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养生

2019-10-06 │ 药膳养生 进补养生

药膳进补需谨慎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如何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呢?养路上网站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药膳进补需谨慎》,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药膳,既补了营养,又强壮身体,对国人来说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当然是趋之若鹜,但专家称药膳不能随随便便乱补。

时下正是秋冬进补的时节,不少酒店菜馆也不甘寂寞,纷纷打出“药补不如食补”的旗号,于是在火锅里胡乱添加辛燥活血的中药,并美其名曰 “十全大补火锅”;或者在虾仁、蹄筋、乌骨鸡、老鸭汤等菜肴掺进中药,号称为“宫廷药膳”。

中医药专家对目前市场上良莠不齐的药膳不无担忧:既不懂医学也不懂营养学的人搞药膳,是对市民的不负责任。他们一致呼吁:经营药膳要由有专业职称的中医师把关,菜馆要把药膳中的药物含量、成分及其具体辅助治疗和补益作用向市民讲明。

药膳成为揽客手段

日前,记者在中山南路上一家颇具规模的酒店看到,橱窗里张贴着多款药膳菜单,其中有一款是母鸡炖枸杞汤。记者询问配料的厨师,这款药膳的药理及作用是什么,厨师答非所问地说:“放入的东西都是有营养的,至于用‘药膳’两字就是为了招徕吃客,周边的饭店都是这样做的。”记者随机走访了周边7家酒店、饭店和火锅店,其中3家有药膳供应,还有1家虽然没有用药膳这个词,但在几款菜肴中用“秋冬季特制”的字样来标注。

与记者一同随访的一名资深看过一家饭店的目录后发现,所谓的“营养套餐”,其实就是在普通的食材中添加一定的中药材,有枸杞炖鸡面、山药鸽子汤、田七炖汤等。记者调查中还发现,如“十全大补火锅”,店主不分青红皂白倒入八角、桂皮、茴香、当归、黄芪等辛燥活血的药物,再涮入羊肉、狗肉热性食物,顾客“大补”后岂不是“火上浇油”?“黄芪当归乌骨鸡”是一款经典药膳,可有的菜馆黄芪当归明显超量。

药膳不能简单乱补

市餐饮行业协会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药膳至今没有一个准入标准,行业监管也没有依据可行。现在本市打药膳牌子的酒店、饭店至少有几百家,其中绝大多数是用这个手段来招揽食客的,食客真正能得到身体调理的寥寥无几。

据市中医院院长虞坚尔教授介绍,药膳是药物与食物的合理配伍、经烹饪而成的具有某种治疗和强身作用的菜肴,而一些菜馆推出的药膳已明显离了谱。市健康教育协会秘书长王震指出,现在药膳的制法提示、食用警告、身体情况诊断说明都很少能看到,配餐马马虎虎。过去药膳中不常见的药物如山楂、虎杖、蒲黄、海藻等,甚至大黄也成了药膳中的“常客”。药膳应是调理慢性病的一种方法,能促进人体机能的调整,而不是简单地乱补,配者、食者都应正确对待。

ys630.COm精选阅读

老年人发热 需谨慎应对


当老年人发热或有功能状态的急骤变化时,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尽早给予正确治疗。因为研究人员经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因感染性疾病时,发热可不明显或不发热,因此易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高。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最高体温及最低体温与年青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36.7℃,肛门温度37.3C。老年人发热的定义是指:口腔温度持续,37.2C,肛门温度持续,37.5℃。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C即表明有发热。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热,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老年人发热的特点还在于:当老年人患心内膜炎、肺炎等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C。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老年人发热反应迟缓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

大多数老年人待查的发热是可以确诊和治愈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因此,老年人发热要尽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时正确的治疗。

春季霉天 女人私处保健需谨慎


目录

第一章:春季霉天 保护私处势在必行

第二章:女人必知 8个私处绝秘护理法

第三章:女人私处完美保养九大法则

编者按:女人的私处是女人神圣的私密地带,也是女人的多事之秋。在这个女性妇科疾病泛滥的地带,女人要学会保护私处健康。那么,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盘点女人,教女人私处护理法则。

春季霉天 保护私处势在必行

春季发霉几率高

每年春季,因霉菌性阴道炎发作而就医的患者比平日多很多,这和天气潮湿、炎热,导致女性外部环境湿润,细菌容易在此部位滋生有关。若女性本身还有不健康的卫生习惯,发病可能性会更高。

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症状是白带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病人则通常感到阴道奇痒或疼痛烧灼感、排尿不适、尿频、尿急等一系列症状,由于奇痒,病人会坐卧不安,易烦躁、焦虑等。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

用药要坚持3个月

其实阴道炎是可以治好的,若病人病情反复,有三个可能:用药不规范、交叉感染和感染了特殊的霉菌。不规范的用药包括没有将经前口服药物和经后外用药物很好地配合在一起。这些抗真菌的内服外用药,经前、经后各需用3-5天,待三个月经周期后白带常规检查霉菌为阴性才算治愈。但期间时间跨度较长,一些患者可能症状稍减轻就没坚持用药,导致治疗不彻底。

其次,性伴侣间的交叉感染也是令病情反复的一大原因。用药期间应禁房事,治疗后也要防止夫妻交叉感染。治疗前,女性阴道内的霉菌会传染给性伴侣,但在男性身上一般没有症状,当女性治愈后再与男性同房,则很可能被再次感染。因此,阴道炎一般提倡夫妻同治。

最后,一些病人感染的霉菌属较为特殊的型,一般的抗真菌药不敏感,使治疗显得棘手,这时候需要特别强的药物进行非常规的治疗。

多运动可防春季阴道炎

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令许多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对霉菌等致病菌免疫力低。若女性在冷热交替的春天身患感冒等状况或月经期时,身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霉菌等致病菌就会容易抬头。因此,建议女性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机体抵抗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还应避免长期久坐、穿紧身裤、频繁使用护垫,这些会导致女性私密处经常处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再加上空气流通差、散热难等,特别适合霉菌生长,久而久之,就会阴道菌群失调。尤其是有些护垫还添加了消炎、杀菌等药物成分,对健康女性而言,在杀灭阴道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损伤有益菌,反而造成阴道菌群紊乱。

女人必知 8个私处绝秘护理法

第一,性交时间不宜过长。

很多男性认为性交时间越长,妻子获得的性快感就会越强,对性生活也就更满意。殊不知,一味追求延长性交时间,而不做好性交前的嬉戏、爱抚动作,非但不能增加女方的快感,反而使女性盆腔过度充血,长此以往会出现下腹坠胀、白带增多,以及宫颈糜烂等,而且疲劳也在所难免。其实为使妻子获得满意的性活动,不要过多延长性交时间,而应在性交前和性交中做充分的爱抚、拥抱和接吻,以激发女性性高潮的到来。

第二,月经期、产褥期不宜过性生活。

由于月经期间,妇女的抵抗力降低,子宫内膜脱落,宫口扩张,阴道酸度降低,抵抗力下降。如果此时过性生活,会使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并且细菌可能乘机进入女性阴道,引起生殖器官感染。如果丈夫坚持过性生活,无疑会给女性造成痛苦。产褥期是女性分娩后全身和性器官的恢复期,如果此时过性生活,也会给妻子的性器官带来感染等疾病。因此,丈夫要关心、爱护、体贴妻子,以呵护妻子的性器官出发,配合妻子克制感情的冲动,在妻子的月经期、产褥期不要过性生活。

第三,在性交时应切忌粗暴。

尤其是第一次性交时,处女膜破裂虽然在所难免,但如果动作过于粗暴,不仅给妻子带来疼痛,增加妻子心理上的恐惧,还可能造成阴道损伤,严重时甚至出现阴道撕裂,引起大出血。因此,如果丈夫的动作应该轻柔,或者第一次性交后停2-3天待小创口愈合再进行性交,会大大减轻对处女膜和阴道的损伤。

第四,科学而正确地掌握性知识。

新婚夫妻应该了解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知识,在大小阴唇的内侧有两个开口,在上面靠近阴蒂的一个小口是尿道口,它通向膀胱,是排尿的通道;在尿道口下方是阴道口。

一些夫妻对此不了解,往往误把尿道当阴道,性交时阴茎根本没有进入阴道,而是插向了尿道,不仅易导致女方发生尿路感染,而且双方也都会感到性交不适或疼痛。有的甚至结婚数年仍没有进行过一次正常的性交,以不孕来就诊,结果经检查处女膜还完好无损,可是尿道却遭到损伤。长此以往尿道口逐渐扩张,会反复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还可以引起急慢性膀胱炎和肾炎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另外性生活时体位不正,如男子上身抬得过高,阴茎则极易插入尿道口。

第五,保护妻子的乳房。

女性的乳房虽然不是专门的性器官,但它属于女性第二性征,是女性性敏感区之一,在两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对于男性来说,女性丰满的乳房可以使他们通过视觉和触觉产生性兴奋。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抚摸乳房,可以引起她们的性欲,使她们产生性快感。有的男性性行为粗暴,在与妻子性交前嬉戏时,不是用手轻轻抚摸乳房,而是一把把乳房狠狠抓住,使劲挤压,不但使女方感到疼痛不适,削弱了性感觉,还可能引起乳房内部的损伤。有的男子在性交时把整个胸部压在了女方的乳房上,较长时间的压迫,不但使女方感到不适,还会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乳房的健美。因此,性交时丈夫应该用手或嘴轻轻抚摸或吸吮妻子的乳房、轻咬妻子的乳头,使她受到适度的性刺激,进而引发性兴奋,为下一步性交做准备。

第六,妇科洗液不可乱用。

妇科洗液貌似清洁,不可乱用。还有一些女性,喜欢用各种妇科洗液,如洁尔阴、妇炎洁等清洗阴道。可是,这样的洁癖并不能让她们免受阴道疾病的困扰。其实,长期使用妇科洗液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因为大多数妇科洗液含有抗生素,容易改变阴道的微环境,打破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说它是貌似清洁,害人不浅。

建议:阴道最好的清洗方式是每天用温热水淋浴外阴。平时没有不适,也应养成每日洗外阴的习惯。最好不要随意使用任何洗液,尤其不应该用洗液洗阴道内。如果需要用洗液,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七,护垫多用并不好

对阴道的呵护,不能道听途说,首先一点就要避免呵护中的各种误区。

许多女性都以为,使用护垫可避免阴道和内裤的直接接触,有助于保持阴道环境清洁。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因为长期使用护垫,容易使阴道透气不良而致感染。此外,看似方便的内置棉条也容易增加女性患妇科疾病的风险,尤其是长时间不更换棉条更容易导致阴道炎症以及其他妇科疾病。

建议:没有特殊情况,不必经常用护垫,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诱发阴道炎。

第八,男性应注意卫生与防病。

保持外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是过好夫妻生活的重要条件。男子的包皮和龟头之间有一些分泌物形成包皮垢,是细菌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穿着不透风的化纤内裤情况会更糟。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很容易形成龟头炎和尿道炎。在性生活时就会把男方污染的包皮垢带入女方的阴道,引起女方的阴道感染。

经常刺激宫颈,还可以使妻子发生宫颈癌的几率增加。有的男子喜欢在公共浴室的大池子里或旅馆内卫生间的公共用池中洗澡,使阴茎带上病菌,与妻子性交后,易使妻子患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等传染病。这类疾病不但损伤性器官,而且由于顽固难治,还会给妻子造成很大的精神负担。因此,男子应经常注意阴部卫生,清洗时,除了洗阴茎和阴囊外,阴茎头冠状沟、阴毛、会阴部及肛门部都要清洗。在每次性交前应当清洗外阴部。养成良好的习惯,既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又有利于妻子的健康。

女人私处完美保养九大法则

法则1:保持清洁

每天用无色、无味的洗浴皂,在手中揉出泡沫后,再用泡沫轻轻搓洗外阴。我们的阴道内部有自洁功能,因此千万不要自己冲洗阴道,这样会破坏内部的酸碱平衡。

法则2:修剪体毛

最好的方法就是剪。热蜡与各种脱毛膏都会伤害V区的皮肤,引起不必要的红肿甚至细菌感染。虽然修剪没有上述两者那么彻底和立竿见影,为了V区健康,你可以让另一半来为你整理花园。

法则3:小心修剪

修剪体毛时不慎留下的伤口,就等于为病菌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法则4:禁止V区有染

最简单的一些小措施,就能保护你的南部地带不受病菌感染。

法则5:让她呼吸新鲜空气

百分百的纯棉内裤是V区最贴心的保护。此外,尽可能减少穿紧身牛仔裤和其他箍紧臀部的衣物,它们都会引起体温升高、细菌滋生,从而加剧酵母菌的数量,引发阴道炎。

法则6:采用Kegel练习法

收紧骨盆附近的肌肉和pC肌。 用抑制小便的力度和方法,每次维持2秒以上,一天三次,每个月坚持15天。这样不但能保持阴道紧致,还会促进阴道内壁的血液循环,增加它的敏感性。

法则7:彻底滋润

干涩状态下的进入会造成阴道的损伤,即使疼痛十分轻微,也不能忽略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法则8:使用避孕套

套子不仅仅是避孕用的,它还能隔离精液中的细菌,来自异性皮肤的疾病,比如疱疹和乳头状瘤病毒。

法则9:不许他走后门

走了后门,又走前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健康男性体液中的UTI酶蛋白恰恰是女性尿道炎的凶手。

总结:女人的阴道是女人孕育的一个通道,也是女人发病机率很高的地带,因此要想远离妇科病私处保健很关键,以上小编为你盘点的女人私处护理法则需牢记哦。

度秋需谨慎心脏病


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早晨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凉意更浓,这个季节亦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记者近日从市中心区多家医院了解到,到医院前来就诊的心脏病患者较前期明显增多。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此时气温、气流、气压等变化较为剧烈,早晚温差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受到上述不良刺激,容易兴奋交感神经,收缩全身的小血管,致使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加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旧疾复发或加重病情,因此要比往常更注意保养。具体而言,秋季护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严防感冒

秋季温差变化较大,人抵抗力下降,极易诱发伤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等,肺部通气功能受到影响易使心肌缺氧而导致冠心病加重。另外,肺炎还可引发心力衰竭,导致心肺功能不全危及生命。因此,在秋季,心血管患者首先要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一方面要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充分的认识,避免思想上的轻“敌”;另一方面,要重视和了解天气情况,及时收听气象预报,在天气突然变化时,要注意保暖;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避免到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长时间活动。

注意环境

室温过高、过冷,或噪音过大,会使心率增快而加重心脏负担。温度过高及气压过低,可造成胸闷加剧、呼吸困难。

须注意,环境要安静、清洁;室温要适度,注意通风、凉爽,空气清新。

合理饮食

进入秋季,不少市民便开始进行大补。医生提醒,高脂高糖饮食、大量饮酒均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容易诱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对于部分冠心病高危人群,应该特别强调三餐切忌过饱,应注意饮食清淡,防止过度疲劳,并保持心情开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减少冠心病突发的可能。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风“贴秋膘”,饮食还应坚持以清淡为主,尽量别吃辛辣、高盐食物,避免三餐过饱。秋季防心脏病宜每日吃核桃。核桃仁具有丰富的营养,对人有强肾补脑、健体长寿之功。医学专家发现,一个人如果每天吃3个核桃,约30克,可预防心脏病,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10%。核桃中所含有的丰富油脂,70%是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使胆固醇排出体外,体内多余的胆固醇不易被吸收的作用。因此,秋季宜每天吃3个核桃,能使胆固醇数值降低5%,有效地预防心脏病。

秋季预防动脉硬化宜吃柿子。据一国际研究小组指出,中国的特产柿子,秋季食用可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是有益于心脏健康的水果。领导这项研究的专家说,在秋季日常生活中,每天吃一个大小约100克重的柿子,就足以预防动脉硬化、心脏病突发及中风。如果对照柿子和苹果的营养成分,柿子的纤维含量比苹果多一倍;石炭酸(一种抗氧化剂)、钠、钾、镁、钙、铁、锰等矿物质成分比苹果高得多,而这些都是预防动脉硬化的要素。

适度锻炼

适度锻炼可避免便秘、坠积性肺炎及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活动量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度,要持之以恒。天凉防中风,晨练宜改晚练。很多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有“闻鸡起舞”的晨练习惯,但有关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间多在早晨,有2/3患者是在早晨6——8时发病猝死,进入秋冬季节早晚温差比较大,建议这类患者最好把晨练改成晚练。

讲究休息

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但长时间平卧会加重肺淤血,容易造成呼吸因难。最佳体位是半卧位,头部和胸部都适当垫高。白天可在靠椅上休息,两腿下垂,减少肺於血。早晨醒来以后可继续在床上躺几分钟,然后再缓慢起床。切记不要立即起身,起床时,动作也不要过猛。切忌激动

情绪激动、紧张烦躁、发怒受惊等,均可使肾上腺分泌儿茶酚胺增加,导致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注意平时不生气,少看惊险、竞技性比赛等。

控制血压

每到这个季节,天气时凉时热、变化无常,闷热时易引起情绪波动,导致血压升高,天气转凉,皮下及周围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加,也易导致血压增高。长期高血压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高盐饮食等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坚持服用降压、降脂或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夏季减少或停止用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秋季在39℃——40℃的温水中洗20——30分钟,血压可比洗澡前降低5——20毫米汞柱。

另外,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咽干、口干、鼻子干等,这都是“秋燥”的表现。由于天气干燥,呼吸道处于失润状态,局部防御功能相对低下,因此秋季也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许多呼吸系统的感染、过敏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因此,预防这些疾病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要提醒的是及时补充水分。记者了解到,最近一个阶段急救车出警的主要对象即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不少病人的病情是清晨突发的。所以,在秋季要注意补水,尤其是清晨,经过一夜的呼出水分,而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老年人的血液本来就比较粘稠,血管不同程度硬化、变细,血流变慢,清晨血压偏低,这种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因此,早晨起来,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白天多喝淡茶,对心脏亦有保护作用。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以免饮水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用药不注意也是很多心血管患者病情发作的诱因。

张铁成医生指出,季节交替时,人体内环境也有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从而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高血压患者在秋季尤其应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压情况适当调整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而导致发生心血管疾病。

补充蛋白粉 老人需谨慎


近几年来,市场上经常见到老年人用的蛋白粉产品。蛋白粉是不是对老年人都好呢,老年人都该吃点蛋白粉吗?

其实,所谓“蛋白粉”,其主要成分是某种类型的蛋白质,其主要目的是针对蛋白质不足(而非其他不足)者补充蛋白质(而不包括其他营养素)。

老年人可以了解一些常识,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吃蛋白粉。其判断大致如下:

能正常吃饭,但存在偏食、挑食,特别是不吃或很少吃肉类、奶类、蛋类、豆类食物。

能正常吃饭,但在控制体重时或其他情况时而减少进食量,特别是减少动物性食品(肉类)和豆制品的摄入。

能正常吃饭,但因某些原因采用素食,且不吃或很少吃豆制品。

如果存在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更多,则首先应鼓励自己每日进食50克瘦肉、1个鸡蛋、1袋牛奶(250毫升)和50克豆腐。

如果可以做到,则不需补充蛋白粉;如果不能做到,则需要适当补充蛋白粉。

另外,如果有下面三种情况之一或更多,吃蛋白粉,要首先去医院检查,由医生指导食用。

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体重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少量进食后,就早早出现饱胀感,不能再进食者。

进食后有恶心、呕吐、打嗝、反酸、烧心、腹胀、腹泻等情况之一者。

如果医生诊断老人有器质性病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疾病没有有效控制以前,不宜进补蛋白质。如果属于功能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则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强调建立正常的进食规律,然后按医嘱补充蛋白粉,但不可因此偏废其他食物。

还有的情况需要经医生指导适量补充蛋白粉。这样的情况主要包括手术、创伤、多发骨折、感染、肿瘤等康复期,糖尿病胃动力障碍,心脏病、肺结核、慢性肝炎等。

另外,老年朋友如果一味强调补充蛋白粉,忽视能量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则可能:

因缺乏能量而使蛋白质被迫作为“劈柴”被燃烧掉(供能)营养不能被吸收;

因缺乏某些维生素而使摄入的蛋白质不能正常吸收;

因蛋白质摄入量超过需要,额外增加内脏(特别是肾脏)的负担;

最关键的是,还会造成其他营养素的缺乏,从而导致整体营养不良。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药膳进补需谨慎》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药膳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