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大家都懂,这一点在西药上体现的简直淋漓尽致。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论哪一种药物,是治疗药物还是保健药物,都不能长时间服用。一是可能会引起依赖,二可能会威胁到身体健康。那么,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冠心病的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副作用都有哪些?
严重不良反应
有横纹肌溶解与肌病和肝酶异常
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受试者病情复杂,因此两种不同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获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同时可能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阿托伐他汀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6066名患者(立普妥n=8755,安慰剂n=7311,年龄从10岁到93岁,39%为女性;91%为高加索白人,3%为黑人,2%为亚洲人,4%为其他人种),中位治疗期为53周;在不考虑因果关系的情况下,阿托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9.7%和9.5%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导致患者停药且立普妥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最常见的5种不良反应分别是:肌痛(0.7%),腹泻(0.5%),恶心(0.4%),ALT升高(0.4%)和肝酶升高(0.4%)。
在不考虑因果关系的情况下,立普妥安慰剂对照试验(n=8755)中最常见(≥2%)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依次为:鼻咽炎(8.3%),关节痛(6.9%),腹泻(6.8%),四肢痛(6.0%)和泌尿道感染(5.7%)。表1总结了17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8755名接受立普妥治疗的患者发生率≥2%且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不考虑因果关系)。
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报告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
全身:身体不适,发热;
消化系统:腹部不适,嗳气,胃肠胀气,肝炎,胆汁淤积;
肌肉骨骼系统:骨骼肌痛,肌肉疲劳,颈痛,关节肿胀;
营养和代谢系统:转氨酶升高,肝功能检查异常,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高 血糖;
神经系统:梦魇;
呼吸系统:鼻衄;
皮肤及附属物:荨麻疹;
特殊感觉:视物模糊,耳鸣
泌尿生殖系统:尿白细胞阳性。
瑞舒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常见药,虽然在平时可以调节很多的疾病,但是要注意服用期间,少数患者可能会伴有轻微和短暂性的症状,让患者觉得非常痛苦,甚至瑞舒伐他汀钙片长时间服用,对肾脏也会造成影响,偶尔少数人可能会伴有皮下组织引起皮疹,瘙痒和荨麻疹的现象,这些都是需要做好预防工作的。
不良反应本品所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度的和短暂性的。在对照临床试验中,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的患者不到4%。
不良事件的频率按如下次序排列:常见(]1/100,[1/10);偶见(]1/1,000,
1[1OO);罕见(]1/10,OOO.[1OOO);十分罕见([1O,OOO)o
常见:内分泌失调(糖尿病1):神经系统异常(头痛、头晕);胃肠道异常(便秘、恶心、腹痛):骨骼肌、关节和骨骼异常(肌痛);全身异常(无力)。
偶见: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瘙痒、皮疹和荨麻疹)
罕见:免疫系统异常(过敏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胃肠道异常(胰腺炎):骨骼肌、关节和骨骼异常(肌病(包括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同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对肾脏的影响:在接受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不到1%的患者在10mg和20mg治疗期间的某些时段,蛋白尿从无或微量升高至++或更多,在接受40mg治疗的患者中,这个比例约为3%。在20mg剂量治疗中,观察到蛋白尿从无或微量升高至+的轻度升高。在大多数病例,继续治疗后蛋白尿自动减少或消失。根据临床试验和迄今为止的上市后的数据还不能确定蛋白尿和急性或进展性肾脏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使用本品的患者中已经观察到血尿,来自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其发生率很低。
对骨骼肌的影响:在接受本品各种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均有对骨骼肌产生影响的报道,如肌痛、肌病(包括肌炎),以及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特别是在使用剂量大于20mg的患者中。
在服用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肌酸激酶(CK)水平的升高呈剂量相关性:大多数病例是轻度的、无症状的和短暂的。若CK水平升高(]5xULN),应中止治疗(见【注意事项】)。
对肝脏的影响: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在少数服用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剂量相关的转氨酶升高;大多数病例是轻度的、无症状的和短暂的。
上市后经验:除上述反应外,在本品的上市后使用过程中报告了下列不良事件:
罕见:肝胆系统疾病(肝转氨酶升高)。
十分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神经病,记忆丧失):肝胆系统疾病(黄疸,肝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关节痛):泌尿系统疾病(血尿)。
未知:呼吸、胸廓、纵隔疾病(咳嗽、呼吸困难):胃肠系统疾病(腹泻);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般症状和用药部位状况(水肿):精神疾病:抑郁、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和梦魇)
儿科患者人群: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在为期52周的临床试验中,发现其肌酸激酶升高大于10xULN,以及伴随运动或增强身体活动后观察到的肌肉症状,较之在成人中进行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频率要高。其它方面,瑞舒伐他汀用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成人相似。
折叠编辑本段注意事项对肾脏的作用:
在高剂量特别是40mg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在大多数病例,蛋白尿是短暂的或断断续续的。 蛋白尿未被认为是急性或进展性肾病的前兆(见"不良反应")。
对骨骼肌的作用:
在接受本品各种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均有对骨骼肌产生影响的报道,如肌痛、肌病,以及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特别是在使用剂量大于20 mg的患者中。依折麦布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时有极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不排除药效的相互影响,这些药物合用时应慎重。
吲哚美辛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是有很多人知道,简单地说吲哚美辛是一种有效缓解病痛的药物,具体它对于什么样的病痛有效,可以在下文找寻答案。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吲哚美辛有也不例外,除了它对适用症状的缓解之外,同时也有一些副作用,会使人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具体吲哚美辛对人体的副作用有哪些,一起来看一下。
吲哚美辛适用于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等。
一、过敏反应:
服药后可引起口周、舌和四肢麻木,突然心里难受、头痛恶心、语言不利、全身颤动、不能自控,甚至晕倒。有的发生全身血管性浮肿、皮疹。亦有病人出现哮喘样发作。故凡有过敏体质及哮喘病人均不宜使用消炎痛。过敏反应多于服药后1 ~2 小时出现,也有的长达3 天者。
二、消化系统:
消炎痛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和诱发溃疡作用,并有引起胃肠粘膜糜烂和溃疡出血的危险。发生机理除药物直接刺激外,是消炎痛抑制了前列腺的合成,胃粘膜屏障受到破坏而导致粘膜发生炎症、坏死及溃疡。因此有胃、肠道病史者不宜服用消炎痛。对需长期使用消炎痛的患者应定期作大便潜血试验,另外,消炎痛还会引起暂时性的黄疸、转氨酶升高,但程度较轻。
三、循环系统:
消炎痛能减少速尿及其它利尿剂的降压作用,能抵消心得安的降压效果,从而使血压升高。另外,由于消炎痛可显著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提前闭合,故对高血压及妊娠期妇女不宜应用。
四、血液系统:
消炎痛对造血系统功能有抑制作用,可诱发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而导致出血。另外,消炎痛可通过自体免疫而产生溶血性贫血。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五、泌尿系统:
有人用消炎痛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是尿蛋白增加、面部浮肿加重,停药数天后症状好转。新生儿在接受大剂量消炎痛治疗时可引起轻度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血清肌酐暂时性升高。故大多数学者认为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六、神经系统:
可出现前额头痛、眩晕、个别出现躁动、四肢强直、言语紊乱、哭笑不休、睁眼张口困难等精神障碍。停药后好转。 七、其它:可有耳鸣、耳聋、角膜混浊、眼运动障碍、复视,停药后消失,并可导致生育妇女不孕或分娩推迟及早产婴儿并发症增加。
他汀类降脂药是降脂药物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他汀类降脂药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还可以软化血管,防止病人出现动脉硬化的现象。对于患有心脏病和高血脂的患者来说,他汀类降脂药物是平时的常备药物。但是他汀类药物还是有很大的副作用的 ,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那么,他汀类药物都有哪些副作用呢?
降脂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他汀类药物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一个降胆固醇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血管病人, 40岁以上糖尿病病人,低脂血蛋白胆固醇大于4.9毫摩尔每升病人,以及评估未来十年心血管发病风险在中等以上的病人,都应立即启动他汀治疗。
许多患者对他汀的应用有顾虑。认为他汀是不是有什么副作用?用上是不是不能撤了?现在给大家解答一下疑问。
他汀的副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他汀引起的肝损伤,肝酶增高。通常临床衡量的标准是如果肝酶升高大于3倍,他汀的药物需要停药或是减量。
第二个,是肌肉反应肌肉损伤,包括肌炎肌痛肌无力。如果有这些症状,同时合并有肌酸激酶连续增高,就要警惕。同时也需要除外其他可以引起激酶增高的因素,比如剧烈运动、锻炼、肌肉拉伤等情况。
第三个,他汀引起血糖增高的问题。他汀服用几年后可能会引起血糖水平轻度增高。需要考量的是,应用他汀以后带来的利是否大于血糖增高带来的弊。临床实验证明它确实是利大于弊的。无论是你有没有糖尿病,应用他汀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远低于血糖增高的风险。
第四个,是认知的问题。一些小的反应如消化道的反应、情绪的变化、失眠、便秘,它们是一过性的,大家可以在应用过程中,综合考量。
他汀用上之后 是不是不能撤了?
他汀不仅是一个降脂药物,而且是一个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使用他汀目的不仅是降脂,还有防范。因为血脂高带来动脉粥样硬化,这个进程一旦开启是伴随终生的,甚至会导致心脑肾发生病变产生恶果,是防范这样一个过程。
对于强适应症患者,已经有动脉粥样硬化表现的患者,长期应用他汀对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有好处的。对于需要长期用他汀的病人,一旦停用就有可能出现血脂反跳。动脉粥样硬化跟高血压一样,是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
相信很多中老年人对他丁类降脂药一定不会陌生,据介绍,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降血脂的药物了,现在很多人受到高血脂的困扰,对于这部分人,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措施,首先,平时的饮食一定要非常小心,正确的饮食对控制血脂非常重要,而不是经常依赖药物,因为长期依赖他丁类降脂药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些药优良的降脂作用及稳定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使得它们这个家族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同样存在着很多副作用,在临床中也要引起警惕,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尤其是服用大剂量的他汀,引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记忆和认知障碍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大部分医生都忽视了这些现象,毕竟它看起来不像高血糖、肌病和肝酶异常那么容易发现,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通常症状较轻,且停药后可逆。
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并不引起持续肝损伤和肌瘤。
对于他汀类药物还要注意高龄的人不能使用,体型瘦小、虚弱,多系统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较高,应严密监测。
注意事项:
在使用他汀类药治疗时,应高度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他汀类加贝特类这种联合用药可增加肌病的危险,而他汀类加烟酸似乎比他汀类加贝特类发生肌病的危险要低。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