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的老人吃什么养生

2019-10-15 │ 胃不好的老人吃什么养生 胃养生知识胃胀气

吃中药治胃糜烂要多久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吃中药治胃糜烂要多久,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胃部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人都会经常出现各种胃部不适,大多数是由于饮食所造成的。胃部疾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缓解的,所以用中药来循序渐进地调理肠胃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例如用中药来治疗胃糜烂,那么吃中药治胃糜烂要多久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胃病在中医看来,属积滞郁结之症,是由于气、血、痰、湿、食壅滞郁结所致,因此,用药时应根据“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原则,对症施治。

目前列入我国非处方药目录的与治(mu qian lie ru wo guo fei chu fang yao mu lu de yu zhi)疗胃病相关的中成药,共9种,分别是香砂养胃丸、加味左金丸、香砂平胃颗粒、温胃舒胶囊、养胃舒胶囊、气滞胃痛颗粒(冲剂)、胃得安片、六味安消散、胃苏冲剂。这些药多采用我国传统中药材合成,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一般来说,慢性胃病均可服健脾养胃中成药,同时应注意饮食和善后调理。但如果服用非处方中成药三日内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其余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对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酸水者,可用香砂养胃丸调养。该品有温中和胃之效,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均可服用,但服用时必须忌生冷油腻食物。

香砂平胃颗粒具有健脾、燥湿之效,可用于胃脘胀痛,慢性胃炎、肠功能紊乱患者可服用。但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老弱阴虚者不宜用。另,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亦不宜用。

在滋阴养胃、舒肝和胃类药中,养胃(yang wei)舒胶囊、气滞胃痛颗粒(冲剂)可作为常备药。养胃舒胶囊为浅黄色或黄色颗粒,味酸、微苦,可用于慢性胃炎、胃脘灼热;气滞胃痛颗粒(冲剂)为浅棕色至棕黄色的颗粒,具特(wei qian zong se zhi zong huang se de ke li _ju te)殊香气,味甜、微苦辛,它也常被用于慢性胃炎、胃脘胀痛,但本品含蔗糖,糖尿病患者忌服,孕妇也要慎用。

胃得安片具和胃止痛之效,罕用于胃痛、胃酸偏高者,不适用于激烈胃痛、呕吐、黑便者。

扩展阅读

胃糜烂中药方剂


胃糜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部疾病,也是困扰着很多患者的健康问题。出现胃糜烂的问题之后,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会给人的胃部健康带来更大的隐患,甚至会引发其他更加严重的胃病。胃病是可以用中药治疗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胃糜烂的中药方剂。

1、肝胃不和型:

(1)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服成人量的1/3。

(2)柴胡疏肝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胃得安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2、脾胃虚寒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黄芪建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4)小建中合剂:每次20—30ml,一日3次,口服。

(5)丁蔻理中丸: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6)白蔻调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胃复宁胶囊:每次4—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8)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3、肝胃郁热型:

(1)左金丸:成人每次3—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及老人可酌情减量服用。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3)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片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4)健胃愈疡片:每次4—6片,一日3—4次,温开水送服。

4、瘀血阻络型:

(1)丸气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元胡止痛片:每次4—6g,一日2次,温开水送。

5、脾胃阴虚型:

摩罗丹:每次9—18g,1日2次,温开水送服。

中药要煎多久呢


我们在吃中药的时候一般主要是自己在家进行煎熬,如果煎熬的方法正确,我们会让药效发挥到最佳的状态,如果煎药的方法不正确的话,不但会影响到药效,而且还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所以说在煎药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注意火候,还要注意煎药的时间,那么中药要煎多久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下了解。

药物入锅后,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使药 的有效成份易煎出。放水量要注意,一般放水要高出药面少许,治水肿病的药宜少放水;小孩药要少放水,发汗药可多放水。放水要一次放足,不可中途加凉水,切不可用沸水煮药,以免药物表面蛋白质变性,而影响有效成份析出。煎中草药时,为了使药煎透,最好是加盖煎。尤其是含有挥发性成份的中草药,如薄荷、苏叶、藿香、佩兰等,更要盖好盖,并要在短时间内煎好,以减少有效成份的挥发;有些贵重药物,如人参、鹿茸等也要盖住,并要用文火细煎。煎药要掌握好火候。一般未沸前用急火,沸后用文火。如解表发汗的药,猛火煮沸3~5分即可;熟地、山萸之类补益药则宜用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左右。此外,绒毛类药物及散剂煎煮时宜做成布包入锅,以减少绒毛对喉的刺激。对于抓的特殊药物,先煎、后煎、冲服、包煎等,都要遵医嘱。

要掌握服用方法。中草药有“冷服”、“热服”之说,服药时间 也有讲究。解表药一般宜温服,为了达到发汗的目的;祛寒药也宜热服;解毒药、止咳药、清热药则应冷服;滋补药宜空腹温服,易于消化吸收,但量不宜太多;安神药在睡前半小时,以加强药物作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中药要煎多久的问题,在煎药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这些技巧,特别是煎出来的药量我们也要掌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样在我们饮用的时候会有好处,中药的药性每种药都不同,服用方法和煎的方法也不一样。

肾虚中药调理要多久


肾虚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考虑主要还是由于长期的饮食生活因素或者是过度劳累而引起的,建议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那么肾虚吃中药调理需要调理多长时间?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对药物耐受能力的不同,所以吃药时间也会不同的。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肾虚中药调理要多久。

根据你说的情况,就自汗以及盗汗的情况,主要就是有气阴两虚引起的,治疗上是应该补气滋阴的。

指导意见:

你好,对于这种情况,你是可以使用玉屏风颗粒,知柏地黄丸治疗的,尽量还是去中医科通过使用黄芪、麦冬、黄精等中药来组方治疗的,是需要坚持一月左右的时间的,一般需要坚持服用半年左右,另外平时要注意多休息,饮食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肾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长期的调理。所谓肾虚,就是你整个身体的整体素质的下降,所以感觉事事都力不从心。

指导意见:

最少吃3个月以上的中药,平时要注意正常规律饮食,睡眠,不要熬夜,三餐时间正常,荤素搭配,工作时间控制,不要过分劳累。

以下介绍几个补肾食疗:

芝麻粥

芝麻50克、白米100克、蜜糖50克,清水1公斤。煮好后加入蜜糖即可。此粥能补益肝肾、润肠通便和乌须发,更有美颜作用。

核桃粥

核桃50克、白米100克、冰糖100克、清水1公斤。核桃去壳切成小丁,煮米开花时入冰糖、核桃丁煮成粥。

长寿粥

芡实400克、药仁400克、山药1500克,糯米500克、人参150克、茯苓150克、莲子250克、白糖适量。将药仁晒干研细末,再磨糯米,将所有用料掺合搅拌均匀即可,日吃二次,每次25克,吃时可略加白糖调味。

山药粥

山药100克、白米100克、白糖100克、清水1公斤。将鲜山药削皮后切成块,煮到七成熟时加米煮成粥,再加糖煮片刻即可。

吃中药补肾一般要多久


人体如果肾虚或是肾功能不足的话,会使人乏力、无神,同时对于性生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肾虚是可以通过食补或者药补来进行改善的。在药补上,尤其以中药用得比较多。但是,中药性温,因此见效也会比较慢一些,那么,吃中药补肾多久有效呢?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吃中药补肾一般要多久。

中药补肾多久见效?

如果是有肾虚的话,有可能是平时压力大,过于劳累,或者是平时性生活频繁等导致的,对于你的情况,如果用中药进行调理的话,一般至少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才会慢慢好转,一般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饮食方面也可以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平时还需要避免过度劳累

普通汤药服用要错开吃饭时间

大部分汤药以平衡阴阳、调畅气血、疏理脏腑为主。这些药可上午8~9时,下午4~5时服用。与吃饭时间错开1~2小时,既可充分发挥药效,也不会影响脾胃功能,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补肾药可早晚服

其中,补肾阳(用来改善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容易累、怕冷等症状)的汤药如鹿茸、肉苁蓉、锁阳等宜在早上7~8时服用,补肾阴(用于缓解口干、烦躁、手心发热、爱出汗等症状)的汤药如黄精、墨旱莲、女贞子等,宜在晚上8~9时服用,这样更符合中医的阳时养阳,阴时养阴的原理,效果更好。

刺激胃肠的药,饭后1小时服

过于苦寒或者过于辛热的方剂,对胃肠有一定刺激,建议饭后1小时服。其他对于胃肠道没有刺激的药物,可饭前服用。

需要说明的是,服汤药与喝水一样,都不应该喝得太多,用量应遵医嘱,否则对养护脾胃不利。服药时间和饮食也有关。如果食物清淡,可错开半小时左右服中药;如果食物比较油腻,服药时间最好错开2小时左右。晚上9点以后尽量不要服药,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及睡眠。

中药煎之前要泡多久


之所以中药需要长时间的熬煮,是因为只有长时间的熬煮才能够将中药材中的药效有效发挥出来。在熬中药之前一定要先将中药材浸泡,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出中药的药效,并且可以尽可能缩短熬煮中药的时间。但是沸水是不能够浸泡中药材的,因为这会流失掉药效,而在煮中药之前大概需要泡多久?

中药煎煮前忌用沸水泡中药

有人习惯于在中药煎前用沸水浸泡药材,认为这样既缩短煎煮时间,又可使中药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溶出,这实际上是缺乏科学的认识误区,中药不可用沸水泡。

中药所含的蛋白质遇沸水会因骤然受热而凝固,并使细胞壁硬化,外层形成紧密的胞膜,阻碍内在成分充分溶出。中药所含高分子物质,遇沸水后易形成胶体,亦不利于有效成分渗出。

中药切制、粉碎时,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热而糊化,阻碍药材毛细管通道,使水分难以渗入,成分溶解后又难以向外扩散,最终影响成分煎出。芳香性中药,如薄荷、紫苏、广木香、砂仁、豆蔻等,含挥发油及挥发性物质,遇热易挥发,则不仅忌用沸水泡,煎煮时更应后下。

煎药前的浸泡:可用凉水泡

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使有效成分易于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15分钟。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一般为半小时。

煎煮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煎煳的中药请丢弃

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皂素、鞣质等有效成分。中药所以要煎熬,目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以利于治疗疾病。

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煎熬时间短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影响治病效果;煎熬时间过长,会使有效成分(例如挥发性成分)遭到破坏或丢失,并且还会把药煎煳。中药一旦煎煳,其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例如,滋补性中药煎煳后,其性味会由甘甜变成苦涩,不可能再起到滋补作用;活血化瘀药物煎煳后,会变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大部分中药煎煳后,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甚至效果相反,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滋补的不能滋补。因此,中药煎煳后应丢弃。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