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的五大养生方法

2021-08-26 │ 梳头的五大养生方法 养生五大平衡

体弱过冬的五大防病养生要点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养生不应只是延年益寿的投机,而应从年轻开始。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体弱过冬的五大防病养生要点”,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秉天地之气而生,四时之法而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气候。冬天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损伤肾脏,使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生病。现从如下五点,阐述冬季养生之要点。

精神内守病安来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较大,人们常常疲于奔命,不辞辛劳,情绪常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心境平和,五脏元真通汇,人即安和,才不会生病。忘掉恩怨,忘掉年龄,保持情绪的稳定,如多听轻音乐和舒缓悠扬的古典音乐,是很多朋友冬季养生的有效办法之一。

防病治病遵医嘱

立冬后全国许多地方普降大雪,冬之寒意已现,皮肤腠理紧闭,血管收缩,阳气内敛,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情况。特别是有高血压、心脏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十分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按照医师医嘱,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及给药途径。适合用中药的,就要用中药。适合用西药的,就要用西药。单纯用中药或西药效果不佳的,或病情有变动的,一定要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能胶柱鼓瑟。中医不能尽愈诸疾,西医也不能包打天下。中西医结合,疗效更好。更不能讳疾忌医,自以为是,身体有恙一定要尽早找专科医师咨询诊治,防患于未然,做到未病先防,有病防变。

饮食平衡种类全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一些代谢性疾病、富贵病多了,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黏、高血压、冠心病等,日益增加。简单来说,都可归结为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

从人体生理结构来看,人有32颗牙齿,28颗为磨牙,适于素食;4颗为犬齿,适于肉食。因此,人们的饮食应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现今人们饮食反而以各类肉食为主,甚至不吃主食。这样打破了我们的生理平衡,疾病就产生了。

那么,正确的冬季饮食应如何安排呢?简单说就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首先,早7~9点,胃经当值,要吃早餐。此时营养容易被吸收,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打好物质基础。早餐应注意营养全面搭配,以素食为最佳,如豆浆、面食、粥、水果等各类食品。9~11点,脾经当值,正好运化。

其次,午餐可多注意荤素搭配,多素少荤,五谷为主,五果为充。

最后,晚上5~7点,肾经当值,要注意补肾。冬日是进补的最佳时机,进补最关键就是补肾。这时可多吃黑色食品,如黑芝麻、黑豆、黑豆浆等。

与日同步调睡眠

睡眠方面,则需要注意尽量遵守早睡晚起的原则,与太阳同步。现代人生病,主要因为不会休息,不懂得睡眠。晚9~11点是人定亥时,三焦当值,三焦可通百脉。这个时间睡觉,不仅适宜于养生,而且对皮肤特别好。不用任何化妆品,都会白里透粉,粉里透红。这是古人养生的秘诀。

运动锻炼适时令

冬季不适宜做剧烈的活动,一般的活动也最好在太阳升起,阳气生发之后进行。并且注意避寒就暖。特别是呼吸系统有疾病的老年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时,减少或暂停晨练。

总之,冬季之养生,必须遵循养藏之道: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合理饮食,早睡晚起;心情平和,多静少动。掌握此24字格言,冬季养生之道,可毕也。

扩展阅读

针灸养生必知,这五大穴位能防病治病


1.足三里

它位于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是指此穴统治胃肠的病症,有补气的作用。醉酒按足三里配3粒藿香正气胶囊,可以保护胃气和解酒。针刺足三里能使胃肠功能增强,并对白细胞、血小板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或按摩该穴可以预防感冒、胃肠疾病和中风,还可以保健长寿。

2.委中

“腰背委中求”指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位于膝关节后腘窝中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止痛作用。尤其是老人患有腰背疼痛膝关节活动障碍,可用小活络丹配合足三里、委中按摩和艾灸,效果最好。

3.列缺

在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的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取列缺”,说明针刺按摩列缺穴,不仅善疗偏头患,而且能疏通颈项部经络气血,可迅速解除颈项疼痛和感冒不适症状,每日早晚各一次,也是5-7分钟。

4.合谷

拇指弯曲按下虎口,指尖所指处即合谷穴。《四总穴歌》中“面口合谷收”,说明了合谷穴具有统治面口五官一切疾患的功能。合谷穴是止痛的特效穴,尤其是治疗头痛、牙痛,只要揉此穴即可减轻疼痛。用右手使劲地揉左手的合谷穴,接着换手,使用左手使劲地揉右手的合谷穴5—7分钟。一日两次即可。合谷穴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清热、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

5.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胸胁内关谋”中的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中医经常用来医治心脏系统疾病,它对调节心律失常和缓解胸闷有良好作用。还用于胃肠不适恶心打嗝,常配合足三里应用,甚至晕车也可点按此穴。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稍微有酸胀感,一般按3—5分钟即可。

枸杞泡水的五大养生功效


本文导读:枸杞是我们常见的中药,枸杞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那么枸杞泡水有哪些功效呢?吃了有什么作用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枸杞泡水的五大养生功效。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1、B1、B2、C等钙、铁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又是健康眼睛所必需的,因此枸杞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好处就是明目。历代的医学专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损等所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等,药方中经常出现枸杞子的配方。民间也经常将枸杞子作为治疗慢性眼病的食疗方法。

第一,养肝明目

枸杞中的所含有的多糖对于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促进肝损伤的修复。另外,专家在进行枸杞抗实验性高血脂肝量效关系和毒性的研究发现枸杞能够有效的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且有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针对肝血不足所导致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状,枸杞同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日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所造成的眼睛疲劳等症状,枸杞泡水饮用可以滋阴明目。另外,在天气比较热时,也可用泡水喝的方法来清除肝火。

第二,有效抗衰老

枸杞中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 -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枸杞还可以对抗自由基过氧化,减轻自由基过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揭秘男人养生的五大诀窍


1、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时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活力都和维生素有关。因此,秋季感冒流行季节,别忘记每日服用维生素C片剂,也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猕猴桃、橙子。为使呼吸道黏膜经常保持湿润,还要补充维生素A,最佳来源是茴香、胡萝卜和甘蓝。此外,经常吃一小撮核桃仁或葵瓜子,它们富含维生素E.

2、按摩3个穴位

通过对3个穴位的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秋季容易出现的上火、炎症,提高免疫力。这3个穴位分别是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椎骨下方)、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所形成的肘横纹外端,再向外移1.5寸处)、风门穴(大椎穴向下移两个骨节,再向左右各移一指半处),可以用中指指腹对各穴位按揉 2-3分钟。

3、经常进行温和的运动

寒冷天气易患的疾病都和心肺有关,心肺健康可以降低秋季的发病率。适宜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温和运动指在运动中心率达到最大心率(220减去自己年龄)的60%-70%,例如25岁的人最大心率是220-25=195,锻炼时心率要控制在19560%至19570%之 间,即117至137之间。健身专家推荐的运动是健走、游泳、慢跑。

4、每天洗手上限8次

科学研究发现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小时,在硬质物体表面能存活72小时。感冒的人摸鼻子时,手上便沾上了感冒病毒,它们随手被带到任何地方。经常洗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呼吸道感染和流感的风险,但不能指望用肥皂洗一次手,就能一劳永逸地将细菌灭杀,只能逐次地冲洗掉。

5、秋季多睡1小时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体内的两种免疫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睡眠不足则会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生病几率随之增加。秋季气候变冷,是疾病的多发季节,睡眠时间要多增加一小时,以便免疫系统能从忙忙碌碌和精疲力竭中休整过来,第二天早上醒来觉得精神舒畅。

警惕:白领的五大养生障碍


《黄帝内经》一贯主张劳逸结合、动静有度,既反对呆坐不动,又把过度劳累视为招病致损的一个重要因素。该书所述五劳所伤不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亦被后人反复引用。五劳所伤即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上文的意思是。长久视物则劳损视力而伤血气,长久卧床则使阳气不伸而损伤正气,长久呆坐则血脉流动不畅而损伤肌肉,长久站立则劳损腰肾膝胫而伤骨,长久行走则劳于经脉而伤筋。这就叫五劳所伤。然而这种现象,在今天的职业白领中习以为常,早已成为职业人士养生的五大障碍。

久坐伤肉 久坐不动会造成体内热量蓄积,使脂肪堆积在腹部,造成腹部凸出,臀部松垂,体态臃肿,并且易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等。久坐不动会损伤肌肉,使肌肉松弛无力,危害身体健康。德国有关专家指出,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会随着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免疫细胞可以防止疾病和抑制肿瘤的生成。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难以产生足够的免疫细胞,故最易患癌症。因此,最好每坐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一下。久立伤骨 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养骨。长久站立会损伤腰肾,肾精亏虚,骨髓空虚,则骨骼软弱无力,骨质脆弱,易出现骨质疏松等症。平时站立过久后应注意适当休息双脚,没条件坐下休息者,最好双脚交替抽空休息。久视伤血 在中医看来,眼睛和肝是相对应的,肝主藏血,眼睛过度疲惫,首先连累的就是肝血的新陈代谢。人们倘若能注意保护眼睛,有节制地用眼,自然可以避免各种眼病的发生。平时用眼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不低于20厘米,与电脑屏幕的距离则最好在半米以上,每用眼1小时左右最好休息几分钟。久卧伤气 睡眠充足固然很重要,但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久卧不但损伤阳气,降低免疫力,而且容易招致各种疾病,减损寿命。日本专家曾对该国50个地区11万40~79岁的人群进行过长达10年的追踪观察,发现癌症死亡率最低的是那些每天睡眠时间为7~8小时的人;要是睡9小时以上,则男性癌症死亡率会增加28%,女性也会相应地增加。更令人吃惊的是,从包括癌症在内的所有疾病死亡比例来看,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与睡7~8小时的人相比,男性的死亡率要高出60%,女性的死亡率更要高出76%。倘若每天睡眠时间长期少于4小时或多于10小时,人的寿命也会严重缩短。因此,人们要想长寿,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又不可睡眠过多,更不可经常睡懒觉。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即可,小孩、老人所需睡眠时间稍长,约9~10小时。久行伤筋 膝为筋之府。膝关节周围有众多的韧带、肌腱、筋膜等,长久行走会使膝关节过度疲倦,一旦膝关节劳损,经过的多个肌腱也会被累及,甚至可能诱发一些心血管疾病。故平时走动时最好量力而行,不要让双脚感到疲倦,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益健康。

睡觉前的五大养生禁忌


本文导读:睡觉,如何睡觉才是养生的呢?睡觉前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睡觉前的五大养生禁忌。


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健康。

二、忌睡前说话:

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三、忌睡前过度用脑:

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四、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五、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