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与治疗

2019-10-11 │ 养生与治疗 养生可以治疗疾病吗

胆道梗阻怎么治疗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饮食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胆道梗阻怎么治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胆道梗阻怎么治疗

1、胆道梗阻怎么治疗

胆道梗阻是指胆汁排出道病变,造成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的胆管机械性梗阻,目前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1.1、手术治疗:通常引起梗阻病变多是肿瘤疾病,如胆管癌等,需尽早手术切除。

1.2、介入治疗:如处于肿瘤晚期或不宜手术者,可通过介入支架,解除梗阻。

1.3、短路手术:也称姑息手术,通过胆道和肠道吻合,可解除梗阻。

2、胆道梗阻的病因

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包括:

2.1、胆结石

胆结石是胆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当胆囊内的化学成分不平衡时,可以形成胆结石。如果胆结石足够大,它们在通过胆道系统时可能阻塞胆管。

2.2、胆管癌或胰腺癌

胆管癌是指胆管系统内发生的所有癌症。由此产生的肿瘤可能会阻塞胆管。

如果胰腺癌转移入肠道,会引起胆管阻塞。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也可能扩散到胆道系统,导致梗阻。

2.3、受损

有时会由于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伤害(如胆囊手术或内窥镜检查)而导致堵塞。

3、胆道梗阻的症状

3.1、腹痛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剑突下,轻重不等

有时仅为阁胀或隐痛,胀痛也较常见。肝胆管结石的急性梗阻,疼痛剧烈时可有绞痛发作,呈刀割样。其放射部位因绍石的位置而异,位于右后叶的肝胆管结石,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背部(右肩5p角下及右肩肿冈上方);左侧肝胆瞥结石,疼痛则放射至剑突下、下胸执在急性发作时,胸背部有持续而剧烈的疼痛者,应考虑有肝胆管结石的可能。

3.2、急性胆管炎症状

肝胆管结石多伴有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的结石梗阻和急性胆管炎症状也较常见。由于胆管感染和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水肿等硼,可出现上腹痛、发热、黄疽缆状。由于胆管内压力升高,细菌和毒索可通过胆瞥侵入血流而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有些息者可因毒血症而导致休克,尤其当梗阻位置较低影响范围较大时。

3.3、慢性肝胆管梗阻症状

有时只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不规则发热、肝区不适和疼痛,疼痛不太剧烈,但深在而持续,常在夜间加重。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呈不规则升高。临床上易误诊为慢性肝炎和胆管炎。

胆道梗阻如何预防

1、注意肝脏功能变化:AFC往往引起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目前监测方法尚不能及早发现肝功能衰竭,多在出现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后作出诊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临床性状,准确地记录每天胆汁量以及颜色、浓度等的变化。

2、防止肾功能衰竭:由于感染、中毒、脱水、电解质失调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常导致肾脏的损害。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判定指标虽然明确,多能及早发现,但肾脏不像肝脏那样具有较大储备力,一旦发生衰竭,救治亦比较困难,因此应注意预防肾功能衰竭和对肾脏的监护。应在充分补足液体量的同时间断应用利尿药,以利于排除毒性物质、“冲洗”沉积于肾小管内的胆栓。

3、预防呼吸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早期临床上也无简便易行的观察指标,一旦症状明显,肺功能障碍处于不可逆状态,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用呼吸道持续正压呼吸,以提高组织的氧供应。

胆道梗阻患者日常饮食

在饮食方面要科学安排,应做到“七要”与“五忌”。

1、七要:一要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番茄、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二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三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四要多吃些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松驰胆道后约肌、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茶慢慢喝)。五要吃早餐,不可空腹的时间太长。六要经常运动,防止便秘。七要减肥。

2、五忌:一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二忌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肪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三忌节假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等。五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会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缴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困难,易诱发胆绞痛。

ys630.coM延伸阅读

胆道梗阻的症状


胆道梗阻的症状

1、胆道梗阻的症状

脂肪性腹泻:胆道阻塞后,胆汁就不能排到肠内或排入肠内的量减少,引起脂肪的吸收、消化障碍,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大量脂肪。医学上称为脂肪性腹泻。

出血倾向:由于胆汁被阻塞,导致肠道内胆汁就少,使得人体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吸收。由于肠道内缺乏胆汁或胆汁量减少,使维生素K吸收不足,影响了人体中凝血因子的形成,这样就会发生出血倾向。

血中胆固醇增加:胆道阻塞后,胆汁不能正常排出,使胆汁中的胆盐滞留堆积在肝细胞内,反过来抑制了胆固醇的分解,最后使血中胆固醇增加。

胆道系统阻塞后,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而使胆红素返流到血液引起的黄疸,称为阻塞性黄疸。梗阻部位可在肝内或肝外,有完全性梗阻和不完全性梗阻。常见的病因有毛细胆管型肝炎,胆石症、肝癌、胆管癌、胰癌、胆道蛔虫症等。

2、胆道梗阻的病因

胆道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但胆管狭窄和胆管肿瘤等病变有时亦可继发此症。上述疾病造成胆管阻塞,胆汁郁积,以及继发细菌感染。致病菌几乎都来自肠道,经乏特壶腹或经胆肠吻合口的通道逆行进入胆道。细菌亦可通过血行或淋巴通道进入胆道。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克雷白菌,粪链球菌和某些厌氧菌。

3、胆道梗阻怎么检查

胆道梗阻常用检查: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胆道镜检查;静脉胆道造影;胆道造影;心电图。

胆道梗阻如何预防

注意肝脏功能变化:AFC往往引起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目前监测方法尚不能及早发现肝功能衰竭,多在出现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后作出诊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临床性状,准确地记录每天胆汁量以及颜色、浓度等的变化。AFC时,由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受损害,胆汁分泌与重吸收都受影响,有时胆汁量多,每天可多达4000~7000ml,颜色淡,可引起大量水与电解质丢失,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使用生长抑素可明显减少胆汁分泌量。胆管外引流后,肠道内胆盐明显减少,不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和内毒素,而大量内毒素经门静脉至肝内,可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口服胆盐可明显减少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加强肠道灭菌和清洁也十分重要,卡那霉素可抑制肠道细菌,使肝内的内毒素量明显减少。

防止肾功能衰竭:由于感染、中毒、脱水、电解质失调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常导致肾脏的损害。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判定指标虽然明确,多能及早发现,但肾脏不像肝脏那样具有较大储备力,一旦发生衰竭,救治亦比较困难,因此应注意预防肾功能衰竭和对肾脏的监护。应在充分补足液体量的同时间断应用利尿药,以利于排除毒性物质、“冲洗”沉积于肾小管内的胆栓。当少尿或无尿时,应给予大剂量呋塞米(速尿)(400~500mg/d)以及酚妥拉明(苄胺唑啉)、普萘洛尔(心得安),也可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多尿期更应注意利尿药的合理使用,应逐渐减少药量,并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的丢失。

胆道梗阻的危害

会产生脂肪性腹泻:胆道阻塞后,胆汁就不能排到肠内或排入肠内的量减少,引起脂肪的吸收、消化障碍,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大量脂肪。医学上称为脂肪性腹泻。

发生出血倾向:由于肠道内缺乏胆汁或胆汁量减少,使维生素K吸收不足,影响了人体中凝血因子的形成,这样就会发生出血倾向。

使血中胆固醇增加:胆道阻塞后,胆汁不能正常排出,使胆汁中的胆盐滞留堆积在肝细胞内,反过来抑制了胆固醇的分解,最后使血中胆固醇增加。

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1、胆道梗阻病人的药物护理

1.1、一般认为,应根据胆汁细菌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药物抗菌谱及毒性反应、药物在胆汁中的排泄和血中的浓度、患者机体状态等选择胆道抗感染药物。但必须注意,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胆道梗阻和肝脏功能损害均严重影响抗菌药物向胆道的排泄,抗菌药物在胆道内的浓度明显下降或为零。因此,抗菌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及抗菌谱比其在胆汁中的浓度更为重要。

1.2、应用抗菌药物旨在控制胆道感染引起菌血症,对原发病治疗价值较小。在胆汁中能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部分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氯霉素、喹诺酮类药物及甲硝唑。在未能确定胆道感染的致病菌或未行药敏试验的情况下,可选择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配伍应用。

2、胆道梗阻的预防

2.1、注意肝脏功能变化:AFC往往引起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目前监测方法尚不能及早发现肝功能衰竭,多在出现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后作出诊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临床性状,准确地记录每天胆汁量以及颜色、浓度等的变化。

2.2、防止肾功能衰竭:由于感染、中毒、脱水、电解质失调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常导致肾脏的损害。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判定指标虽然明确,多能及早发现,但肾脏不像肝脏那样具有较大储备力,一旦发生衰竭,救治亦比较困难,因此应注意预防肾功能衰竭和对肾脏的监护。应在充分补足液体量的同时间断应用利尿药,以利于排除毒性物质、“冲洗”沉积于肾小管内的胆栓。

2.3、预防呼吸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早期临床上也无简便易行的观察指标,一旦症状明显,肺功能障碍处于不可逆状态,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用呼吸道持续正压呼吸,以提高组织的氧供应。

3、胆管阻塞后病理改变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3.1、胆管内压持续升高或间断波动升高,亦即阻塞呈完全性或间断不完全性。

3.2、阻塞产生前胆管壁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状况,亦即胆管壁的弹性收缩功能。

3.3、流体力学Laplace定律的影响,当压力相同时,胆管内大小与管腔内径成正比,即同样压力下,胆总管承受压力大于肝内胆管;另外胆管扩张程度与梗阻时间成正比。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在形态上表现胆管腔、胆管壁及原发或继发胆管腔内胆汁成分改变,它们反映在CT图象上并作为诊断依据。

胆道梗阻诊断

1、CT诊断: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CT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胆道梗阻的位置、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等,系统地观察各个层面CT照片,可以了解梗阻情况。

2、B超诊断:B超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胆道梗阻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B超诊断不受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3、X线胆道造影:X线胆道造影(包括pTC、ERCp、TCG)是用于胆道梗阻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作出正确的诊断,X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胆道系统的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

胆道梗阻日常该吃些什么

1、胆道梗阻患者应尽量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的肝、肾、肉类、虾蟹等,多吃蔬菜、鱼类,每日脂肪摄入量应限制在45克以内,主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可适当补充植物油。

补充适量的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大量饮用饮料有利于胆汁稀释,另外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使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必须注意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胆道梗阻患者有利。

胆道梗阻一定要手术吗


二、胆道梗阻的原因是什么三、胆道梗阻如何饮食

胆道梗阻一定要手术吗

1、胆道梗阻一定要手术吗

一般来说胆道梗阻是需要手术治疗的。胆管梗阻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内镜联合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胆管内植入支架等)解除梗阻,予预防感染的治疗。同时对原发疾病予积极地治疗。但如果患者对手术不耐受或有其它的原因,还是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胆道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数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症。但胆管狭窄和胆管肿瘤等病变有时亦可继发此症。上述疾病造成胆道梗阻,胆汁郁积,以及继发细菌感染。致病菌几乎都来自肠道,经乏特壶腹或经胆肠吻合口的通道逆行进入胆道。细菌亦可通过血行或淋巴通道进入胆道。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克雷白菌,粪链球菌和某些厌氧菌。

2、胆道梗阻如何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祖国医学认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属黄疸范畴,病因为湿热。按其临床症状可归纳为“痛、热、黄、厥”四大症征。其发病机制为湿热瘀结,瘀久化热,久热成脓,热毒炽盛,热极而易转为热厥。因胆为六腑之一,宜泻而不藏,性喜疏达,以通为用。故治疗原则应标本兼治,以通为用。

可将其治法归纳为3个方面:扶正养阴、回阳救逆:适用于休克期。常与西医的各种抗休克措施配合应用,可选用生脉散、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血:在于抗感染和减轻各种毒血症状和出血倾向,常与西医的抗菌药物和激素等配合应用;通里攻下、利胆排石:主要采用泻药和利胆的中药,可选用清胆汤、胆道排石汤。

根据中医辨证原则,扶正祛邪,清热解毒,舒肝利胆,活血化瘀,健胃健脾等,调理和改善机体脏器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和清除内毒素,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3、胆道梗阻有什么症状

3.1、脂肪性腹泻

胆道阻塞后,胆汁就不能排到肠内或排入肠内的量减少,引起脂肪的吸收、消化障碍,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大量脂肪。医学上称为脂肪性腹泻。

3.2、出血倾向

由于胆汁被阻塞,导致肠道内胆汁就少,使得人体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吸收。由于肠道内缺乏胆汁或胆汁量减少,使维生素K吸收不足,影响了人体中凝血因子的形成,这样就会发生出血倾向。

3.3、血中胆固醇增加

胆道阻塞后,胆汁不能正常排出,使胆汁中的胆盐滞留堆积在肝细胞内,反过来抑制了胆固醇的分解,最后使血中胆固醇增加。

胆道梗阻的原因是什么

胆管阻塞后病理改变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胆管内压持续升高或间断波动升高,亦即阻塞呈完全性或间断不完全性;阻塞产生前胆管壁的组织学及生理功能状况,亦即胆管壁的弹性收缩功能;流体力学Laplace定律的影响,当压力相同时,胆管内大小与管腔内径成正比,即同样压力下,胆总管承受压力大于肝内胆管;另外胆管扩张程度与梗阻时间成正比。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在形态上表现胆管腔、胆管壁及原发或继发胆管腔内胆汁成分改变,它们反映在CT图象上并作为诊断依据。

胆道梗阻如何饮食

要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不要吃油腻、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猪肉、羊肉、填鸭、肥鹅、黄油、油酥点心、奶油蛋糕等。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品摄入。

多摄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完全谷物等。多补充维生素K,如:菠菜、花椰菜等都有丰富含量。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色蔬菜。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选择富含钙、钾、铁的食物。

胆梗阻治疗方法


胆梗阻治疗方法

1、胆梗阻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急诊手术。采用非手术措施,控制急性炎症期,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为宜。经强有力的抗炎、抗休克、静脉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pTCD或经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放置鼻胆管引流减压,多能奏效。经非手术保守治疗12~24h,不见好转或继续加重,如持续典型的Charcots三联征或出现休克,神志障碍等严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重症胆管炎表现者,应及时行胆道探查减压。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原则和目的主要是取净结石、解除梗阻,胆流通畅,防止感染。

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或经内镜乳头切开术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或经内镜乳头切开术适于数量较少和直径较小的胆总管下段结石。特别是继发性结石,多因结石小、数量少,容易嵌顿于胆总管下段、壶腹或乳头部。直径1cm以内的结石可经EpT或EST取出。

2、胆道梗阻应注意肝脏功能变化

AFC往往引起肝脏功能的严重损害,目前监测方法尚不能及早发现肝功能衰竭,多在出现精神症状、肝性脑病后作出诊断,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临床性状,准确地记录每天胆汁量以及颜色、浓度等的变化。AFC时,由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受损害,胆汁分泌与重吸收都受影响,有时胆汁量多,每天可多达4000~7000ml,颜色淡,可引起大量水与电解质丢失,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使用生长抑素可明显减少胆汁分泌量。胆管外引流后,肠道内胆盐明显减少,不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和内毒素,而大量内毒素经门静脉至肝内,可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口服胆盐可明显减少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

3、胆道梗阻应预防呼吸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早期临床上也无简便易行的观察指标,一旦症状明显,肺功能障碍处于不可逆状态,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用呼吸道持续正压呼吸(pEEp),以提高组织的氧供应。

胆道梗阻病症病理

在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病例中,90%以上是由胆管结石、胆管癌以及壶腹周围癌等病变所致。一般结石回声较强,与胆管壁分解清楚,有移动性,多数有明显的声影;而胆管癌、胰头癌等软组织肿块多无声影,与胆管分界不清,无移动性;癌肿引起的胆管扩张程度较结石显著。

对胆管结石、上段胆管癌、胰头癌等,超声诊断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但对于小结石、小肿瘤及一些炎症性病变,特别是位于胆管下段时,诊断较为困难。

引起梗阻性黄疸的疾病大体分两类即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良性疾病以胆道结石为最常见,其次还有胆道炎症性狭窄(如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急慢性胆管炎等),胆道良性肿瘤(如胆总管囊肿等)。这些良性病变黄疸的出现,其突出的伴随症状为上腹隐痛,发冷发热,腹疼性质一般为胀痛绞疼为主,有时绞疼为显著症状,既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般都呈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出现。

胆道梗阻有什么危害

会产生脂肪性腹泻:胆道阻塞后,胆汁就不能排到肠内或排入肠内的量减少,引起脂肪的吸收、消化障碍,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中含有大量脂肪。医学上称为脂肪性腹泻。

发生出血倾向:由于肠道内缺乏胆汁或胆汁量减少,使维生素K吸收不足,影响了人体中凝血因子的形成,这样就会发生出血倾向。

使血中胆固醇增加:胆道阻塞后,胆汁不能正常排出,使胆汁中的胆盐滞留堆积在肝细胞内,反过来抑制了胆固醇的分解,最后使血中胆固醇增加。

慢性胆道感染治疗药物


二、慢性胆道感染的症状三、慢性胆道感染的原因

慢性胆道感染治疗药物

1、治疗慢性胆道感染的中成药

金胆片:成分有龙胆草、金钱草、虎杖、猪苦胆。具有清利肝胆湿热、通经活血、增加胆汁分泌、松弛胆道括约肌的作用,可抑制肠道细菌向胆管的逆行感染。主治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服法:口服,每次6-10片,一日3次。须连服3个月以上,孕妇慎用。

利胆片:作用是消炎利胆。主治:急、慢性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石症。服法:每次6-10片,一日3次。

胆乐胶囊:成分有胆酸、金钱草、郁金、山楂、陈皮。作用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主治:湿热蕴结,肝胆管结石,胆囊炎引起的右上腹疼痛不适,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服法:每次4-6,粒,一日3次。

胆盖宁:成分有猪胆汁、梅根。作用是清化湿热,利胆排石,消炎止痛。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囊和胆管结石,并可用于胆道结石复发的预防。胆囊炎服2周为一疗程,胆石症连用2-3个月为一疗程。

2、治疗慢性胆道感染的西药

抗菌药能否在胆道感染中发挥有效作用,前提即是该抗菌药能否在胆汁中保持较高浓度。目前已知能在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抗菌药有4类10余种,即青霉素类:青霉素C、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先锋霉素、头孢他啶、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其他: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甲硝唑、复方新诺明等。

胆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其次是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和厌氧菌属、克雷伯菌属等。这些提示,临床治疗应该以氟哌酸、环丙沙星及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第二三代为主,配合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联用,以更好控制胆道感染。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选择2~3种有针对性的抗菌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更为恰当的敏感抗菌药用药。

3、慢性胆道感染的饮食禁忌

多吃蔬菜:多吃新鲜蔬菜,每天还可以吃一些苹果、鸡蛋、酸乳、鱼、甜采等。尽可能喝纯的苹果汁,梨子汁也不错,甜菜汁也有清肝的作用。

应避免的食物:避免各种动物性脂肪、肉类、油炸食物、辛辣食物、人造奶油、汽水、咖啡、糖制品、巧克力等。酒类及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均可能导致胆结石发作,宜尽量避免。

多喝水:多补充水分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也有利于胆汁的分泌。

慢性胆道感染的症状

慢性胆道感染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尔后有厌油脂食、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出现右上腹部和肩背部隐痛,但较少有畏寒、高热和黄疸。体格检查时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Murphy征可呈阳性。

慢性胆道感染的原因

感染:细菌可来自肠道和胆道,上行至胆囊;在败血症时,细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到达胆囊。约1/3患者的胆汁培养有细菌生长。慢性胆囊炎亦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约15%的患者既往有肝炎史。真菌、寄生虫感染亦可导致慢性胆囊炎。

代谢紊乱:由于胆固醇代谢的紊乱,致胆固醇酯沉积于胆囊黏膜而引起轻度炎症,其中约有半数可有胆固醇结石之形成。胆囊外观多无明显异常,囊壁可稍增厚,色泽稍显苍白;胆囊黏膜明显充血肥厚,黏膜上有无数黄白色的胆固醇酯沉淀,形如草莓,故本病亦称“草莓胆囊”。

血管因素:由于胆囊壁血管病变可导致胆囊黏膜损害,胆囊浓缩功能减低或丧失,终致胆囊壁纤维化。

胆道感染的中药治疗


胆道感染的中药治疗

1、胆道感染的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大柴胡汤加减。药用:茵陈60g,蒲公英30g,虎杖30g,柴胡15g,金钱草50g,大黄10g,黄芩10g,法夏10g,芍30g,枳实10g,郁金10g,乌梅10g。气滞型加查附10g、川朴10g;湿热型加生大黄至30g,加金银花30g、栀子20g、石膏50g。每日1剂,分2次煎服,连用10天为1疗程。

2、胆道感染是什么

胆道感染临床常见,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的反复发作又是胆石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3、胆道感染的疾病诊断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影像学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结肠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侧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鉴别。

慢性胆囊炎需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鉴别。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结合临床典型的五联征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常可作出诊断。对于不具备典型五联征者,当其体温持续在39C以上,脉搏120次/分,白细胞20×10E9/L,血小板降低时,即应考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道感染的病理病因

1、胆囊管梗阻:结石可突然阻塞或嵌顿于胆囊管或胆囊颈,嵌顿的结石也直接损伤受压部位的粘膜引起炎症,以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胆汁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具有细胞毒性,引起损害,加重粘膜的炎症,消肿,甚至坏死。

2、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致病菌可通过胆道逆行侵入胆囊,或经血循环或淋巴途径进入胆囊。胆汁或胆囊壁细菌培养阳性者占50%~70%。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其他有肠球菌、绿脓杆菌等。厌氧菌感染亦较常见。最近有人报告在30%胆囊结石病人胆汁中检测出幽门螺杆菌(Hp)DNA,说明消化道细菌经十二指肠乳突逆流是胆道感染的重要途径。

3、其他因素:临床及动物实验均证实,单纯胆囊梗阻并不一定导致急性胆囊炎,如胆囊积水。

4、慢性胆囊炎由于炎症、结石等的反复刺激,胆囊壁有不同程度的爆炸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慢性炎症表现。

胆道感染的检查方法

1、急性胆囊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检查

体格检查: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有的病人可扪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如胆囊病变发展较慢,大网膜可粘连包裹胆囊,形成边界不清、固定的压痛性包块;如病变发展快,胆囊发生坏死、穿孔,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实验室检查:85%的病人有轻度白细胞升高(1。2~1。5×10E9/L)。血清转氨酶升高,AKp升高较常见,1/2病人有血清胆红素升高,1/3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甚至有“双边”征,以及胆囊内结石光团,其对急性胆囊炎诊断的诊断准确率为65%~90%。

此外,如Tc-EHIDA检查,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管梗阻,胆囊不显影,其敏感性几乎达100%;反之,如有胆囊显影,5%的病人可排除急性胆囊炎。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胆道梗阻怎么治疗》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与治疗”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