味食用。
风热牙痛型
[临床表现] 牙齿作痛,咀嚼或轻叩时痛甚,牙龈红肿或溢脓;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食疗药膳]
1。香蕉皮炖冰糖:香蕉皮2个,冰糖30克,隔水炖服,每日3次。
2.丝瓜姜汤:鲜丝瓜300克,鲜姜6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上二味水煎1小时,每日饮汤2次。
虚火牙痛型
[临床表现] 牙齿隐痛或微痛,咬物时疼痛明显,午后疼痛较重,牙龈微红、牙根浮动,咽干,舌质红,脉细数。
[食疗药膳]
1.生地骨碎补猪肾汤:生地30克,骨碎补15克,猪肾1个,加适量盐煎汤,吃猪肾饮汤,每日2次。
2.生地元参鸭蛋汤:生地30克,元参20克,鸭蛋二枚,冰糖 20克。用清水二碗浸泡生地、元参30分钟,将鸭蛋洗净后与生地元参共煮,蛋熟后去壳,再放人生地元参汤内煮片刻,服时加冰糖调味,吃蛋饮汤。
3.两冬粥:麦冬50克,天冬50克,大米100克。将麦冬、天冬洗净切碎,同大米加水适量煮粥,每日1次。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