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日常养生方法

2019-10-06 │ 老人日常养生方法 有关4月老人养生保健要注意的

老人日间嗜睡要注意血糖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正确有效的不同人群的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请您阅读养路上网站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老人日间嗜睡要注意血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王大爷今年76岁,上岁数后,他每天睡得很少。

但是半年来,他发现自己白天觉特别多,常常睡不醒,到医院就诊,查B超、照X片、拍CT都没找到问题出在哪儿。后来,查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发现血糖异常,空腹血糖为9.8毫摩尔/升(正常值为3.3-5.6毫摩尔/升),餐后血糖为15.6毫摩尔/升,甲状腺功能正常,被确诊为糖尿病。王大爷嗜睡,原来是糖尿病在捣鬼。

研究发现,日间嗜睡和抑郁症、肥胖或新陈代谢等因素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在患有糖尿病的被调查者中,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是其他人的近两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会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引起嗜睡。此外,当糖尿病发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时,也会出现嗜睡。

日间嗜睡症状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更为常见。年轻人常常是因为睡眠不足或精神抑郁,老年人则多由疾病所致,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扩展阅读

老年人日常养生这些行为要注意


冬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相信很多的人都制定了自己的养生计划,尤其是老人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老人该如何关注健康呢?接下来一些细节你要注意……

少盐

经过多年的普及教育,基本上都能认识到摄取过多的食盐,所带来的危害,一系列衰老病几乎都与盐有关。所以,不光是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到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隐性食盐”的计算和摄取,往往食盐超标,都是没注意到隐性食盐的计算,把不咸的,却含盐很高的食物忽略了。

少脂

减少油脂的摄取,早就成为全社会养生、减肥的共识。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每增加1公斤脂肪,就增加200米长的微血管。这起码是增加了心脏供血的距离,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血压的平稳健康,也降低了人的活动能力。

少量

每次进餐,七到八分饱,是养生的常识。日本国立循环系统疾病研究中心研究表明,节制食量,相比减油、减盐更为重要,尤其是对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一定要控制食量,减少积累。如果不能管住自己的嘴,即使是运动、吃药、排毒等等,都无济于事。

衣领松

人的颈部有影响血压变化的压力感受器,衣领过小,领带太紧,都可能压迫到颈部的“感受器”,使身体错误地调高血压,造成不适或病患。所以,对血压不稳的朋友,不建议穿小领衣服,不建议戴领带,保持颈部的宽松。

裤带松

裤带过紧会影响人体下肢的血液循环,会造成诸多的不适感觉。尤其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腔变窄的人群,勒紧裤腰带,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做法。所以,裤腰带不能勒紧,以不掉为度。如果使用“背带裤”也是不错的选择。

鞋袜松

脚是身体的末端,最容易“血流不畅”。如果鞋袜穿得过紧,不但影响到营养的布送,同时会血压升高等风险,故建议老年人,选鞋鞋码要大一号,袜子用毛袜最为舒适。尤其对长期手脚冰凉的朋友,更应注意,随意保养。

忌过量

合理的运动,适当的锻炼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良方之一,但对老年人来说,掌握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比是否运动更为重要,即所谓过犹不及。如旋转、跳跃、猛力、憋气的项目,不宜选择、从事。不但无助于养生,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而如太极拳、医疗体操、步行、气功等舒缓、连绵的活动,才是养生中提倡的“动”。

忌比赛

凡提到比赛,就会影响到情志,引起紧张、兴奋等情绪的波动。这均非所提倡。在比赛过程中,无论你的心态多么平稳,都存在竞争的活动,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是正常的情况,如果由此导致意外,就得不偿失了。

忌成癖

在养生的范畴里,把某种行为积久成为癖好,就是不当的偏执。对于老年人的运动来讲,一旦成癖,就容易失去对运动强度和时间的控制,同样有引起疾患的风险。所谓量力而行、丰富多样、适可而止,都是养生中所提倡,而绝不建议到成为癖好的程度。

慎乱用

一般来讲,老年人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按经验办事,在吃药问题上也不例外。看看说明书,或听听“药房大夫”的建议,就开始自行疗病。其实这是最不该马虎的事情。专家的角度和视野与非专家之间,有天壤之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尽管往往有相同的结论和结果,我们还是强烈建议找专家、遵医嘱、负责任。

慎补品

补品不是药品。现在很多人都经不起补品广告的忽悠,把夸大其词和神乎其神宣传当真笃信,不看病、不吃药,一味钻到五花八门的补品中去,让周围的亲人很是无奈。站在养生的角度,补品就是比食品的某些成分集中一些,达到滋养的作用。若是泛滥起来,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而与药物的作用是不可相比的,所以对补品要慎之又慎。

慎停药

药物的服用及服用计量,一定要遵从医嘱,绝不可凭着自己的感觉,擅自停药或减药。对于降血脂、降血压的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甚至终身服用的,任凭感觉往往出大问题。如果真的想停药或减药,记住先找医生咨询。

老人要注意情绪短路


为一些小事而突发其火,乱说话,乱摔东西,这就是“情绪短路”的一种表现。用电短路会损坏电器,甚至酿成火灾;情绪短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主要原因是自控与转移情绪的能力不强。这种能力与智力水平有关,可说是“情感智商”。


在交往上,常见到一些人的心情如春、夏的气候,大起大落,变化无常。比如在公园玩得很开心,可回家后,又觉得生活单调枯燥而心烦恼,唉声叹气;与亲戚朋友畅聚时热闹欢快,独自一人时又为了孤寂而愁眉苦脸;时欢时苦飘忽不定,着实叫人不可捉摸,不仅使人感到难以相处,也令自己异常难受。这种不正常的表现,是“心理斜坡”在作怪。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每一种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等。感情的等级越高,“心理斜坡”就越大,也就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转化。“心理斜坡”不但使人情绪不稳,且会间接、直接地影响健康。


要克服“情绪短路”和“心理斜坡”的不良反应,就要重视自己的心理保健。正如古语所说:“心病还须心药医”。首先要自觉地消除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可能总是高潮,更不可能事事如意,谁也要在平凡日子中生活,少不了要碰到麻烦事。关键是懂得放松自己,以平常心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在不顺心时不致陷入烦恼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只有善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为自己营造出良好的生理状态,从而赢得“健康人生”。


其次,应该勇敢面对新生活,主动体验生活中的不同乐趣,既能在激荡人心的活动中体验激情的热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既能在群体活动中感受快乐,又能在独自生活时创造充实。只有这样,才能在碰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较大转换时,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反差而诱发情绪短路或心理斜坡。


其三,适当地“糊涂”是医治情绪病的良方。对人对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大可“糊涂”待之。“糊涂”者指不事事计较谁是谁非,不去时时考虑个人得失,不去每每分析谁占了我的便宜,不去常常思量,自己有没有吃亏。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有“长者尊严关”、“老年面子关”和不自觉而产生的“老子总是正确关”等等。“海纳百川”的气量,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但是,必须具有大气量,才可能轻松地生活。宽容,该是老年人心理基础最重要的一条。


其四,要加强理智对情绪的调控作用。古语云:“物极必反”,这就提醒我们,“乐极”与“气极”、“怒极”都不好,应该时刻注意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在欢乐顺心时,主动降温,避免激情过大,遇苦闷或情绪转入低谷时要换个积极的想法,事物都有多重性,受许多因素制约,要从好的方面去想,自能理清并脱离情绪困境。也可用“以反制反”的办法来调整自己。如静极就外出活动一下,闹极就避开冷一冷;闷极就找人说一说,……只要不断学习,坚持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指导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动,就能做到以理智控制情绪保康宁。古人都知道“修德”是贯穿终生的主课,难道我们活在现代的人还不明白吗?


老人倒走要注意什么


很多老人都喜欢用倒着走这种方法健身。但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窦文浩教授告诉记者,倒着走并非想走就走,它还有不少注意事项。

窦文浩教授告诉记者,从运动保健方面来说,倒着走主要能帮助人缓解腰疼的毛病。因为倒着走比较符合人体生理曲度,可以使颈部、腰部的紧张状态得到一定的松弛,在增强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加强腰肌的锻炼。对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倒着走更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但是,窦教授强调,倒走健身还有4个注意事项:首先倒着走要有参照物。初练者身体先向前倾,走路时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脚指头着地再过渡到全脚,重心要放在前面,这样即使稍微踩空了,也不会摔跟头。手臂要自然摆动,保持整体平衡。这样走可以强化腰腿肌肉,增强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练者应选择平坦的、人比较少的场地,最好是直道。一开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时间要短。等练习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则可以尝试在弯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点,倒行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经很熟练的情况下,倒行者还可以加大难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

窦教授提醒老年人,倒着走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要遵照大夫的意见来锻炼。患病老人做运动时,应以稍稍出汗、不觉胸闷为宜。切不能盲目加压,致使身体不堪重负。

用吗啡,老人要注意


吗啡为强中枢抑制药,具有镇静、镇痛、抑制呼吸及平滑肌的收缩作用,是中老年人的常用药。吗啡若与其他解痉药同时服用,可治疗心肌梗塞患者的心前区剧痛或内脏疾病引起的剧痛,对心源性哮喘也有良好效果,特别适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疼痛,如严重的骨折、创伤、烧伤等,其疗效卓著。但也不能无所顾忌,老人服用吗啡尚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服用吗啡时,应注意观察呼吸和心血管的抑制作用,切勿用量过大,否则易致急性中毒,如病人出现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等。一旦出现急性中毒,应立即采取吸氧,进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药。对年老体弱者,应减量使用。

(二)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有良好效果。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出现急性肺水肿,引起精神紧张、烦躁不宁、呼吸急促等。肌注小剂量(5-10mg)吗啡,可以轻度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由快而浅变为慢而深,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症。但心源性哮喘若伴有昏迷、休克、痰液过多及严重肺部疾病时,应禁用吗啡。

(三)前列腺增生(肥大)、 阿狄森氏病、尿道狭窄等老年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吗啡。吗啡能升高脑脊液压力,故颅内压增高、颅内有肿瘤、颅脑损伤、严重肝功能不全的老人也应忌用吗啡。

(四)支气管哮喘的老人不能用吗啡。这是因为它不但能解除支气管痉挛,还可使平滑肌收缩加剧,诱发哮喘的发作,且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更加困难,导致呼吸衰竭。

(五)胆囊炎引起的疼痛不能用吗啡镇痛。因吗啡能使胆道平滑肌痉挛,奥狄氏括约肌收缩,胆囊及胆道内压力增加,从而促使病情恶化。吗啡有致便秘、恶心、呕吐、眩晕、出汗、尿急或排尿困难等副作用,用药时应严密观察。

(六)吗啡与巴比妥类(镇静安眠药)并用,可加强吗啡的镇痛作用,使中枢抑制显著增强。因此并用时应视病情变化酌情减量,不然,可发生意外。

(七)吗啡忌与琥珀胆碱并用,以免加强迷走神经兴奋性,从而加重吗啡诱发的心动过缓,甚至出现一过性窦性停搏。同样喝酒过量出现烦躁不安者,忌用吗啡镇静,以免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抑制及呼吸抑制,不然可造成生命危险。

(八)吗啡中毒时可用可拉明、咖啡因。可拉明具有对抗作用;咖啡因可作为吗啡中毒的解毒剂。

老人秋季出游要注意


入秋了,闷了一个夏天的老人开始策划初秋时去登山、锻炼或外出旅游。不过专家给这些老人“泼”了盆冷水:老人出游、锻炼一定要谨慎,尤其不能选择登山这类比较激烈的运动。

医院刘副主任医师指出,老人的身体机能和所适合参加活动的项目与年轻人相比有很大差别,因此老人尽量不要选择激烈的登山运动,因为登山会使得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呼吸和心率加快,心脏的负荷加大,如果在途中速度过快,会感到吃力并呼吸困难。而且老人大多患有退行性骨关节病,在登山的过程中由于不停地抬腿,还会引起膝关节的磨损。

老人要出游或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平原、海边等一些风景宜人、舒展身心的景点游玩。如果随旅游团出游,最好选择正规专业的老年旅游团。一般老年旅游团会在行程安排上比较休闲、轻松,而且随行会配备专门的保健医生,以防出现突发的紧急情况。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动作比较迟缓,在游览时自己首先要小心谨慎,最好和朋友及家人结伴而行。选择入住舒适安静的宾馆,保证每天6到8 小时的睡眠时间,在每晚临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并将小腿和脚垫高,以防下肢水肿。另外,夏秋季外出时,老人还应带上乘晕宁、藿香正气水及治疗腹泻、感冒、发烧、头痛、胃痛的常用药物以及跌打损伤类外用药物。

另外,高血压患者外出之前一定要到专科门诊体检,坚持服药、血压控制良好才能出游。天气热时最好选择有空调的火车作为交通工具,但前提是旅程不宜太远,因为旅途劳累很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同时伴有冠心病或近期有心绞痛发作的老年人一定要慎重,不宜乘飞机远游长途跋涉,最好就近选点游览。患者在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保证睡眠,不要过劳,避免由上述情况引起血糖波动,还要随身携带一些糖果等,以防在外出时发生低血糖反应。还要选用宽松、舒适、软底的运动鞋和吸汗性强的棉袜,并经常检查鞋内有无砂石之类的异物,防止发生破损而导致糖尿病足。一旦发现皮肤破损要及时的消炎。

另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除了带上平时治疗所需的常规药物外,还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心绞痛发作时使用。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日间嗜睡要注意血糖》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日常养生方法”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