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养生粥益脾养胃

2019-10-20 │ 女性养生粥益脾养胃 红酒保健养生

红小豆的功效 吃红小豆能补血健胃还益脾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红小豆的功效 吃红小豆能补血健胃还益脾》,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红小豆的营养价值高,这点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想起红小豆,就是那清凉可口的红豆沙冰棍或者红豆冰激凌等等。其实红小豆的吃法多,红小豆的功效更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和红小豆有关的知识!

红小豆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是全民性的食品。那么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呢?由于红小豆的营养丰富,所以它对人体的益处是非常多的,红小豆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

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

补血养血

红小豆富含铁质,具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力、增强抵抗力的功效,是贫血者的理想食物。不敢吃猪肝的贫血患者,可以吃红小豆来补血。古代女性在生育前,要喝清血的红豆汤或红豆做的粉丝、粉皮,生育过后,一定用红小豆来补血。

健脾益胃

红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素,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其消化吸收的功能。红小豆的膳食纤维含量也相当丰富,能有效刺激肠胃蠕动,可有效预防和改善便秘,促使排便的顺畅。

清热解毒

红小豆具有清热解毒、散恶血的作用。红小豆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疮毒等症。另外通乳也是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之一。红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宜多吃红小豆,可促进乳汁分泌。

红小豆的吃法

红豆薏米粥

材料

红豆,薏米,水,冰糖。

做法

1、红豆薏米粥,准备同等分量的红豆和薏米,洗干净后,红豆大概需要泡两三个小时,薏米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2、然后要先煮红豆,因为需要的时间长一点,煮开后,添一些凉水,再煮开后,再添凉水,这样红豆容易开花,容易熟,据说也比较香。

3、等红豆煮开花后,放入薏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粘稠,就放冰糖调味就可以了。

红豆双皮奶

牛奶300毫升,白糖10克,鸡蛋2只,红豆半碗,葡萄1只。

做法

1、将两只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红豆煮熟备用,水果切成片。

2、将300毫升牛奶倒在一个干净无油的不锈钢锅里,煮至快开的时候关火。

3、将牛奶倒进碗里,加白糖,牛奶晾凉至温热,然后将蛋清与牛奶混合搅匀。

4、将牛奶白糖蛋清溶液隔水蒸15分钟。

5、蒸好后,双皮奶就蒸好了,然后将双皮奶冷却至凉的温度,吃之前加红豆和水果。

结语:有关红小豆的功效和作用,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红小豆又多了些认识和了解了。红小豆在生活中的吃法还是很多的,尤其在夏天,红豆制作的冷饮或者是其他食物都是很受欢迎的。希望大家多多研究它的吃法!

ys630.COm精选阅读

韭菜的功效 常吃韭菜能益脾健胃行气理血


韭菜是我们常吃的一种蔬菜,许多家常菜里会看到它的身影。的确,韭菜的做法都不复杂,不管是做饼还是做菜。但是韭菜的营养价值可是不低的,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韭菜的功效。看看吃韭菜的好处究竟有哪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韭菜的功效

益脾健胃、行气理血

医学认为,韭菜性温,能够益脾健胃、行气理血。常吃韭菜,可养肝,增强脾胃。韭菜中含有的硫化合物具有扩张血脉及降血脂的作用,非常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韭菜的功效与作用比较多,除此以外,硫化合物还能够提高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系统功能,从而可以有效的调节皮肤毛囊中的黑色素,消除皮肤白斑,使头发变得乌黑发亮。

韭菜的作用

1、行气理血

韭菜的辛辣气味具有散瘀活血,行气导滞的作用,非常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吐血,肠炎,胸痛等症状。

2、止汗固涩

韭菜中含有比较多的叶微酸,具有酸敛固涩作用,用于治疗阳虚自汗等。

3、润肠通便

韭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维生素,能够增进胃肠得蠕动,因此可以有效的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韭菜的食用禁忌

有人非常喜欢韭菜的味道,因此非常钟爱它,韭菜的功效与作用多,但是在食用的时候中也需注意它的食用禁忌。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韭菜的食用禁忌吧。

1、消化不良或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群吃韭菜很容易烧心,因此不宜多吃。

2、《本草纲目》中记载:韭菜多食则神昏目暗,酒后尤忌。当代医学认为,如果患有阳亢及热性病症的人切记不要吃韭菜。

3、患有鼻蓄脓、扁桃腺炎和中耳炎的人禁吃韭菜。

4、平时不喜欢吃辣、容易引起过敏的人群不要吃。

5、食用时加热时间不宜过久,韭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加热太久就会导致营养流失。

韭菜的吃法

韭菜炒香干

材料

韭菜一小把(200克左右),香干6块,红椒一个,油适量,盐少许,生抽数滴。

做法

1、韭菜洗净,切段,香干洗净,切细条,红椒去籽切丝。

2、炒锅加油烧热,下红椒丝和香干翻炒,加入少许盐、生抽调味,如果太干可加入少许水。

3、不停翻炒,待香干吸收汤汁变软变得蓬松,加入切成段的韭菜,翻匀,待韭菜变软即可起锅。

结语:有关韭菜的功效和作用,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韭菜又多了些认识和了解了。韭菜的吃法,上述也介绍了一种,是很普通的家常做法。想学厨艺的朋友可以跟着学做一下,很简单的做法。但是味道很不错哟!

赤小豆炒熟的功效


大家不要被赤小豆这个名字所迷惑,其实赤小豆就是红豆。而红豆这种植物由于它的形状非常像心脏,所以在古代文人寓意里将红豆比作相思。但是红豆不仅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它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很多人都喜欢将红豆拿来做粥或者做甜品,那么将赤小豆炒熟有怎样的功效呢?

一、赤小豆的营养价值:

1、赤小豆含有较多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有益。

2、赤小豆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3、赤小豆是富含叶酸的食物,产妇、乳母多吃红小豆有催乳的功效。

二、赤小豆常用搭配:

1、赤豆同鲤鱼(或鲫鱼)煮汤服食,利水消肿,治脚气甚效,兼治小儿夏日因血热而致的多发性疖肿。

2、赤豆120克,煮汤当茶饮,治水肿。3.赤豆250克,煮粥食,可通乳。4.赤豆微炒,水煎代茶随意饮服,治产后恶露不下,腹痛。5.治误吞玻璃渣:赤豆适量煮熟,尽量饮服,然后再服泻剂,赤豆和玻璃同大便排出。

三、赤小豆要炒熟才却湿吗

赤小豆生与熟都可以祛湿的, 赤小豆磨粉之后也是可以祛湿利水的,不过不能够直接用开水冲服,这赤小豆是不会被冲熟的,而生的不但不容易消化,而且进入人体之后容易引发胃肠道胀气等症状;建议您可以先将赤小豆炒熟之后磨粉或者研磨之后再炒熟进食比较好。

四、有湿气怎么办

有湿气的人脾功能都不怎么样,脾能化水,脾功能一下降,水就留在体内形成湿,这种病没一时半会就能好的,饮食上也要多吃水果蔬菜保持每天大便,这些都是帮助体内能尽快排除湿气的 晚上可泡脚 不用泡多久,只需半小时就行 水温37 -40°就可以。也可在水中放几片生姜,生姜能温中散,泡完脚 要补充水分

赤小豆的功效 女性多吃赤小豆能降脂瘦身


赤小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大家对于它的认识应该都不多。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看看吃赤小豆的好处究竟有哪些?赤小豆的功效又有什么?喜欢吃的朋友一定很有兴趣,一起来看看吧!顺便了解下赤小豆的养生食谱怎么做?

国人对赤小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早有认识,《本草纲目》说赤小豆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而赤小豆的食用方法也非常多,赤豆饭、赤豆粥、吃豆包等,都是赤小豆常见的食用方法。

赤小豆的功效

对女性的好处

赤小豆中含有较多的豆皂甙,它可以有效防止脂质过氧化,抑制脂肪吸收,同时促使脂肪分解,达到降脂、瘦身、健美的目的。赤小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能预防贫血;赤小豆还能帮助排泄体内多种毒物,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赤小豆具有催乳的功效,适合产妇食用。

控制血糖

赤小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减少人体对脂肪、胆固醇的吸收,控制身体对糖分的吸收率,是一种天然的碳水化合物阻断剂,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改善便秘

赤小豆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有效改善便秘,预防痔疮。赤小豆中的皂草苷物质十分丰富,它可以刺激肠道,预防结石,有利尿、消肿的功效,用赤小豆来改善肾性水肿、腹水、脚气等症有一定效果。其实,想要治疗脚气,还可以通过修正牌唯达宁脚气喷剂来治疗哦!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产品的相关信息吧!

这是一款非常有效的治疗脚气的产品。而且效果非常明显。当然,除了治疗脚气,还可以治疗体癣、股癣和花斑癣等等。效果是非常好的哦!接下来来看看这款产品的用户评价吧!大家要仔细阅读哦!

相信大家在看完了以上的这款产品之后,心中都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了吧!想要有效地治疗脚气,请点击这里,获取更多产品信息哦!

赤小豆的食疗方

高血压

赤小豆20克,丝瓜络20克。二料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30~40分钟,滤汁,分早晚2次空腹服。

盗汗

赤小豆、小麦、土黄芪各30克。3料水煎,每日2次分服。

丹毒

赤小豆30克,鸡蛋清2个。赤小豆捣成末,用鸡蛋清拌匀成糊状,涂于患处,直到痊愈为止。

赤小豆的养生食谱

银花赤小豆羹

配方

赤小豆30克,金银花10克。

制作

赤小豆淘净;金银花用纱布包裹,即得药包锅内放入药包、赤小豆,加水适量,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煮15分钟,至赤小豆熟烂即可。

用法

每1-2日1次。

功效

辛凉解表、清热散结,适合流行性腮腺炎病情较轻者食用。

结语:赤小豆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赤豆,对于这个豆子最直观的认识,应该就是很多甜品中会放,煮出来的食物很好吃。喜欢吃的朋友也挺多的。上述小编也介绍了一种养生食谱,大家回去可以尝试做一下,给自己补补身体!

小豆柴的功效与作用


小豆柴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小豆柴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小米柴、亮子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毛叶珍珠花的枝、叶。

【原形态】毛叶珍珠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3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枝条粗壮,幼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10mm,具疏细毛;叶片纸质,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5(-7)cm,宽2-3cm,先端钝,有短尖头,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或略呈浅心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被灰色长柔毛,脉上通常较多,中脉在 表面凹陷,背面凸起,侧脉羽状,6-9对,在背面显着。总状花序腋生,长4-5(-7)cm,通常有花8-15朵,下面有2-3枚叶状苞片,小苞片早落;花序轴及花梗密被黄褐色柔毛;花萼5深裂,裂片狭披针形,长3-4mm;花冠卵状坛形,乳黄色,下垂,长5-8mm,先端5浅裂,裂片三角形;雄蕊10,花丝被长柔毛,无芒状附属物;子房球形,花柱粗壮。蒴果近球形,花萼宿存,被微柔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灌木林中。

【性味】味微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疥;麻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绒擦;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文章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小豆柴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常见的功效,这对我们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小豆柴起到一定的帮助。小豆柴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的体质,对提高我们的身体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鲤鱼的功效与作用 吃鲤鱼能补脾健胃


鲤鱼这种食材,是非常好吃的,这种食材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那么,这个功效与作用有什么?接下来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鲤鱼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这个鲤鱼的做法吧!要仔细阅读哦!

鲤鱼的功效与作用

鲤鱼的功效概述

中医认为,鲤鱼味甘、性平,入脾、肾、肺经,无毒。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益。

鲤鱼各部位的功效

(1)鱼目

治刺在肉中、中风肿痛者,烧鲤鱼目作灰,纳疮中,汗出即可。

(2)鲤鱼皮

主治隐疹,治鱼鲠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鲤鱼鳞皮合烧作屑,以水服之,未出再服,以出为度。

(3)鲤鱼血

治小儿丹肿及疮瘘,治口眼歪斜,搅均后涂之。

(4)鲤鱼汤

主治小儿肌疮,捣敷,并治痔瘘有虫,灸热帛裹坐之。

(5)鲤鱼齿

主治石淋。鲤鱼齿烧灰;酒服,治小便不通。

(6)鲤鱼胆

苦,寒,有毒,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喉肿痛,和药做丸服或取汁补用。

(7)鲤鱼脂

治小儿痫疾、惊悸。

(8)鲤鱼脑

点目治青盲。

(9)鲤鱼鳞

治吐血、鼻出血、崩漏带下、淤滞腹痛、痔漏。

(10)鲤鱼肉

鲤鱼肉在三磷酸腺苷(ATp)的帮助下,能使体内的氨态氮(Nm)与谷氨酸合成无毒的谷氨酰眩,使血氨下降,从而减轻肝昏迷症状,因此有降血氨的作用。鲤鱼还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用于汞、铅、苯的慢性中毒,有抗过敏,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也有改善心肌及血管代谢的功效。

红烧鲤鱼的做法

葱、姜、干辣椒、大料、肥肉适量。

鲤鱼一条,去鳞、去内脏清洗干净。

在头和尾部的位置各切一刀,两面相同。

剔除鱼腥线,用镊子或用左手指甲捏住,往外抽动,右手轻轻拍动鱼身部位。

在鱼身上划刀,两面相同。

开火,加热炒锅,用生姜擦锅底和四周。

锅烧热后,加油烧热,把鲤鱼放入,调到小火,煎至鱼身两面金黄色。

放入肥肉炒一会。

放入大料、葱、姜、辣椒炒香。

放入白糖、炒到白糖溶化。

烹入料酒、酱油炒开。

加入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

大火烧开后,小火焖至15~20分钟,把汤汁收干,加入一些葱丝。

烧好的鲤鱼,味道甜咸,非常鲜美。

结语:相信看完了以上的这篇文章之后,大家对于这个鲤鱼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这个鲤鱼的做法一定是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以及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吧!这个鲤鱼是非常有营养的食材,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哦!

赤小豆花的功效与作用


赤小豆花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赤小豆花吧。

【别名】腐婢(《本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 赤小豆 或 赤豆 的 花 。夏季采取。

【性味】①《本经》:"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止渴,醒酒,解毒。治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戌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附方】①主痃疟,寒热邪气,泄痢,阴气不足,止渴及病酒头痛:小豆花于豉中煮,五味调和,作羹食之。(《食医心镜》)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药性论》。

虽然赤小豆花有着许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食用的。我们要针对用者的自身情况来酌情用药。希望大家不要胡乱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