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汤煲汤

2019-10-07 │ 养生汤煲汤 养生汤煲汤食谱

乌头汤组成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面对饮食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乌头汤组成,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头汤并不是我们平时喝的汤品,而是一味中药汤剂,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具有很不错的效果,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风湿性舞蹈病、坐骨神经炎等不是很好治疗的疾病。要想乌头汤为我们所用,就要知道乌头汤组成,掌握了材料自己也能熬制乌头汤。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详细情况吧。

乌头汤是一味中药汤剂。本方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风湿性舞蹈病、坐骨神经炎、椎管狭窄、腰腿痛等属上述证机者。本词条内还包括其他几种乌头汤剂的食用方法。

组成

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各9克(炙)、川乌6克(?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

基本信息

《金匮要略》卷上。

用法:上五味,?咀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140毫升,不知,尽服之。

主治:脚部疼痛,不可屈伸。寒湿痹证。治疗症见关节剧痛,不可屈伸,畏寒喜热,舌苔薄白,脉沉弦者。

临床运用

本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风湿性舞蹈病、坐骨神经炎、椎管狭窄、腰腿痛等属上述证机者。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重者加制草乌、干姜;肿著者加薏苡仁或防己;病久体虚者加黄芪);加白术、威灵仙、桂枝、桑寄生等治疗坐骨神经痛;加鸡血藤、地龙、当归等治疗小儿风湿舞蹈症;加桂枝、豹皮樟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均取得明显的效果。此外,有人用本方治疗变应性败血症亦有疗效。有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阴缩、眩晕、体质性低血压、腓肠肌痉挛、偏头痛、阳虚外感、牙痛、肠梗阻均有一定的疗效。

类似方剂

方一

【药物组成】草乌头1两,麻黄根1两,地骨皮1两,朴消1两。

【处方来源】《医统》卷九。

【方剂主治】大麻风癞,紫、白癜风。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用水1桶、椒1合、葱30根、艾叶1两同煎数10沸,用醋1钟和匀,坐密室中围壅,自用手巾搭四肢,候汤可浴,即浴令汗透,面上如珠出,或坐或卧片时,汗干方可着衣,避风5日再浴。如此3-5次,每浴后更服换骨丹。

方二

【药物组成】罂粟壳3钱,缬草3钱,乌头1钱半。

【处方来源】《经验良方》。

【方剂主治】腰痛,并手足挛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方三

【药物组成】大乌头7分,细辛7分,川椒7分,甘草7分,秦艽7分,附子7分,官桂7分,白芍药7分,川独活1两3钱半。

【处方来源】《得效》卷三。

【方剂主治】寒冷湿痹,流于经络,挛缩不得转侧。

【制备方法】上锉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大枣2个,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服。

方四

【药物组成】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干姜(炮)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芍药1两,秦艽(去苗土)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方剂主治】妇人偏枯,半身不收,或(疒帬)痹不仁,或痿弱无力。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ys630.COm精选阅读

补中益气汤组成


补中益气汤有很多种,我们选择黄芪、炙甘草以及人参等药材,然后将这些药材放在一起煲汤,可以起到调理脾胃两虚以及腹泻等症状,对于盗汗以及面色发白都是有很好的治疗价值的。我们在平时饮用补中益气汤的时候要注意食用量,因为这些药材食用太多是会产生副作用的,要按照医生的意见去服药。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8g 炙甘草9g 人参6g 当归3g 橘皮6g 升麻6g柴胡6g 白术9g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 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脉大而虚软[1]。

2、 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3、 气虚发热证。身热[2],自汗[3],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本方证因于饮食劳倦伤脾,致脾胃元气虚衰,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郁遏阳气而起。方中重用黄芪[4],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为君。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5]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用当归养血和营是恐气虚时久,以致营血亏虚,以协助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化痰湿而醒脾气,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6]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大意有二:一是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一是升阳举陷,以求清升浊降,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微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即可自愈。

附方:

1、 升陷汤: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功用:益气升陷。主治:大气下陷证。

2、 升阳益胃汤:黄芪30g,半夏、人参、炙甘草各15g,独活、防风、白芍、羌活各9g,橘皮6g,茯苓、柴胡、泽泻、白术各5g,黄连1.5g,生姜五片,大枣二枚,功用: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

[1] 此为气虚难以鼓充于血脉之故。

[2] 此处用补中益气汤是为“甘温除热”之法。

[3] 清阳不能循于皮肤分肉之间,以温皮毛腠理而卫外,卫阳不足则恶寒,阴在内阳之守,卫气不固,则阴液外泄而为自汗。玉屏风散亦能治自汗,但其不能治气虚发热之证,此为二者区别。

[4] 黄芪:生用其性轻清而锐,轻清则能升阳举陷,气锐则其补更速,通达内外。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5] 此为四君子汤去茯苓,去茯苓者,因其淡渗下利之性也。

[6] 少量升麻、柴胡的作用:升阳须在补气的前提下进行,若单是升阳而不补气,则升提不力,效果不佳。其中“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本草纲目》)

温胆汤组成


温胆汤是由于胃部不温或者身体火气过大而作用,温胆汤最好再加入生姜或者是大枣同时煎煮,疗效更加明显。在温胆汤中加入生姜可以止痰,温胆汤主攻失眠多梦,同时癫痫病患者也可以饮用。胃部呕吐恶心,在温胆汤中加入橘子皮还能够起到去火的效果,大病之后多喝温胆汤。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g) 橘皮三两(9g)去白 甘草炙,一两(3g) 白茯苓一两半(4.5g)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方解】

本方是为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而设。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失和,继而气郁生痰化热。胆主决断,痰热内扰,则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甚或上蒙清窍,而发癫痫。胃主和降,胆胃不和,则胃气上逆,而为呕吐呃逆。治宜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之法。方中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为臣,清胆和胃,止呕除烦。佐以枳实、橘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利湿,俾湿去则痰不生。使以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煎加生姜、大枣,和脾胃而兼制半夏之毒。综合全方,可使痰热消而胆胃和,则诸证自解。

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成,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用至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诸家,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故方名仍称温胆,而其功用则为清胆。

【方歌】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温经汤组成


温经汤是利用吴茱萸、麦冬以及当归人参等药材制作而成,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是可以散寒止痛以及止血气虚等症状,而且可以健脾益气,对于清热解暑是有很大作用的,非常适合老年人去除体内的湿气,但是大家要注意温经汤的用量,毕竟药材是一定毒性的,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温经汤的用法用量

组成:吴茱萸、麦冬(去心)各9g,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加减: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温经汤的功用主治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运用: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防风解毒汤的组成


人们如今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关于养生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了。由于生活压力大及社会竞争的加剧等原因的影响,许多人的身体也逐步开始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对于防风解读汤,下面便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看看防风解毒汤组成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解读汤有哪些等,希望对您有帮助。

组成

防风、薄荷、荆芥、石膏、知母、桔梗、甘草、牛蒡、连翘、木通、枳壳、淡竹叶。

常见的解毒汤:

山楂扁豆金银胗汤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胗、腊鸭胗各2个,猪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胗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胗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开胃消滞。扁豆甘平、性温,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可用于脾虚有湿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泄泻。与山楂同用,共凑健脾祛湿、消食开胃之效。

生熟薏米白果猪肚汤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个,腐竹皮1张,猪肚500克,生姜3片。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净;腐竹皮浸开;猪肚洗净、翻转,用盐或生粉搓洗数遍,再冲净;适量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止泻、清热利湿、醒胃。

以上便是关于防风解毒汤的介绍。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您对于防风解毒汤的相关知识也有了更多的认识。生活中多一些对养生知识的了解,对于我们的健康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要多抽出时间来进行养生,更好的维持身体健康。

当归四逆汤组成


当归在中医当中是非常著名的食药两用中草药,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非常大的好处,而且人们食用当归的历史非常悠久,还产生了各种关于当归的方剂,例如,当归四逆汤就是一道非常著名的方剂,应用非常的广泛,下面就来看看当归四逆汤组成有哪些呢?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吧。

当归四逆汤,中医方剂名。为温里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临床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组成】 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甘草二两,炙(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擘(9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凝经脉证。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或寒人经络,腰、股、腿、足疼痛等。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血虚寒厥证的代表方,也是养血温经散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使用注意】少阴阳虚寒厥者,本方不宜使用。冻疮后期,寒郁化热,而热证较明显者禁用。

猪苓汤组成成分是什么?


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的中药方剂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福音,甚至有一些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的疾病,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中药方法来治疗,效果或许会非常理想。猪苓汤就是一种比较知名的中药方剂,不但可以利水还可以清热。那么,猪苓汤组成成分都有哪些呢?

组成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用量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10g。

用法

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两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分二次烊化。

功用

利水,养阴,清热。

主治

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方义

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阴虚生热,内扰心神,则心烦不寐;水气上逆于肺则为咳嗽,流于胃脘则为呕恶,注于大肠则为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为里热阴虚之征。治宜利水清热养阴。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热两彰其功;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乌头汤组成》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汤煲汤”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