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的营养专家小组提出了老年人饮食营养的新标准,具体是:
脂肪 应占饮食总量的15%,其中包括饱和脂肪酸0-10%,不饱和脂肪酸3%-7%。代表食物主要有米糠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脂肪摄入量不宜过多,否则对健康不利。
蛋白质 应占饮食总热量的10%-15%。其余85%-90%的热量由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其中复合碳水化合物应占50%-70%,它们主要存在于小米、玉米、绿豆等食物中。
微量元素 锌也不可缺少。老年人应当适量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这些食物为沙丁鱼、胡萝卜、牛肉、花生、核桃仁、杏仁、糙米等。
游离糖 主要指从甜菜、甘蔗中提纯的游离糖。水果、蔬菜、牛乳中天然存在的糖不包括在内。游离糖食用总量的上限,为食物总量的10%。
食用纤维 每日应摄食16-24克。芝麻、香椿、豆类、竹笋、萝卜、海藻等食物中的食用纤维含量丰富,可以适当多吃。
食盐 每日摄入的上限为6克,无下限量。
食物胆固醇 每日摄入的上限为300毫克,无下限量。
营养专家认为,老年人只要按照这一饮食营养新标准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合理的膳食、平衡的营养是老年人的主要饮食原则。老年人在饮食营养方面应该注意的是:
①热量。维持身体基础代谢和活动能力的能量即称热量。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总热量控制在1900-2480千卡以下较为适宜(现在长寿研究提出的热量摄入控制量比此值更低)。老年人食物热量的计算是碳水化合物每克供给热量为4千卡,脂肪每克供给热量为9千卡,蛋白质每克供给热量为4千卡。如某人每日吃的食物中包括450克碳水化合物,40克脂肪和80克蛋白质,则他从食物中获得的热量是(4×450)+(9×40)+(4×80)=2480千卡。老年人热量的主要来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经常吃一些以玉米、小米、面粉、糯米、黄豆、绿豆、赤豆、蚕豆等做成的食品。
②蛋白质。蛋白质对老年人的营养非常重要。因为蛋白质能维持老年人机体的正常代谢,补偿人体组织蛋白的消耗,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一般说,老年人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与年轻人一样,每公斤体重需要供给蛋白质1。0-1.5克,不应少于0.7克。供给老年人的蛋白质应以生物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质为主,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量的50%左右。
③脂肪。老年人对脂肪的摄入,一方面要考虑到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对脂肪的吸收较慢较差,从而血脂浓度较长时间地升高,导致血液的黏度增加,应该控制对脂肪的摄入量;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保持营养素之间的适当比例,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过少,这也会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一般可根据脂肪供给热量占总热量的17%-20%,即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脂肪量不宜超过1克。因此,老年人宜吃含胆固醇低的食物。
④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多糖(如淀粉)、蔗糖、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的总称,是供给热量的主要来源。平时我们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五谷类的淀粉。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5%-60%,其中纯糖不要超过10%。老年人膳食中,可加点蜂蜜、糕点、糖果,当然不能过多。
⑤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无机盐是指人体中除了碳、氢、氧、氮之外的各种元素。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磷、钾、钠、镁、硫、氯等7种元素,其次还有铁、氟、硒、锌、铬、铜、碘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老年人最主要的微量元素是钙、铁、锌、铬。钙主要是存在于虾皮、芝麻酱、牛奶、小鱼和海带中,洋白菜、芥菜、萝卜中也含有丰富的钙。铁主要存在于海带、芝麻酱、猪肝、河蟹中。锌主要来自瘦肉、家禽和鱼等动物性食品,以及奶制品、鸡蛋中;植物性食品,如豆角和谷类也是锌的主要来源。老年人每天摄锌量不少于10~15毫克为宜。铬主要存在于某些香料,如黑胡椒,以及肉、牛奶、水果和谷物中。
⑥维生素。维生素A、D、E、B1、B2、B6、B12、C,对老年人来说是重要的。维生素A主要来自肝、蛋黄、鱼肝油、乳及乳制品。维生素D主要来自动物肝、蛋黄、鱼肝油等。维生素E主要来自植物油、绿色植物及胚芽等。维生素B1主要来自酵母、豆、谷物、瘦肉等。维生素B2即核黄素,主要来自酵母、蛋、绿叶蔬菜、豆及豆制品。维生素B6主要来自酵母、蛋黄、动物肝及红辣椒、谷类。维生素B12主要来自动物肝、肾、肉等。维生素C主要来自新鲜蔬菜、水果、枣及茶叶等。
⑦水。老年人对渴的反应迟钝,特别是高龄老人,应帮助其养成饮水习惯。一般认为饮水量每天应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过多也不利健康。
⑧纤维素。其功用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从而有利于防止便秘及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与吸收,有利于抗癌。进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特别重要。
五一快到了,许多老年人可能与家人一起出外旅游,但老年人们出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防止意外。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随行。出游时,老人应尽量避免走陡峭的小道,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以免发生意外。
2.注意过敏。有过敏史的老年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也可事先口服朴尔敏等抗过敏药,以防花粉过敏。
3.注意饮食卫生。出游时,要适当增加营养。对各地的美味佳肴、风味小吃等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更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生冷食物,防止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经口而入。
4.防晕动症。晕车、晕船、晕机是最常见的晕动症,空腹、过饱、疲劳及睡眠不足都是常见的诱因,要注意避免。轻微的晕动症,闭目休息或卧床后即可消除。反应较明显的可在旅行前半小时口服晕海宁、眩晕停或地西洋。如果发生晕动症,而又无药物治疗时,可针刺或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
5.带上常备用药。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带日常服用的药物外,还须准备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药。
6.注意感冒。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外出时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鞋袜大小合适,不宜坐阴冷潮湿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风而立,避免受凉致病。在出游时如遇雨受凉,到家后可用生姜、葱头加红糖适量,用水煎热服,以驱风散寒。睡前用热水洗脚,睡时脚部适度垫高,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
7.莫忘携带手杖。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因此,高龄老人外出旅游时宜带手杖。
8.不要过度疲劳。美好的春景、秀丽的山河,常使人流连忘返,马不停蹄地连续观赏。这样,极易出现过度疲劳。如果出现乏力、多汗、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时,应尽早休息,不可勉强坚持,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更应加强自我监护。
9.注意防寒保暖。春天气候多变,反复无常,乍暖还寒,容易引起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应备足备齐衣物、用品等,以防不测。
10.防止旧病复发。异地春游时,易发生过敏性疾病和“水土不服”症等,应重视预防。平时需要用药治疗者,不可擅自停用,否则,可导致旧病复发,病情加重或恶化。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五一佳节老年人的营养饮食》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的饮食养生”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