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019-11-06 │ 中国饮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养生文化感悟

清代中医文化的发展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清代中医文化的发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朝 (公元1644-1911年)

关于清朝

由于长期内忧外患,明朝终于1644年被满清贵族推翻。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国内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最初的几位皇帝,特别是康熙(1662-1722)、雍正(1723-35)及乾隆(1736-96),史称「康雍乾盛世」,促进社会发展至新的景象。

不仅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族与农耕族之间日久的冲突;同时采纳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国内多民族的统一,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尽管清朝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其发展并未超越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

经济上仍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礼教。外交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清朝所取得的成就则相形见绌,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且存在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经历9年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满清国主权受损,政治腐败,进入了衰落时期。1911年孙中山发起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

温病学的继续发展

明朝吴有性的《温疫论》是温病学的重要里程,之后其他医家对温病学体系继续进行临床实践及理论探讨。清朝温病学说有更进一步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立专题。

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及著作有,叶桂与《温热论》、薜雪与《湿热条辨》、吴瑭与《温病条辨》。

晚清时期,虽然中医面对西方医学严峻的考验,医家们继续拥护《伤寒论》、寒凉派、《神农本草经》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中医学仍旧受到普遍支持。

王士雄(1808-66),终其一生研究温病,撰写《温热经纬》一书。柳宝诒(1842-1901)的《温热逢源》及雷丰之《时病论》(1882)仍然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人体解剖学

中医有关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不少记载。但一直发展缓慢,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医外科手术没有受到重视。

1830年《医林改错》的刊行,纠正了前人关于人体脏 腑记载的某些错误。其作者王清任(1768-1831)深感医家掌握正确人体脏器知识的重要性。

他细心观察放置在义冢的尸体,发现很多以前中医学不了解的器官,如主动脉、胰脏及横膈膜等,也纠正了肺中有24孔、尿从粪中渗出等错误论断。他再一次肯定脑子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

ys630.COm精选阅读

发展中医 得先拯救传统文化


废除中医之论,如今回望,已是百年之身。

一百多年前那些西风东渐的岁月里,比尖船利炮、舶来商品更易打动闭塞的中国的,是对急性病见效迅速的西医,那是中国人认识西学的开始,而随后,西风化雨让中国的现代化意识疯长,此时最早一批被唾弃的糟粕里就有中医。

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态度,隐含着对于与中医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的认识,隐含着我们对于人自身的认识。

不久前,由朝鲜医家在400年前根据中医名家的学说以汉文编就的《东医宝鉴》,将由韩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作为世界记忆工程的一项。被误传的韩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好像并未特别强烈地刺激那些陷于中医存废的吵嚷声中的人们。

对于最近的中医存废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中医痼疾的探讨,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报道称拯救中医药,必先祛除文化自虐。

这篇稿件引述上世纪80年代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的话说: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不仅是中医之痛

1879年,国学大师俞樾(号曲园,是章太炎、吴昌硕的老师)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废医论》,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中医。

随后,一批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括孙中山、胡适、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废医主张,更是言辞激烈,事隔近百年,杀伤力仍在。

严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梁漱溟认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的凭准,鲁迅在《呐喊 自序》中对中医中药的讽刺更是影响深广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就连曾因病受中医惠泽的胡适也说:回头想想我们家里的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

民国时期有一场更大规模的中医抗争运动。1929年,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在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的主持下,提出了废止中医案,最终因受到社会强烈抵制而未果。

妓女、吸毒和中医问题都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曾在民国倡导废除中医的余云岫,在当了政协委员之后,把中医和妓女、吸毒等问题相提并论。

这些在今天听起来仍嫌刺耳的极端之论,诞生于天朝大国快速坠落时强烈的危机感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必须脱胎换骨,兴西学,弃旧学。到五四运动时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更加汹涌。

就在这些意图建立新世界、断然弃绝旧文化的声浪中,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族自信也哨然失落。

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受到削弱,中医与自身的传统断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中医存废困境,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拯救中医,先要拯救传统文化。

长期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科技部专家贾谦认为,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教育使中医质量下降,是近百年来对西方文化的几乎全盘接受让中医学元气大伤。

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说,对于中医的误解源于整个世界传统文化的衰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下,这已不仅仅是中医之痛。

明代中医的发展


明代 (公元1368-1644年)

关于明朝

明代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曾经出家为僧,最后做了起义军领袖成功推s翻元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利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有利形势,自封明太祖称帝,改年号 洪武。

明代初期,特别是永乐年间(1403-24),较注意恢复与发展,进行了一些政治及民生改革,使农产品和家庭工业品得以商品化。

明代在科技与文化方面也有许多突出成就;如迁都及建筑紫禁城,编辑类书《永乐大典》及郑和下西洋等。文学名著《西游记》及《金瓶梅》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当时西方欧洲派来中国的传教士,不但带来另类宗教思想,还有科技文化。明朝的知识分子在与他们交往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译述了一些西方科技、医学书籍。

徐光启(1562-1633)是最早与西洋传教士密切交往的学者;他与意太利人利马窦合作, 介绍了西方几何学的基本理论及公理。

明代末期,皇室、贵族、官僚、豪绅及地主等大量掠夺,赋役繁重,农民与城市贫民遭到残酷的剥削,他们相继揭竿而起反抗。当时边界的外族时常扰攘,国势日衰。公元1644年, 由李自成组成的农民起义军终于推翻明朝。

明代之医学流派

明代有很多名医,并出版了非常多的著作,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贡献很大。

这时期医家们仍旧沿袭先前医学经典继续发展,继承金元时代医家们提出的医学主张,明代也出现不同学术流派,各家互相激烈争论。当时主要分为滋阴、温补以及明末出现的温病学派。

滋阴派

源自元代朱丹溪主张--滋阴并善用寒凉之药治病。着明代表医家包括王履及戴思恭。

温补派

以金代李杲的脾胃论为基础,治疗时重视温补中气的方法。代表医家首推薜己,次为张景岳及赵献可。

薜己(1488-1558),号立斋,其父曾任太医院院使。他医学造诣较深,兼通内、外、妇、儿、眼、口齿等科。其学术思想强调真阴、真阳不足。薜己著作甚多。

《内科摘要》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口齿类要》是中医史上最早的口齿专书,其他著作包括《外科枢要》、《正体类要》、《薜氏医案》、《疠疡机要》、《女妇撮要》、《外科心法》等。

他推荐以苍术、人参、甘草及北蓍为主的汤剂,治疗因脾胃不和所引起的疲乏及食欲低下。根据李杲《脾胃论》之描述,都是一些温补中气的药物。

张介宾(约1563-1640),字景岳,浙江山阴人。其医学主张主要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以及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主张温补肾阴肾阳,慎用寒凉与攻伐方药。张介宾创制很多补肾方剂。

于晚年编撰的《景岳全书》是一部综合性医籍。他亦撰写多部《黄帝内经》注释,内容浅易。

明代另一位力倡温补的医家,赵献可字养葵。他对薜己的学说十分推祟,尤其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于1687年特撰《医贯》一书,用意是以保养命门之火的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

因此他用药也多采用八味丸、六味丸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描述的补阳方剂。

温病派

温病学说的来源久远,是中医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即是 外源性病邪引起身体发热等症状的疾病。明代以前,医家们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认识,主要局限于《伤寒论》的范围,内容提及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吴有性(1592-1672),名又可,姑苏洞庭人。他目睹当时疫病(又称为瘟疫病)流行的惨状,决心通过观察研究,对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及平日所用之验方等作详细记录,于1642年写成的《温病论》属于传染病的专着。

他创立戾气之说,认为温疫之病并非由风寒暑湿所为外邪引致,而是由于感染一种外在的异气引起,这种异气他称作戾气。

近代中国的中医发展


近代中国 (1912年)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异常复杂,中医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发展。早在19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兴建大量医院、学校及药房,使西医学急速发展起来。另外,政府的医疗政策主导了医学发展。

例如1920-1940年国民政府期间,政府采取排斥、抵制中医的措施,认为提升西医学地位等同将国家现代化。西方医学传入后,一些医家试图将中西医学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从药物到处方都提出了独特见解,形成中西医学汇通的思潮和学派。

这对中医的后来发展有深远影响,造就中西医并存的局面。

中华民国是继清朝后的一个时期。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由于当时帝国列强侵略和争夺,北洋军阀之间连年混战,使中国陷入极端混乱的局面。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南京政府整合及镇压,最后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标志中医药发展的高峰期过去。当其时百姓不但受到饿荒折磨,全国各地还有数10万人死于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天花、黑热病、白喉、猩红热、疟疾、结核或寄生虫病等非常猖獗。

新文化运动及政治社会改革活动是当时的潮流。文人学者高喊民主与科学,百姓希望中国再次强盛,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不幸地中医学被贬为不科学思想,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因此政府采取抵制措施。

抵制中医运动声势浩大,国民政府卫生官员汪大及余岩等更提出议案要取缔中医学。1929年国民政府通过余岩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同时进一步建议实行新的医疗制度。

议案内批评中医理论为贷空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炙等是迷信活动。提案通过后,立刻引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愤怒和强烈反对。132位中医团体代表集结在上海,组成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向政府请愿要求取消决议。

当时政府消灭中医学的具体方法包括,严格限制中医执业、禁止所有医药广告刊登及不准兴办中医学校及医院。在此非常时期,热心支持者仍继续开办学校和出版刊物,为捍卫及保存中医药知识起了积极作用。

最后种种抵制措施虽未达目的,中医药仍然得到普遍支持,特别是乡镇居民,但中医事业已造成严重的摧残。

隋唐中医发展简史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关于隋代

这段时期战乱频密,人们都希望再一次将国家统一,以回复前汉般的繁荣倡盛。公元581年,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之后更将南朝最后的国家-陈国打败,统一了中国,他建立隋朝并自称为隋文帝。

然而隋文帝的继承者,隋炀帝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终于公元 618 年被李渊推翻,之后建立了唐朝。

巢元方 (公元 610年)

巢元方

巢元方是一位太医博士,即是皇帝的医师。公元 610年,巢被隋政府指派编写《诸病源候论》又称《巢氏病源》。这书共 50卷分67节,论述了 1,700种病症。

它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反映早在隋代就对病源的探讨,发病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症候的描述方面,有了相当深入、系统地探索,是中国最早的病因证候学记录。

此书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皮肤学、眼科及耳鼻喉科。这本书对病症的详细描述,引起深远影响,许多后世中医著作对有关的论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用本书的原文及论点。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关于唐代

唐朝是由李渊建立的(公元618~626 年)。之后由他儿子李世民继位,著名的唐太宗(公元626~649年)。早期唐朝以多样化的怀柔-羁留手段,形成很多民族部落的归附,扩大了国家版图。

唐朝行政机构完备,法律制度严密,经济繁荣,成为当时极为富庶及高度文明的国家 。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诗词绘画,佛教儒学等十分兴盛,对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唐朝政府重视医疗,临床医学成为主流,且日趋专科化。另外频繁地与外来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医学内容 。当时已有较完善的教育机构。

唐朝 公元618 ~ 907年

太医署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及药工四部组成。而医师培训后,主要会为皇帝,皇室及贵族们服务 。医学教育分为两方面:医疗及药学。

皇室医学院

包括医科、针科、按摩科及咒禁科。医科课程规定,学生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之基础课程,然后再学习临床之内科、儿科、外科、耳鼻口齿科及拔火罐科。

咒禁科即以法术驱邪治病,是受道教及佛教等影响的重要中国传统,反映了中医全面性的治疗手法中,精神修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医文化 中医四小经典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所以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中医养生。现在正是冬季,大多数人在养生方面,以养阴为主。这种理论,在保健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来看小编介绍的有哪些关于中医养生的。

中医四小经典有哪些

中医四小经典人们一般认为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该书内容通俗易懂,体裁一般都是的诗歌形式,而且朗朗上口,更有利于大家的记忆。是明清以来医学入门必需要读的书。

《医学三字经》全书简单易懂,非常好学,是古代学医者和现代师承派必背医书。该书著作于清代,本书体裁是三言歌诀,并附以注释。一共有四卷,前两卷讲述医学源流及内科、妇科、儿科;第三、四卷讲述临床常用方及配伍应用;附录为藏象和四诊等。

《濒湖脉学》成书于明代,全书讲述了27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等。同一类脉象用相类诗、主病诗加以归纳阐述。此书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李时珍所写的27种脉象,第二部分是其父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所写,讲述了脉象的多种问题。全书体裁为七言诗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学医必背蒙学书籍。

《药性歌括》又叫《药性歌括四百味》,成书于明代,全书是四字真言讲述四百余种中药的药性、功能应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如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运用上手,相反的就是畏恶,可以见到吉凶。,是学医者必须有的口袋书。

《汤头歌诀》写成书于清代,也是以七言诗歌为体裁,记述了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种,320首方歌。全书记述齐全,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方歌中,内容简明,方便人们学习音韵工整,便于记忆。

此四小经典,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诗歌体裁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实用性强,便于记忆,极适合初学者、临床工作者和中医学爱好者使用。

中医四大经典有哪些

中医四大经典是指在中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

中医寻根文化 孔子学说和中医的关联


●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清醒地认识过度开发增长与过度发展的负面效应和终极限度,珍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从而探求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

●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数人实践信息的反馈系统。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其理论体系和学术特征及知识范围都必然以实践为依据而与时俱进。把中医发展规律与中医固有理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所谓阳光、空气、土壤和水都是中医学之树的生长环境,不是千年不变的经典。经典早已注入大树的基因中。我们要坚持自身传统之精华,同时大胆地接受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之优长,这样,中医学才有可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并超越传统。

2010年11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欧阳兵、赵荣波《关注中医的阳光和空气》一文(以下简称《关注》)中,把中医学内在根源理解成是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的寻根文化,主张要学习孔子的述而不作,要像历代大家一样,把我的述仅当是一条途径,经典才是终点。笔者认为,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医学不能以过去的经典为终点,而要追求现代的辉煌和未来的光明前途。中医学具有双重身份,作为传统文化,中医需要寻根;作为致用的科学,则其本质在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中医发展必须超越寻根文化

寻根文化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其积极意义在于质疑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具有极大蒙蔽作用的发展观或发展主义,而不是发展本身。

《关注》一文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淘汰前任为突出特征;寻根文化以理解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这一点也是中、西医学差异的内在根源之一。笔者认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子系统,同时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致用之学科学技术的子系统,均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都要继承前贤并超越前贤。所以,中医需要寻根,但不能仅把中医靠向寻根文化,以继承前贤为最终目的,也不应视几部文化经典才是终点。

学中医必须读几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老子《道德经》及孔孟著作等,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巨系统,不是这几部经典就可以概括的。例如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古汉语、象形汉字就是中医学得以传承的基础和硬件,如果没有在这方面的基本功夫,要学好中医也是不可能的。

所谓寻根文化并不是当代中国文化人的专利,而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在过去的20世纪,西方寻根文化发展成为波及范围最广泛的思想运动和民间文化复兴运动,其中以文化人类学领域的成就最为卓著。然而,由于我国学术界这些年来主要忙于当务之急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西方寻根文化方面的成果没有足够的注意和整体的了解,因而没有充分认识所谓现代、发展甚至文明都具有两面性。

20世纪中期以后,借助于全球范围的田野作业成果的积累和考古学方面的新发现,反思人类学派逐渐形成了具有共识性的观点,那就是以发明原始社会命名的一种假说:人类祖先最初的生活和智力水平并不一定意味着比现代人落后和原始。这一假说对于人类文化学的积极意义,在于质疑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具有极大蒙蔽作用的发展观或发展主义,而不是发展本身。而且,要人类整体倒退回原始社会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清醒地认识过度开发增长与过度发展的负面效应和终极限度,珍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传统生态智慧,从而探求可持续生存的可能性。基于我国的国情,一方面必须尽快实现现代化,以打破西方已经独霸的话语权;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中医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其主要标志是弘扬传统与开放进取并行不悖;当代中医人的思维正在打破古今二元对立、中西二元对立模式,明确了中医的科学与文化双重身份;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确立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合法性,为解决中医传统性与现代性两难困境的思考打开了新的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对寻根文化的超越。

传统文化的经典具有两面性

老子所说的道和知识学问似乎是不相容的,而儒家文化偏属于道德哲学,他们更多关注和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崇尚中庸之道,打击标新立异,因此也缺乏科学创新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古代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中的里程碑,但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终点。可以说,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注入了传统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基因,这对于中医文化特色与科学性的传承当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文化经典毕竟与医学经典还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其本身的两面性给中医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例如老子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其结论是:不行而知、述而不作。他还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所谓道和知识学问似乎是不相容的,这是说,求得的学问知识一天天多起来,求得的道就会一天天减少下去。

从亚健康说中医养生文化


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养生文化关注和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中医可采用顺时养生、调神养生、饮食养生、传统健身术等多种养生方法,逐渐改善人体的内环境,使人体内环境、外环境以及内外环境达到平衡、和谐,向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转化。

和为精魂的养生文化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

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

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

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

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生儿具有良好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要注意房事养生。房事应在安静、舒适、健康、愉悦的气氛中进行,男女双方患病时不宜同房。

培其本后天的调养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中,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首先要做到顺时养生,顺应气候与阴阳的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各方面综合调养;其次注重调神养生,尤其在现代社会,社会压力大、信息量广,更要保持心理平衡,不过度悲喜,适度缓解心理压力,以达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再次,性养生是养生之本,其重大意义在于协调人体的阴阳平衡,惜精护肾,顾护人体生命之本;此外,重视饮食调养,利用食物的属性合理膳食,可有效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保持健康;最后,传统健身养生、药物养生、针灸推拿养生等,也在现代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善其后对尸体的妥善处理

在中医养生学中,尸体的妥善处理是不能忽视的一环。人死后必须严格做好尸体的处理工作,防止尸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特别是对于生前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的尸体,更要慎重对待。

现今尸体的处理以火化为主,但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山区还有不少地方存在土葬。腐烂的尸体会对周围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这种环境污染因素对亚健康的产生有加速作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养生类纂》曰: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

健康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善其后,妥善处理死者的尸体,体现了中医学所特有的整体思想,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主动和谐,亦是中医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未来医学的发展要靠中医学


□ 耿世钊 北京市莲花池康复医院

长期以来,中医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中西医理论的冲突。这些冲突和差别既不在于学术方法、研究方法的不同,也不在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是在于支持所有这些方法和观念的哲学世界观,在于东西方哲学对人体科学的认识论的不同。

中西医的理论冲突源于东西方哲学对人体认识的差别

中医理论主要是以东方的哲学思想与丰富的临床实践为其理论源泉。我国的一些哲学家或从文化的角度,或从中医的哲学方法学角度探讨着中医的成功及其原因。不约而同地认为《易经》是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

同样的问题是:现代医学的进步是否也依赖于西方某种哲学观念的支持?当人们褒奖中医神奇或批评中医不是科学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在某种哲学观念指导下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在一般系统论问世的今天,我们认识到中医的哲学观念,正是对于自然界和人体的系统观念的一种形象表述。如果说系统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必要元素,相关关系和边界条件的话,那么,现代医学大体上只注重了必要元素的观察和研究,却忽略了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似乎也缺乏考虑系统的边界条件。例如,以解剖和形态学为基础的现代临床医学,更注重病理解剖的研究。可以说,不同的哲学观念选择了各自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两种医学各自的特点,也产生了两种医学理论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自从贝塔朗菲建立了一般系统论,就把人体看作开放的活系统,并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哲学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哲学家和生物哲学家们充分理解了并接受了中医理论,更明确了人体科学的系统哲学观念。正如钱学森早在1984年就明确指出的那样:今后医学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中医。

必须依照系统科学的原则研究人体科学

在认识和研究人体科学时,应该把人体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员。这样就可以从更大的系统认识人体的功能解剖关系是以功能发展为主导的,并决定着解剖和形态的变化。中医理论的天人合一说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把解剖形态仅仅看作是个体功能载体的看法,是隔断了人与环境的关系,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片面强调解剖和形态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认识对于临床的直接作用是强调了病理解剖的诊断证据,建立了庞大的形态医学;忽略了疾病早期的功能医学,把潜在而缓慢的疾病发病过程看作正常的生理状态。如果拥有了病理解剖的变化,就可诊断确凿,却难以治愈,更谈不上早期预防了。如现代医学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上好像更善于抢救治疗,不善于预防,也不谈根治,其原因就在于此。现实中,医生要求患者终生服药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和理论基础的结果。

中医的理论原则是解决医学难题的钥匙

这样看来,系统理论所强调的参与生物现象的所有相关元素及其相关关系在形成各种生物行为、各种疾病时都起作用,保持元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就是保持各种功能关系。如代谢性疾病不同于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主要体现于肌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关系的失调。要想解决医学难题,看来一定要尊重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应用系统方法开展医学研究,最终形成系统医学。

近年来,中国的医生们已用系统论的思想解释中医理论的文章和专著。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祝世讷教授所撰写的《系统医学新视野》正是这样有代表性的专著。只是这样的论著还没有涉及更多的临床实际问题。能够解决实际难题将是对于系统医学的严峻考验。

系统科学已经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复杂性难题的原则和方法。但是如何解决具体的医学难题尚无可直接利用的方法,中医理论的各种基本原则对此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里仅就中医的整体观念,也是系统哲学的重要原则,结合对心脏舒张功能的研究,做一简单讨论:

目前的理论认为: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的E峰小于A峰时,就可以定义为心脏的舒张功能减低。笔者认为,舒张功能是为收缩功能服务的,通过心脏收缩完成射血功能,间接体现舒张功能。当收缩功能出现减低时,同样可以形成流速的E峰小于A峰。上述定义就把收缩功能的减低误诊为舒张功能的减低。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的舒张功能性心衰也是不存在的虚幻概念。这是因为孤立地研究舒张功能的结果,超出了收缩功能对舒张功能所限定的边界条件的约束所形成的错误概念。

中医简介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

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

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

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