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

2019-10-12 │ 处暑养生 处暑运动养生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三招应对秋乏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四季养生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三招应对秋乏,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8月23日,是24节气中的处暑。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暑,处为止,处暑即暑期已结束。处暑过后天气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中医专家强调,处暑时节应注重养生。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

处暑养生应安静性情,早睡早起。岛城中医专家李文臣主任医师说,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时至处暑,虽然白天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已有凉意,秋燥也逐渐明显,此时养生也要适当调整。

处暑应重视精神调养。李文臣主任说,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在起居调养方面,李文臣主任指出,处暑后气温逐渐下降,气温日较差增大,此时,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运动饮食养生正当时

处暑后,气候宜人,适宜户外运动。但李文臣主任建议,处暑后运动量不宜太过,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李文臣主任说,在《遵生八笺》就有每日寅时(凌晨3-5点),正坐,向左右转头,两手捶背各五到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吞咽津液。可以看出古人也重视处暑后的运动养生。李文臣主任说,简单易行的运动很多,要因人而异,比如可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

处暑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李文臣主任建议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

另一方面也可多食新鲜果蔬、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为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还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三招应对秋乏

俗语说,春困秋乏。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除秋乏?李文臣主任建议,一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精选阅读

处暑养生防秋乏 13招赶走疲困


养生导读:处暑时节的到来预示着秋天就要来了,这时人们会明显感到一种疲惫感,那就是秋乏。处暑养生的一个重点是防秋乏,那么处暑养生防秋乏,应该怎么做呢?下面为您介绍13招防秋乏,轻轻松松赶走疲困!

处暑养生防秋乏 13招赶走疲劳

处暑的意思是,夏季在此终止。因此处暑标志着炎热即将结束。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

1、每日多睡1小时

解决秋乏最好的武器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仅能提高身体免疫机能,更能帮助身体度过休整期,因此,最好比平时多睡1小时,成年人应当保证8小时睡眠。处暑后天气变凉,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备战状态,防止上班犯困。也可以适当午睡,这样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2、常梳发

头部有多个穴位,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并且消除疲劳。梳头时,梳齿与头部表面要倾斜一定角度,逆向顺着头形梳理,每分钟约20至30下,每次3至5分钟。如头痒或出现少量脱发,则可每次增加50下,以头皮有热、胀、麻感为佳。还可以指为梳,对头发和头皮进行的按摩。按摩时,双手伸开,用手指指尖触及头皮,顺经络走向从前额正中开始,以均匀的力量向头顶、枕部、颈项顺序梳理,逐渐加快速度,动作缓慢而柔和,然后再梳理左右两侧至于头顶。

3、多用手擦面

每隔一段时间,用双手有规律性地揉搓面部,以面部感到微微发热为止,即可达到效果。长期坚持,还可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用双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红润。

4、多伸懒腰

早晚天气凉爽,可外出跑步、打拳、做操、爬山。平时多伸懒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伸个懒腰,马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舒服自在。即使在不累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轻松。这是因为,伸懒腰能适当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心脏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脑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适。

5、多晒太阳

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后,光照时间减少,尤其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比较低沉。此时,适量增加阳光的照射能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忧郁的心情。当阴雨天或早晚无阳光时,尽量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

6、防秋乏,不宜吃得太多

防秋乏,不宜吃得太多,因为大量进食后,胃肠为了完成消化吸收任务不得不增加血液供给,这样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道,外周组织和大脑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特别是大脑,它不能储存能量,所以一旦缺血缺氧,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直接影响到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使人感到困倦。新近的研究资料还显示,若长期吃得太饱,可加速脑动脉硬化,容易引起老年性痴呆。为此,有关专家提醒大家,无论男女老少吃得都不宜过饱,特别是老年人应以七分饱为宜。

7、想不困,多吃素

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应少吃。多吃蔬果有利于提神醒脑。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绿色高纤维蔬菜,如辣椒、胡萝卜、菠菜等,可确保脑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让人精神抖擞。

8、来个深呼吸

首先,我们先来做几个深呼吸。吸气直到无法再吸入为止,然后呼气,呼尽为止。循环做10次左右即可。深呼吸能够促进人体肺部排出浊气,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由此让身体恢复活力。所以我们应多走出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统机能。

9、多吃碱性食物多喝水

坚持清淡的饮食可以让人精神愉悦。另外,多吃些含维生素的碱性食物,如西红柿、茄子、柑橘、柿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这些食物的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我们都知道夏天的时候出汗多,所以每天要摄取足够的水分,秋天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多喝水的习惯。每天应该补充20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因为秋天气候变得干燥,人体容易因为缺水而精神不佳。

10、午饭别吃土豆

在主食方面,最好选择绿豆饭或全麦面包。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晚上吃有助于睡眠。就餐顺序有讲究在午餐的顺序上,要先肉,后蔬菜,最后主食。午餐不要吃得太饱,下午茶时间再吃几块全麦饼干或巧克力补充能量。多吃橘子、柠檬,少吃香蕉多吃些菠萝、橘子、柠檬等含大量维生素的水果,能使人精力充沛。而香蕉、葵花子则有抑制大脑思维的作用,容易引起困倦,最好别吃。

秋乏时节到 如何科学赶走秋困?


春乏秋困,入秋后即便是睡眠充足还是很容易感觉疲倦,总是无精打采,这样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入秋后,我们应该如何抗秋困,安然度过这个季节过渡带呢?

中国有句古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现在秋天来了,随着天气逐渐凉爽,人们的身体确实开始变得懒散爱睡觉了。在我们不得不感慨古人智慧的同时,心中还是存在疑虑,为何秋季爱犯困呢?

其实,这跟人体由夏季转入秋季身体自我调整有关。夏天人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加重,人的身体处于过度消耗阶段。而秋季人体进入了自我调整阶段,开始为冬日做准备,所以这时各方面都需要调整使身体产生疲惫和困倦的感觉。其实,秋乏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缓解,赶紧尝试以下的方法吧!

秋季总犯困 那就睡个够

秋乏是人体在自我调整和储备的一个过程,那么保持充足的睡眠就变得更加重要。秋后,大家更应该注意个人作息时间,最好在晚上10点入睡,保障晚上11点到清晨6点这段人体休息的最佳时间。经过高质量、充足的睡眠之后,人们第二天会感到神清气爽,不易犯困。

如果这种方式对你的作用不大,那么可以尝试在中午的时候眯一会。吃过午饭利用午休时间小睡10~30分钟,也对缓解困顿非常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早早上床睡觉,而在第二天早上又赖床起不来,这种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让身体更加困倦和疲惫。所以,保持8小时睡眠就够了,其余时间用来做运动吧。

多眨眼睛,多晒太阳解秋乏

人们眼睛在疲惫的状态下人就容易跟着感到困倦,因为秋天本就天气干燥,整日看书或者对着电脑屏幕的人们,眼睛更易感到酸涩无力。多眨眼可以帮助快速缓解眼睛的疲劳,并且应每隔20分钟就起身眺望窗外的景物,坚持至少20秒,也可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此外,出去走走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精气神。这是由于太阳可以有效抑制褪黑激素这种控制睡眠的激素分泌。此外,户外的新鲜空气中含氧量提高,能够提高大脑活跃度从而解除困倦额。秋高气爽正是到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不但强健机体、振作精神、克服秋困还能帮身体完成入冬前的自然恢复。

利用食疗法赶走秋乏感受

秋天是补养身体的好时节,但是也不要吃太过油腻,或是口味过于辛辣的事物,因为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而辛辣食物会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尽量少碰,但是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既营养又健康的食品可以多吃些。

此外,多吃蔬菜水果利于提神醒脑。这是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紫甘蓝、花椰菜、芹菜、油麦菜、萝卜缨、小白菜等都是既经济又食用的时令菜,不妨多做一些给自己和家人。

秋季养生三羁绊——秋乏、秋燥和秋膘


夏天慢慢过去,秋天悄悄来临,在这个夏秋交替时期,人会慢慢变的散漫,脾气会变得急躁,不想做这个,那个不想动的。这些个小问题就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秋季养生我们都需要注意一下小问题!

一:拒绝秋乏

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秋高气爽已经悄然来临,秋季不仅仅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将是一个养生佳季,锻炼身体的好时机,但是所谓春困秋乏,秋天人们也会时感困倦疲乏,其实这是人们补偿夏季出现的超常消耗而出现的一种自然保护性反应。因此我们在秋季养生时需要注意秋乏带来的影响,适当的调整自己的睡眠时间,作息规划,不要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首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虽然是运动,但是从养生的角度考虑,不建议采取一些强度过大的运动,这样反而会增加自身的身体疲惫感,不利于自身的体能恢复,反而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秋乏现象。其次,建议睡眠上要保持充足,适当的午休可以缓解下午的疲乏之力。最后饮食的调整也能很好帮助避免秋乏,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多吃含钾的食物。第四,要适当多吃含咖啡因的食物。

二:拒绝秋燥

秋天干燥的气候,皮肤粗糙脱皮,嘴唇干裂,口腔上火这都是秋季很明显的秋燥表现,尤其是上火造成的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更是一种亚健康的影响,所以在秋季养生中,也要适当的避免秋燥带来的烦恼。

防止秋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按时多喝白开水,这样可以避免自身的上火和体内的虚火过旺。饮食上可以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碱性的肥皂不建议在秋季使用,本身就敏感的皮肤受到碱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更加容易脱皮,粗糙。秋季还应笑口常开,经常笑,不但能保养肺气,还可以驱除抑郁、消除疲劳、解除胸闷、恢复体力。

三:拒绝秋膘

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而秋季天气凉爽的同时,也让人们的胃口变好,随之而来的饮食量的增加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大量的摄入食物,会增快人体发胖的程度,随之带来各种健康问题,所以秋季养生也要需要注意肥胖带来的干扰。在食材挑选上应该更加注意其营养价值和摄入量,保证每日所需营养的同时,做到7分饱,这样才能科学的为冬季储备能量。

从养生角度考虑,秋季的食材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既可游山玩水,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秋天也是一个很美的季节,所以大家要放开心情去过每一天,只有心情舒畅了,养生才会让大家越活越年轻。在这样的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养生最佳的季节里,有效的避免以上秋乏、秋燥和秋膘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机能,达到高质量的养生效果!秋季养生注意什么?您现在明白了吗?

惊蛰时节要防“春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


立秋之后,天气明天没有三伏天的粘湿感觉,虽然中午气温还是很高,但晚上很凉爽。夏去秋来,人体出汗会明显减少,机体进入到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此时人们的身体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如何让“秋乏”不跟随我们?教你七招:

1、多晒太阳

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然而,当秋季来临,阳光的照射便不再像夏日那样强烈,雨天也会增多,这样人体的褪黑色素就会增多,从而抑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觉心情低落。所以,适当的多晒太阳可以让人心情变得开阔,显得更精神。如果是在阴雨天,可以将屋内的照明设施打开,同样可以提高人的兴奋度。

2、每天多睡一小时

夏天昼长夜短,很多人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当秋天来临,这种习惯就要加以调整了。晚上争取在10:30之前睡觉,因为11:00以后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下降,它们同样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只有让睡眠充足了,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困乏的问题。当然睡觉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平时的习惯,每天多睡一小时,最好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这样才能精神百倍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3、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或烧烤,如烤串、辣椒、生姜、葱、白酒等。可以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豆制品等。

最好避免吃油腻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会在人体内产生酸性物质,使人感到倦乏。而水果和蔬菜则具有提神之功效,因为水果蔬菜属碱性食物,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消除人的疲倦感。另外,水果蔬菜还可以帮助肝脏将人疲倦时产生的物质尽快排除掉。

4、泡花旗参

从中医角度来讲,“秋乏”是因为秋天干燥,致使人阴液不足,阳热旺盛所致,那么养阴润燥就是关键所在了。此时,泡上一杯花旗参,既可以提神抗疲劳,还可以滋阴补气。

将花旗参切片,取5—10克开水冲泡即可。这样的一杯茶可比咖啡或茶要好得多,因为它不但可以提神,还具有养生之效。

5、勤眨眼

眨眼是保护眼睛的有效方法之一。眼睛眨动的过程,也是晶状体和虹膜肌交换位置的过程,这样可以使眼睛得到润滑,从而消除眼睛的疲劳感。如果长时间不眨眼,就会使眼睛又干又涩,甚至变得模糊。

尤其是整天对着电脑的白领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在电脑前待半小时左右,就要远眺一下窗外的风景,尤其是绿色植物。

6、伸懒腰干梳头

要经常伸伸懒腰,让肌肉得到放松,身体也会感到更舒服。我们在伸懒腰时,胸腔器官会对心脏、肺部产生一定的挤压,可以使心脏更多的运动,从而将氧更多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干梳头同样可以缓解身体的压力,将手放在脸上揉搓,或者让手指像梳子一样梳理自己的头发,这样可以促进头部血液的循环,亦可以让头脑感到轻松。

不好的坐姿也同样容易让肌肉感到疲劳,所以保持良好的坐姿也是缓解疲劳的一大方法。一定要挺直身躯坐正,不要弯腰驼背,走路时同样要挺直身躯,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活力。

7、有氧运动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果工作时间久了,就会感到浑身乏力、头晕目眩,这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这表明我们的大脑太过疲劳了,需要休息。然而此时睡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我们需要去做一些有氧运动,让大脑的氧气变得充足,比如可以外出打球、做操等。但是不要做强度过大的运动,否则会引起身体的疲劳,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弄得身心更加疲惫。

每年阳历3月6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345度。

蛰是藏的意思,3月上半月,农历二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故《群芳谱》上说:“雨水后十五日为惊蛰,蛰虫震惊而出也。”俗话说:“春雷一响,惊醒万物。”本节气逢“九九”到“九尽”,华北大地大部分完全解冻,故有“惊蛰断凌丝”、“惊蛰地气通”的说法。

“春困”是人们在这个节气里的突出表现。此时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上醒来比任何一节气都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也就是所谓的“春眠不觉晓”。“春困”是人体在春天时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

惊蛰易犯春困的原因

专家解释,因为在漫长的冬季,大脑逐渐习惯了在氧气充足的状态下工作。春天阳光普照,气温上升,皮肤血管渐渐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随之开放。 但是,人体血液总量并未增加,致使大脑血液供应量相对减少,大脑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温暖的气候和较高的湿度,对人体的大脑皮层产生一种良好的镇静和催眠作 用,自然会感到头脑发沉,昏昏欲睡。所以,使人感到困倦,想睡觉。

同时,“春困”还与天气、工作、饮食、睡眠、运动不和谐有关。其中,吃热性食品、开空调可算是两大“祸首”。吃过多热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 肉、酒类、火锅等,容易导致胃火上升,阴阳上亢,出现眼睛肿痛、脸肿,严重者还伴有脸色潮红,乃至心火上升。内火易伤人体气阴,导致人体体质、免疫力下 降,从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情绪,出现劳累、嗜睡、失眠、头晕、工作精力不集中等问题。而长期处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的空调环境中,也 会加重“春困”症状。

那么,惊蛰防春困吃什么呢?

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草莓、柠檬等。将体内环境“调到”碱性是预防春困的好方法。

多吃富含钾的食物。人体缺钾元素会使肌肉疲乏无力,反应迟缓,也容易犯困。海藻类食品一般含钾较多,如紫菜、海带等。春天应多喝点紫菜汤、海带汤等。此外,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大豆及制品也含钾较高;水果以香蕉含钾最丰富。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代谢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劳。不妨吃些胡萝卜、大白菜、韭菜、马铃薯、柑橘、番茄、青椒、芹菜等之类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恢复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处。

多吃蛋白质类食物,如鱼、鸡、瘦肉、低脂奶制品,其中的酪氨酸是脑内产生警觉的主要化学物质,有助于预防春困。

惊蛰防春困两款食疗

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3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

做法:把白扁豆、莲子、大米洗净,银耳用冷水发开后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的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即可。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滋阴醒神的功效,适用于春季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者食用。

玫瑰花粥

原料:干玫瑰花蕾1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再放入干玫瑰花蕾一同煮粥,30分钟后即可食用。

功效:常食玫瑰花粥,可悦人容颜,使皮肤细腻有光泽,还可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胃痛,对情绪方面还有镇静、安抚、抗忧郁等功效。

处暑后养生:27个小动作赶走秋乏


养生导读:处暑过后,你是否常常感到疲困、想睡觉?这就是传说中的秋乏。刚刚走了夏困,现在又来了秋乏,特别是白领一族更要注意缓解疲困的方法。那么处暑后如何摆脱秋乏呢?27个养生小动作有效赶走秋乏!

处暑后如何摆脱秋乏?

1、手擦面

每隔一段时间,用双手有规律性地揉搓面部,以面部感到微微发热为止,即可达到效果。长期坚持,还可起到一定的美容作用。

2、双臂划圈

试试活动下双臂吧。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如同跳绳,双臂向后、向上、向前、向下划圈10次,接着反方向划圈10次。此法活动双臂及肩,增强肺活量,有防颈椎病、网球肘之功效。

3、团身滚

身体仰卧,将身体团起来,尽量弯腰、埋头、双手抱膝或抱头,静止10秒钟,接着缓缓前后滚动10至20次。结束后,再伸伸懒腰,然后起床。这个动作主要能促使各部分肌力恢复平衡,缓解疲劳。

4、多站立

站立可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心脏病发作、燃烧多余热量、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而长期坐着工作的人,患糖尿病、肥胖和心脏病的几率,将比站立工作者高出许多。可试试把笔记本电脑位置抬高20至30厘米,进行站立式办公。间断性站着工作对健康有益,不仅能减少疾病也能延年益寿,还能提神醒脑,提高工作效率。

5、踮脚尖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脚时,由于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可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酸胀及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具体做法: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保持2~3秒,可重复多次。

6、揉中指

中指指尖对疼痛较为敏感。困倦时揉捏中指,能起到提神醒脑的功效。具体方法是:先用左手揉捏右手中指指尖1分钟,再交换双手捏1分钟,然后比较两手的疼痛感,疼痛感较明显的要继续揉捏,直到双手疼痛感相同为止。

7、倒走百步

腰背部是人体最容易疲劳的部位。在久坐之后,常出现腰背酸痛的症状。专家告诉我们,缓解腰背酸痛最好的办法是倒着走。临床研究发现,成年人倒走100步对腰背的锻炼效果相当于做一整套广播体操。这是因为倒着走可以调动腰背部一些平时无法得到运动的肌肉,使其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办公室一族可直接在办公室内进行倒走锻炼,每倒走10步为一组,每走完一组就掉转方向,可连走10组。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做倒走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摔伤。

8、常揉耳

右手从头上拉揉左耳向上十余次,复以左手拉揉右耳十余次,亦可从上到下对耳廓和耳垂揉按。揉耳后如能对面部进行搓摩,效果更好。肾开窍于耳,各脏器在耳廓都有相应的投射点。搓揉按这些投射点,可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和改善脏腑功能,尤其是肾功能。肾充则耳聪目明,腿健腰壮。故有人将此运动称之为耳上的体育锻炼。不可错过。

9、冷水洗脸

困倦思睡时,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提高肌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秋乏的目的。

10、打哈欠

打哈欠一直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其实打哈欠并不只是因为疲劳或者困乏,而是帮助机体更好地放松,唤醒大脑,从而激活人的认知感,增加关注力。因此,要想在清早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那就尽可能让自己打哈欠,这会帮助你的大脑快速清醒过来。如果你一时半会儿打不出哈欠,那就装着哈欠不断的样子,因为这样你很快就会忍不住哈欠连天。

11、伸懒腰

要经常伸伸懒腰,让肌肉得到放松,身体也会感到更舒服。我们在伸懒腰时,胸腔器官会对心脏、肺部产生一定的挤压,可以使心脏更多的运动,从而将氧更多地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不好的坐姿也同样容易让肌肉感到疲劳,所以保持良好的坐姿也是缓解疲劳的一大方法。一定要挺直身躯坐正,不要弯腰驼背,走路时同样要挺直身躯,这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活力。

12、耸耸肩

这样的动作很有效果。自然站立或坐姿,身正腰直,双目微闭,吸气的同时,双肩胛先后向上抬起,再向前、向下、向后作旋转运动10次,然后反方向旋转10次。经常耸肩抛臂可使肩部和臂的气血运行通畅,有效预防肩周炎和颈椎病。

13、深呼吸

大脑疲劳主要是由于用脑过多,供能不足。主动地深呼吸能把更多的血液输送给大脑,增加脑部营养物质的供给。具体办法是:用鼻孔深吸气,令小腹、上腹、胸部依次胀起,不要闭气;再以同样的速度吐尽气体,反复做30次。深呼吸时动作要缓慢连贯,气一定要吸满吐尽。

14、多叩齿

闲暇时,上下牙齿有针对性地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不仅有固齿的作用,还能祛除疲劳。

15、绕手臂

久坐或保持同一姿势时间过长,就会觉得肩膀和脖子僵硬、酸痛,这时可以将双腿分开与肩平行站立,然后将双臂以肩为轴向前绕10圈,再向后绕10圈,连续做3~5组。动作幅度要大,可由慢至快,每次转换方向时要间隔几秒钟,以减少对肩部的冲击。

16、按摩足底

据介绍,足底按摩的手法是利用食指关节进行足底自我按摩。脚趾按摩要由后向前做,对脚趾趾端也进行按摩;整个脚掌的自我按摩可握拳用指关节由前向后整体刮按;足心与足跟可重点进行点按。按压双足拇指内侧,这个位置对应三叉神经的反射区,秋乏嗜睡者可多按此处,但睡眠较少的人不要按压这个部位,可根据个人的承受能力决定按压的力度。

17、转转掌

自然站立或坐姿,双肩抬起至胸腹前或下垂,先按顺时针方向同时转动双大拇指10圈,然后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掌10圈。此法运动双掌鱼际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强手腕活力之功效。需要多多练习。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