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养生思想

2019-10-16 │ 冬病夏治的养生思想 冬病夏治的养生方法

捏脊治病的穴位,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捏脊治病的穴位,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捏脊治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小儿,小儿不好带,总是爱哭闹,吃饭不香,其实都是身体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地下引起的,而通过捏脊的方式,则能改变这些现状,让小儿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捏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捏脊,捏脊治病的穴位是哪里?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些问题。

捏脊治病的穴位

捏脊治病主要需要掌握穴位,如果能够把指法和穴位掌握到位,就能够达到治病的目的,捏脊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式,尤其是小儿肠胃不好,可以采取捏脊的方式来改善。那么,捏脊治病的穴位到底是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部位。

捏脊疗法是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的一种中医治病的方法。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捏脊的穴位是指“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小儿捏脊可以治什么病

1.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2.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如果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3.夜啼、睡眠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了,孩子就不会有腹胀、腹痛、胃脘饱胀的现象,自然能够安然入睡了。

4.肺系疾病孩子反复感冒、咳嗽,西医称为免疫功能低下,中医则认为是小儿卫外功能薄弱,阴阳不调。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在家给宝宝捏脊的步骤

1.让宝宝俯卧于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

2.捏脊的人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

3.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4.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再重复第一遍的动作两遍,共6遍。

5.最后用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6.一般每天捏一次、连续7~10天为一疗程。疗效出现较晚的宝宝可连续做两个疗程。

给宝宝捏脊要注意事项

1.年龄: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2.时段: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捏脊前要露出整个背部,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3.时间:每次捏脊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温度: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温暖,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5.手法:①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②要捏捻,不可拧转。 ③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6.禁忌: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上面已经详细给大家介绍了有关捏脊治病,希望大家详细掌握捏脊治病的穴位,如果家中有不喜欢吃饭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好的孩子,试过很多药物或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那么可以尝试用捏脊治病的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也许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yS630.Com相关推荐

“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中医的“捏脊”疗法


捏法作用于背部称为捏脊或捏积。捏脊不仅可用于儿童,而且也可用于成人。捏脊能很好地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捏脊能调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的作用,并对失眠有一定效果。

捏脊方向为自下而上,从臀裂至颈部大椎穴。一般捏3~5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在捏最后一遍时,常常捏三下,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父母必学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本文导读:小儿捏脊方法可以治疗小儿腹泻、食欲不振和精神不振现象,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我们都知道 是药三分毒 ,小宝宝生病了,父母往往不怎么敢孩子吃太多药,这个时候就可以试试中医捏脊的方法,像婴儿腹泻、不爱吃饭都可以通过捏脊的方法来缓解,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用捏脊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这在古代中医有关文献中早有记载。由于此种疗法操作简单,易学易会,又不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药物,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医师、推拿师多数会用此法来治疗一些儿科病症。只要病症适宜,手法应用适当,还真的有神奇疗效,堪称中医儿科一绝。

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

小儿捏脊疗法是按摩手法中的捏、推、捻、揉、提等多种手法的巧妙组合,并作用于小儿腰背脊柱两侧肌肉的一种治疗方法。

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中指指腹相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捏边向枕部推动;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夹持脊柱两侧的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从骶椎两侧边捻边向枕部推动。

这两种方法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一般从骶椎两侧捏向枕部为一遍,连作5遍为一次,可以视其小儿的病情以及耐受能力作1~2次,每日早晨或晚上睡前进行。

小儿捏脊体位很重要


在给小儿作捏脊治疗时,应首先选择好小儿的体位。体位应舒适自然,安静不动或动作不很大又便于操作,最好是伏在大人的身上或大腿上,年龄稍大一些的可趴在床上。治疗前操作者应洗净双手,将小儿的上衣松开或脱去,暴露整个背部。但要注意室内的温度,避免小儿受凉。捏脊完后不要马上进食更不要喝冷饮。在捏脊时手法一定要做到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前进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应太快。捏起的皮肤要多,如果捏起的皮肤太少,小儿会有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而哭啼,不愿接受治疗。在给小儿运用捏脊疗法之前,操作者最好能在自己的腿上或其它大人的身上反复练习,认真体会自己手法是否正确,轻重是否适宜,待熟练后再给小儿捏脊。如果小儿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或皮肤病等,就不可施用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不用药物而且比较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中医认为它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特别在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方面尤为突出。近年来,医学工作者通过实验证实,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提高小儿免疫功能和加强小肠吸收功能的作用。它对小儿疳积、食滞、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尿频、咳喘、夜啼等病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当小宝宝患有以上病症时,家长不妨试一试捏脊疗法,它将会使小宝宝早日康复。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捏脊的基本手法,家有宝贝的父母可以跟中医学一学捏脊的方法,然后自己在家为宝贝捏脊。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的方法


本文导读:捏脊,是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它可以防治小儿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方法及腹泻的捏脊方法。


小儿捏脊是小儿推拿术中的一种,它适合半岁到7岁的宝宝,它可以帮助宝宝房子防治多种疾病,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小儿捏脊治疗腹泻的方法。

小儿捏脊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 疳积 之类病症,所以又称 捏积疗法 ,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治卒腹痛方》 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小儿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小儿捏脊的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捏脊治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 泄泻 范畴。捏脊疗法对缓解婴幼儿腹泻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患儿俯卧,医生以两手拇指、食指顶住病儿皮肤,自长强穴(尾骨部)沿脊柱两侧至大椎穴(平肩处)提拿皮肉,中间不要脱手,连捏3~5遍,每日1次。

此外,调整饮食对防治婴幼儿腹泻也很重要。一般轻度腹泻仍可喂母乳,但应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如牛奶喂养,应将牛奶比平常更稀释些,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稍大的幼儿,应给易于消化的粥类。腹泻重者,应暂时禁食6~8小时,使胃肠道得到很好的休息。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小儿捏脊的方法及腹泻的捏脊方法,捏脊对宝宝很有好处,爸爸妈妈们可以学一学,睡前给宝宝捏一捏,宝宝会很舒服的。

小儿遗尿的针灸疗法捏脊疗法按摩疗法


小儿遗尿这种病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小儿患有这种病症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否则以后的影响很不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治疗小儿遗尿的几种针灸疗法,赶紧跟着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针灸疗法

取肾俞、关元、膀胱俞、中极为主穴,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阴陵泉为配穴。每日选配穴各1~2个。易汗加肺俞、尺泽。

捏脊疗法

患儿裸露脊背,腑卧床上,医者先用手掌按摩背部,然后沿小儿脊柱自长強穴开始,用两手食指及拇指将皮肤提起,沿督脉上升,边推边捏至颈部风府穴,反复五遍。

每遍捏推三下时,将两手之间的皮肤向上提一下(走三提一),当推至风府穴时,再用两拇指在每个椎棘突处按摩三下,尤在肾俞、关元俞、膀胱俞重点按揉。每日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

按摩疗法

1.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揉龟尾30次,较大儿童可用擦法,即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于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1个疗程。

2.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于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1个疗程。

足浴疗法

配方1

川断、狗脊、女贞子各30克,党参、茯苓各20克,甘草6克。将上药浸泡30分钟,适量加大水量,煎葯取汁,待药温适宜,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2日1剂。功效补肾止遗,适用于肾虚所致的小儿遗尿。

配方2

车前子、淡竹叶、灯心草、通草各10克,将上药浸泡10分钟,适量加大水量,煎葯取汁,待药温适宜,浸泡双脚,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适用于心经热盛所致的遗尿。

针灸疗法

辨证

1.肾阳不足

睡中遗尿,醒后方觉。面色咣白,小便清长而频数,手足发凉,腰膝酸软,舌淡,脉沉迟无力。

2.肺脾气虚

睡中遗尿,醒后方觉。尿频而量不多,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气短声怯,大便溏薄,舌淡,脉缓或沉细。

治则

健脾宜肺,温肾固摄。

针灸

取穴:中极、膀胱俞、三阴交、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阴陵泉。毫针刺、用补。

结语:看完了以上推荐的几种能够治疗小儿遗尿的中医针灸疗法的相关文章,相信你对治疗小儿遗尿的的中医针灸疗法的治疗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但是如果宝宝身体太过虚弱还会不太建议用这样的方法哦!

穴位按摩助小孩长高 揉腹捏脊搓脊柱


人体发育长高的关键时间是青春期,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长不高,其实想让孩子增高,除了加强营养和注意锻炼外,家长们还可以给孩子按摩几个关键穴位。通过穴位按摩,经络推拿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使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发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按摩简便易行,孩子容易接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揉腹,顺时针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捏 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孩子皮肤,拇、食指前移, 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

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

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

腰肌劳损怎么办 中医捏脊可治疗


在中医儿科,有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捏脊,通过提捏小儿脊柱两旁的肌肉,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湖北省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赵焰说,其实,不仅是小儿疾病,成人也可以用捏脊来治疗背部疾病。其中,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肌劳损,功效更为显著。因为捏脊可以刺激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来治疗腰肌劳损,着重刺激脾俞穴、胃俞穴、肾俞穴等背俞穴。

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捏脊,疗效较好。先趴在床上露出背部,身体放平,尽量让肌肉放松。然后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肤、肌肉,再用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往前推,一松一紧,慢慢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每次从下往上捏6遍,每日两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赵主任强调,小儿皮肤娇嫩,捏脊时应轻柔,以免造成皮肤破损;成人背肌较厚,肌肉紧绷,不易提起,故力度应稍大。总之,应视患者背肌松软程度而选用适当力度。

此外,捏脊还可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等症状。对成年人脏腑虚弱、功能失调也有很好的疗效。如有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对于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慎用。

孩子脸上长白斑脾胃虚弱 捏脊来治疗


本文导读:孩子脸上长白斑,可能是身体缺少必要的微量元素、脾胃虚弱,治疗的话可以试试捏脊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有时会发现有些孩子的脸上会有白斑,很多妈妈都以为孩子脸上白斑是长癣了,其实很多时候是以往内孩子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或是肠道有蛔虫,这个时候可以试试捏脊的方法。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闹闹今年3岁,脸上起了很多大小不等的白斑。当时家人以为孩子脸上长癣了,就到药店买了外用药,但是擦了近一个月也不见效果。

后来,家人带着闹闹到一家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找主任看病。医生诊断宝宝是由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或者肠道有寄生虫造成的。他说,孩子面部出现淡白色的粗糙斑块,许多家长或医生会误认为是一种 癣 ,其实多是因脾胃虚弱所致,这时候,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进行捏脊。

捏脊方法很简单,让孩子趴在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松。家长站在宝宝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用双手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抵在孩子的尾骨处;大拇指与食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两侧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边推边捏边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每天早晚三分钟即可。

对于这种症状,现代医学多认为患儿是由于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所致,因此家长也可带孩子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查,看看孩子缺什么,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为宝宝补充锌制剂、铁制剂、多种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如果患儿除了面部白斑外,还出现腹痛、消瘦等症状,应考虑肠道蛔虫等寄生虫作怪,要尽快对患儿进行驱虫治疗。


除了面部白斑外,还有些儿童面部表现为白光白色。一般来讲,儿童面部以红润有光泽为主,可是有些儿童却面色整体发白无光泽。此类患儿多有出汗、虚胖、大便稀等症状,这主要是肺脾气虚所致,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吃一些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等健脾补肺的中成药。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孩子脸上有白斑不一定是长癣,有可能是体内缺乏微量元素,要注意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同时可以结合捏脊的方法来治疗。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