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常识食品安全常识

2019-10-12 │ 秋季养生常识食品安全常识 保健养生食品安全常识

三本书改写美国食品安全史

食品医药网FDA消息:卫生是食品安全最直观最基本的衡量标准。的中国人每天向食品投去怀疑眼光的时候,可曾想到美国在进入大工业化食品生产之初,也曾经历过一段非常不光彩的历史?在美国食品安全一百年来走过的路中,三本书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的出版引起巨大的社会舆论,推动了美国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促成美国食品安全状况不断迈上新台阶。《屠场》、食品卫生和FDA“工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肠;工人们在肉腚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这样令人作呕的场景,是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100年前的小说《屠场》的片段,描绘的是芝加哥某肉类食品加工厂。传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边吃早点边读这本小说。读到这里时,罗斯福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揭开食品安全问题冰山一角的正是辛克莱。他到芝加哥的肉联厂里和工人们一起生活了七周,亲眼目睹和听说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这本小说以立陶宛来美移民日格斯一家在肉联厂打工的悲惨生活为主线,揭露了肉联厂工人们的非人道的劳动状况。令辛克莱没有想到的是,小说出版后,对现实的影响远远大于其艺术贡献。他后来曾就此调侃,“我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1906年2月,这本扒粪文学的先驱之作甫一问世,美国国内肉类食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欧洲削减一半从美国进口的肉制品,美国整个畜牧业陷入一片恐慌。而书中暴露的美国肉品加工行业的种种内幕,在新生的城市中产阶级中,引发了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罗斯福看过此书后,专门约见了辛克莱,并责令美国农业部调查肉联厂的情况。调查的结论是“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当年6月美国国会即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并建立了以化学家威利博士为首,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班子,形成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雏形。辛克莱肯定无法料到,他早年写就的为劳工权利呐喊的小说,居然直接促成了日后在美国食品安全方面扮演守护神角色的FDA的成立。《寂静的春天》、环境安全和EpA任何食品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天然生长和被生产的,环境安全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但是美国人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告诉人们这一真理的正是英年早逝的女科学家卡森。卡森在大学里学习生物专业,后进入研究生院继续学习海洋生物学,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女生物学家,并供职于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服务局。早在1945年,卡森就接触到了大量有关合成化学农药DDT副作用的记录。她比常人更早地了解到:到1958年,全美已有超过100万英亩的土地被喷洒了强杀虫剂Dieldrin和Heptacblor。1958年1月,卡森接到一封女友的来信。朋友在信中描述了一个小镇的春天如何异乎寻常的安静,听不到了鸟鸣,感觉不到任何自然的气息。她坚定了写这本书的决心,经过4年的大量准备,书稿终于在1962年完成。和《屠场》的命运类似,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这本书。在朋友的帮助下,最初从1962年2月份开始在《纽约客》杂志上连载,直到同年10月才正式以书的形式出版。书中以扎实的数据和资料,严肃地指出人类不加选择的滥用农药、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合成制剂,将会危害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并通过污染食品、空气和水,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她还提出了人类如何认识和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大话题。意识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以及技术进步的局限性,她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陈述问题。即便如此,这本日后被誉为“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基石”的书一出版就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众普遍接受的环境保护的理念在当时还属于“惊人之语”。加之她主张减少化学合成制剂的使用,直接触及了化工巨头的利益。他们不惜花费数十万美元雇用科学家发表文章,猛烈批评、挖苦和嘲笑卡森的见解,诋毁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一些文章甚至还大肆渲染她一直独身的事实,对进行人身攻击。激烈争议中,该书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重视。卡森于1963年出席了国会的听证会。肯尼迪在国会上讨论了这本书,并授意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对杀虫剂问题展开专门调查。结果,卡森关于杀虫剂潜在危险的警告被确认,一些企业和官僚被起诉。美国国会开始重视起来,成立了第一个农业环境组织。这本书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相关立法得以通过,从而禁止美国国内再生产和使用农药DDT。DDT在土壤和食物中的残留性很强,即使是在美国禁用多年后,仍不时有报道说在某些动物体内甚至人体器官中检测到它的存在。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使环境保护不仅有法可依,也有了执行这一使命的实体。实际上,这本书直接推动了美国民间的环保运动,扩大了公众知情权概念的普及。她去世6年后,环保人士发起了地球日。每年的4月22日,全世界的环保组织会筹划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快餐王国》、食品健康和构想中的食品安全局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美国食品安全的问题表面上得到较好解决。但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美国三分之一的成人超重和三分之一的儿童肥胖。在的美国,食品问题一步步演化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转基因食品、荷尔蒙和其他各种添加剂开始出现。诱人、漂亮的外形下面,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问号。出版于2001年的《快餐王国》一书充分继承了扒粪新闻写作的传统。艾瑞克世洛舍的核心观点是,《屠场》一书发表近一个世纪过去,但大工业化食品生产改变甚小,甚至随着垄断程度的加深,工业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全书详细讲述了麦当劳成功的神话。以麦当劳为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最初伴随美国西部开发、高速公路网的延展和大工业农业的发展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1979年,麦当劳公司的主席弗里德特纳灵感凸显,发明了无骨的麦乐鸡,一改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鸡而且过程繁琐的缺点,使吃鸡成为一件方便快捷的事情。麦当劳在该产品推出市场后迅速成为美国第二大鸡肉购买者,仅次于专门销售鸡肉产品的肯德基公司。很快,1987年美国禽肉消费量第一次超过牛肉和猪肉成为第一大肉类,近几年禽肉占到肉类总消费量的44.2%,居各种肉类的首位。如果说辛克莱的书促使人们关注禽肉动物如何被屠宰和加工的环节,到了《快餐王国》的当代,食品的大工业化生产冲向了新的高度。快餐文化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美国人平均将90%以上的食品开支花在购买加工过的食品上。在美国,看似简单的“吃什么”问题背后,隐藏着巨额的利益博弈。快餐食品的低价完全不反映真实成本,它将对健康、环境和廉价劳工的成本都外在化,转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由此带来的肥胖和各种心血管疾病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使美国公共医疗和保险体系不堪重负。但食品生产巨头们为维护利益,不惜花费巨资砸在各种广告和公关活动上,甚至日益将目光投向消费力渐涨的未成年人身上,诱发其冲动型购买。美国政府对玉米、大豆等少数经济作物的高额补贴,使得少数食品加工公司控制美国的整个农业。美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注和限制,也因为这些大公司的阻挠,从未像欧洲和日本那样进入立法程序,更遑论在现实中贯彻了。考虑到转基因食品等新领域落入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署的“三不管地带”,艾瑞克在书中建议:美国国会应该成立一个新机构,赋予它足够的权威,全权负责和统领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捍卫公众健康。《快餐王国》的出版,引发了美国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快餐文化的深刻反思。近年来日益普及的有机食品风潮,正在引导着美国公众向更健康的饮食结构转化,推动美国的食品安全迈上更高台阶。综观美国食品安全走过的世纪之路,这几本书宛若珍珠,在每一个关节点上绽放理性和社会关怀的光辉。而更值得嘉许的是美国公众舆论与政府及立法机构的良性互动。虽然新问题不断出现,但美国人至少不再像我们那样,整天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发愁了。

相关阅读

食品安全:每天吃的添加剂


导读:松软得可以弹起来柔滑得如丝绸一样无与伦比地松脆松软得可以弹起来柔滑得如丝绸一样无与伦比地松脆你是否经常被这样的广告词吸引?其实,食品的美妙口感毫无例外地来自食品添加剂。此时,你是不是又咬牙切齿,诅咒食品生产商可恶?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且不管你是爱是恨,都必然存在于你的生活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与它和平共处。

吃进肚子里的究竟是什么?

你以为吃肉丸跟吃肉是一回事?你以为果冻、果汁真的是有水果、更健康?你以为面包、点心、饼干那么好吃是因为师傅手艺高?你以为面汤、火锅汤、高汤、超市调味汤那么好喝是因为熬制了三天三夜?别做梦了!香是香精、色是色素、味是用了增味料

果冻是水做的,但水怎么变成那么有型的东西?加入增稠剂就做到了。需要甜味就加甜蜜素,比白砂糖便宜多了;需要香味就加香精,苹果、香蕉、柠檬、绿茶口味随你挑;需要颜色就加色素,人工色素鲜艳稳定成本低;当然,不能忘了防腐剂

上了健康的当

低盐更健康?

有些低盐食品是这样做的:盐不仅用来调味,还用来防腐、防掉色及保持口感。要减盐就要增添加剂。调味用化学调味料,防腐用山梨酸,防掉色用抗氧化剂,保持酸味用酸味剂。再用甜味剂来抑制咸味。

无糖更健康?

很多所谓的无糖低糖食品,实际上只是用甜味剂替代了蔗糖而已,这些甜味剂的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只要放一点就会非常甜,而且造价低廉,商家大爱。但吃这些化学甜味剂很可能比吃糖更有害。

非油炸更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小松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非油炸方便面的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比油炸的还高。非油炸食品为了保持松脆,往往要加入高饱和的油脂,里面含有臭名昭著的反式脂肪。

添加剂现在人人喊打,觉得是它毁掉了我们的食品安全。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如果真的不加入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想要回到农耕、手工时代,那是不可能的!

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只要不过量,基本上对健康是无害的。但如果我们从早餐开始,一天的正餐、零食、夜宵各种食物全都是富含添加剂的加工食品,那还是无害的吗?如果你想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就在购买食品的时候,看一看它的营养标签。

食品安全性遭质疑 如何鉴别染色食品


导读:食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现在的我们都是惊弓之鸟,总害怕吃到有问题的事物。很多时候,在食品外表越来越美观的同时,食……

食品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现在的我们都是惊弓之鸟,总害怕吃到有问题的事物。很多时候,在食品外表越来越美观的同时,食品的天然性以及食用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小编教您几招区别日常生活中的染色食品。

一、染色黑米

当买回来的黑米出现掉色现象,要警惕买回来的是染色黑米。

鉴定方法:

1、看黑米的色泽和外观。一般黑米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很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纹),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黑米的色泽暗淡,米粒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有虫,有结块等。对于染色黑米,由于黑米的黑色集中在皮层,胚乳仍为白色,因此,消费者可以将米粒外面皮层全部刮掉,观察米粒是否呈白色,若不是呈白色,则极有可能是人为染色黑米。

2、闻黑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黑米,向黑米哈一口热气,然后立即嗅气味。优质黑米具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微有异味或有霉变气味、酸臭味等不正常的气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3、尝黑米的味道。可取少量黑米放入口中细嚼,或磨碎后再品尝。优质黑米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没有味道、微有异味、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二、染色黑芝麻

黑芝麻染色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打扮"后的芝麻,看上去又黑又亮卖相好,能吸引消费者;二是方便将原先价格稍低、质量稍次的白芝麻蒙混其中,变相抬高售价。

鉴定方法:

将生黑芝麻放入冷水中,如掉色快,很有可能是被染色。此外,由于黑芝麻只有种皮是黑的,胚乳部分仍是白的,可以用刀切开黑芝麻,看看里面是不是白色的。也可以将黑芝麻放在手心,如果手心很快出现黑色,说明黑芝麻很有可能是被染色了。

三、染色橙子

橙子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但现在市场上的橙子颜色越来越鲜艳,越来越好看,如何区别橙子的外观是天然的还是经过染色的,消费者一定要看仔细了。

鉴别方法:

1、染过色的橙子,表面看起来特别红艳,仔细观察,可发现表皮皮孔有红色斑点,一些橙表面甚至有红色残留物。

2、用湿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湿巾变红,说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没染色的橙子,湿巾擦拭后只能看到淡淡的黄色。 染色严重的橙子,橙蒂也会变成红色;没染色的橙,橙蒂是白绿相间的。染过色的橙子,表面摸起来黏黏的;没染色的橙,摸起来比较自然。

四、染色馒头

玉米是粗粮,玉米粉制作的食品,外观、手捏感觉均比较粗糙;吃在嘴里,有些糙口。而市场上一些玉米馒头手感松软、细腻,吃起来感觉不到玉米的香味,而且颜色黄得不真实。这种玉米馒头里,极有可能添加了色素等添加剂,而这种色素多以柠檬黄为主。

鉴别方法:

柠檬黄是一种合成色素,我国规定在食品加工中最大使用量极微,超量使用对食用者健康有危害。专家建议,鉴别玉米面食是否掺入了色素,可取少量样品加水浸泡,被柠檬黄染色的玉米面食滤液呈黄色。

其实染色食品也是人工加工出来的,大家选购的时候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选那些色彩鲜艳的,受骗的几率会降低很多的!

全国首份农村儿童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食品医药网FDA消息:北京市妇联、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份农村儿童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市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相对严峻,两成农村家庭在2008年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此次调查涉及海淀、朝阳、丰台3个近郊区以及10个远郊区县,央视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共抽取132个行政村的2684名家长和儿童进行调查,并暗访了241家村(镇)小卖部和小型超市。据调查,逾九成受访家长担心目前的儿童食品安全状况。有6成家长对孩子自己购买零食的行为尤为担心。尤其是在7岁至14岁孩子中,自己购买食品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由于孩子缺乏安全意识,买零食时通常只考虑是否好吃,并不关注质量和卫生问题。他们通常在家或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购买,而这些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很多小包装豆制类食品均为伪劣、三无产品。过去一年里,21%的远郊区县家长表示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明显高于近郊区的12%。主要原因是远郊区县家长的食品安全和防范意识相对薄弱,食品安全知识匮乏,并且他们在购买渠道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遇到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后,八成家长表示会去找商家退换货,而仅有三成家长会向315投诉,相对而言维权意识较弱。面对商家售假、家长维权意识差等现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建议,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儿童食品安全问题,制定统一的保障京郊农村儿童食品安全的战略。同时,应提高京郊农村儿童食品安全意识,在周边农村开展食品安全活动,可以在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将食品安全知识带入课堂,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另外,监管部门要对农村食品加强监管,强化登记管理职能,把好食品生产企业准入关口。建立农村商品经营单位准入制度,增加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吃”——评说08中国食品安全关键词


2008年,中国百姓餐桌“动荡不安”,食品安全问题警钟长鸣。问题奶粉、问题鸡蛋、矿泉水水源等事件接连发生,让人们吃得忐忑不安。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众多消费者最大的诉求。关键词:三聚氰胺事件回顾:2008年9月,三聚氰胺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三聚氰胺是非法加入原奶以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化工原料,据卫生部通报,截至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奶粉和其他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有29万之多。从三鹿集团开始,这场灾难波及整个中国乳业,人们曾经信赖的知名乳品企业几无幸免,消费者信心受到极大挫伤,很多人患上了“恐奶症”。点评:我们到底还喝不喝牛奶?在确保牛奶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仍要培养喝奶的习惯,因为牛奶是优质钙的最好。内蒙古动物营养学专家卢德勋建议,考虑到我国居民膳食钙的摄入量远远低于推荐摄入量,而且农村儿童青少年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偏低,大力提倡饮奶是改善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场乳业危机后,三鹿集团破产,伊利、蒙牛等乳业巨头经受寒冬考验。三聚氰胺有了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一化学物质每日可容忍摄入量设定为每公斤体重0.2毫克。目前,国家出台了多项措施,全面整顿乳品行业,让中国百姓放心喝奶。关键词:病虫柑橘事件回顾:人们都对这样一条短信记忆犹新:“告诉家人和同事朋友暂时不要吃橘子,今年广元的橘子在剥了皮后的白须上发现了小蛆状的病虫。”其实,这番告诫之语并非无风起浪,而是为广元柑橘的真实状况所印证。四川广元几个乡镇出现了柑橘虫害,本是一个小范围的局部问题,却波及广大消费者对其他各地柑橘质量的质疑,导致人们“谈橘色变”。点评:我们要不要相信传言?呼和浩特市民杨桂枝说,权威部门没有公开信息时,只能选择“宁可信其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说,传言止于权威信息公开及时,病虫柑橘事件留下的教训是,遇到突发事件,政府部门要尽快争取“第一时间”告诉真相以减少恐慌,避免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关键词:矿泉水水源事件回顾:随着一篇名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帖子在互联网上迅速蹿红,康师傅矿物质水陷入了信任危机。而之后康师傅与农夫山泉展开口水战,舌斗的结果更是把火引到了行业标准的争论上来。点评:我们要喝什么样的水?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市场上的水五花八门。从价格战、广告战、渠道战到“水种大战”“pH值运动”,一直以来,饮用水市场的火星从没有熄灭过,而这背后少不了市场竞争下的利益之争。内蒙古新闻网李东海无奈地说,尽管有些行业部门对一些标准有过讨论,却没有人能告诉广大消费者哪种水是健康的。相比之下,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则明令禁止在饮用水中添加任何其他成分。他说:“在没有进行全面的实证研究之前,禁止添加也不失为一种对消费者负责的举措,我们也期待这场水源大战能真正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关键词:滥用添加剂事件回顾:使用了20多年的“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突然成了众矢之的。12月9日,卫生部收到国家粮食局提交的有关“停用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申请材料。卫生部将提请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则进行讨论,再最后做出是否禁用的决定。我们在不经意间都吃过这样的食品:一种板栗,不仅手感好,而且油光锃亮,秘诀是添加了蜡,但蜡在锅里受热融化后,直接附在了栗子皮和开裂后露出的栗肉上;一种豆芽,光溜溜的无根,秘诀是添加了激素和化肥;一种红枣,十分新鲜光亮,口感泛甜,秘诀是添加了酱油和甜蜜素……点评:打蜡板栗、激素豆芽、人造红枣所共有的特征是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剂是食品行业不可或缺的,但是一些商家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则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另一种则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当前,国家已经公布了首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打击整治行动正在各地深入开展。呼和浩特市工商局专业市场分局的高树林认为,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商贩的非法行为。同时,广大消费者买东西时也要多个心眼,认清食物原色与本质,提防过白、过艳、过香、过筋的食品。比如,买板栗时不要买开口的,质量好的板栗颗粒并不大,外形均匀,用指甲一剥就开。选购豆芽时,先要抓一把闻闻有没有氨味,再看有没有须根。关键词:“洋食品”事件回顾:12月8日,上海、四川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入境口岸例行检查中,从多种欧洲输华食品中相继检出质量安全问题:意大利白兰地酒甲醇超标、荷兰大豆蛋白粉检出转基因成分、比利时巧克力制品柠檬黄、亮蓝、喹啉黄超标……近年来,进口食品也频频曝出各种问题,进口食品的质量问题与国产食品一样,让人担忧。点评:“洋食品”一定安全吗?内蒙古消费者协会茹峰说,有一部分消费者对“洋食品”盲目信任,仅凭一个“洋”字就将其定性为“安全”“高档”“放心”的食品。其实,很多“洋食品”同样存在问题,每年投诉的案例也不少。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只有不断加强质检,不仅加强国内食品检查,对“洋食品”同样严查不放,才能让问题食品无处遁形。

美国召回罐装奶油蘑菇汤食品


食品医药网FDA消息:据2009年11月4日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疫局报道,BayValleyFoods公司正在召回大约20,286磅罐装奶油蘑菇汤食品。原因是该受影响产品被疏忽地贴错了标签并有可能含有一种未申报的过敏原鸡蛋。鸡蛋是一种已知的潜在的过敏原,它没有被注明在标签上。当局也对此发出了警报。被召回产品信息:箱装有24罐10.5英两的贴有错误标签“MeijerCreamofMushroomReducedSodiumCondensedSoup”的召回产品。在产品罐的底部可以找到保质期至2011年8月7日且产品罐的顶部喷有“51p”的字样。该召回产品中可能还含有叫“MeijerChickenNoodleReducedSodiumSoup”的汤。该召回食品生产于2009年8月7日,主要被销往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和肯塔基州。该问题被发现于梅杰商店接到顾客投诉之后。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疫局尚未接到消费者因食用该召回产品而产生不良反应的报告。任何担心过敏性反应的消费者应该与内科医生联系。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现在越来越多的食品是带包装的,虽然是方便了很多,但是安全隐患也随之而到。怎么才能看出来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呢?下面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吸管:尽量挑选透明的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有时用塑料吸管喝饮料,总是有种怪味,这样的吸管多数存在健康隐患。按照国家标准,用于生产吸管的食品级塑料是没有味道的,如果有味道可能是用废塑料加工制作的。有时商家还会用颜料来遮盖废旧等不合格材料,因此颜色越鲜艳,安全隐患越大。尤其是用吸管喝热饮时,有害物质会随之溶解,对肝脏、肾脏都可能造成伤害。消费者应尽量少用一次性吸管,购买时要认清QS标识,尽量挑选透明的、独立包装的吸管。

纸杯:杯口杯底不能穿花衣

《纸杯》国家标准实施至今已逾半年,通过调查发现,一些批发市场内销售的纸杯仍随意印有图案。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挑选杯口距杯身15毫米内、杯底距杯身10毫米内没有印刷图案的纸杯。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易拉罐:拉环印字不安全

绝大多数易拉罐都是整体暴露在外面的,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极易被灰尘、微生物等污染,拉环处更容易藏匿脏物,直接用嘴对着罐口喝很可能会引发疾病。因此,罐装饮料最好也要倒出来喝。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促销,在内环中用油墨印刷再来一罐等中奖字样,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不锈钢锅:注意锰含量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掺入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制成的,若使用不当,微量金属元素会在人体中慢慢累积,且不锈钢餐具易与酸、碱、酱油、盐等发生化学反应,溶出有害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目前我国对不锈钢产品中的锰含量并没有要求,因此不少厂家在不锈钢餐具中加入过量的锰来替代较贵重的镍,不但影响防腐性能,还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肠道紊乱等症状。因此,购买时一定要索要检测报告,看有害金属是否超标,使用时也尽量不要用力摩擦、敲击锅体。

袋装奶:先清洗包装再喝

袋装奶外包装上通常印有很多图案及文字,这些染料中多数含有铅,长期用嘴咬开饮用,容易中毒,影响血液和肠胃系统。因此,喝牛奶时尽量先将包装清洗干净,再用干净的剪刀将其剪开,倒进杯子里饮用。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保鲜膜:别包油脂类食物

塑化剂是种塑料助剂,起到增加塑料弹性的作用,它与油脂接触时会渗出,长期累积后会引发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心血管、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连带受伤,伤害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按国家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使用的增塑剂仅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尽管如此,塑化剂仍被大量应用于pVC食品保鲜膜、糕点托等。

瓶盖:拧开后擦擦瓶口

瓶装饮料中,起密闭作用的是螺纹瓶盖上一块突出的胶垫,螺纹状的结构只具有紧固作用。瓶盖螺纹处缺少保护,一旦有灰尘或细菌进入,就会对瓶口造成污染,用嘴接触后极易患病。因此瓶装水最好倒出来喝,或用消毒纸巾擦拭一遍;若开盖后发现饮料遭污染、瓶盖有发霉迹象,就不要喝了。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果蔬标签:黏合剂危害健康

超市、市场内的蔬菜一般都被各种颜色的胶带捆成一把一把出售,有些水果表面也贴有标签。其实,这些胶带或标签中的黏合剂含有苯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渗透到食物内部,即使标签贴于保鲜膜外,苯也可以穿过保鲜膜渗透到食物中,使人食用后出现呕吐、胃痛、头昏、失眠等。因此,尽量少买贴有标签或胶带的果蔬,如食用这类果蔬,最好先削皮。

锡纸:用时别加调料

烹饪时用锡箔或铝箔可以防止肉类烤焦。但是锡箔中含铅量高达50%左右,表层还能生成有毒的铅白和氢氧化铅,加热时生成黄色的黄丹(一氧化铅)也是有毒化合物,若被吸入呼吸道,会沉积在肺部,导致慢性中毒。使用锡箔或铝箔时,如果食材上添加了调味酱或柠檬汁等,其中的酸性物质会把锡、铝析出。因此最好不要加调味酱或柠檬;可用菜叶代替锡箔,或以笋壳、茭白壳垫底,不仅无污染,且味道鲜美。

安全隐患 食品包装安全警示必看

塑料袋:厚度低于0.015毫米别用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塑料袋厚度要求不低于0.015毫米,塑料购物袋厚度要求不低于0.025毫米。不达标的塑料袋属淘汰产品,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多数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此外,食品包装还存在定量不达标、食品标签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标注,甚至人为地多标、少标、小标、重标等现象。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包装上标示的数量是否与实际一致,如不一致,应立即拨打12315举报;留意食品包装是否按要求标注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这五大类营养成分,生产日期是否有误等。

虽然带包装的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的,但是大家一定要看好安全警示哦~

安全食品到底存在什么隐患


导读:国家质检总局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不过,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食品安……

国家质检总局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不过,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

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数据,或许有其真实的一面,但恐怕与公众感受不符。因为,支撑其数据科学性的要素,至少包括严谨的国标、周密的检测技术和严格的安全监管,而睽诸现实,这三方面实在难令人满意。

关乎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争议一直沸沸扬扬,某些跨国公司执行的双重标准,更是放大了我们现行食品安全标准的粗陋。譬如,2009年雀巢公司在我国销售的婴儿米粉被检出含转基因成分,相关规定却束手无策,因为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婴儿米粉可以不标注转基因成分。再如,今年7月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饮料在台湾被检出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但在大陆却属合法食品添加剂。

假如诸多食品安全的生产标准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先天性不足,那么,食品安全合格的底线就低,食品安全监督抽查的合格率显然会因此而高涨,道理不言自明。所以,必须反躬审视我们的食品安全标准是高还是低,如果是建立在低标准上的高合格率,那么即便这个数字再高,也让人心存不安。

更让人汗颜的是,我们的检测技术与设备,仿佛总是落后于食品造假技术,最典型的莫过于千夫所指的地沟油,至今没有一套科学准确的检测技术。据央视报道,我国目前2200种食品添加剂中,有检验标准的只占总数的近四成,这意味着有六成食品添加剂无法检测。可见,90%食品安全合格显然要大打折扣。

在食品安全监管层面,从猖獗盛行的地沟油,到沉渣泛起的瘦肉精,诸多具有轰动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多源于媒体调查或者网友曝。既然监管存在太多疏漏,那么监督抽查的食品合格率,就失去了全面反映食品市场状况的表述价值。

由此可见,缺失了高标准国标、科学的检测技术和严格的监管,食品安全合格率就像是花瓶式数据,即使再漂亮也是无土栽培,不接地气。

吃有机食品有哪些安全隐患


相信我们大多数的朋友们在生活中都是经常可以吃到有机食品的,当然,有些有机食品对于我们人体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大家也要知道,有些有机食品的危害也是比较多的,那么吃有机食品有哪些安全隐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农药残留

首先我们大家如果经常吃那种没有清洗干净的有机食品,那么会导致我们大家出现中毒的情况的,因为现在的许多的有机食品表层附着有大量的农药,这些农药残留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是非常的不利的。有机食品确实不能使用人工合成农药,但可以使用有机农药,如杀菌剂、天然除虫菌素等。它们同样具有毒性,也并非完全不残留,如果不清洗干净就吃下去,对身体同样可能有安全风险。

有天然毒素风险

另外,我们大家经常吃有机食品还可以非常大的天然毒素的风险,一旦大家摄入过多,那么会出现中毒的情况,并且有时候还会引发许多的疾病的,所以我们大家在吃有机食品前,一定要将其清洗干净了。一些植物性食物,为了预防虫害,会产生天然的毒素;而且,有机食品也有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如花生发霉可能有黄曲霉毒素的风险;谷物可能有真菌毒素的风险;玉米可能有伏马菌素的风险。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生活中经常吃有机食品的一些危害了,我们可以知道,如果经常食用一些不干净的有机食品,那么会导致我们大家出现中毒的情况的,尤其是一些农产品,起表面的农药残留是非常严重的,一定要清晰干净再去食用。


安全饮食 速冻食品如何选购才健康


导读:速冻食品问题多,怎么挑选速冻食品呢?教你挑选安全速冻食品,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抽空自己包饺子或者是蒸馒头,更多是去街上买,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速冻食品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挑选安全的速冻食品呢?

速冻食品是通过急速低温(-18℃以下)加工出来的速冻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的安全有了保证。但近期的速冻食品细菌门事件让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究竟速冻食品还能不能吃?专家为我们作出了解答。

金葡菌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对人体有何危害呢?专家表示,就速冻面米制品(包括速冻饺子、云吞等)而言,金葡菌可能主要有两大污染途径,一是由原料肉在切割加工过程中带入;二是食品操作人员带菌导致。

如果人们吃下金葡菌达到一定数量,会出现剧烈恶心、呕吐等,同时伴有上腹部绞痛、腹泻。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虚脱、肠痉挛和严重失水。但病程较短,12天内可恢复。

如果速冻食品中金葡菌菌量少,并不会导致中毒。除了金葡菌外,速冻食品还可能出现三大安全隐患。

导读:速冻食品问题多,怎么挑选速冻食品呢?教你挑选安全速冻食品,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抽空自己包饺子或者是蒸馒头,更多是去街上买,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速冻食品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挑选安全的速冻食品呢?

速冻食品三大安全隐患

1。菌落总数超标。专家指出,菌落总数是反映卫生状况的指标之一,如果食品生产的卫生条件差,菌落总数很可能超标,这不仅影响口味,还意味着其他腐败菌甚至致病菌可能超标。

2。氧化。过氧化值超标是速冻面米制品不合格的原因之一,专家表示,这说明制作原料可能存在问题,发生脂肪氧化,超标食品可能有哈喇味,购买时需谨慎。而水饺等速冻面米制品买回家后,因存放时间太长或开袋后没有及时吃完,会出现个体开裂的情况,也可能发生氧化,导致食品失去原本风味,甚至发生变质。

3。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流失。速冻食品最理想的保存温度是-18℃,但家庭普通冰箱的冷冻室很少能维持这一温度,有的甚至只有-8℃左右,如果东西太多,就更难达到该储存条件。此外,存放时间越长,流失越严重。

导读:速冻食品问题多,怎么挑选速冻食品呢?教你挑选安全速冻食品,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已经没有多少人可以抽空自己包饺子或者是蒸馒头,更多是去街上买,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速冻食品就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挑选安全的速冻食品呢?

安全选购速冻食品

最后,专家为大家总结了安全选购速冻食品的几个要点。

挑独立包装、冰柜底部的。购买时要到有低温冷柜的大中型超市购买,散装的可能便宜,但其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都不明确,所以独立包装的更保险。位于冰柜底部的温度比上层的更稳定,存储条件更好,质量更有保证。

建议到离家最近的超市购买,并最后买速冻食品。回家后,应尽快把速冻食品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并保证温度在-18℃以下。存放时应和其他鱼肉等生食分开,避免相互间传播细菌。

察颜观色很重要。若发现速冻水饺、鱼虾丸制品等食品变软、个体间相互黏连,可能说明储存温度过高,有细菌繁殖的风险。已经结冰或结霜的产品别买,因为可能是融化后再冻上的。应选择表面呈淡红色的速冻肉类,发黄、发黑、发红、有哈喇味的也别买。

温馨提示:教你挑选安全速冻食品,专家解释说现在很多人认为速冻食品是安全的,其实如果你不仔细去挑选的话在食用过程中又不注意,那么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还是存在隐患的。

误区三:药品洗剂更安全


有些女士经常用洁尔阴、肤阴泰、肤阴洁、皮肤康等中药制剂清洗阴部,认为中药最安全。中草药虽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但中药制剂也属医生处方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而且中草药保存期较短,容易变质发霉,使用后反而有害。还有的女士喜欢用高锰酸钾消毒剂,认为这样消毒洁阴更彻底。这里要特别提醒女士们,高锰酸钾使用时间较长,皮肤将变得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痉痒。如果没有按标准稀释高锰酸钾,浓度超过1:5000或粉末没有完全溶解,一旦沾上外阴部,会腐蚀娇嫩的皮肤和黏膜。

除药物外,还有的女士不恰当使用洁阴用品。最常见的是用肥皂清洗外阴部,认为肥皂有较好的洁净作用。肥皂(包括香皂)为碱性,对皮肤有刺激性,去皮脂后皮肤干燥,反而会引起皮肤刺痒。

有的时髦女郎喜欢用休浴露,认为沫浴露的清洗作用温和。其实,沫浴露是化学制剂,刺激皮肤黏膜后,容易引起过敏性或接触性皮炎。

实际上,健康妇女根本不需要使用上述洁阴品。

散装食品的三慎重


【导读】食品安全消费方面,特别是散装食品消费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沈阳市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购买散装食品的三慎重,下面就来看看散装食品的三慎重。

散装食品的三慎重

近日,本报记者在沈阳市消费者协会采访时了解到,从该会开展对商品和服务监督工作和受理消费者投诉情况分析看,食品安全消费方面,特别是散装食品消费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有的消费者本身消费知识短缺,存在消费盲区和误区;也有一些经营者诚信意识缺失,食品安全意识差。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沈阳市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购买散装食品时要做到六注意.

一要注意慎用塑料袋。目前市场、街头小店、大排档等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吸引着众多消费者,一些经营者销售这些食品时,大多是用塑料袋套在碗上盛装,这样看似卫生,实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国家规定用于盛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塑料袋,原料必须符合食品级要求,且在产品最小销售单元上注明QS标志和食品用或食品专用等字样。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盛装食物的塑料袋是否符合标准。

二要注意食品级塑料袋不可盛放高温食品。经营者经常用食品袋盛装麻辣烫、热汤等高温食物,存在安全隐患。当食品达到一定温度时,塑料袋里的化学成分就有可能会渗出,从而污染食物,对人体造成危害。即使是用食品级塑料袋盛装,长期食用也很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三要注意尽量少用色泽鲜艳的一次性吸管、塑料杯,尽量不用塑料杯、吸管喝热饮。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去年曾进行过一次性塑料碗、纸杯、塑料吸管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三成纸杯、塑料杯、吸管样品质量不完全符合标准,主要是荧光物质和脱色实验不达标。荧光性物质不容易被分解、排除,积蓄在体内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成长,严重的会引起细胞变异。人工合成色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强,但某些合成色素具有毒性,可导致腹泻,甚至可能导致生育力下降、畸胎等等,有些色素在人体内还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