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养生

2019-10-12 │ 重阳养生 重阳老人养生运动

重阳糕的简单做法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关系着每一个的生活质量。您是否正在关注四季养生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糕的简单做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重阳节老人饮食调理法三、重阳节吃什么食物

重阳糕的简单做法

1、重阳糕的简单做法

食材:糯米粉两份,玉米粉一份,红豆200克,南瓜200克,白糖200克,橄榄油少许。

方法:

1.1、把两份糯米粉和一份玉米粉混合,加白糖(以自己的口味适当增减),加少许水,约50毫升,用筷子搅拌均匀。

1.2、用筛子将混合好的湿粉筛一下备用。

1.3、红豆洗净,加少许水和白糖用高压锅煮熟,再按压成红豆泥备用。

1.4、南瓜洗净后切小块上锅蒸熟,按压成南瓜泥,加白糖和适量的湿粉拌匀备用。

1.5、取一个长方形的器皿,在底部涂抹一层橄榄油。再将湿粉平铺在底部,扣平。上锅蒸五分钟。

1.6、在蒸好的粉上铺上一层红豆泥,再上锅蒸5分钟。

1.7、红豆泥上再铺上一层湿粉,再蒸5分钟。

1.8、在蒸好的红豆泥上再抹上已经拌匀的南瓜和湿粉,再蒸5分钟。

1.9、取出蒸熟的糕,切成菱形块。在上方点缀一些红绿丝或者玫瑰花等。

2、重阳节为什么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重阳糕据说是由登高引申而来,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气。而重阳节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3、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传说

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重阳节老人饮食调理法

1、山药百合大枣粥。配方: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2、黄精煨肘。配方: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姜、葱洗净拍碎。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放入适量清水,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黏即可。

功效:补脾润肺。适宜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

重阳节吃什么食物

1、菊花: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2、大枣: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补养佳品。

3、核桃: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4、板栗:栗子有百果之王的美称,既可以补脾健胃,又能够补肾强筋,还具有活血止血作用。在深冬季节,每天吃几颗栗子,有利于补养元气,强壮肾精。

延伸阅读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导读: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说到重阳节的饮食习俗,很多人想到重阳糕,重阳糕也叫花糕,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你了解吗?小编为你揭秘由来。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制作较为随意、简易。

讲究些的做成宝塔状、九层,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羊)之俗。有的在重阳糕上插上小彩旗,并点上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则隐喻为茱萸。

唐武则天曾在重阳时,令宫女广采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赐赏众臣,以笼络人心。明清时,重阳糕的制法更趋精细,种类也繁多,并且有了成人和儿童食品之分。据载:京师重阳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小儿辈又以酸枣捣糕、火炙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楂,绕街卖之。

为什么重阳节流行吃重阳糕,大概有4种说法:一种是祛邪避灾。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二是登高之意,以吃糕代替登高;三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四是祝福之意,重阳吃糕,百事俱高。

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枣、栗子、山楂等果干等为原料,既颜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时又能健脾益气。现在的重阳糕,没有固定品种,只要是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可称为重阳糕了。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姶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重阳糕的做法

材料:糯米粉800克、粳米粉500克、赤豆250克、白糖800克、红绿丝100克、食用油25克。

做法:将赤豆煮熟,去皮,加入白糖和食用油,加工成豆沙备用;将糯米粉、粳米粉掺和拌匀,加少许水,拌成湿粉。锅上放蒸笼,笼内铺上湿布,放入1/2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 的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旺火沸水蒸,待气体透出面粉时,洒上红绿果丝,再继续蒸至糕熟,即可关火。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状即可食用。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除了吃重阳糕外,还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饮菊花酒等习俗,你可以试试。

重阳节的来历_重阳节的习俗


导读:关于九九重阳节,很多人不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关于重阳节的习俗,除了登高广为人知外,其他习俗已经消失了。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始于唐代。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退隐,让一直以大火星为季节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让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恐惧。因此,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重阳节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说法: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

关于重阳节的传说,各地流传甚多,归结起来,无不脱胎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大意为,东汉汝南有一个名为桓景的人,跟随精研道家之学的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你家有灾。让你的家人赶紧做些茱萸绛囊,绑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除此祸。桓景听了这话,立刻带着全家人避祸山中。晚上回来时,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替他们挡了一灾,从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

几千年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主要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当然,在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后,增加了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山健体等内容。

重阳登高,自古已然。农历九月初,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正是登山的最佳时节。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人们就会感觉空气格外新鲜,山风吹拂,令人心旷神怡,烦恼一扫而光。

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处。俗话说人共菊花醉重阳,欣赏菊花,不仅可使人的视觉、嗅觉得到美妙享受,而且还可治头痛、头晕、视觉模糊等病症。至于菊花酒,更有服之轻身耐老之功效。

重阳糕亦称花糕。重阳糕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十分盛行,成为普遍的习俗。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孝顺的子女们总会在这一天给老人买上几块重阳糕。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又一习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可入药,更兼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的功效。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防止厄浊邪气的侵袭,燃薰后可避虫咬,在百足之虫,死而未僵的时节,薰以避之,犹如端午节薰雄黄一样,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

1、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2、重阳节的习俗

2.1、登高

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2、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3、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3、2017年重阳节是哪一天

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丁酉年(鸡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传统饮食

1、重阳饮菊花酒

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并且由于菊之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独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赏菊与饮菊花酒成为重阳的主要节俗。

2、重阳吃重阳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

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重阳节有哪些禁忌

1、不能说节日快乐

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

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因此,在原本有躲避凶邪寓意的节日里,说“节日快乐”似乎有些怪异,说上一句“身体健康”更为恰当。

2、忌房事

少数地区有“重阳节忌同床”之说,他们认为九九重阳,重九是阳数的极限,过后便是阴数。在这一天夫妻行房会使阴阳不调,容易引出其他祸患,不利后代繁衍生息。

重阳节的特点


重阳节的特点

1、重阳节的特点

1.1、秋收与重阳

重阳节位于秋季,因此重阳节的节日文化特点主要与秋季有关。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秋游登高、赏菊、赏秋、秋收祭祀,这些都与秋季有着密切的联系。

1.2、九与重阳

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一个至阳的虚数、极数,常表示最多,无数的意思。而九又与久重音,象征天长地久。古代中国中的数字九即为龙。九本是正似形蛇,突出其三角形的蛇头,又突出其张开的蛇口及伸出的蛇舌,另外数字九为一人首蛇身。

1.3、养生与重阳

重阳节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时节。秋季容易干燥,而此时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人们易发病的时令。因此人们过重阳节,也是一个健康养生的节日。无论是登高运动,还是使用茱萸配药调理身体,都是以健身养生为理念。

2、重阳节的气候特点

近十年重阳节,总体来看天津气候适宜,气温日较差大,阴雨天气少。

2.1、气温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最高气温为24.9℃,最低气温为5.7℃。

2.2、气温日较差大:日气温平均变化幅度超过10℃。特别是,2014年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日最高气温接近22℃,而日最低气温仅为6.7℃,日较差超过15℃。近十年重阳节气候特点图 天津市近十年,重阳节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变化幅度。

2.3、阴雨天气少:十年中,只有两年出现过明显的降水天气,其余年份均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

3、重阳节的传统食物

3.1、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3.2、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

3.3、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

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2、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农历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重阳节老人的饮食原则

饮食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食物宜杂: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质量宜高: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重阳节的传统


重阳节的传统

1、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1、吃重阳糕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这是一种以米粉、豆粉为原料,外加栗子、杏仁等作为馅,制成的糕点。为增加美感,人们将重阳糕制作成各种颜色的糕点后,会在糕点上撒上桂花。

1.2、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古人认为,重阳节也是一个不吉之日,登高、佩戴茱萸能够躲避凶邪、消除灾难。

1.3、赏菊、饮酒

每年的重阳节恰逢是菊花盛开的金秋,诗人陶渊明以爱菊、诗酒出名。于是,后人效仿他并召集文人雅士赏菊、宴饮畅谈,故重阳赏菊、品酒的风俗由此而来。

1.4、拜祭祖先

珠三角地区有着重阳节祭扫祖墓、纪念先人的习俗,而福建沿海地区不仅有“三月小清明,重阳大清明”之说,而且每年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离世的日子,信奉妈祖的人们也纷纷到妈祖庙祭祀、拜拜以求得庇佑。

1.5、艾叶水洗澡

在重阳节,海南的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用艾叶水洗澡的风俗习惯,有除去身上的凶邪的寓意。

2、重阳节的由来

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重阳节,又称“踏秋”,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3、今年的重阳节是几号?

今年的重阳节是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

为什么重阳节叫老人节

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有哪些禁忌

1、不能说节日快乐,登高原是避凶气。

重阳节这一天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赏菊、饮酒、吃蟹。登高是本质意义,后三者是附加活动。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而这一天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王维《九月九日怀山东诸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

2、有的地方在九月重阳节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的说法。

3、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