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调理是什么意思

2019-10-11 │ 养生调理是什么意思 传统养生是什么意思

猝死是什么意思猝死会出现哪些体征?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养生常识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猝死是什么意思猝死会出现哪些体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却没跟着提高。社会上经常发现猝死现象,那猝死是什么意思呢?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在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猝死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5、昏迷。

6、瞳孔散大。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延伸阅读

九一八是什么意思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养生常识有哪些好的理念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呈现“九一八是什么意思”,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释义: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发生时间: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历史纪念:

中国政府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写下“以和为贵”,成为进入该馆的第一个在位日本首相。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订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遗精是什么意思 当心衣裤过紧引发遗精出现


遗精是男性朋友在性成熟后身体上会有的一种反应,而其在受到性刺激的状态下,会出现的更加频繁,但对于一些刚刚了解遗精的男性来说,其对于遗精的意思还存在不明白之处,因此,本文特对遗精的相关知识做了如下的讲述。

遗精是在没有性生活时发生射精,常见于青少年男性,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按照遗精发生时间,分为梦遗和滑精:发生于睡眠做梦过程时叫梦遗,发生在清醒时叫滑精。

遗精一般发生于男性性成熟后,12岁以前的男性罕见,到14岁时发生率约为25%,16岁约为55%,18岁约为70%,20岁则可达到80%。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内生殖器也逐渐成熟,睾丸不断产生精子,附睾、前列腺和精囊腺等附属性腺分泌物构成精浆,精子和精浆储存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排除体外。

如果性生活规律时经常遗精,一周多次甚至一夜多次,或者有性欲就出现遗精,则是病理性遗精,病理性遗精可能有以下原因导致:心理因素,表现为缺乏性知识,过度关注性问题,使大脑皮层处于持续性兴奋状态而诱发遗精;过度疲劳,如果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也可诱发遗精;炎症刺激,如包皮炎、精囊炎或前列腺炎等炎症刺激也可导致遗精;局部刺激,如衣裤过紧、睡眠时被褥沉重刺激外生殖器也可诱发遗精等。

遗精次数过少或过多都会引起年轻人烦恼,健康未婚男子,每月遗精1-2次属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未婚男子一个月遗精4-5次是常有的事。次数分布可以不均匀,有些人在一段时间里1-2周遗精一次,但在另一段时间里却连续几次遗精,也是正常的。若遗精太频繁,一周数次或一夜数次,甚至清醒时也会出现遗精,就要寻找原因。

遗精是什么意思呢?从文中的叙述,相信大家对于遗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生活中,频繁的出现遗精对男性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男性朋友在平时要尽可能的避免一些可对自己造成性刺激的因素出现。

猝死离你并不远,如何有效的预防猝死


现在猝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生在青年人身上也层出不穷,身体过度的劳累、患有慢性疾病等都会引起猝死,如何有效的预防猝死呢。

1、定期做体检

老年人是心脏病和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尽量每年去医院做体检,另外年轻人的工作比较紧张、生活节奏快、过大的生活压力也容易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凡是和心脏有关的体检血液生化、血压心率、超声心电图等都要定期的去检查。

2、服用药物

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高血压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甚至会刺激到其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和心肌梗塞。

血脂异常时会导致血液变得更加粘稠,血液流通的速度减慢,损伤到了血管内壁,堵塞了血管腔,发生血栓。另外糖尿病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容易发生猝死。所以患者一定要保证血脂、血压以及血糖的正常。

3、避免身体过度的劳累

身体过度的劳累、长期处于紧张的情绪会让身体处于应激的状态,升高了血压,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变得更加严重。所以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轻压力。

4、戒掉烟酒

平时要积极的控制体重,适当的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吸烟喝酒会伤害到人体的血管内皮,从而增加了患上冠心病的发生率。

尤其是对于腹部肥胖的人群,常常会伴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缺乏一定运动的人群,会增加患上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因为身体中的一些食物无法消耗,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身体里面,升高了血压、血脂和血糖。另外不合理的一些饮食结构、过多的摄入脂肪会威胁心血管的健康。

抽烟酗酒容易猝死你有没有猝死征兆?


18日,北京一公交司机在驾驶途中猝死。近来,和猝死相关的消息频出。猝死事件不胜枚举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猝死?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在危险来临前,有没有征兆呢?下面让我们来分析回顾下最近这几个年轻心梗案例的典型特点,很具代表性,年轻人不妨对号入座。

严重抽烟酗酒患者

发病关键词:抽烟、酗酒、心情焦虑

22岁男病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心情不好,连续酗酒抽烟了一个星期,发病那天抽了5盒烟。因为心梗的范围太大,心脏需要球囊反搏泵和大量的药物支持才可以维持血压。一周前酗酒已经出现过胃出血,心梗第二天又出现应激性的大出血,抢救无效后离世。

点评:烟酒是这位患者离世的根源,心情的不快更是患者大量集中抽烟酗酒的原因。酗酒后导致胃部出血,抽烟后的毒性物质刺激血管可导致血管收缩,此时血块随血液流动形成急性血栓,阻塞血管,最终突发心梗。

剧烈运动后发病患者

发病关键词:抽烟、剧烈运动

27岁男病人,打完篮球休息的时候抽了根烟,接着就剧烈胸痛。120上的心电图提示前臂心肌梗塞,送到的时候急诊冠脉造影发现前降支完全闭塞而且有固定狭窄,放了一个支架后得到成功救助。

点评:剧烈运动外加烟的刺激,是这位患者突发心梗的导火索,另外,日常的饮食不平衡等生活方式因素,也是造成血管堵塞的原因。我们提倡经常性有氧运动,而不鼓励突发性的剧烈运动,因为心脏在突然间的大工作量压力下,容易出现急性反应。此时如果外加吸烟刺激或是冷暖变化等其他刺激,即容易诱发心梗。

体弱过劳型女患者

发病关键词:熬夜、运动少、体弱、精神紧张

年仅24岁的杭州4钻宝网店女店主“艾珺aj”在连续熬夜几日后在在睡梦中去世,据介绍,“艾珺aj”计划要结婚,淘宝小店也经营得很好。

浙江电台音乐调频动听968主持人郭梦秋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经急送新华医院抢救无效辞世,年仅25岁。郭梦秋十分热爱音乐,参加09年快乐女声、花儿朵朵等选秀节目,还参加了2011年青海卫视花儿朵朵节目,晋级全国20强。

点评:这两位年轻漂亮的女孩,身材属于瘦弱型,由于工作性质经常使心脏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即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交感神经发挥作用+神经系统紧张,血压长久偏高并心律加快得不到从睡眠中得到的休息,外加心脏功能也得不到从日常锻炼中获得的提升,在连续熬夜疲劳过度后即诱发心梗。

综上做所述,诱发年轻人心梗的因素中:家族病史、熬夜、抽烟以及酗酒,再加上紧张、焦虑情绪都该引起重视。建议年轻人从现在开始,去了解心血管病家族史,了解自身血管发育状况;每年一次体检,关注体重、血脂、血压、心电图等重要指标;减少熬夜、不吸烟酗酒;重视调节紧张、焦虑的工作及生活心情;从年轻开始关注养生保健。

冠心病会容易猝死吗?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


80%的心脏病猝死患者是由慢性病例及其并发症所引起的,冠心病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只要确诊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防止发生猝死。

冠心病猝死是突然发生的,很难预测,患者在发病前几个月或者几天会出现胸口闷痛、心悸、全身无力、气促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不是很明显,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一旦到了晚期患者的心脏会出现急剧的变化,然后过渡到瞬间的骤停,一般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所以给抢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冠心病的措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发生,而且不容易感知,一定要了解到冠心病的一些常识以及抢救知识。

如何预防冠心病猝死?

1、一般冠心病猝死容易发生在秋季,此时患者的血脉受到了气候突然的变化,在寒冷的刺激下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冠状动脉栓塞、严重的心律失常。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暖,保持平和的心态,一旦出现了四肢畏寒、胸口闷痛、大便溏烂要及时就医。患者可以选择山西红参、鹿茸炖瘦肉等温补食物,此方法具有温补壮阳、驱寒补气、活血通脉的功效。

2、冠心病患者不能长时间的久坐,要适当的进行活动,这样才能够让筋骨和四肢得到一定的锻炼,血液才能够流通,有利于消化吸收,保健了心血管。但是一定要适度,如果感觉到心慌胸闷应多注意休息,应该学会放松或者平时要随身携带一些能够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

3、中老年人的情绪容易出现烦躁,当受到打击时就会诱发冠心病,所以一定要保持豁达的心态,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想开。要有规律的起居,这样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和朋友一起下象棋、遛鸟或者骑自行车来转移注意力。

4、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少吃辛辣烟酒等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高营养为主,饮食要注意多样化,不能吃得太饱,七分饱即可,不然会加重胃肠的负担,远离油炸,高脂肪,高能量,高胆固醇的食物,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如果便秘的话,就要选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通便药物来治疗,千万不要,哦,过滤的排便,不然会增加副高,容易诱发冠心病的发作。他关心病,患者有便秘时应该尝尝,备有开塞露。

现如今猝死的人群越来越大 如何预防猝死 保命!


4月5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科外科的卢景宁医生在家午睡后再也没能醒来去世时年仅37岁,是该院肝胆外科教授彭民浩的一名博士生。景宁的多名同事、同学都很惋惜这位年轻帅气的才子。

猝死前的九大征兆

在临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导致的猝死可占八成。另外,一些脑血管疾病也会引发猝死。猝死虽然事发突然,实际也是有迹可循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别留意几个异常表现(猝死征兆),以防止猝死的发生。

征兆一、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征兆二、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进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征兆三、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征兆四、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征兆五、不明原因的疲乏。

在无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的情况下,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症状,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据统计,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有心脏疾病之前的几周会感到极度疲劳。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发猝死。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

征兆六、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

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做到早期识别,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征兆七、疼痛。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若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颈部、下巴、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因为心肌缺血疼痛在传递至大脑中枢神经时,会同时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因此,出现这些疼痛的转移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就诊。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征兆八、反复胃肠道症状。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不少人生前并没有胃病病史,这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之一,肠胃不适是因为心血管出现异常。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时,及时休息可以缓解不适,且如果是心脏病的发病征兆,上述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会一直反反复复。因此,一旦出现反复发作的肠胃不适的话,需要将心脏的问题考虑在内。

征兆九、出汗。

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最好停止活动休息,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应立即拨打120。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性突然出汗的话,这常常是心脏疾病发作的信号。对女性而言,感觉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是盗汗,但过度出汗同样应警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信号。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要重视猝死的征兆,也要提高对容易发生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的重视:第一, 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病史;第二,诊断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致死性心律失常、脑血管病等;第三,具备多个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工作压力大等。

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

在中国,每1000人里就有4人会存在过劳死的风险,过劳死的平均年龄也已经从44岁下降到了37.9岁。新华社报道说,我国每分钟约有一人心源性猝死。现在网上关于预防猝死的文章有很多,于是有人认为猝死是可以预防的。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如果做足了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猝死的发生,那临床上就不会有猝死这个概念了。

猝死当中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原因是冠心病,通过一些预防措施,的确是可以减少心脏意外的发生,降低由冠心病导致的猝死的机率。但是还是不能够彻底的避免猝死发生。此外,还有其它可以造成类似情况的疾病,由于猝死前很难发现异常也没有临床症状,既没有办法诊断也很难预防。

面对猝死,我们唯一的应对方式就是改变自己不良习惯,了解一些健康知识绝对必要。

定期去医院检查。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做到预防第一,普通的心电图检查都可以发现潜在的猝死征兆,极为危险。

不要过度疲劳。 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活着是前提,很多猝死的例子都是过度劳累所致,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情舒畅也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不要在早上,特别是冬季,早晨是心血管疾病发作最多的时间,50%以上的猝死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锻炼的时间最好在下午5点前后或者晚饭后的2-3小时,不过也不能过度锻炼,适当锻炼就行。

不要精神过度紧张。保持愉悦心情,放松压力,日常不要情绪化激动,轻易动怒。因为精神紧张会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出现心律失常,如果是老人,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非常危险。

忌烟、酒、咖啡等不良饮品。

规范好日常生物钟,早睡早起不能熬夜。

还要特别提醒患有冠心病的人群,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的保健盒,在疾病发作之初可立即服用, 以减轻发病的严重程度,此外,冠心病人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片50毫克,对预防猝死也有效。

另外,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协会联合公布了10项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有效措施,并发表在了《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循环:心血管质量与结果》两部杂志上。

在美国,心脏性猝死是国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病人幸存下来,病情也会对其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不仅增加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杜克大学医学教授阿尔-哈蒂布表示,这10个方法是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的首套综合性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和预后。这10项措施包括:

1.对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存在此类风险的患者,建议戒烟;

2.筛查心脏性猝死家族病史;

3.对有明显心肌病及心脏性猝死家族病史者,筛查无症状性左心室功能不全;

4.对心脏病入院患者的家属进行心肺复苏术及自动体外除颤器相关教育;

5.射血分数降低且预期寿命超过1年的心衰患者,给其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6.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需接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

7.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脏病发作患者需接受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

8.应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进行二级预防前,需明确患者不存在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情况;

9.建议合适的患者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10.建议遗传性疾病相关心脏骤停幸存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进行遗传病筛查。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猝死是什么意思猝死会出现哪些体征?》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养生调理是什么意思”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