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健康小常识

2019-10-30 │ 秋季养生健康小常识 秋季健康养生小常识

秋季养生之17个健康实用小招数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有没有更好的四季养生方法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秋季养生之17个健康实用小招数”,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秋天对于人体来说虽然气候微凉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但是秋老虎可不是吃素的,秋天虽然气温舒服,但是也会有许多不好的情况出现,例如干燥,更容易虚弱,身体更容易让疾病入侵。

秋季养生之——前提条件

1.养生先养好习惯

养生的关键是好习惯,秋季养生讲究在起居上做到早睡早起勤锻炼。

2.养生进补先体检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你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你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性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泡酒,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你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你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你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如果你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咳喘身肿,容易腹泻、尿清长,舌苔薄白就是阳虚体质,可以食用肉桂、羊肉、狗肉、生姜等。

秋季养生之——秋眠小诀窍

有没有最省事的养生方式?那就是不吃不动,闭上眼睛睡个美觉。中医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

第1式: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第2式:头是“诸阳之首”,是指挥和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梳头是脑部运动最理想的方式,每天晚上睡前梳一次,能够按摩穴道让睡眠更安稳。

秋季养生之——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第3式: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

第4式: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肠胃溃疡患者容易复发,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你,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觉时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第5式:立秋后最好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消化道不适的人在秋季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

第6式:常吃辛辣、油腻的人,时间长了身体容易生火,积热于肠胃,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第7式:民间有立秋以后“贴秋膘”的习俗,补偿苦夏的损失。不过,秋天气候凉爽,容易食欲大增,突然暴饮暴食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而且容易导致身材走样。

秋季养生之——秋燥灭火小诀窍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津液不足,出现口干、喉咙疼、皮肤干燥和便秘。

第8式:从中医角度来看,除了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外,还应该选择防秋燥的护阴、滋肾、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花生、山药、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等柔润之品。

第9式: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甚至精力不集中、嗜睡是胃火上升的表现。对这样的“火”要多吃清凉解毒的食物,如金银花、决明子等,同时多喝水、多吃蔬菜。

秋季养生之——防病小诀窍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许多人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所以秋季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

第10式:秋天容易烂嘴角,这时候最好多吃米粉、豆类、小米这类粗粮和绿色新鲜蔬菜。

第11式: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而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持房间里空气流通,并且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第12式:深秋时节,食物和空气中的致敏物质大量增加,是哮喘病易发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

第13式:秋风落叶,凄风凄雨,容易诱发消极情绪,这时要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深呼吸可以促进肺部排尽浊气,增加血液的含氧量,使身体处于松弛状态,排解紧张、焦虑等压抑感。

第14式:深秋时节,低气温下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血液黏稠,血栓容易形成。因此,要特别注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先兆症状,如果感到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应及时到医院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秋季养生之——补阴小诀窍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为什么现在这么容易上火呢?从中医理论来说,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离泥土越来越远,吸取的地气不足,会影响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体内的“阴”相对不足。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

第15式:中医认为水为阴气之源,所以秋季应该多喝水。

第16式: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山村、公园,都有助于养阴而调整机体阴阳。

第17式:汗出过多就会损人体之“阴”,所以秋季锻炼身体的时候,还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

精选阅读

处暑前后的17个养生小妙招


养生导读:立秋过后,紧接着就是处暑节气。2014年处暑时间是8月23日,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暑气尽,早晚转凉,秋天到了。那么你知道处暑前后如何养生呢?下面为您介绍处暑前后的17个养生小妙招,让你在这夏秋转季的节气里做好养生保健工作!

处暑前后如何养生?

1、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也就随之出现。而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能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应充分利用睡眠来调养身体。建议大家保证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以晚上10点前入睡最佳,每天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并保证早睡早起。

2、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3、初秋防晒也重要

有的MM认为,秋天到了,阳光也开始变温柔,防晒霜已不是必需品了。其实,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气温下降,人们感觉凉爽,但事实上紫外线还和夏天一样强,加上秋天人们出游频繁,防晒依然是护肤大件事,不但应该继续使用防晒霜,防晒倍数还应和夏天一样,一般含防晒值的普通面霜并不能满足需求。

4、多饮少言防秋燥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人体的是肺脏,秋燥伤人易伤肺,此时应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季天气已经逐渐转凉,还要忌寒凉之饮。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天必须补水。通常,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此外,每天不停地说话还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肺气和心气,所以要注意少言。

5、家居、衣着多色彩

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秋乏。如果长期从事室内工作,可以在工作间、案头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女性可以多穿一些颜色比较明快的服饰,通过眼睛给我们的身体传递兴奋、喜悦的信号,促进脏腑功能恢复。

6、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

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7、多吃白色食物

秋季气候转凉,空气也略显干燥起来。传统养生认为,白色食物入肺,也就是说白色的食物对肺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养生效果很不错。

8、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另外,处暑过后秋燥渐盛,为防止燥邪伤肺可多吃一些滋阴润燥食物,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具有益气之效的保健食物。

9、多吃果蔬多喝粥汤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夏秋交叠,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养胃,又可带来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饼粳米粥等。

10、做菜时少放佐料

应注意的是,秋季凉爽干燥,不少人一见天气转凉,不但开始进补,而且是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调料统统往菜肴里放。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因此,建议在做菜的时候,注意调料的用量,要适度为宜,不要放过多的佐料。

11、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12、洗澡后尽快擦润肤霜

护肤品要根据季节转换及个人的皮肤状况而随时调整。入秋以后,应选择低刺激性、滋润度高、具有保湿功能的护肤乳液或乳霜。白天外出应注意防晒。晚上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保持在39℃以下,防止水分和油脂因过热而流失。洗澡后趁皮肤还未全干时立刻涂上滋润皮肤的乳液或护肤品,使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帮助皮肤保持湿润,防止皮肤水分挥发,从而有效减少皮肤干燥现象。

13、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14、养成腹式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方法叶很简单,就是呼气的时候腹部是微微地向外隆起,吐气的时候,肚子慢慢地向内缩。但是这种呼吸方法可以让氧气充分地吸到体内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和体内的废气获得交换,将废气排出体外,不但可以让你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同时也维持一个均衡的精神状态。

15、多进行体育运动

可以选择散步、骑车、体操、慢跑、跳绳等,运动程度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运动的同时可适度晒太阳。晒太阳的时间宜选择在傍晚,每次半小时左右,晒太阳时应选择避风处。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晒太阳,可以感受到室外阳光空气的抚慰,提高人体对氧气的利用率,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保持体内旺盛的新陈代谢,使皮脂腺、汗腺得到正常的分泌,以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燥、瘙痒、脱皮等不适症状的出现。

16、可坚持冷水浴习惯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如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一直坚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时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由短到长。

17、护理好脐部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

秋季养肺的17个秘方(2)


6、来个深呼吸

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介绍两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呼吸法,不妨一试,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7、饮食清淡

少吃刺激食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期间,忌吃辣椒、孜然、芥末,否则不利于炎症的恢复。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枇杷、莲子、萝卜等,能健脾化痰。

8、平时多捶背

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9、饮食应少辛增酸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总之,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10、按摩鼻子也护肺

入秋后,你的鼻腔黏膜是否对冷空气的刺激感到不适应,特别容易伤风、感冒,动不动就流鼻涕?不妨经常按摩按摩鼻子,将两手拇指外侧互相摩擦到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摩擦40次,再用指尖点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这样简单的小动作即可以调养肺气,还能预防鼻塞、流涕和伤风感冒呢,换季的时候,经常做做鼻部按摩吧。

 11、居室应保持清洁

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家里常开窗。到空气新鲜的场所锻炼和游戏,不要在马路边下棋、打牌,那里的空气污染最严重,对肺是极大的威胁。

 12、临睡前拍胸半小时

坚持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轻轻拍打胸部,可起到护心养肺之功效。具体方法:人端坐在椅子上,上身保持正直,两膝自然分开,双手轻放于大腿上,全身自然放松,两目微闭并排除大脑中的一切杂念;长吸气时抬起双手,用手掌自两侧的胸部自上而下地不停拍打;长呼气时,用手掌自两侧的胸部自下而上不停拍打。每次拍打的时间为10分钟。拍打结束后不要马上起身,而是端坐在椅子上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再起身。

13、去登山可健肺

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此外,立秋后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作用。有骨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此项运动。

14、笑能宣肺

在众多养肺方法中,“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一种。尤其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还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15、食疗以润肺

燥为秋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秋季应注意食疗以润肺,莲子、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16、有事没事咳嗽两下

你知道吗?肺是人体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环境中的灰尘、金属微粒,有害气体等都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我们的支气管和肺泡,甚至还会潜入血液,“株连”全身。在没事的时候,刻意咳嗽几下,可以有效地“清扫”肺部的毒素。每天早、中、晚到室外空气清新的地方做几个深呼吸,吸气时慢慢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同时垂下双臂,使气流从口鼻中喷出。如此反复8~10遍,每做完一遍,进行数次正常的呼吸,防止过度换气。只要每天坚持做,肺部就可以保持清洁通畅。

17、有氧运动来养肺

秋冬季应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做操、打球、爬山、跳交谊舞、打太极拳和练气功等,尤其是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擦身、冬泳等,能有效地促进心肺功能,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但运动不可过于剧烈,以免大汗淋漓而耗伤津液。

此外,多吃白色食物有利于肺的功能,比如百合、银耳、白萝卜等,都有滋阴润肺作用。秋冬季节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AD、维生素C、微量元素锌和适量的蛋白质。饮食宜清淡,忌油炸、香辣等刺激性食物,以清淡、爽口为宜。


1 2

秋季养生之——气虚篇


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易出汗,头晕心悸、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虚热自汗,子宫下垂,脱肛,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气虚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 气虚进一步发展,即为阳虚。

补益脾气的食物

1,红薯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2,马铃薯

味甘、性平。

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3,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4.香菇

味甘、性平。

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和、过敏性疾病忌食。

5.红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

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者忌食。

6.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

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补气的药物:

人参

根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之功效,被誉为"百草之王"。归脾经、肺经、肾经,可补脾气,用于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补肺气,用于肺气虚弱,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咳痰清稀。 益肾气、助肾阳。

适合肾虚不纳气导致的气短虚喘或则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以及肾阳虚衰,肾精亏虚,阳痿宫冷等症。

黄芪

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实用的2020春季养生小妙招


养生导读:春天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季节,需要我们做好养生保健的工作,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实用的2020春季养生小妙招,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的调理身体。

2020春季很多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在日常食用的粥中加以调配,以下的顺口溜是根据中医中药总结出来的养生精华:

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

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

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

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

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

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

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

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

滋阴润肺好,煮粥加银耳

2020春季防流脑,荠菜煮粥好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以上的顺口溜大家记住了吧,其实2020春季养生是很有讲究的,下面是2020春季养生的六大原则。

推荐秋季养生小妙招 让你能更健康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秋季,在这个季节的时候是庄稼丰收的时候了,同时气温也变得凉爽起来,但是秋季的时候也存在问题,这时候空气非常干燥,因此就很容易对我们健康造成影响,那么具体在秋季如何进行养生比较好呢,一起看看吧。

重调达情志。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深秋,常会在一些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主。预防秋燥。而且一定要注意不能喝酒哦,这时候喝酒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心情。

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所以我们在秋季的时候就应该大量的去补水了,每天都应该喝够水才行。同时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增强抗病能力。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百病。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做早操、慢跑、冷水浴等,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适当的进行这样的锻炼,可以很好的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

上面介绍的这几点,都是我们在秋季的时候养生需要注意的了哦,如果我们可以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那么对我们的健康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帮助我们极大的增强身体素质,可以让我们能够轻松健康的度过秋季,让身体健康哦。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