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在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见的,而且在制作上也是有着很多的方法的,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炒着吃了,这样的制作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的,我们只是需要在购买食材的时候选择新鲜的就是可以了,下面我们就是一起来看看蒜薹炒猪耳朵的做法吧。
蒜薹炒猪耳朵
材料:熟猪耳朵一个,蒜薹一小把,盐、葱、姜、蒜、生抽各适量
做法:
1、先准备材料;将蒜薹洗干净后切成段备用;买回来熟的猪耳朵就切成薄条状;葱切成葱花;姜切末;蒜切片备用。
2、起炒锅,热锅倒入油,等油热到7成熟的时候,就放入姜葱蒜炝锅,爆香。
3、接着放入蒜薹煸炒,炒到7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放入生抽和食盐进行调味。
4、最后就加入猪耳朵条翻炒均匀即可。
蒜薹中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大蒜素以及碳水化合物,是可以温中下气,起到补虚和调和脏腑的功效。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是可以很好的有杀菌的作用,是能够很好的预防流感和伤口感染的,而猪耳朵里面还有着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可以养脾健胃,适合体虚的人食用。
同时,经常吃蒜薹还能预防便秘和治疗痔疮,有抗肿瘤、防脑炎的效果。蒜薹外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刺激大肠排便,调治便秘。多食用蒜薹,能预防痔疮的发生,降低痔疮的复发次数,并对轻中度痔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蒜薹炒猫耳朵也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家常菜了,这些食材都是在生活中很好就是可以购买到的,所以我们如果是想要自己的制作蒜薹猫耳朵也是不难的,我们经常食用一些对身体健康也是不错的,像我们预防流感就是可以很好的食用一些的。
百合糯米粥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吃到的美味养生粥,相信我们许多的朋友们都喜欢吃百合糯米粥,当然,百合糯米粥不仅非常好吃,营养价值也是比较高的,那么大家对于百合糯米粥的做法了解多少?其实百合糯米粥的做法也不难,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百合糯米粥的作用和功效。
百合糯米粥
材料:鲜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将百合剥成瓣,洗净,糯米如常法煮粥,米将熟时加入百合煮至粥成,人冰糖调味,如无鲜百合可以用干百合10克代之,直接与米同煮为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百合自古作补益之物,亦食亦药。
新鲜百合的地下鳞茎,味甘,性微寒,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多种生物碱,有润肺止咳,补血气,利尿,安神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食疗食品。所以用百合制作的一些养生粥保健的功效也是非常好的,百合糯米粥就是具有非常棒的补中益气,健胃养脾,安神的功效的,对于帮助我们滋补身体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我们已经详细的了解了百合糯米粥的做法和功效了,所以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有时间了,经常做着吃一些百合糯米粥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我们脾胃不好的朋友们,经常食用一些百合糯米粥,对于调理脾胃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并且还能够起到很不错的滋补安神的功效。
夏季高温又多,因此身体很容易有湿气,于是很多人都会寻找各种方法消暑祛湿。这个时节我们该如何做好祛湿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该如何祛湿最有效呢?不妨从饮食下手,多喝点祛湿汤水,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夏日里的7款祛湿汤,一起来看看。
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
1、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
2、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1、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
2、加净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祛除湿热,养脾健胃
霸王花煲猪展汤
材料:霸王花2两,猪展肉12两,,蜜枣4个,盐少许,清水10碗。
做法
1、首先是将猪展肉原块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霸王花浸软洗净,再把蜜枣去核。
2、把蜜枣和霸王花同放企身瓦煲内,加清水,旺火烧滚,下猪展肉滚约二十分钟,改中火煲约半小时,以文火煲至汤水余下四至五碗左右,以盐调味。
功效:清热除痰、止咳。
淮山茯苓溪黄草汤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
将上述准备好的材料(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全部都洗干净然后一起放入砂煲中,然后添加适量的清水煲开,再转为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
消暑祛湿汤
材料:去湿材料汤包1包,冬瓜500克,姜,猪骨1盒,盐
做法
1、冬瓜洗干净留皮切块 姜切片(3-4片) 去湿汤料洗干净晾干备用。
2、所有材料加入瓦煲内加水大火煮开后改中小火熬2个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消暑祛湿、清热解毒
袪湿猪骨汤
材料:康仁堂土伏苓袪湿汤料半包,猪骨1斤,盐适量
做法
1、猪骨洗净斩件焯水;土伏苓袪湿汤料洗净。
2、将所有原料放入电砂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煲2小时,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生津消暑、清热利水。
祛湿美白汤
材料:冬瓜1/2斤,薏仁1/2杯,龙骨4块,枸杞1大匙,姜片2片
做法
1、龙骨洗净备用。
2、将500cc的水注入锅中煮开,放入姜片及洗净的龙骨以温火煮2~3分钟,去血水及油,取出龙骨用冷水沖洗干净。
3、将薏仁洗干净之后用水浸泡1小时,再将枸杞洗净用水泡上20min留备用。
4、冬瓜带皮洗净,切小块备用。
5、将1000cc的水注入锅中煮开,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续煮1小时熄火,焖10分钟即可食。
功效:美白养颜、祛湿清火。
每年的公历9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165度为白露节气。2011年9月8日节气白露。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这时炎夏已逝,暑气渐消,我国大部分地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
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白露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周易五行学说与四季的对应关系为:
春季五行属木,对应肝脏;夏季五行属火,对应心脏;秋季五行属金,对应肺;冬季五行属于水,对应肾脏;而五行中的土,寄旺四季,旺盛于一年四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份,即四季末,对应脾胃。
白露时节,属于秋季,所以在养生方面,主要是养肺。
《黄帝内经》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秋主肺也。 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说的则是肺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那么,应该怎样来养肺呢?
一、饮食养肺
1、多吃当季产的食物、果蔬。
天人相应的养生观点在饮食方面则表现为:多吃当季产的食物、果蔬。
2、多食酸味的水果蔬菜,以便收敛肺气。
3、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以免发散泻肺。
蔬菜可选择新鲜汁多的萝卜、黄瓜、冬瓜、西红柿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广柑、椰子、枣。
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立秋以后不要生食大量瓜类、水果,以免引发胃、肠道疾患。
4、多饮用汤、粥等。
多饮水,多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饮品,尤其是豆类饮品。
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满足机体代谢,还不含胆固醇,且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此节气之用。宜食的豆类粥品有红豆、绿豆、眉豆粥,赤小豆粥、扁豆粥等。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5、还可以用一些中药滋补养肺:
诸如枇杷膏,秋梨膏等等。
6、饮食注意:不要吃太多冷饮。
二、运动养肺
1、增加肺活量以养肺。
晚餐后,先慢步走10分钟。然后站定,两脚分开与肩平,两手掌相搭,掌心向上,放于脐下3公分处,双目平视,全身放松,吸气于胸腔之间,收腹,再缓缓呼气放松,持续半小时即可。
2、深吸气养肺:
每日睡前或晨起,平卧床上,可进行腹式呼吸法,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30次,一定要缓慢进行,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
3、洁肤养肺可以作为白露时节养肺的必要补充。
白露时节,气候干燥,不少人都会出现唇干、眼干、口鼻咽喉干、皮肤干、肌肤失去光泽、大便秘结等肺燥症状,这就需要防燥润肺。
皮毛为肺的屏障,经常洗澡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相通,一般秋季洗澡的水温最好在25℃左右,洗浴前30分钟,先喝淡盐开水一杯,洗浴时不宜过分揉搓,以浸浴为主。
三、起居养生
1、衣着要适时增减。
白露时节早晚温差大,所以早晚外出要注意着凉。
2、洗澡后不要赤膊。
白露过后,凉气入侵。洗澡后毛孔扩大,特别容易被凉气所侵袭,所以一定要注意,以免感冒引起肺炎等。
3、睡觉时尽量关闭空调。
这个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夜晚的温度适宜,最好是在自然温度下睡眠,防止空调风引起咳嗽。
每到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有的发生胃肠道疾患。因此,炎热季节必须讲究饮食调节,采取相应的对策。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过“后天”食养补之。
增加一些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因此热天适当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热、高温湿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热,以燥其湿,便可以健脾,增进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涩,夏季汗多易伤阴,食酸能敛汗,能止泄泻。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降低血压之功。
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
营养学家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补充维生素B1、B2各2毫克,维生素C50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果汁。
补钾很重要
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丰富。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少食冷饮料
气候炎热时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雪糕、冰砖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不可食之过多,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疾患。饮料品种较多,大都营养价值不高,还是少饮为好,多饮会损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在做凉拌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而且增进食欲。饮食不可过度贪凉,以防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
健脾益胃之夏季饮食
大枣:《本草纲目》说:“大枣气味甘,怡年,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蜂蜜:《神农本草经》指出,蜂蜜能“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久病,和百药,久服强志健身,延年益寿”。
莲子:清代《本草备要》说,莲子“落田野中者,百年不坏,人得食之,发黑不老”。宋代《太平圣惠方》载莲子粉粥,每次取莲子粉15~2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可以治疗年老体弱、慢性泄泻、多梦失眠、夜间多尿,令人强健。
薏苡仁:明代《本草纲目》说:“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者用之。”
胡萝卜:中医认为,胡萝卜可健胃行气消食,凡脾虚食停、气滞不畅,证见胸满脘闷、食欲不振以及久痢不愈者,可做辅助食疗。
推荐暑天清补汤
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诸如鸭肉、鲫鱼、虾、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等。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
消暑三豆汤:绿豆100克,赤豆50克,白扁豆30克,加水煮烂后,取浓液饮服,有消暑解毒、和中健脾功效。
清暑枸杞五味汤:枸杞子、五味子各12克,甘草9克,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煮沸10分钟后加9克薄荷叶,加盖离火,5分钟后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此汤益气养阴,治中暑、内热。
祛暑益气汤:将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用水浸泡一小时后,入砂锅加清水、煮沸30分钟后离火,加白糖搅拌,晾凉后,挤入柠檬汁数滴,置入冰箱冷藏。此汤益气养阴、润胃生津,适合眩晕、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儿童饮用。饮用时,可取一份加入凉开水稀释冲和。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小米重在养脾健胃》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春季养生应重在养阳”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