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运动养生

2019-10-17 │ 肿瘤运动养生 肿瘤患者养生知识

颅内肿瘤鉴别诊断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养生保健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颅内肿瘤鉴别诊断”,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听见颅内肿瘤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颅内肿瘤也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当出现良性肿瘤的时候,只要依靠正确的治疗手段是有很大机遇可以痊愈的。所以在人体发生颅内肿瘤之后,一定要积极诊断,并且寻找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那么针对颅内肿瘤有哪些确诊方法呢?

1、颅内炎症。如脑膜炎、蛛网膜炎、脑脓肿,颅内炎症一般有急性或亚急性发病过程、脑膜刺激征和全身症状,视盘水肿在早期少见且轻微,脑脊液检查炎性表现并可能检出病原菌。

2、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见于有头颅外伤的老年人,但有时外伤轻微不能追忆,临床表现可有类似老年性痴呆的精神症状、颅内高压表现或意识障碍,局限体征为一侧肢体体力弱为主,CT检查可确诊。

3、脑猪囊尾蚴病。病人有便绦虫或有皮下结节存在,常有癫痫、精神症状或颅内高压表现。CT或MRI可在颅内发现病灶。

4、癫痫。原发性癫痫起病一般在20岁以前,无局限性神经体征,成年后发病的局灶性癫痫怀疑颅内肿瘤,病人可有颅内高压和局限体征,影像学可发现肿瘤。

5、多发硬化。是脱髓鞘的常见类型,以轴索的弥漫性脱髓鞘及神经胶质增生为特点,好发于脑室周围、视神经、脑干、小脑白质及小脑脚、脊髓,有时需同颅内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相鉴别。多发硬化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居多,病程中缓解与复发交替。影像学检查提示白质内存在新旧不一的2个以上病灶,多无占位效应。活动病灶在CT或MRI上多可对比增强,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使强化密度减低。

yS630.Com相关推荐

头痛要留心 当心是颅内肿瘤作祟


导读:头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小毛病,很多人都想着没有什么大问题,忍忍就过去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你可知道,有些头痛……

头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小毛病,很多人都想着没有什么大问题,忍忍就过去了。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你可知道,有些头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生命安全?

1.脑血管病性头痛。很多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因此伴生而来的头痛症状也较多。比如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就是头痛,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引起剧烈头痛,感觉仿佛刀劈或是爆炸一般。而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缺血性中风发作时,严重头痛是唯一的临床表现。一般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症状只是头昏和钝痛,只有当急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病发作时,会发展到头痛难忍,有爆裂沉重感,若血压骤升时,有可能成为中风的前兆。

2.颅内动脉瘤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此瘤多为先天性的,平时可隐匿在大脑深处的颅底,若不破裂,多不发生头痛,也不损伤神经。一旦破裂出血,病情便急转直下,首先出现的是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头胀如天崩地裂,接着是昏迷。1~2日后若能清醒,头痛依然,此时多可见一眼睑下垂,眼球活动不灵、视力下降或失明等。

3.颅骨骨折或颅内出血。头部受伤之后出现的头痛主要表现为短暂的神志丧失,不久就苏醒,但苏醒后30分钟到一个小时又再度发生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吵闹不安,渐渐地神志不清。

4.慢性硬脑膜下出血。有些患者头部外伤后恢复较好,但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之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有时还有视力模糊、小便失禁甚至抽搐等症状,这时可见瞳孔两侧不等大,患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5.颅内肿瘤。在脑肿瘤患者中,90%以上的病人存在头痛症状。这种疾病的头痛常发生在早晨四五点钟,往往在熟睡中被痛醒,起床活动后,到上午八九点钟,该症状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除清晨头痛外,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癫痫及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因此,当患者经常出现清晨头痛时,应考虑是否有颅内肿瘤的可能。

小编总结,身体是自己的,因此大家一定不能粗心大意。即使只是一些头疼脑热,也千万不能忽视。关爱身体健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颅后窝肿瘤


大脑是人们身体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人们日常各个部位能够其他的运作都是由大脑的控制来实现的。颅后窝是大脑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颅后窝里面的东西是人们的脑髓,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但是有的时候颅后窝容易出现肿瘤。那么当发现自己有颅后窝肿瘤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做才能避免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呢?

一、颅窝肿瘤种类

颅窝肿瘤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术前预判肿瘤性质,对治疗策略的制定、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处理的方式、术后病人的管理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都非常重要。

二、脑肿瘤症状

1、头痛、恶心、呕吐:脑肿瘤患者大多数头痛在夜间和清晨发生,尤以晨起痛感最明显,常在熟睡中被痛醒。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逐渐缓解或消失,故称“清晨头痛”。早期常为间歇性发作,呈搏动性疼痛和胀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当肿瘤继续增大时,头痛可转为局部剧烈性、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并伴有喷射性呕吐,在咳嗽、打喷嚏、排便时头痛症状加重。

2、精神异常:脑肿瘤常常会引起精神异常,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25%~40%。临床上以情感淡漠、精神迟钝、记忆力下降多见,有时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有的脑肿瘤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差而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

3、 视力下降、斜视、失明:脑肿瘤患者也会出现进行性视力下降,并伴有头昏、头痛,且常被误认为眼疲劳。随着瘤体逐渐增大,还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骤降甚至失明。脑肿瘤还往往伴随视野缺损,患者为洞察物像的全貌,常常需要歪着头斜视。

4、其他的临床表现:其他的临床表现还包括行走不稳、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失语、月经不调、肢体麻痹等。

消瘦鉴别诊断


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所以也造就了每一个人的肥胖程度不一样。但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消瘦的话,一定要引起警觉,因为莫名其妙消瘦,很有可能是身体患上了某种疾病导致,例如糖尿病甲状腺减退等,对于莫名其妙消瘦的人来说,就应该来了解到关于消瘦的一些鉴别诊断,才能够推断出病因。

消瘦的检查方法

患者在出现身体上的消瘦时,通常会去医院进行检查,查看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身体上消瘦,如果是一些疾病导致,可以及时的进行治疗。消瘦的具体检查方法有哪些?

1、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检查出白细胞分类,白细胞的数量,白红细胞的数量,以及血红蛋白等这些情况下可以排查出贫血,白血病,感染性的疾病以及其他的血液系统疾病。

2、血糖测定,在空腹敷下进行血糖测定或者是口服葡萄糖来进行耐量试验,这样可以来确诊是否有糖尿病。这种方式的排查也是对身体出现消瘦现象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检查方法。

3、尿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出尿液中的酸碱度,管型,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这些方法可以用来排除泌尿系统的疾病。如果泌尿系统出现疾病,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防止身体出现更严重的病症。

4、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用这种方法可以筛查出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对一些恶性肿瘤的诊断由非常大的意义。例如生殖系统肿瘤,消化系统的肿瘤。有效排查出可以对症及时的进行治疗。病原菌的培养可以用于排查出是否存在感染性的疾病。

消瘦的鉴别诊断

身体上出现消瘦是有一些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疾病,也可能是外部因素,但是还存在别的方面的消瘦,有些消瘦是正常的情况,不是由于疾病或者别的原因导致,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1、单纯性的消瘦,它会包括外源性消瘦和体质性消瘦这两种。在体质上出现的消瘦主要是一种非渐进性的消瘦,它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这种情况下的消瘦是不需要接受治疗,不存在疾病的干扰。

2、外源性的消瘦,通常是会受到生活习惯,饮食,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果食物的摄入量不足,还出现了偏食,厌食,漏餐或者是生活不规律以及缺乏锻炼,都是会影响身体对食物的摄入,如果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或者是过度疲劳等,这些心理因素也是会导致外源性消瘦。

3、单纯的上半身消瘦,属于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这种情况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脂肪组织代谢障碍。在临床上会有一些慢性的对称分布,边界清楚,而且皮下组织脂肪萎缩或者是消失,有时还会出现合并性的局限。脂肪组织增生或者肥大。

颅内脱髓鞘病变


因为颅内脱髓鞘病变这一情况在人们身体上的发病几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颅内脱髓鞘病变的问题。这如果一个人发生了颅内脱髓鞘病变的话,会经常感觉到头痛,并且颅内脱髓鞘病变到达严重地步,会对一个人的脑部神经造成损伤。以下就让大家一起学习颅内脱髓鞘病变的知识。

脱髓鞘病变

症状体征:

1)头痛原因

脱髓鞘疾病中出现头痛的机率不高,但脱髓鞘病人也有头痛发作,归纳原因有两方面:

1. 神经的刺激性症状,正常的神经纤维,感觉冲动发生于神经末梢和细胞体,运动冲动发生于细胞体;病变的神经纤维,冲动可发生于轴突的中部而向周围和中枢传导,这种异位冲动可以由易患性增高,对机械刺激非常敏感所致,也可是自发的紧随着同一纤维的正常冲动后发生或某个刺激在病变部位引起反复兴奋,可造成疼痛。

2. 脱髓鞘的同时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的浸润,形成严重的炎性反应,刺激脑膜甚则引起颅内压力增高而导致头痛。

2)疾患分类

1. 脱髓鞘分成以下5类:

A. 病毒性。B. 免疫性。C. 遗传性(髓鞘形成不良)。D. 中毒性/营养性。E. 创伤性。

2. olekmj将脱髓鞘疾病按照以下分类:

A. 自身免疫性。B.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C. 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D. 多发性硬化。E. 感染性。F.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G. 中毒性/代谢性。H. 一氧化碳中毒。I. 维生素b12缺乏。J. 汞中毒(minamata病)。K. 酒精/烟草中毒性弱视。L.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M. marchiafava-bignami综合症。N. 缺氧。O. 放射性。p. 血管性。Q. binswanger病。R. 髓鞘代谢的遗传性疾病。S. 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T. 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U. krabbe病。V. alexander病。W. canavan-van。X. bogaert-bertrand病。Y. pelizaeus-merzbacher病。Z. 苯丙酮尿症。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多发性硬化。

3)症状体征

以下就门诊常见多发性硬化病的主要症状、体征等,给你作一介绍:

多发性硬化是因为自身免疫障碍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性疾病。多在20--40岁之间发病,而在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发病者很少,起病可急可缓,表现为:

1. 精神症状:如易激动,强哭,强笑,记忆力减退等。

2. 构音障碍或语音轻重不一。

3. 视力障碍。

4. 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

5. 肢体活动不利或瘫痪。

6. 小便障碍,阳痿等。

本病具波动性,即一次发作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经过一段时间可再复发。然而,每次复发可遗留一定程度的功能缺损,总趋势是病情逐渐恶化。本病愈后一般不很坏,起病后平均存活期为25--30年。

治疗

一、早期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静滴,每日一次,7-10d后如病情稳定改为强的松30mg口服。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

二、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d脱水,706代血浆500ml静滴,1次/d改善脊髓微循环。

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族制剂和胞二磷胆碱等神经营养药物。

四、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

五、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肢体畸形。

1.药物治疗:

本病的治疗宜尽早进行,从而控制病情恶化,减少复发。常用的药物有强的松,促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由医生根据病情,治疗反应和经济状况而选用药物。

2.复合治疗:

神经细胞靶向修复疗法使神经生长因子通过介入方式作用于损伤部位。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和更新,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重建神经环路,促进器官的再次发育。

痔疮的诊断鉴别


内痔生于齿线以上,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称为内痔。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多为无痛软性肿块,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严重的贫血。内痔是诸痔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病,多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


内痔的症状


内痔初起时,症状不明显,仅在体格检查时,才被发现。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症状亦会逐渐加重。常见内痔的症状如下:


1、便血: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或射血。由于粪便擦破粘膜,或因排便时过于用力,血管内压力增高,以致曲张静脉血管破裂,便时则有喷射状出血。如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者,还可引起贫血。


2、脱出:由于痔核体积增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有时是1--2个痔核同时脱出,有时是全部痔核并带有直肠粘膜一齐脱出。最初仅在排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复位。症状较重者,脱出后需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复位。症状更严重者,除排便时脱出外,凡用力、行走、咳嗽、喷嚏、下蹲等,都可能脱出。脱出的痔核,极易受感染,每因发炎、水肿、疼痛而发生嵌顿,以致复位困难。


3、疼痛:单纯内痔,一般无疼痛,有时仅感觉肛门部坠胀或排便困难。如发炎肿胀者,痔内有血栓形成或嵌顿,则有疼痛;如脱出未及时复位者,则疼痛加重;如发生嵌顿,有溃烂坏死,引起肛缘发炎水肿,则疼痛剧烈,病人坐卧不安。


4、粘液流出:直肠粘膜长期受痔核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门流出。轻者大便时流出,重者不排便时也自然流出,污染内裤,病人极不方便。在内痔脱出时,分泌物更多。


5、搔痒:因分泌物或脱出痔核的刺激,使肛门周围潮湿不洁,发生湿疹和搔痒,搔痒有时是由于内痔脱出因反射作用而引起的。


6、内痔发作:内痔平时症状轻微,无大痛苦,如有便秘或腹泻,或过于劳累,就会忽然加重,称为内痔发作。在内痔发作时,痔核突然肿胀、突出、灼热,疼痛,有搏动及异物填塞的感觉。因受干燥粪便的挤压,易破溃出血,里急后重。发作持续3--5天,如治疗得法,肿胀逐渐消散,血栓被吸收,痔核变软缩小。有时肿胀不见消散,由于感染、化脓、溃烂或因血循环受阻,痔核也可发生坏死。


【注意事项】


此外,内痔引起的便血、脱出和肛门松弛等症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直肠腺瘤或绒毛乳头状瘤:这类肿瘤如有长蒂,排便时可由肛门脱出,指检时可扪到圆形质硬的肿块。窥器在直肠内可见到肿瘤,呈朱红色,有的有蒂,有的无蒂,有的单个独生,有的多个群聚,经常出血,每次粪便带血或带有血丝,也偶有大量出血。


2、直肠癌:常被误诊为痔,延误治疗,应特别警惕。癌肿形状不规则,呈菜花状,表面不整齐,质坚硬,常有出血和恶臭脓血分泌物,经活体组织检查,可以诊断鉴别。


3、肛乳头肥大:位于齿线,表面为肛管上皮,常呈锥形,质较硬,灰白色,不常出血,有刺痛或触痛。


4、肛门直肠脱垂:直肠粘膜、肛管或直肠全层脱出,脱垂成环形,表面光滑,常有由肛门向外而具层次的粘膜皱襞。无静脉曲张,出血较少。


5、肛裂:大便时出血,但无肿块突出肛外,有疼痛间歇期,检查时,可见到肛门部有裂口。


6、肠出血:各类肠出血,血色深紫,与粪便混合,并有其固有症状。内痔出血,血鲜红色,常在便后滴血或射血。

眩晕的鉴别诊断


眩晕这是人体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了,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有可能是因为人体心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有可能是因为神经系统出现有什么问题而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贫血、高血压等等病症而引起的。眩晕这种病症会给人体带来很多的不良反应而这些反应和其他病症也很相似,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眩晕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眩晕表现为天旋地转感,如感觉外物和自身旋转,并伴随恶心、呕吐、肢冷、心慌。常见原因为脑部供血不足、前庭神经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临床症状,应与非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相鉴别,即头晕和头昏。头昏多由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良、贫血所致,表现为头昏重、四肢乏力;头晕表现为自觉走路不稳,常伴有神经衰弱等症状。

病因及常见疾病

引起头晕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患者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耳部疾病

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内科疾病

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

有时感冒可能会有头晕的症状。

5.颈椎骨退化

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因。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头皮手指发麻、发凉,肩痛,有沉重感,甚至伴有恶心、心慌等症状。

6.贫血

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治疗原则

头晕可从病因着手并配合物理、饮食、中医中药综合治疗。

检查有无直立性低血压。询问有无高血压病史,有无低血糖。嘱患者卧位,每15分钟测量生命体征一次,静脉补液。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如有过度通气,让患者双手捂鼻呼吸或用袋子罩住呼吸;如站立时有头晕,让患者躺下休息,之后缓慢站立,颈动脉过敏者避免穿着限制颈部活动的衣物,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转头应缓慢,并应积极进行规范治疗。

降低颅内压的方法


颅内压是对于人体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指标,如果颅内压不正常的话,说明患者有各种类型的脑部疾病,比如说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脑缺氧、脑炎、败血症等,而这些脑部疾病对于患者而言,风险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如果颅内压比较高的话,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将其降低!

一、什么是颅内压

颅内压,即颅腔内脑脊液的压力,正常为100-150毫米水柱,10-15毫米汞柱。 根据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指南p325,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毫米水柱)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毫米水柱之内,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毫米水柱)。

二、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⒈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手术创伤、广泛性颅骨骨折、颅脑火器伤、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等。

⒉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各种癌瘤、脓肿、血肿、肉芽肿、囊肿、脑寄生虫等。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病因。

⒊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高血压脑病等。

⒋颅内炎症,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⒌脑缺氧,如多种疾病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窒息、心搏骤停、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性脑病等。

⒍中毒及代谢失调,如肝性脑病、酸中毒、铅中毒、急性水中毒和低血糖等。

⒎假脑瘤综合征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

⒏先天性异常,如导水管的发育畸形、颅底凹陷和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以造成脑脊液回流受阻,从而继发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狭颅症,由于颅腔狭小,限制了脑的正常发育,也常发生颅内压增高。

三、降低颅内压的方法

降颅压的处理有:①脱水疗法。降低颅内压的药物主要是提高血浆渗透压,使钠和水从尿中排出。常选用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和强力利尿剂速尿。②激素治疗。激素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压。常用地塞米松。③侧脑室引流是降低颅内压的有效措施。采用控制性引流。④控制性过度通气,用人工呼吸机增加通气量,降低paC02,paC02降低可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下降而减低颅内压。⑤低温亚冬眠疗法,体温每下降10C,颅内压可下降5.5%。常用氯丙嗪和异丙嗪等量混合,每次1~2mg/kg,并辅以在大血管走行部位如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予以物理降温,使体温降到35-36℃。

胆囊结石鉴别诊断?


提起胆囊结石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很多人可能都被胆囊结石折磨过,其实胆结石是胆囊结石引发的一种疾病,胆囊结石对人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一旦胆囊结石发作以来,疼痛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但是胆囊结石一般在诊断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和其他的疾病混淆,是很容易引起误诊的,那胆囊结石如何鉴别诊断?

胆囊结石的诊断

胆囊结石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有急性发作病史的胆囊结石,一般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不难做出诊断;但若无急性发作史,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诊断要点如下:

1、反复发作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积液或胆绞痛,而皮肤黏膜无黄染或黄疸轻。

2、反复多年发作胆囊炎而无黄疸,此次发作伴有黄疸,应考虑胆囊结石伴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3、超声发现胆囊内有结石,胆囊肿大,积液,壁增厚或萎缩;口服胆囊造影证实胆囊内结石,超声诊断正确率可达95%以上。

4、Mirizzi综合征:部分病人的胆囊管和肝总管并行一段后再汇入胆总管,如有胆囊颈或胆囊管的结石嵌顿,胆总管可因结石压迫及炎症水肿造成部分梗阻或狭窄,因而导致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病人有右上腹疼痛,发热及黄疸,超声及剖腹探查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主要症状为上腹闷胀疼痛,嗳气,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史,纤维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极为重要,可发现胃黏膜水肿,充血,黏膜色泽变为黄白或灰黄色,黏膜萎缩,肥厚性胃炎可见黏膜皱襞肥大,或有结节并可见糜烂及表浅溃疡。

2、消化性溃疡:有溃疡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而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往往于进食后疼痛加重,特别进高脂肪食物,溃疡病常于春秋季节急性发作,而胆石性慢性胆囊炎多于夜间发病,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有明显鉴别价值。

3、胃神经官能症:虽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但与进食油腻无明显关系,往往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常有神经性呕吐,每于进食后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恶心,呕吐量不多且不费力,吐后即可进食,不影响食欲及食量,本病常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用暗示疗法可使症状缓解,鉴别不难。

4、胃下垂:本病可有肝,肾等其他脏器下垂,上腹不适以饭后加重,卧位时症状减轻,立位检查可见中下腹部胀满,而上腹部空虚,有时可见胃型并可有振水音,钡餐检查可明确诊断。

5、肾下垂:常有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以右侧多见,但其右侧上腹及腰部疼痛于站立及行走时加重,可出现绞痛,并向下腹部放射,体格检查时分别于卧位,坐位及立位触诊,如发现右上腹肿物因体位改变而移位则对鉴别有意义,卧位及立位肾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有助于诊断。

6、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本病有急性肝炎病史,尚有慢性消化不良及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可有肝大及肝功不良,并在慢性肝炎可出现脾大,蜘蛛痣及肝掌,B超检查胆囊功能良好。

7、慢性胰腺炎:常为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其上腹痛向左肩背部放射,X线平片有时可见胰腺钙化影或胰腺结石,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及逆行胆胰管造影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一定价值。

8、胆囊癌:本病可合并有胆囊结石,本病病史短,病情发展快,很快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及直接侵及附近肝组织,故多出现持续性黄疸,右上腹痛为持续性,症状明显时多数病人于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硬性肿块,B超及CT检查可帮助诊断。

9、肝癌:原发性肝癌如出现右上腹或上腹痛多已较晚,此时常可触及肿大并有结节的肝脏,B超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及CT检查分别可发现肝脏有肿瘤图像及放射缺损或密度减低区,甲胎蛋白阳性。

颅内血管瘤症状


当人的脑袋中出现血管瘤这一肿瘤状况的时候就比较严重了,因为血管瘤会影响到一个人血管的正常输血功能,引起脑梗塞或者颅内缺血等症状。并且颅内血管瘤不仅在老年人身上会发生,小孩子身上也有颅内血管瘤的发生几率。所以大家适当的了解颅内血管瘤在人体上的症状表现就非常重要了。

脑血管瘤的症状

脑血管瘤的症状以头痛为脑血管瘤患者的首发症状,脑血管瘤患者的脑血管瘤症状一般是持续性头痛阵发性,脑血管瘤患者在早上的话头痛更重,间歇期可以正常。脑血管瘤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复视、一过性黑朦、猝倒、意识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脑血管瘤患者可发生癫痫,甚至昏迷。脑血管瘤患者精神症状很差,脑血管瘤患者多表现为反应迟钝,脑血管瘤患者生活懒散,脑血管瘤患者近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脑血管瘤严重时脑血管瘤患者会丧失自知力及判断力,脑血管瘤患者亦可表现为脾气暴躁,脑血管瘤患者易激动或欣快。

脑学管瘤患者头痛重时会经常有呕吐的现象,如果是孩子脑血管瘤患者有脑血管瘤的话,脑血管瘤患儿出现呕吐较早且频繁,这也是脑血管瘤的症状中比较典型的。但是如果脑血管瘤患者不注意,脑血管瘤患者的脑血管瘤很容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

脑血管瘤患者会出现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的改变,由于脑血管瘤患者颅内压增高发生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脑血管瘤患者的肿瘤直接压迫脑血管瘤患者的视神经,日久皆可致脑血管瘤患者视神经萎缩而影响脑血管瘤患者的视力,造成脑血管瘤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脑血管瘤患者产生视神经乳头水肿的原因系脑血管瘤患者颅内压增高,使脑血管瘤患者视神经周围淋巴鞘内淋巴回流受限以及脑血管瘤患者眼静脉压增高,静脉瘀血所致。此外,脑血管瘤患者还可有头晕、复视、精神症状、癫痫发作、颈项强直、角膜反射减退及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脑血管瘤的症状有哪些?早些了解脑血管瘤医学常识脑血管瘤患者可以能够及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为自己谋取更多治疗脑血管瘤的时间。

颅内血管外皮瘤


相信当大家听见自己脑袋中长出肿瘤的话,都会非常恐慌,因为脑袋中长出的肿瘤大多数时候都是恶性肿瘤,这些肿瘤会越长越大,压迫到脑袋中的其他神经,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而颅内血管外皮瘤就是一种脑袋中会长出的肿瘤,因此当一个人患了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话,这个疾病严重吗?

颅内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 HpC)常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和局部脑、颅神经受压症状。发生在前颅窝,中颅窝,后颅窝,顶叶大脑镰旁,均与脑膜广基相连。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占位效应显著,无脑积水。

HpC的病理巨检所见与脑膜瘤相似,只是其质地较软,色泽鲜红,血供丰富。光镜见瘤组织内血窦、血管丰富,管壁薄,窦间充满多角形瘤细胞,弥漫排列。胞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深、易见核分裂像,胞浆少可呈空泡状。血管和细胞间网状纤维丰富。少数病理可找到脑膜上皮团,但从未见到漩涡状结构和砂粒体等脑膜瘤之特征结构。病理学上呈恶性表现。

Guthrie等认为HpC的临床表现及病变发生部位与脑膜瘤相似,本组病案的临床症状亦无特异性,其表现与脑膜瘤相似。Uttley不典型脑膜瘤(包括血管瘤性脑膜瘤)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发生部位略有不同,HpC主要发生在小脑幕,而不典型脑膜瘤主要发生在大脑镰。HpC术后易复发。Brunori等报道的9例有3例复发,其中1例距首次手术15年。本组中有2例复发,距首次手术最长时间为7年。

HpC的CT平扫为等和高密度的分叶状肿块,肿块无钙化。CT检查时,平扫表现为高低混杂密度的分叶状无钙化肿块;瘤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占位效应,均与脑膜广基相连。增强时病灶明显强化,但其内部低密度区无强化。本组有2例可见压迫性骨吸收。HpC因其具有侵袭性,一般不会引起骨质增生,本组6例均未见骨质增生。

在pDWI上为稍高信号,在T2WI上以稍长T2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其内可见囊变区和血管流空信号影;注入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强化,可见明显的“脑膜尾征”。为肿块,边界清楚,附着于硬膜且血液供应丰富,术中的出血量要大于脑膜瘤,脑膜瘤的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而HpC常由颈外动脉分支和颈内动脉分支或椎动脉分支同时供血。血管造影均表现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晚期显影,在毛细血管期浓染。中颅窝的肿瘤显示主要血供来自颈外动脉分支,部分来自颈内动脉分支;1例后颅窝的肿瘤血供主要来自椎动脉分支,部分来自颈外动脉分支。

肉眼见肿瘤呈暗红色,质软、无包膜,镜下见肿瘤由新生血管与间质组成,血管口径大小不一,内皮细胞形态正常。外皮细胞间变、增生,不规则地排列于血管周围,并压迫血管。外皮细胞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胞核大深染,染色质细致,胞浆丰富,嗜酸性,而恶性细胞核大小不一,异型性明显,分裂像多见,胞浆嗜银染色。可见网状纤维散布细胞间。 临床上鉴别诊断要与骨肉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软骨肉瘤、转移瘤鉴别。

治疗方法:手术广泛切除瘤骨,辅仪以化疗、放疗。预后一般较相应的要好。

颅内压低有什么症状


很多疾病都会产生颅内压低的情况,如果有相应的症状,我们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颅内压低可能会导致我们神情淡漠,神经损伤,而且对于生活没有任何欲望。严重情况下,患者会产生精神分裂,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解,防患于未然。那么,颅内压低有什么症状?

一、临床表现

低颅压临床表现几与高颅压无法区别。起病可呈急性亦可缓慢,表现有头痛、头昏、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疲倦乏力等。部分患者可有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视神经乳头淤血,边缘模糊。体征有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二、鉴别诊断

(1)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简称pIH) 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无差别,起病可急可缓,头痛轻重不一,位于颈枕部居多,可向额顶部放散,亦可延至肩背,直立及头动时加重,平卧后缓解。可伴不同程度的颈强直、头前屈时疼痛,阳性Kernig性,以及外展神经不全麻痹等体征。除头痛外常有头昏、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亦可有轻重不一的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精神障碍及发热、多汗、血压波动、直立位心动徐缓、晕厥发作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0.7kpa。

(二)颅脑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cramiocerebral trauma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 当发生开放性颅脑外伤或中、轻型闭合性颅脑外伤后,可因①脑脊液鼻或耳部大量流失;②颅脑外伤后反射性脉络丛分泌机能抑制;③脑脊液吸收增加;④休克及长期使用高渗脱水药物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部挤压性疼痛,可伴有头昏、恶心、呕吐、乏力、虚弱、厌食、脉搏细弱、血压偏低等,严重时有精神萎靡、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表现。上述表现与体位有关,卧位或头低位时症状减轻或消失,坐位或立起时症状加重。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三)胰岛素治疗和电休克治疗(insulin therapy and electric shock treatment EST) 胰岛素休克与电休克治疗有后继低颅压的报道。胰岛素休克后继低颅压虽经大量补糖,仍不见苏醒,昏迷愈陷愈深,此时有可能存在低颅压,腰椎穿刺可证实。

蛋白尿鉴别诊断


蛋白尿这种情况现在的发病率是变得越来越高的,而且很多的患者就算是发生的话都是不能够察觉到的,这样的话就会使得很多的患者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说定期去做检查就显得比较关键的,那么在检查之后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是患上了蛋白尿的,这样可以早期就进行治疗的。

过去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常用的方法,现已被磺基水杨酸法代替。此法简单,不需要什么试剂。

方法:取一个玻璃试管,倒入被检查的尿液至三分之二处,加入2%酷酸或食醋数滴,用拇指和良指斜拿试管底部,放为焰上(如洒精灯)直接将试管上端的尿加热,经常转动试管,直到上段沸腾,观察有无混浊或出现沉淀凝固,根据程度按下述法判断加号。为了排除混浊不是由蛋白质引起的假阳性,应再加醋酸2~3滴或食醋10几滴,此时混浊不消失,则为阳性反应,说明是蛋白质。

试纸法

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

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种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检查,只说明尿内有无蛋白和相对多少,不能说出确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质,可以做定量测定,需要留24小时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测定。

根据浊度反应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尿蛋白4.0g/L:++++。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称为蛋白尿。但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乳腺癌鉴别诊断


乳腺癌鉴别诊断

1、乳腺癌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肿瘤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发展缓慢。

慢性乳腺炎及脓肿:常有脓肿形成,触之为肿块,边缘不清,呈囊性感,可有轻压痛,与周围组织有轻度粘连感。

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性增生病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可呈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有关。

浆细胞性乳腺炎:60%以上浆细胞性乳腺炎呈急性炎症表现,肿块大时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40%的病人开始即为慢性炎症,表现为乳晕旁肿块,边界不清,可有皮肤粘连和乳头凹陷。

乳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所致乳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局部表现为乳房内肿块,肿块质硬偏韧,部分区域可有囊性感。肿块边界有时不清楚,活动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无周期性。

乳腺恶性淋巴瘤:表现为迅速增大的肿块,有时可占据整个乳房,肿块呈巨块或结节状、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坚,有弹性,与皮肤及乳房等无粘连。

2、乳腺癌如何检查

在乳腺门诊,医生了解了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检,检查双侧乳腺;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必要时也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MRI)。乳腺X线摄影是近年来国际上推荐的乳腺癌筛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的乳腺癌,通常用于40岁以上的妇女,此年龄段妇女乳腺对射线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损伤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对较低,乳腺X线片容易发现异常征象。

3、乳腺癌的病因

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有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

如何预防乳腺癌

1、经常运动

女性朋友应该如何预防乳腺癌?职场女性是乳腺癌主要的发病人群,运动可以使更年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60%。挪威一研究机构对25624名妇女进行调查后发现,那些每周至少运动4小时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了37%。

2、控制体重

适量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其根本原因是它可以控制人体发胖。18岁以后体重迅速增加的妇女,与那些长期保持标准体重的妇女相比,其更年期后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几乎高一倍。

3、不要饮酒

如果你每天喝一次酒,那你患乳腺癌症的危险性就增加11%。每天喝两次,其危险性就是24%;如果每天喝两次以上,那么其危险性就增至40%。所以,奉劝喜好饮酒的女士们,最好是每周饮酒不超过3次,而且量要适可而止。

4、服用维生素D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有预防乳腺癌的功效。研究发现,每天服用200个国际单位(大约食用两小勺含维生素D奶粉即可)维生素D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率大约降低30%。医生因而建议:50岁及其以下的妇女每天至少服用200个国际单位维生素D;而50岁以上的妇女,最好每天服用400到600国际单位维生素D。

乳腺癌如何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化疗在乳腺癌的整个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术前化疗可探测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并使肿瘤缩小,减轻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减少术中出血。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局部治疗的手段之一,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术后,放射治疗是一重要组成部分,应于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后给予较高剂量放射治疗。Ⅱ期及以上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3、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多用于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近年来常用的药物是三苯氧胺,该药可降低乳腺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减少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新近发展的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也有较好的抗乳腺癌的作用。

妊娠疱疹如何鉴别诊断


妊娠疱疹如何鉴别诊断

1、妊娠疱疹如何鉴别诊断

应当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妊娠痒疹

是孕妇常见皮肤病之一,有剧烈瘙痒及丘疹,但无水疱。

多形红斑

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应予以排除。

疱疹样皮炎

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但发病与妊娠无关,妊娠期症状反而缓解,氨苯砜治疗有效,免疫病理有助于鉴别。

疱疹样脓疱病

前驱症状有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与本病类似,但原发症状是脓疱不是水疱,常有低血钙。

2、妊娠疱疹临床表现

皮疹常出现在四肢,尤其是手和足,也可累及躯干前表面、头和颜面,但很少累及口腔黏膜和生殖道黏膜。皮疹呈多形性,开始为红色荨麻疹样斑块,黄豆大或更大,然后在红斑基底之上及邻近出现丘疱疹,继之群集并形成环形分布的水疱,不久融合在一起形成疱壁紧张的大疱,常伴有严重的烧灼感或瘙痒,致使孕妇坐卧不安。大疱破溃后结痂,愈后遗留色素沉着。由于皮损逐渐演变,在较长时间内皮损处于不同阶段,有的皮损已接近痊愈,在其邻近可又有新的皮损发生。

3、妊娠疱疹的起因

病因至今还是不十分清楚,已知因素有:这类疱疹与妊娠密切相关,但与疱疹病毒却无关联。妊娠疱疹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大疱疹类疮密切相关,其根据:部分患病妇女血清中有滴度不高的抗基底膜带抗体;半数患病孕妇血清中含有不耐热的妊娠疱疹因子,它能将补体C3沉淀在正常表皮下基底膜带上;患妊娠疱疹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清中,也常检测出妊娠疱疹因子。

妊娠疱疹的治疗

应给予对孕妇安全的药物治疗。对病情较轻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抗组胺制剂;对发生大疱的患者,应给予中等至大剂量泼尼松以控制水疱形成和剧烈瘙痒。在分娩时或产后应加大泼尼松剂量,控制可能的病情活动,然后逐渐减量。对不能耐受泼尼松的病人可选用其他有效药物,如氨苯砜和血浆置换法。

对那些在完成分娩后数月至数年继续形成广泛水疱者,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但在妊娠或哺乳期禁用免疫抑制剂。

疱疹食疗方

【当归佛手柑】

配方:佛手柑鲜果30克,当归6克,米酒30克。

制法:以上三物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

功效:舒肝理气,养血活血。

用法:每日1剂,可连用数日。

【茉莉花糖水】

配方:茉莉花5克,红糖适量。

制法:茉莉花与红糖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水沸,去渣。

功效:理气活血,解郁止痛。

用法:代茶频饮。

【当归陈皮蛋】

配方:柴胡15克,当归9克,陈皮9克,鸡蛋1个。

制法:以上四味加水适量,一同煮至蛋熟。

功效: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用法:吃蛋饮汤,每日1剂,连用7日。

【竹茹桑叶茶】

配方:竹茹5克,桑叶6克,炒谷芽9克。

制法:以上三者加水适量,共煎取汁。

功效:清热除烦,健胃消食。

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

【马齿苋薏米粥】

配方:薏米30克,马齿苋30克。

制法:先将薏米和马齿苋加水煮熟,再加红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用法:每日1剂,连用7日。

【枸杞叶粥】

配方:枸杞叶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把枸杞叶摘洗干净,再与粳米一起加水熬粥。

功效:清热泻肝。

用法:随量作早晚餐食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