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

2019-10-12 │ 大暑养生 大暑养生要点

今日迎“大暑” 小心会中暑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面对四季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今日迎“大暑” 小心会中暑”,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养生导读:今天7月23日,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雨水也充沛,防暑养生很重要。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首先要注意预防中暑。大暑时节,最易中暑,尽量避免中午时段出去,出行时一定要备上防晒物品,平时多喝盐汽水等补充水分。第二,要避免情绪中暑。越是天热越要心静,可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情绪。天热会导致人体倦怠,可以多吃一点解暑食物和养生粥。起居要调整好,中午有条件的话应午睡。空调适当,以免身体受寒。

大暑节气里,冬病夏治最佳。对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病,眼下是最佳治疗时机。

大暑精神养生

高温酷热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此时精神调养宜以养静为主,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大暑起居养生

大暑时节,炎热达到高峰。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要太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开始入睡,睡前不要剧烈运动。室温要适宜,空调不可过凉。不要把电扇放在床边对着人吹。房中也不可有对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中医指出:夏夜避风如避箭,夏季虽热,但仍阴气逼人,下半夜风也很凉,尤其在室内过道的风力比较大。而夏季人体皮肤毛孔开泄,人睡之后,肌体抵抗力较弱,极易遭受风邪的侵袭。

早晨醒来,可以在床上先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再下床。早晨可到室外进行一些健身活动,但室外气温高的话,不要外出。午后炎热时外出要防止中暑。

大暑运动养生

大暑正处于三伏天,天气炎热,此时宜少运动或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宜在清晨或傍晚在清凉的公园、河边、林荫道旁进行,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运动过后要补充水分,但应避免运动后饮冷饮,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大暑饮食养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大暑期间饮食要特别注意。这时市民可多吃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品。大暑期间,市民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和西瓜等水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胡萝卜、红枣等红色食物对心脏很有益,夏季适宜养心,应该多吃。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

大暑时节,一定要注意防暑养生。

相关知识

大暑养生 注意防暑降温小心中暑


23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天文专家表示,大暑节气,高湿的桑拿天多,公众要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7月22日或23日,太阳达到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内,是一年中热的时期,气温高,这样的特点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因此,这段时间内公众要注意防暑降温,小心中暑。

为了预防中暑,保健专家建议公众可采用八种方法: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白天出门好打伞、戴帽子;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可随身备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注意多食含钾食物。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今日“大暑” 防暑养生很重要


养生导读:今天7月23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热气犹大也。此时国内局地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因此大暑时期,防暑养生很重要。

大暑就是这样一个节气,三伏之中,炙热而暴烈,像极了气血不和的更年期男女。在民间的气象谚语中说: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比方说,世间任何事物可简单地划分为两类,阴与阳、天与地、寒与热、轻与重、男与女二者之间在自然的天平上若相对均衡,天平就不会剧烈摆动,大暑之际却是地气之凉与天气之热出现强烈反差之际。所以,这个节气就如人之更年期,阴盛而阳衰,若大暑不热,则更年之更就转化不佳,年景收成就不会太好。

大暑节气正值中伏前后,对人的身心来说,大暑正是夏练三伏的好时机。想要身形健美的男女可要抓住这个时机尽情燃烧自己的脂肪,在大汗淋漓中锻炼出诱人的魔鬼身材。不过,夏练三伏也要讲究避忌,剧烈运动后绝不可以立即饮食寒凉,还要注意控制情绪谨防中暑。首先 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养生专家提醒,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中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游泳是夏天锻炼身体的首选运动项目。据悉,经过游泳锻炼后,能充分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体内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旺盛,对 防治慢性气管炎,改善肺气肿有良效。而游泳还能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心脏的功能,减少代谢废物在血管壁上的沉着。但即便如此,游泳的时间还是有讲究 的,最好选在早上或晚上,且不宜在饭后一小时内进行,游泳前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发生抽筋和感冒。

夏练三伏不只是健身,更重要的是炼心。身可动,心不动;身可热,心不火。如《庄子大宗师》中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在赤日炎炎下安居净室心斋坐忘,这夏练三伏,就不仅锻炼了身体,也修炼了心情,更怡养了心性,补充了正能量。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使心情愉快。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另一方面,大暑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倦,此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适当午睡半小时,以保持精力充沛。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汗出后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避免汗出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避免感冒。

酷暑汗多易耗气伤阴,所以三伏天是无病三分虚,不仅仅要夏练三伏,还要注意夏养三伏。所谓夏养,首先是要管住嘴。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自夏至后至冬至前务必要记得饮温避凉。现在饮茶成为时尚,三伏天喝茶,应以温性的红茶、黑茶、乌龙茶为主。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重防暑养生哦。

大暑养生 大暑吃什么防中暑


大暑就快要了,大暑是属于24节气中的一个,也是一年中热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中暑的工作,中暑是因为人体承受不了这样的温度就会出现中暑,那么出现中暑该怎么办呢?大暑期间出现中暑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防中暑的食谱,让你远离中暑。

食物其实是很有营养的,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日常所需营养还会给我们预防疾病呢!下面这几款食谱你必须学习一下,很有用。

大暑防中暑食谱

大暑防暑食谱一:莲藕炖老鸭

原料:湖鸭、莲藕。

调料: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将飞水处理后的鸭子和切片的莲藕放入煮开水的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味精、胡椒粉等,炖上一个小时即成。

温馨提示:选择湖鸭,是因为它体型较瘦,脂肪含量较少。鸭子飞水时,加入料酒可以去除腥味。

鸭肉性寒,是夏季进补的优良食品,营养很高,有除湿、解毒、滋阴、去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适合大暑的时候吃。这道菜制作太简单了,用的原料和调料也都很家常。这道汤,鸭肉中融合了莲藕的香甜,汤里有鸭肉的醇厚和莲藕的清新,不失为一道夏令滋补的好汤。

大暑防暑食谱二:绿豆猪肚汤

原料:猪肚1只,绿豆250克,精盐15克。

做法

1.猪肚擦洗干净切成片,下炒锅加水,精盐同炖。

2.绿豆洗后,另用沙锅加水(水要没过绿豆),煮至开花,捞出豆壳,连汤汁一并倒入炒锅内,用温水煨半小时。闻香气四溢便可食用。

大暑是什么意思 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养生导读:今年大暑为7月23日,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那么你知道大暑是什么意思吗?大暑时节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通常表示天气酷热,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来到了。每年公历7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20度时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节气,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思是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水很快就会到来,想躲避都来不及。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所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大暑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夏天多暑多湿,人们经常会出现头沉重、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等症状。夏日饮食不宜过饱,通常只吃七八分饱即可,遵循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原则,少吃辛辣、油炸食物,不宜食入大量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应注意全面、均衡地营养搭配。

夏季饮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等,或将冬瓜与莲叶、薏米共煮汤喝。此外,要多开窗通风,多饮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还应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净削皮或淡盐水浸泡后食用。

另外,成人每日最好保持7个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避免长期在空调屋中休息。

当心中暑 小心防晒

大暑时节,当心中暑,小心防晒。

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有助于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保持年轻态。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户外活动,可选用遮阳伞及遮阳帽进行防晒,因为遮阳伞及遮阳帽可阻挡部分紫外线,避免阳光对皮肤的直射,降低表皮温度,防止中暑发生。

此外,中暑后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洗澡是不错的降温办法,若没有条件,应尽量用清水清洗脸颈部及四肢以降温,饮用适量冷饮即可。若中暑程度较重,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去当地医院就诊。

贴心提示:很多人喜欢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温,这反而太寒凉,非但不能降火,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伤害。消暑切勿吃太寒凉,当心物极必反。

大暑养生 防“情绪中暑”


养生导读: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的时候,今年大暑为7月23日。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养生 饮食宜清淡

大暑期间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如果你是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那么吃南瓜就最好不过。南瓜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而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含量很低,多吃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另外,南瓜还能排毒养颜,爱美的女士当然不能错过。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矿物质等,相对于家畜肉而言,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鸡、鸭、鸽子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

大暑养生 防情绪中暑

炎炎夏日给忙碌的现代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夏季情感障碍症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理学家称之为情绪中暑。

中医有天人相应的养生学说,即人体的精神心理、心态情绪会随着自然和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气候变化会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绪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这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

现代医学生理学也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多种症状。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来防止情绪中暑的发生。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第三,要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第四,要注意养气。日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天气炎热,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哦。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