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做各种各样的药膳方剂来服用,而一些经典的中药方剂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哦,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加味异功汤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处方】人参3钱,当归1钱5分,肉桂1钱5分,炙甘草2钱,茯苓3钱,于术(炒焦)3钱,生姜3钱,大枣(去核)2个,广皮2钱。
【功能主治】辛甘温阳。主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而成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邪留正伤。
【用法用量】水5杯,煮成两杯,滓再煮1杯。分3次服。
【各家论述】此证气血两伤,《经》云:劳者温之。故以异功温补中焦之气,归、桂合异功,温养下焦之血,以姜、枣调和营卫,使气血相生,而劳疟自愈。此方补气,人所易见,补血人所不知,《经》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凡阴阳两伤者,必于气中补血,定例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由上文可知加味异功汤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脾胃不太舒服,容易引发很多身体病症,这里要说的便溏就是其中之一,治疗便溏小编建议大家多喝异功散中药方剂。异功散的功效就是健脾理气、调理脾胃的。异功散的效果还挺好的,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异功散的处方!
别名
五味异功散(《保婴撮要》卷十五)。
处方
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陈皮(锉)、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健脾理气。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便溏
便溏,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多见于脾虚者。便溏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称薄粪。与腹泻不同,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畅,或有排不尽的感受为大便粘滞不爽。两者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交替发生。
饮食处理原则
1、调整饮食习惯
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饭后不要受凉,要多食面食、豆制品、 瘦肉、鱼、 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及时补充身体所丢失的营养成分,维持机体代谢的平衡◇忌脂肪类食物:长期便溏者应忌食脂肪类食品,因为脂肪食品会加重消化道负担,特别是油脂的滑润通便作用会加剧便溏。
2、多食脱水食品
应多食干制蔬菜和易吸收水分的脱水食品,亦可在食物中佐以少量的偏涩性食物,如 乌梅、橘子、石榴、萝卜、扁豆、牡蛎、淡菜等,均有涩肠止泻功能。
3、饮食要充足
饮食充足不但能给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还能在大便的 排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结语:能治疗便溏的异功散中药方剂,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异功散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多喝异功散能帮助我们健脾理气,治疗脾胃虚弱、便溏等症。可以看出,异功散这款药方对脾胃方面的不舒服症状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大家可以多多研究!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异功散。
【别名】五味异功散(《保婴撮要》卷十五)。
【处方】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 陈皮(锉)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上文所说的关于异功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加减异功散是人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一款方剂,加减异功散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加减异功散如何吃最好。
【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茯苓3钱,京芍药3钱,黄耆3钱,当归3钱,桔梗3钱,厚朴3钱,紫草3钱,粉草(炙)3钱。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四○三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甘草(炙)1钱,陈皮,青皮,枳实(炒),厚朴(炒),半夏曲,黄连(姜汁炒)1钱5分,木香、丁香、藿香叶。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久伤,脘腹虚胀,按之则濡,扣之有声者。
【用法用量】方中陈皮、青皮、枳实、厚朴、半夏曲、木香、丁香、藿香叶用量原缺。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当归、黄芩、柴胡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痎疟日久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送下,日3服。得汗而解。或加九肋鳖甲作丸,服之尤妙。
【摘录】《广嗣纪要》卷十一
文章介绍的加减异功散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加减异功散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其实一旦病人有气虚咳喘的问题的时候,那么病人往往是会有反反复复的胸闷气短的症状的了。而且短气喘促的症状让病人说话的语言是一种无力的症状,而且往往还具备有咳声低弱的症状的了。这些人体质比较不好,不仅仅自汗怕风,而且还是一种易患感冒的症状的了。五味异功散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五味异功散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浮肿,久泻脱肛。
本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常与黄芪、白术、山药等配伍应用;如血虚萎黄及慢性出血疾患引起的气血两亏的病症,配补血药如熟地、当归等。
临床上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健脾胃:脾胃之气不足, 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本品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 苡米、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2. 益气补血: 气血两虚的证侯(气短、懒倦、面白、舌淡、甚或虚胖、脉细弱等),可用本品配合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同用(如八珍汤),以达气血双补的作用。再者,前人经验认为益气可以促进补血,健脾可以帮助生血,所以在治疗血虚证时,也常配用党参益气、健脾而帮助补血。例如配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白芍、远志、五味子、陈皮等为人参养荣汤(党参代人参);配黄芪、白术、当归、白芍、陈皮、龙眼肉、木香、远志等为归脾汤,都是常用的益气补血的方剂。
五味异功散的功能主治其实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种副作用很小的药物的了。要知道的,能五味异功散通过脾脏刺激,然后进一步的去增加病人的血色素,而且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病人的红血球的了。而且病人其实可以积极的配合当归、白芍、生地去治疗,效果更好的了。
药物组成 炙黄芪6份 白芷6份 苍耳子6份 炒白术3份 防风3份 辛夷3份 菖蒲1份 细辛1份 冰片1份
制剂用法 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每次以0.5g药末分别吹入鼻腔。每日用药3次,5日为1疗程。
适用病症 小儿鼻窦炎。症见鼻流浊涕,鼻塞,或见头昏头南。
病案举隅 李某,男,7岁,近半年来持续鼻塞,常流浊涕不止,近月已难辨香臭,头昏头痛,学习成绩下降。先后多次在本地及外地求治不效,经拍片诊断为“鼻窦炎”。劝其手术治疗,家长拒绝转而求治中医。诊时鼻流浊涕,色黄粘稠,终日鼻塞,头昏重或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腻,脉数。证属脾虚少运,浊饮内停,肺窍不利。取上药30g分装为30小包,置密封瓶中备用,每次取1小包药末分别等份吹入两个鼻腔,每日3次。用药5日后鼻塞已完全缓解,仅有少许鼻涕,继用5日后,浊涕尽除,鼻通如常,食欲大振,精神清爽。继投上药,嘱隔日使用,再续1个疗程以巩固。1年后随访,无复发。
资料来源 周炜.广西中医药.1990,(5):8
评 按 该方以古方苍耳子散及玉屏风散加味组合而成。具有益气固表、化痰祛湿、宣通肺窍之功。方中用黄芪、白术益脾肺之气而培其本,以苍耳、白芷、细辛、辛夷等祛风而通窍,以菖蒲、冰片化其痰湿,兼顾了本虚中挟实的特点。使用本药须注意,一是用药前要清洁鼻腔以利药物吸收;二是对幼小儿童吹药时宜稳妥,以免呛人气道。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