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之运动

2019-10-08 │ 养生保健之运动 春节期间饮食养生

春节期间的养生保健之脾胃篇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饮食养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春节期间的养生保健之脾胃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就要到了,这是我们民俗中的大节,绝大部分的人,只要条件允许,不管天南海北,都得赶回家团团圆圆过个年。在这期间,吃喝是个重头戏,毕竟,辛苦了一年,成功与否先搁一边,把气氛搞起来,一方面忘却过去一年里的不顺心,一方面,展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好的收获。

可是,很多身体的的问题也会在此期间出现或者暴露出来,比如脾胃的问题就是最常见的问题。

脾胃在身体里面的份量有多大呢?《黄帝内经》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原来是我们的粮仓啊!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全靠脾胃接受食物,并加工转化成气血津液,再输送滋养全身。《黄帝内经》又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意思是说,这带空腔的五腑,它们的生理功能如天运一般川流不息,接受五脏的浊气传导输泻,不能久留贮藏,分别输泻排出体外。

春节期间人们对于饮食往往会忘记克制,暴食暴饮现象时有发生,却浑然不知,我们的脾胃功能无法经受如此的考验。当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超过我们的脾胃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出现不堪负荷,开始积食了,积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通,就会化积成热,出现阳明腑实证,感觉肚子堵得慌,便秘,发烧,严重者还会出现逻辑混乱,昏迷等症状。为防范于未然,每天吃饭前可以先吃点容易消化的水果,饭后稍微休息后要散散步,如果感觉有点积食了,赶紧用焦三仙泡水喝,如果已经出现胃热,就用晚蚕砂、陈皮煮水喝,不要等到酿成大问题。

节日里如果过量食用寒凉性的海鲜,还有出现急性腹泻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用生姜煮水加红糖就能止住,如果是不太新鲜的海鲜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试用紫苏煮水喝,能解鱼蟹之毒。

大吃大喝几餐后要让脾胃得到休息,这时煮点小米粥,或者二米粥(大米加小米)来喝,配点青菜萝卜,是个很理想的做法,能让人获得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节前节后有必要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如山药、南瓜、白扁豆、炒薏仁、芡实等,山药可以煮排骨汤,可以切片炒五色菜,可以做成山药羹;南瓜可以和山药拼盘一起蒸,金银相间既美味又有卖相,南瓜还可以做成海鲜盅、南瓜泥,南瓜饼;白扁豆加芡实薏仁炖猪肚可谓相得益彰。

扩展阅读

春节期间养生小贴士


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忙了一年终于可以放松了。为了防止大家过度放松招来疾病,我们特地为您准备的春节养生小贴士。

一、高血压患者忌“闹”

节日期间,家人欢聚,亲朋好友相会,人多热闹,大喜大乐,可使大脑过于兴奋,血流加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溢血。

二、冠心病患者忌“累”

节日操劳过度,或玩乐放纵无度,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三、糖尿病患者忌“悲”

节日里,糖尿病患者若因思念远方未归或已故的亲人而过于悲伤,易导致血气紊乱,使病情恶化。

四、感冒患者忌“聚”

五、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

我国民间有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电视,或整夜搓麻将,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易引起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六、胰腺病患者忌“跑”、忌“酒”

节日里,美味佳肴丰盛可口,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同时又大量饮酒,致使胰管上皮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七、胆道疾病患者忌“油”

节日期间,若大量食用油腻(尤其是动物脂肪)即会加重胆道的负担,成为急性胆囊复发和加重的“诱火线”。

八、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九、脉管炎患者忌“烟”

节日期间,常有亲友来家“拜年”,脉管炎患者若为了招待客人而陪之频频吸烟,会使血小板粘度和聚集性增加,并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病症加剧。

十、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忌“凉”

节日期间,如若温度忽高忽低,容易使人们诱发上感、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故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以忌受“凉”的原则,防寒保暖,适当休息,以防病情加重。

春节期间十款养生粥谱


冬季养生需温补。冬季养生粥既科学合理又营养健康。本文是小编总结的八款冬季养生粥谱,助您扫除病毒,健康过春节!

冬季养生粥谱一:银耳粥

银耳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硫,钙,铁,镁等营养物质,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常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妇女月经不调、胃炎、大便秘结等症。

做法:大米50-100克,银耳5克,同煮成粥,煮熟后再加入蜂蜜25克即可。

冬季养生粥谱二:玉米燕麦粥

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元素。而玉米中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较多。此粥对女性丰乳有利,宜多吃。

做法:燕麦(仁)100、玉米(粉)150克。先将燕麦仁去杂质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熟而开花。再用冷水调成的稀玉米糊徐徐倒入煮熟的燕麦仁锅内,用勺不停搅匀,烧沸后改用小火稍煮即可。

冬季养生粥谱三:龙眼玉米粥

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做法:龙眼干15克,小米100-200克。二者同煮。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成粥。

冬季养生粥谱四:胡萝卜粳米粥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胡萝卜性温、味甘,性平,适用于便秘,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夜盲症、高血压、饱闷气胀等症。

做法:以切碎的胡萝卜15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即可。

冬季养生粥谱五:栗子粥

栗子粥具有滋阴补肾,强壮骨骼和肌肉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酸腿软等症。

做法:粳米250克,荸荠50克,煮沸成粥即可。

冬季养生粥谱六:莲藕糯米粥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莲藕具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滋阴润肺、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功效。

做法:莲藕100克,大米50克,先将莲藕洗净切碎,然后与糯米同煮成粥,煮熟后加适量蜂蜜即可。

冬季养生粥谱七:鸡肉粥

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虚劳诸证、精血亏损、肾气不定、产妇营养不足等病症。

做法:母鸡100克,精盐,少许粳米,烧开后放入粥中同煮即可。

冬季养生粥谱八:核桃粥

核桃粥有健脑补肾,养血益智等功效,适合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长期食用。

做法:核桃仁30克,大米适量,煮沸成粥。

冬季养生粥谱九:羊肉粥

选瘦羊肉半斤,洗净,切成肉丁,与1个莱菔同炖,以去膻味。然后取出莱菔,放粳米150克熬粥,起锅时插手香菜。羊肉性温热,是高蛋白、低胆固醇食品,冬季常食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壮阳。最适宜贫血、慢性胃炎及虚寒症患者食用。

冬季养生粥谱十:腊八粥

有咸甜两种吃法。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香肠。这里介绍传统的甜吃腊八粥作法。

材料:白江米、桂圆、糖;配料是莲子、白木耳、红枣、百合、山药、豆类(绿豆红豆等)。

做法:1.江米50克泡10分钟,加6杯水,武火煮开,改中小火煮20分钟,加桂圆、糖再煮10分钟,完成粥底的制作。2.插手煮好的配料再煮沸便可。腊八粥的功效很多,可改善衰弱体质,补心血,还可止咳润肺,防止便秘,养颜美容,不一而足。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可以吃咸味的腊八粥。

冬季气候干燥,北风入骨。肉粥既美味又御寒,可与吃涮锅比美呢。另外,也可多吃大枣粥、玉米粥等。

春节期间养生需做到“六忌”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人们或与至爱亲朋聚会,或举家外出旅游,但都会面临因生活规律和饮食变化带来的疾患。专家指出,在高高兴兴过节时,每个人一定要根椐自身条件,注意“七忌”,如果不小心防范,热闹的嘈杂及美味佳肴就可能成为暗藏的“炸弹”。

1.忌闹

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要忌“闹”。高血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节假日期间,繁忙的应酬或儿孙绕膝,大喜大乐,加上长时间大音量地开着电视机,放家庭影院等等,都可使患者的大脑过于兴奋,血流加速,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脑溢血。

2.忌累

冠心病患者也多为中老年人,特别是中年人因体力尚好,劳累的程度往往不易被感觉到,加之节假日虽然累了一点,却因高兴而掩饰过去,特别容易因操劳过度,或玩乐放纵无度,心脏负荷加大,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3.忌“油”

患有胆道疾病的人,平时一般都能注意忌油,由于中国的传统习俗,到了节假日总要“开开荤”,就免不了重油饮食,若大量进食油荤或动物脂肪,会骤然加重胆道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

      4.忌“饱”和忌“酒”

有胰腺病史者要忌“饱”、忌“酒”。有胰腺病史的患者面对丰盛的节日大餐,千万不要只顾一时的大快朵颐,而应“蜻蜓点水”式的点到为止地吃一点,如果食物摄入过量,会引起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同时,如果大量饮酒,易使胰管梗阻,发生急性胰腺炎。

5.忌“咸”

有许多肾脏病患者要忌“咸”,节日期间,一家人团圆,或高朋满座,吃饭的人一多,各人口味不一样,有的口味重,要咸些,有的喜甜,再加上会客吃饭主要是以吃菜为主,很容易放松警惕,容易出现摄盐过多,结果导致加重病情。

6.忌“甜”

糖尿病患者忌“甜”。有不少菜加工时放了白糖,或有的菜本身含糖分就高,糖尿病患者如果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和美味佳肴的吸引,很容易摄入过多的糖分,加重病情。

滋阴润燥 秋季养生之汤类篇


本文导读:秋天是喝汤的好季节,人体需要储存大量的营养肝护肾,滋阴养脾,汤类浓缩了食材的精华,易消化吸收,老少皆宜。今天,小编介绍几款美味可口的汤类,希望大家在秋季收获健康的身体。


冬瓜虾肉汤

食材:新鲜的虾肉300克、冬瓜800克、生姜片3片。

做法:将冬瓜洗净,去除皮,切为块状;将冬瓜放入清水中焖煮30分钟左右,清水约1500毫升;待水沸腾、冬瓜变软后,加入新鲜的虾肉和姜片;转小火焖煮5分钟左右,下适量的盐和胡椒粉即可。

营养价值:虾肉性温和味甘甜,有养肝益肾、滋阴养气、开胃祛湿的作用,冬瓜性凉,与虾肉同煮,温凉结合,养生益肾,寒性体质者也可以食用。

红枣红豆汤

食材:红枣20粒、红豆200克、红糖100克。

做法:将红豆洗净,在清水中泡30分钟;红枣洗净后,晾干放置容器中;将红豆放入1000毫升的清水中,文火焖煮40分钟左右加入红枣;待红枣变软变烂,糖水颜色逐渐变红后加入红糖即可。

营养价值:红枣具有养气补血、养血益脾、安神补血的功效,红豆具有祛湿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秋季食用可达到极佳的养生效果,特别适宜女性朋友饮用。

银耳鸡肉汤


做法: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泡30分钟左右;鸡肉洗净切成丁状,在沸水中滚片刻捞起,祛除鸡肉的腥味;在炖锅中加入1500毫升的清水,一齐放入鸡肉和生姜,焖煮3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银耳继续焖煮,大概20分钟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冰糖即可。

营养价值:鸡肉性热、银耳性凉,温凉相结合,寒性热性体质者都可以食用,银耳鸡肉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银耳还能败火祛毒,在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同时,还能缓解干燥秋季人体的不适感,(99健康网(.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


目录:

第一章: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保健秘方之如何静坐养生

第三章: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的好处

静坐是一种养生、养心绝佳的方式,它通过呼吸吐纳帮助人体五脏运动,不仅改善人的健康状况还能养护心神。那静坐怎么坐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保健秘方之静坐养生的注意事项

静坐是一门内外兼修的功夫,它不仅可以促进脑部与内脏的运动,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静坐也是达到《大学》所谓定、静、安、虑、得的方法之一。此外,由于静坐能使后脑血流频率降低,同时还能产生特低频能量,而这都与人体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诸如中风、脑部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及植物人等状况,也大都是因为脑部低频能量降低所导致脑部失去自我保护的作用。由此可见静坐对自我保健的功效和重要性。

一般而言,静坐若能配合呼吸法一起做,其功效将会更加显著。呼吸法又称为吐纳法,它有祛除心烦的功能。吐纳即吐故纳新之意,是指吸入新鲜的、好的空气,来清除、洗涤积存体内不好的污气,使之春回大地、身体健康。根据古书记载,丹田是气之海,是炼丹之处。修炼者就是把吸人的气,在丹田中加以炼制成丹(能量),长期锻炼后可增强身体的能量,用以治疗自身的疾病,而达到百病不侵的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吐纳时由于大脑皮层的中枢兴奋点,让心情保持愉快,常常做可使人养成快乐的人生观。因此,也可以说,快乐人生观,也是祛病的一种良方。

吐纳法是胎息功的预备式,其功效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呼吸吐纳而已,它能使身、心交融为一体,气入臂髓大补元气。学会后,经由短暂的呼吸即可达到消除疲劳、恢复体能的效果,尤其是深长的呼吸对于胸部郁闷、心肺功能不佳者,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因此,有所谓长吸长寿,短吸短寿的说法,意即呼吸要细、要慢、要长,才会长寿。所以,强化呼吸对人体气血循环、新陈代谢功能的促进,可以说是最直接而简单的方法,只要能掌握窍门,效果也最神速。

在正式介绍静坐方法之前,还有几个关于静坐的基本观念和要求须先加以说明:

静坐共同原则

静坐前先做3-6次之深呼吸。

静坐时双眼微闭,放松心情,去除心中杂念。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意守丹田。

吸气用鼻,舌顶上颚,气徐徐由鼻孔吸入,观想气从上丹田(印堂)经中丹田(膻中)而到下丹田(脐下三寸处)。吸气时下丹田微微凸起,动作要细、要慢、要长,千万不可急促。

气吸八分饱之后,不必急于吐气,要稍停片刻,再吐气。

吐气用口(用鼻更好),舌顶下颚,气微微由口中吐出;吐气要更细、更慢、更长,吐气更不能出声。

静坐兰调

I.调身:练功之人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姿势,是为调身;尤其在静坐前宜使自己趋于安详,不可有粗暴举动;举动粗则气也随之而粗,心意轻浮,必难入静,所以坐前务必先把身心调和,再从容人座。

2.调息:静坐入门最重要关键在调息,而调息宜采腹式呼吸法,要注意细、慢、深、匀、长之原则,先由喉,渐达于腹。调息才能定心,亦可采数息法反复练习,久之自然熟练。

3.调心:人心最难调伏,静坐功夫就在于能否调伏妄心。调心应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着手,时时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去除散乱思绪;静坐时放下一切,感觉身体躯壳都非我有,不去睬它,专心一念于小腹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如其不然,亦可采数息法来收散乱之心。

练功三要

1.要寡欲以养精:

2.要少食以养气。

3.要安睡以养神。

静坐四求

养气充足以求清。

洗手焚香以求敬。

沐浴更衣以求洁。

拒绝喧嚣以求静。

静坐八忌

忌紧张:保持轻松愉快。

忌预期:不要预期有佳景出现。

忌着相:存有存无,不可着相。

忌恋景:不要见美景而不忍释。

忌惊恐: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忌房事:房事后不宜静坐。

忌灾变:有灾害时宜避之。

忌疑心:信心要稳固。

静坐最佳时段

子时:晚上11点至翌晨l时。

卯时:早晨5时至7时。

午时:中午11时至下午1时。

酉时:下午5时至7时。

根据古籍记载,静坐时辰又以子、午最好,是天地正气感交时刻,但个人认为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一切随缘,不必太拘泥形式,因为我们不是出家人,只是在做自我修持与养生。

【动作解析】

静坐的姿势概分为正襟危坐、单盘、双盘等三种。可随自己的兴趣不管是采用单盘、双盘,都不必种姿势。

益寿提醒

1.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就是要心无杂念,集中注意力于丹田之中。

2.静坐时间宜采渐进方式,开始时不要苛求自己坐太久,可以从15分钟慢慢增加。初学者因两腿相压暂时会影响下肢的气血运行,常有酸痛麻痹难以忍受的感觉,但只要坚持忍耐,到了进入忘我境界,两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

3.不论是单盘或双盘,静坐时臀部坐垫要比双腿双脚坐垫位置高2-3厘米,这样底盘才会平稳,坐久了双脚也比较不会酸痛发麻。

4.静坐要涵胸拔背,不能耸肩,使腰骨正直,才不致弯腰驼背,此外,身体也要保持中正,使腰不倾斜,才能久坐而不会腰背酸痛。

5.静坐的场所须注意:

(1)空气要流畅,风不能直吹身体,因为静坐时毛细孔张开,体温通常会下降,此时要注意后脑及膝盖之保暖,尤其是在冷气房静坐时,最好将空调温度调高1-2度。

(2)灯光要明亮柔和,阴暗地、无阳光之树下、墓园、太平间,殡仪馆均不适宜静坐。

6.如因限于环境,要在卧室静坐时,也应注意坐姿及衣着之整齐端庄。

7.酒醉、行房后、过度疲劳、大病初愈、太饱或太饿等均不适宜静坐。

保健秘方之如何静坐养生

1.正襟危坐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姿势,是儒家的坐法;这种姿势常比较适合老年人、双脚不便及初学者。其坐法为:

(l)双脚与肩同宽,身体端上下相迭,大拇椅面前三分之一处。

(2)身体正直,两小腿垂直地。背部不可靠在椅背,其目的是压迫部分穴道,不使产生气动。

(3)椅高与膝相同,掌轻放于双膝之上。

2.单盘

单盘比较适合初学者及年龄比较大的坐,它有两种坐法:

(1)如意坐

a.左脚小腿放在右脚小腿上。

b.双手掌心朝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上下交叠,大拇指轻轻相扣。

(2)金刚坐

a.右脚小腿放在左脚小腿上。

b.双手掌心朝上,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上下交叠,大拇指轻轻相扣。

3.双盘

双盘是佛家坐禅的标准姿势,也是所有禅修者静坐的目标与最高境界,但是,对于一般年纪较大及初学者而言,比较难以做到。所以,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求。其坐法有:

(l)如意吉祥坐

a.右脚盘在左大腿上,左脚盘在右大腿上,两脚脚心朝上,双腿双脚交叉成三角形。

b.双手掌心朝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上下交叠,大拇指轻轻相扣。

(2)不动多刚坐

a.左脚盘在右大腿上,右脚盘在左大腿上,两脚本脚本心朝上,双腿双脚交叉成三角形。

b.双手掌心到上,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上下交叠,大拇指轻轻相扣。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我国的台湾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农民节”这是冬三月农闲后的最后一天休息。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养生篇


6月21日为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

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度左右。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皆非所宜。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就是说藏气好软,故以咸柔软也。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如《颐身集》所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雨水

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农谚说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早在古代的君王们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时,你会从这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忙种、夏至、小暑、大署六个节气。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医学源流论》曰: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故为君主。心藏神,故为神明之用。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医学入门》曰: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心主血脉包括了主血、主脉两方面。血指血液,脉指脉管,又称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液运载的营养物质能供养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整个全身都得到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心脏功能正常则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出现血流不畅,脉管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或促、涩。

主神志,既是心主神明,有称心藏神。所谓的神,中医学对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涵概了人体的形象、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的姿态等;而狭义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神的形成在藏象学中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由先天之精气所化生,胚胎形成之即,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神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所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心主神志得生理功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一,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其二,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之中居于首要地位,五脏六腑皆在心的统一指挥之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活动。

心的生理特性表现出:其一,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也就是说心为阳中之太阳,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医学实在易》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但维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审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其二,心与夏气相通应。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春节期间的养生保健之脾胃篇》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保健之运动”专题。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