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怎样养生

2019-10-06 │ 老人怎样养生 春季老人怎样养生

老人怎样提高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人步入老年,在经历了大半辈子的辛苦奔波之后,理应过一个舒服、快乐、幸福的晚年。但老年人因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导致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变弱或是荡然无存。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老年人提高幸福感呢?

著名心理学家提出如下提高幸福感的方法:

1、享受瞬间

要生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把孩子的微笑当成珠宝,在帮助朋友们中得到满意感,与好书里的人物共欢乐。

2、控制你的时间

幸福的人确定大的目标,然后落实在每天的行动中。一天写300页书是件很难的事,然而每天写两页则非常容易办到。

这样坚持150天,你就可以写成一本书,这个原则可适应于任何工作。

3、增强积极情绪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消极的情绪使人沮丧,而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幸福的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消除消极情绪。

4、优待身边的人

人们要学会很好地对待亲近的朋友、配偶,能够一下数出5个亲密朋友的人,有60%的人比不能数出任何朋友更感幸福。

5、面带幸福感

实验表明真正面带幸福感的人,他们更感到幸福。

研究表明,经常欢笑更能在大脑中引起幸福的感觉。

6、告别枯燥的生活

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电视机前,要沉浸于能用你的技能的事情。

7、多活动

室外活动是对付压力和焦虑的良药。向感到一定压力的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经常在室外锻炼的学生情况要明显好于不参加者。

8、好好休息
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们仍然留出一定的时间睡眠和享受孤独。

9、关照心灵

对信仰和幸福的关系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当然,信仰不可能让我们免除所有悲哀,它不可能囊括一切,但是信仰常常提醒你沿着幸福之路前进。

此外,科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惊人的新发现,例如:幸福不分性别;幸福不依赖于年龄;财富不能创造幸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说法,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沉醉”的状态中,即完全投入一种活动。相信这些研究都会给老年人们带来幸福的晚年生活。

ys630.coM延伸阅读

老人晚年生活的四个误区


时下有不少老年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让自己陷入了晚年生活的误区。

误区之一:懒惰散漫的生活

有的老人觉得自己辛苦劳累了大半辈子,现在完全可以歇口气了,可以自由散漫地过日子了,于是,失去了生活目标,生活起居也变得没有规律。有的老人过分放纵自己,嗜烟贪酒,娱乐无度,饮食无常,这样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误区之二:过分依赖子女

有的老人认为,人老了,离天远了,离地近了,常常轻视生存价值,失落悲观。晚年生活过度依赖子女,与外界隔离,专为儿孙做家务。有的老人把财产全部交给子女支配,自己一切处于被动之中。这样的生活会给老人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逆差”,使之无所适从。有的老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而产生焦虑情绪,多愁善感,对生活感到厌烦,以致失去生活乐趣和生存意义。

误区之三:过度发挥余热

一些老人不顾年老,只想赚钱,结果因操劳过度而损害健康。老年人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老有所为,合理地为社会和家庭创造财富本无可非议,但应量力而行。有的老年人也像青年人一样加班加点、拼命赚钱,这实质上是在用健康来换取金钱。

误区之四:再婚问题上的自我封闭

有的老人丧偶后在再婚问题上自我封闭,长期与外界隔离,这样会带来诸多身心疾病,对延年益寿十分有害。老年人丧偶后,应该面对现实,大胆地追求人生幸福,营造晚年幸福生活的港湾,才是健康长寿的正确途径。

如何对待晚年生活厌世心理?


每个人在经历世间的风风雨雨之后,都要跨入人生的暮年。劳累了一生,谁不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充分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呢?然而,不幸的是,有些老年人迫于各种压力,却厌恶人世,视余生为畏途,心理处于极度压抑、消沉甚至绝望的状态。

老人产生厌世心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两大类:

其一,外在原因:其中包括最为普遍的受子女或其他亲属的抛弃虐待,使生活失去依托,对前途失去信心,心理感到极度的压抑、空虚、孤独、失望和悲观;此外,家庭纠纷,经济拮据,老年丧偶,夫妻离异等等,都可能使老人感到晚年生活的无趣无望,产生严重的丧失感和绝望感。

其二,内在原因:最多的情况是体弱多病,病魔缠身,久治无效,对生活失去信心和乐趣;还有些老人性格孤僻偏执,不善社交,觉得生活孤单寂寞,苦涩乏味,产生厌倦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不贪恋人生?老人厌世现象在我们社会中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切和重视。要克服和消除老年人的厌世心理,既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同时也更需要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社会各界尤其是老年人的家庭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全、康乐、舒适的晚年生活环境,使每一个老人都沐浴在和煦温暖社会大家庭的阳光之中。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和亲属要孝敬和尊重、体谅老人,不仅要在物质上,更重要的还要在精神上多给老人以照顾和关心。任何虐待、歧视甚至抛弃老人的做法都是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作为小辈和晚辈,最可贵的莫过于对老人的体谅、关怀和扶助了。如果老年人的子女和家属都以这种态度对待他们,使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快慰和幸福,他们怎么会厌世轻生呢?

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讲,人老了,在性格、脾气和习惯等方面会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总的倾向是变得多疑偏执,爱发牢骚,怨天尤人,过敏任性,抑郁胆怯,适应性和坚韧性明显减弱,而依赖性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使得一些老年人与子女家人在心理上拉大了距离,使老人感到自己已是不受欢迎的人,从而产生了悲观厌世心理。因此,老年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性格弱点,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生活洪流之中,努力克服各种心理衰老现象,要热爱生活,积极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多与青年人交朋友,使自己从孤独、苦闷和郁郁寡欢中解脱出来。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怎样提高晚年生活的幸福感?》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怎样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