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养生五大系列

2019-10-06 │ 老人健康养生五大系列 养生五大原则

常见的老人五大心理疾病 子女们需牢记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如何避免关于不同人群的养生的误区呢?养路上网站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常见的老人五大心理疾病 子女们需牢记,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很多儿女自认为理解自己的父母,殊不知父母年纪大了,很多心理状态跟之前也不一样了。所以会有很多子女觉得自己的父母越来越难沟通,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变化了而你还抱着老的观念去看待他们。因此,子女们要多了解父母的心理。那么老人有哪些心理问题呢?如何让老人开心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老人五大心理疾病

1、不喜欢孤单

老人最怕的就是孤单,没人陪。但当今社会年轻人都在外边打拼,很少有时间陪陪父母,这时老人应该走出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结交一些自己的朋友,找几个能说心里话儿的人,远离孤单,乐观向上的情绪会让老人受益匪浅。

2、不喜欢疾病

人老体弱常爱疾病侵袭,如果身体本就偏弱,可能会反复遭遇到不同的疾病,造成老年人心理脆弱,对生活失去信心,恶性循环,对他们恢复健康极为不利。这样的老人,需要经常子女从心理上去开导,让他们正视疾病并积极治疗,严重的时候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有利于他保持乐观的情绪,战胜疾病,健康长寿。

3、不喜欢赋闲

老年人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是不会习惯那种闲来无事的生活的,会造成他们精神无以寄托,每天打不起精神来。

因此,我们应该在老年人身体状况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他们安排一些事情,不要怕担心他们受累而让他们什么也不做,哪怕只是打扫打扫卫生,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充实一些,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4、不喜欢变故

老年人年龄越大,心理承受能力越小,最受不了生活中的变故,哪怕只是小小的失意也足以让老年人茶不思饭不想好几天。因而一旦遇有变故,家人就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心理开解。

5、不喜欢封闭

都以为老人不愿接受新事物,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子女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教会他们,其实很多老人不喜欢处于封闭状态,更愿意与这个社会接触。越封闭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越认为自己与这个社会不协调,因而让老人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会更有利于老人的健康,作为子女可以多教他们一些新的知识和产品,让他们能至少部分跟上时代的节奏,那么老人就会身心愉悦,减少疾病的发生。

让老人开心的5大方法

1、多陪伴老年人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当人的饮食温饱等生理需求得到了解决之后,人类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孤独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接近他人、避免孤独的倾向。几乎是没有人是愿意独自一人,与外界不相往来的。子女们平时应该多陪伴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不要让老年人独守空巢。

2、常和老人一起吃饭

有空就去陪陪她们吃顿饭,不需要很丰富的菜,只需要清淡,简单,家常就好。跟她们一起吃饭你还会很幸福。因为她们会怕我们吃不饱,时常往我们碗里夹菜,看到她们开心的样子,你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3、鼓励老人发展自己的兴趣

鼓励老年人发展自己的兴趣,把梦想变成现实。为培养兴趣,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例如爬山,或是从事一些志愿者活动,或是学术研究,这些都可以填补因不上班所造成的精神空虚。在退休之前,就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真正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时候,就不会因没事情做而闲着无聊。

4、鼓励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老人要快乐,就要调整自己的认识与态度。如何让老人开心?快乐的老人善于适应困境,能在黑暗中寻求光明。老年人要使自己快乐,必须心胸开阔,以现实的眼光看待一切。不封闭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能自知、自信、知足,顺应自然,自己能力达不到的事不去强求。

5、多与老人沟通

子女们平时不仅要多与老年人沟通,还要与父母达成有效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表达要清晰、具体,在共同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但是往往有许多人在处理问题时语言表达不明确,就使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许多问题和误解就是因为模糊不清的沟通而产生的。因此,交流彼此的想法,学会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也是让老年人快乐起来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ys630.COm精选阅读

三成老人有心理疾病?


经调查了解,发现如今困扰老年人的主要是精神上的空虚、抑郁与不被人理解。据称,至少有1/3以上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心理有疾患

一份调查表明,老年人对社会问题的心理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85%的老年人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63%的老年人关注社会风气问题,36%的老年人关心收入问题,82%的老人担心有病看不起,35%的老人关心子女下岗问题。

另一份调查显示:让老年人困惑的问题中,家庭婚姻问题咨询占40%,医疗保健问题咨询占18.9%,心理障碍问题占9.3%。

抑郁症增多

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发现,与十几年前相比较,老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增加了10倍以上。目前老年人口中,近二成患有抑郁症,与子女冲突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老人得不到家人子女适当的尊重与支持是郁卒的主因。另外,城市老人比乡村老人郁卒多1.5倍,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多两倍。而大部分老年抑郁症患者除了服用抗抑郁药物外,还需要家人子女的体恤与照顾。

娱乐缺场所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健全的个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稳定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城市社区的老年活动也不多。一些居委会主任“年轻化”以后,群众活动内容也“年轻化”了,老年人缺少文化娱乐、排遣孤独的场所。人们比较重视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很少注意到老年人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盼是亲情

白云精神病院周用桓院长表示,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长寿和安度晚年的基础。他说原先说到健康,人们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其实心理感到痛苦、精神上感到压力也是不健康。

东山区人民医院一位医生也表示,老人生病后,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这时如果家人能够给予足够的关怀,让老人在心理上先“康复”起来,那么老人身体康复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怀,老人就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对治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同样的疾病,同样用药,效果却截然不同。

子女们防止过度照护老人


子女们应该关心老人,但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防止“过度照护”,桂世勋认为,社会应该倡导老人自愿和量力地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照顾孙辈。子女们也适度地让老人一起参与各种家庭活动,让老人心情愉快,促进身体健康。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孝顺子女的特别“宠爱”,可能不利于老人维持自理能力。昨天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会议上,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副主任、华师大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公布了一组对沪上近2000位老人展开的5年追踪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由于家人的“过度看护”,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自理功能下降得比独居老人快很多。

82岁的张老太一年前开始过上“孩子般”的舒适生活。女儿退休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张老太心里的失落感却越来越重。“这一年感觉老得特别快。”张老太坦言,干惯了一辈子的家务,每天逛菜场买菜,忙碌着准备一日三餐,觉得生活很充实。现在女儿每天让她坐在家里,人变得越来越不想动,感觉不会照顾自己了。

统计数字也验证了张老太的“感觉”,上海专家组跟踪对比研究显示,就老人在5年内最基本的日常活动能力而言,非独居老人比独居老人、不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的老人比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的老人、不照顾孙辈的老人比照顾孙辈的老人相比,自理能力下降得更明显。

据调查,80岁以下的独居老人因为平时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反而比较强。而很多孝顺父母的子女为了让老人们享享清福,对老人“过度防护”,不利于老人维持自理能力。另外,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老人会感受到天伦之乐,心情愉快了也不会影响自理能力。

关爱老人 让他们远离心理疾病


老年人退休之后,没有很充实的工作安排了,突然闲下来也没有很好的娱乐活动,有的老年人身边也没有人陪伴,这些种种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老年人心理产生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会导致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原因。

一、精神上的创伤

老年人大多在60岁之后就会退休,退休之后空闲时间也多了,想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而且人老了自然也会伴随着生老病死,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每况愈下等。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二、衰老和疾病

人老了,就会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体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 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烦恼、恐惧心理。

三、环境发生变化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对一些压力的抵抗能力方面也会减弱,这种状态下,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再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很多的老年人一时很难接受和适应,就会导致身体越来越差。

有句话说的好,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老人就是这样,越老越需要关怀,就像小孩子一样,任性固执。所以我们在照顾老人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就像小时候自己的爸爸妈妈对待自己一样。

这些容易引起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原因都是专家的一些简单总结,希望子女们看到之后能够更好的陪伴老人,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老年人更快乐的生活。

中老年当心六种常见心理疾病


老年期常见的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黄昏心理: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5、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6、老年性精神病:近年来,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常见的老人五大心理疾病 子女们需牢记》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健康养生五大系列”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