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祛湿邪

2019-10-11 │ 夏季养生祛湿邪 体寒痰湿者春季养生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您对养生常识是如何看待的呢?急您所急,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所以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那么寒湿也是分等级的,一级寒湿,二级寒湿...五级寒湿就会很危险,但是有一个寒湿的克星就是“艾灸”,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艾灸祛寒湿补肾阳, 立杆见效,关键时刻艾灸可救命。

简便的方式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1是看大便:

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

2是看舌头:

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3看精神: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寒湿从哪里进入人体

1.身体里有几个穴位是很容易进入“寒气与湿气”的,比如肩颈部的“大椎穴”,肚脐部位的“神阙穴”,腰部的“命门穴”,脚底的“涌泉穴”;

2.颈肩部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等症状”;

3.腹部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4.腰部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5.脚部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漆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所以,我们日常一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千万不要等到了五级寒湿的时候再去艾灸补阳!

【日常生活去湿五招】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应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第3招:避开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

有关。经常生活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是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1.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的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5.水分摄取要适量。

第4招: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第5招: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第6招:坚持艾灸祛寒湿补肾阳。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循环,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都是以阳气为根本,阳气是生命的动力,人体阳气充足旺盛,就好象太阳当空,大地上的万物就有生发之机;倘若人体的阳气衰败,就好象天空布满了阴云万物就会枯亡。而艾灸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季节(端午节)采择的。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增强处突应激能力。

小编推荐

寒、湿伤身的信号


当寒、湿侵袭时,身体往往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信号,这些信号都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当前身体的状况,及时调理,保持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身体出现哪些信号与寒、湿有关呢?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邪收引凝聚后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通畅,出现疼痛。比如风寒感冒严重时,就会出现浑身酸痛的情况。再比如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有些人关节就会疼痛。

湿

中医认为,湿也为阴邪,湿性重浊黏腻,所以湿邪较重的人会觉得身体沉重,头脑昏沉,上楼甚至抬腿时都会觉得双腿沉重,整个人身体也会有困倦乏力的感觉。这就是中医讲的“湿重如裹”。

身体被寒、湿侵袭,最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您常常出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就要注意了。

1.起床时易有疲劳感,身体酸痛;

2.大便黏腻,不成形,受凉容易腹泻;

3.舌苔薄白,或白腻,有齿痕;

4.面色萎黄发白,手脚冰凉;

5.口气不清新,口中有黏腻感。

对于以上几种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张晋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人就会出现沉重,黏腻的感觉。如果寒、湿复加就会加重脾虚,容易使人出现腹胀、胃口差、嘴里没味、身体沉重、容易疲劳等感觉。

疲劳乏力

不仅仅表现在起床时,有些人吃饭刚放下筷子,上眼皮就一个劲儿的往下掉,碗都不刷了,立马儿得躺倒床上睡会儿。张晋认为,多数人吃完午饭都想休息一会儿,这是因为饭后血液集中到脾胃,不能够及时供应心脑,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寒湿困脾,脾气不足,水谷化生的精微不能及时输散于心脑,那么就会造成饭后困倦。

腹泻与便秘

大便黏腻,容易粘在马桶上这是常见身体有湿的表现。不仅如此,有些人会表现为一天大便很多次,但总是有一种排便不畅的感觉;有些人甚至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这是因为受到寒凉侵袭后,肠道如同河道,受寒冰封了。

另外,脾肾阳虚者受到寒湿侵体时,吃一点凉的东西后往往会出现腹痛,或者腹泻加重的情况。

舌边缘易有齿痕

一般来说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苔薄白清净,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寒湿侵袭的人,在舌苔上易表现为,舌苔比较薄,比正常的苔色要更白,或表现为水滑苔,舌头被一层唾液湿湿的包裹着,舌头水水的,很滑溜的感觉。这两种情况的舌质一般是淡的,舌边尖会有明显的齿痕,像齿轮一样。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不同腻状粘液,称为“腻苔”,多困脾失健运,湿浊内盛。

其实,单纯就湿邪来讲,不同的湿邪,舌苔的表现会有不同。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面色发黄白

脾主黄色,脾虚的人一般会出现面色萎黄,或者是面色无华。因为脾健则气血足,如果脾虚就有可能气血不足。如果同时体内有寒,面色就会表现为黄白。

小课堂

脚上起水泡要区别对待!

张晋认为,脚癣均为真菌感染所致,其中有一种为水泡型脚癣,夏天易发,但也要与内湿外寒蒸郁成的汗疱疹相区别,建议去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断,及时治疗。

夏季暑湿肠胃不适 推荐5食材祛湿清热


湿气一旦形成会在机体流转,最常见就是入侵肠腔导致肠胃不适。因此夏季养生要注重消暑祛湿,在饮食上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用来滋补身体。暑湿的治疗以清暑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日常生活中注意起居饮食,多锻炼,出出汗,也能将暑湿排出体外。下面为大家介绍五款去暑湿食疗方。

荷叶:荷叶色青绿,气芬芳,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证实,荷叶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和减肥的作用,其食疗范围进一步扩大。

推荐食谱:荷叶煮茶

这是凉茶的经典配方,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将荷叶撕成小片,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点冰糖,一天喝两次,的确是夏季美饮。其实,荷叶茶是四季饮品,夏季祛湿,秋冬季也可降脂。很多人在夏天收集荷叶,晾晒后在秋冬季泡水喝,的确是不错的主意。

薏米: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推荐食谱:薏米红豆汤

不需考虑什么比例,将两种食材各抓一把来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因此可灌入瓶中带到单位去喝。建议不加大米,大米有湿气,虽然口感好但会使功效大打折扣。

黄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推荐食谱:黄瓜粥

大米100克左右、鲜嫩黄瓜1-2根、精盐少许、一小块生姜,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后,切成薄片,放在旁边备用 生姜切成丝,将大米放入锅内,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将生姜倒入锅中,锅置于灶上,用大火烧开后,将黄瓜片倒入锅中,改用小火慢慢煮至米烂,再煮至汤稠,起锅前,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

白扁豆:白扁豆就是一味补脾暖胃,化湿消暑、补虚止泻的药食两宜佳品。

推荐食谱:白扁豆大米粥

白扁豆25g、大米50g、清水1000ml。将白扁豆洗净后泡8-10个小时,大米洗净,用清水泡1个小时后,与白扁豆放入砂锅中,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炖至扁豆熟软即可。

鲤鱼: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

推荐食谱:鲤鱼汤

鲜鲤鱼1000 克、葱白15 克、荜茇5 克、料酒10 克、川椒10 克、味精1 克、生姜.15 克、醋15 克、香菜30 克、精盐10 克,鲜鲤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切成3 厘米的小块;将葱、姜拍破。将荜茇、鲤鱼、葱、姜、川椒、精盐、料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移文火上炖熬约40 分钟。加入醋和味精后,即可出锅。

15种祛湿药茶方,赶走全年的湿气,身体不受湿邪所困


经常听那些懂得养生的大叔或阿姨说湿气重需要吃什么养生茶或需要去拔一下火罐,那湿气重是一般会有什么症状呢?湿气重一般会出现例如,恶寒发热、发热体酸、头痛如裹,肢体重着酸痛、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头晕目眩,听力减退等症状,湿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怎样祛湿一直是养生人士爱讨论的话题。

下面跟大家分享15种有祛湿作用的茶以供参考

4、藿香苓术茶

原料:藿香3g、茯苓2g、半夏2g、白术2g、厚朴2g、绿茶3g。

用法:用400ml开水煎煮藿香、茯苓、半夏、白术、厚朴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

功能: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用途: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腹痞闷不舒、腹痛泄泻、肠鸣呕恶。

来源:传统药茶方。

5、藿佩茶

原料:藿香5g、佩兰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湿辟秽,开胃醒脾。

用途:肝炎兼有湿浊蕴结,口腻口臭;鼻炎;鼻臭;湿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6、白术茶

原料:白术10g、乌龙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益胃,和中除湿;利尿,降血糖,抗血凝,抗菌,强壮。

用途: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水湿所致倦怠少气、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肝炎;胃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10、薏苡寄生茶

原料:薏苡仁5g、桑寄生3g、当归3g、续断3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薏苡仁、桑寄生、当归、续断、苍术至水沸后,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祛风,止痹痛。

用途:风湿痹痛,腰膝酸疼、肢体痿软。

来源:《广济方》。

11、茵栀茶

原料:茵陈5g、栀子3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热,除湿,解毒。

用途:急性传染性乙型肝炎;黄疸。

来源:《伤寒论》。

12、苍芍芩茶

原料:苍术5g、白芍3g、黄芩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运脾。

用途:脾被湿困、身重微肿、困弱无力、不思饮食、下利、水谷不化。

来源:《素问病机保命集》。

13、苍柏茶

原料:苍术5g、黄柏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燥湿。

用途:湿热所致筋骨疼痛;关节炎。

来源:《丹溪心法》。

14、苍芎茶

原料:苍术5g、川芎3g、白芷3g、藁本3g、细辛0.5g、绿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苍术、川芎、白芷、藁本、细辛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除湿。

用途:四时瘟疫,头项强痛、发热恶寒、身体疼痛;风寒鼻塞身重、咳嗽头昏。

来源:《局方》。

夏天应该如何祛除身体的暑湿?


大暑节气过后,天气变得更加的炎热,由于增加了降水量,空气湿度也会增加,体内容易出现暑湿,影响了身体健康,那如何才能够祛除身体的暑湿呢。

1、戒掉油腻的食物

炎炎夏季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大量阳气,油腻的食物属于阴性,并不会达到大补的作用,而且也会降低食欲,对健康没有任何的好处。可以多吃容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比如荷叶、莲子、绿豆汤,这些食物可以祛湿解暑,健脾胃。

2、戒掉冷饮

夏季很多人喜欢喝冷饮来降温,喝冷饮对肠胃伤害是最大的,常吃冷饮会影响了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大便异常的症状,时间久了会导致胃肠疾病,

3、薏米粥

想要祛除体内的暑湿气,可以试试薏米粥,薏米红豆粥具有利水消肿、清热排脓、健脾祛湿的功效。红豆可以利水消肿、健脾止泻,两者相结合能够排出体内的湿气。另外也可以选择党参、淮山,药、茯苓、红豆一起煲粥喝,具有除湿利尿的功效,尤其是对于身体水肿的人来说非常的有效。

4、拔罐

在夏季是拔罐养生最好的季节,通过拔火罐可以疏通经络、祛除身体湿气、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从而调整了人体中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缓解了身体疲劳。

5、适当的吃大蒜

大蒜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素,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功效,能抑制痢疾和大肠杆菌。夏季调拌凉菜时可以适当的放大蒜泥,可以去除食物中的油腻,杀害了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但是大蒜属于温性食物,口舌生疮、阴虚火旺的人群尽量不要吃,生吃大蒜也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患有消化道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也要慎重吃。

6、薏仁赤豆汤

需要30克薏苡仁,赤小豆,5克红枣,一小勺白糖,把以上中药全部放在锅里面,加入两碗水,用小火煮一个小时,最后放入红枣和白糖煮半个小时,一直把赤小豆煮烂为止,具有利湿、清热健脾的功效。

春季湿邪重 中医推荐拔火罐祛湿气


南方雨水越来越多,人体内的湿气也会日益加重。中医指出,体内湿气过多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体内湿气太多不及时排出还会影响到你的皮肤。那么春季如何祛湿呢?中医推荐拔罐祛湿。

拔罐祛湿气

专家表示,火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体内湿盛的人拔火罐非常好。

但也不是什么湿都可以用拔罐来去除,首先得分清楚体内的湿气是内湿还是外湿:长期在空调环境中易造成外湿,对这种情况,拔罐是有一定疗效的;如果是吃多了生冷瓜果,就易造成内湿,此时拔罐就作用甚微。

拔罐用途非常广泛,基本不受季节的影响,但秋冬两季天气寒冷,拔罐时脱衣服容易着凉,要注意保暖。秋季偏燥,一周拔两次罐就够了,拔罐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孕妇、体质虚弱者、皮肤病患者都不宜拔罐;另外,血小板水平低的人拔罐时容易出现皮肤淤血,也不适宜;儿童也可以拔罐,但次数和数量要比大人少。

另外,不管是湿气入侵体内还是风寒入侵经络,拔罐都只能是缓解症状,并不能解除病根。

体内有湿气除了拔火罐,还可吃一些去湿气的食物,如红豆薏米粥,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等功效;红豆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汤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

怎样区分热痰、寒痰、湿痰?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怎样区分热痰、寒痰、湿痰?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治疗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茯苓 四两 [12g]甘草三两 [9g] 干姜 三两 [9g] 细辛 三两 [5g] 五味子 半升 [5g]

〖用法〗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方歌〗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饮保安康。〖主治〗 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功用〗 温肺化饮。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夏季养生祛湿邪”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