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养生

2019-10-12 │ 中医如何养生 如何中医养生

中医教您如何调情志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教您如何调情志”,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生活中,谁都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但是我们应当善于控制和调节它,能够及时地加以消释和排除,从而使我们免受或少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

(1)以情制情法。

又叫情志制约法,创自于《黄帝内经》。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以情制情法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此谓祖国医学独特的心理治疗与康复方法。这一心理治疗的原则到金元时代,以著名医学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为代表,达到了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水平。张子和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在使用以情制情法时,要在患者有所预感时,再进行正式的情志治疗,不要在病人毫无思想准备之时,突然地进行,并且还要掌握病人对情志刺激的敏感程度,以便选择适当方法,避免太过或不及。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以恐胜之,又叫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儒门事亲》里载:有一位庄医师治以喜乐之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于是病人便渐渐由怀疑不安而产生恐惧,又由恐惧产生悲哀,认为医生不再来是因自己患了重病。病者悲泣,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这个病例说明了庄医生采取按脉失声与取药数日不至而取效,此即恐胜喜也。

《洄溪医书》里亦记载一例喜病恐胜之例:某人新考上状元,告假返乡,途中突然病倒,请来一位医生诊视。医生看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内就要死,快赶路吧,抓紧点可以回到家中。新状元垂头丧气,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七天后安然无恙。其仆人进来说:那位医生有一封信,要我到家后交给您。只见信中讲到:公自及第后,大喜伤心,非药力所能愈,故仆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

以上二例,说明喜伤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吴医汇讲》解释说:必有所乐谓之喜,何反谓喜伤心哉?凡人之气,以平为期,不及者病,过者亦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试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乐之过而失其正也。当此乐以忘忧之际,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涣散乎?至于恐能胜喜,其义维何?盖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既济之道也。抑更有显而易见者,人当极喜之时,适有恐惧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为忧者,惟喜之情缓于恐,而恐之情急于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傅会,而不知胜复之道本乎人情,实有深相印合者。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滞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续名医娄案》载: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余不寐。张子和看后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丈夫怒而激之也,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此例说明了思之甚可以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四川医林人物载》里也记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高声朗诵。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一怒之后,郁闷得泄,病也就好了。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对于由于神伤而表现得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皆可使用。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话: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的错误所引起的发笑。

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故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 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心情开朗,病态消除。这时,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治法。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之目的。《晋书乐广传》记载: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乐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酒,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所讲的历史事实,说明由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和悲胜喜的作用,促使病人发生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类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儒门事亲》中载:张子和治妇人病,问病人曰:心欲常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谓。张又曰:少阳相火,凌的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为快也。于是,张子和鼓励病人尽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复。此病例为木火的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压倒致病的情志因素,或是采用突然的强大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强化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否则就达不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2)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以解脱不良情绪的苦痛。有些人患某种疾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坏,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劳动、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甚至紧张、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转移于他处;或改变周围环境,使患者不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这就是移情易性的意疗方法。其意义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应用时当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等,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灵活运用。主要方法如下。

一是琴棋书画移情法。

《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吴师机《理瀹骈文》又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故应在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乐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奋,紧张和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平时,应根据各自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分别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用这些方法排解愁绪,寄托情怀、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于人之身心健康。

二是运动移情法。

李东垣《脾胃论》里说: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这说明利用旅游,可驱除烦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应到郊外旷野锻炼或消遣,让山清水秀的环境去调节消极情绪,陶醉在蓝天白云、花香鸟语的自然环境里,舒畅情怀,忘却忧烦。在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打太极拳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

三是升华超脱法。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如西汉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惨受腐刑。司马迁为转移其不幸遭遇所带来的苦痛心境,而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史记》的撰写之中,以舒志解愁,调整和缓解心理矛盾,把心身创伤等不良刺激变为奋发努力。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应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如高考落榜后,有的考生灰心丧气,感到前途无望,个别的甚至想轻生自杀。这时就要正确理解考试的意义。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要看到高考中,有不少人是落榜的,决不是你一个人。一个人只要不气馁,振作精神,面向生活,面对自己的现实,路就在你的脚下,前途同样是宽广的,应该挺起胸膛去迎接生活。对于社会上的闲言冷语不必理睬。此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冷静地思考一下,或外出做社会调查、旅游,亦是恢复心理平衡的方法。

(3)暗示法。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疗法的例证。说明暗示作用不仅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运用暗示疗法的范例,如《素问调经论》里说: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意思是,医生要先在病人应针刺的地方不停的进行按摩,并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口里说我将把针扎得很深,这样,病人必然会集中注意力,使精气深伏于内,邪气散乱而外泄,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曾采用说要给病人服吐下药,或针灸数十百处的暗示法而治疗诈病。李瞻曾用语言暗示,使患者不忧目而着意于股,从而导火下行而使目疾愈。

暗示的方法,一般多采用语言,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来进行。暗示与说服不同,它是通过言语使病者不经逻辑的思维和判断,直觉地接受医生灌输给自己的观念,其作用在于情绪方面,而说服的作用在于理智方面。在作暗示治疗时,要特别注意:第一,病人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与病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密切有关,亦与年龄有关。病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作用。第二,施治前要取得病人充分的信任与合作。第三,每一次施治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会动摇病人的信心,影响病人对施治者的信任,这样如果再做第二次治疗,就会困难得多,成功的希望也就少得多。

(4)说理开导法。

《黄帝内经》里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此为说理开导法的起源。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告之以其败,就是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深浅,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对疾病具有认真对待的态度,既不轻视忽略,也不畏惧恐慌。第二,语之以其善,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告诉患者如何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此指要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以上四点,即是讲如何使用说理开导法。所谓说理开导,是指正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传疾病的知识,分析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

心理开导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解释是说理开导法的基础,它是向患者讲明疾病的前因后果,解除其思想顾虑、密切医患关系,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而鼓励和安慰则是在患者心理受到挫伤、情绪低落之时实行的康复方法。保证则是在患者出现疑心,忧愁不解之时,医者以充足的信心做出许诺,担负责任,以消除病人的紧张与焦虑。

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甚至遭到不幸,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苦衷,或向亲朋好友写书信诉说苦闷,以便从亲人、朋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正如俗话所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

(5)节制法。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法,即节制、调和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医学心悟》归纳了保生四要,戒嗔怒即为一要。《泰定养生主论》强调养生要做到五不,喜怒不妄发就名列第二。《寿亲养老新术》总结了七养,其中就有莫填怒养肝气,少思虑养心气。《养性延命录》概括的养生十二少,主要讲的就是节制七情,诸如少愁、少怒等等。

现代研究表明,只有善于避免忧郁、悲伤等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乐观态,才会对人体的生理起着十分良好的作用。如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协调一致。不仅焦虑、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轻度的心理疾病可避免,即使是像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会减少发病机会。

第一,制怒。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仅能伤肝脏,亦可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多种疾病。林则徐把制怒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想来很有道理。

制怒,首先应遇事冷静,因为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因为只有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解决问题。

其次,要及时宣泄。如心有不平之事,可及时向知心朋友倾诉,甚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致气郁成疾,或者大发雷霆。

还有,制怒要注意养肝,中医学认为,肝主怒,所以要制怒,必须要保护好肝的功能。若是肝气郁结引起发怒时,当舒肝解郁,可用逍遥散治疗,若是肝火上炎引起发怒时,当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若是肝阳上亢引起发怒时,当滋阴潜阳,可用镇肝泻风汤。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医教您治疗落枕


落枕或称失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下面就让中医教您治疗落枕:

1.一般落枕经1~2次治疗即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实际上是在颈部长期病变的基础上发病,如颈部肌肉长期劳损或颈椎有退行性病变等,在一定条件下诱发本病,即使通过治疗使紊乱的关节复位,但颈部软组织的充血、水肿、增厚等炎性变化也会继续造成颈部不适,需要2周甚至1个月以上的治疗、休息才能痊愈。

2.扳法是治疗外伤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颈椎棘突有偏歪时使用。操作时用力要求稳而有突发性,以听到有弹响声为佳,但切不可强求有弹响声,要适可而止,不能粗暴用力。行扳法前要明确诊断,排除骨折、脱位或肿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按摩治疗落枕: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4 热敷治疗落枕: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5 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6 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7 .颈项部保暖,避风寒,以免影响疗效。

8.不宜睡高枕,枕头要富有弹性,高度以侧卧位时头部与身体能平直为佳。

中医教您如何判断是否气血充足


以下6种方法,可以让你迅速判断自己气血是否充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节。

1.看眼睛

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则代表气血不足。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等,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无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等,则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摸手的温度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表示气血不足。

4.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其他食指、中指、无名指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5.看牙龈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身体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6.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噜的人都是血亏。

中医教您如何选用正确的止咳药


春天是多风干燥的季节,很多人容易上火干咳。咳嗽了,不要自己滥用药物,以免耽误病情。中医说选好止咳药对于治疗咳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中成药止咳药有以下几种:

1、养阴清肺止咳类 养阴清肺糖浆 主治:咽喉干咳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临床常见阴虚肺热症。常用量口服1次20毫升,1日2次,小儿酌减。

2、.清热化痰止咳类 川贝止咳糖浆 功效:清热、止咳、祛痰,主治伤风咳嗽引起的痰多、干咳、稠黄痰。用法与用量:口服1次15毫升,日服4次。

3、.温肺止咳平喘类 消咳喘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喘息和感冒咳嗽、痰白质稀等症。一般用量每日3次,每次7~10毫升,温开水送服。

4.、润肺止咳类药 养阴清肺膏 本类药物用于治疗阴虚燥热咳嗽,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不易咯出,咽干或疼痛等。口服,成人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忌辛辣、油腻食物。咳嗽痰多者不宜服用,孕妇、糖尿病患者禁用。

通常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镇咳药,以免破坏咳嗽这种有益的生理反应。如果擅自、盲目使用镇咳药,初时咳嗽减少了,但痰液排出受阻,咳嗽还会迁延不止。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较严重的疾病常常也伴随着咳嗽症状,如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心力衰竭等,均会出现咳嗽,如咳嗽症状经治疗未能有效控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另外,3岁以下儿童,其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咳嗽反射较差,切忌随意使用止咳药物,否则容易出现缺氧、脉搏加快等并发症,对于剧烈咳嗽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中医教您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宝宝免疫力比较低的根本原因是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尚未成熟,易引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气喘、中耳炎、肠胃炎等毛病,再加上小朋友喜欢吃冰饮、辛辣、烤炸的食物,更使肠胃系统受损,让体质更为恶化,食欲不振的结果甚至会导致小朋友发育不良。

中医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说明了正气虚弱,免疫力差容易造成外邪的入侵,即病原体的感染,以致各种疾病;若自身之免疫力调节得当,则外邪不易入侵。

因此,要让小朋友百病不侵,降低过敏机会,首要就是提升自体免疫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免疫力提升,生病的机会自然减少,疾病少了,气色就会变好,食欲也会跟着增加,身体自然强壮。

遇到罹病初期的小朋友,除了主要治病的药方外,桂枝汤的口感不错,可以调理体质;平常也可多食用小建中汤增加抵抗力;玉屏风散、四神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朮散也是不错的调理方式。此外,也提供多帖药膳,供家长们于外邪侵入期帮小朋友调节免疫力。

中医教您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治疗外邪侵入初期处方

一、 驱邪姜汤

材料:老姜100克、黑糖50克、水3碗。

作法:将以上3种材料煎至半碗,温服饮用。

二、 桂姜粥

材料:桂枝10克、老姜四片、甘草3克、红枣10克、粳米100克、适量水。

作法:先将桂枝、生姜、甘草、红枣洗净,煎取药汁去渣(大火后文火煎煮15分钟)。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即成。(咽喉严重肿痛者要小心)

中医教您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外邪入侵后调理处方

材料:山药60克、百合50克(以上两药量可自调),冰糖、水适量。

作法:山药去杂质洗净后,加入水、冰糖煮熟后即可食用。

平常调节免疫力处方

材料:茯苓100克、山药100克、芡实100克、薏仁100克、小排骨数个、盐、味精适量。

作法:将小排骨洗净待用。将中药材洗净后,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再加入小排骨共同煎煮至将熟后,加入适当调味料即可服用。

中医教您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温馨提醒:

如果中药不当使用或吃得过多,恐怕身体上的毛病没解决,问题还更严重。尤其是许多家

长经常以黄耆、枸杞、当归、党参等来帮小朋友补身子,殊不知这些都是上火的东西,份量过多或多吃很容易上火,失去了调理体质的意义。所以,小儿进补时还是应先由中医诊断后再调理。

若同时服用中西药,中药与西药最好间隔半个小时再服用,才不致造成诸多问题。

中医教您如何提高宝宝免疫力

中医教您按压穴位治疗晕车


晕车是人体内耳迷路不能很好地适应和调节机体的平衡,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的肾经功能紊乱,引起眩晕、呕吐等晕车症状。晕车现象在很多人中间都出现过,给我们外出带来不便,那么怎么样才能缓解晕车症状呢?中医教您按压穴位一招搞定晕车现象。

造成晕车呕吐的原因

晕车与人体前庭平衡器官有很大的关系。前庭器官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一个重要器官。当汽车启动、运行或刹车时,人的前庭会受到刺激,晕车的人容易出现前庭功能失衡,然后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对胃肠平滑肌的蠕动有支配作用,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后胃肠平滑肌就会产生痉挛或逆蠕动,从而出现呕吐。另外人的胃内壁上有一些感受器,在汽车运动时这些感受器会受到牵拉,也会导致胃肠平滑肌逆蠕动而出现呕吐。

防治晕车按耳穴

按压耳穴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晕车呕吐,当你乘车感到不舒服时,及时按压耳穴:胃。这个穴位位于耳轮脚消失的地方,在胃痉挛的时候,这个穴位会有明显的压痛。需要注意的是,耳穴一般都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在这个区域内用探针或指尖仔细寻找,会发现某一个点的压痛比较剧烈,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穴点。

耳穴的按压手法

对胃进行刺激的时候,用手指的指尖垂直按压于穴位上,力量由小到大,以晕车的人能忍受为度。一侧穴位持续按压3~5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次按压或换另一侧耳朵上的穴位。按压的时候注意不要用指甲掐,以免皮肤破损,压住以后也不要揉搓。

按压耳穴后的反应

按压胃反射区之后,首先耳朵局部会有很明显的疼痛,并且只有产生明显的疼痛之后才能见效。然后在持续按压一两次之后,胃中会有泛酸水的感觉或会打几个酸酸的嗝,这时呕吐的感觉会明显减轻或消失,标志着胃痉挛已经解除。

按压耳穴治疗晕车呕吐机理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夏季本来天气就热,人容易烦躁,夏季也是高血压的高发季,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与脑出血、脑梗塞的发病有正相关关系。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这几年来有上升的趋势。人们对高血压也是越来越关注了,人们在合理利用降血压药的同时,也可以利用食物来辅助治疗。下面小编给您介绍一些帮助治疗高血压的中医饮食。

一、枸杞菊花勾藤茶

材料:杭菊花10克,枸杞子15克,勾藤10克。

制作:上述三味滚水冲泡,不拘时间,代茶饮用。

功能: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对肝阳上亢的眩晕有效。

二、菊楂决明饮

材料:菊花10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5克(打碎),冰糖适量。

制作:三药同煮,去渣取汁,调入冰糖,代茶饮。

功能:具有清肝疏风、活血化淤的功效,对阴虚阳亢、大便秘结的眩晕患者,最为合适。

三、夏枯草槐实煲猪肉

材料:炒槐实10克,夏枯草15克,瘦猪肉100克,酱油、糖、醋适量。

制作:将猪肉切成薄片,与夏枯草、炒槐实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煲汤。将熟,加入酱油、糖、醋等调料。可作为中、晚餐菜肴食用。

功能:具有润肝养血、育阴补虚的功效。本汤营养丰富,清爽可口,是本类眩晕的食疗佳品。

四、天麻猪脑羹

材料:猪脑一个,天麻10克,食盐少许。

制作:将猪脑、天麻加水用文火炖一小时,熬成稠厚羹汤,除去药渣,加入食盐调匀,一日内分顿连脑带汤同食。

功能:具有平肝熄风、补精益髓的功效,对精亏阳亢者效果较好。

五、补髓蜜膏

材料:牛骨髓、生山药、蜂蜜各250克,冬虫夏草、胎盘粉各30克。

制作:诸味共捣匀,纳入瓷罐中,再将罐放入锅内隔水炖30分钟即成。每服2~3汤匙,每日两次。

功能:具有益肾填精的作用。本膏对肾精不足兼贫血、白细胞减少者较为适宜。

六、虫草首乌茶

材料:冬虫夏草150克,何首乌240克,茯苓150克,生地、熟地、天冬、肉苁蓉各90克。制作: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每日用30克,放入保温瓶中,用开水冲泡大半瓶,焖20分钟左右后,频频饮用,当日饮完。饮水量大者,可以再次冲入开水。

注意:饮食呆滞、脘腹饱胀者,可暂停饮用。应提醒的是,这类茶要长期饮用,方可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

七、黄芪枸杞炖乌鸡

材料:黄芪30克,枸杞15克,龙眼肉30克,乌鸡500克左右,姜、盐、味精、酱油适量。制作:将乌鸡宰杀干净,黄芪、枸杞、桂园肉洗净装入鸡腹,用线扎好,放入沙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左右,放入姜,盖好沙锅,先用武火煮开,然后改用文火炖两小时左右,调味即成。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以上治疗高血压的中医饮食患者朋友们可酌情使用,希望能够对你们降血压有帮助。当然这些饮食对降血压只是一个辅助作用,且效果相对药物来说相对缓慢,所以患者朋友们切记不要操之过急。

看中医如何收拾高血压

由于高血压病人需长期服药,因此选择药物时除考虑疗效之外,还应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即避免使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

有时中医大夫在临床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高血压病人,吃了几剂中药后,眩晕、头痛等症状大大减轻,可血压却没有明显下降。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周超凡教授。

周教授解释说,高血压属全身性疾病,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很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从而间接达到降压目的。然而,由于过去对中药降压的科研成果重视不够,不少医师不熟悉或不掌握降压中药的合理使用,有时甚至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用了1~2味有升压作用的药物,结果导致升降抵消、事与愿违。因此,周教授建议,在辨治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应注意把传统辨证与西医辨病结合起来,优先选用那些经中药药理研究证明有降压作用的中药。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举例而言,在目前已知的70多种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当中,天麻、钩藤、菊花、罗布麻、羚羊角可有效改善眩晕;柴胡、龙胆草、夏枯草、莲子心可缓解急躁易怒;独活、杜仲、桑寄生、巴戟天、怀牛膝能明显减轻腰膝酸软;丹参、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能改善心悸失眠;半夏、天竺黄、制南星、莱菔子可有效控制呕吐痰涎周教授建议,应优先选用这类既符合中医随证选药原则,又符合中药药理研究结果的药物。而对于那些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升压作用的中药,如枳实、枳壳、青皮、西红花、麻黄、白鲜皮、蓖麻子等,则最好不用。

对于传统的中药药对,周教授认为,只要其中没有升压作用的药物,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便可灵活选用,配伍得当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天麻配钩藤治疗肝阳上亢,知母配黄柏治疗阴虚火旺,栀子配豆豉治疗心烦不安,枸杞配菊花治疗肝虚目涩,杜仲配怀牛膝治疗腰膝酸软等。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周教授指出,在辨治高血压病的过程中,应努力开拓用药新思路、发掘药物新用途。如黄芪可以补气升阳,过去因惧怕其升高血压,很少将其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不仅能降糖、降脂、降压,还可改善冠脉供血,提高免疫机能,因此用于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症的治疗非常合适。例如,将生黄芪用于舒张压高、脉压差小的病人,不仅能降低舒张压,还能增大脉压差,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再如,三七可以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降压、降糖、降脂、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也很适合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

谈到高血压病的用药原则,周教授认为西医学强调个体化治疗,中医则注重辨证论治,二者基本一致。同时,中西医都主张采取综合措施,即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同用,以求增强疗效。对于高血压病来讲,降血压是本,改善由于血压升高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是标,临床用药应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比如,当眩晕发作不能站立时,当头痛难忍上冲巅顶时,当失眠严重彻夜不寐时应首先考虑如何迅速缓解症状,然后再集中力量降压,其效果往往比较明显。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周教授说,由于高血压病人需长期服药,因此选择药物时除考虑疗效之外,还应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即避免使用有毒副作用的中药。

马兜铃科植物青木香、广防己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其中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久服可能伤肾,因此在遣方用药时最好避而远之。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中医按摩 远离高血压

1.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疏通经脉,流畅气血,调节大脑神经,刺激皮下腺体分泌,增加发根血流量,减缓头发的早衰,并有利于头皮屑和油腻的清除。

梳头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头一次,用力适中,头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2~3分钟。

2.推发 两手虎口相对分开放在耳上发际,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由耳上发际推向头顶, 两虎口在头顶上会合时把发上提,反复推发10次,操作时稍用力。两掌自前额像梳头样向脑部按摩,至后颈时两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挤压后颈有降压的作用。

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膏都石膏枕,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误区多

误点:中医药不能降血压

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受西医学的影响。认为西医降血压起效快,中药不能把血压降下来,所以用中药无效。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医学认为,同其他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由于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了阴阳的偏盛偏衰。中药治疗是根据每个不同个体的特殊情况,进行辩证论治,治疗的目的不是降血压,而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了,气血运行能够正常,血压自然会降下来。

误点:中药降血压永不反弹

经常有广告说中药降血压永不反弹。所谓永不反弹,是指永远不会再有血压升高。这也是不科学的。我们知道,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如情绪、睡眠、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生存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任何一种不良刺激都可能使血压升高。但我们研究发现,血压降下来后继续用中药维持治疗,再加上改善生活方式等,确实能使血压平稳,反弹较少。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误点:中药治疗无副作用

有人说中药治疗高血压无毒副作用。其实这是对中药的一种误解。关键是中药治疗高血压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辩证论治的,辩证恰当,副作用自然就少,辩证不当,一样有副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看中医应尽量到正规医院,找那些年资较高的,对高血压研究较深的中医进行辩证论治,才能效果明显,副作用少。

误点:中药只能起辅助作用

这是一种偏见。由于西药降血压效果比较快,容易让人产生信心,中药治疗高血压实际上是一种调节,所以,效果不显著,容易产生这种偏见。但是,我们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在高血压的不同治疗阶段,中药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例如长期用西药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刚开始接受中药治疗时,不能立刻停用西药,而是在原来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可使血压平稳下降,减少波动,这时候中药处于辅助治疗地位。待血压平稳一段时间后,有计划地逐步减少西药用量,中药可逐步上升为主要治疗药物。

夏季中医教您巧治高血压

误点:高血压需终生服药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比较复杂的,需要长期坚持服药,但不等于终生服药。因为经过合理的治疗,血压能够降下来,而且治疗高血压也不只是药物,还有许多方法,比如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工作环境的改善等。经过综合治理,不少高血压患者可以停服西药降压药,甚至停服中药。只是减药或停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进行,根据血压和症状改善情况,循序渐进。

误点:治疗不能用补法

中医是讲究辩证论治的,高血压在中医可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肝肾阴亏、痰浊内阻等。如果属于肝阳上亢者,当然不能用补气药,而是用滋阴或平肝药,如果属于气虚者,必须使用补气药才能见效。我们临床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属于气虚型,有许多还常兼有痰浊,我们用大剂量补气药,或者补气与化痰药同用,常可收到满意效果,有些甚至已经停用西药降压药治疗,血压十分稳定。当然,高血压患者是不是气虚型,还是要找中医看过才能确定,不要自己盲目使用补气药治疗。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人一生中大约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如果不注意颈椎保健,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的韧带、关节囊和筋膜松弛,到了颈部慢性劳损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经常出现落枕现象。落枕怎么办呢?落枕如何治疗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落枕的方法。

一、按摩疗法

患者正坐于方凳上,医者立于病人背后,先用双手从颈后起,分别向两肩及背部轻抚几遍,使颈部肌肉放松,再按压、拿揉肩井、风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最后在颈部涂红花油或风油精,用烤热的木梳背沿患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梳熨30下,帮助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二、拔罐疗法

首先在颈、肩、背部找出两三个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三棱针划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许即起罐。

三、耳穴压豆疗法

取耳穴颈、神门穴及耳部敏感点,把绿豆压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伤湿止痛膏粘贴固定。每日按压3次,每次2分钟。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四、运动疗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头先向下低,以下颌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上仰头,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20次。

五、抚摸疗法

患者正坐,医者立于一侧。先用双手从患者头顶分别向左右抚摸,到耳尖为止,再用双手从两鬓角向后抚摸,到耳尖为止,然后用双手从两耳尖开始,沿着耳前向颌骨方向抚摸,最后用双手从太阳穴开始,沿耳尖、耳后、颈部方向抚摸,到冈上肌为止。抚摸时手法要轻柔,遇到痛点时,轻柔按压10余下,以增强效果。

六、药枕疗法

用葛根100克,威灵仙60克,独活、羌活、防风、苏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蚕砂200克掺匀,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内,枕于颈部疼痛处。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七、中草药内服疗法

材料:葛根、赤芍各12克,麻黄6克,桂枝10克,甘草4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做法:将上述材料用水煎汁,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八、刺灸疗法

针刺大椎、风池、天柱、外观、肩外俞、绝骨等穴,并可加灸。每次5穴,每日1次,交替针刺。

造成落枕的原因有二:

一是睡眠时枕头过高或过低,使颈部肌肉痉挛疲劳;如果睡得太熟,转身时,身子转动了但颈项并未随之转动,使颈项处于一个不良的位置,造成刺激而引起疼痛。

二是患者因在夜间睡眠时门窗打开被风吹袭而受凉,并产生疼痛。大多数落枕疼痛一般持续2-3天,不作治疗亦可自己康复,但如果希望尽快减轻痛苦,及早恢复,可作以下处理。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一、冷敷:

一般落枕都属于急性损伤,多见局部疼痛、僵硬。这样,在48小时内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细小冰粒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一次。

二、热敷:

待到炎症疼痛减轻时,再考虑热敷。可用热毛巾湿敷,亦可用红外线取暖器照射,还可用盐水瓶灌热水干敷。

三、按摩:

经上述方法后,颈肩仍觉疼痛者,可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劳。患者取坐位,暴露颈肩部,医者站在患者后方,在患肩处涂少许红花油或舒筋油,将左手扶住患者头顶位置,用右手拇指放在患肩痛处轻揉按摩,并向肩外轻轻推捋以分离痉挛痛点。每日推3-6次,一般在分筋按摩后,颈肩疼痛都可缓解。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神奇落枕穴缓解落枕痛苦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刺灸法效果更好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如何预防落枕?

1.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如俯卧把头颈弯向一侧;在极度疲劳时还没有卧正位置就熟睡过去;头颈部位置不正,过度屈曲或伸展等。这些不良睡姿都有可能导致落枕。

2.要选择有益于健康的枕头,用枕不当是落枕发生的原因之一。

3.要注意避免受凉、吹风和淋雨,晚上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尤其是两边肩颈部被子要塞紧,或是用毛衣围好两边,以免熟睡时受凉使风寒邪气侵袭颈肩部引起气血瘀滞、脉络受损而发病。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4.要注意饮食平衡,荤素合理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的食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5.要经常适量运动,尤其是颈椎的活动操,如做米字操,这是一种操作简便的颈部保健操。

落枕警示着颈椎病

别以为落枕是小毛病,它有可能是颈椎病的信号。因此,选择合适的枕头,注意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是预防落枕,保护颈椎的关键。

有的人一觉醒来,觉得颈部疼痛而且活动受限。轻者起床做适当的颈部运动后,症状逐渐消失,重者颈痛越来越重,出现头昏、头痛、颈肩背痛、手臂麻痛等不适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落枕.落枕常常是颈椎病的诱因,是颈部软组织劳损的原因之一。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人的一生,有1/4~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的韧带、关节囊和筋膜松弛,到了颈部慢性劳损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现落枕现象。

落枕是颈椎病的一种信号。落枕说明颈椎周围的韧带已松弛,失去了维护颈椎关节稳定性的功能,称为颈椎失稳,椎关节已有发生错位的可能。继椎关节失稳、错位之后,可累及椎间盘,骨质增生加速,就发展成为颈椎病。

预防落枕注意两点:

一、选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头:

1、仰卧时,枕头能保持颈曲的弧度,仰卧时枕头边缘应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

2、枕头高度要符合个人的肩宽需要。粗略的标准是,仰卧枕高约一拳(根据个人自己的拳),侧卧枕高应为一拳加二指。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二、注意正确的睡眠姿势:

正确的睡眠姿势是以仰卧为主,左、右侧卧为辅。要保证仰卧时枕头维护颈部的生理弯曲,使胸部在仰卧中保持呼吸畅顺,全身肌肉能较好地放松,这样还有利于加深睡眠深度。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这是很多颈椎病患者都想知道的,颈椎病常见疾病,引起颈椎病的原因很多,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白领、教师等人群是颈椎病高发人群,而且颈椎病不易治疗,容易复发!下面看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1、头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而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是同时存在的。这是颈椎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2、猝倒。突然的摔倒指的就是病人颈部旋转时突然感到下肢发软而摔倒。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时病人意识清楚,短时间内能自己起来,甚至行走。这也属于颈椎病的症状里的一种。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3、眩晕。这是颈椎病的症状里的常见特征。患者会因为颈部的伸展或者是旋转而改变体位从而诱发眩晕症状。

4、神经根性症状。椎动脉型的病人也常常伴有神经根性症状,主要分为颈部症状、肩部症状、背部症状等一系列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这是很多颈椎病患者都想知道的,颈椎病常见疾病,引起颈椎病的原因很多,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白领、教师等人群是颈椎病高发人群,而且颈椎病不易治疗,容易复发!下面看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颈椎病怎么鉴别诊断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以痉挛性四肢瘫为主,无感觉障碍,且常侵犯延髓而出现下组颅神经症状。

2、多发性硬化:常同时出现脑和脊髓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肢体运动障碍之前。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3、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症状发展较快。各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4、脊髓空洞: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出现较晚。MRI可清晰显示脊髓中央管增粗。

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少见,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鉴别,如椎动脉粥样硬化和发育异常等。椎动脉造影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有少数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中医教您巧治落枕的小妙招

小编提示:看了以上介绍你对颈椎病怎么鉴别诊断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要想预防颈椎病就要避免睡眠不足、工作过度紧张及长时间持续保持固定姿势等!有看颈椎病的症状要及时医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