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干燥。对于体质较弱的市民,尤其是对于已步入晚年的老人来说,冬天对他们的健康是一个考验,呼吸道疾病以及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都可能危害他们的健康。
呼吸道疾病
冬天寒冷,而且空气干燥,尤其在降雪少的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对于老人来说,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防病对策
冬天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污浊,如使用空调、有地毯的房间,空气质量较差,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建议在午间温度相对高时开窗通风。
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最好在上午十时到下午两时适当到户外活动,活动不要太剧烈,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抽烟的老人建议戒烟,因为在烟雾的刺激下也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心脏病
在冬天,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心绞痛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胸部的疼痛、憋闷等,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一侧的牙痛、上肢疼痛,还有的女性患者会表现为呼吸困难、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防病对策
老人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
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
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脑血管病
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一般来说,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有突发眩晕、突然间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重影,频繁打哈欠。有的患者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其为小中风。
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血压也会很快升高。
防病对策
老年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但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
如果要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而且不要从事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很多女性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生理期就要面临结束的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闭经的症状。也预示着女性更年期的来临,进入这个阶段之后,人是很容易生病的,那么女人绝经期容易会惹上的疾病有哪些呢?一起看看!
女性45岁后进入更年期,50岁后进入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会出现一系统症状,如:
一、心血管疾病
绝经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明显增加,妇女40岁前心梗极少,而65岁时发病为高峰。
二、血脂升高
女性55-64岁间血脂逐渐上升,绝经后2年内上升最快。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肪蛋白降低。
三、骨质疏松加速
骨强度减弱,骨折易感性增加,有统计妇女脊椎和前臂骨折发生率为男子6-10倍。骨代谢负平衡,平均每日丢失50毫克钙,常有腰腿痛,背痛,身高减低等,稍有用力即骨折,股骨颈骨折多。
除了上述提到的疾病,闭经期的女性朋友还要注意一些身体不正常情况,如:
1、经血管功能失调、潮热、潮红、畏冷、眩晕、耳鸣、眼花,疲倦,思睡,心悸等。
2、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指无器质性疾病发生子宫出血,50%发生在更年期,出血可少量淋漓不尽。也可大量出血。
3、代谢障碍,肥胖,关节痛,肌内痛,尤其肩,颈,腰,骶骼关节等处。
4、精神神经症状,失眠,焦虑,神经过敏,易激动,抑郁,记忆力减退等。
防治的办法,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激素替代疗法,加之合理营养调配,妥善补充钙剂,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广大妇女对这一病变的发生应有所准备,及早预防,才能保持健康。
绝经后又见红是怎么回事
绝经后出血可能是由外阴、阴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等的疾病引起,它的致病因素可能是炎症性、内分泌性(内源性或医源性)、外伤性、异物性,甚至全身性出血性疾病。这些疾病既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和非器质性的疾病。
引起阴道出血的病症,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生殖器官肿瘤
子宫内膜癌常见,宫颈癌次之,常表现为血水样的分泌物。
2.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内膜炎、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糜烂、息肉及各种阴道炎,尤其以老年性阴道炎最常见。老年性阴道炎严重时,分泌物呈脓状,并有臭味,还有点滴出血。
3.非器质性病变
如激素替代类药物引起内分泌性绝经后出血;宫内避孕器长期不取,萎缩的子宫不能适应,引起出血;食用含激素的补品,以及全身性疾病均有可能引起子宫异常出血。
绝经后阴道出血应引起重视,这不是返老还童的好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闭经期间的一些容易发生的病症,还特别地提出闭经之后又见红的情况分析。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提高警惕,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多多关注。女性生理期的结束表示已经进入更年期,要多多关注健康状况!
鼻出血:
冬季气候异常干燥,空气流通不好,导致室内干燥、闷热,这样就易引发鼻出血。另外,冬季还是鼻炎、流感的高发期,因过敏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或流感引起的发烧等原因,也容易诱发鼻出血。
预防: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数次,以增强鼻黏膜的湿润度,避免鼻出血发生。除了传统用加湿器外,饮食宜清淡,应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助热生火而诱发鼻出血。
急性会厌炎:
冬季和早春高发。起病急骤,发热畏寒,体温可高达39℃,病人讲话含糊不清,犹如口中含物,咽喉灼痛,吞咽不利、疼痛伴流涎。成人、儿童均可发病,近年来成人患者有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
预防: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应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避免高声喊叫,长时间讲话后不要马上吃冷饮,应多饮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戒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耳冻伤:
耳朵突出在头部两侧,皮肤很薄,皮下组织较少,与耳廓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由于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而且耳廓的血管表浅,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易发生缺血、缺氧,发生耳廓冻伤。
预防:天冷时,应戴帽子或戴耳罩,以加强对耳朵的保护。可用手轻轻按摩耳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随着冬天德 到来,许多疾病又要开始发威,包括心血管疾病、冬季湿疹、气喘,以及对婴幼儿健康有严重威胁的流感、轮状病毒等等,无论大人或小孩都要小心防范!而在春节连续假期中,也要特别注意身体的保健,如饮食引起的肠胃疾病、开车久坐造成的静脉栓塞,都是过年期间容易发生的问题,大家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因身体的不适,扫了过年的兴。
不可忽视的冬季杀手:心血管疾病
冬天一到,气温一有变化,心血管疾病就特别容易发作,专家表示,高血压患者一到冬天,血压大约会上升5-10%,有些患者一遇寒流来袭,血压会增加20%,所以有心血管问题的读者,冬天要格外小心,最好遵循以下建议,避免意外发生:
1.高血压患者要每天量血压,若血压突然大幅上升,必须告知医生做药量的调整。
2.床边要摆放衣服,以便起床后能立刻穿上,避免身体一时无法适应温度变化。
3.半夜起来上厕所不要马上下床,最好先动一动,多加一件衣服再如厕,因为突然曝露在冷空气中,血管容易收缩而发生危险,有些老人就是在半夜上厕所发生心肌梗塞,所以要特别留意。
4.白天也要注意温度变化,例如穿着厚重衣服从户外进到室内,未立即脱掉会流一些汗,此时又出去吹到风,很容易感冒。
冬季皮肤干痒最困扰
冬天因为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气少,显得特别干燥,这时候很容易有冬季干痒的问题,加上天冷大家特别喜爱热水澡,更会使皮肤干痒程度加重。如何在冬天做好皮肤的保健?何一成主任特别提供以下建议:
1.避免用太热的水洗澡,水温尽量不超过40℃,洗澡时间也不要太久,而且不需要每天使用肥皂,过度使用容易破坏皮肤油脂,加重皮肤干痒问题,大约两天用一次即可。
2.洗澡后也要做保湿工作,擦些润肤乳液增加皮肤的湿润。
3.饮食均衡,很多年轻人不敢吃油脂类食物,其实每天2份植物性以及1份动物性油脂,可加强对皮肤的保护;而蔬果摄取也不能少,维他命C、多酚类、叶酸、胡萝卜素等,都是维护皮肤表面保护膜不能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脚掌有无数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与人体大脑活动紧密相连,另外脚掌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抗寒力差,且与上呼吸道有密切的神经联系。故此,脚掌受寒就可能引起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等多种疾病。
反之,天天用热水洗脚,则可调节人体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糸统 有益于大脑细胞增生,增强人的记忆力 同时,还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脚部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也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双脚的66个穴位占全身穴位的1/10。每天都洗脚,使足部穴位受到热力按摩,能够促进人体血脉运行,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舒张经脉、轻身健体。
洗脚是一种安全的物理疗法,不仅可治足部疾患,如脚气、脚垫、脚干裂以及下肢麻木、酸痛、肿胀等病症,而且对防治感冒、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眩晕、失眠等病症,也都有确实的疗效。
最好的洗脚方法是 每天临睡前,用38℃~40℃热水,双脚浸泡于覆过脚面的水中约10分钟,然后用手反复搓揉足背、足心、足趾,可以重力按摩足部一些穴位,如涌泉穴。为维持水温,可边洗边加热水,保持浸泡20~30分钟为宜。
冬天,老年人脚易裂口,可把喝剩下的茶根倒在洗脚水中,用来泡脚,效果不错。
女性冬季预防妇科疾病:
洗衣机洗内衣裤得炎症
如果没做好清洁工作,洗衣机也会成为疾病源头。特别是目前大家都很喜欢用的全自动洗衣机,残留水不容易排放干净,更依然引起霉菌的滋生。而有些菌种即使通过晾晒也不一定消灭得了,尤其是贴身的内衣裤,对女性来说非常危险。
所以建议女性洗内衣裤最好用手工搓洗,选用肥皂,不要用加酶洗衣粉。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更应注意。 同时,应该将洗衣机摆放在通风、明亮的地方,注意内衣裤与外套分开洗涤,以降低衣服的交叉污染。
黑白颠倒生活更易患妇科肿瘤
长期过着黑白颠倒生活的女性,会使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雌激素、孕激素不平衡,进而可能导致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发生。
建议重新设定24小时。长期上夜班的人,只要保持常年白天睡觉习惯,并且达到7小时睡眠要求,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正常生活规律。并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有利于消化的食物。如果有失眠,应该及早治疗。
使用护垫、棉条引起阴道炎
许多女性都以为,使用护垫可避免阴部和内裤的直接接触,有助于保持阴部环境清洁。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因为长期使用护垫,容易使阴部透气不良而致感染。 此外,使用看似方便的内置棉条也容易增加患妇科疾病的风险,尤其是长时间不更换棉条更容易导致阴道炎症以及其他妇科疾病。
建议只在月经将净或月经将至的短期内使用护垫。尽量不使用棉条。并且及时更换。
使用清洗液洗出妇科病
很多人以为每晚使用清洗液洗下身是种很健康的习惯,其实不然,长期的冲洗会影响阴道的正常酸碱度,破坏阴道的自洁功能。经常使用清洗液进行阴道冲洗的妇女患性病的危险性会增加。
建议清水洗浴下身。即使出于治疗目的,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