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祛湿

2019-10-20 │ 春季养生祛湿 春季养生祛湿粥

春季祛湿拍打法 拍身体这5处湿气跑光光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进行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春季祛湿拍打法 拍身体这5处湿气跑光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五个动作祛除湿气:

拍手

体内湿气重的人,在双手的大鱼际靠近手腕的地方,会呈现青色或紫色。经常拍拍手,尤其是大鱼际处,就能将滞留在体内的湿气给拍出去。最开始拍手时,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个时候要坚持住,不要放弃。

拍肘窝

拍打肘窝能去除心肺上的毒素,连续拍打5~10分钟,就会出现青、红、紫、黑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

抓腋窝

腋窝的顶点是极泉穴,它是心经的重要穴位,也是腋下淋巴最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摩、抓揉此处,能帮助心脏排毒。

拍打腹股沟

拍打腹股沟能加速气血运行,驱除病邪。不仅能健脾胃,对于调理妇科病、治疗因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都很有效果。

拍腘窝

在腘窝(也就是膝盖后的凹陷)的中心点上,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委中穴,走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通道,而委中穴就是这个通道上的一个重要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体内的湿气排不出去,很容易导致关节炎。

空闲时候,拍打腘窝5~10分钟,或直到出痧、有瘀斑为止。每10天拍一次,把这个排污口调理通畅,体内的湿气就能顺利排出来了。

yS630.Com相关推荐

夏季养阳气拍打法 就这样拍打身体这部位


夏季养阳气拍打法

夏季养阳要突出“动静结合”的特点。“静”突出在对精神心境的修养,戒怒戒躁、恬淡适从,方能心静自然凉;“动”主要是指适度运动,有助于畅达经络、疏通气血,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其中,拍打经络是一种很好的“动静结合”的养阳方法。

拍腿部

腿部的经络包括足三阳经,即膀胱经、胆经和胃经,三者皆是阳气较为集中和通行的部位,分布在下肢的后侧和外侧。拍打这些部位具有通利小便、疏肝利胆、和胃化滞的功效,对于头痛、目眩、腹痛、胃痛、肠鸣腹胀、胁肋疼痛、失眠等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拍打手法:坐在椅子上,左脚放在矮凳上,下肢放松;先拍打左腿,按照经络走行的方向,从上到下、由大腿到小腿,用双手拍打腿部的外侧和后侧,然后再换拍右腿。两腿各拍打200次,拍打的力度大小以自己觉得舒适为佳。

拍背部

背部主要分布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皮肤肌表为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是阳经之首;督脉总统一身阳气,是阳脉之海。因此拍打背部穴位和经络,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周身阳气的运行。阳气循环冲和,自然身强力壮。

拍背部对于感冒、荨麻诊、肩背疼、神经衰弱、胃疼、腰痛、便秘等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拍打手法:站立,全身自然放松;双手张开,一手拍打颈部及上背部,另一手拍打下背部,拍打50次,然后交换上下手,再拍打50次,每日1~2次。

除了拍打背部和双腿,夏季养阳还需要从精神、饮食、起居和运动等各个方面入手: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以护心阳。

饮食不可过度贪食寒凉,以免损伤脾胃,导致呕吐、腹泻等胃肠问题。每天清晨应早起,可适当晚睡,但要避免熬夜。

夏季的运动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增强体质为目的,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游泳、散步等,不宜剧烈运动。

经络拍打法有哪些


经络是我们人体部位的经络,通过拍打经络是可以得到一些我们想要的治病效果,而经络在拍打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我们身体各种虚弱的状态和虚弱的现象,当通过经络拍打的方式还能够彻底的改善身体素质不佳的症状,拍打是可以得到一些根治的效果,比如说头疼,还比如说肢体活动不佳等症状,那么经络拍打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1、起势

两脚稍微分开,保持与肩膀部一样的宽度,两只手自然的下垂,养神闭目,下列所有的动作都是如此。

两脚稍微分开,保持与肩膀部一样的宽度,两只手自然的下垂

2、拍打头部

第一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头顶百会穴,一般拍打36下左右。

第二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拍打额头上星穴、神庭穴部位,拍打36下左右。

第三步,两手同时拍打额头,从额头开始一直想头顶拍打,大约拍打30次为宜。

第四步,双手同时拍打头部两侧,拍打36下左右。

第五步,双手同时从头部两侧拍打至头后风池穴,采用从上至下顺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

第六步,用手掌(右手或左手)从头顶拍打至头后风府穴,采用从上至下顺拍方法,一般拍打5遍。头部拍打时宜口目合闭。

第七步,在上面拍打全部结束的时候,用手心轻轻的拍打面部。首先是搓热两手心,然后从两腮下部向鼻梁上推,一直到额头部分两手分开,顺着眉骨、脸颊向下拉,来回反复一分钟。

首先是搓热两手心

需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宜拍打头部,应采用十指摩擦或掐揉的方法!

如果大家在拍打经络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拍打的话,那么对自己的身体所得到的养生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想要养生的时候还的靠做锻炼,拍打经络的预防疾效果相当不错,但是想要更好的预防疾病的话还得坚持做一些运动,最好是慢跑,这个是有氧呼吸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体质的。

春天身体湿气重 试试刮痧祛湿


本文导读:春天空气中湿度高,人体容易受湿邪入侵,身体湿气重就容易感觉身子重、头昏脑胀,这个时候可以试试刮痧的方法祛湿。


草长莺飞三月天,春困泛懒的季节又来了,不少人总是感到头胀身重,困倦叫睡,无精打采,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工作,甚至抑郁烦闷,有的还伴有脘满腹胀,食欲不振或大便稀烂的症状。

春天不妨拿起刮痧板为你的家人刮刮背,刮走春节吃出来的食积,刮走猫冬留下的气血不畅,刮走春季的湿气。初春刮刮背,越刮越精神!

冬主收藏,在寒凉的冬季里,人们大多运动不足,经络痹阻,且春节期间容易饮食过度,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受损,再加上春季多雨多湿,外湿引动内湿,故人体易被湿邪入侵,从而出现腹满腹胀、食欲不振,身体、四肢沉重,精神萎靡,或烦躁易怒等中医认为的 湿浊内困 的亚健康症状。

春困刮痧要刮背部穴位,是因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气,膀胱经不但包含了调节人体五脏六腑的诸多穴位,如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等重要穴位,是人体抵御外邪和重要屏障,而且掌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中医有 春夏养阳 的说法,故刮背部穴位既可排毒,又可振奋体内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刮完痧后,患者常感到背部、肢体有酸痛感,此时可把点燃的艾条放进艾灸盒中,置于痧斑处灸10分钟左右,是典型的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的综合运用。

刮痧时最好选用砭石或水牛角等自然材质做成的刮痧板,被刮者俯卧在床上,撩起后背的衣服,操作者在被刮者背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肤霜,先刮位于后背正中线的督脉,然后再刮督脉旁开1.5寸的两侧膀胱经。刮痧时,刮板与皮肤倾斜45度左右,从上至下以轻柔适度的力量刮拭,直到刮出痧疹。所谓痧疹是指被刮皮肤表面出现粟头的小红点。中医认为, 百病皆可发于痧 ,刮出的痧疹是人体风、湿、火等病理产物在强刺激手法下外排。

刮痧常用穴位

血海穴

可辅助缓解月经不调、闭经、气逆腹胀、湿疹、皮肤瘙痒、贫血等状况。

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丰隆穴

中医认为湿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尤其适合初秋里湿邪较盛的人群,可辅助缓解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

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阴陵泉穴

体内有湿就容易感受外湿,别让体内湿邪太大,除了外散还要内化一部分。在阴陵泉穴的位置刮痧,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辅助缓解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

定位方法: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中脘穴

这个穴位对于缓解伏天暑湿造成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秋燥失眠等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定位方法: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地机穴

地机穴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功效,可用于辅助缓解腹痛、腹泻、水肿、月经不调、痛经等状况。

定位方法: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在阴陵泉穴直下3寸,即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天枢穴

在祛淤邪的同时要给邪出路,在此穴位刮痧可加速促使湿邪、毒邪从粪便排出,起到缓解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定位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两寸处。


刮痧是泻法,主要用于湿重、内热等实证,体质比较虚弱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孕妇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刮痧。

每次刮痧不宜超过30分钟,不要过份追求出疹效果,如果刮不出痧来,很可能患者本身气血不足,不能透痧。刮痧后补充一杯温开水,以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在3个小时内不能洗澡,以免腠里疏松,感染风寒。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春季刮痧祛湿的方法,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湿气重,就可以试试刮痧的方法祛湿,但是要注意刮痧时间不要太长,有皮肤病患者不宜刮痧。

春季祛湿气 养生祛湿茶喝起来


本文导读: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春季是属湿气较重,如何在春季祛湿。


喝点五花茶对体质比较平均,对没明显寒体或热体的人非常适合。产地不同,五花茶的配方稍有差异,一般包括扁豆花、木棉花、鸡蛋花、金银花等等。它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暑去湿、利小便。一般超市、药店都有售,可以每天取一些泡水喝。

对体质明显偏热,容易上火起疮、便秘的人,则可选茵陈、夏枯草煲水,这也是大多数凉茶的配方;而体质偏凉,动不动就腹泻、畏寒、即使夏季手脚还冰冷的人,适合的是茯苓、芡实、薏米,你可以选这类材料煲汤煲粥。

春季祛湿茶:竹叶饮

饮调制:竹叶茶一小撮,冰糖适量,用沸水冲泡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利尿。市场上有售竹叶茶,《本草纲目》上说它有清热、解毒、利尿的作用,加冰糖后泡出的茶饮气味清香,是清暑、祛湿的佳品。

春季祛湿茶:辛凉饮

调制: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因为薏米很难用冲泡的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热水煎煮薏米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汤来冲泡另外三种茶材即可。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

春季喝祛湿茶有讲究


凉茶一般都有两个作用 降火和祛湿,不同配方的凉茶一般都有不同的侧重,一般可以通过凉茶的名字来分辨,如 祛湿茶 就是降火同时侧重祛湿, 清热解毒茶 就是全力降火。因此,当天气湿气极重时,祛湿为重的凉茶更为适合。

很多医院中医科都有配好的凉茶,各有侧重,效果不错,买回家煲或请药店代煲,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对于风湿病人,一旦发现有风湿病症状,不要盲目服用一些风湿 特效药 ,它们会造成消化道出血溃疡、全身水肿等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拍打经络的好处 每天拍打身体这两处百病不生


人体经络我们需要经常的拍打疏通,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养生,而且拍打经络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应该拍打什么经络才能达到养生防病的效果呢?其实有两个经络经常拍打可防百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拍打经络可以防病养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拍打的时候也是有注意事项的,也有要拍打的部位的。

一、拍打经络好处

当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酸痛的症状时,人们会下意识的对该部位进行敲打来缓解酸痛。自古以来,拍打也是一种养生的方式,可以通过拍打全身来健身及治疗相关疾病。身体有很多穴位、经络,经常拍打可起到舒筋活血的保健功效。

简单的小动作便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里存在一定相应的原理,在做任何动作之前,搞清楚它的原理,及治疗哪些疾病都是要有相应的了解。

拍打能治愈疾病的原理就是:拍打是道家养生治病的秘法,原本叫“调伤”,是通过拍打身体将体内因跌打损伤和风寒暑湿形成的於堵垃圾清除体外,从而疗伤治病。

拍打膀胱经

人体在进行一动作养生之时,是有相应针对性部位,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另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除此之外,它还与多处经脉相连,所以对膀胱经进行敲打,其对身体的保健功效非常明显。

虽然该经脉与人体多处重要的经脉相通,但对于它的拍打是非常有讲究的,也是存在一定的顺序性。膀胱经上有心、肺、肝、胆、脾、胃、大小肠以及肾俞穴等。从头顶的百会穴开始,延至后背、臀部,于脚跟止。

可用单手握拳自大椎沿脊柱向下慢慢捶打至腰骶,即尾骨处,把督脉和各脏腑在膀胱经的俞穴都捶打一遍,一般拍打5-10次即可。

以上主要阐述如何进行拍打,其主要拍打的位置也具体说明,只要长期坚持该动作,可给人体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如发热头痛、鼻塞、眼痛、腰背痛等症,这些疾病都是可以得到相应的缓解。

拍打三焦经

人体多处经络与身体的某个器官相通,对其部位做相应敲打会有防治疾病的作用。拍打三焦经比较简单,用对侧手掌从肩膀开始,沿着手臂外侧三角井行走路线向下拍打,直到手腕。若有痛点的地方可以多拍打。拍打完后再换另一边。每次8分钟左右。

该处经络与以上经络的有共同之处,都是与人体相应的器官相连,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三焦经主一身之气。保持三焦经通畅,人体气顺了就不容易生病,提高免疫力。缓解积食、气血瘀结等问题。

二、进行拍打应注意

做任何动作之前,心态的平稳是相当的重要,以及身体的平稳度也是有相应的标准。拍打时全身要放松、自然、不要紧张、颈直胸挺、呼吸平稳、排除杂念。

拍打时用力要适当,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快慢适中、不宜过猛。有病变的关节肌肉处用力可稍大些,节奏可稍快些。拍打胸腹部时动作要稍轻,不要重拍重捶,防损伤内脏。拍打的力道一定要掌握好哦。

身体有湿气症状吃什么药祛湿?


湿气重大概是现在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现象,这与人们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想要去除湿气的话,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理,也可以适当的利用去湿药来进行调节和治疗,很多去湿药对于缓解湿气重的症状还是很有用的,那么,吃什么去湿药可以缓解身体症状?

颈椎病、便秘、胃病、胃疼、解酒、养肝、脂肪肝、乙肝、腿痛、骨质增生、风湿、背痛、强身锻炼、腰间盘突出、腰痛、痔疮、咳嗽、瘦腿、美容、丰胸、坐月子、乳腺癌、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前列腺炎、补肾、咽炎、腹泻、感冒、高血压、失眠、宿便、减肥、肾虚、脚臭、狐臭、近视、鼻炎、口腔溃疡、牙痛、痛风、结石、湿气、皮肤病、打呼噜、脱发、白发、痘痘、糖尿病、癌症、血栓...更多!

夏季吃什么祛湿?现在正值盛夏时节,雨水增多,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想要祛湿,中药是个好选择,那么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呢?下面小编推荐14种祛湿中药,大家可别错过了。

夏季吃什么祛湿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中的高湿度同样会传染给人。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而脾在体内恰是一个喜燥恶湿的脏器,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脾的运化功能最易受到伤害,脾脏受损就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

此外,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暑湿季节,利用下列中药食材祛湿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1、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白术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8、砂仁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9、茅根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10、薏米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1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12、扁豆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13、木棉花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14、芡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怎么做中华经络拍打法


   当今社会经络拍打法已经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与使用,这也是一种非常适合养生的保健方法,通过进行简单经络拍打法,可以达到舒筋活络、强健身体、舒展关节的功效,还能够更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自身免疫力。但是具体的中华经络拍打法怎么做呢?针对这一问题接下来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拍打头颈部

  站立或坐在椅子上,双目平视前方,全身放松,沉肩坠肘,然后举起双臂拍打头颈部。左手拍打左侧,右手拍打右侧。先从后颈部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向后拍打,直到后颈部。如此反复5~8次,心中默数数字,精神宁静,呼吸自然。

   拍打肩部

   站立或正坐于椅上,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侧拍打100次。可防治肩痛、肩酸、肩周炎及肺不张等。拍打双上肢 用左手拍打右上肢,用右手拍打左上肢。拍打时要周到,上肢的四周都拍遍,一般每侧拍打100~200次,可预防或缓解上肢肌肉发育不良、上肢麻木、肢端紫绀及半身不遂等。

   拍打胸背部

  冬天应脱掉棉衣。取站立姿势,全身自然放松,然后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完胸部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后用左手伸到头后去拍打右背部,再用右手拍打左背部,每侧各拍打100次。胸背部有丰富的胸壁神经和脊神经,支配人体运动及心肺功能。拍打胸背可刺激胸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通过神经传导,增强内分泌功能。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及肌肉发育不良。

   拍打腰腹部

  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后腰部左右转动。随着转腰动作,两上肢也跟着甩动。当腰向右转动时,带动左上肢及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时右手向右腰部拍打。如此左右反复进行,手掌或拳有意识地拍打腰部、腹部,每侧各拍打200次。

   拍打双下肢

  正坐在椅子上,先拍打左腿,左脚放在矮凳上,使整个下肢放松。用双手从上到下、从里向外,再从下到上、从外向里,由大腿到小腿进行拍打,然后再换拍右腿。一般各拍打200次。可防治老年性下肢麻木,增强新陈代谢,对偏瘫的肢体有一定治疗作用。拍打双上下肢和肩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紧张,使局部关节尤其是肩、肘、腕、指、膝等关节得到适度的放松。由拍打所产生的震动波和冲击波,可传导至肌肉的深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柔韧性,有利于肌肉劳损、颈椎病、关节炎的防治。

   以上中华经络拍打法我已经讲述完了,大家是否已经学会了呢,勤做经络拍打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生活中保持好的心态,注意饮食的清淡对于健康养生是非常有好处的。另外若是您也有更好的养生方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祝您健康。

身体湿气重 夏季防暑祛湿只需做好这事


夏季是一个特别的季节,这个季节的脾胃是虚弱的,所以夏季调理脾胃是佳的季节,夏季调理脾胃其实重要的就是做到防暑祛湿,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身体湿气重怎么回事?脾胃虚弱怎么调理吧!

身体湿气重

进入夏季雨水多,天气又热,很潮湿。中医认为,湿属于阴邪,而脾喜燥恶湿,因此在夏季脾容易生病。夏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阳气盛,人体中的阳气此时易发散,体内剩下阴寒。

再加上夏季人们贪凉饮冷,脾胃非常容易生病。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些夏季的养生要点即为调理脾胃。

夏季体内的湿气非常重,人体的脾胃就会非常的虚弱,所以防暑祛湿很重要,不仅如此还需要调理脾胃,做好这些事情就能安然度夏了,防暑祛湿很重要。

暑必伤气 暑必挟湿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高亢张扬,容易耗伤正气,且由于炎热逼蒸,腠理开泄则汗出涔涔,津液耗伤,气随津泄可致气虚。所以天热容易使人倦怠乏力、心烦口渴、少气懒言,稍动则汗如雨下,中医称之为“暑必伤气,生化失司”。

因此宜采用一些具有清暑益气功效的食疗或进行“清补”,有助于扶助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盛夏治疗老年人感冒,切忌汗之太过,要注意“扶正达邪”的原则,不要随便购服市场上的一般感冒药物,以免发散多汗,消耗正气。

暑必挟湿,湿为重浊之邪,暑为熏蒸之气。夏季天地之气相交,酷热当空,湿气上蒸,特别在梅雨时期,气温越高,空气中水蒸气越多,故暑热越重。

暑湿内袭人体,可使脾胃运化受制,加之暑湿直接耗伤正气,困阻清阳气机,常见倦怠乏力,食欲减少,气短心悸,肢困头重,大便溏薄,低热绵绵,舌苔腻,民间称之为“疰夏”,易发于老弱或气阴不足,脾胃虚弱者。对于久病体质虚实夹杂者,夏季来临不要恣啖寒凉,以免遏伏湿邪留恋,反致病势缠绵。

因时制宜 益气祛湿

中医调治讲究“因时制宜”、治疗时令病有着丰富的经验。根据夏季气候特点,一般宜清补不宜滋补。古代流传下来治疗暑湿当令,脾虚气弱的处方以清暑益气汤为。方名为清暑益气汤的处方有二。

一为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中创制的清暑益气汤,其重在清暑除湿,健脾益气。方用青陈皮、苍白术、泽泻分消湿热,祛湿健脾;黄芪、人参、麦冬益气生津;黄柏苦寒泻火,清热解暑;升麻一味,升发阳气,以固根本。此方对于暑热挟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颇有效果。

另一方是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创制的清暑益气汤,是治疗夏季感受暑热,气津不足的常用方剂,它将常用清暑之品如黄连、知母、竹叶、西瓜翠衣、荷梗等与益气养阴药物如西洋参、石斛、麦冬、粳米等两相配合,共成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效,用治“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而取效也”。

脾胃虚弱怎么调理

如果身体的脾胃虚弱就会让我们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因为夏季就是考验我们脾胃的世界,如果脾胃虚弱,身体的脾胃虚弱湿毒就会排不出去。这样体内的湿毒就会越堆越多。

1、双豆饮,消暑健脾两不误

夏天喝绿豆汤,人人都知道,但还得教大家一个诀窍,就是将绿豆和白扁豆一起煮汤。绿豆汤清热解毒、滋养脾胃,但天天喝可能就伤着了,而且老人、小孩以及脾胃虚的人也不能多喝。白扁豆性微温,且本身也有健脾胃的功效,两者煮汤,真是绝配。

白扁豆质地硬,不好煮烂,要提前泡3~4小时(如果天气热,好放冰箱里),先在锅里煮烂,再和绿豆一起煮。白扁豆中含毒扁豆碱,高温下才能将其破坏,一定要煮至烂熟。双豆饮消暑、健脾两不误,适合于更多人饮用。

2、“奶油”汤,长力气睡得香

红军凭着一碗小米,就能扛步枪日行百里,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小米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钾含量丰富,而钠含量低,能够补充夏季出汗损失的钾,解乏困长力气。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