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养生常识

2019-10-30 │ 寒冬养生常识 夏季养生防暑更要防寒

寒冬取暖 更要健康

“中医养生之道,不在求仙丹灵药,而首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您是否正在关注四季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寒冬取暖 更要健康”,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在暖气环境中,体表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温差突然加大,会因为外围血管的突然收缩,造成植物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温差大随时增减衣物

供暖期间,室内外温差加大,人在室内外进出,身处忽冷忽热的环境变化,很容易发生感冒,并诱发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专家提醒,人在暖气环境中,体表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温差突然加大,会因为外围血管的突然收缩,造成植物神经及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对老人、孩子和病人等身体免疫力较低、抵抗力较弱的特殊人群来说,温度的骤然变化更是对健康的极大威胁。因此,不管是普通人群,还是高危人群,一旦离开有暖气的环境,一定要注意及时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定时开窗通风

集中供暖最让人头疼的一点,就在于温度不能自主调节。人们体质不同,对温度的需求也大相径庭。有的人喜欢凉快些,有的人则偏好身体能微微出汗的状态。

其实,温度偏低一些,反而对健康更有利。有研究证明,热带地区的人寿命短,而寒带地区的人寿命相对更长。冬季室内温度控制在23~26摄氏度,且尽量靠近下限,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建议每个家庭可以买个温度计,便于控制室内温度。

另外,一到冬天,很多人家里都紧闭窗户,怕冷气进来,热气散发出去,降低室内温度。而集中供暖温度不能自主调节,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也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建议每天都要给房间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最好的通风时间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三四点之间。清晨空气污染较严重,不建议打开窗户。通风时还要观察有没有雾霾,若是能见度低,就先别开窗,以免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为了好通风,建议装修时安装能打开上缘的窗户。这样开窗时能避免冷风直吹到人身上,减少感冒,也能防止雨雪打入屋子。若家里房间较多,可以逐个房间通风,能保证居室的整体温度。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效果较好,高层建筑效果较差,通风时间应相对延长。

最好用大理石铺地

地暖是千年以前就被利用的取暖方法。1930年,美国开始推广使用地暖。如今,不少中国新建小区也开始采用地暖。

地暖能有效解决传统散热片局部温度高、均热效果差的问题,避免在同一房间内出现大的温差变化。相对于空调在室内造成的空气对流,安装地暖的房间内空气对流小,不会导致空气对流所产生的尘埃飞扬及积尘,有效地保护了呼吸器官。同时,人体头部温度最高,脚部温度最低。地暖中地面温度高,天花板温度低,室内空间温度分布与人适宜的温度一致。

但如果是新房铺设了地暖,在前两年,一定要注意室内污染问题。这是因为铺设地暖的地板,多采用两种材料,一种是复合地板,如强化复合木或实木复合等,其稳定性较好,热胀冷缩几率也较低,但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尤其是新铺的地板。实木地板不适合铺设地热,因为其含水率偏高,遇热容易变形。从安装技术上来说,实木地板铺装时要打龙骨,龙骨中间有空气,这样会降低热效率;另一种是瓷砖和地砖等石材,其散热效果非常好,建议在客厅采用,以达到最好的效能。然而,石材在持续烘烤中,可能释出放射性物质,造成室内污染。

所以,铺地暖的家庭在入住后前两年,一定要多通风换气,要选择合格、正规品牌的木材或石材。少用红色花岗岩,尽量用大理石,能降低放射性污染物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不在家也别关暖气

为了更有效地节约能源,现在不少小区已经采用了自供暖系统。很多用户表示,这样的暖气想开就开,想关就关,特别方便。

但就是这种随意开关,反倒会增加能源消耗,也对健康不利。若是整个白天室内都停了暖气,那室内会完全冷却,要重新升高整体温度,消耗的能量会远远超过有基础温度的房间。而且,人们在寒冷的房间内呆久了,身体暖不起来,也容易患感冒。因此,建议自供暖的居民,白天离家时,可以采用低温供暖,回家后及时升高温度,室内就会非常舒服。若是长时间不在家,则可以将暖气都关掉。

想让自供暖发挥最大的作用,合理布置房间也很重要。一般,卧室适合安排在朝阳的位置,尽量不要靠近楼梯间、电梯间等冷墙较多的地方,以免热能过多消耗。

另外,冬天热量散失比较大,做好保温也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家庭都进行了二次装修,有不少人会改造阳台等外露部分,以扩大卧室或客厅的面积。然而多数外露阳台都没有保温墙,即使将其纳入室内,散发的热量仍会比较多。对这样的家庭,建议在阳台、客厅或卧室之间,加一个推拉门,能在寒冬之际起到保温隔音的作用。

“温暖”提示

出生在黄河以南的人们,很多家庭都没有享受过集中供暖的“待遇”。因此,空调、电热毯等,就成了不少人家战胜寒冬的有力武器,使用时也应有所注意。

孕妇、儿童少用电热毯

电热毯的电磁辐射量较高,孕妇、儿童最好谨慎使用。电热毯不适合铺在软床垫上,否则电热丝容易受到抻拉,易断裂、漏电。电热毯适合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如孩子有尿床习惯或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最好不要用。

电暖气定期用干布擦

目前,市场上的电暖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装油的,有点像暖气片。这类电暖气质量参差不齐,有一些劣质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漏油,或加热后散发出异味,造成室内污染。还有一种红外电暖气,由于其加热管暴露在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家有老人、孩子、病人的,使用时都要格外注意。

电暖气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定期用干布擦拭网面和加热棒,去掉上面的灰尘和脏东西,以免造成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升。同时,电暖气不要靠人太近,否则长时间局部加热,会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影响呼吸系统。

空调房要加湿

长时间开空调,室内湿度会下降,空气偏干燥,静电也会增加。最好能配合使用有净化作用的加湿器,并保证经常开窗通风。启动空调后,要调整出风口,别让热风直接对着头部。

延伸阅读

寒冬贪暖 带来健康危机


冬季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利。入冬以来,点击率最高的字莫过于暖,天寒地冻,暖和过冬自然是百姓最大的心愿,冬季自然需要温暖,可过度贪暖有时也会带来健康问题。

过分燥热易致内火上升

进入供暖期后,很多人都习惯紧闭门窗,以免影响室内热度。这样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室内燥热难当,会导致人出现头晕胸闷、皮肤瘙痒等症状。

医生指出,燥热的空气环境不但易于细菌、病毒的孳生和传播,对于本身就有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病史的人来说,危险更大。

专家表示,人体适宜的湿度环境是45%~65%,而冬天供暖期间的室内湿度一般只有15%。空气湿度过低,不但让人体感觉不适,也极易诱发各种疾病,存在极大健康隐患。所以,应注意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多喝水,少吃热性、辛辣食物,适量食用养阴润肺的食物和水果,对身体进行调节,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不当取暖导致病因

睡觉怕凉,用电热毯;外出应酬,白酒当暖身的好东西;为了让自己不被寒冷包围,大家各种取暖的方法都被使用上了。

医生介绍,不当的取暖方法,有时带来的恰恰是致病诱困。比如很多人在冬季将头蒙在被子里睡觉,一则被子太厚会压迫身体,不能使身体在睡觉时彻底放松,同时太厚的被子也会压迫心脏等脏器,影响健康;如果蒙头大睡,会因被窝内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影响正常的呼吸甚至造成窒息。

同样,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低下,最好合理地锻炼身体,使机体能适应天气冷热变化,注意饮食清洁和多饮水,以利痰液稀释排出,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

寒冬养生 拉好健康“防护网”


导读:冬季养生,要预防的疾病有很多,你的冬季养生防护网已经做好了吗?人们从难耐的盛夏走进了寒冷的冬天,只要在以下方面多加防范,我们就会平安无事地度过隆冬。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防肺疾

中医认为初秋燥气滋蔓,湿气未退,湿邪燥邪合并,易伤人肺气,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中医有清热润肺之法,可用麦冬30g、菊花15g,煎水代茶饮用。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这是干燥季节必备的饮品。

防中风

晚秋寒气渐长,与燥邪结合,寒主收引、使血管收缩,脑血管病变也因之增多,轻者口眼歪斜,重者倒地不起,此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防止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为宜;日间多喝淡茶,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防胸痹

胸痹类似现代医学的心肌梗死。由于寒气收缩,随着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秋季的血压也会逐渐走高,是胸痹患者最的潜在杀手,除了适度锻炼如散步、跑步外;晨起喝杯白开水,稀释血液;接受耐寒训练,均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常饮活血开痹的开痹饮:枸杞15g、山楂20g,先用开水煎熬山楂2~5分钟,再用煎熬好山楂水冲泡枸杞作茶饮。

防肤损

秋季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肤会因缺水会变得粗糙,弹性变小,严重者会产生皲裂。因此,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多吃泥鳅、鲥鱼、白鸭肉、花生、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银耳、梨等食物,能较好地滋润肌肤,美化容貌。

导读:冬季养生,要预防的疾病有很多,你的冬季养生防护网已经做好了吗?人们从难耐的盛夏走进了寒冷的冬天,只要在以下方面多加防范,我们就会平安无事地度过隆冬。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防感冒

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为初秋乍寒还暖,机体调节机能很难适应这暴热骤凉变化。因此,当天气较冷时要注意保温,及时添衣;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感冒流行时可用陈醋熏蒸居室;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防水雾

秋冬寒气与近地气层中的水汽相遇,凝结成悬浮的小水滴,这就是雾。雾滴在飘移的过程中会吸附象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之类的有害物质。这给人们的健康、生活、甚至出行都带来很大影响。所以雾天最好减少户外活动,晨练可以暂停;外出时戴上口罩,并将头发保护起来,回归后要清洗裸露的肌肤;注意交通安全。

防肥胖

夏天人们出汗多,睡眠不足,食欲普遍下降,体内热量相对减少,肥胖程度因之改善。到了秋天,情况正好与夏天相反,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还会积极储存御寒脂肪,此时稍不小心,就会发胖,这对肥胖病人非常有害。在秋季多吃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之类低热量食品;有计划地增加活动量;抓住外出旅游的大好时节,舒畅心情,增加消耗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防抑郁

秋季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到处是一派肃杀景象,人会触景生情,出现凄凉、忧郁、悲愁等伤感情绪。如再遇上不称心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或走亲访友,登高赏景,令人心旷神怡;或静练气功,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

导读:冬季养生,要预防的疾病有很多,你的冬季养生防护网已经做好了吗?人们从难耐的盛夏走进了寒冷的冬天,只要在以下方面多加防范,我们就会平安无事地度过隆冬。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防中毒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冰箱性肠炎(耶尔细菌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在防范时应严格做到防止食品污染,不吃生的、腐败的和未煮熟的食物;吃水果等生冷食物时要清洗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随餐佐食适量生大蒜、生葱头等。

防伤胃

秋季昼夜温差悬殊,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胃肠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胃病。有胃病的人,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硬、过烫、过辣、过粘食物、戒烟禁酒;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防寒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其发病与气候发生关系密切。因此到了秋季应特注意对膝关节的保养。首先是保暖防寒;其次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适当饮用一些中医师调配的活血散寒药酒,对防治老寒腿有较好的作用。

防乱补

阴虚患者的进补和治疗在秋季最为适宜。但切忌不要以为秋季气温相对平和,是所有虚证进补的最佳季节,而不分寒热虚实一味滥补乱补。不是虚症,不管在什么季节中医都绝不采用补法,使用补药。在秋季,如果有阴虚阳亢,津液不足的表现,当以滋阴润燥为主,常用的有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

温馨提示:寒冬期间只要注意饮食,能保证我们冬天身体的强健。

寒冬保健养生 健康过冬窍门多多


导读:立冬时节养生的妙招你了解多少?最近,气温骤降,针对今年过年早、冬天短的特点,在立冬至冬至之间,市民到底该如何养生?对此,专家提醒,健康畅销书里不少观点新颖、通俗、实用,但有部分观点市民还应因人而异,切忌盲目照搬。

【专家支招】

立冬至冬至45天

冬藏理念巧运动

错误观点:天冷了,要开始坚持多运动,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避免秋冬生病;

纠正误区: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再大汗淋漓了。运动是不少健康书中倡导的生活理念。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如今,晨跑、瑜伽等诸多颇为时尚的运动项目早已成为白领人群健康菜单中的主菜。不过,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

冬天应提倡多运动,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从而进入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经常锻炼确实能提高抵御各种疾病入侵的能力,但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过度运动,并非明智选择。不少人在健康房猛练器械,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脱下外套散热,再继续运动,最后到淋浴房冲凉。还有部分运动狂热者,入冬后依然每天一大早身穿薄薄的单衣在瑟瑟寒风中活动,但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还要把握好度,避免原本出于好意的锻炼成为疾病祸害。他推荐太极拳、游泳等中轻强度运动更适合冬季。像太极拳方便易学,对运动场地要求也不高,适合大众。而游泳因在水中锻炼,无关节损伤,非常健康。但要提醒的是,游泳上岸后要当心吹风、受凉、感冒。仁济医院丁忱欢医师提醒,锻炼时适时补充水分,多饮白开水,人体才不因锻炼多汗脱水生燥。另外,力戒空腹锻炼,以避免头昏乏力、昏厥等低血糖反应。

应酬族年底每顿不要吃饱

错误观点:工作忙碌,频发健康问题。睡眠不好,脸色苍白,体形臃肿,体力愈来愈差只要靠进补调养,就能解决问题;

纠正误区:解决疲劳之道在于把不足的睡眠时间补回来,肥胖并不是能量过剩,而是身体将过多的能量储存下来,反而是能量不够,使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出体外。

因为高压、忙碌的工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精神和体力都不支,还经常担心自己得病,使健康成为最没信心的一环。最近又到年底应酬之际,从事销售、市场方面的应酬族成为各类美食场所常客,有些人甚至还要无奈一晚上赶上两场,带着还未完全消化的前一顿赶到下一顿继续开战,结果一顿没吃好,还要累着赶吃第二顿,饱食终餐的状态更让应酬族疲劳不堪。应酬桌上劝酒更是司空见惯,你来我往煞是热闹。

给年底应酬族一句话:经常有应酬、有饭局的人建议每顿都不要吃饱。这对于不得不赶场应酬饭局的人来说,绝对是个于己有利的餐桌小窍门。此外,饮酒过度、贪杯助兴还有害肝脏。据临床门诊上反映,现在患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越来越多。他提倡,年底应酬桌上喝酒助兴热闹了气氛,但盲目劝酒可能因此有害健康,尤其是累及肝脏。

三高人群进补当心变祸补

错误观点:今年过年早,冬天短,因为进入立冬以后就可以大补,只要注重进补,就能缓解疲劳状态,有益身体健康;

纠正误区:进补还需因人而异,在进补前,未能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认识,可能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尤其对三高人群而言,使进补变祸补。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民间历来有入冬进补的说法,冬至过后更是大补的最佳时机。因为今年立冬不太冷,且过年早,整个冬天就相当短,不少市民在刚进入立冬以后,就开始着手忙于准备进补,市场上的一些食补书也成为首选。哪些食谱适合、哪些不适合,还需因人而异。如果市民在进补前对自己身体状况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可能导致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等。

针对今年冬天短,进补是否一定要等到冬至才能开始,提前进补未尝不可,但要注意不能过渡。尤其三高人群当心过度进补补出病来。龙华医院金志刚教授还提醒,如有感冒、咳嗽、腹泻等,应暂停服用补膏,以免进补变祸补。很多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病患者要求膏方进补,但因其存在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施治膏方时更应谨慎。

小心咳嗽、鼻炎悄然袭来

错误观点:最近正逢季节转换,早晚温差大,感冒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开始活跃;

纠正误区:除了感冒、发热外,频繁进出空调房,特别是遭遇冷空气刺激,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因此引发,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鼻子惹祸,也可能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最近早晚温差大,有些患者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接踵而来。还有一部分人在未进入空调房前一切正常,一进暖气房后就出现上述症状。因为鼻子惹祸,影响工作状态。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冯云海教授说,这很有可能是鼻炎症状。一些患者往往由于不知道或不重视鼻炎,错误自行使用感冒退烧药来暂时应付,结果昏昏沉沉,一整天精神状况不佳。专家提醒,如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睡眠等生活质量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生活质量。若自行解决,可能走入另一个误区。

冷空气刺激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冬季清晨出门要穿暖和、戴口罩。情绪激动、大哭大闹也可能诱发咳嗽发作,因此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家里不要养宠物、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螨、油烟、油漆等,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被褥要常晾晒。

【专家建议】

自我保健讲究科学食补多吃白色食物

追求健康的美好愿望无可厚非,但如果盲目照健康书按部就班也可能出错。一些健康书里的内容确实非常实用,且操作简便。但如果自行操作出错,可能问题多多。就拿结合中医传统理论的穴位按摩来说,常受读者喜爱,但万一不做仔细研究,穴位按摩错误,忙碌半天不仅无效,按摩错了还可能损害健康,责任又该谁负?此外,不能因人而异的食补也弊端多多。只有个性化、适合自己的,才是上上策。在立冬至冬至,饮食该以清淡为主,少食煎炒,多进果蔬,力戒温燥、辛辣刺激之物。可清炖、清蒸之品常吃,旺火爆炒之物尽量疏远,冰糖、蜂蜜因人而异,西红柿、黄瓜、绿叶蔬菜最好餐餐佐食,葡萄、柿子、梨子等水果为清凉滋润佳品,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多吃白色食物,比如: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还可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不吃猪肺、牛肺、羊肺为好。

温馨提示:这些冬季养生妙招大家了解了吧,从立冬开始大家就要抓紧养生保健了,别让自己冬季不健康的过。

有什么办法取暖


1、有什么办法取暖之电热毯法

老年人和孩子使用电热毯更需注意。一方面,老年人的皮脂腺功能本来就已较弱,皮肤在冬天本就比较干燥,如果长时间使用电热毯,会进一步加重皮肤干燥。另一方面,儿童的体温中枢发育并未完全,长时间用电热毯加温可能会导致孩子的体温升高。其实,小孩新陈代谢旺盛,并非家长想象的那么怕冷,经常使用电热毯反而容易降低孩子的抗寒能力。

建议:不要上床后才开始并通宵加热电热毯,最好睡前通电加热电热毯,等到被窝暖和后就关掉电源。另外,最好在电热毯上垫一层薄被褥,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2、有什么办法取暖之暖宝宝法

暖宝宝贴在衣服内,这样可能存在低温烫伤的危险。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神经末梢敏感度下降的人群,以及儿童,都应慎用暖宝宝。

建议:贴暖宝宝时,与身体之间最好隔上不太薄的衣物。使用时要定期给暖宝宝挪位,这样不但减少低温烫伤的危险,也不容易造成局部皮肤过于干燥,避免发生过敏、瘙痒等症状。

3、有什么办法取暖之泡脚方法

寒从脚生,双足是2020冬季保健重点。保健要点:走、按、泡。走:多活动,让双脚动起来,促进气血通畅;泡,每天睡前以40°左右热水泡脚,使阳气上升,畅通全身气血,有利睡眠;按,泡脚后用右手按摩左脚涌泉穴36次,换左手按摩右脚涌泉穴36次。

4、有什么办法取暖之电暖气法

电暖气类的取暖设备在小范围内能很快提高温度,而且隔得越近,温度也越高,由此而来的一个安全风险就是——烫伤。

使用注意:使用时,要放在宝宝的活动范围之外,不要让宝宝单独待在开了电暖气的房间,尤其是如果宝宝已经会爬会走了。另外也要注意保湿和通风。

5、有什么办法取暖之空调取暖

在所有的取暖设备中,空调是最安全的一种。但是长时间开空调,室内空气容易干燥。

使用注意:空调最好配合加湿器使用,另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开窗通通风。

2020冬季取暖吃什么食物

1、龙眼肉:我们常说的桂圆肉其实就是龙眼肉,不管是干的龙眼肉还是新鲜的龙眼,适量食用都具有很好的补血功效。最适合于体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的女性进补之用。

2、羊肉:羊肉具有强身、补血、暖身、补肾、壮阳、生肌、健力、抵御风寒之功效,能改善中老年人身体虚弱、阳气不足、畏寒无力的症状。羊肉能补血虚,可治疗女性气血两亏、形体消瘦。羊肉也有助于润肤养颜、乌须黑发。羊肉还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保护胃壁、帮助消化的功能。羊肉一般的人都可以吃。需要注意的是羊肉属大热之品,火大的人或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食用,流感、急性肠炎病人、高血压病人忌食。

3、当归:中医认为,手脚冰冷是因2020冬季阳气不足,血液无法输送到四脚末端所致。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入冬后天气寒冷,吃些当归羊肉汤可益气补虚。

2020冬季取暖的误区有哪些

1、蒙头睡觉:当室温低于16℃时,晚上睡觉会感到一些凉意,因此有的人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这样感觉上会暖和一些。在没有取暖设施的南方,或者取暖设施较差的郊区和农村,蒙头睡觉成为了一种保暖方式,这是非常不科学的。

我们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被窝里空气流通差,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很多蒙头睡觉的人醒后会感到昏昏沉沉、疲乏无力。这就是不洁空气导致的呼吸不畅,出现缺氧的结果。

2、手脚寒冷用火烤:2020冬季北方居民有烤火的习惯,尤其是农村居民,这是不科学的。冬天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瘀血。轻的形成冻疮,重的造成组织坏死。

冷冻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擦,使其慢慢恢复正常温度。北方居民大都知道,冻僵的手不能用热水洗,只能用雪慢慢地揉搓,这样才能舒缓过来,否则容易出现皮肤坏死。

婴儿冬天怎么取暖


1、婴儿冬天怎么取暖之空调取暖

冬天天气太过严寒可以适当开些空调,毕竟宝宝免疫力还较差,身体较弱!宝宝的免疫力需要慢慢锻炼培养起来,另外宝宝吹空调时间不要过长,保持室内不要太干燥,可以给宝宝多喝点水就行啦!

但是不建议经常给宝宝吹,这样会导致宝宝本身的抗体下降,抵抗力就会没那么好了,宝妈可以给宝宝多添加衣服防寒,要适当的要外面走走,锻炼一下身体比较好,这宝宝都不会很轻易的感冒。

室内的温度不要太高,保持在19℃-23℃就可以,尽量不要带宝宝频繁进出空调房。

如果要带宝宝出门,最好先关掉空调,让宝宝在室内待半个小时。这样,宝宝才能适应气温的变化。当进入到室内时,哪怕逗留的时间不长,也要将宝宝最外层的衣服脱下来防止他出汗。否则,当重新回到室外时,有湿气的内衣会使宝宝感觉到更加寒冷,容易着凉。

2、婴儿冬天怎么取暖之晒太阳法

阳光冬天虽然寒冷,但是温暖的阳光确是老天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宝宝满3个月后,带宝宝常到避风的户外晒太阳,多晒脚板心能够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好处。当然我们也提醒您,晒太阳的时候,要让宝宝带着遮住眼睛的帽子,注意摸着宝宝的后背,如果出汗要及时减衣服,体质不过关的宝宝,更要听医生的建议,避免受到寒风的侵袭。

3、婴儿冬天怎么取暖之暖风机法

暖风机暖风机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发出暖风的设备,暖风机的种类有很多,最早是应用于工厂,近年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暖风机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如果操作不当仍会产生灼伤、火灾、爆炸等危险。注意事项:暖风机的出风管及送出的空气温度可能非常高,尤其是有宝宝的家庭在使用时要小心不要让宝宝接触,以免灼伤,另外不要将暖风机放在接近窗帘、门帘的地方,以及有水或者潮湿的地方。

小孩冬天手冷脚冷怎么办

1、适当穿衣:冬天,孩子穿的贴身内衣以吸湿、透气、保暖的棉织品为佳,外衣稍宽大一点,利于气血流通,四肢温暖舒畅。孩子出门时要穿好大衣、戴上手套、帽子,脚上穿厚袜和防滑保暖鞋,但不能穿得太多、太紧,以免束手束脚影响宝宝活动,温度太高也容易给孩子捂出病来。2020冬季宜穿深色衣服,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深色衣服能使身体多获得一些热量,有利于手脚暖和。

2、取暖器取暖:适当使用取暖器,使小手变得暖和。但要注意,宝宝从外边玩耍回来,小手冻得通红时不能立即取暖,更不能马上用热水泡手,要等适应了室温后,再去取暖。

3、饮食调养:在宝宝的膳食中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红薯、牛奶、肉、鱼、蛋黄、动物肝脏、坚果、胡萝卜、青菜等。此外可以适当给孩子补充一些钙D,能帮助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和骨骼发育。

婴儿冬天保暖注意哪些误区

1、长期给宝宝戴口罩:2020冬季,外出时妈妈常常给宝宝戴上口罩,以为这样可以防寒防感冒,但其实这样并不科学。

专家纠误:因为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宝宝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通过这种生理功能的锻炼来增强。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2、宝宝洗澡开浴霸取暖:2020冬季,有的妈妈给宝宝洗澡,生怕宝宝冻着,每次洗澡时将浴霸所有的灯都打开,这样浴室会很暖和,不用担心宝宝感冒。

专家纠误:虽然浴霸使用方便,但长时间使用要当心辐射。浴霸升温迅速,大多数浴霸的4个灯泡加起来大约是1200瓦,强光很容易造成光污染,耀眼的灯光会干扰人体大脑中枢神经功能,让人头晕目眩,强光很容易灼伤婴幼儿眼睛及皮肤,使用浴霸时,不要让强光直射宝宝,出现不适要及时停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