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害人的养生误区

2019-10-13 │ 那些害人的养生误区 从养生到运动养生

保护孩子的听力,拒绝那些伤害到耳朵的危险运动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养生常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保护孩子的听力,拒绝那些伤害到耳朵的危险运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耳朵是人类来说很重要,可以传达外界的声援,让你听到美妙的声音,儿童的一些错误行为,会让他们丧失听力,那么我们该珍惜耳朵,该如何保护他们的听力呢?

对孩子耳朵有害的行为

伤害宝宝听力的行为都有哪些?

1、常替宝宝掏耳屎

经常给他掏耳屎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轻者掏伤皮肤引发炎症,生疖长疮;万一操作不当还极易捅破宝宝的鼓膜,给听力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

临床医生还发现经常掏耳屎的宝宝容易形成外耳道乳头状瘤,尽管这种瘤是良性的,但手术切除后也很容易复发。

保护孩子的听力,拒绝那些伤害到耳朵的危险运动

耳屎一般会随着宝宝的咀嚼、打哈欠等活动而自行脱落。如果实在太多,可以用润湿的毛巾轻轻擦拭外耳。若耳垢堆积影响听力,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更为妥当。

2、经常带孩子玩电动摇摆车

很多宝宝都喜欢玩电动摇摆车,身体随着音乐节拍晃动非常快乐!即使宝宝很喜欢,你也不应该经常带他去玩,这很伤听力。

美国国民民健康中心统计过,大约有520万的6-16岁孩子的听力由于噪音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幼儿的比例则更高。

曾有记者去街头测试过,电动摇摆车的发出的噪音可达到104.9分贝。超过85分贝的噪音极易损伤孩子的听力,长时间接触噪声会诱发噪声性耳聋和耳鸣。

3、经常让孩子戴耳机

许多孩子特别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或看电视,许多家长也见怪不怪。与成年人长期用耳机听力受损一样,耳机也会损伤儿童的听力,并且更严重。

临床上有很多儿童因佩戴耳机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的病例。耳机会让耳膜被近距离的声音刺激,而且耳机的频率特性也很高,特别损伤听力;此外耳机塞入耳朵后,耳朵被长时间摩擦容易引起外耳道炎。

因此关于耳机,建议成年人不要连续使用超过1小时;对于宝宝来说,则建议不要给他们使用耳机。

4、孕妈近距离地听大音量的胎教音乐

有些宝宝出生时听力就比较弱,但家族并没有遗传病史,很有可能就是胎教过程中出了问题。

有些孕妈为了培养宝宝的音乐细胞,经常放胎教音乐给肚子里的宝宝听,甚至有些为了让宝宝听得更清楚还会把音量调高或把录音机、音响等靠近肚子,这么做小心让宝宝的听觉神经在胎儿时期就受损。

选择胎教音乐时应多选舒缓的、柔和的音乐,同时注意控制音量和听的频率。

宝宝年纪小不会表达,听力受损了很难发现,所以更需要父母多加重视,若有以上损害听力的行为,应立即改正,以免酿成悲剧。

保护孩子的听力,拒绝那些伤害到耳朵的危险运动

如何保护孩子的耳朵

1、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让孩子戴耳机。电视也不能开得太响,要控制在合适的分贝范围内。

2、爸爸妈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语气要轻柔点,不要冲着孩子乱吼乱叫。

3、不要随便打孩子耳光,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好的。

4、别随便给孩子用药,在咨询过医生后再给孩子用药。

5、不要乱给孩子掏耳朵,要是孩子耳屎太多的话,最好是让专业的耳科医生清理,否则操作不当容易出现意外。

延伸阅读

掏耳朵注意什么 频繁掏将影响听力


有些人会很享受掏耳朵带来的感觉,于是乎就经常性的掏耳朵。这些做法很不可取,因为从医学上来说,随便掏耳垢,这不仅可引起外耳道感染、耵聍栓塞等耳部疾病,还由于经常掏耳,容易伤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严重者可导致耳聋。

耳道有很强的自洁力

正常的外耳道本身有很强的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朵。 胡海文介绍说,耳屎的学名叫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耵聍常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

日常生活中,是不需要频繁掏耳朵,只有在耳屎过多导致耳部不舒适时才需要掏耳朵。胡海文称,耳中的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向耳道口移动,在空气中干燥并结成黄色薄片,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不断脱落排出耳外,根本没有堵塞耳道的问题,也不会因耳屎过多而影响听力。

水进耳后应用棉签吸水

游泳池里的水比较容易受污,若不小心被呛,污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时,很容易引起后遗症,造成听力下降。因此,感觉耳里进水时,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或用棉签吸水。

掏耳朵用什么工具

在清洁时耳朵时,最好使用松软、干净的棉签,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实 并不好。尤其是不要用发卡、火柴棒、牙签等尖利、不卫生的器物,可以选择药房售卖的医用棉签轻轻把耳屎清理出来。如果是油耳,耳屎不易自行干燥和排出的, 可以自己用医用棉签,蘸少许的药用酒精,擦拭清洁外耳道即可。

乱掏耳朵易损伤听力

经常掏耳朵,反而更容易刺激耳道里分泌物的产生,而且习惯一旦形成,不去掏的时候,会觉得耳朵里特别痒,越掏越想掏。这样除了刺激分泌物产生,还很容易将病菌带进耳朵引发感染。胡海文担忧表示,更麻烦的是,掏耳朵的时候,如果方法不得当,会将耳屎推向耳道深处,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如果是用力过度,损伤了外耳道皮肤或是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形成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严重者甚至长出可恶变的乳头状瘤,对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专家建议,别把掏耳当成一种习惯,待耳垢需要清理时再掏不迟。

不要给孩子掏耳朵

孩子皮肤娇嫩,且外耳道发育未成熟,稍有不慎,易伤到外耳道皮肤,轻者 引起皮肤发炎;重者伤到鼓膜,会影响到孩子听力。再者,自行掏耳时,器械若没有做好消毒,还易使细菌进入耳朵,引起耳朵发炎。因此建议,孩子耵聍过多,可 到医院耳鼻咽喉科,让医生用专业器械清理耵聍,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

不要往耳内放异物

往耳内放置异物多见于儿童,好奇是主因。耳内放异物,一开始没有什么感觉, 久而久之孩子忘记了,但若出现耳朵疼痛、耳闷、耳鸣,孩子向家长反映时,家长需留个心眼,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异物长时间不取出,有的可能腐 烂,导致发炎、鼓膜穿孔。因此,家长需告诫孩子不要往耳内放豆子、玻璃珠等物品。

经常发脾气,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我们可以生气,但不能发脾气。发脾气本身就是一种负能量,这时候我们的情绪是处于失控状态的,我们很可能会做一些自己平时不会做的事情。但生气不一样,这是人的一种基本情绪。如果孩子做错事了,我们感到生气了,这时候告诉他:“你这样做让我生气了。”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行为可能会有所改正和收敛。

发脾气时,我们的话对于孩子而言是乱码

当我们用情绪和孩子对话,对着孩子咆哮,孩子的内心会感到伤心、害怕、无助、甚至愤怒。这时,你的咆哮对孩子起到了惩罚的效果,孩子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已经为所犯的错付出代价了,于是改正错误的动机会大大降低。


经常发脾气,教不出性格平和的孩子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性格塑造有非常大的影响。妈妈爱发脾气,孩子的性格可能会跟妈妈一样,很喜欢发脾气,动不动就满地打滚,摔玩具;另外也有一种可能,孩子会比较内向压抑,不愿意表露自己的情感,在人际交往当中显得比较拘谨,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惹怒别人。

低声教育,比发脾气要好得多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和人谈判的时候,不同的声调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越平静、越坚定的声调,越能让对方接受。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一样,父母降低声调,态度认真,孩子便会认为你是理智的,抵触逆反的心理会降低,同时也会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忍不住要发飙了,怎么办?1、第一步:先闭嘴,2分钟后再来教训孩子

感觉就要炸毛了,带刀子的话马上就要说出口了,先收住自己的嘴,只要话还没说出来,你都有机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告诉自己,2分钟后再来教训孩子。

2、第二步:120秒内,想想发脾气会有什么后果

实际上,在120秒内,人的心理可以发生很大的变化。你可能会越想越愤怒,也可能会把自己的思绪理清楚。

3、第三步:和孩子进行沟通

当你的情绪平静下来了,这时你的话才不会是乱码,和孩子的沟通才会有效。沟通过程中,最好留出机会,让孩子表达。

怎样正确使用耳机?耳机族如何保护听力


时下,用Mp3或者手机听歌已成为一种流行。公车内、地铁里、大街上……任何一个人来人往的角落,都可以看到佩戴各种耳机听音乐的时尚男女擦肩而过。然而,在我们全情沉醉于音乐世界的同时,我们的耳朵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那么怎样正确使用耳机才能减少对耳朵的伤害,保护耳朵呢?

“耳机族”耳聋或提前30年

爱音乐的朋友时常耳朵里塞着一副耳机,特别是在商场、地铁等声音嘈杂的场合,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清楚,还会有意识地把声音调高。久而久之,晚上回到家中看电视时的声音总是开得很大,自己还浑然不觉。

也有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失眠的情况,用听音乐来治疗失眠,每晚睡觉前都戴上耳机听一阵子,常常音乐还在放着,自己却已经睡着了。失眠有了好转,然而很快,却发现自己开始有耳鸣的现象,听东西也时常不清楚,要别人说很多遍。后来发展到全身都出现异常症状,经常头晕头痛,甚至耳朵一碰就痛,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根据来自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戴耳机听歌,可导致耳聋提前30年到来。

坐地铁听耳机最伤耳

“在地铁、公交车这种环境里,音量大小不是由听力而是由噪音决定。尤其是地铁里,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再戴着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带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毛细胞的损伤。”耳鼻喉科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 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声音过大、每次听的时间过长会影响听觉神经,造成兴奋性毒性,植物神经功能也会紊乱,除了耳鸣,严重的还会导致厌 食、失眠等症状。在所有的噪声中,脉冲式噪声,就像Mp3里传出的声音,对听力的损伤最大。

现在使用最多的内耳式耳塞会增加人们听力损伤的风险,一旦超过最大音量的80%,听音乐的时间就应缩短在90分钟以内。研究还表明,对听者而言,内耳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比耳垫式耳机的音量高5.5分贝。

此外,专家还指出,听力受损的过程一般都是无声无息、逐步推进的,短时间内,一般的损伤可能暂时不影响与别人的沟通交流,所以很难引起人们的警惕,但是再过若干年,喜欢使用耳机的人就会过早地跨入了听力下降的人群,拥有一双提前衰老的耳朵。

研究还表明,人的听力是非常娇嫩的。耳蜗上感受声音的毛细胞一旦受损,就会造成语言识辨力下降,也就是说,听得见别人在说话,却听不懂具体说什么内容。就是 这样重要的细胞,其数量在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定了,损伤一个就少一个,是不可逆转的。目前,突发性耳聋在都市白领中发病率很高,多数就是耳机使用过频造成的。

耳机族如何保护听力?

研究人员提醒:音量不超过60%,连续听不超过60分钟。

“经常戴耳机听音乐的人应掌握一个‘60-60原则’,这也是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在这样的情况下用耳是比较健康的。”专家向记者介绍日常生活中保护耳朵的一些小常识。

此外,要尽量在安静环境下听音乐,尽量避免在一些喧嚣的场所。专家认为,一旦外界环境变得嘈杂,耳机的输出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在安静环境下,几种耳机的输出音效相差无几。

购买耳机时也有讲究。不妨挑一些能阻绝外在噪音的耳机,以减少因环境噪音而加大随身听音量的机会。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因为 耳塞式耳机直接塞在外耳道里,声音没有出处,都向着鼓膜发过去,声音全部被鼓膜接收,对听力的损伤更大。一般来说,听到同等音量的音乐,用耳塞式耳机比头 戴式耳机的音量高7-9分贝。

导致孩子牙齿不整齐的习惯有那些?


牙齿不齐又称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主要有: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颌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牙齿不齐是怎样造成的?磕伤上门牙 恒牙容易倒着长。那么,日常生活中那些习惯会导致孩子牙齿不齐呢?一起来看看吧!

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时期,正是孩子最活泼好动而自我保护能力又较薄弱的年龄段,玩耍或进行剧烈运动时容易发生碰撞、跌倒。如果此时孩子发生意外导致牙齿出现外伤,有可能影响恒牙生长以及颌面部发育。

如果孩子磕到了乳牙上门牙,有可能会影响乳牙根尖的恒牙牙胚,有的孩子会出现牙根弯曲的恒牙发育异常。如果牙冠受到冲击,则容易发生牙冠倒置阻生,到了应该长恒牙的时候,要么恒牙长不出,要么往上长。一些没有经验的医生,可能只会简单地把倒生的恒牙一拔了之,但这么做不仅会造成孩子永远缺失这颗恒牙,影响咀嚼和美观,更有可能因为上门牙的缺失导致上颌骨发育不良,个别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地包天”。

他提醒家长,假如孩子恒牙倒生,应该带孩子到专业的口腔正畸科医生处进行评估,通过导萌有机会使恒牙顺利萌出,避免恒牙损失。

而假如孩子磕到下巴,即使一时间没有明显外伤,家长也不应忽视。由于下巴受到撞击,冲击到面部髁状突,孩子年龄渐长时可能出现左右髁状突的高度、大小不一致,引起面部左右不对称而歪斜。兰泽栋建议家长,假如孩子摔伤严重,很可能有髁状突颈部出现骨折,应该尽快到专业医生处进行检查,而即便孩子摔倒后没有表面伤痕,在摔倒后的3~6个月也应该留意观察孩子的脸型有无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吐舌易导致孩子“哨牙”

处于乳牙期或者正在换牙的孩子,吐舌头、吮指头、咬异物、偏侧咀嚼等口腔不良习惯和口颌系统发育的关系非常大。作为家长要时刻观察,发现上述现象,最好也带孩子到口腔专科医院的正畸科或儿童牙科看医生。

比如,常常吐舌头,容易引起孩子“开颌”,也就是嘴巴闭不拢的问题。这又往往会引起用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还会引起颌骨畸形,出现“哨牙”。而咬硬物、吮手指,也往往容易造成局部的小开颌,同样有损美观。如果是孩子长期用一边牙咀嚼,少用的一边有可能出现牙齿缺失、龋坏、颌骨或肌肉发育不良,而常用的一侧颌骨、肌肉会过于发达,从而形成“大小脸”。

除此之外,如果发现孩子睡觉时张口呼吸,或者喜欢侧卧、趴着睡,睡不安稳、容易惊厥、呼吸声大,建议到专业口腔科或耳鼻喉科检查一下扁桃体和腺样体,看看是否因为出现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影响了通气功能,导致孩子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引起孩子氧气不足,影响脑细胞发育、智力发育。


这样喝牛奶很危险,会危及孩子的健康



用微波炉长时间加热的牛奶不要喝

经常听到新妈说自己的宝宝喝牛奶总是喝不完,150ml的牛奶还要分几次喝。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不知道这剩下的冷牛奶是能给宝宝喝,还是不能喝?如果还能喝,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再喝又行不行?其实,微波炉加热原理很简单,利用微波引发牛奶内部水分子的剧烈震荡,水分子间因为震荡而彼此摩擦产生高温高热,使牛奶升温。就其加热原理来讲,不会对营养物质产生很大的变化,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热时间不能过长。例如,饮用250ml的牛奶加热1分钟就够了。加热时间过长,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积物出现,影响牛奶质量。同时,牛奶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

支招:牛奶对于婴儿期宝宝来说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建议妈妈们还是慎重对待,尽量不要用微波炉加热牛奶。根据宝宝的食量大小冲调牛奶,不够再冲调一次。多试几次,妈妈们一定能掌握宝宝的食量是多少了。

过浓的牛奶不要喝

是稀是稠不能直接反应出牛奶的质量,不能认为牛奶越稠越好而增加奶粉。有些妈妈认为小婴儿吃得越多就越健康,于是,增加奶粉的量,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殊不知,常吃过浓牛奶的婴儿,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时间长了,宝宝的体重不但不能增加,严重时,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

支招:0-1岁的宝宝脏腑是十分娇嫩的,承担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调的太浓,会使营养成分的浓度升高,超出其胃肠道吸收的最大限度。因此提醒妈妈们注意了,给宝宝冲调牛奶,一定要按照牛奶罐的冲调说明上的比例冲调,过少或过多都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

加果汁的牛奶不要喝

一般小宝宝在4个月开始就能添加果汁了,起初添加的果汁量是非常少的,于是,有些妈妈将少量果汁添加在牛奶中,让宝宝一并喝下去,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牛奶中的蛋白质80%是酪蛋白,酸性水果如橘子、柠檬等含有果酸,酪蛋白和果酸一旦结合就会发生凝结现象,就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支招:给宝宝添加果汁,妈妈们千万别偷懒哟!还是一小勺一小勺的喂吧!不仅锻炼了宝宝的吞咽功能,还能要宝宝及早的适应用勺子吃。

加钙粉的牛奶不要喝

有些宝宝父母图省事,直接把钙粉放在牛奶中,这样看来好像宝宝奶也喝了,钙也补了,其实不然。如果喝牛奶时加入钙粉,过多的钙离子,就会与酪蛋白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了。

支招:宝宝补钙粉,尽量不要加在牛奶中。一般钙粉的补充可以选择在下午与晚饭前的一段时间较适宜。

加米粉的牛奶不要喝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开水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支招:妈妈们在冲调奶粉时要根据说明冲调。若要添加其他食物,可在奶之外单独添加。还有一点值得妈妈注意的是,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因为长期用奶瓶喂养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加药的牛奶不要喝

宝宝吃药是个最让爸妈们头疼的难题。有些父母担心药物太苦会让宝宝难以下咽,就在喂药的时候掺一些牛奶改善口感,以便能让宝宝顺利吃下,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牛奶会明显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牛奶中还有许多钙、铁等离子,能生成稳定的结合物或难溶性的盐,出现凝结现象,在药物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药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有些药物甚至会被这些离子破坏。如果用牛奶送服此类药物,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支招:给宝宝喂药时,一般选择在饭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喂最好,此时宝宝的胃内已经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和避免宝宝服药后的呕吐。但对胃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可选择放在饭后一小时服用,以防止胃黏膜损伤。只要吃药后立即喝水,苦味就会被稀释逐步消失,而且也有利于药物尽快到达胃肠,及早吸收。

掏耳朵造成听力障碍,不掏耳朵那么多耳屎该怎么办?


耳屎多不掏会影响听力的,怎么也听不到,不影响听力,如果掏耳朵那怎么办呢?不掏耳屎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来看看吧!

为什么不能乱掏耳朵?

如果筒子们也遇到了这样的掏耳朵服务,可以果断的告诉服务生:用金属勺、牙签、火柴棒、掏耳勺等掏耳朵内的耳屎,是非常危险的!

且不说掏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发炎或疖肿,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还会使皮肤淤血, 反而让耳屎分泌增多。

如果掏挖耳朵过深,刺激外耳道可引发咳嗽反射,伤及鼓膜,很有可能发生慢性炎症或造成鼓膜穿孔。

掏耳朵造成听力障碍,不掏耳朵那么多耳屎该怎么办?

不掏耳朵行不行?

既然掏耳朵如此恐怖,那耳朵不掏行不行?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你的耳朵都是不用掏的。正常人外耳道皮肤表面会形成很薄的一层耳屎,学名即耵聍,它在空气中干燥形成薄片,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脱落排出。

如果担心约会、见客户的时候,耳屎咕噜噜的滚出来,建议在早上出门之前,轻轻按摩一下耳朵,清理一下掉出来的耳屎即可。

耳屎巨多怎么办?

凡事总有意外,有时候你耳朵里的耳屎会越堆越多,没有办法自己滚出来。

例如耳朵内的耵聍腺分泌旺盛,或者耳屎成油蜡状不易排出的情况下,过多的耳屎和外耳朵脱落的上皮、灰尘混在一起,可能形成巨大的团块,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

此时,多数人会出现耳朵闷胀不适,听力下降,发痒,甚至于眩晕的症状,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到医院将耳屎取出来。

针对这种耳屎巨多的情况,医生经常建议选择以下2种方法:

耵聍钩:在医生的治疗下,较小的耳屎,可用耵聍钩轻轻取出。大的耵聍或小儿不合作者,可先用 3%~5%碳酸氢钠溶液或植物油滴耳。每日5~6次,连滴2~3 d.待耵聍被泡软,粉碎后再用温生理盐水冲洗。

外耳道冲洗:用注有生理盐水30-50ml的注射器,沿着外耳道后上壁冲洗,利用水的回流将耳屎冲出,剩下的顽固分子,待到松动软化之后,可用耵聍钩轻轻取出。

棉棒掏耳朵并非想象中安全

使用棉棒掏耳朵的危害也是较大的,它易导致耳朵出现堵塞的现象。

为何使用棉棒易使耳朵堵塞

耳朵内的分泌物也就是所谓的耳垢,这种物质一般分泌在外耳道,如果用棉棒清理耳垢会使耳垢往后推,也就推到耳朵的深处,长时间这样就会使耳朵出现堵塞的现象。

掏耳朵造成听力障碍,不掏耳朵那么多耳屎该怎么办?

如何正确清理耳垢

按摩耳朵;按摩耳朵可以清理耳朵内的耳垢,按摩其实很简单,主要用一个手指指肚就可以了。将大小合适的手指适度放在耳道内,然后进行旋转,这样可以清理耳道边上的耳垢。

清理耳朵;清洗耳朵?这是诸多人没有听说过的,其实该方法适合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医生或用一种特殊的药物滴在耳道内,然后用专用的棉签进行擦拭,如果感觉自身的耳道内有疼痛感,这时不要紧张,因为这属于正常的现象。

耳垢多久清洁一次

对于耳垢清洁的次数也是有讲究的,一般1-2个月清洁一次,在清洁的时候切忌使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的东西清洁耳朵,这样不但易伤害耳道,而且还会导致耳朵出现感染的现象。另外,耳朵清洁不可过于频繁,对耳朵自身的伤害是较大的,这一点一定要切忌。

清洁耳朵是每个人会经常做的一件事情,该做法看似对耳朵的好处是较多的,其实危害很多,至于是什么危害在上文中都有一定的讲解,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的了解,这样不会因为常识性错误而导致耳朵出现异样。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保护孩子的听力,拒绝那些伤害到耳朵的危险运动》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那些害人的养生误区”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