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食疗

2019-10-20 │ 养生食疗 体质养生

鱼际-上肢内侧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鱼际-上肢内侧”,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灸玉龙经》:曲指大维尖;《神应经》白肉际;《循经考穴编》:约居横纹后一寸。

「手太阴肺经穴」

鱼际

位置: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

《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灸玉龙经》:曲指大维尖;《神应经》白肉际;《循经考穴编》:约居横纹后一寸。

功效:清肺热、止咳喘、利咽喉、消疳积。

主治: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伤风、心痛、呕吐、胃气下陷、腹泻、心烦、怔忡、腹满、头痛、目眩、咽干、喉痹、咽喉肿痛、牙痛、舌急、失音、湿热、黄疸、疟疾、尿血、阳痿、小儿疳积、肘挛、指肿。

近人报道:发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自汗、婴幼儿腹泻、扁桃体炎、胎位不正、拇指屈肌肌腱炎。

方例:俯仰喘喝、接手以呼:鱼际、太溪。

喉痛:鱼际、腋门。

偏胁背痛痹:鱼际、委中。

扁桃体炎:天柱、鱼际。

乳腺炎:鱼际、足三里、足临泣。

刺灸法:向掌心微斜刺入0.3~1寸。禁用直接灸。艾条灸3~5分钟。

其它:荥(火)穴。

扩展阅读

经渠-上肢内侧


《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医学入门》:近关上。

「手太阴肺经穴」

经渠

位置:前臂掌面桡侧,腕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

《灵枢本输》:寸口中也,动而不居;《医学入门》:近关上。

功效:宣肺、利咽、复脉。

主治:古代记述:咳嗽、哮喘、气促、热病汗不出、浮肿、胸中膨膨然、数欠、胸背痛、心痛欲呕、喉痹、手腕疼痛、掌中热、足心痛、回六脉。

近人报道:咽喉肿痛、无脉症。

方例:咳嗽:经渠、行间。

热病汗不出:经渠、大都。

刺灸法: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要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

其它:经(金)穴。

少商-上肢内侧


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手太阴肺经穴】

少商

位置: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处。

功效: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

主治: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咯血;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

3.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狭窄,黄疸;

4.五官科系统疾病:齿龈出血,舌下肿瘤,口颊炎;

5.其它:脑溢血,盗汗,小儿惊风,手指挛痛。

刺灸法:

刺法:

1.向腕平刺0.2~0.3寸,局部胀痛。

2.三棱针点刺出血,推血至指端捏紧,迅速刺入并挤出5~10滴血。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其他: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木。

太渊-上肢内侧


《灵枢本输》:鱼后下陷者中也(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在掌后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中。

「手太阴肺经穴」

太渊

位置: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当舟骨结节外上方,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灵枢本输》:鱼后下陷者中也(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在掌后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中。

功效:宣肺平喘,清咽消肿,复脉。

主治: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肺胀、胸中满、乳胀、心痛、胃气上逆、腹胀、风痰、烦躁狂言、头痛、面肿痛、目痛、牙痛、肩背痛引臂膊、肘痛、手腕疼痛无力、缺盆肿。

近人报道: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胸痛、无脉症、脉管炎、心悸、鼻炎。

方例:呕血上气:太渊、神门。

缺盆肿:太渊、商阳、足临泣。

无脉症:曲池、内关、太渊、合谷、足三里。

刺灸法: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可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艾条灸3~5分钟。

其它:输(土)穴;原穴;《难经》列作脉会。《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马莳注:即太渊穴。

鱼际穴在哪里?按摩鱼际穴有什么作用?


穴位按摩就是运用中医的原理,结合人体经络进行按摩,不同的穴位的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今天给大家介绍鱼际穴这个穴位的一些相关知识。

按摩鱼际穴位的作用

腧穴释义:际,边际。因此穴在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之边缘,又此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际相会之处,故名。

简便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或取侧掌,微握掌,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即是。

解剖定位:当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处;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功能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能作用:清宣肺气,清热利咽 此穴为肺经荥穴,五行属性属火。“荥主身热”,故此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的咳嗽气喘、胸闷胸痛;肺热灼络之咯血;热郁咽喉之肿痛;热邪壅滞,肺金不呜之失音等。因此穴位于手掌部,有循经远治的作用,可疏经通络,治肘臂挛痛;亦有近治作用,可治手指挛痛,指麻瘫痪。

主治病证: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发热、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症;肘臂手指挛痛,指麻瘫痪;小儿疳积等病症。

配伍应用:1、咳嗽:鱼际、大椎、合谷、外关、列缺(《针灸学简编》)。

2、咯血:鱼际、尺泽、太渊、肺俞、膈俞、三阴交(《针灸医案集要》)。

3、寒热:鱼际、风池、少海、少冲、合谷、复溜、临泣、太白(《神应经》)。

4、头痛:鱼际、风池、腋门、中渚、通里(《针灸资生经》)。

5、咽喉肿痛:鱼际、太溪、照海(《针灸学讲义》)。

6、失音:鱼际、合谷、间使、神门、然谷、肺俞、肾俞(《针灸集成》)。

7、厥心痛:鱼际、太渊(《灵枢·厥病》)。

很多疾病其实是重在预防,所以平时不妨多多对鱼际穴等穴位进行按摩,这样可以有效的远离某些疾病。保证身体的健康。

大鱼际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一种神经疾病,引起这种病理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在病变原因之外,如果长期的不运用肌肉,那么也会导致萎缩,“用进废退”。有时候人们对于这种改变并没有及时的关注,导致最后的病情加重,这样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大鱼际萎缩就是肌肉萎缩的一种,接下来我们就讲聊聊有关大鱼际萎缩的那些事。

大鱼际萎缩是一种手部肌肉萎缩的疾病,虽然不是非常影响日常生活,但是如果有萎缩的话,手提东西、拿东西什么的都会受影响。这种病要提前预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应该怎样自检大鱼际萎缩。

大鱼际的位置就在你的左右手掌上,大拇指下面的一整块区域,这个区域健康的状态应该是纹理清晰,肌肉饱满,颜色和其他区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这个地方出现异样,比如说有塌陷、疼痛等感觉,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大鱼际萎缩的前期症状了。

大鱼际萎缩的病因

最常见的就是正中神经损伤,所以大鱼际萎缩是属于神经源性肌萎缩。一般来说,这种萎缩是因为外伤、神经炎,或者压迫所致的。如果是外伤的话,一般就是刀伤,把手掌这一部分的神经切断了,造成了萎缩。

大鱼际萎缩的前提

有很多很常见,如果你过去有过严重的外伤,并且在恢复的过程中复健没有做好,那么这一块手的部分,肯定会有萎缩的迹象。如果之前被诊断出游神经炎,那么如果不加以控制治疗,也会出现大鱼际萎缩的状况。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手指的运动无力,手感觉很僵硬之类的感觉,就要赶紧去医院里的神经科检查,一般来说,医生会给你补充钙和锌,并且让你注重手部的肌肉锻炼,其实锻炼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

除了萎缩以外,看大鱼际的外貌,是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程度的。如果大鱼际的皮肉很薄,并且很枯槁,那么很有可能是脾胃虚弱的标志。如果发青,那么久有可能是心血瘀阻。

如果有偏冷或者偏热的问题,那么就是分别对应着肠胃的偏寒或者偏热。如果颜色偏黑,那么就是身体有长期没有治愈的问题,比如说关节炎之类的慢性病。

阳溪-上肢外侧


腕背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拇指上翘时,当鼻烟窝中。 《灵枢本输》:在两筋间陷者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腕中上侧两傍间陷者中;《循经考穴编》:与太渊相并,直对食指本节,骨尖有动脉。《针灸逢源》:张大指、次指取

「手阳明大肠经穴」

阳溪

位置:腕背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拇指上翘时,当鼻烟窝中。

《灵枢本输》:在两筋间陷者中也;《针灸甲乙经》:在腕中上侧两傍间陷者中;《循经考穴编》:与太渊相并,直对食指本节,骨尖有动脉。《针灸逢源》:张大指、次指取之。

功效:祛风泄火。

主治:古代记述:头痛、目赤痛、目翳、耳聋、耳鸣、喉痹、腕痛、牙痛、肘臂不举,掌中热,舌本痛,惊{17}、妄言,烦心,咳呕沫。

近人报道:齿神经痛,小儿消化不良,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方例:胸满不得息:天容、阳溪。

惊悸怔忡:解溪、阳交。

刺灸法:浅刺0.3~0.4寸,注意不要伤及动脉。

其它:经(火)穴。

手掌大鱼际发青


手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健康探测仪,在正常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身体出现一些病变时,我们都可以从手这个小小的探测仪了解到,做到未病先预、既病防变,对于诊断而言,手也是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言手掌大鱼际发青所暗示的身体变化,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手掌的大鱼际发生这样的改变。

正常健康人的手掌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色泽光润,掌肉富有弹性。一旦在手上出现了不正常的颜色,则说明人处于一种病态,中医称为病色。如果手上出现青色也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很多人会出现大小鱼际发青,甚至青筋暴露的现象,这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手上的变化。在不同的部位发生相同的变化,其病理机制亦有不同。

一般来说不是肾虚引起的的,可能是血液循环不太好,心脏出现了问题,从中医讲是脾胃不和,脾失健运,同时伴有脾虚,胃肠积滞,治疗时应以益气化瘀通络为治疗原则,饮食以健脾为主,小米山药,薏米,粗粮,肉类适当吃些羊肉,蔬菜水果,忌食生冷油腻,保证睡眠。

1.大鱼际红色说明心脑血管有问题。

2.如果病人手掌颜色发黄、发青,预示着脾胃功能减弱,脾胃寒湿太重,此时病人的面色也会发黄、发青。

3.小鱼际发红是胃肠积热。

如果病人手掌大鱼际外侧发青,预示着下焦阳气不足,经脉运行不畅,循环系统出现了问题。患者可能出现腰腿痛、下肢静脉曲张、风湿病等疾病。

4.手掌发青说明肝郁气滞。

5.如果大鱼际根部发青者,年轻女同志很容易出现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等生殖系统疾病,严重者甚至引起不孕。

6.我们手掌健康的大鱼际应该是肌肉丰满的 ,但有些人的大鱼际凹陷,甚至有皱褶出现。这时候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如病人容易咳嗽气喘,严重的可能会发展为哮喘、喘咳性支气管炎。

7.大鱼际凹陷说明心肺功能不足。

8.整个手掌变平 ,肌肉变薄,这就是脾气不足的表现,手掌薄即说明其人脾气虚衰、运化无力。

商阳-上肢外侧


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1分处。《灵枢本输》:大指次指之端也;《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针灸集成》:与第一节横纹头相直;即食指指甲廓桡侧角后旁1分凹陷处。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

位置: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1分处。

《灵枢本输》:大指次指之端也;《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针灸集成》:与第一节横纹头相直;即食指指甲廓桡侧角后旁1分凹陷处。

功效:泄热止痉、开窍利咽。

主治:古代记述: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盛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热病汗不出,胸中热,寒热{108}疟、咽喉肿痛,青盲,手指麻木,手臂外廉痛, 肩背痛引缺盆,牙痛,口干颐颔肿。

方例:中风、昏迷、休克:百会、人中、内关、商阳。

寒症:商阳、太溪。

咽喉肿痛:合谷、少商、商阳。

刺灸法: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其它:井(金)穴。

上肢血管超声检查


人们在做身体检查的时候,上肢血管也是经常被检查的一个部位。但是对于上肢血管检查出的相关检测结果不少人都不是特别清楚。而人的上肢血管恢复也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就包括动脉和静脉这两个重要的血管。所以上肢血管超声检测的结果呈现对人的身体健康也起着重要影响,因此上肢血管超声检查主要是检测哪些疾病?

上肢的动脉

(1)

腋动脉 于第1肋的外侧缘接锁骨下动脉,经腋窝至背阔肌下缘处接肱动脉。 分支主要分布到肩肌、胸肌、背阔肌和乳房。

(2)

肱动脉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与正中神经伴行,至肘窝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3)

桡动脉 在前臂桡侧与桡骨平行下降,上段位于肱桡肌的深面,下段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在腕部于皮下,可摸到搏动,为临床摸脉部位。有的人桡动脉变异,其下段走行于桡骨背面,中医称反关脉。桡动脉的下端绕桡骨茎突至手背,再穿第1掌骨间隙入手掌侧深面,参与组成掌深弓。

桡动脉的分支:

1)

掌浅支 在桡腕关节处起自桡动脉,入手掌参与组成掌浅弓。

2)

拇主要动脉 分三支分布到拇指和示指桡侧。

(3)

尺动脉 在前臂尺侧腕屈肌和指浅屈肌之间下行,入手掌。其终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成掌浅弓。尺动脉的主要分支是掌深支,它与桡动脉的终支组成掌深弓。

1)

掌浅弓 位于手掌屈肌腱的浅面,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自弓的凸侧发出4支动脉,桡侧的3支称为指掌侧总动脉,每支又分为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分布于第2~5指的相对缘,最内侧的一支供应小指内侧缘。

2)

掌深弓 位于手掌屈肌腱的深面,由尺动脉的掌深支和桡动脉的终支吻合而成。其凸侧发出3条动脉分别与掌浅弓的指掌侧总动脉吻合。

4、锁骨下动脉

右侧起自头臂干,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出胸廓上口弯向外,在锁骨与第1肋之间通过,到第1肋外缘处移行为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

(1)

椎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向上穿第1~6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到脑和脊髓(详见中枢神经系统)。

(

2)

胸廓内动脉 自锁骨下动脉发出,向下经第1~7肋软骨的后面(距胸骨外侧缘1cm )下行,其终支穿膈入腹直肌鞘内,改名为腹壁上动脉。该动脉分支分布到胸前壁、心包、膈和腹直肌。

(3)

甲状颈干 为一条短粗干,其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下动脉,它向内上方横过颈总动脉等后方,分布于甲状腺。

探测方法:

一般采用平卧位,被检肢体外展、外旋,掌心向上,受检肢体自然放松。从锁骨上窝开始向下连续横向、纵向扫查。

上肢主要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上肢深静脉系统与同名动脉伴行,超声检查方法见上肢动脉;浅静脉系统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前臂正中静脉。

正常声像图表现:

动脉:

动脉壁三层结构清晰可见,内膜呈稍强带状回声,中层回声较低,外膜呈强光带回声,管腔不能被压瘪。

静脉:

血管壁薄,内膜平整,管腔内的血流呈无回声。一般静脉内径大于伴行动脉内径,在深吸气或乏氏动作时,静脉内径增宽。瓣膜绝大多数呈双瓣型,基底附着于静脉壁。

曲池-上肢外侧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手阳明大肠经穴」

曲池

位置: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瘰疬,瘾疹,热病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血压,癫狂。

方例: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

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

配太冲、大椎治高血压。

刺灸法:直刺 l~1.5寸。

其它:

(l)手阳明经所入为合。

(2)参考资料:据报道,在犬阑尾壁内直接注射B-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实验性阑尾炎,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证明对实验性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鱼际穴怎么找


导读:鱼际穴怎么找?按摩鱼际穴治疗鼠标手,那么鱼际穴怎么找?鱼际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鱼际穴怎么找

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或取侧掌,微握掌,腕关节稍向下屈,于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即是。

鱼际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际,指边际。凡两合处皆称为际。本穴在拇短展肌、姆指对掌肌的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接合处,故名鱼际。

取穴方法

仰掌,在第1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取穴。

穴位解剖

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对掌肌;血管当拇指静脉回流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功用

清肺热,利咽喉。

主治

咳嗽,咯血,失喑,身热,乳痈等。

穴位配伍

配少商、肺俞、中府,可用于肺炎后期的治疗;配液门,可治疗咽喉痛;配人中、内关,可治疗癔症失语。

操作方法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配合谷主治肺热所致的咳嗽、咽喉肿痛、失音;配孔最、天突等主治哮喘发作期;单针鱼际穴对口干舌燥者有良好的作用;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穴位养生

按摩鱼际穴治疗鼠标手:鼠标手多是腕关节劳损,这是因工作性质所引起的慢性劳损,或因直接、间接暴力引起腕关节外伤的后遗症,为职业病的一种。鼠标手主要表现为腕关节经常疼痛,用腕稍多则疼痛加重,甚至腕部肿胀、活动受限、关节无力、关节弹响、局部压痛等。按摩鱼际穴,对因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职业病鼠标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按摩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鱼际穴附近上下推动,或双手鱼际穴互相敲击,至掌侧发热即可。按摩的次数根据身体状况决定,一般每天1至2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久病体虚及患慢性病的人,可适当增加按摩次数,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必急于求成。

医书记载

1、《灵枢本输》:鱼际者,手鱼也。

2、《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3、《针灸大成》: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陷中。

4、《类经》:手腕之前,大指本节之间,其肥肉隆起形如鱼者,统谓之鱼;寸口之前,鱼之后曰鱼际穴。

以上就是鱼际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