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季节养生

2019-10-08 │ 春冬季节养生 冬春养生知识

一冬补三春 冬季进补先养肠胃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有没有更好的饮食养生方法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冬补三春 冬季进补先养肠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但是对于那些患慢性肠胃炎、过敏性肠炎、肠胃功能紊乱,经常腹泻的慢性肠胃道疾病的人来说,对于进补必须有所考虑。如果进补不当,就等于白白浪费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进补的方法,抓住机遇,不仅能达到进补的效果,还有利于治疗慢性肠胃疾病。

肠胃病人群冬季如何补

首先,要适时掌握时机。根据古代医家的经验,进补一般选择在“三九”前后。在这段时间里要尽量预防腹泻,注意休息,保持精神愉快。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吃对肠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啡、烟酒、香料、生姜、胡椒等。对一些难于消化的食物,如芹菜、韭菜、干菜、红薯等尽量少吃或不吃。对于有润肠通便、导泻功效的食品,暂时也不要食用,如芝麻、核桃、蜂蜜等滋补品。有一些滋腻和导泻的中药也不能放在滋补品中煎煮同喝,如阿胶、龟板、鳖甲、龙骨、牡蛎、大黄、芒硝等。这属于进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万万不能少的。

然后按中医进行辩证论治,对症下药。中医认为,慢性腹泻一般分为四型: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弱型、中气下陷型、脾肾阳虚型。不管属于何型,都可以使用健脾益气的方法,兼顾其它方法。根据辩证的结果有所则重,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健脾益气的药物有人参(包括高丽参、红参等)、党参、白术、山药、扁豆、茯苓、黄芪、甘草、莲仁、芡实等;在补益的同时,配以理气和胃的药物,如陈皮、砂仁、大枣,效果会更好。如果觉得吃中药太麻烦,可以到商店购一些保健品,但前题必须是真品。如莲子红枣粉、八珍粉等,宜长期服用,但效果不如中药效果好。对那些诊断清楚、病情较严重者,单用中药补品还不行,必须中西药同时治疗,效果会更显著。

4招保健预防肠胃疾病

1、首先是防寒

包括防止受寒和过度的饮食生冷,防止腹部受凉。胃病患者要根据气温的升降适时增添衣服,加强保暖。夜晚睡眠时要盖好被子,尽可能减少因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的机会。

2、常喝大麦茶调理肠胃

大麦茶具有平胃止渴,消渴除热,化谷食之功,有利于食物消化,还能益颜色、保五脏,和大麦的花语“消化酵母”无比匹配。

爱吃肉、吃辣的人,在大快朵颐后,喝一杯浓浓的温热大麦茶,不仅可以解油腻,还能促进消化。而且,热腾腾的大麦茶具有养胃、暖胃、健胃的作用,可以减少滚烫的食物对胃粘膜的刺激。

需要提醒的是:过于冰冷的大麦茶不能多喝,因为大麦茶调理肠胃功能太强,更适合解便秘。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中医认为“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4、注意劳逸结合

要注意起居有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劳有逸,按时睡眠,防止过度疲劳。

扩展阅读

季节养生:冬季进补关键先补脾 推荐补虚健脾的药膳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若是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所吃的补品不仅不能消化,反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在进补之前,应先调理脾胃,如病后胃肠功能低下者,可先喝一段时间的桂圆红枣粥。即使胃肠功能正常的人,也应在进补时加些行气消胀的陈皮、薏米之类,以免进补肉食阻塞气机,出现腹胀少食现象。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三款补虚健脾的药膳,一起来看看。

羊肉1000克,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切成方块,放入沙锅内,添适量清水。同时放入当归、生姜各30克,枸杞、花椒各十几粒。大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炖约一个半小时。羊肉益气补虚,当归补血养血,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是补益气血的良方,适合于阳虚体质的人天寒时服用。

桂圆莲子粥

感冒鸡汤

但此汤鸡与蘑菇同炖,体虚感冒,病情缠绵不愈者,可与感冒药同用,以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鸡汤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适合感冒后鼻流清涕的风寒表证和体倦气弱者。其中鸡肉温补脾胃,蘑菇化痰理气,黄芪、当归补气活血,冬季手脚怕冷的虚寒体质者也可常食。需要注意的是,黄母鸡具有很强的温补力,非年老体虚者不宜食用。感冒发热的人忌服此汤。

立冬补冬 也不可盲目“进补”


民谚讲:冬季进补,上山打虎,形象地说,头年冬天好好进补,第二年就可以上山打得老虎。冬令进补的意识,在我们国家可谓是深入人心,可是真正懂得进补之道的人却很少。立冬补冬,也不可盲目进补。

冬季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适当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养生堂冬季养生小常识进补要先“引补”


中国人注重养生,一年四季的气候不一样,养生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素质得以提高,让身体更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冬季如何养生。

养生多喝热粥

养生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进补需对路

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天冷也通风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以上专家为我们介绍了冬季养生的好方法,同时还提醒大家进补需对路,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很多人的身体都已经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冬季是养生的好时节,大家不要错过了。

霜降补冬 话冬季养生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时令:霜降

九月中(指阴历),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注意保暖 保护肠胃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渐低,时有冷空气来袭。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同时,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胃肠功能。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因为吸入冷空气而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破坏肠胃黏膜的防御屏障。

心静平和 远离悲秋

从藏象说来看,肺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常会让人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还应注重调摄精神养生。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的养生素质,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劳逸结合 耐寒力强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比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慢跑、散步、登山、太极拳等,适时有度地进行。此外,还需顺应春困秋乏的生理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

饮食养生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此节气在五行中属金,在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属肺。根据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

民间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进补要以润燥、固表、益气为主。如蜂王浆,比较适合身体虚弱的老人,早晚各服一次,对促进睡眠和通便有一定好处。如果是40岁以上的女性,适当吃一点蜂王浆,还能使皮肤光洁细滑。如西洋参,它是滋阴、生津的,对于肿瘤病人、术后病人、白细胞低的患者,西洋参可以帮助增强机体免疫力。其他的慢性病如糖尿病人也可适当吃点西洋参。高丽参性质较为温热,适合手足发凉、怕冷、脸色发白的人,但有痰多、面红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的人就不适合。

霜降时令饮食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霜降养生二、三事

天气干燥,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故此时节被称为多事之秋。因此,养生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要顺应秋天的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做到秋冻有节,与气候变化相和谐,方为明智之举。

咳嗽、哮喘易复发

霜降过后由于空气干燥和气温下降,是易引发咳嗽、哮喘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

冬春之交三款当家菜


白萝卜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辛甘,入肺、胃二经,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对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小白菜

有调理肠胃之功,味苦微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质,还富含铁、磷、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等。还有洋白菜,即卷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肾、健脾胃,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促进愈合的作用。

鲜莴笋

其肉质非常鲜嫩,不管是生吃还是炒着吃都很好。经常吃莴笋能够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富含的钾是钠的27倍,且富含的维生素可以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莴笋膳食——酱烧干贝莴苣

材料:当归10克、黄精20克、女贞子20克、枸杞25克、桑葚20克等中药材,生干贝10粒、发菜20克、莴苣半颗等,鲜鸡汤1杯、酱油1小匙、砂糖半小匙、植物油1小匙、米酒半小匙、蚝油2小匙、太白粉半小匙。

做法

中药材洗净后放到锅中,倒入一杯水后用大火烧开,水滚转小火熬至剩半杯备用;把生干贝洗净,发菜泡软沥干水分后备用。鲜鸡汤、酱油、砂糖、植物油加至锅中,小火煮开后放入发菜,焖煮至汤汁收干捞起,淋在干贝上,洒上米酒,放入锅内蒸熟;莴苣用热水烫熟铺在盘子上,然后把干贝、发菜扣在上面备用;药汁加点蚝油,用太白粉勾芡后淋在干贝、莴苣上即可。

功效

补阴血、滋肾阴,尤为适合经常心悸、头晕、目眩、潮热盗汗、皮肤干燥等症状的停经患者。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一冬补三春 冬季进补先养肠胃》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春冬季节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