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养生

2022-04-03 │ 名老中医养生 名老中医养生智慧

走过艰辛、走过风雨,看名老中医成才路,做自强不息中医人(一)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面对中医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走过艰辛、走过风雨,看名老中医成才路,做自强不息中医人(一)》,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鹏飞:北京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近五十年。医术祖传三代,遣方用药,独具风格,是北京地区闻名的儿科医师,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小儿王”。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老前辈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青年中医们!加油!为中医的崛起而努力!

家庭背景:

“我家从祖父起就从事中医儿科。祖父王润吉早年除在北京临诊外,每年还用大部分时间,深入到云、贵、川等地区,在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疾病痛苦之余,还向当地的草泽医虚心学习验方、秘方。

民间医药之丰富多采,使用药物之简便,疗效之神速,使祖父大开眼界,并深为惊叹。因此,在以后诊断用药方面,也慢慢地转向简、便、廉、验,并开始自己制备成药,急病者可以立服,药价便宜,效果迅速,影响日见扩大,开始被誉为“小儿王”。

我父亲王子仲承继家学,奋发图强,勤学苦研,尽得祖父之心传,医名渐噪,求诊者亦络绎不绝。解放前曾任北平国医公会(即北京中医学会前身)会长等职。”

成长经历:

“我生长在中医世家,从小耳闻目睹,并亲身体验到了中医中药为重多的患者解除痛苦的生动情景,使我爱上了中医事业。

十八岁时我正在北京民国大学预科学习 ,先父因急于传授家学,就让我开始习 医,先让我系统地学习 中医经典著作。我花费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学习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以及《神农本草经》等,并时常向当时的北京名医前辈如汪逢春、马佐良,袁鹤侪等请教,受其指点,亦获益不浅。

对于学习经典著作,当时是一边阅读,一边背诵,直至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内经》的大部分条文,时隔二十多年我仍能完整不缺地背诵下来,这完全得益于那时练过死记硬背的基本功。

学完了经典著作,家父又让我精读《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本草备要》、《要药分剂》、《温热经纬》、《寿世保元》、《幼幼集成》、《婴童百问》、《食物本草》等书籍。

此外,他常说“临诊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又让我细读《孙子兵法·十三篇》等书。其目的是要我多读书,广泛地阅读其它医家的著作,尽量把前人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下来。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对于以后应付繁忙的临床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上面谈了一些体会,目的是要说明,年青中医无论如何应该首先扎扎实实地把基础理论学好,同时还要把历代医着有选择地联系起来学习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到了一定阶段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yS630.Com相关推荐

名老中医治胃病


胃病有很多种,大多数人都患的是慢性胃病,一个不小心就会胃疼,时刻的提醒着人们自己的胃出了问题。其实人们如果想缓解胃部不适的话可以通过中医来调理,如果西医调理的话,有些西药对胃部也是有刺激作用的。很多有名治胃病都有非常拿手,一起来了解下中医治疗胃病的方子有哪些吧~

一、中医治疗胃病的偏方

1、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适用于胃痛。

2、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理气宽中,止痢,止痛,适用于胃气痛不可忍。

3、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温中,健胃,止呕主治胃脘疼痛,翻胃呕吐,食欲不振。

4、艾叶适量,揉碎,用酒炒热。纱布包裹,敷肚脐,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炒),用于胃痛偏寒者。

5、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烂,纱布包裹。敷肚脐,胶布固定,适用于热性胃痛。

6、大蒜头1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7、野鸦椿果30g,用水煎服。此方用于气滞胃痛。

二、胃病的症状

1、饭后腹部胀痛,常有恶心、呕吐,偶会呕血,过去有胃病史近来加重,或过去无胃病史近期才发,且伴有贫血、消瘦、不思饮食、在脐上或心口处摸到硬块,则考虑为胃癌。

2、吃东西不当或受了凉后发生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畏寒发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急性痢疾。

3、饭后立即腹泻,吃一顿泻一次、稍有受凉或吃东西不当就发作,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腹泻为水样,便秘时黏液较多,有时腹胀有便意而上厕所又无大便,数年并未见消瘦,则患慢性过敏性肠炎可能性大。

4、稍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饮酒,或一进餐即会腹泻,有的在腹泻时或腹泻前伴有腹痛、肠鸣,腹泻后腹痛感会减轻,则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

5、吃了油腻食物后有右上腹胀痛并放射到右侧肩部的,可能是患了胆囊炎或胆石症,尤其是喜食油腻食物、肥胖、不吃早餐的人更要注意。

6、饭后出现泛酸、烧心、嗳气、胸骨后痛(平卧或身体前屈或腹压增加时更明显),要考虑胃食管反流病。

不是科班,怎样自学中医?看名老中医如何从入门到成名


名老们学医入门,或自学,或家传,或师授,途径各异。但是,其成才之路,都在自学。

可以说,名之路,就是自学成才之路。

他们有的从《内经》入门,打下坚实基础,后及临床各科,有的从《伤寒论》入门,上溯《灵》、《素》,下逮近贤,有的从《衷中参西录》入门,上推温病、金元四家、《伤寒》、《内经》历代各论,有的从背《药性赋》、《汤头歌诀》入门,逐步攻读经典论著,最后殊途同归,登堂入室。

名老们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医是可以自学成功的,通过自学之路,完全可以步入中医学术的殿堂。

名老们重视读书,善于读书。其共同体会,正象陆士谬所说:“读书难,读医书尤难,读医书得真诊,则难之尤难。”所以强调:

勤学,主要经典著作要读熟、背熟,宁涩勿滑,扎实入细。

博学,要了解历代名著,纵横诸家,分明源流,最好也能涉猎文、史、哲。

会学,张仲景、朱丹溪、李东垣、叶天士、张景岳、张锡纯……这些古人权威,都有自己的著作,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医书来入门,才能事半功倍。

在古代,入门的经典医书,有《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这四本也被称为“四小经典”,另外还有明代李梴所著的中医入门教材《医学入门》。

四小经典之:《医学三字经》

《医学三字经》:简明扼要地阐述中医的来龙去脉以及临证的理法方药,读此书可以对中医有全面的概要性认识。

《濒湖脉学》:此书是中医最为传神的脉诊的入门佳作,初学者必先熟练掌握此书后,再学习《脉诀汇辨》《脉经》以及四大经典,必能洞察中医之神奇妙绝。

《药性赋》:李东垣写的中药入门的上乘启蒙书,可一窥本草之貌。

《汤头歌诀》:方剂入门的最佳读物,总结了仲景以后至清初的常用方剂。掌握了这些常用方剂,于临证中自然就会如见古人,笔下有神。

《医学入门》:共9卷。卷1为经络、脏腑、诊法、针灸。卷2~3为本草、六气为病、疾病用药、食治等。卷4~8为内外妇儿诸科证治和急救方。是一套中医入门的经典医籍。

老中医把脉看妇科准吗


以前的医学技术都是采用把脉的方法进行检查疾病的,这是中医的传统检查方法,这种做法检查妇科疾病是很准确的,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比较有经验,检查的标准才比较准确。把脉看妇科疾病是根据他们的经验来决定的,不过最好还是采用医学设备来检查比较准确。

如果从科学角度上来讲中医的望闻问切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清楚患者的病因。尤其是对于比较有经验的来说通过把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看准疾病症状。但是大家也知道中医治疗疾病除了依靠医疗技术以外最重要的是医生个人的经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中医都能够非常准确的通过把脉看清妇科病。所以中医把脉看妇科病有一定局限性,只有经验比较老道的才能够达到这个标准。

把脉看妇科准确率是否能够达到标准,除了与个人的经验有关系之外主要是根据脉搏跳动的快慢、力度,以及脉搏跳动的时间长度有关系。但把脉与西医的医疗器械诊疗疾病相对比肯定要在某种程度上逊色一些。因为西医属于现代医学范畴,除了与医生的个人实际医疗水平有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在看病的时候需要借助现代的医疗技术。所以把脉看妇科肯定没有西医更加准确。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的介绍之后,能够了解把脉看妇科准确率是否特别高的

老中医治头痛


很多人身上如果出现的一种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的话,都会在中医那里去慢慢调理自己的身体。因为大多数的中药对一些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而且与西药相比中药的副作用少一些。头痛这种疾病一般都是一种慢性疾病,那么如果去那里治疗头痛的话,他的论证会是什么?

特别多年来易感冒,易患头痛,防不胜防,感冒后都不发烧,就是夏天,也易感冒,怕吹电扇和空调,背后常如冰冷。

病因分析:此是阳虚之体,寒气积于督脉,因督脉为阳脉之海,贯注头脑,因阳气虚           而督脉不充盈,故寒气乘虚而侵,遇寒即发。宜多方综合治疗缓解后。加强体育锻炼,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及冷饮,夏天不宜游泳。

二、肿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头晕

癌瘤病因是气滞身瘀,痰毒互结,灼阴凝聚,忧思郁怒,久病乏力。放疗是一f种局部的治疗手段,其杀伤力有时可能达到手术难以切除的正常组织内的癌细胞。 放射线是通过损伤细胞DNA而杀死细胞的,这种作用是直接或通过在细胞内产生化学物质,与DNA 酶及细胞膜反应而产生的。癌细胞比周围其它正常细胞生长分裂得快, 放射线能选择性地杀伤这些繁殖活跃的癌细胞。介放射线不只杀伤癌细胞,也杀伤正常细胞,尤其是对在人的一生中都处          于持续地分裂繁殖状态的正常细胞,如骨髓造血细胞、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皮肤细胞、 毛囊生发细胞及性腺生殖细胞等。

癌瘤致使人身气血衰弱,精神崩溃,再通过放化疗后并发症更突出,热毒内侵更盛,损伤气血而积热消阴,津伤血燥故头晕,食欲不振而病毒干扰肠胃, 热邪更加弥漫等综合症 明显出现。如疲劳、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皮肤损伤、脱发、不孕症等。甚则损及肝肾。治疗常用,

1、

清热解毒利小便;

2、

生津润燥又滋阴;

3 、平补气血要化瘀;

4、

健脾和胃促消化;

5 、

滋补肝肾等双向治疗为原则。中医治疗化疗反应是有独到之处,他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功能,从而控制癌的浸润及转移

三、血管神经性头痛

是一种以发作性脑血管功能紊乱,常以搐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常易疲劳,易激动,情绪不畅等诱因而引发。常保持心胸开阔,生活规律及劳逸适度,            掌握平常一些诱发源因便于预防。

四、颈椎病头痛

颈椎,头之柱也。颈椎病变,说明元气虚弱,血滞痰浊,常由颈后侧方突出的椎间盘以及椎体后缘骨体赘,特别是胸椎关节增生突出椎间孔。刺激和压迫神经根等而发痛。 人体是一个天然高精密生物器的小宇宙,头就是人体的生物仪表,在日常生活中, 要         从中医来讲是肝肾亏虚,筋骨衰退。     加以爱护头、保护头、千万不要受外伤和精神刺激,要使头颈自身调节,自身修复等,改善不当的席梦思、高枕头,低头看电视,歪头学习工作等。           季节性头痛 五、

季节性头痛是指随着季节交换,或到一定季节时,头痛必发的一种病症。 常有陈旧性的脑外伤、警棒伤,某药物副作用后遗症。治疗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

风湿性头痛 六、

方药:

羌活胜湿汤加味 头胀头闷,有时弥漫性疼。病因分析:头为诸阳之会,集阳为气,阳气不足,而湿即所侵,因头沉重、精神疲倦等。

七、见风头痛

见风头痛觉冰冷,伴头痛,眼睛胀痛、平时常有恶寒感,多因为阳气不足, 气血衰弱,  或内寒偏胜所致。《罗氏会约医镜》曰:头上冷而畏风,或痛或不痛,属后天气血不足也,宜用十全大补方加减。           秋冬取暖防寒,不吃生冷食物,或不易消化食物;春夏不饮冷、贪凉, 四肢不下冷水,静心寡欲,加强营养。

脑萎缩 八、

脑萎缩属中医的“痴呆”“健忘”等病症,是一种进行性衰退疾病。临床早期表现,常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耳鸣耳聋,手足麻木,有时共济失调。 中期常寡合,不喜欢与人交往,对子女缺乏情感,没有理想欲望,语言哆嗦重复。智       能减退期,表现为理解、判断、计算、记忆、智力全面下降,不能适应社会活动,难以胜任 工作及家务,出门后不知归途。分析《类证治载》曰:“人神宅于心,心精依肾,而脑为主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大脑所藏精、气、     神、是思维的能源,大脑空虚萎缩,实属肝肾亏虚和脾胃营养不良,及全身早衰的出现. 在治疗当中节制房事、按时睡眠、忌刺激性食物,避凉保温。

九、经期头痛

每次经期头痛连续三至五天痛,痛后难以恢复,月经期的头痛是肝肾、 胞宫及冲任脉异常的外在表现,疾病具有独特的预报意义,在经期的头痛更具有指导,月经是胞宫、 天癸、肾及冲任脉的盛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 月经的产生是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产物,它与经络的通畅, 气血的调达有密切的关系。脏腑是气血的源泉,经脉是气血的通道,气血是外在功能的能源。         在月经中的头痛,大多为 肝肾亏虚;督脉精气不足,或后天久病,肾气受损,或过度劳累,营养失调所致。方用八珍汤加味

从脸看健康 老中医教你通过脸色看疾病


面无血色、面色苍白等不同的脸色事实上是可以看出我们身体健康的,从脸看健康自古有之,因为脸是我们身体的的反射区之一,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如何从脸看健康,脸色不好怎么调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从脸看健康

脸部能够反映出我们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肝脾肺肾,让我们看一看吧。

1、生殖系统

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红、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生殖系统存有问题。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上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前列腺炎。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生殖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2、心脏

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

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4、胸

胸部是否健康通过脸部也可以看出,那么脸出现哪些变化表示胸部不健康呢?

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5、肝

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6、脾

反射区域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或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7、肺

肺部健康一直是我们重视的,当肺部出现问题时,脸部会有哪些变化呢?

(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脸色不好怎么调理

1、脸色发黄怎么调理

病因:脾胃。

调理:摄入糖分、饮食规律。

①在电脑前摆一杯水或一株仙人掌可以有效防辐射。尽量少坐在电脑前。

②12点之前必须进入睡眠,有效的睡眠可以保证身体的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平时多锻炼,多排汗,可以有效排除毒素,有效改善脸色发黄的问题。

③多吃一些像红枣炖莲子、大枣、桂圆等补血补气的食物。

④如果您不需要减肥,就多吃甜食,巧克力、蛋糕要适当吃些。

老中医强肾茶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肾都开始出现毛病,男性出现肾病的时候,经常会有阳痿早泄的情况,甚至自己经常出现腰腿酸软,女性出现肾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因寒体弱,身体中的湿气加重,也会引起许多的妇科疾病,所以的强肾茶在这个时候,其他的关键的作用。

主要价值

本种为极好的

肾茶

肾茶

利尿药。

【药用部位】全草。

【采集】全年可采,切段,晒干。

【性味】甘淡微苦,凉。

【功用主治】清热去湿,排石利水。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者3~4两。)

适用人群

1. 保进毒素排出,作用于急慢性肾炎,前列腺炎、膀胱炎、尿路感染、肾性水肿、肾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毒症人群。

2. 利尿抗炎,泌尿器官炎症患者,适用于急慢性肾炎、前列腺炎、尿毒症尿路不畅、尿路感染、尿频尿急、膀胱炎;排尿异常的患者。

3. 增加肾血流量,调整肾上腺激素,适用于糖尿病人。

4. 排尿异常的患者。

5. 结石患者。

6. 肾病所引起的其它疾病(如:经常腰膝酸软、神疲体乏、健忘耳鸣、失眠、口干口苦、口里有尿味、内分泌失调、性功能低下)。

7. 正常人群或亚健康人群肾、肝、肺保健[2] 。

老中医治病配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知道,许多西医不能治疗的疾病,老中医几乎可以治疗。虽然老中医的治疗方法不是特别的科学而且都是一些偏方或者是秘方,但是对于一些疾病来讲的确有治疗的效果,所以很多人一旦生病了之后都会选择用老中医的配方来治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姜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中医配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感冒、头痛:1、把双脚泡在温热的姜水中,姜水最好漫过脚面,以水浸到脚踝为适宜。泡脚的时候还可以往姜水中放少许的食盐和醋,然后不断往里面加入热水,一直泡到脚面变成红色为止。2、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偏头痛:1、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2、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面部暗疮: 1、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2、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1、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2、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1、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2、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牙周炎:1、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2、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

口腔溃疡:1、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2、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头皮屑:1、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2、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

醉酒:1、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2、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以上的这些内容就是针对老中医治病配方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生姜,除了正常的食用之外,生姜是一个比较好的药用材料。而生姜煮出来的姜汤水也有很好的药用效果,让大家能够正确的使用,从而得到一定的帮助。

老中医养肾方法


肾脏的保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与人体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平时的时候就要学会养肾。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脚部,因为脚部很容易受寒,而这个就正好是对肾脏的养护不好,因为肾经起于足底,所以平常一定要好好的保暖,不要让脚受凉。还有饮水上每天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喝到一定的量,喝水对于保护肾脏非常重要。

养肾秘方一:饮食保肾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养肾秘方二:警惕药物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还有的就是饮食上的保健看,建议可以多吃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保护肾脏的食物。还有要注意的就是睡眠的问题了,注意一定不要熬夜,这个对于肾脏危害特别大,很多肾衰竭的人都有过熬夜的经理。

老中医生发偏方


二、生发的食疗方法三、怎样调理生发

生发偏方

1、生发的中医偏方有哪些

1.1、莲花须(阴干)、零陵香各3克,卷柏叶、白芷、川芎、防风各15克。将药细切,以绵裹,人生椒70粒,生麻油250克,浸于新瓶中,埋地下7日,取出涂发,治发落不生。

1.2、零陵香、蔓荆子、附子各7.5克,川芎、白芷、秦椒各15克。将药细切,用绵裹,以生麻油250克,于瓷器内浸3周,涂发稀少处。

1.3、何首乌240克,菟丝子、怀牛膝、枸杞子、茯苓各60克,补骨脂30克。本方为《七宝美髯丹》,每服1丸,日服2次,淡盐水或温开水送下,忌食辛辣,适用于毛发秃落,反复发作,此起彼伏,且伴筋骨无力,舌淡脉细者。

1.4、细辛、防风(去芦头)、续断、川芎、皂荚各30克,柏叶60克,辛夷30克,白芷60克,桑寄生90克,泽兰、零陵香各75克,蔓荆子20克,竹叶、松叶各25克,乌麻油2500毫升。将药细切,用桑根白皮250克,以水2000毫升煎煮至500毫升,又取韭根汁200毫升相合,浸药1宿,以绵裹入于油中,微火煎,三上三下,候白芷色黄,去渣,以瓷器盛之。用之涂摩头发,日夜三两度,可生发长发。

2、吃什么可以生发

2.1、豆类

豆类尤其是黑豆,是蛋白质和铁的良好来源,适合补给头发养分。

2.2、鱼肉

鱼肉中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B可以促进头发的生长,使头发呈现自然光泽,保持头发的秀美亮丽。

2.3、贝类

贝类中含有丰富的锌,可以帮助细胞再生,保持激素平衡,这些对头发的健康生长都至关重要。

2.4、海藻类

头发枯黄断裂与体内缺碘、缺钙有关,而海藻类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都是富含碘和钙的食物,经常使用可以保持头发的弹性,使头发富有光泽。

3、生发的一些小方法

3.1、啤酒外搽法

按正常的洗头发的程序清洗头发,之后擦干头发,把一整瓶的啤酒均匀的涂抹于头发上,再对头发的根部进行按摩。十五分种之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啤酒中的营养成分会对头发起到保护作用,让头发光亮顺滑。

3.2、盐水洗头

我们每次洗头发的时候,水里面放入一勺盐,就可以起来很好的预防脱发的效果,其可以有效的阻止头发断裂。用盐水洗头发,可以起到刺激头皮的作用,从而起到生发的效果。

3.3、生姜生发

直接用新鲜的生姜涂抹头发脱落严重的地方,或者是把生姜焙干,磨成细末,和水调和成泥状,涂抹于患处。

生发的食疗方法

1、核桃芝麻花生豆粉

核桃,花生,黄豆,黑芝麻,取等份。将这四种材料分别炒香炒熟,然后研成粉末,搅匀,每次取一汤匙,用开水或者牛奶、豆浆冲服。

2、首乌肝片

何首乌60克,枸杞子15克,生猪肝200克,黄瓜200克,油、盐、味精适量。将何首乌粉碎为粉末,加水300克熬至约100克的浓汁,放入猪肝片泡2-4小时;黄瓜切片。锅内放油至五六成熟时,放入肝片过油,下葱、姜末爆香出味,倒入黄瓜片、盐、味精、少许首乌浓汁、猪肝片、发好的枸杞子,快速翻炒3-5分钟即成。本品有补肝、祛风、益精、养肾之功。对头发干枯、早白、早脱均有效,每周宜服用2-3次。

3、黄芪参首乌炖猪脑

猪脑2副,何首乌30克,党参15克,北黄芪15克,红枣4枚,生姜2片,盐适量。猪脑放清水里浸泡,撕掉表明的薄膜,挑去红筋,洗净后放入沸水里汆烫下捞出备用;红枣去核、生姜去皮,洗净,何首乌、党参、北黄芪洗净备用;将所有材料倒入炖盅里,倒入适量的凉开水,盖上盖子隔火炖4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怎样调理生发

1、缓解精神压力

脱发与精神压力大、睡眠不充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要放松心态,提高睡眠质量,这样才能有助于缓解脱发的状况。

2、饮食要均衡

在饮食中,不要偏食,各种五谷杂粮都要摄入。饮食如果均衡了,自然头发会张的很好。在此基础上可以多吃一些黑芝麻、何首乌等,对发质很好。

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每天要保证7--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这样才能保证头发得到充分休息,头发的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尤其要避免熬夜,那样对头发很不好。

4、改变生活方式

想改善就改试试调整下精神压力大、不规律作息、不健康的饮食等诸如此类的生活方式。仍然每天都高压力、不好好吃饭睡觉、那用什么也挡不住掉头发。

5、别乱减肥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鱼朊的蛋白质,其由蛋白质和铜、铁、锌等微量元素组成,而如果为减肥过度的节食,这些营养物质就会摄入不足,头发也会出现营养不良而脱落。

中医补肾方法,老中医教你按摩补肾


现代生活中,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肾虚的情况。肾虚会是人们感觉腰膝酸软、精力不济、易感疲劳等症状。那么,在中医领域,有什么好的补肾方法吗?

一: 摩耳

1: 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为宜。这种按摩方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的功效。

二: 撮谷道

1: 谷道即肛门,撮谷道就是做提肛运动。将肛门连同会阴一起上提,同时吸气,然后呼气时放松,反复进行,坐、站、行均可,每次50下左右。此法有助于督脉的通畅,进而起到补肾的作用。

三: 擦腰

1: 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椎两旁,直线往返摩擦腰部两侧,一上一下为一遍,连续摩擦100遍。此法具有行气活血、壮腰益肾的作用。

四: 按腹股

1: 每晚临睡前,将双手放于大腿根部的腹股沟处(大腿与腹部连接处),以手掌沿斜方向来回按摩30~50次。此法具有健肾固精之效。

五: 摩足心

1: 足心的涌泉穴直通肾经,经常按摩,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临睡前先用温水泡脚,再将双手相互摩擦至热,用左手的手心按摩右脚心,用右手的手心按摩左脚心,每次每侧50下左右。

六: 揉小腹

1: 晚上睡觉前,仰卧,双手掌心搓热后,捂在肚脐正下方三寸处的位置,按顺时针方向揉按5分钟。此法可以补肾助阳,改善夜尿频多等症状。

七: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

,人体随着肾气的逐渐旺盛而生长发育,继而又随着肾气的逐渐衰退而衰老,中老年人应重视肾的补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