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四时养生冬季养什么

2019-10-11 │ 顺应四时养生冬季养什么 顺应季节养生

顺应天时 冬季主封藏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如何分辩关于养生保健话题的对错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顺应天时 冬季主封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导读:冬季主封藏冬季时令寒冷,主封藏,总的保健原则是封藏固精,疏通血脉。人们应从饮食、

冬季主封藏

冬季时令寒冷,主封藏,总的保健原则是封藏固精,疏通血脉。人们应从饮食、运动、药物、心情等诸多方面综合调整,避免因着凉受寒而致疾病。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冬季生活起居和调养脏腑的方法。

中医认为,春夏秋冬四时各有其显著特点。春气温,主生;夏气热,主长;秋气凉,主收;冬季寒,主藏。意思是冬天气候转为寒冷,植物枯萎,河流结冰,动物蛰伏,万物封藏。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话告诉人们,冬季养生要以闭藏为主。此时应当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穿衣居处应当避寒保暖。冬季要使精神安定,神志静藏,目的是让人体的阳气收敛于内而不外泄。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容易惹病上身。

保暖不单纯是衣物的增减,还有居室要温暖适度。近年来,一些东北老年人一到冬季就迁徙到海南岛过冬,主要目的就是避寒,利用气候差异来防治心脑血管、咳嗽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堪称北病南治。

感冒分寒热

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就是肌肤,中医学称之为皮肤腠理。而冬季最常见的病邪是风寒之邪,如果衣服单薄或居所寒冷,人体就容易感受风寒之邪的侵袭,而患风寒感冒。冬季保暖应当护两头而围住腰。护两头是指头部保暖和足部保暖;围住腰是指腰部的保暖,因为腰是肾之外府,腰受寒易使肾很受伤。

感冒有风寒、风热的区别,中药有寒凉性和温热性的差异。冬季患风寒感冒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些散寒解表的药物。患了风寒感冒却误用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使病程延长。同时,冬季因寒冷而易诱发或加重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哮喘、糖尿病等。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检查、监测各项指标,一旦异常需及时就医。

补肾看阴阳

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并称之为先天之本。肾阴虚者,冬季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补肾精的药物,以防治腰酸耳鸣。肾阳虚弱者,可以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以治疗肾阳不足。在膳食调补上,肾阳虚者可选服羊肉粥、韭菜粥等温肾壮阳食物。肾阴虚者宜选服海参粥、地黄粥、枸杞粥等滋补肾精之品。

饮食增热量

我国东北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特别是地处高纬度的黑龙江省,脑中风、心脏病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而寒冷是最重要的诱因之一。冬季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温食忌硬,增苦少咸。切忌为了抵御严寒,进食大量高热量、高盐食物,饮用烈性酒,结果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动脉硬化等。

运动到室外

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等情况,称为代谢综合征。会严重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ys630.coM延伸阅读

:冬季养生在于“藏”


导读::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冬季养生在于“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以下几点是贯彻这一原则的要点。

精神调养: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黄帝内经》里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其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流感和感冒

秋冬交替时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常人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是由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肿瘤等),在冬天里都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

哮喘

冬天里天气寒冷,受寒冷的刺激很容易诱发哮喘;发生肺部感染也容易诱发哮喘。此外,冬天有很多地方包括家庭容易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加上有的家庭养宠物,在宠物的皮毛以及其他过敏源的刺激,也都容易诱发哮喘。另外,运动不当也可能会诱发哮喘。

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因此冬天里也要提防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头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消化系统疾病

秋冬季节交替时,人的肠胃系统很容易出现功能失调的状况,原有胃溃疡的患者也容易发病,一些暴饮暴食者以及原本肠胃功能就差的人容易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会引发肠胃炎。

小儿秋季腹泻

虽然从名称上来看秋季小儿腹泻更像是秋天里发作的疾病,不过专家提醒,事实上在10到12月份都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高发期,而且一般是2岁以下的幼儿容易患病,发病后往往症状较重。发病前常有一到两天的发热、咳嗽、流鼻涕症状。

抑郁症

一年又一年的暖冬改变着人和动植物的习性,一些动物也无法按时冬眠,不少人一到天寒季节也会经常失眠,感到胸口闷、焦虑、烦躁、头晕,工作时很难集中精力,甚至患上抑郁症。专家指出,每年一到冬天,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也增加了不少,多是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也有部分抑郁症患者。

关节炎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关节炎。

冬季养生藏与补


冬季气温降低,很多疾病也随之而来,让人们头疼的感冒,以及各种疾病人们也感到无能为力。《史记》云: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所以冬季养生,我们自然养生堂要讲究天人合一,顺天而行,既要借助自然之势,顺天而藏,还要主动出击,借天而补,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晚间到清晨是冬季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为抵御寒冷,人体必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尤为无益。所以,古人云: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此之谓卧藏。中医理念特别讲究天人合一,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动植物多处于冬眠状态以养精蓄锐,为来年生长做准备。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以免扰动阳气,损耗阴精。所以传统养生学提出人们在冬季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对健康有益。

注意保暖

九九歌中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之说,是说冬至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体最不怕冷的双手也不要暴露在寒风中。外出时要穿着合适,戴好手套,最好把全身都包裹起来。《黄帝内经》云: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此之谓行藏.喝水不仅能保暖,而且还能避免在寒冷干燥的冬季上火,引发口唇溃疡、便秘等。女性多喝温开水,可以保暖常委,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体内宫寒等状况。运动能让血液循环加强,增强体抗力。女性朋友可以做做高温瑜珈,跳绳等,都是不错的高温运动。 冬季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尤其是头、背、脚等重点部位的保暖,预防感冒。女性朋友还要注意腹部及子宫的保暖,如果寒凉侵袭,容易造成气滞血瘀等症状。

最宜进补

俗话说:秋冬进补,开春打鼓。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顺应自然,而且依靠自然,主动出击的积极的一面。进补时,最好请中医师辨别一下自己的体质,其根本原则是畏寒体质补阳,虚火体质滋阴,以达到阴阳平衡,身体强壮的最佳效果,切勿盲目进补。可供老人冬令进补的补品很多,选购补品和进补时,应注意掌握三点: 一、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要适当选择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进补,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

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方法: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适当动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选择日照充足的时候运动,避免受寒,防止诱发疾病急性发作。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防点病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发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而为了保暖,开窗换气的时间又比较少,空气流通不够,如此就为各种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同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冬季的空气都不够湿润,鼻腔干燥也会给细菌留下更多可乘之机。

方法: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调点神

一入冬就觉得没精神、烦躁不安,还会感到压力大。这是冬季抑郁的症状,俗称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选择一些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强度不等的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消除烦闷、调养精神的良药。

冬季对于很多老人和孩子都是难过的季节,但是能够多加注意,人们必定会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冬季养生在于藏精


导读:俗话说。腊月二十八是大寒,在这个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更要养精蓄锐,护好精气。专家解

俗话说。腊月二十八是大寒,在这个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更要养精蓄锐,护好精气。专家解释,冬天不养好身体,春天更易得病。中医认为:冬季藏精的关键在于护肾养肾,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而且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中医所说的精,指的是人体内的精气,包括精力、体力、免疫力。专家指出,寒冷的冬季身体内耗加大,原本寒邪最易中伤肾阳,肾气不足则精亏,抵抗力自然也就下降。春节过后马上立春,气温逐渐上升,病毒细菌大量滋生,一旦侵入人体,就会诱发各种疾病。

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储存一定的能量,因此冬季养肾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在避免过分疲劳的同时,更要注意节欲、少酒,避免酒色过度造成的肾精亏损。此时,可以吃一些具有温阳益肾、滋阴补精的食物进行食补,如枸杞、龟胶、鹿胶、鹿茸、高丽参等。

不妨在炖羊肉时加点枸杞,有条件的还可以多吃乌龟。同时还要注意保暖,早卧晚起,避寒就温以藏阳气。

女人冬季食疗养阴注重冬“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若每年冬季都注意大修,注重冬藏,有效的预防疾病,治疗疾病。能更好的保养我们的身体,度过一个美好、健康的冬季。而且对我们一生都有好处,可为长寿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微微健康网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吧!

一、养胃。

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容易导致胃病复发。特别要注意,如果冬季进补不当,加上冷空气刺激,脾胃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冬季养胃4招:

1、多吃些甜味的食物。甜味食物可为身体提供热能,如糖、蜂蜜、蜜饯等,当然不能过量。

2、饮食、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

3、身体长时间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消化功能,造成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所以在冬季适当的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4、睡前两三个小时不要再吃东西,睡前吃东西会刺激胃酸分泌,易诱发胃病。

养胃推荐以形补形

猪肚即猪的胃,它性微温、味一甘,与牛肚、羊肚等各类动物的胃相比,更多地得了良土之气,以形补形,直接培补人体的良土,效果特别好。

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用猪肚炖汤喝可以起到急补脾胃的作用,对由脾胃不适引发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另外,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均有养胃效果,适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杀菌可以帮助消除炎症,建议多吃;另外,枸杞、银耳、红枣、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

二、补肾。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储存一定的能量,因此冬季养肾至关重要。

补肾推荐黑色食物

中医 认为黑色入肾,可择食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紫菜、海带等食物。有条件的可选用乌鸡、黑山羊、海参等进补。

在冬天肾脏的功能旺盛,如果多吃咸味食品会使肾气过旺,从而影响人体 健康 ,在冬天可以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增强肾脏功能,比如醋、茶、橘子、猪肝、羊肝等。

此外,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按摩脚底,早上按摩耳朵都是很好的强肾的办法。更重要的一点是,在进补前首先应当了解,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不可盲目进补。

三、护心。

冬季寒冷,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而且寒冷会让机体启动一系列的改变,使血液浓缩,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血管疾病。

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动主要依靠心脏健全的功能,而心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温运血脉;一旦心阳被寒邪损伤,则可导致血运滞涩,诱发或加重各种系统疾病。

护心推荐红色食物

如:胡萝卜、红辣椒、番茄、西瓜、山楂、红枣、草莓、红薯、红苹果等。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大多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

红色食物一般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富含番茄红素、丹宁酸等,可以保护细胞,具有抗炎作用。还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大量无机盐、 维生素 以及微量元素,可大大增强人的心脏和气血功能。

四、健脾。

冬季进补是习俗也是一种本能,但是有些人羊肉、狗肉、人参、阿胶吃了一阵后不但没有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越补越不舒服,有的口腔溃疡,有的喉咙痛,还有些总感觉累、没精神。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些都是脾胃功能差引起的,脾胃不好,运化功能不能发挥,吃进去的东西不能被身体消化吸收,无法转化为身体所需的 营养 物质,不仅浪费补品,还可能起反作用。温馨提醒:冬季进补先健脾!

宜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健脾推荐适宜食物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2.肉、蛋、奶类的选择: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3.蔬菜的选择: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

4.水果的选择:葡萄、红枣、桃、杏等。

牙齿封药是什么


牙疼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要去服用一些止痛药的,但这种药物只是短暂的缓解一些牙齿疼痛,并不能够达到任何治疗的效果,这种情况下还是需要采取一些治疗的,比如说根管治疗,不过在进行这种治疗之后就需要使用牙齿封药的,这样的话就可以达到一个消炎杀菌的功效,避免再次的感染。

牙疼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引起来的。如果牙疼可以服用一些止疼的药物,如止疼片、芬必得,再配合使用消炎的药,如广谱的阿莫西林、头孢、克林霉素,再配合一些治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当然最能够缓解症状的应该来医院进行麻醉下拔除神经、封杀神经药,这些应该能够更快地解除疼痛。中医里面如果按摩合谷穴,5到10分钟也会起到一些缓解的作用。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导致牙痛的原因多由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脓肿、龋齿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龈感染。平时注意养成卫生的好习惯,早晚要涮呀,三餐后要漱口,睡前不宜吃糖、面包等淀粉之类的食物。如果牙痛比较严重可以口服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药物以清热,消炎治疗,如果3-5天不好转,及时去牙科就诊。

牙齿疼痛,西医考虑是炎症引起的,中医来说,一般需要考虑胃火旺盛引起。

指导意见:治疗的话可以服用消炎药,配合牛黄解毒片或者黄连上清片治疗,同时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饮食,如果有便秘,口臭的话,考虑中医科检查治疗。

治牙痛的小验方

第一个验方是:取大蒜捣乱,温热后敷在疼点上可以治疗牙髓炎、牙周炎和牙痛等症状。

第二个验方是: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第三个验方是:牙疼的时候可以切生姜一小片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睡觉的时候含在口里也无妨。这是很安全可靠的一个验方。

第四个验方是: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第五个验方是:茶疗,长期饮茶德甫的贝齿灵茶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可以长期抑制牙痛病发。

腰封能减肥吗?


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除了需要让自己拥有高颜值之外,也需要保持良好的身材才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来减肥的方法是比较多的,有的人喜欢用运动的方式,有的人喜欢用减肥的饮食方法,各有各的不同,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减肥的效果。那么,腰封能减肥吗?

减肥的话不太有用

塑身用的腰封就是针对腰腹部塑形用的,主要调整方式是将背、肩、腋下的赘肉转移到前胸,使胸形圆润、饱满。通过对背部、腰部的设计,使身材挺拔、避免含胸、驼背和胃下垂。

或者初期你会因伙腰封而不会进食太多,但效果不会很大, 减肥还是要通过有氧和无氧运动结合。

长时间穿着塑身衣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直接压迫内脏. 由于塑身衣将腹部紧紧包裹,腹腔内的肾、脾、肝、胃、肠等器官受到压迫,使内脏及其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的以及刚刚动过手术的女性千万别穿腰封,月经期的女性,以及发育期的少女,这种时期的女性通常情况也是不能穿戴腰封的

腰封又称腰夹、胸衣等,有外穿和内穿两种。

无肩、无袖、修身low-cut式外穿式腰封适合配合礼服穿用,内穿式高弹性的腰封非常适合生育后想恢复体型的以及腰部松弛或太粗的女性,它一般采用立体裁剪有9—12条纵向的弹性压条,长度是从胸下围至臀部以上,长期穿着可有效地分散均匀脂肪,维护脊椎,抬高胸线,防止胃部扩大,控制食欲,美化腰线。

另外,现代说起腰封,更常是系在上身人体腰部的腰带,材质有很多,通常材料为皮、帆布等等。腰封对女人而言绝对是必不可少东西,是体现纤细柳腰的神器,是搭配衣服的利器,在各种连衣裙等服装上均适合搭配。

根管治疗封药


有牙齿疾病的人是需要分几次治疗才能结束的,治疗坏牙时大多进行根管治疗封药的方式。牙齿发炎,需要先进行封药,从一到到四次不等,特别严重的人就需要封四次药才可进行要管治疗。牙齿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一定要保护好,养成良好的护理习惯。

一、根管治疗要封几次药

干净点就2次,如果感染严重最好封4次药才能进行根管治疗。多封药对你和对医生都麻烦,原则上封药的次数你听医生的就行了。治疗好的牙最好去套牙套以防咬坏。

二、根管治疗封药后能够吃什么东西

根管治疗后的暂封材料比较软,不适合吃较硬的食物。尽量不要用患牙咀嚼,不要吃太硬的食物。可以刷牙漱口,不要把封的药弄掉。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劳累,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饮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不要用患牙吃东西,用对侧吃,刷牙时正常刷牙就可以。

三、根管治疗后注意事项

其一、牙齿根管治疗后牙齿脆性较大,应该嵌体或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延长牙齿的寿命。

其二、根管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服用消炎或止痛药可缓解,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生处理。

其三、有些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时病变的根尖炎症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刚刚有急性发作的趋势,自觉症状不明显,就诊时仅有轻微叩痛。医生在治疗中要荡洗根管,如果病人抵抗力低,治疗后又未及时服消炎药,就会发生急性炎症,产生疼痛感觉。

注意天时变化 春季注重养肝


春天止怒是因为阳气在大怒时会上逆.血随气升而淤积,使人发生肝郁气滞,肝的经气榆注于颈项。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肝气相关于目。肝属木一木气生于酸味。酸味滋养肝气。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会顺应自然使自己健康长寿,享受生命的可贵。

黄帝内经中讲治病必求于本,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本就得知本。不让人得病,治未病者,方为圣医。自然万物是一个总纲,这就是治病必求的本。人病一次就要折一次寿。顺从四时阴阳的变化消长,就能生存。违背了就会死亡。所以一个好的医生不是等疾病发生了再去治,而是治在疾病发生之前。如疾病已发生了再去治疗如同临渴而掘井,已经太迟了。

生命是宝贵的,但常常是脆弱的。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比疾病更可怕的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天地运气的对自身带来的伤害。

一年四季中气候变化规律为:春生一夏长秋收一冬藏。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人类与自然是合为一体的。懂得了应四时天地运气的,是人类健康和益寿延年的根本。

目前正值初春,万物欣欣向荣,天地自然生机一片.正是保养生发之气以护肝脏的时节。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敞开胸怀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心平气和、消去肝火、应苍天之气,修身养性。

东方应春而生风,春风使万木生长,春属木,木属肝。其情志为怒.怒则伤肝。春季里一定要多些闲情逸致。去踏踏春,收养生发之阳气,既能养神使精神慧爽,又能养筋使诸筋柔韧。肝气滋养于筋,筋膜柔韧又能养于心。

春天止怒是因为阳气在大怒时会上逆.血随气升而淤积,使人发生肝郁气滞,肝的经气榆注于颈项。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肝气相关于目。肝属木一木气生于酸味。酸味滋养肝气。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会顺应自然使自己健康长寿,享受生命的可贵。

肝病患者进补一定要慎重。因为肝病多有湿热淤滞等症,一般忌用滋补品。即使需要进补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防止过多的服用补药,因为补药多为中成药,是药三分毒,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多种药物须在肝脏内分解、转化。补药过多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而伤肝;

2.进补期间不要暴饮暴食,不食生冷的食品,更不要饮酒;

3.中西药要错开12个小时服用,避免发生配伍禁忌:

4.服药要遵医嘱,不要随意服药;5合理安排膳食。

1、治疗流鼻涕、咽喉痛、头重、骨头酸良方(药方有两种,任由选择)药方:

(1)马铃茨切片煮白水,不可加盐与糖,以防破坏成分,滚后十分钟喝汤,饭后较有效;

(2)菠菜半斤.不可切断,洗净后下锅放三碗水,滚后十分钟就可喝,不加任何东西,饭前喝才有效;

2治疗打喷嚏流眼泪、筋骨酸痛、头痛、颈部酸痛、背部酸良方。

药方:甘蔗(红皮甘蔗)不削皮,洗净切片下锅煮,加水煮滚十分钟后就可以喝,饭前喝比较有效;

3.治疗手脚酸软、四肢无力、眼睛酸、背骨酸软、口内苦涩良方。药方:芋头切丝、与面粉、糖搅拌后,下锅用花生油炸,然后食用;

4治疗头痛难忍、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心脏无力、高血压良方。(药方有两种,任由选用)。药方:

(1)蕃石榴八个切片(硬的比较有效),下锅煮三碗水,煮滚十分钟就可喝.饭前较有效。

(2)新鲜金针菜半斤,四碗水煮十分钟就可喝,饭后喝比较有效;

5.治疗头痛难忍、脚酸难忍、心跳厉害、眼睛发痒、高血压良方。(药方有两种,任由选择)药方:

(1)甘草一两(中药房可买到),以三碗水用文火煮二十分钟,(水分才不至于干掉),一次喝半碗,每三分钟喝一次,喝三次就可见效。

(2)人参三钱,水两碗,用文火煮二十分钟就喝,一次喝半碗,每三分钟喝一次,喝两次后就可见效。

主细胞分泌什么


主细胞是每个朋友的身上都是存在的,主细胞又叫做胃酶细胞,这种细胞主要是分布在胃底腺的下半部分的。主细胞主要分泌的物质就是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这种物质主要是会作用于身体的血钙升高,位置血钙的一个稳定性,保持身体的健康。

主细胞,英文名称chief cell,别名胃酶细胞,分布在胃底腺的下半部。

胃部

主细胞 (chief cell):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分布在胃底腺的下半部。细胞呈柱状,核圆形,位于基底部。细胞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充满酶原颗粒,但在普通固定的染色体标本上,颗粒多溶失,使该部位着色浅淡。颗粒内含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以胞吐方式释放出后,被盐酸激活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参与对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甲状旁腺

主细胞:数量最多,呈多边形,核圆,居中,HE染色胞质着色浅。主要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主要作用于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使骨盐溶解,并能促进肠及肾小管吸收钙,从而使血钙升高。在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共同调节下,机体维持血钙的稳定。 [1]

肾部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的主细胞。功能:重吸收钠离子(主要通过钠离子通道)和水,分泌钾离子。

中医肺主什么


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相信这个很多人应该是知道的。不过,中医对肺的认识,跟西医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想搞清楚肺的情况,就要从多角度进行了解,不光是从西医看问题,有些时候中医看肺也能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那么,中医肺主什么?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1、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1)主呼吸之气: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肺主呼吸的功能,实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肺气失宣或肺气失降,临床都有呼吸异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若是因外感引动内饮,阻塞气道,肺气失宣,多为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若是因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多致喘咳气逆。

(2)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于宗气的生成。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在肺中生成,积存于胸中“气海”,上走息道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如《灵枢·五味》所说“其大气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并能贯注心脉以助心推动血液运行,还可沿三焦下行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故在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宗气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的生成关系着一身之气的盛衰,因而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一身之气的盛衰。

肺主一身之气的运行,体现于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呼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的呼吸均匀通畅,节律一致,和缓有度,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

肺的呼吸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即所谓“气虚”,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基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调匀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如果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若肺丧失了呼吸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新陈代谢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所以说,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

2、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素问·经脉别论》称作“通调水道”。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故清·汪昂《医方集解》称“肺为水之上源”。

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下行至肾或膀胱,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或水肿。肺气行水功能失常,导致脾转输到肺的水液不能正常布散,聚而为痰饮水湿;水饮蕴积肺中,阻塞气道,则影响气体交换,一般都有咳喘痰多的表现,甚则不能平卧。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致全身水肿,并能影响他脏的功能。临床上对水液输布失常的痰饮、水肿等病证,可用“宣肺利水”和“降气利水”的方法进行治疗。由于水液输布障碍主要是因外邪侵袭而致肺气的宣发作用失常,故临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法来治疗,即《内经》所谓“开鬼门”之法,古人喻之为“提壶揭盖”,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则称之为“开上源以利下流”。

3、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全身的血脉均统属于心,心气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基本动力。而血液的运行,又赖于肺气的推动和调节,即肺气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从而促进血液运行。故《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同时,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精所化的谷气相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肺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协调,维持通畅均匀的呼吸,使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二是调理全身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保持全身气机调畅。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通过肺朝百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辅佐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代谢:通过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与排泄。由此可见,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肝主身之筋膜


出自:

《素问•痿论》。

译文:

人的肝脏主管着全身筋膜。

解析:

筋膜,就是人体上的韧带、肌腱、筋膜和关节。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组织。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筋膜正常的屈伸运动,需要肝血的充分滋养。肝血充足则肢体关节才能强健有力、活动自如。如果肝血虚少,血不养筋,则肢体关节活动能力就会减退,筋力疲意,屈伸困难。当年老体衰、肝血衰少时,筋膜缓其所养,故动作迟钝,运动失灵。

养生智慧:

养好肝才能保证体力充足

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例如,“肝受血而能视”,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由于血的作用,肝提供了血给眼睛“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血脉只有到达脚上,人才能够行走,走路才有劲儿;“掌受血而能握”,血能走到手上,才能握起拳头,如果握不起来就跟血不足有关;“指受血而能摄”,血能到达手指尖,人才能完成各种很精细的动作。

如果我们的肝有病变,肝血不足,筋膜失养,就会引起肢体麻木,运动不利,关节活动不灵或肢体屈伸不利,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症。

“肝为罢极之本”,因此当运动劳累之后,肝脏又为体力的迅速恢复提供物质能量。肝脏的精气,能散发到筋,发挥其濡养作用。尤其对于慢性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会导致肝脏功能的损伤,出现体力不足、容易疲乏等不适症状。因此,常食用养护肝脏的药膳能够保证人体精力的充沛。

糖醋猪骨汤:鲜猪骨500克,白糖120克,米醋适量。将猪骨用刀敲碎,放入锅内,加入白糖、米醋,在锅内同煮,不加水,沸后30分钟,取出过滤,去渣取液即可。具有解毒保肝之功效。适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的人食用。

芝麻鸡:取嫩母鸡1只,黑芝麻、陈皮各15克。鸡处理干净,将黑芝麻、陈皮放入鸡腹内,放入砂锅内炖熟后取出切块,加入食盐、味精等调味料后食用。黑芝麻补益肝肾,陈皮疏肝理气,母鸡则是温和的补益佳品。此方适合于慢性肝炎出现容易疲劳、头晕乏力者。

浮小麦粥:糯米50克,浮小麦粉20克。将糯米洗净,放入锅内熬煮,至米开而汤未稠时缓慢加入浮小麦粉,继续煮至米花汤稠即成。适宜于潮热、夜间盗汗等慢性肝炎症状。

蘑菇豆腐:取150克的鲜蘑菇及豆腐,50克泡发的银耳,以及葱姜、盐、味精、水淀粉等调料。将处理干净的蘑菇、豆腐、银耳入锅焖至熟烂后加入调料及水淀粉勾芡后即可。适用于慢性肝炎日久不愈,出现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咽干口燥、心烦失眠等阴虚症状的人食用。

红枣花生汤:红枣、花生米、冰糖各30克。将花生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稍煮一会儿,再放入红枣、冰糖煮至花生酥烂即可。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血清转氨酶局的患者食用。

温馨提示:

在传统养生中,古人也非常强调通过常闭眼来养肝。对于肝来说,在曰常生活中经常闭眼就是补,相当于固摄(保存现有的实力);尤其在精不足的情况下,保存现有实力就算大补。经常用电脑的人在使用电脑的人,每隔半个小时或一小时就要闭闭眼,让眼睛稍微休息一会儿,闭一会儿眼就相当于“藏”,这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养生


导读: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在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里面所涉及的养生理论,如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顺应自然的生死观念,和谐中庸的人本精神,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等,都无不在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始终。从本期开始,湖南省名中医、原湖南中医管理局局长袁长津教授将为我们分期讲讲这部巨著里的,敬请关注。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枉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以说,这段话是中医有关养生保健的总体原则及其理念的概括。而首先要讲的就是顺应自然。

这里所谓的自然,意思是自然而然,即自然形成的过程、规律及状态。老子《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又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名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都说明:人和万物皆同源共生,生命现象是地球上物质元素(形)与天空中的阳光气候(气)相互作用(感应),自然演变的结果。这与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示的观点是基本想通的(生命是由组成地球的某些化学元素在阳光、水分等条件下产生的,是物质自然界衍变的结果)。即生命是天(气)地(形)相互作用(相感),自然演变的结果。《素问保命全形论》中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人体生命的生化极变,就是一个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过程,是不可改变的。

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从人体自身来说,决定个人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按照《内经》的说法,人的自然生命应该为100岁左右,称之为天年,中国文人雅称为期颐,意思是通过自身的保养所期望达到的寿命。(近代生物学家巴风说,人类的寿命与某些哺乳动物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即相当于其生长期的2-7倍,人的生长期是20-25年,故人的最高寿命应为100-175岁。)对个体来说,决定人体生命自然过程的盛衰变化、寿命长短及繁衍续断的,主要是自身肾气的盛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行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葵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当然,对于少数先天禀赋即肾气特别好,而又善于养生的人来说,衰老得会更慢些,寿命会更长一些,即可以达到《内经》所谓年已老而有子、春秋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境界。那肾气究竟来源于何处?

人还未出生之前,肾气主要来源于先天父母的精血,故被称为先天之本,而人出生以后,其肾气又有赖于五脏所化生的气血精微不断充养,在诸脏腑中,脾胃尤为重要,被称之为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

而所谓顺应,则含有两重意思:被动顺从和积极应对。一方面,人体生命的自然过程是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只能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即所谓顺其自然。另一方面,个体的健康或衰病、长寿或夭折,不仅只取决于先天的因素,还与后天环境气候的变化及自我心身调养的水平有关,需要主动采取适当的措施,趋安避害,改善生活行为,养护身体,调整心态,以后天的调养来弥补先天的亏耗,有效应对环境、气候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防止生命的早衰和夭折,甚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故三国的曹操有千古名句: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

那究竟如何有效应对而又不违背自然规律,如何才能做到顺应自然呢?我们将在下期为大家详细解读。

袁长津

作者简介:袁长津,中医主任医师,教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四批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中医管理局原局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医药导报》主编。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