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的春节拜年习俗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关于四季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不同地区的春节拜年习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每到大年初一,家长就要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那么春节拜年习俗有哪些,拜年要注意什么细节呢?下面为你详解春节拜年习俗,看看吧。

新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致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方式。

不同地区的春节拜年习俗

1、东北地区初一早饭后,除了年长的老人在家里坐等受拜外,人们都要妆扮一新,到本村或邻村亲友家拜年。年轻人都是男女分开,出东家进西家行完礼就走。年纪稍长的则要在受拜之家小坐片刻。

2、华中地区人们初一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

3、华北地区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4、华东地区拜年五跪。第一次磕头要拜祖先。第二次磕头要拜高堂。第三次磕头是拜乡亲。第四次磕头是送家堂。第五次磕头是跪亲友。

5、华北地区结婚第一年新女婿上门去拜年,里头有很多规矩和讲究。礼品中,荔枝和桂圆是必不可少,这样的组合叫做包头,包头是最重要的礼品。

6、华南地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同时在正月,每个人都要看紧自己的口袋,切忌让别人掏。

7、西南地区对歌喝酒打花脸。大年初二,同胞开始走亲访友,每到一家,便受到主人丰盛的酒席款待,席间以当地苗族独特的方式相互对歌喝酒打花脸,脸越花表示喝的酒越多,越吉祥,越幸福。

8、西北地区拜年赠面食。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口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春节拜年要注意什么?

1、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2、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

3、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礼尚娱乐。

4、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座谈等。

5、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6、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7、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8、选择合适的时间,乃拜年的第一要素。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难免影响主人休息。

9、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所以做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10、送礼物要得体。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

11、拜年礼物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

12、应注意节俭,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

不同地区的春节拜年习俗是什么,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内容,供参考。

扩展阅读

春节拜年注意


:春节拜年是我们民族的节日特色,但是春节拜年注意事项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总结了一些春节拜年注意事项,看看吧。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习俗始于古代,古时又有拜年和贺年之分:①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②贺年是平辈相互施礼道贺。机关、团休、企业、学校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那么春节拜年注意什么呢?

1、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2、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3、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4、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拜年前要提前预约,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车或是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最好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

5、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所以一定要坐下来,一坐好几小时也不可取,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6、拜年的礼物应得体。

①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

②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

③同辈拜年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

7、拜年礼物应讲究卫生,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

8、拜年时,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

9、如果被拜年者有年饭的招待,可根据饭局的时间来确定拜年的时间,要提前到达,不要等开饭的时间再到,应该留有寒暄问候聊天的时间。

10、到亲朋家拜年,要注意自己的服饰得体,节日的服饰以都市休闲、时尚为主,不要穿的太运动,也不要穿晚礼服类的太正式。如果衣服颜色较深或是压抑,可适当增添一些小饰物来点缀,增加节日气氛。一家人的服装色彩尽量做到协调,增加家庭的温馨感。

11、进门要根据亲朋好友家的环境请求换鞋,对亲朋好友家人一一打招呼(可提前了解亲朋好友的家庭成员情况及称呼),礼貌送上礼品。

12、到亲朋家做客,以客厅为主要活动场所,未经主人允许,不要主动到各个房间参观。

13、到亲朋家要以主人家的生活习惯为主,不要象自己家的一样随意。

14、参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长者为主,谦让主座给长者,酒店里的主座一般是离门最远的,或是背对主持台的为主座。在家多是面对厨房门的为主,也可因居家摆设看出主座位置,以左为大。

15、不要闷头吃不说话,但也不要高谈阔论。让菜不加菜、祝酒不劝酒,春节的饭菜讲究年年有余,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肴。

16、患病时,尤其是患有传染性疾病,最好不要去拜年,以免传染他人。

17、不要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事情,应围绕主人的话题来谈论。

18、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春节拜年注意事项大全,供参考。

春节拜年的礼仪


春节拜年的礼仪

1、春节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人们外出遇见时也要满脸堆笑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邻右舍或亲戚好友亦会互相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2、春节拜年最好穿新衣

旧时拜年时,妇女们大多新装盛饰,头上簪了红绒蝙蝠、小聚宝盆或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的发髻上也簪了红石榴花;男孩儿都要换上长袍、马褂儿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女孩都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为什么要穿红色呢,主要是为了趋吉避邪,甚至旧时妓女平时不能穿红衣裙子,但春节时都可以例外。

3、春节拜年的时间要恰当

时间走亲戚这种习俗从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继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几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着,在香味中浴着,尽享人生的乐趣和亲情的快乐。过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门,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说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着年味正浓时,胶东人就拉开了走亲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从这种演变上看,生活节奏在加快、妇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4、春节拜年要有伴手礼

春节拜年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能够表示自己的心意,最好能够投其所好的送一些礼物。如果亲朋家里有小孩子,还要准备好压岁钱,装在大红封套里,可写上祝愿语。拜年礼物也很讲究,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等等。

春节拜年的形式

1、走亲戚的形式

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2、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3、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4、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春节拜年的注意事项

1、拜年前要提前预约

拜年前要提前预约,不要和主人的其他拜年客“撞车”或是因主人也出门拜年而跑空趟,同时也给主人一个提前准备的时间。预约时间最好给主人有选择的余地,不要自己单方面定一个时间,共同约定的这个时间最好双方都比较方便为宜。

2、拜年的餐桌礼仪

参加主人新年招待宴席,要以长者为主,谦让主座给长者,酒店里的主座一般是离门最远的,或是背对主持台的为主座。在家多是面对厨房门的为主,也可因居家摆设看出主座位置,以左为大。中国的餐桌文化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要闷头吃不说话,但也不要高谈阔论。让菜不夹菜、祝酒不劝酒,春节的饭菜讲究年年有余,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肴。

3、拜年时的聊天要领

新年里要多说赞美的话,赞美老人的气色、健康、多给老人讲话的机会,对中青年要多赞美事业、健康、家庭关系,对孩子要多赞美聪慧、学业、礼貌懂事,多谈快乐的事情,少谈抱怨牢骚的话题,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

30个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


: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不同,所以我国的春节习俗自然也很丰富,那么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为您介绍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看看吧。

1、纳西族的春节习俗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2、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3、满族的春节习俗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4、彝族的春节习俗

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5、水族的春节习俗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6、藏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7、东乡族的春节习俗

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8、京族的春节习俗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9、苗族的春节习俗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10、壮族的春节习俗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11、布依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12、傣族的春节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13、黎族的春节习俗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14、侗族的春节习俗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15、白族的春节习俗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16、土家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17、傈僳族的春节习俗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18、拉祜族的春节习俗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19、赫哲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20、基诺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21、哈尼族的春节习俗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22、达斡尔族的春节习俗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23、仫佬族的春节习俗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24、独龙族的春节习俗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25、鄂伦春族的春节习俗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26、高山族的春节习俗

围炉,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27、景颇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28、瑶族的春节习俗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29、鄂温克族的春节习俗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30、羌族的春节习俗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30个不同民族的春节习俗,供参考。

春节祭祖习俗_春节祭祀习俗


:祭祀是新年必须做的事情,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春节祭祖习俗,下面为您总结了一些地方的春节祭祀习俗,看看吧。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中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不同地区的春节祭祖习俗

1、台湾:从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2、浙江宁波:正月初一,在祖先遗像前,点着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跪拜。也有把祖先遗象供在祠堂里的,家人就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3、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4、河南开封:守岁的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分,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5、湖北罗田:新正初一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准备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6、山东东北:一到初一那天的子时时分,大大小小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点烛、烧香、焚纸、放炮,子孙跪拜如仪,称为发纸接种。

7、粤桂地区:初一上午五、六点钟,摆设去丰盛酒菜在祖堂之前,全家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按尊长辈分,排前后次序,向祖宗跪拜叩头。

8、豫东地区: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分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一一磕头跪拜。

9、川西地区: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了轻烟缭绕的长香,红烛燃起辉煌的亮光,铜磬在一声声的敲着,弥漫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烧纸,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饭,焚化纸钱。

最典型的春节祭祀习俗

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很多地方墓祭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也有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以满族人家的做法比较典型:

先将香炉、香筒、烛台(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系表)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

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食和水果之类。许多人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在一起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当中。

这些供品一直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牌位收归原处。

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辈们跪下磕头,嘴里还要说xx(对长辈的称呼)回家来过年吧。

另有在房山头落地式烟筒根处烧纸祭奠,因民间传说这里是本家亡故之人魂灵常栖身之处。烧纸时嘴里还要叨咕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且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春节祭祀习俗,供参考。

:东北是一个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的区域,过年的习俗自然也很有特色,那么东北元宵节习俗是什么呢?下面为您介绍东北元宵节习俗,看看吧。

东北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1、东北元宵不是包的,是滚的,先把白糖、玫瑰、芝麻、果仁、豆沙等馅儿用磨具加工成小块,把磨好的糯米粉放在大的笸箩中,馅儿块放到笸箩中开始晃动,糯米粉就一层一层的沾到馅儿上,越晃越大,一个个白白的圆圆的元宵就滚成了。元宵的寓意是全家团圆和美。

2、东北元宵节晚上要送灯,在农村家家用面做成碗状的灯,在面碗里倒上油,用线做捻儿,掌灯时在屋外的窗台上、大门墩上、仓房前一一点上,还要用锯末子伴上油从家门口到墓地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点上一墩,豆大的微光连成一片,很壮观,此时天人共享叫送灯。

3、东北元宵节当天新媳妇还要躲灯,过门没超过一年的媳妇,在今天不许在家里过,在天黑前要由亲戚接去躲灯,也不许回娘家,老令儿:十五不躲灯死公公。

4、东北元宵节晚上都要走出家门,溜达溜达叫走百病,结伴而行,见桥必过,尤其是身体不好的,走了百病后,祛病延年、消灾健康。

5、东北一般元宵节都要从十四开始,十六结束,十五是高潮。

东北过年有什么习俗?

1、年夜饭后吃冻梨。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北方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2、东北人一般都在大年初一到农历二月初一之前不能剪头,如果剪头会克(死)舅舅,所以东北人很忌讳这点,没有人会在正月里剪头。二月二,龙抬头这表示着二月初二这天人们剪头会很吉利,所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争相剪头,讨吉利。

3、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东北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硬币的(现在人们讲究卫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4、东北人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5、东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到了晚上就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6。在东北,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不扫地,就是不愿将好运气、财气扫走。所以只有等着到了初三才可以扫地。

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东北过年习俗,供参考。

春节拜年有哪些礼仪


导读:春节拜年有哪些礼仪,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呼,而拜年又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所以拜年之时肯定会有一些礼节,那么春节拜年有哪些礼仪呢?告诉你。

春节拜年有哪些礼仪

提到拜年,有人握手,有人拥抱。其实,应该双手抱拳作揖。这个动作平时不常做,但是在春节期间,就有特别喜庆的寓意。向人们作揖拜年并不奇怪,也不做作,反而能过显示你对对方的重视!说明你这个人不随意!

但是,怎样的动作才标准呢?

标准的男子姿势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要以示善意;女子则相反,但不抱拳,只压手。这和自古男左女右传统一脉相承。如左右手弄反的话,那可是哀拳,报丧、求饶才用噢!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五类:

一是拜家里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二是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三是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可向佛像三叩首,如果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四是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五是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代记录拜年习俗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

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拜年最好穿新衣

旧时拜年时,妇女们大多新装盛饰,头上簪了红绒蝙蝠、小聚宝盆或鲜艳的绢花;老太太们的发髻上也簪了红石榴花;男孩儿都要换上长袍、马褂儿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女孩都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旗袍。为什么要穿红色呢,主要是为了趋吉避邪,甚至旧时妓女平时不能穿红衣裙子,但春节时都可以例外。

现在的拜年着装并不一定非要穿中式衣服,但一般还是讲究穿新衣,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穿戴全新,质地档次无妨。如果限于经济条件难以全新,亦需全洁,整洁干净。色泽上亮丽,妇女以暖色为主,红色更佳,不仅渲染喜庆,还带着传统意义上的趋吉避邪的意思。忌讳穿一身黑或一身白。男士的鞋一定要擦干净、打鞋油。着新装的同时,别忘了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拜年时,必须将头发收拾干净整洁。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