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粥的配方是什么

2019-10-12 │ 养生粥的配方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养生应适应季节

六味地黄汤的配方是什么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六味地黄汤的配方是什么”,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六味地黄汤的配方是什么

1、组成: 熟地5钱,淮药8钱(炒),僵蚕1钱5分(姜汁炒),云苓3钱,丹皮(去骨),泽泻(盐水炒)1钱,麦冬(去心)1钱,炙草1钱,桂圆3粒。

2、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

3、服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

六味地黄汤的功效

1、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作用与人参相似。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能激活细胞免疫及抗体生成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扁桃体细胞诱生干扰素,提高血清干扰素水平。

3、扩张血管,对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和改善肾功能作用。

4、减少心肌胶原的沉着,防治高血压心血管损害。

5、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抑制梗死心脏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缩小梗死面积,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

6、对血脂的影响 ,可明显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提高HDL-C/TC的比值,促进脂质代谢,长期服用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7、改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8、改善性腺功能障碍,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活动率,增强性功能。

9、促进肾脏对体内代谢产物尿素的排泄,保护肾排泄功能。

10、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正常的ALT活性无明显影响,但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及强的松龙所致的ALT活性升高有显着的降低作用。

11、增加小鼠体重,增强体力,延长游泳时间,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发生中心活跃。

12、增强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存活时间,提高腹水型宫颈癌U14细胞内的cAMp,提高癌细胞增殖抑制率。

13、能抑制氨基甲酸乙酯、亚硝胺的肿瘤诱发率。

14、对于食道上皮细胞增生证,有阻断癌变作用,可预防食道癌发生,减低发病率。

15、六味地黄汤中泽泻含锌量高,山茱萸含铬量高,对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有预防作用,故六味地黄丸对预防老化和早衰有一定作用。

16、使红细胞糖代谢恢复正常。

17、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延长生存率,保护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功能,防止心、肝、肾功能的损害,保护NK细胞活性,增强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六味地黄汤的食用注意事项

1、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孕妇、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随便食用 。

2、不宜在服用六味地黄汤期间服感冒药。

3、服六味地黄汤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拖着。

4、在服药2周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详细咨询医生状况。

5、食用六味地黄汤期间忌吃辛辣食物。

6、六味地黄汤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六味地黄汤在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不可随意使用,必须在监护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六味地黄汤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六味地黄汤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者也不宜:虽说六味地黄汤是偏于补阴的药,但方子内滋阴的药偏多,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所以,即使你是属于肾阴虚者,但脾胃功能不好,也不建议服用。

12、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者不宜: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晕耳鸣等。六味地黄汤虽说有补肾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时期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长期服用,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

13、明显肾阳虚者不宜:肾阳虚多表现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体质虚弱、喜暖畏寒。许多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以为是因为肾虚引起的,于是就自作主张服用六味地黄汤,但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肾只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与性功能强弱没有直接联系。

ys630.coM延伸阅读

六味地黄丸的配方大全


六味地黄丸是中成药的一种,主要治疗的就是人体肾虚症状,可以有效的补气固精、降热去火、对于人体肝脏等等都很有好处。六味地黄丸其是很传统的一种品牌,再过去就有六味地黄丸这一个产品,而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产业也越来越先进,人们改善了其配方,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其配方。

六味地黄丸配方的组成是: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和丹皮

方解: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称为 三补。 又用泽泻清泻肾火, 并防熟地黄之滋腻; 茯苓淡渗脾湿, 以助山药之健运, 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共为经使药,谓之三泻。

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八纲辨证,即表里,虚实,寒热,和阴阳。

系统观:标为肾虚,一剂中药包含了对肾,肝,脾的调理。

整体观: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的目的,而不是单纯的肾虚

普遍联系观:根据五行理论,肾水生肝木,肝木克脾土

本方证以 肝肾阴虚 为本, 兼有虚热内扰。 治宜滋补肝肾为主, 适当配伍清虚 热、泻湿浊之品。

本方为《 金匮要略 》所载之 " 崔氏八味丸 " (仲景易名日 肾气丸 )减去桂枝、 附子而成。 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 为君药。 臣以山茱萸补养肝肾, 并能涩精,取 " 肝肾同源 " 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合,是为 " 三 补 ". 佐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 健运;丹皮清泄虚热, 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 " 三泻 ".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 而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而以补肾阴为主。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 于补,相辅相成,补大于泻,共凑滋补肝肾之效。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六味地黄丸的药性是什么?


说起六味地黄丸,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很陌生,即使不知道六味地黄丸有什么作用和功效,但是听别人说起它也是常见的事情。六味地黄丸,现在非常的受人们的欢迎,人们总是会很任性的就选择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自己的疾病。那么六味地黄丸有什么药性呢?请看资料。

六味地黄丸,同名方约有4首,现选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剂。中医学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的功能,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症。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1.熟地黄--滋阴补肾,生六味地黄丸瓶装

六味地黄丸瓶装

血生精。

2.山茱萸--温肝逐风,濇精秘气。

3.牡丹皮--泻君相之伏火,凉血退蒸。

4.山药--清虚热于肺脾,补脾固肾。

5.茯苓--渗脾中湿热,而通肾交心。

6.泽泻--泻膀胱水邪,而聪耳明目。

7.六经备治。而功专肾肝,寒燥不偏,而补兼气血,苟能常服,其功未易殚述也。

以上的材料就是关于六味地黄丸的药性的介绍。六味地黄丸的功效非常的多,但是也不可以随意的服用。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来服用,最好是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出现任何不好的反应,应该要及时告诉主治医生。

八味地黄汤中药方剂


八味地黄汤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有着非常多的功效与作用。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八味地黄汤的处方和功能主治,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八味地黄汤的相关知识吧!

八味地黄汤

【处方】

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

【功能主治】

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当归各5钱,再服20剂。

【各家论述】

六味汤为补精之圣药,肉桂为引火归经之神品,川芎治头痛之灵丹,能补血而走于巅顶,合而用之,所以奏功如响。

【摘录】

《辨证录》卷二。

八味地黄丸

【处方】

山茱萸、山药、丹皮、云苓各24克、泽泻15克、熟地24克、五味子15克、炙黄耆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

结语: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这个八味地黄汤的中药方剂一定也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独到的了解了吧!没错哦!八味地黄汤的中药方剂就是有这么多的功效,没懂的话!就再看一遍哦!

加减八味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加减八味地黄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怀熟地8钱至1两余,丹皮1钱,山茱肉2钱,茯苓2钱5分,山药2钱4分,泽泻(盐水炒)1钱,牛膝1钱,麦冬3钱,五味子6分,肉桂(盐煎,刮去粗皮)1钱。

【功能主治】凡咳嗽不止,痰唾槁枯,身热骨痛,头眩目胀,或时畏寒,六脉弦数,肌肉日瘦,夜不能寐,甚有两颊之间肿硬者。

【用法用量】水3大碗,煎1碗,食前温服,日1剂,不煎渣,服后随进饮食压之。数剂后,热退嗽减,六脉洪缓无力,身体倦怠,照前方冲参汤服。愈后,每早淡盐汤吞服八味丸4-5钱。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二

上文主要介绍了加减八味地黄汤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从名字来看可以看出两种中药材,其一是犀角,另外一个是地黄,犀角应该是属于名贵的中药材吧,这个汤从价值来看就感觉不一般,那么除了这两味药外还有什么其他的药材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和功效吧。

【方剂名】

犀角地黄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犀角一两(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八两(24g) 芍药三两(12g) 牡丹皮二两(9g)。

【用法】

上药四味,畋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3.蓄血瘀热证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

本方治证由营热不解,深陷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人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上溢则见吐血、衄血;下出则见便血、尿血;外溢肌肤则见发斑;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则舌紫绛而干;又与热互结,致蓄血瘀热,喜忘如狂,但因邪居阴分,热蒸阴液上潮,故漱水不欲咽。此际不清其热则血热不宁,不散其血则瘀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热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中犀角(现以水牛角代)咸寒,直人血分,清心、凉血、解毒,使热清血宁,为君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既助君药清解血分热毒,又可复已伤之阴血,为臣药。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既能增强凉血之力,又可防止留瘀之弊,共为佐药。本方四药相合,清热、养阴、凉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本方现又称为清热地黄汤。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型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于血分热盛者。

3.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寒凉,对于阳虚或气虚之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功用鉴别】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均以水牛角、生地黄为主,用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配伍金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热邪初入营分尚未动血之证;犀角地黄汤配伍赤芍、牡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适用于热入血分而见动血、耗血之证。

【方歌】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 蓄血发狂舌质绛,清热凉血散瘀专。

【附方】

附方1神犀丹

组成

犀角(水牛角代替)、石菖蒲、黄芩、生地、银花、金汁、连翘、板蓝根、香豉、元参、花粉、紫草。

功用

清热开窍,凉血解毒。

主治

温热暑疫,邪入营分证。高热谵语,斑疹色紫,口咽糜烂,目赤烦躁,舌绛紫。

附方2化斑汤

组成

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白粳米。

功用

清气凉血。

主治

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热,或身热夜甚;外透斑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脉数。

结语:看过以上文章的朋友是不是对犀角地黄汤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知道了其组成成分和效用了呢,这边大家要注意区别其和清营汤的功效,清营汤以透热转气为主,犀角地黄汤以凉血散血为主,不能盲目的乱用哦。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是什么呢


六味地黄丸对我的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药,我们都知道它可以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功效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因为有一些疾病,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不具备的,降低血压和希望大家去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药物,下面小编也为大家讲解一下,六味地黄丸的功效是什么呢。

降糖作用

对于二型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作用,还能减轻糖尿病的基本症状。

滋阴补肾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头晕耳鸣有很好的作用。

降脂降压

对于老年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调理治疗作用,还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延缓衰老

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增加阴虚动物体重,增强其抗疲劳、耐低温和耐缺氧能力。

调节免疫

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以上就是对于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做出的详细解答,在经过我的讲解之后,除了药物的治疗之外,日常的食疗效果,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功效,多吃一些降低血压作用的食物,比如通知我们所见到的蔬菜芹菜,就可以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


导读:对于六味地黄丸想必大家都是了解的,六味地黄丸是一种补肾效果极强的中药,但除了补肾还有什么功效呢?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六味地黄丸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六味地黄丸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由六味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主要成份为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其作用为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等。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中医认为肝肾同源,症状也一起出现。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热、五心烦热,有的病人两颧午后出现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1、降糖作用:对于二型糖尿病,具有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作用,还能减轻糖尿病的基本症状。

2、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对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头晕耳鸣有很好的作用。

3、降脂降压:对于老年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调理治疗作用,还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

4、延缓衰老:六味地黄丸能明显增加阴虚动物体重,增强其抗疲劳、耐低温和耐缺氧能力。

5、调节免疫:六味地黄丸对多形核白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什么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

1、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人:脾胃亏虚、痰湿偏盛的男人也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这样的人,平时食欲欠佳,经常胸闷、胃胀,大便溏泄,舌苔偏厚,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山萸肉等过于滋腻,服用后会加重病情。

2、有肾阴虚但又有感冒腹泻的人:感冒发烧期间、急性肠胃炎腹痛腹泻的时候,即使有肾阴虚症状,也暂时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须待邪祛病愈后再服。

3、有糖尿病史的人:糖尿病病人不要服六味地黄蜜丸,因含糖量较高,易引起血糖波动。

提醒您:是药三分毒,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六味地黄软胶囊成分


药物的种类较多,对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不同药物对疾病治疗不同,因此每种药物成分也是不一样的,六味地黄软胶囊是很多人不陌生的,这类药物在治疗疾病上,有很多方面,那六味地黄软胶囊成分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下,使得对这类药物有更多了解。

六味地黄软胶囊:

成份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植物油。

性状

本品为软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粘稠状液体,味甜、微酸。

功能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规格

每粒装0.38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 忌辛辣食物。

2. 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3. 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4. 服药2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5.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孕妇、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在对六味地黄软胶囊成分认识后,使用六味地黄软胶囊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选择,不要盲目的使用这类药物,否则对自身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同时六味地黄软胶囊使用后,如果身体出现异常表现,要停止使用的。

六味地黄、杞菊地黄、知柏地黄有何区别?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六味中药组成的。熟地是六味地黄中的主药,具有滋阴补肾、补血养血的功能,常用于血虚或肾阴不足等症。茯苓和泽泻是健脾利湿药,具有健脾渗温利尿安神功能,山药和山茱萸能补脾益肝肾。常用于脾虚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头晕、目眩、自汗、泄泻等症。牡丹皮能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引起的阴虚发热等症。由以上六味中药组成的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健脾、补肝肾的功效。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黄丸方剂中加入枸杞子和菊花二味中药制成,枸杞子能补肝肾,菊花能清肝明目降肝火,因此,杞菊地黄丸除具有六味地黄丸之功效外,还偏于清肝明目 ,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等症。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方剂中加入知母、黄柏二味中药配制而成。知母善于清肺热降胃火,黄柏常为清利下焦火 的良药,常用于肝胆及大肠湿热症。由以上二药加六味地黄组成的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