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2019-10-08 │ 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哪些运动可以养生

增液承气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饮食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增液承气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增液承气汤,其实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养血润肠,清热养阴,还可以有有效的缓解一些胸腰椎骨疼痛等现象,说这样一道食物,其实对身体保健以及一些疾病的治疗预防,都是非常有效的,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具体来介绍一下,增液承气汤在临床上的几个运用方法。

增液承气汤药用玄参20g,生地20g,麦冬20g,大黄15g(后下),芒硝10g(溶服)。

用法:上述药物加水500ml浸透后,煮沸,取汁约300ml酌情口服,每天1剂。

加减:腹中胀满、纳呆、嗳气频作者,加木香、柴胡、龙胆草、乌药疏肝理气,泄热导滞;神疲肢倦,头晕目眩、心悸、面色萎白者加北芪、党参、白术、升麻等补中益气,养血润肠;腹中坚实、疼痛拒按者加桃仁、当归、川芎、丹皮以活血化瘀,攻下通便;烦热口干,口臭者加银花、菊花、知母、首乌以清热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中医理论中,脊柱骨断筋伤,督脉受损,气血运行受阻,脏腑由之不和。病在中焦,肠道气机阻滞,传导失司,则糟粕积滞。另外,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气机不畅,或瘀血化热,津液内耗,不能润肠通便致便秘。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痛、满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指由于神经系统直接损伤,或血肿刺激压迫交感神经等,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括约肌松弛致使腹腔内容物潴留,积气积液所致。

方中用玄参清热凉血,养阴壮水制火,并能解热结;大黄有泻热通便、攻下逐瘀之功效;玄参、生地、麦冬三药为增液汤,有滋阴增液、润肠通便,以治“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尤其对中老年骨质疏松并胸腰椎骨折后便秘者,疗效更佳。

上面就是增液承气汤的一些运用,还有它带来的各种保健价值,现在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大家在生活当中,对它应该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吧,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食物,只要注意做到科学地食用,对我们的身体保健,以及治疗疾病都是非常有效的。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药消瘤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在饮食方面以及生活习惯上都会出现对身体不利的现象,根据调查发现肿瘤患者的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增长,肿瘤疾病会让患者的身体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患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很多患者都采用中药消瘤汤进行治疗,那么中药消瘤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

第一,中药消瘤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肺癌、方药:半枝莲、半边莲、石见穿、薏苡仁各30克,小叶金钱草60克,白玉簪花根1.5克。用法:水煎内服,1日1剂分服。乳癌。方1:龙葵、白英各50克,蒲公英30克,蛇莓、半枝莲各25克。加减:破溃加野菊花15克,忍冬藤各25克。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两次服。方2:野牡丹、一点红、嚼床草、杠板归、白英、黄药子各60克。用法:水煎服。

第二,卵巢癌。方药:虎杖、石打穿、白英、屯梨根、黄药子各5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加减:腹水加腹水草(仙人搭桥)15克,猪殃殃50克。用法:水煎内有。甲状腺癌。方药:野牡丹、白英、天花粉、嚼床草、银花、夏枯草各60克。用法:水煎服。

第三,直肠癌方1:藤梨根60克。用法:上方加猪瘦肉100克水煮服。可配合犀黄丸服用。方2:半枝莲60克,蚤休、胡麻仁各15克,枳实、川朴、槐花各10克,石见穿、生地榆、山豆根、薏苡仁、忍冬藤、昆布各30克。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2~3次服。肝癌。方1:茵陈、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60克,川楝子、板蓝根、土鳖虫各10克,丹参30克,大枣10枚,白芍、郁金各15克。用法:浓煎过滤去渣取汁,加糖收膏,每日3次,每次70毫升。方2:白药子、黄药子、白花蛇舌草各30克,半边莲、半枝莲、银花、茵陈、山慈姑、大黄、元明粉、菟丝子、甘遂、芫花、党参、山药、鸡内金各15克,青蒿、柴胡、三棱、莪术、大戟、黄芪、牵牛子各10克。用法:内服汤剂,水煎服。

中药消瘤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胃癌及消化道癌。方药:鲜木棉树皮。用法:上方加猪瘦肉煮服。鼻咽癌、胃癌。方药:薏苡仁、龙葵各30克,乌梅10克,白花蛇草80克,黄药子15克,田七末2克。用法:水煎内服,1日1剂,分3次服。

男性喝酒可以治疗阳痿疾病


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男科疾病,也是让男人苦恼的一种疾病,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那么男人阳痿怎么办?以下七大酒疗法可以帮助你。

1、锁阳酒

配方:锁阳3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益精壮阳,养血强筋。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无力,遗精滑泄,精血不足等症

做法:将锁阳浸泡在白酒中,7天后弃药渣,装瓶饮用。每天2次,每次15-20毫升。

2、韭菜子酒

配方:韭菜子100克。米酒500毫升(或高梁酒)。

功效:助阳固精。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腰膝冷痛等症。

做法:韭菜子研碎、浸于米酒中,7天后可饮用,每天3次,每次10毫升饭后服。

3、石燕酒

配方:石燕2-5只,高粱酒1000毫升,盐、姜、葱、醋各适量。

功效:添精补髓,壮阳益气。

做法:石燕去毛和内脏,加四味佐料炒熟,用酒浸泡3天。

4、菟丝子酒

配方:菟丝子3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克,白酒500毫升(或米酒)。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目昏,耳鸣,阳痿,遗精,腰膝酸软等症。

做法:将菟丝子、五味子装布袋,置净器中,用白酒浸泡,7天后弃药渣饮用。每天23次,每次20-30毫升。

5、板栗酒

配方:板栗500克,白酒1500毫升。

功效:滋补心脾,补肾助阳。适用于男子阳痿,滑精等症。

做法:洗净板栗,逐个切口,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性交前适量饮用。

6、蛤蚧酒

配方:蛤蚧l对,黄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壮阳,平咳止喘。做法:将蛤蚧去头、足、鳞,浸于黄酒中,20日后可服用。

7、鹿茸酒

配方:嫩鹿茸6克,山药片10克,白酒500毫升。

功效:补肾助阳。

做法:将嫩鹿茸切片,加山药片装布袋内,置酒中浸泡7天,即可饮服。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失眠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失眠

1、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失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肿瘤、松果体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等。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慢性感染性病灶等。

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睡眠,常常是短而破碎,只有肾透析或肾移植才能有效地解决。尿毒症还可以因毒物在体内蓄积,而不逆地损伤中枢神经细胞及使机体代谢紊乱。糖尿病、尿崩症、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频,也可以干扰睡眠。

过敏性疾病也常常干扰睡眠,如皮肤瘙痒、鼻阻塞,使睡眠无法进行。

2、导致失眠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1、生活压力太大

郁闷日子压力的增大,如今而很多刚入职的年轻人不得不愈加卖命,他们由于家庭担负轻、应付、娱乐、加班这些无法的表象变成年轻人的家常便饭,也让睡觉时刻一减再减,一朝一夕变成失眠一族。

2.2、透支睡觉

睡觉的时刻应当是有规则可循的,而很多年轻人都是在一夜乃至几夜通宵后在挑选一个时刻长睡一次。虽然是各种缘由致使的黑夜睡觉无规则,所以白日张狂睡觉,以补偿前几天睡觉的缺乏。并且,黑夜作业白日睡觉逐渐成了一种习尚,这些思维都是失眠的根源地点。

3、预防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3.1、生活尽量保持规律性

保持规律的生活不仅能让我们做事有条有理,而且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只有规律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才能正常的运行,这样也能帮助患者入睡。

3.2、适当运动

防止失眠的办法有很多,患者最好每天适当的做些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这样有利于精神放松,使人的睡眠中枢工作正常,入睡顺利。

3.3、饮食要合理

为了能让自己有个好的生活,我们希望大家能注意自己的饮食,晚饭不可吃得过饱,且以吃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好

常见的失眠症状是什么

1、老做噩梦,睡不踏实

从中医理论上讲,这类人属于营气不足型。睡觉时整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心慌。

在治疗上,主要以养血安神为主,可服用安神定志丸、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如大枣、阿胶等。

2、入睡困难

这类人属于肝郁气滞型,有时胸胁会有胀痛感。

在治疗上主要以疏肝解郁为主,多吃小米、牛奶、牡蛎肉、龙眼肉等食物。还要注意调养精神,消除顾虑以及紧张情绪。另外,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3、醒得早,但醒了又睡,迷迷糊糊到天亮。还经常伴有咽干、口干、长痤疮、盗汗的症状

这类人属于营血蕴热型,可以按摩内关(三个手指压住手腕,最里面的中心点)、神门(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后溪(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等穴位。

平时多吃藕、槐花、绿豆、薏苡仁、冰糖柚等,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吃哪些食物改善睡眠

1、小米

饭后的困倦程度往往与食物蛋白质中的色氨酸的含量有关。色氨酸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欲睡的血清素--5-羟色胺,它可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使人产生困倦感觉。而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每百克中含色氨酸量高达202毫克,是其他谷类食物无法比的。小米富含易消化的淀粉,可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提高脑内色氨酸的数量,帮助缓解失眠症状。

2、猪心

猪心确实具有安神作用。猪心,性味甘、咸、平。有安神定惊,养心补血之作用。猪心作为营养与苭用菜肴,已有悠久的历史了。猪心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2倍,而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十分之一,此外,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维生素、烟酸等成分,可用来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可治疗惊悸、怔忡、自汗、失眠等症。

3、灵芝

有益气、养心安神、止咳平喘之作用,对心气虚或气血不足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桃仁承气汤的作用


所谓的桃仁承气汤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不是特别的熟悉,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今天我就来带着大家了解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汤它属于中药方剂,它具有很多的功效,主要的功效是与下焦蓄血证有关的,只要是下焦蓄血证的主要原因都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来治疗,效果是看得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医案吧。

一、如狂

医案:李某,年十余。先患外感,请医杂治,证屡变,医者却走。其人不远数十里踵门求诊。审视面色微黄,少腹满,身无寒热,坐片刻即怒目注人,手拳紧握,伸张如欲击人状,有倾即止,嗣复如初。脉沉涩。舌苔黄暗,底面露鲜红色。诊毕,主人促疏方,并询病因,答曰:病已入血,前医但知用气分药,宜其不效。《内经》盲:“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此证即《伤寒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也。”当用桃核承气汤,即疏方授之。一剂知,二剂已。嗣以逍遥散加丹、栀、生地调理安。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按语:病起外感,但经“诸医杂治”,表证己罢,邪陷于里,故身无寒热。但见少腹满胀,其人如狂,舌暗红,脉觉沉,此下焦蓄血证俱备。尊大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及“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之旨,当用桃核承气汤下之。本案辨证准确,用药果敢,故“一剂知,二剂已”。

二、惊狂

刘渡舟医案:杜某某,女,18岁。因遭受惊吓而精神失常,或哭或笑,惊狂不安。伴见少腹疼痛,月经衍期不至。舌质紫暗,脉弦滑。此乃情志所伤,气机逆行,血淤神乱。桃核承气汤主之。

桃仁12克,桂枝9克,大黄9克,炙甘草6克,柴胡12克,皮9克,赤芍9克,水蛭9克,2剂。药后经水下行,少腹痛止,精神随之而安

按语:刘老指出:本证的病机关键在于下焦蓄血.府血与邪热相结。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多与妇女经血淤阻有关,如淤热闭经、少腹硬痛而心情烦躁或如狂者,服用本方多有疗效。另外,产后恶露不下,淤血内阻而见喘胀欲死,或精神狂妄者,亦可使用本方。本方还可与桂枝茯苓丸交替使用,治疗妇女症瘕痼结。若与大柴胡汤合用,则应用范围更广,凡是胸腹胁肋疼痛,以两侧为主,每遇阴雨寒冷而痛势加剧,或有跃仆损伤病史者,是为府血久停于内,无论其部位在上在下,皆能获效。

三、腰痛

喻嘉言医案:张令施乃弟伤寒坏证,两腰偻废,卧床彻夜痛叫.百治不效.求诊广余。其脉亦平顺无患,其痛则比前大减。余曰:病非死证,但恐成废人矣。此证之可以转移处,全在痛如刀刺,尚有邪正互争之象,若全然不痛,则邪正混为一家,相安于无事矣。今痛觉大减,实有可虑,宜速治之。病者曰:此身既废,命安从活,不如速死。余蹙额,欲为救全,加无治法,谛思良久,谓热邪深入两腰,血脉久闭,不能复出,只有攻散一法,而邪既入久,正气全虚,攻之必不应。乃以桃仁承气汤多加肉桂、附子二大剂与服,服后即能强起。再访前意为丸,服至旬余全安。(《寓意草》)

按语:本案为淤滞经络、血脉闭阻而致腰痛伛偻,用桃仁承气汤加味以活血行淤为主,是取“通则不痛”之意也。

四、痛经

医案:讥某某,女。痛经数月,医治无效。经前三日少腹拒按作胀,痛如针刺之状,月讯先期而至,经色紫暗量少,五心烦热,口干不欲饮,形瘦无力,舌边紫,苔薄黄。脉带涩象。淤滞日久,郁而化热。经云:“血实者宜决之”,用桃核承气汤逐淤通经。

桃仁12克.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甘草3克,桂枝6克3剂。

药后经来紫黑,所下夜块甚多,腹部不痛,烦热亦松。用四物汤加味调理,月经从此正常。

按语:淤血内停,挟有郁热,以致月经先期,表现为少腹刺痛、拒按等一派淤滞现象。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故用桃核承气汤下其淤热,多年痛经得以速愈。

五、癃闭(淋病性尿道狭窄、尿潴留)

牟允方医案:患者男性,74岁。突然小便癃闭,当地医院导尿多次,均因剧痛末成,乃行膀恍穿刺,排去尿液后,转我院治疗,诊断为淋病性尿道狭窄伴发尿潴留。按其少腹硬满拒按,小便癃闭,大便十余日末行,身热38℃,弛张不退。

处方用桃仁承气汤加滑石、木通、车前子。

1剂即大便下如羊矢,小便也涓滴而下,但不通利。再服一剂,二便皆畅。

按语:《类聚方广义》云:“淋家,少腹急结,痛连腰腿,茎中疾痛,小便涓滴不通者,非利水剂所能治,用桃仁承气汤二便通利,痛苦立除。”本案所见,与此相合,果用之立效。

六、热入血室

陈正昭医案:李某某,女,28岁。春三月经水来多,八日方止,因当烈日摘茶,忽然小腹急痛,上冲心膈,寒热往来。喜呕,药不得入口,手足厥冷,气闭神昏。医以附子五积散加减等方治之不效,更延余诊。脉象沉伏,舌苔黄,质暗红。查此病经水大来八日,医者无不以虚治之,岂知热邪乘虚内入血室。仲景治热入血室有小柴胡法,然小柴胡乃和解之方,今热邪势急,必用急攻。况血海隶于阳明,以少阳为来路,当以阳明为去路。宜泄热逐淤,拟桃仁承气汤。

方用:桃仁12克,桂枝6克,大黄12克,芒硝6克,炙草6克。

连服3剂,厥回呕平,粪下黑物,痛缓神清。惟肚腹胀大改进小柴胡汤加山楂、益母草、当归、川芎、广皮、厚朴、云连,两周全安。

按语:用桃仁承气汤治热入血室实证,确有新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七、妊娠腹痛

丘敏医案:刘某某,女,38岁。已产两胎。今又停经八月,但腹不甚大。自觉胀满不舒,医投以疏气行血之药而见减,后经某医院确诊为“妊娠”,乃身体虚弱,胎儿不能正常发育之故。诊其脉涩不滑,按脐下膨硬而有痛感,此乃气血停滞不能胎。因思前医用行血之药既已见效,法当取用桃仁承气汤以调之。处方:

大黄l2克,桃仁9克,桂枝、芒硝、甘草各6克,水煎分三次

药后腹中感痛,翌晨下腻便颇多,腹部顿爽。嘱以饮食调养,逾月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

按语:桃核承气汤,本是妊娠禁用之剂,但其证若确为府血内结,新血不生,使胞胎失养,影响胎儿之发育者,又当果敢使用而不疑。此《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之意也。

八、产后发热

邓铁涛医案;邱某,产后六七日,午后发热,既而但热不寒,少腹感觉胀满。自恃体壮,不以为病。病数口张益甚,其夫始来邀诊。询之,产后三四日恶露即止。遂与桃仁承气汤,晚间进药,至夜半腹中痛不可忍。约二小时后,排下脓血极多,次日往诊,其病快然如失。

按语:产后恶露闭止过早,残败之血内留.淤积而化热,致发热、少腹胀满,下焦蓄血之证备矣,故用桃核承气汤下其淤热,淤热一尽,则“其病快然若失”。

九、哮喘

郝文轩区案:焦某某,女,65岁。胃强健啖,体瘦面苍。1964年中秋,因过食羊肉,致病哮喘,医予麻杏石甘汤,其势弥甚。症见:痰声雷鸣,气逆难降,苔黄舌紫,脉象沉数。大便艰涩而味臭质粘。此为大肠实热上干肺金,用釜底抽薪法,使肺气降而喘自止。以桃核承气汤加葶苈子,蠲痰泻热,直取阳明,2剂便下喘定,苔退食进。嗣后予泻白散加知母、花粉、大贝清阳明而肃肺金,4剂痊愈。

按语:喘证以肠热肺闭最为常见,《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胸满气逆。”《伤寒论》亦谓:“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大承气汤主之。”本案之治,即是以喘取阳明,启上导下,俾肺中之邪,由肠而解。

十、牙病

徐光华医案:王某,男,45岁,1977年10月17日就诊。患牙痛有旬,服清胃补肾药不应,投麻镇止痛药乏效。诊之,有下齿6、7、8均有龋洞,不红不肿,面颊亦无着变,望其面色微黑,舌有淤斑,苔微腻,脉来弦涩,大便秘结,思《伤寒论今释》陆渊雷有用桃仁承气汤治龋齿说,予之,3剂始觉轻快,连用12剂痛愈,末复发。

按语:齿乃阳明经所达。邪热,淤血搏结于阳明,则上见齿病,下见大便秘结,用桃核承气汤通达胃肠,泻下被热,此上病下取,经病治腑之法也。

上面这些医案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桃仁承气汤的一些成功医案,他对上面这些病症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通过上面的医案你是不是对于桃仁承气汤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呢?记住孕妇是不能服用桃仁承气汤的,它主要是针对下焦蓄血证的,切记。

丝瓜可以有效治疗14种疾病!


别看丝瓜不起眼,它可是具有治病功效的蔬菜。丝瓜浑身都是宝,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丝瓜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脚汗过多

将老丝瓜烧成炭,研成细末,撒在鞋中,赤脚连穿半月。

2.健脑美容

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皱。

3.美白抗衰老

丝瓜汁有“美容水”之誉。含防止皮肤老化的B族维生素,增白皮肤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消除斑块,使皮肤洁白、细嫩。

将生长的丝瓜藤割断,流出的液汁,用纱布蘸丝瓜水涂搽脸或肌肤,能润肌防皱功效;也可以将丝瓜直接绞汁,调入适量蜂蜜或甘油搽,效果更好。

4.月经不顺

用丝瓜络1个,加水1碗煎服,常喝可调理。把丝瓜子烘干,加水1碗煎服,水开后加入少量红糖,冲黄酒温服早晚各1次,对调理月经不顺有效。

老丝瓜1个,烧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9克,盐开水调服。可治疗月经过多。

5.慢性气管炎

经霜丝瓜藤150-240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连服二个疗程。可治疗慢性气管炎。

6.鼻窦炎

干丝瓜用铁锅焙焦,研成细么末。每次服6克,于早晨空腹时用温开水冲服,连服8天。可治疗鼻窦炎。

7.咽喉炎

嫩丝瓜洗净捣烂挤汁,加入适量白糖。每日1匙,每天3次。可治疗咽喉炎。

8.风寒咳嗽

丝瓜自焙干,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克,每天3次。可治疗风寒咳嗽。

9.过敏性哮喘

丝瓜藤洗净捣烂挤汁,每次服1匙,每天3次。可治疗过敏性哮喘。

生小丝瓜2条,切断,放砂锅内煮烂,取浓汁150毫升服,每日3次。可治疗过敏性哮喘。

10.神经痛

把丝瓜汁温热后饮下,用量根据症状而定,每日100毫升左右,或者用丝瓜叶茎捣烂挤汁涂抹患部,对神经痛也有疗效。

11.菌痢

丝瓜根,茎,叶均可,洗净后捣烂挤汁每次服2匙,每天3次。可治疗菌痢。

12.痔疮引起大便带血

丝瓜花30克,槐花15克,水煎服,每日1次。可治疗痔疮引起大便带血。

鲜丝瓜250克切块,猪瘦肉200克切片,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食盐调味佐膳。可治疗痔疮引起大便带血。

13.皮肤疖肿

鲜丝瓜1个,捣烂后敷在患处,然后再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可治疗皮肤疖肿。

14.荨麻疹

鲜丝瓜叶一把,捣烂挤汁,加入少许冰片,涂抹患部。可治疗荨麻疹。

虫草花炖乌鸡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人们都非常的喜欢吃乌鸡,中国的地方这么大,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太一样的,对于非常喜欢吃乌鸡的人们来讲,乌鸡汤的做法大家都是非常渴望知道的,有一种叫做虫草花炖乌鸡,这个很多人喜爱,在一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孕妇喝了最好,所以家长们都非常的关注,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解决一下虫草花炖乌鸡可以治疗什么疾病?

虫草花的学名叫蛹虫草,是一种菌类,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虫草花只是南方地区人们对其的特殊称谓。为了跟冬虫夏草区别开来,聪明的商家给它起了个一个美丽的名字——“虫草花”。

虫草花煲乌鸡汤的功效是什么?虫草花乌鸡汤有着很好的补虚作用,非常适合妇女产后来食用,准妈妈们,赶快来学习一下:

用料:乌骨鸡一只,虫草花 20g,山药 250g,枸杞 一小把,盐。做法:1.将乌骨鸡洗净斩大块,淮山去皮。2.将淮山切斜刀块,备用。3.将鸡块放入砂锅,一次加足水。4.大火烧开水后加淮山虫草花。5.并关小火,盖上盖。6.半小时后,再放入枸杞,再炖半小时,加盐即可食用。

功效:虫草花有具有补肺、补肾和护肝养肝的功效,主治由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促。汤品有补养效果,用于妇女产后虚弱。在制作虫草花乌鸡汤时,还要注意乌鸡的选择哦!要选骨肉皆黑的,辨识方法是看它的舌头,如果舌头也是黑色的骨肉皆黑,入药进补效。

1、虫草花补肺肾,但“补而不峻”。由于补得不猛烈,一般都不会出现口干舌燥,甚至上火;

2、虫草花滋肺肾,但“滋而不腻”,由于滋养得平和,不会碍胃,倒胃口,以致影响消化吸收。

3、平常中医常说“虚不受补”,体虚者难用人参、鹿茸大补元气、阳气。但是,如果用虫草来补,尚未见到“虚不受补”的现象。

虫草花的食用方法可以炖汤也可以做菜.炖汤前,要先将虫草花洗净,浸泡一小时,再将虫草花和乌鸡,一起清炖做汤,口感爽而不腻,味道不错且无副作用,家人都可放心食用,建议体质虚弱的朋友更可以尝试一番.

上面给大家讲了虫草花炖乌鸡可以治疗什么疾病,家里边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回家的尝试做一下,做法其实也蛮简单的,它的功能这么多,不仅治病还可以预防疾病,希望这些知识带给很多人一个惊喜,大家知道之后也可以把它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调胃承气汤的功效


可能有一些朋友会听说过调胃承气汤,但是真正了解调胃承气汤的人肯定是不多的,调胃承气汤的好处非常的多,我们可以采用调胃承气汤来起到治疗大便不通和口渴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心烦和肠梗阻,下文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调胃承气汤的功效。

方中药仅三味,然配伍惬当:大黄苦寒以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咸寒以泻下除热,软坚润燥;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攻下泄热之方,使之和缓。邹澍云本方其所以名「调胃承气」,其承气之功皆在于大黄。本方与大、小承气汤相比,泻下导滞之方弱,尤适于症轻而体弱者。由于本方能调和肠胃,承顺胃气,驱除肠胃积热,使胃气得和,气机相接,从而诸证蠲除,故名「调胃承气汤」。

【处方】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半)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不恶寒但热,十余日过经谵语,当和胃气。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组成:大黄(去皮,清酒洗,12克) 甘草(炙,6克) 芒硝(9克)

简介: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肠梗阻,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用法】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类别:泻下类

出处:《伤寒论》

【禁忌】虚寒性便闭忌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调胃承气汤,我们知道调胃承气汤的作用非常的全面,我们可以采用调胃承气汤来治疗大便不通和肠梗阻,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调胃承气汤的功效。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增液承气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