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生季节养生

2019-10-15 │ 健康一生季节养生 春季养生穴

受益一生的养生急救穴,人人必备

有很多的穴位,在关键的时刻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看看都有哪些?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5、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6、止头痛按压太阳穴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7、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8、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养生的方法都有哪些

静神养生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ys630.coM延伸阅读

八种穴位养生 临时急救受益一生


生活中一些不需要上医院的小病小痛,或是临时急救,记住下面这些穴位。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当然掐人中只是一种简便的应急急救措施,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进一步抢救,以免延误病情。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7、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8、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之功效。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5、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劳宫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6、止头痛按压太阳穴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太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男人受益一生的中药,可以天天吃


有中草药是女性朋友可以吃一辈子的,那自然而然也有对男人有很多好处的中草药,那么男人吃什么中草药比较好呢?相知道这个秘密的话,就赶紧跟着小编一起阅读下去吧。

茯苓、白茅根

青春期的男性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长痤疮,爱上火。有调查指出,98%的男性在青春期都会受到“青春痘”的困扰。此时,男性体内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皮脂分泌活跃,加上求学阶段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生活不规律,因此更易发生痤疮、上火。

痤疮多因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引起。因此,专家推荐了茯苓和白茅根两味中草药。茯苓药性平和,能起到利尿、去湿、健脾的作用,而且不伤正气,可每日用10克泡水饮用,或与猪苓、泽泻等煎水服用。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热,还有凉血、清热生津的功效,建议直接泡水饮用。

葛根、白芍

30-55岁的中壮年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忙于应酬,经常熬夜、喝酒。如果不注意调养,很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首先推荐了有解毒功效的葛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可煎汤或捣汁加米汤服用。

白芍和柴胡都有疏肝的作用,经常饮酒的人可以选择这两味中药泡水饮用,还可以加上枳实、甘草煎水服用,可使气血调和,阳气外达。

肉苁蓉、芝麻

肉苁蓉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阳痿早泄。根据现代研究,肉苁蓉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结晶性中性物质,有提高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的作用,并能促进抗体形成。本品煎汤内服一日量10克--30克。

芝麻也同肉苁蓉一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鹿茸、牛骨髓

鹿茸与牛骨髓都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作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成药中参茸三肾粉、龟龄集、龟龄丸等,鹿茸均为主要成分。根据现代研究,鹿茸含激素、胶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可增进性腺功能,增强机体代谢,消除疲劳;促进溃疡和创口的再生,加速愈合,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本品多入丸散剂,每次用量0.6克--3克。

艾灸3大穴 一生保健康


中医认为,未病先防为上医,那么该如何防病呢?除了生活方式要健康,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施灸,可以养护阳气、防病保健。但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艾灸应有所侧重。

30岁前灸肺俞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其位于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30~50岁灸足三里

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频率可不拘时灸。

50岁后灸关元

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1日1次,亦可不拘时灸。

中药全面养生 受用一生的中药


中药全面养生 受用一生的中药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大约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淫致病。针对不同的病因,下面是一个中药汇总,对于中药感兴趣、正在学习中药的人看了会大有收获。

1、风

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宣肺:桔梗、蝉衣、牛蒡子、杏仁。

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潜阳熄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

2、寒

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茱萸、丁香、乌药、荜菝、葫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仁、茴香、艾叶。

3、暑

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黄连、竹叶、莲子心。

4、湿

化湿:藿香、砂仁、薏苡仁、佛手、陈皮。

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

5、皮

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6、燥

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子、梨皮、枇杷叶。

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13、神

安神: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齿、茯神、朱砂、金箔、灯芯、铁粉。

开窍:菖蒲、冰片、麝香。

14、气

气虚: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紫河车。

降气:苏子、旋复花、代赭石、降香、沉香。

行气:木香、香附、枳壳、青皮、厚朴、陈皮、檀香。

提气:升麻、柴胡。

纳气:五味子、蛤蚧。

15、血

补血:熟地、生地、何首乌、当归、白芍、驴皮胶、龙眼肉、红枣、菟丝子、潼沙苑。

凉血:鲜生地、牡丹皮、紫草、板蓝根、茅根、犀角。

止血: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血余炭、童便、花蕊石、白及、侧柏叶、地榆、槐花、大小蓟、藕节、墨旱莲、蒲黄炭、茅花、炮姜炭。

活血:红花、川芎、苏木、益母草、参三七、丹参、饭赤豆。

祛瘀:桃仁、红花、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土鳖虫、泽兰、王不留行。

这篇汇总清晰明了的说明了不同病因改用什么药,后半部分是针对于气血精神的用药。还有消食的,倒是比六淫更加全面。

7、火

清实火:黄连、黄芩、黄柏、桑皮、龙胆草、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子、牡丹皮。

清虚火: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竹茹、芦根、瓜蒌皮。

疏温邪:桑叶、菊花、豆豉、薄荷、蝉衣、牛蒡子。

解热毒:金银花、连翘、犀角、青黛、板蓝根、大青叶、玄参、马勃、人中黄、山豆根。

解热毒:金银花、连翘、犀角

8、疫

辟疫:雄黄、苍术、槟榔、朱砂。

祛疠风:大枫子、白花蛇、乌梢蛇、木鳖子、苦参、皂角、威灵仙。

祛瘴气:菖蒲、藿香、草果、厚朴、白芷。

9、痰

化痰:贝母、天竺黄、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浮海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

消痰:白芥子、猴枣、海蜇、竹沥、苏子、昆布、海藻、山慈菇。

泻痰:芫花、甘遂、大戟、黑丑、葶苈子、青礞石。

10、食

消食:神曲、山楂、麦芽、谷牙、稻芽、莱菔子、枳实。

健脾:白术、砂仁、蔻仁、鸡内金、陈皮。

养胃: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山药。

醒酒:枳木具子、葛花。

11、虫

杀虫:使君子、芜荑、百部、苦楝根、榧子、鹤虱、槟榔、铅粉、雄黄、獭肝。

制虫:黄连、黄柏、肉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

12、精

益精:黄精、熟地、桑螵蛸、海参、菟丝子、沙苑、鱼膘胶、紫河车、补骨脂。

涩精:金樱子、莲须、芡实、龙骨、牡蛎。

受益终生的八个养生急救穴位



1.治休克掐压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时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掐压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2.止鼻血捏脚后跟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约3分钟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压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4.治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5.降血压按压劳宫穴

高血压患者生气、暴怒、激动或劳累时,血压可急剧上升,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6.止头痛按压太阳穴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按压至胀痛,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可减轻。


7.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8.止呕吐指压内关穴

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止呕。压时有酸胀感说明按准穴位,2分钟后恶心呕吐可缓解。

中药全面养生 受用一生的中药


中药全面养生 受用一生的中药

中医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大约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也称为六淫致病。针对不同的病因,下面是一个中药汇总,对于中药感兴趣、正在学习中药的人看了会大有收获。

1、风

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宣肺:桔梗、蝉衣、牛蒡子、杏仁。

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潜阳熄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

2、寒

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茱萸、丁香、乌药、荜菝、葫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仁、茴香、艾叶。

3、暑

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黄连、竹叶、莲子心。

4、湿

化湿:藿香、砂仁、薏苡仁、佛手、陈皮。

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

5、皮

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6、燥

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子、梨皮、枇杷叶。

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7、火

清实火:黄连、黄芩、黄柏、桑皮、龙胆草、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子、牡丹皮。

清虚火: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竹茹、芦根、瓜蒌皮。

疏温邪:桑叶、菊花、豆豉、薄荷、蝉衣、牛蒡子。

解热毒:金银花、连翘、犀角、青黛、板蓝根、大青叶、玄参、马勃、人中黄、山豆根。

解热毒:金银花、连翘、犀角

8、疫

辟疫:雄黄、苍术、槟榔、朱砂。

祛疠风:大枫子、白花蛇、乌梢蛇、木鳖子、苦参、皂角、威灵仙。

祛瘴气:菖蒲、藿香、草果、厚朴、白芷。

9、痰

化痰:贝母、天竺黄、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浮海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

消痰:白芥子、猴枣、海蜇、竹沥、苏子、昆布、海藻、山慈菇。

泻痰:芫花、甘遂、大戟、黑丑、葶苈子、青礞石。

10、食

消食:神曲、山楂、麦芽、谷牙、稻芽、莱菔子、枳实。

健脾:白术、砂仁、蔻仁、鸡内金、陈皮。

养胃: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山药。

醒酒:枳木具子、葛花。

11、虫

杀虫:使君子、芜荑、百部、苦楝根、榧子、鹤虱、槟榔、铅粉、雄黄、獭肝。

制虫:黄连、黄柏、肉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

12、精

益精:黄精、熟地、桑螵蛸、海参、菟丝子、沙苑、鱼膘胶、紫河车、补骨脂。

涩精:金樱子、莲须、芡实、龙骨、牡蛎。

13、神

安神: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齿、茯神、朱砂、金箔、灯芯、铁粉。

开窍:菖蒲、冰片、麝香。

14、气

气虚: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紫河车。

降气:苏子、旋复花、代赭石、降香、沉香。

行气:木香、香附、枳壳、青皮、厚朴、陈皮、檀香。

提气:升麻、柴胡。

纳气:五味子、蛤蚧。

15、血

补血:熟地、生地、何首乌、当归、白芍、驴皮胶、龙眼肉、红枣、菟丝子、潼沙苑。

凉血:鲜生地、牡丹皮、紫草、板蓝根、茅根、犀角。

止血: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血余炭、童便、花蕊石、白及、侧柏叶、地榆、槐花、大小蓟、藕节、墨旱莲、蒲黄炭、茅花、炮姜炭。

活血:红花、川芎、苏木、益母草、参三七、丹参、饭赤豆。

祛瘀:桃仁、红花、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土鳖虫、泽兰、王不留行。

这篇汇总清晰明了的说明了不同病因改用什么药,后半部分是针对于气血精神的用药。还有消食的,倒是比六淫更加全面。

艾灸三个穴 一生都保健康


常灸三个穴一生保健康

30岁前灸“肺俞”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其位于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

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

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随年壮灸,即在农历生日当天灸,小儿可灸5分钟左右,青年灸15分钟左右。此外,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1-2天施灸。

30-50岁灸“足三里”

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 频率可不拘时灸。

50岁后灸“关元”

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艾灸方法同肺俞穴,最佳频率为1日1次,亦可不拘时灸。

结语:中医认为,未病先防为“上医”,除了生活方式要健康,中医养生方法之一艾灸有很好的延年益寿功效。通过灸身体某些特定穴位,可以养护阳气、防病保健。由于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艾灸应有所侧重。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