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什么才能养生

2019-10-12 │ 吃什什么才能养生 冬至养生提醒

专家提醒只有“吃动两平衡”才能战胜肥胖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日常生活中关于养生保健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提醒只有“吃动两平衡”才能战胜肥胖”,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院士在参加“2008昆明营养知识宣传周”活动时指出,不吃谷物类食品反而会引起肥胖,只有坚持“吃动两平衡”才能打赢肥胖阻击战,并预防因之带来的并发症。陈君石说,中国营养学会此前制定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人每日大约应摄入水1200毫升、谷类薯类及杂豆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鱼虾类50-100克、畜禽肉类50-75克、蛋类25-50克、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油25-30克、盐6克。陈君石认为,目前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白领的饮食都存在一个误区,不吃谷物类食品,试图以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来保持体型,这是不科学的。人体长期得不到应该摄入的营养会造成紊乱反而引起虚胖,正确的做法是各种食物都酌量摄入,然后通过运动把多余的热量消耗掉。云南营养学会理事长、昆明医学院副院长李燕教授告诉,云南目前存在着营养过剩和缺乏的双重挑战。大约有700万贫困人群还存在基本热卡摄入不足的情况,而的城市人口和一部分农村发达地区的人口则热量摄入过多,引起大量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肥胖并发症。因此,通过宣传建议公众均衡膳食、多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君石说:“目前发达国家的超重人群和肥胖人群比例为1:1,我国平均为3:1,而云南仅为8:1,这一方面说明云南在肥胖问题的整体状况是好的,但另一方面也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如果不大力预防,云南在肥胖化问题上将‘前途无量’。因此大家要‘少吃一两口,多动十五分’,打赢这场肥胖阻击战。”“2008昆明营养知识宣传周”由云南省营养学会主办,国际生命学会中国办事处、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和家乐福(中国)食品安全基金会组织发起,自11月21日起分两次向居民提供营养知识宣传,通过倡导平衡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Ys630.com相关知识

专家提醒:吃蟹注意“三不宜”


市场上大闸蟹渐多,吃蟹市民也越来越多。大闸蟹味道鲜美,但若食用时不注意卫生会引起食物中毒。根据近几年市场反馈的信息,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提醒市民,吃蟹注意“三不宜”—www.511511.com/gg/images/back_01.jpg);BACKGROUND-REpEAT:no-repeat"cellSpacing=0cellpadding=0width=360border=0>不买死蟹有些蟹贩悄悄卖个头较大的死蟹,开价要比活蟹便宜一大半,市民千万不要贪便宜去买死蟹。因为死蟹体内的细菌迅速繁殖、扩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组胺和类组胺物质。死蟹煮熟后,肉中的这类会引发过敏性食物中毒的有害物质仍然存在,食用死蟹者可能因此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垂死的蟹被上海人称为“软脚蟹”,这种蟹的背壳呈黄色,蟹脚软,翻身困难,蟹肉中毒素已较多,也不宜购买。不制醉蟹不少上海人喜欢吃醉蟹,购买大公司制作的醉蟹比较安全,市民最好不要自制,因为醉蟹制作的卫生要求甚高。大闸蟹体表、鳃部和胃肠道均沾满了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特别是蟹体内的肺吸虫幼虫囊蚴感染率较高。这种肺吸虫囊蚴的抵抗力很强,一般要在55摄氏度的水中泡30分钟或20%盐水中腌48小时才能杀死。据专家考证,大闸蟹若未煮透就吃,就可能感染肺吸虫病。卫生未达标的腌蟹和醉蟹,也可能传染肺吸虫病。肺吸虫会寄生在人体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吃蒸煮熟的蟹是安全的,不过蒸煮时得注意:在水开后至少还要再煮20分钟。不嚼肠胃上海人差不多人人喜欢吃蟹,但大多数人不知道吃时必须除尽蟹鳃、蟹心、蟹胃、蟹肠“四小件”,因为这“四小件”含有细菌、病毒、污泥等特多。蟹胃俗称蟹尿包,位置在背壳前缘中央,为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蟹肠是从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蟹心俗称“六角板”。两排蟹腮长在蟹腹部,软绵绵状如眉毛,俗称“蟹眉毛”。蟹黄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此外,患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或处于肝炎活动期的病人,最好不吃蟹,以免使病情加重。伤风、发热以及腹泻的病人也不宜吃蟹。

烹饪专家提醒:“趁热吃”其实不健康


“趁热吃”一向是中国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话,不过,这种礼节似乎应该改改了。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表示,“中国人爱吃热有一个原因是,许多食物的美味需要靠温度来‘激发’,而中国人的味觉和嗅觉早已适应了这种被温度激发出的香味,所以热食成为国人千百年来不变的饮食习惯。”边疆说。尽管如此,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与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中医也不主张饮食过热。中国中医科学院东直门医院内科教授姜良铎说:“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过程适宜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许多家长在给小宝宝喂饭时,都会吹至微温后再喂,其实,这个温度对成人来说同样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嘴,就是最适宜的。”姜良铎说。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日常最好饮用温水。水温在18~45℃之间。过烫的水不仅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钟学直)

营养专家推荐的平衡食物


燕麦片。含水溶性纤维最多的食物。据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目前城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下,连续6周食用燕麦,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特仑苏醇纤奶。牛奶,营养学界公认的全营养食品,每天定量饮用有助于平衡机体。2010年特仑苏推出一款平衡胆固醇,添加人体所需植物甾醇的功能性牛奶--醇纤奶,利用德国先进技术,物理提纯出大豆、玉米等食品中的植物甾醇酯,而植物甾醇酯是酯化后的植物甾醇,易与牛奶相融合,发挥其抑制坏胆固醇吸收的作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开展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数据显示:植物甾醇能明显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TC)、坏胆固醇(LDL)的含量,而不降低好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的含量。摄入或补充足量的植物甾醇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欧美等发达国家,将植物甾醇广泛的添加于日常食品中,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在中国,特仑苏醇纤牛奶的问世令国人也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调节胆固醇水平,便捷也健康。

水果类。很多水果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例如橙、苹果、香蕉及西柚等,都是上佳平衡胆固醇的食物。

红萝卜。红萝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他命A等营养物质。另外,不少蔬菜都含有水溶性纤维,例如椰菜,其营养价值与红萝卜不相上下。

豆类。豆类是既便宜又安全有效的平衡胆固醇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经常食用有助于调节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菌类。菌类含丰富的水溶性纤维,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心脏病,而且菌类食物烹调方法简易,味道可口,吃多点亦无妨!

生姜。生姜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它是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有很好的作用。

大蒜。大蒜含有硫化合物,可直接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胆固醇。

深海鱼。深海鱼类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能降低甘油三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预防血栓形成。

海藻类。即海带及紫菜,其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无论凉拌或煲汤,都能令人体有效吸收。

专家提醒:节日吃喝要讲科学


春节一天天近了,家家户户开始大包小包地采购年货,成箱的各种饮料、花样繁多的各类零食被搬回了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提醒市民,节日里喝饮料、吃零食要讲科学。每逢节日,酒精饮料和甜饮料就十分畅销。营养专家范志红说,这些饮料并不健康,营养价值低而能量过高,对人体无益。她建议大家过节时喝些不含糖的健康饮料,如玫瑰花茶、菊花茶、大麦茶、乌龙茶、红茶、绿茶等,这些饮品味道清香、帮助消化,餐后饮用有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脂;对于偏爱甜味饮料的人,不妨喝些纯果汁、山楂果茶、甜豆浆和乳饮料,营养价值比碳酸饮料高;如果想喝酒助兴,可以选择红葡萄酒,它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同时注意不要过量饮用,100毫升左右(也就是高脚杯多半杯)是合适的量,多了一样会对心脏有害。节日餐桌上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零食。范志红提醒,传统的节日零食多是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像糖果、膨化食品、糕点等,在正餐很丰富的情况下,再摄入高热量的零食,会给消化系统增加负担。因此,宜选择高纤维的食品,最好是热量偏低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如鲜水果、酸奶、香菇干、海苔片、红薯、荸荠等,坚果类营养价值高但热量也高,每日宜控制在半两左右。

专家:巧克力和肥胖“勿搭界”


在过去的多个研究中,吃巧克力的人会降低肥胖率,那是因为巧克力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认可,下面就为你介绍吃巧克力的人会降低肥胖率。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Beatrice A.Golomb的研究发现,吃巧克力频度高的人BMI指数(肥胖指数)更低。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内科医学档案》。该研究认为可可中含有的表儿茶素促进人体代谢后造成BMI更低的效果,认为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巧克力有助抑制抑郁症恶化

Golomb的研究团队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挑选了无心血管病史、无糖尿病史、无胆固醇异常病史的20-85岁男女共计1018人参加研究,获得了其中975人平均每周吃巧克力的频率、激烈运动次数、饱和脂肪及蔬菜水果摄取情况、BMI指数等的数据。

数据显示平均年龄57岁,男性占68%,平均BMI28,平均巧克力摄入频率为每周两次,平均每周激烈运动3.6次。

另外,在该团队进行的先行研究中,曾经针对巧克力的摄入量与抑制抑郁症恶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承认巧克力的抗抑郁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也针对抑制抑郁症状进行了评价。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结果显示,巧克力摄入频度的增加与BMI指数低、高能量与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取、抑制抑郁症恶化等有关,但与激烈运动的次数无关。

表儿茶素或许有助脂肪代谢

在研究结果中表明,巧克力摄入频度增加与BMI值低之间的关联性,在考虑了年龄、性别、摄入能量与饱和脂肪酸的量后依然没有变化。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Golomb认为,这次的研究成果得出了非常有趣的结论:吃巧克力频率高的人与吃巧克力频率低的人相比,BMI指数会更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论文中巧克力的摄取频率、摄取量、BMI等相关数据并没有具体的体现。

据Golomb表示,原本人们认为巧克力含糖量、含脂量高,多吃可能导致BMI指数升高。但咳咳中含有的表儿茶素加大了脂肪体重的减少,动物实验也表明无论是否有运动都能够减少体重。

因此,这种代谢效果也应当在人体进行探讨,有必要进行随机实验进一步验证研究的结果。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每天吃巧克力有助美容!

高能量食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容大敌,可巧克力却是一个例外,而且每天吃巧克力有助美容。巧克力中含有的丰富可可多酚是抗老美肤的神器,不但对皮肤有用更有助于健康,巧克力的这些美容功效,让我们来细数一番每天吃巧克力有助美容吧!

巧克力一直以来被称为美容神器,主要就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丰富的可可多酚。这是植物为了抵抗紫外线的氧化而具有的天然植物防御机能。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除了可可多酚外,巧克力中还含有儿茶素、异黄酮、芦丁等生物碱存在,而这些生物碱都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有良好的抗老化、助美容功效。

红酒因富含多酚而著名,但巧克力中含有的可可多酚比红酒中更多,黑巧克力中的含量尤其可观。

美肌的另外一个大敌就是便秘,出现便秘的原因很多,膳食纤维的缺乏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但是巧克力中却含有大量膳食纤维,适量吃巧克力就能够补充一部分在日常饮食中缺乏的。

加上巧克力中还含有铁、钙、镁、锌、钾等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肌肤新陈代谢,同时消除肌肤水肿,还具有缓解压力、恢复疲劳的功效。

巧克力并不适宜多吃,但对于女性白领们来说,巧克力是一个不错的零食,每天在工作间隙吃一小块黑巧克力,不但能够补充营养和糖分,还能够摄入足够的美容营养素,促进美容美白,抗击衰老和各种皮肤问题。

吃巧克力不易变胖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