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提醒

2019-11-06 │ 冬至养生提醒 孝顺老人提醒他养生

中医提醒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提醒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本文导读:夏天是流汗最多的季节,很多人运动出汗后就马上用冷水洗澡,这是错误的,中医提醒大家: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夏天容易出汗的人,经常会大汗淋漓,一出汗很多人就喜欢用冷水洗脸洗澡,这样不仅达不到降温的目的,还会导致毛孔堵塞,影响机体的代谢,那么,夏天出汗该如何养生呢?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这句顺口溜说的是出汗时要注意保暖的养生原则。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正常的出汗可以帮助机体调节体温,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起到排毒的功效。通过出汗还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因此自古就有出汗养生的说法。

现代人由于活动较少,远离自然,整日在空调房中工作、生活,出汗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有不少人选择通过运动、桑拿等方式主动排汗来促进机体排毒,这正是现代的出汗养生。但是在所有的出汗养生的方法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注意事项,就是出汗之后不可以洗凉水澡,也不可以喝凉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禁忌呢?

小顺口溜,大学问

人体在出汗时,皮肤下的毛细血管呈现扩张的状态,皮肤上的毛孑L也呈现扩张的状态,以利于汗液的排除和机体热量的发散。此时如果直接接触凉水,就会导致机体血管受到极大的刺激,急速地进行收缩,皮肤毛孔也会随之进行收缩。

想象一下用凉水浇灌蒸汽腾腾的水杯,水杯的热气被压制消散,而水杯中的热水也会急速变温。这正是出汗后身体接触凉水时的反应。毛孔闭塞之后,没有流尽的汗液被堵塞在毛孔之内,代谢的垃圾也随之被堵塞在毛孔处,长此以往,就有可能造成毛孔堵塞,影响机体代谢。从降温的角度来说,毛孑L因受凉堵塞之后热量无法消散,因此使用凉水洗澡洗脸也无法达到降温的效果。

除了不能用凉水洗澡、洗脸之外,出汗之后也不能喝冰凉的冷水饮料,其原理同接触凉水类似。由此可见,出汗后接触凉水不但无法达到降温的效果,还有可能造成健康威胁,也就是中医学中所说的 冷水灌汗,有形之水郁遏皮毛,闭其汗湿。所以身热疼重 。

养生小秘方

大汗淋漓之时,不要用凉水洗澡洗脸,也不要喝过凉的水,那么,出汗后应该如何保养才能既达到降温的目的,又不损害健康呢?

喝温水才养生

出汗之后喝一杯温开水可以补充机体流失的水分,达到解渴补水的目的;也可以喝一杯淡盐水,在补水的同时也补充机体因流汗而损失的盐分。


出汗后可以用毛巾先擦去身上的汗液,待其完全干之后,再用温水洗澡,达到清洁降温的目的。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夏天出汗不宜用凉水洗脸洗澡,可以喝杯温开水或淡盐水,想洗澡的话想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在洗。

ys630.coM延伸阅读

汗水流到眼睛里


很多人在健身的时候,皮肤上都会出汗。也有人不小心,让汗水流入了眼睛里。而汗水对于眼睛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人的眼睛有剧烈的疼痛感,所以大家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预防汗水进入眼睛。另外,在夏季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预防眼部过敏、红眼病、麦粒肿、干眼病、结膜黄斑这五种眼疾。

一、汗水流到眼睛里的危害

1、汗液本身的成分让眼睛疼,比如盐分等都有一定刺激作用。

2、汗液在流入眼睛过程中沾上了脸上的脏东西,异物入眼肯定会疼了。

3、如果眼睛本身有眼疾,最常见的是沙眼,如果汗水刺激到了会感觉很疼。

4、长时间的眼睛干涩。比如长时间用眼,没有得到有效休息,这时候有水分突然刺激,也会造成疼痛。

二、如何避免汗水流到眼睛里?

1、在眼睛上面加一道防线,挡住往下流的汗水。比如导汗带或者导汗帽,压在眉弓上到枕部的位置,可以阻挡汗水流入眼睛。

2、在运动时在手腕上缠一根毛巾或护腕,既可以保护手腕不受伤,还可以随时搽拭汗水。

3、顺眉毛往太阳穴方向涂上一层凡士林,让汗水不会顺着眼睛的内外眦流进眼睛里。

三、夏季预防5类常见的眼疾

1、眼部过敏

夏季空气中花粉、草粉、柳絮等颗粒大量增多,人们户外活动时会增加发生眼部过敏的几率,引起眼部瘙痒、发红和灼痛感。建议症状轻微时,可以局部使用人工泪液来冲洗,从而稀释过敏原,缓解症状。症状严重或上述方法无法缓解时,最好尽快到眼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红眼病

夏季头部更容易出汗,汗水流入眼睛会刺激眼角膜,导致眼睛发红,不过通常红眼症状会很快消失。但是乱揉眼睛及游泳池水质不达标等都会导致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发生红眼病应立即就医,以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他人。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严禁用脏手揉眼睛。

3、麦粒肿

也称睑腺炎,是因为眼皮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一种眼病,症状包括:眼睑肿胀、发红和疼痛。出现麦粒肿后,切记不可随意挤压,一旦发现眼睑红肿,要及时就医,及时用药和热敷,这样就能使麦粒肿及早消退。

4、干眼病

干眼病本是秋冬季节常见病,但夏季如长时间置身于空调房间或者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也会导致眼部干燥。另外夏季气温高,泪膜蒸发快,眼部也更容易干燥。建议每晚睡够6~8小时,让眼睛得到足够的休息。平时多做眼保健操或是用冰镇黄瓜切片敷双眼,有助改善早期症状。

5、结膜黄斑

夏日阳光强烈,眼睛和皮肤暴露在紫外线辐射环境的机会更多,容易导致眼部干燥和结膜黄斑(睑裂斑),甚至会增加眼部组织癌变危险。建议出门时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

中医提醒 冬季养肾很重要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冬季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引发疾病。所以,冬季注意对肾脏的保养是十分重要的。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之为肾阳。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虚衰的不同,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则应选择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

中医学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要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适合冬季锻炼的项目。冬季锻炼还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年老体弱者,锻炼出汗停止运动时,一定要及时穿上衣服,有条件者换去汗湿的内衣,以防感冒。

坚持按摩可祛乏护肾,按摩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②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中医提醒 冬季药补需知五点


进补的目的,本为强身健体而施行。然而药物终属补偏救弊之品,若进补不当,滥用或过量,都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正如前人所说:药症相符,大黄亦补;药症不符,参茸亦毒。所以,为了避免产生各种副作用,服用药物进补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无虚不补

补药是针对虚证以使身体强健,无虚之人虽患病也不宜进补。因为无虚之人进补,轻则是一种浪费,重则还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如无虚之人乱用人参、鹿茸等进补,常会引起内热阳亢等表现,出现兴奋、烦热、鼻衄等症状。若患病之时胡乱进补,还可能造成闭门留寇或误补益疾、留邪致变的危害。所以,凡遇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等病症时都应暂时停止进补,待外邪已退,病情好转时再继续进补。

辨证施补

老年人进行药补不可盲目,一定要四诊合参,辨证施补,在明确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五脏中何脏之虚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绝不可不问是否需要,跟着感觉走,跟着广告走,或别人用了觉得好也跟着用,这都是错误的。正如清代名医余昕鸿说:见病不可乱补,一日误补,十日不复,服药者可不慎乎。

不宜骤补

一般而言,老年人体质虚弱,消化等功能衰退。所以只宜平补、缓补,慢慢调养,才能达到健运脾气、流通气血、平调阴阳、防衰抗老之目的。所以。老年人的补品,应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之品。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指出: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疾易攻。所以,大体老人药饵,正是扶持之法,只可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治之。

谨防虚不受补

一般而言,年高体弱者消化能力也弱,而补药又滋腻之品较多,不易被肠胃吸收,用之反加重腹胀、纳呆等。因此,应用补药时一定要顾及脾胃是否能够吸收,必要时可先调理脾胃,或在补剂中适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如砂仁、白寇仁等)同用。

掌握进补剂量使用补益药品,一定要根据老人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按医生规定的剂量进补。否则,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用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在具体选用补品剂型时,短时间服用,或欲使疗效快一些,一般宜选用煎剂或炖服;若服用时间较长,则宜选用丸剂、散剂、片剂或膏滋补剂等。

中医养生春季养生全方位提醒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止于立夏前一天,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流脑等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复发。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乍暖还寒慎减装

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往往早晨还是阳光明媚、春风送暖,到下午或者晚上却又寒风乍起,寒流突袭,气温骤降,甚至飘来阵阵雪花,由于人们在冬季怕冷,大部分时间都在居室内度过,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抵挡初春忽冷忽热的多变气候,此外春天又是各种病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各种传染病很容易流行。

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这些疾病虽与细菌、有关,但若防范及时,“春捂”得法,体质强健,则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

起居有常防春困

“春眠不觉晓”,春天的觉似乎总也睡不够,白天也时常觉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这就是“春困”现象。在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里,为什么会春困呢?这是因为春天气温回升,皮肤和肌肉微血管处于迟缓舒张的状态,血流缓慢,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兴奋性刺激减弱,抑制性功能相对增强,于是就出现了“春困”现象。

为了不让“春困”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克服“春困”。一、做到起居有常。二、加强锻炼。每天起床后坚持到公园、田野进行早锻炼。三、平衡饮食。多吃一些新鲜和水果也可有效预防“春困”。

踏青旅游助春兴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万物更新,生机勃勃。在这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远离都市的喧嚣,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或踏青郊野,或登山远眺,或信步观赏都是人生乐事。春天的空气十分清新,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极多,最适宜进行空气浴、日光浴,既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又可振奋精神。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使呼吸、循环得到锻炼,改善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提高思维能力;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使腿部力量增加,筋骨变得更加灵健。

远离鲜花防过敏

春天是大多数花粉的散落时期,有些人一接触到鲜花就发生花粉过敏,轻者会出现眼痒、鼻塞、流涕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等病症。

现代免疫学认为:正常人体都有一种生理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就是当外来物质(抗原)侵人人体时,人体通过免疫淋巴细胞可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将抗原中和或消化掉。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免疫反应超出了应有的程度和范围,就会伤害机体的一些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引起局部甚至全身性的某些功能失调,发生过敏病。因此,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春游时一定要穿长袖衣裤、鞋袜,可戴挡风镜和口罩,并尽可能避开鲜花开放的地方,一旦发生花粉过敏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的药物。

中医提醒 中药服用方式马虎不得


导读:人们经常在患一些疾病的时候,医生会开具一些药方,比如:中草药方,需要自己去医院药房配的。那中药分好多种,怎么吃,如何吃?是有很大学问的。

冲服

人们在服用冲剂、糖浆剂、膏剂时,常需冲服,冲服就是将药物用热开水融化或呈混悬状后服用。此外,人们在服用某些芳香或贵重中药;如牛黄、麝香时也常需冲服。

调服

指将药物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后服用,不能吞咽的病人或小儿在服用散剂、丸剂、片剂时常采用此种方法。

含化

即将药物含于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六神丸、草珊瑚含片、金嗓子喉宝等治疗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的中成药常需含化。

送服

大部分内服中成药需要用温开水送服,俗称吞服。

吞服为最查明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用此法服用。其中,丸剂又分为蜜丸(大、小蜜丸,水蜜丸)、滴丸、水丸、浓缩丸等。小颗粒的丸剂服用时,只需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因丸大不能整丸吞下,应嚼碎后或用洗净的手掰小后再用温开水送服。

此外,部分中成药为增强疗效,可采用药饮送服。如在服用藿香正气丸或附子理中丸治疗胃痛、呕吐等症时,可采用生姜煎汤送服,以增强药物的作用。

烊化

即将药物用开水或黄酒加温溶化后服用,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在服用时常需要烊化。

除了上述中成药的这些内服方法外,人们看中医时,有时也常常看到中药处方上写着先煎、后下等字眼,先煎是对介壳类、矿石类药物而言,这类药物常见的有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等。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来,因此应该打碎先煎。煮沸约10~20分钟后.再放人其他药。

吃中药的禁忌

解表药(发汗药)

凡通过发汗解表使人体出汗,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为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生姜、薄荷、桑叶等。

服此类药物后,须立即卧床休息,同时应适当提高室温或添加衣服,用热水袋保温助出汗。夏季应注意空气流通,以防室内闷热,应避开穿堂风 冬季服热粥或葱白、姜汤或红糖水等以助药力。

凡出汗,只宜遍体微汗(若以发汗消肿,可适量多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发汗太过最易耗伤正气和阴液,更应掌握分寸。

解表药对年老体弱患者应慎用,严防汗多发生虚脱、厥逆等。若出汗不止,可用湿粉(煅龙牡、生黄芪各9克,粳米30克,共研细末,布包)扑之。汗后用干毛巾擦干,更换衬衣,但应谨防受凉。

服药后应详细观察有无汗出,出汗多少,汗液颜色以及面色、肢温、脉象的变化。

催吐药

凡能引起或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催吐药或吐药,如瓜蒂、藜芦、常山、夹竹桃、石盐等。

服药前用宽条或长毛巾紧缩脘腹,用药后10~20秒不吐时,可用清洁羽毛或手指轻轻触及咽喉部或多饮温水以助药力。吐后松解束带。若昏眩或呕吐不止,应及时解救。

本类药之药性峻烈且毒性,副作用较大,应严格掌握剂量。

呕吐以祛除病邪和积滞为度,切勿过量,以免过度耗津伤气,心脏病、失血患者或有吐、咯血病史及老年、幼儿、孕妇等气血虚弱者皆不宜服用,若非用不可,必须在医院进行。

催吐药物伤胃气,吐后不宜食油腻、煎炸及质硬不消化之物,只宜饮米粥或红枣汤等半流质,以养胃气。

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和滑利大肠、促大便排出的药统称泻下药。根据泻下药的作用分为 攻下药如大黄、芒硝、蕃泻叶等 峻下逐水药如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等 润下药如火麻仁、郁李仁等。

服泻下药后,可能出现剧烈腹痛、腹泻或恶心呕吐等反应。如患者精神紧张,甚至恐惧不愿接受时,要做好解释工作。服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

若服药后腹痛剧烈、泻泄不止或腹泻不多但繁呕吐、大汗淋漓、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总结:吃中药的禁忌,中药怎么熬才正确?关于这类问题,相信大家应该都已经清楚了。只要平时多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那生病之后,中药治疗会起到比以前更大的作用的。

中医提醒:6大症状或为肾虚


少人以为肾虚只是男人的专利,可调查显示许多中年女性也是肾虚重点攻击的目标。那么,如休判断自己是否是肾虚呢,如果有以下这六种症状,可能就是肾虚了。

脱发增多

你最近头发是否渐渐干枯稀疏,失去光泽?那么你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是不是与肾功能减退有关了。

眼睑浮肿

早晨起床时,眼睛干涩,下眼睑是否浮肿得厉害?小心,这些都是肾虚的信号。

更年期提前骚扰

潮红、盗汗、月经周期拖后,情绪波动这些更年期症状如果找上了30多岁的你,就该去检验一下你的肾是否有问题了。

变胖

食量并没有增大,生活一切如常,可体重却在不停上升。尽管很少人会把肥胖和肾虚联系到一起,但事实却是,你发胖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肾虚。

性欲冷淡

30多岁的年纪本该如狼似虎,你却没有性欲,肾虚可能就是罪魁祸首。

怕冷

办公室里别人觉得合适的温度是否总让你直打哆嗦?还有你穿的衣服是否总是比别人多,你是否一受凉就拉肚子?中医认为这些都是肾阳虚造成的。

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多数女性是肾阳虚,应请中医进一步辨证,以诊断处理。在中医师指导下,采用吃六味地黄丸等方法。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些核桃、枸杞、山药等。另外,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因为黑色的食物入肾。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