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在心理咨询中,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心理障碍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征,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应及早求教于专科医生,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和疾病的进一步的发展。
对人恐怖症也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见到异性表情不自然、感到脸红、怕跟人目光对视或怕被别人目光注视,控制不住用“余光”看人或控制不住目光看对方的敏感部位,觉得别人能看出她(他)的表情变化和窘态,能洞察到他内心的想法等等,于是避开他人,影响和别人的交往,非常焦急痛苦,但往往因症状难于启齿而不敢就医,通常要到出来社会工作之后,感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寻求治疗,从发病到治疗已煎熬了多年甚至十余年,强迫症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产生性烦恼和性困惑
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他们常认为“性是不好的”、“对异性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手淫对身体是有害的”等,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
通过对各种神经质症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由错误的性观念而引起的对手淫、性幻想等的严厉的自我惩罚(心理的或生理的)是导致产生神经质症状发生的心理温床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严重的自卑感、对人恐怖症等症状。男孩对手淫、遗精、性梦的错误认识,女孩对月经、性幻想、自己体象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改变对性的态度应是人生心理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净化社会风气,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组织各种有益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高尚情操以及家长改变传统观念,早期给孩子予健康的性教育等,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必要时应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不要耽误孩子。
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来源于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
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甚至消极自杀。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给中小学生减压,希望情况会有所好转。
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家长、教师或心理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改变一些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引导青少年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
学会接纳自己,允许自己有缺点,有失败,有可能丢面子,完善的人不存在,不要过分苟求自己,也不要对外界寄托过多过高的期望,在行动和实践中增强信心培养技巧。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现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损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另外,具有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家庭内暴力、出走、自杀等)的青少年,通常遭到过太多的批评、指责,他们对成年人几乎都充满敌意和不信任,往往较难纠正。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对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以心理治疗(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的方法,一般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为辅。有时对于一些病情较为顽固且严重的病人,精神科医生也会选择一些物理疗法,如电抽搐疗法。激素疗法,如胰岛素疗法。或采用神经外科手术,破坏大脑额叶上的某一个兴奋点,以达到缓解患者病情的效果。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升学、就业、失恋、失去亲人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就会乱,出现失眠、头痛、抑郁、强迫、焦虑、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心理疾病。精神疾病一般都有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早期只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是最容易矫治的,早期发现,早期正规系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康复,所以一旦发现家人有精神症状,应及到正规医院治疗。
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有心理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心理治疗——主要是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苦闷,消除疑虑,有些病人通过心理治无须用药即可康复。药物治疗——西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些人用药不系统、不正确,导致症状反复发作、慢性化,出现肥胖、药物依赖等副作用,于是有专家把眼光转向中医精神医学,发现中医治疗精神疾病有明显的优势,已开发出多种疗效显著、服用方便的中成药。
乔主任强调:大多数心理疾病患者病前都有一定的诱因(如挫折、遭受不幸等),所以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强医患联系,应用心理学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功能锻炼,家庭干预指导,制订针对性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精神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可用于失眠多梦、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许多患者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治疗恢复健康。
心理养生专家提示:一旦发现有精神上的轻微异常,不妨多晒太阳,自娱自乐,放松兴奋神经系统,消除疲劳,防止情绪低沉。
口腔保护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而且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季节,这时候的人体新陈代谢、气血运行都非常旺盛,口腔的微生态环境也会随之发生一些改变。如果不注意口腔清洁,更容易出现口腔疾病。那么夏季应该如何保持口腔健康呢?
1.保持良好生活规律
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首先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因素不但影响神经系统,而且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营养障碍,情绪不良,精神紧张,所以应该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的好心态。
2.注意口腔卫生
不要偷懒,更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即刻漱口的良好习惯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可用盐开水、生理盐水、药物漱口液等漱口,使用牙线清理口腔,减少口腔细菌。
3.不可贪凉、贪刺激
不可贪凉、贪刺激,要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对于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酸醋、姜、葱、咖喱,太粗糙太坚硬的油腻食物,如炸鸡腿、炸牛排等都尽量少吃。
4.营养要均衡
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夏天要尽量少吃笋类(冬笋、毛笋、笋干)、腌制品(咸鱼、咸肉、咸菜)、柿子和蟹类等易引起口腔溃疡加重的食物。
由于压力过大,而又没有及时得到解压,长此下去的话,很容易得心理疾病的。据调查,女性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那么,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有哪些呢?下面的5种心理疾病,女人们一定要小心提防呀!
焦虑症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焦虑症是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亲人病故,人际关系冲突等较强的心理因素刺激下发病。患者异常的心理表现是:心情沉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在危害自己,常常预感到最坏的事情将要发生,出现莫明其妙的大祸临头感,而经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躯体症状。如手指麻木,四肢发凉,胸部有压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等。
癔病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癔病也称歇斯底里,大多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受到伤害导致大脑失调,呈现出心理变态。患有癔病的妇女表现出意识模糊,阵发哭笑,胡言乱语。
反应强烈时,抓自己的头发,撕咬衣物,说唱谩骂,打滚,撞墙,无所顾忌。患者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突然四肢抽动或全身挺直、失明、耳聋、失语等。此病患者大多数是壮年妇女,以农村妇女居多。
神经衰弱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神经衰弱是因长期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等负性情绪以及极度疲劳引起的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失调的一种疾病。神经衰弱的异常心理表现是:经常头痛、头晕、烦躁、既易兴奋又易疲劳,夜间难于入睡,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情绪激动等。
忧郁症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被这个病缠上。忧郁症的并发,通常都是几个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配合影响所造成的。除了心理和环境压力以外,忧郁症患者也因为脑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不足,而陷入沮丧情绪当中。
过去,心理病对社会或个人所造成负担和压力常常被忽视。但目前,心理疾病,包括忧郁症,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全球社会。如果人们仍然不愿意面对、正视忧郁症所能够造成的破坏,那么这个病症将更容易有机可乘,侵蚀无助的患者,把他们推向深渊。
更年期综合症
女人一生中最常得的心理疾病:女性的更年期又称绝经期,指最后月经来潮前后的一段时间。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性激素的波动,第一次波动是性激素的“涨潮”,它使人从稚童进入了青春期;第二次波动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从壮年转入更年期。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从心理方面看,精神紧张,烦躁激动,情绪不稳,忧虑多疑,易怒等;从生理方面看,感觉忽冷忽热,眩晕头痛,失眠耳鸣,心慌手抖,四肢发麻,神疲乏力等。
社会压力的增大,各界人士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现象,尤其脑力劳动者,长时间紧张的情绪和脑力的不能及时得到放松,从而出现这种状况很常见。我们来看下小编做出关于心理紊乱状态的表现和原因的介绍。
1、心理紊乱状态表现
(1)、心理问题:表现为心境和情绪方面产生一定的波动,其思维保持逻辑性,人格保持完整性。心理问题指近期内发生的、反应强度不甚剧烈的和内容尚未淡化的心理紊乱状态。
(2)、心理障碍:表现为心理波动较大,可出现思维逻辑错误或间长期的精神折磨而出现人格缺陷,指初始反对剧烈、持续时间久、内容充分淡化和自身难以克服的一种沉重心理负担。
(3)、心理疾病边缘:似见为注意力涣散、好幻想、意志力减弱、自我评价过于偏离常忐、社交和人格方面改变等。常有不典型的异常心理现象,是心理紊乱的最严重状态。
2、造成心理紊乱的原因
造成心理紊乱的原因按性质可分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在心理卫生实践中,应从服务对象的心理紊乱病因综合体中找出经常的和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实际上,单因素产生心理紊乱的案例,且各类原因也不是同等地发生作用。所以,还应进行对主要因素与从属因素的关系作出解释。
龋齿在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当属龋齿了。防治方法:日常的刷牙难以清除牙齿缝隙内的食物残渣,儿童最好的预防方法是窝沟封闭。防治龋齿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及时矫正龋齿,还可以选取各种氟保健品,尤其是科学使用氟化牙膏,它对龋齿的防治效果最好。不吃或少吃含糖分过高的食物,不喝或少喝含糖分过高的饮料,喝完饮料后要马上漱口。
口腔异味口腔异味的成因有很多,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烦恼v。防治方法:加强口腔清洁、防止细菌在口腔内的滋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调理身体环境、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来预防和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的产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引发口腔异味的根源。
牙痛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熏高矣虹炎和牙周炎、龋齿或折裂牙导致牙髓感染所引起鹚兢尖睁的。防治方法: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发现蛀牙,及时治疗。睡前不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忌酒及易导致上火的食品。不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牙龈出血发炎的牙根呈深红色、水肿、触之易出血,其原因有许多:如牙石的刺激、选择和使用的牙刷不正确等。防治方法:应及时清除结石,应选用新型保健牙刷,并采用竖刷法。还要经常检查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龈出血。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口腔健康口腔健康问题导致心理疾病》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心理养生与健康”专题供您欣赏!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