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的食物

2022-07-28 │ 清热祛湿的食物 清热祛湿食物

岭南处暑养生,宜清热敛阴祛湿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何避开有关养生常识的认识误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呈现“岭南处暑养生,宜清热敛阴祛湿”,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暑虽将止,然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中医素有脾喜燥而恶湿之说。脾恶湿源出于《素问·宣明五气论》,张景岳注:“脾属土,其应湿,湿胜则伤肌肉,故恶湿。”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滞留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湿重困脾自然影响到其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胃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胃的“受纳”能力。因此,这个时节不少人易出现胃口不佳。

初秋的气候虽时有秋雨绵绵,秋阳肆虐,却是夏天的回光返照。总体而言,天气逐渐转凉,逐渐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汉超认为,这个时节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容易对肺津造成损伤。处暑节令养生,当以健脾润肺祛湿为主。为此,黄汉超推荐了几款处暑养生的食材;

土茯苓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

葛根

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主入脾胃经。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热病口渴、主治外感发热,头颈痛强,麻疹透发不畅,温病口渴,消渴,酒毒,胸痹心痛等病症。

山药

山药又名薯蓣,作为中药最重要的补益材料之一,怀山药与其他常用的补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等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它的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因此被历来医家评价为“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使用,用者没有避忌,适宜于任何人群、任何体质,包括老人、儿童、孕妇和其他特殊人群。

太子参

太子参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

蜂蜜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蜂蜜是由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蜂蜜比蔗糖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保健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更适宜肺燥咳嗽、干咳无痰之人食用;适宜肠燥便秘,尤其适宜老年人、体弱者、病后、产妇便秘时食用;适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食用;适宜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肝脏病人食用;适宜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食用;适宜神经衰弱、失眠患者以及肥胖者食用。

此外,亦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如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时坚持喝治疗祛湿饮品。 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如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延伸阅读

夏季清热祛湿食谱有哪些


【导读】夏季养生食谱有哪些?盛夏来了,天气越来越热,高温的天气让人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加上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夏季养生食谱有哪些?盛夏来了,天气越来越热,高温的天气让人出现很多不适症状,加上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下面小编就为您带来这篇夏季清热祛湿食谱有哪些,希望夏季清热祛湿食谱有哪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地瓜

地瓜所含的纤维质松软易消化,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连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乾,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薏仁

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小米

小米不含麸质,不会刺激肠道壁,是属于比较温和的纤维质,容易被消化,因此适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适合排毒,有清热利尿的功效,营养丰富,也有助于美白。

红豆

红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可在睡前将红豆用电锅炖煮浸泡一段时间,隔天将无糖的红豆汤水当开水喝,能有效促进排毒。

胡萝卜

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因为它能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柠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山药

山药可整顿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将去皮白山药和菠萝切小块,一起打成汁饮用,有健胃整肠的功能。

夏季暑湿肠胃不适 推荐5食材祛湿清热


湿气一旦形成会在机体流转,最常见就是入侵肠腔导致肠胃不适。因此夏季养生要注重消暑祛湿,在饮食上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用来滋补身体。暑湿的治疗以清暑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日常生活中注意起居饮食,多锻炼,出出汗,也能将暑湿排出体外。下面为大家介绍五款去暑湿食疗方。

荷叶:荷叶色青绿,气芬芳,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荷叶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近代研究证实,荷叶有良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和减肥的作用,其食疗范围进一步扩大。

推荐食谱:荷叶煮茶

这是凉茶的经典配方,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的作用。将荷叶撕成小片,用开水冲泡就可以了,淡淡的清香,再配点冰糖,一天喝两次,的确是夏季美饮。其实,荷叶茶是四季饮品,夏季祛湿,秋冬季也可降脂。很多人在夏天收集荷叶,晾晒后在秋冬季泡水喝,的确是不错的主意。

薏米: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推荐食谱:薏米红豆汤

不需考虑什么比例,将两种食材各抓一把来熬汤,可放点冰糖,祛湿效果极佳。其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因此可灌入瓶中带到单位去喝。建议不加大米,大米有湿气,虽然口感好但会使功效大打折扣。

黄瓜:夏季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是暑湿,暑湿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毛孔张开,过多出汗,造成气虚,还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适当摄入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推荐食谱:黄瓜粥

大米100克左右、鲜嫩黄瓜1-2根、精盐少许、一小块生姜,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后,切成薄片,放在旁边备用 生姜切成丝,将大米放入锅内,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将生姜倒入锅中,锅置于灶上,用大火烧开后,将黄瓜片倒入锅中,改用小火慢慢煮至米烂,再煮至汤稠,起锅前,放入少许精盐调味即可。

白扁豆:白扁豆就是一味补脾暖胃,化湿消暑、补虚止泻的药食两宜佳品。

推荐食谱:白扁豆大米粥

白扁豆25g、大米50g、清水1000ml。将白扁豆洗净后泡8-10个小时,大米洗净,用清水泡1个小时后,与白扁豆放入砂锅中,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炖至扁豆熟软即可。

鲤鱼: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

推荐食谱:鲤鱼汤

鲜鲤鱼1000 克、葱白15 克、荜茇5 克、料酒10 克、川椒10 克、味精1 克、生姜.15 克、醋15 克、香菜30 克、精盐10 克,鲜鲤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切成3 厘米的小块;将葱、姜拍破。将荜茇、鲤鱼、葱、姜、川椒、精盐、料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移文火上炖熬约40 分钟。加入醋和味精后,即可出锅。

立夏养生要祛湿丨不做大湿兄,祛湿方法速速来get!


今日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的一个重要节气。

您知道吗?雷雨增多,湿邪也会越来越多地威胁到您的身体健康。

不早防,湿邪拖挎你!

湿气困扰,引发诸多问题

▶如果湿气侵入人体的胸膈部分,就会阻挡气机的升降,出现胸闷。

▶如果湿困脾胃,就会使脾胃功能减弱,出现吃饭不香,胃脘胀痛、便溏、小便短涩的情况。

▶还会带来皮肤病,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

▶风湿病、妇科炎症、水肿、肥胖等,也和湿邪脱不了干系!

湿邪这个东西,一旦形成特别难以去除,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的说法。正所谓“湿为阴邪,最伤阳气”。

所以进入夏季,尽早防湿、祛湿,才能为健康过夏天,打下好根基!

祛湿法宝一:

凉茶

岭南“地湿水温”,气候湿热,很多人通过饮用“凉茶”来祛湿。在广东,很多凉茶名号口口相传,王老吉凉茶、癍痧、廿四味凉茶、葫芦茶、金银菊、祛湿五花茶等品种遍地开花。但根据不同的配方,凉茶在功效上还是有一些差别。

1、王老吉凉茶

清凉祛火,祛湿解毒。适宜的人群为肠胃失调,加上嗜食辛辣、肥甘味厚的食物,或熬夜,或烟酒过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火、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肺燥、食欲欠佳、口苦等群体,少儿皆宜。

2、二十四味凉茶

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祛湿生津,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四季感冒,咽干口燥,咽喉肿痛。

3、罗汉果五花茶

具有祛湿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

4、五花祛湿茶

祛湿、清热。特别适合天气潮湿、身体湿气重的时候饮用。

5、竹蔗茅根水

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

温馨提示

凉茶虽好,但不要乱喝。不经辩证的运用“凉茶”并不利于祛湿,如对于痰湿、气虚、阳虚体质人群,太过苦寒的凉茶易于损伤脾胃,不仅无法祛湿,反而因脾胃进一步损伤而湿邪更盛,出现“凉茶喝得越多,湿邪相关症状更严重”的现象。建议要根据体质选用“凉茶”,以免出现反效果,加重病情。

祛湿法宝二:

祛湿食疗方

1、砂仁薏米山药粥

【原料】砂仁5克,薏米30克,山药3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薏米、赤小豆浸泡过夜。将山药去皮切碎,将山药块、薏米、大米一起入锅,加入清水用小火炖煮成粥,出锅前加入砂仁炖5分钟,加入白糖调味即可。早晚各服用一次。

【功效】健脾祛湿、益气。

2、薏米赤小豆粥

【原料】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薏米、赤小豆浸泡过夜,大火煮开,用小火炖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味即可。早晚各服用一次。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3、冬瓜薏米排骨汤

【原料】冬瓜、猪排骨、薏米、盐、姜、葱。

【做法】排骨洗净,入沸水中焯2分钟去血水,捞出冲凉水沥干;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钟;冬瓜不要去皮,洗干净,连片一起切块;姜切成2片;排骨放进煲汤锅,一次性注入足量水,大火烧开后,去浮沫、下料酒、姜片改小火煮;2小时后,放冬瓜片、薏米再煮40分钟;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祛湿解暑。

4、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原料】鲜土茯苓5克、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祛湿法宝三:

宝安中医院(集团)的祛湿茶

如果您觉得上述祛湿方法效果还不好

没关系!

宝安中医院(集团)祛湿茶来帮您

1、祛湿茶

【组成】荷叶、广藿香、大豆黄卷等。

【功效】祛湿清热、醒脾开胃、主治湿热内结。

【用法用量】每日1包冲泡;或每次2-3包煲汤。

【煎煮方法】每日1包冲泡代茶饮;或作为汤料包,每次2-3包,与猪骨等煲汤。

2、清热祛湿茶

【组成】荷叶、桑叶、菊花、扁豆花等。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升清降浊,适用于清热内蕴,清阳不升症,如头昏、口腔溃疡、脘腹胀满等病症。

【用法用量】每次1-2包,每日2次。

【煎煮方法】每次1-2包,加水300-600ml,煮沸15分钟,即可。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导读】春季养生最适宜喝汤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为家人和自己煲一锅美味汤,不仅可以祛湿健脾,还可以益气养肝,温馨与健康共享哦。那么春季养生汤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您带来这篇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希望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能对您有所帮助。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海带排骨汤

功效:十分常见的一种汤,美味而实用。周末为父母煲上健骨御寒的海带排骨汤,让家人备感温馨。

原料:猪排骨、海带。

做法:将海带浸泡后,蒸半小时,取出再用清水浸泡4小时,彻底泡发后,切成长方块。将排骨洗净,在沸水锅中煮一下,取出用温水泡洗干净。在锅中放入排骨、葱段、姜片、黄酒,先用大火烧沸,再用中火煲,然后倒入海带块一起煮。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白玉猪小肚汤

功效:又是一年春来到,虽是万物复苏之时,却也是春困来袭之季。要想在接下来的工作日里保持抖擞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么这款祛湿消肿的白玉猪小肚汤正好适合昏昏欲睡的你。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猪小肚500克。

制法:将猪小肚洗净切块,用盐、生粉拌擦,再冲洗干净。先放入开水锅煮15分钟,取出在清水中冲洗。红枣去核后,与白茅根、玉米须一起洗净,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与猪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内,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个小时,可加入适量食盐和少量生油。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天麻补脑汤

功效:被头疼困扰的上班族们,不如自己炖一锅天麻补脑汤,补补超负荷运转的头脑吧,因为天麻可是具有祛头痛、益气养肝的效用哦!

材料:鱼头、天麻制法:用清水洗净2个大鱼头和100克天麻,将鱼头封煎后放一旁。在沙锅中倒入约8碗清水,先放鱼头,后放入天麻,隔水炖至水沸时改用中至慢火,炖两至三小时,再放入适量盐即可。

提醒:煲是将锅子直接放于火上焖煮,而炖则是用隔水方式蒸煮为原则;煲汤会使汤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软,炖汤则是原汁不动,适宜于含天麻一类药材的汤料。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薏仁猪脚汤

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材料:薏仁30g,干净猪脚一只约半斤。

制法:薏仁碾碎,猪脚洗净剁块与薏仁一同放入砂锅,加黄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盖好。先用猛火煮滚,除去汤面浮沫,再用文火煨约2小时;待猪蹄烂熟后,依次加入盐、酱油、葱、胡椒粉。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金针豆腐瘦肉汤

功效:对于已显疲态的你来说,制作简单的金针豆腐瘦肉汤正好能满足需要。虽然材料简单,却有健脾安神的功效。

材料:金针菇1两、瘦肉4两、豆腐1块。

制法:豆腐切块,金针菇用水浸洗。将瘦肉出水,金针菇放入用小火煲一小时,再将豆腐放入煲内,加盐半茶匙便可。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生鱼煲西洋菜汤

功效:广东的老牌例汤。生鱼又称黑鱼,是生猛的食肉鱼类,它富含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让你也恢复生猛状态。

材料:生鱼1条、瘦肉8两、西洋菜1斤、蜜枣6粒。

制法:生鱼去鳞,清除内脏,洗净沥干,撒少许盐。锅放油,将鱼煎至微黄。

瘦肉洗净,出水,用水冲净。锅内放适量清水煮沸,再将全部材料放入,煲约三小时左右便可。

春季七款美味养生汤做法 祛湿健脾益气养肝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海底椰南枣汤

功效:一看就知道是素汤,清甜不腻,可滋润养颜。周末在外吃了太多口味油腻的饭菜后,可以用此汤加以调理。

材料:海底椰约150克,大苹果两个,南枣六粒。

方法:苹果洗干净后每个切成4片,去心,南枣洗净。水沸后,将各材料放入滚十分钟,然后改慢火再煲两小时,下少许盐调味即可。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春季祛湿健脾益气养生汤

芒种祛湿邪,养生好时节


“芒”,指的是有芒作物的收获。

“种”,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芒种,就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时节正值梅子黄熟,故又称“梅雨”。

持续的连绵阴雨、高温,可以说是梅雨的主要特征,十分有利于水稻、蔬菜、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

但因为空气非常潮湿,天气也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一些地区也被称为“霉雨”。

一候螳螂生,二候鶪(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下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感阴而鸣;

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为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在芒种这天有一件风雅之事——煮梅,据说这个食俗从夏朝既已有之。

此时正月开花的梅树刚好结出梅子,但如果直接吃又酸得难以下口,于是古人就发明了煮梅的方法,自己动手做,既饱口福,又颇有几分风雅的形式感。

煮梅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来吃。

在北方,乌梅相当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起煮,制成夏日消暑饮品——酸梅汤,味道甘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欢。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空气中湿气增加,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

因此,人们要多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日常起居和卫生

夏季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但需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振奋精神。

此时蚊虫很多,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防蚊虫致病。

芒种时节可以多洗澡,使“阳热”易于发泄,但出汗时不要马上洗澡。

养生重在祛湿

湿度适中,人的精神状态才会好,可当空气中湿度过高时,病菌繁殖速度就会加快。

因此在梅雨时节,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久待;阴雨天注意关闭门窗;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注意调节室内外温差,预防“空调病”的发生;有关节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除湿。

饮食宜清淡

进入芒种,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宜多吃能去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多食蔬菜、豆类、水果,如凤梨、苦瓜、西瓜、绿豆等。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饮食要注重清补,再辅以清暑解热、具有降压功能的食物。

科学午休,夏不易困

午休也要讲究科学,一般认为时间宜少,最少20分钟,最多不宜超过1小时。

如果时间太长,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如果想使午休到达最好的养生效果,需有两个条件:“静”“凉”。

静:开着电视、听着音乐,这样睡是不行的,周遭有汽车嘈杂也不行。但虫鸣鸟叫却无妨,因为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

凉:是指自然的清凉,而不是空调对着吹,也要小心过堂风,谨防寒邪乘机入侵人体。

吃点生姜,防“空调病”

空调病实质就是我们的身体长期吹空调所导致的机能衰退,寒邪入侵,所以需疏散外寒。生姜就具有极佳的散寒、驱寒功效。

吃完生姜后,感觉浑身火辣辣的,这就是生姜在发汗解毒。发出的汗可以把体内的寒气和病毒一起带走,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

晚上开着空调睡觉的人,可以在早起后喝一碗姜枣茶;空调吹久了,可以煮一锅热乎乎的姜汤,然后用毛巾浸汤,趁热敷于四肢不适处,或者用姜汤洗手、泡脚。

一“收”一“种”,道出了芒种的节气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

人生如同芒种,同样需要种人品、种能力、种素养、种修为。到了收获时节,才能收人缘、收事业、收品质、收幸福……

那么,人的“芒种的品种”是什么?

修养和学识,包括自我认知、为人之道、处事之法、独立思考,心中的理想和胸怀等。

没有素养,易入歧途;而胸怀的宽广,虚怀若谷,包含了一个人的大度与容忍,使我们在不平坦的人生道路中多了一份淡定与从容。

“芒种”也叫“忙种”,自此田间开始进入忙碌。

你的忙种开始了吗?

种庄稼、植林木,必有时节,而人生却是没有时节提醒;珍惜当下,知行合一,只要有开始,便为之不晚。

别让自己的内心“荒芜”了。

祝各位,芒种安康!

处暑时节要注意什么 10个处暑养生小常识


已经迎来处暑节气,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意味着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情况将出现转折,天气逐渐转凉。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处暑时节正是由夏至秋的换季时节,那么处暑时节要注意什么呢?养生方面有哪些注意的?

【10个处暑养生小常识】

处暑养生常识1:早睡早起

进入秋季后,人体出汗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原来的平衡,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肠道功能日渐正常,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泻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处暑养生常识2: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处暑养生常识3:吃粥补充水分与润燥

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虚、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与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中医提醒,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多喝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处暑养生常识4:益肾养肝多吃咸

处暑节气,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饮食上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

处暑养生常识5:多喝蜂蜜水少吃姜

营养学家说,季节进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姜。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那么,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

专家建议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处暑养生常识6: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一定要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

处暑养生常识7:护肠养胃

对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来说,除了及时治疗、尽量不喝酒、避免冷饮冷食、避免过度刺激的辣椒等调味品、少吃伤害消化系统的药物之外,还要消除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各种不良习惯。

按时吃饭。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等,不要过于担心加热到软会破坏营养素,因为即便损失一点维生素,也比吃了不消化要好。维生素可以用丰富食物品种的方法来弥补。

处暑养生常识8:轻松运动

饭后散步,或者饭后做点轻松家务,对于处暑后养生是个好习惯。刚吃完饭并不适合剧烈运动,不适合快走,但不意味着连慢悠悠的散步也不可以。出门散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在于让人精神放松。如果不散步,可能会看电视、看电脑、看杂志等,而脑力活动更不利于消化吸收。在饭后两小时之后,可以做些不太累的运动,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都可以。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

处暑养生常识9: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处暑养生常识10: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秋季养生小常识提示说,“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岭南处暑养生,宜清热敛阴祛湿》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清热祛湿的食物”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