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水果养生搭配

2019-10-08 │ 夏季水果养生搭配 养生水果搭配

水果营养搭配原则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饮食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水果营养搭配原则,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糖的水果营养价值各不相同,所以在生活当中,注重养生保健的人更应该注重水果的选择,而且也不能够忽略水果的营养搭配,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保健功效,那么下面就为大家来分析一下,水果的营养搭配方法,希望每个朋友在吃水果的时候,都能够引起重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吸收水果中的营养。

水果属性V.S身体体质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体内会产生“寒、热、温、冷”的作用。因此,每种水果都有它的“个性”。中医强调均衡、阴阳调和,所以体质偏热的人要多吃寒凉性的食物,体质偏寒的人,自然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吃水果的原则也一样。

1、桃子——含铁量居水果之冠

民间有句俗话“桃子养人杏伤人”。因桃子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果酸,其含铁量居水果之冠。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对身体健康相当有益。

2、杏子——止咳润肠通便好

杏含有柠檬酸、苹果酸、β胡萝卜素,主要用于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但是《本草纲目》记载“生食多,伤筋骨”。

3、西瓜——清热解暑又利尿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说明夏季最适宜吃西瓜。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C,葡萄糖、蔗糖、苹果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等,有清热解暑、利小便、降血压的功效,对高热口渴、暑热多汗、肾炎尿少、高血压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通过上面的内容介绍我们会发现,其实想要更好的吸收水果中的营养价值,发挥它对身体的保健以及疾病的治疗功效,一定要注重水果的搭配,以及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择比较合适自己的水果,这样才可以享受水果带来美味,有预防疾病。

相关阅读

营养搭配冬季营养搭配原则有哪些?


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营养专家表示,冬季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中医认为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的功能,御寒效果最好。??

此外,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类、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一种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我们平时吃的芝麻、葵花子也能为人体提供耐寒的必要元素。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芝麻、葵花子、蔬菜等。

膳食营养搭配原则 营养膳食搭配有讲究


膳食的科学搭配原则就是使体内的各种营养素出入平衡,具体地说就是使机体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保持平衡。实际上能量的产生也是在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什么叫营养膳食搭配

营养,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语不会陌生吧。它主要是说人体所摄取和利用食物过程的总和,最典型地则包括摄食、消化、吸收和同化的物质。那么什么又叫膳食呢?通俗一点说,就是指我恶魔呢日常食用的饭菜。所以营养膳食就是指我们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

营养膳食搭配的技巧

饮食的营养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各类食物的营养、膳食结构和膳食指南、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与营养搭配的原理及作用、食谱编制、膳食营养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食品的污染与预防等等。所以在进行营养膳食搭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搭配的原则和技巧。


不能同吃的食物

萝卜与水果
萝卜和水果两者同食的话,在经人体代谢以后体内就会很快产生大量的硫氢酸,改物质可抑制甲状腺素的形成,并阻碍甲状腺对碘的摄取,从而可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海味与水果
鱼虾、藻类中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含鞣质的水果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原有的营养价值,而且很易使海味中蛋白质与鞣质相结合。这种物质可刺激粘膜,形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通常会使人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等多种症状。
牛奶与果珍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80%以上为酷蛋白。其酷蛋白在pH值低于4.6的酸性环境中会凝集、沉淀,因此同时食用的话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所在日常生活中冲调牛奶时不宜加入果珍及果汁等酸性的饮料。


白酒与胡萝卜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如果与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有害毒素,从而损害肝脏的功能。
肉类与茶
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产生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会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从而形成便秘。
咸鱼与乳酸饮料
咸鱼不宜与乳酸饮料搭配食用,由于咸鱼制品中的硝酸盐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在人体唾液中的硫氰酸根的催化下,就会产生致癌物质,很可能引起胃肠、肝等消化器官癌变。
啤酒与白酒
啤酒忌白酒同饮。因为啤酒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挥发,如果与白酒同饮的话,就会带动酒精渗透。有些朋友经常是先喝了啤酒再喝白酒,或是先喝白酒再喝啤酒,有的人甚至是白酒与啤酒混合在一起喝,这样做实属不当哦。想减少酒精在体内的驻留,最好的办法是多饮一些温开水,以助排尿。

酒精与咖啡
酒精忌咖啡同食。酒中含有的酒精,具有兴奋的作用,而咖啡所含咖啡因,同样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如果两者同饮的话,对人体会产生很大的刺激。如果是在心情紧张或是心情烦躁的时候这样饮用,还会加重紧张和烦躁情绪;如果是患有神经性头痛的人如此饮用,会立即引发病痛。
若患有经常性失眠症的人,还会使病情恶化的。如果是心脏有问题的人群,或是有阵发性心跳过速的人,将咖啡与酒同饮,其后果更为严重,很可能诱发心脏病。一旦将二者同时饮用的话,应饮用大量白开水或是在水中加入少许葡萄糖和食盐一起喝下,这样可以缓解一下不适症状。

解酒与浓茶
解酒忌用浓茶,有些朋友在醉酒后,会饮用大量的浓茶,这样试图来解酒。殊不知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与酒精结合后,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哦,不但起不到解酒的功效,反而会加重醉酒后的痛苦。所以经常喝酒的朋友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用浓茶来解酒哦。
蟹类忌维生素虾、蟹等食物中含有五价砷化合物,如果与含有维生素 C的生果同食,会令砷发生变化,转化成三价砷,也就是剧毒的“砒霜”,危害甚大。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中毒,免疫力下降。

菠菜与豆腐
菠菜忌豆腐同食,菠菜中所含有大量的草酸,它与豆腐中所含的钙产生草酸钙凝结物,从而阻碍人体对菠菜中的铁质和豆腐中蛋白的吸收。因此大家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哦。

合理膳食的首--求就是做到膳食平衡,满足人体工作、生活达到最佳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人体需要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六大营养素,又有人将碳水化合物中的膳食纤维独立出来作为第七营养素,单一的食物营养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因此餐饮业在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群提供饮食时尤其--考虑膳食平衡搭配,才能使就餐者吃得健康,吃得科学。

营养饮食搭配水果怎么搭配最营养?


水果养生,但也要讲究搭配。那水果怎么搭配最营养呢?怎么样吃水果才能既保证充分吸收其营养成分,又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呢?下面就具体看看吧。

早上最宜,苹果、梨、葡萄。

早上吃水果,可帮助消化吸收,有利通便,而且水果的酸甜滋味,可让人一天都感觉神清气爽。人的胃肠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功能尚在激活中,消化功能不强。因此酸性不太强、涩味不太浓的水果,比如苹果、梨、葡萄等就非常适合。

餐前别吃,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柿子。

有一些水果是不可以在饭前空腹吃的,如圣女果、橘子、山楂、香蕉等。圣女果中含可溶性收敛剂,如果空腹吃,就会与胃酸相结合而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胀痛。橘子中含大量有机酸,空腹食之则易产生胃胀、呃酸。山楂味酸,空腹食之会胃痛。香蕉中的钾、镁含量较高,空腹吃香蕉,会使血中镁量升高而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柿子有收敛的作用,遇到胃酸就会形成柿石,既不能被消化,又不能排出,空腹大量进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饭后应选,菠萝、木瓜、猕猴桃、橘子、山楂。

菠萝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能帮助消化蛋白质,补充人体内消化酶的不足,增强消化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菠萝可以健脾胃、固元气。餐后吃些菠萝,能开胃顺气,解油腻,助消化。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帮助人体分解肉类蛋白质,饭后吃少量的木瓜,对预防胃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猕猴桃、橘子、山楂等,富含大量有机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帮助消化。

夜宵安神,吃桂圆。

夜宵吃水果既不利于消化,又因为水果含糖过多,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导致肥胖。尤其是入睡前吃纤维含量高的水果,充盈的胃肠会使睡眠受到影响,对肠胃功能差的人来说,更是有损健康。但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吃几颗桂圆,它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让你睡得更香。

营养膳食搭配需要掌握合理的搭配原则


说起饮食,其实是人们在平日里需要关注的重点,而如何吃的好其实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面对各种各样美食的时候,人们对于如何正确搭配营养均衡的膳食,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搭配原则的。

鱼肉蛋

2:2:1

同是肉类,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也有差异。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多吃鱼会让人的大脑容量更大,从而可以对认知障碍症等疾病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另一项大型权威调查则显示,长期大量食用红肉,会增加因心脏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膳食中白肉含量多的人,死亡风险低。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125~225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其中,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具体摄入量可灵活调整,大体比例可参考鱼肉蛋搭配比2:2:1,并注意长期遵循膳食宝塔的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

可能大部分家庭做不到每天都吃鱼肉,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鱼,每次150~200克。平时,应尽量多吃白肉(如禽肉及鱼肉),少吃红肉(如猪、牛、羊肉等),牛羊肉可以每周吃一次,肉类尽量安排在早餐或中餐吃。

此外,正常人每天最好吃一个鸡蛋。血脂异常或肥胖的人,建议每周吃2~4个鸡蛋。鸡蛋最健康的吃法是煮着吃,最好在早上或中午吃,这样可以避免晚上摄入过多胆固醇。

蔬果

2:1

众所周知,多吃蔬菜水果对我们的健康大有裨益。多项研究证实,多吃蔬菜、水果能预防癌症,有效降低早亡风险。

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200~400克水果,这也意味着两者2:1的比例较合适。蔬菜品种丰富,选择的总原则是,春秋多吃些芽叶茎类的蔬菜(如菠菜、韭黄、小青菜、菜心等),大致占蔬菜类的70%~80%;秋冬多吃些果实类、块茎类的蔬菜如萝卜、土豆、洋葱等,大致占蔬菜类的60%以上。最好每天都吃一些菌类蔬菜,一般要占当日蔬菜总量的10%~20%;绿叶菜应保持在每日蔬菜摄入量的50%以上。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当季当地的菜品;相对而言,深色蔬菜,比如深红色的辣椒、深绿色的菠菜比浅色蔬菜营养价值更高。水果的种类也最好每天吃够3~4种。

荤素

1:4

很多人只爱吃鸡鸭鱼肉等荤菜,虽然这些动物性脂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起来美味,但超量摄入会增加肝肾负担,导致尿酸升高、痛风、肥胖、心脑血管等疾病。而蔬菜、蘑菇等素菜,则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某些水溶性维生素,改变荤菜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过高的缺陷。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应吃400~500克蔬菜,125~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因此,全天菜品的荤素比,大致可按照1:3或1:4来安排。比如,一顿饭做4道菜,可以做一个肉菜,一个豆腐和两个素菜。吃的时候,最好吃一口肉,再吃三口素菜。

主食粗细

1:3

食物多样化是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主食也应多样化,要吃各种各样的谷类、杂豆类食物。对于一个活动量不是很大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250~400克主食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多,应适当多吃些主食;年老、活动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主食要粗细搭配,每天应吃50~100克(1~2两,干重)粗粮。也就是说,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

粗粮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素,对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老年人和小孩要适当控制粗粮的摄入量,尤其是消化道发育不全的婴幼儿,更要慎食粗粮。

需要提醒的是,薯类如红薯、土豆,可以适量代替部分粮食。举例来说,如果午饭吃了薯类,就要减少米饭或馒头的摄入量;晚餐吃了一块2两左右的红薯(或山药、芋头、土豆等),就可以不再吃主食了。

不管是从主食、蔬果、荤素和鱼肉蛋等方面的配比上入手,还是从需要选择的食物上着手,大家在搭配自己要吃的食物时,其对于所选食物的营养性是要十分注重的,因此,本文所讲的合理搭配膳食的原则,就需要大家牢记于心。

什么叫营养膳食搭配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技巧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解决温饱问题到现在的小康社会。健康饮食、营养膳食是人们现在所追求的了。那么什么叫营养膳食搭配?营养膳食搭配又有着什么养的原则与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营养膳食搭配

营养,相信大家对这个词语不会陌生吧。它主要是说人体所摄取和利用食物过程的总和,最典型地则包括摄食、消化、吸收和同化的物质。

那么什么又叫膳食呢?通俗一点说,就是指日常食用的饭菜。所以营养膳食就是指我们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

膳食搭配的原则

1、将现代营养学理论与中医养生理论相结合,指导食物的合理搭配和完成搭配的技巧。

2、食物搭配一定要避免“相克”的“不宜的”即是安全无毒的。

3、“食不厌杂”。意在食物要多样。目的是通过食物多样化的途径,实现营养全面性的目标。

“杂”主要指的是食物的种类要多,跨度要大,属性远,一般人的膳食每日的食物种类应在30种以上(日本人每人每日的食物种类要求35种以上)

4、食物的搭配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或弥补某些缺陷或弥补某些损害。

5、力求搭配的食物具有共同性能增强营养保健作用。

主食搭配的技巧

1、主食与麦的搭配

燕麦、荞麦、莜麦等中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钙、锌等营养素含量均高于小麦粉,某些成份又有降脂等保健作用。如荞麦、玉米粥;大麦、高梁米粥;荞麦、标准粉的家常饼等。

2、粗细搭配,粮豆混食

如二米面发糕(标粉、玉米面各二分之一)、绿豆小米粥、芝麻酱花卷、红薯粥。

3、粮菜搭配

米饭配以素菜好,如油菜饭。

4、米面混吃

日常膳食采用米、面混吃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

5、粮蔬、粮果搭配

最常见的是南瓜饭、胡萝卜饭,如果再配上些果类,如红枣、莲子、栗子或果仁,不仅会增加主食中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又会使主食别有风味。

副食搭配的技巧

1、蔬菜的搭配

如烧三菇、炒合菜、蘑菇烧腐竹等。

2、质地搭配

主料和配料的质地有软、脆、韧配韧,如蒜苗炒鱿鱼;嫩配嫩如菜心炒鸡片。

3、荤素搭配

荤素搭配不只是口味的互补,在荤素结构上的互补性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青菜炒肉丝、鲜笋冬瓜球、土豆炖鸡块等。荤素搭配是重要的原则,也是搭配的关键。

4、色泽搭配

主料与配料的色泽搭配主要有顺色搭配和异色搭配两种。顺色搭配多采用白色,如醋溜三白、茭白炒肉片等。异色搭配差异大,如木耳炒肉片。色泽协调会引人食欲,反之,如搭配不协调,反而会影响人的胃口。

以上就是关于营养膳食搭配的原则与技巧,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吃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希望大家一定要注重健康营养的搭配,只有吃出健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早餐应该怎么吃 营养早餐搭配原则


早餐前应先喝水

人经过一夜睡眠,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起床后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状态。如果只进食常规早餐,远远不能补充生理性缺水。因此,早上起来不要急于吃早餐,而应立即饮500—800毫升凉开水,既可补充一夜流失后的水分,还可以清理肠道,但不要在吃早餐前喝较多的水。

早餐热量不宜过多

早餐的摄取量依体型,年龄的不同会有些差异,不过,摄入400-500卡的热量是比较适当的,约占一天需要量的四分之一。但可以尝试多补充些糖类。

五壳根茎类不但含丰富的糖类,还可以快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础能量,就像汽车必须要有汽油才能行走一般。一顿营养的早餐,可以选择稀饭、馒头、萝卜糕、吐司、燕麦、全壳类脆片……作为主食,或是挑选较粗糙的五壳根茎类,像是全麦面包、杂粮粥等。

早餐是补充奶类的好机会。乳制品是高品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同时含有丰富的钙质,一般常吃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钙质含量能与奶类相比。利用早餐时间来摄取奶类,像是一杯牛奶、羊奶、低糖优酪乳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奶类的钙质除了与骨骼发育有关之外,同时具有增进神经与肌肉对刺激的感应,换句话说,即具有稳定情绪之作用。因此,在早上来一杯牛奶,或是豆浆也不错,再来煎一颗荷包蛋,都是可以吃到优质蛋白质,让我们一早看起来精神抖擞、充满活力。

7点到8点吃早餐

医学研究证明,7点到8点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

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左右为好。如果早餐较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早餐尽量清淡

早餐过于油腻会造成胃肠的负担,而且还会导致高血脂。如果实在抵挡不住诱惑,一周一次也未尝不可。早餐还是比较适合清淡但营养全面的饮食,尽量少摄入油炸类食品。有的人早餐喜欢吃油条,其实未必不可,但一次不要吃太多,并尽量一周只食用一次。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泉源,太油、太甜、太咸的食物,吃了容易让人感到昏昏欲睡,所以在选择上,烧饼油条偶而换上馒头夹蛋,地瓜粥也可以取代薯条,来杯牛奶、优酪乳胜过奶昔,清粥宜配青菜少酱瓜,身体负担减少了,一天的开始更有朝气。

一杯牛奶,两片蜂蜜烤吐司,两块煎培根,再加两个5分钟煎蛋……这样的一份早餐,既提供了一日所需的蛋白质,又可提供充分的钙质,营养全面。当然,如果想减肥的话,可以将培根换成水果。

另外,还有如下几个选择供大家参考:

1.脱脂牛奶一杯、三明治一个、香蕉一根,外加50g左右的干果。

2.大米、红豆、花生米、枸杞子等做好的八宝粥一碗,再加上一个苹果。

3.小馄饨一碗、肉包2个。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水果营养搭配原则》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夏季水果养生搭配”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