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养生

2019-10-20 │ 中医脏腑养生 女性养生脏腑调理

脏腑惊证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脏腑惊证”,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病证名指以脏腑命名的小儿惊风证。《小儿病源方论》:肝惊,眼赤粪青;胆惊,面青下白;心惊,面脸红赤;小肠惊,夜啼至晓;脾惊,五心热干呕;胃惊,腹胀不食;肺惊,气喘吃水;肠惊,喉中痰作声;肾惊,梦中咬牙;三焦(惊),睡中惊哭。

小儿惊风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俗名抽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西医学称小儿惊厥。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病因机理

急惊风病因以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为主,偶有暴受惊恐所致。

外感六淫,皆能致痉。尤以风邪、暑邪、湿热疫疠之气为主。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时邪,由表入里,邪气枭张而壮热,热极化火,火盛生痰,甚则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出现高热神昏、抽风惊厥、发斑吐衄,或见正不胜邪,内闭外脱。若因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有毒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可见高热昏厥,抽风不止,呕吐腹痛,痢下秽臭。

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不耐意外刺激,若目触异物,耳闻巨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使神明受扰,肝风内动,出现惊叫惊跳,抽搐神昏。

总之,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热、痰、惊、风的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两经。小儿外感时邪,易从热化,热盛生痰,热极生风,痰盛发惊,惊盛生风,则发为急惊风。

在西医 小儿惊厥的病因分类和特点

1 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如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引起的脑膜炎或脑炎。常表现为反复而严重的惊厥发作,大多出现在疾病初期或极期。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脑脊液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2)颅外感染:非颅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发作。

1)热性惊厥:是儿科最常见的急性惊厥。

2)感染中毒性脑病:大多并发于败血症、重症肺炎、细菌性痢疾、百日咳等严重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和细菌毒素导致急性脑水肿有关。

2 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疾病:

1)颅脑损伤与出血:如产伤、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畸形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出血。伤后立即起病,反复惊厥伴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颅脑CT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先天发育畸形:如颅脑发育异常、脑积水、神经皮肤综合征等

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幕上、大脑半球的肿瘤、囊肿或血肿等。

(2)颅外(全身性)疾病

1)缺氧缺血性疾病:如分娩或生后窒息、溺水、心肺严重疾病等。

2)代谢性疾病:包括:①水电解质紊乱②肝、肾衰竭和Reye综合征③遗传代谢性疾病④中毒

临床诊断

1.突然发病,出现高热、神昏、惊厥、喉间痰鸣、两眼上翻、散凝视,或斜视,可持续几秒至数分钟。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而危及生命。

2.可有接触传染病人或饮食不洁的病史。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

4.细菌感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增高。

5.必要时可作大便常规及大便细菌培养、血培养、摄胸片、脑脊液等有关检查。

急救

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未到医院前,都应尽快地控制惊厥,因为惊厥会引起脑组织损伤。

1.使病儿在平板床上侧卧,以免气道阻塞,防止任何刺激。如有窒息,立即口对口鼻呼吸。

2.可用手巾包住筷子或勺柄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咬伤舌。可用针刺或手导引人中、内关等穴。

3.发热时用冰块或冷水毛巾敷头和前额。

4.抽风时切忌喂食物,以免呛入呼吸道。

5.缺氧时立即吸氧。控制惊厥首选安定。静脉慢注0.1~0.3mg/公斤/次,1~3分钟见效。最好分秒必争送医院查明原因,控制惊厥、抗感染和退热三者同时进行。

预防

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及变质食物。

3.按时预防接种,避免跌仆惊骇。

4.有高热惊厥史患儿,在外感发热初起时,要及时降温,服用止痉药物。

护理

1.抽搐时,切勿用力强制,以免扭伤骨折。将患儿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将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体。

2.保持安静,避免刺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ys630.COm精选阅读

癫证


癫症说的难听点就是神经病,虽说也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又区别于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一般我们看到这类斌人都是痴痴傻傻的,精神无常,语无伦次的。大多数的病人是先天的,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这类症状的表现吧,看看如何有效治疗。

癫证(quiet insanity),精神错乱、哭笑无常、语无伦次,或痛苦呻吟为临床特征的病证。癫证发病往往有精神刺激的诱因,多因气郁痰凝,阻闭心窍,使神明逆乱所致。此外,与先天禀赋和体质强弱也有密切关系。

《内经》明确指出情志因素可导致癫疾的发生。《难经》提出癫证与狂证的发病机理和区别要点,认为: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即狂证精神亢奋,喧扰不宁;癫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金元时期朱丹溪提出痰迷心窍之说,为癫证从痰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清代王清任突破旧说,认识到癫证同脑有着密切的联系。

概述编辑以精神躁狂,喧扰不宁,动而多怒、毁物打骂为临床特征的病征,称为狂证。狂名出自本病证的针灸治疗,《灵枢癫狂》篇曾专作论述,提出针、灸、刺血等法救治,如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骶骨二十壮。内容十分丰富。至晋代,《脉经》选用顶上三圆、绝骨下二寸、外踝上三寸等穴治疗本证;《针灸甲乙经》中涉及本证者共有74条文献,天柱等97个穴位之多;而《肘后备急方》治疗本证的方法是灸阴茎上、两乳头、足大指本节聚毛中、鼻下人中、耳根前等。到唐代,《千金要方》中涉及用针灸治疗本证的文献共计78条,该书认为灸头部、手足部等经穴,对本证有效;还记载了治疗本证的许多经外奇穴,如手逆注、河口、大幽、臣觉、慈门等,并提出了著名的治疗癫狂十三鬼穴。及北宋,《太平圣惠方》补充了神聪等12个穴位有关本证的主治内容,并用秦丞祖的灸狐魅神邪法(即灸少商)来治疗本证。南宋时期《扁鹊心书》依然强调用艾灸补阳之法治疗本证,所取穴位为巨阙,而且注明要先服睡圣散,用内服药物的方法来麻醉止痛。明清时期的《神应经》、《针灸大成》、《类经图翼》、《针灸逢源》、《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经查,针灸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305条。

现代医学中之精神分裂症,躁狂型精神病等多可归属本证范畴。

病因病机

1、病因(一)原发病因 1)、禀赋不足:禀赋素虚,心胸狭隘,患得患失,遇有意志不遂则由七情内伤、阴阳失调而发病. 2)、情志内伤:忧思郁结,气郁不行,气滞湿郁,痰气交结上蒙清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浊蒙蔽心神脑窍均可发为本病.正如《证治要诀癫狂》说: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 3)、饮食不节:嗜食肥甘膏粱,一方面化生痰浊,内伏于心;另一方面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浊内盛,或与气滞相结,阻蔽神明,或直接蒙塞心窍而发为本病.

(二)继发病因:

1、气滞:平素多愁善感,情志不畅;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郁日久,则致气滞血瘀或痰气互结,阻闭心窍,使神明受累而发病.

2、痰结:《景岳全书癫狂痴呆》说: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长期忧思郁怒,使气机不畅,肝郁犯脾,脾失健运,痰涎内生,以致气郁痰结;或因脾气虚弱,清浊不分,浊阴蕴结成痰,则为气虚痰结.无论气郁痰结或气虚痰结,总由痰迷心窍而病癫证.

(三)诱发因素:情志失节,所愿不遂,突受惊恐以及其它剧烈的七情过极的刺激,均可诱发癫病.2、病机(一)发病:起病多缓慢,渐进发展.(二)病位:本病病位在肝、脾、心。

(三)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本病之特征.本虚主要是心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气滞、痰阻,二者相因为患.

(四)病势:本病初起多表现为实证,但很快可转化为虚实夹杂证,若病程迁延日久,则损伤心脾而见虚证.

(五)病机转化:初期主要由七情内伤,郁怒伤肝,肝气郁滞;进而木克脾土,水湿不化,聚生痰浊,形成痰浊蒙窍证;病程中期,邪末去而正已伤,形成气虚痰结证;后期病程迁延,损及心脾,而转化为心脾两虚之证.

(六)类证病机:基本病机是七情内伤,阴阳失衡,肝脾心功能失调,气滞痰结为患. 1、肝郁气滞:思虑太过,所欲不遂,所求不得,使肝气被郁,失于条达,疏泄不利,故见精神抑郁、哭笑无常、常喜太息;肝经布于胸胁,肝郁则胸胁胀闷不适;舌淡、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滞之象。 2、痰浊蒙窍:肝郁日久,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痰邪自生。痰浊内盛,上蒙神窍,则出现神情呆滞、沉默痴呆;神不能制则喃喃自语;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内盛之征。 3、气虚痰结:病程日久,正气自虚,脾失健运,痰浊益甚。一方面因痰结甚则心神被蒙亦加重,故情感淡漠、呆若木鸡、目瞪如愚,甚至机灵混乱,幻觉症状出现;另一方面是痰浊渐耗阳气,脾气日衰,故面色萎黄、便溏溲清诸症可见;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滑或弱而无力为气虚痰结之征。 4、心脾两虚:癫病迁延日久,中气渐衰,气血生化乏源,可见面色苍白、肢体困倦,甚至疲惫不堪之象;由于心血内亏,心神失养,可见神思恍忽见、心悸易惊、意志衰退诸症;气血俱虚,神明失养,机灵混乱,故可出现幻觉、妄闻妄见。本证总因癫病日久,心脾两虚,血少气衰,心神失养所致。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均为心脾不足之象。

二、狂证

(一)原发病因 1)、暴怒伤肝:勃然大怒,引动肝胆木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失其主宰。正如李用粹《证治汇补癫狂》所说:阳气最宜畅达,若暴怒所折,则志怫郁而不伸少阳胆木挟三焦相火而上,故令人发怒如狂。 2)、大惊卒恐:突遭惊恐,触动心火,上扰清灵,神明无由自主。正如皇甫中《明医指掌癫狂证》所说:或因大惊,动其心火。 3)、嗜茶好饮:贪杯好饮,里湿素盛,郁而化热,充斥胃肠,腑热上冲,扰动元神。正如《素问厥论》所说: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语。 4)、肥甘过用:膏粱炙煿,未免酿成痰浊,复因心火暴张,痰随火升,蒙蔽心窍,神明无由出入。正如王节斋《明医杂著卷二》所说:有大醉过饱,膏粱厚味,填塞胸中发狂者。(二)继发病因 1、痰火:五志之火郁而成痰,或脾虚生湿,湿郁成痰,痰郁化火,痰火胶结,互为因果,机窍为之阻塞,神明受其掀扰。正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治癫狂方中所说:癫狂之证,乃痰火上泛,瘀塞其心与脑相连窍络,以致心脑不通,神明皆乱。 2、瘀血:肝气郁悖,气失畅达,血行迂滞,留瘀为患,阻塞机窍,神明无由出入。正如王清任《医林改错痹症有瘀血说》所说:癫狂一症,哭笑不休,詈骂歌唱,不避亲疏,许多恶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如同作梦一样。(三)诱发因素:情志失节,人事怫意,突遭变乱,均可促使狂病发作。2、病机(一)发病:病起仓卒之间,呈急性发病。

(二)病位:本病病在肝、胆、胃、心(脑)。

(三)病性:本病因郁火、积热、痰火致犯,属热证、实证;若因循失治,或治不如法,火热痰涎,势致渐挫,而心营肾液被劫,可形成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

(四)病势:总的趋势是由阳证、热证、实证,渐向虚实夹杂转化,终至邪去正伤,渐向癫证过渡。

(五)病机转化:始由心肝郁火、胃肠积热扰乱神明致狂;郁火、积热炼津液成痰,火以痰为依附,痰得火而猖獗,痰火锢结,扰乱清灵,阻塞机窍,机窍瘀滞,灵机顿失,病迁日久,郁火积热,势至渐挫,而心营肾液备受劫烁,渐致心肾失济、阴虚阳越。

(六)类证病机: 1、心肝火炽:恼怒惊恐,木火内燔,心火亢盛,故洋洋自得、口若悬河、谈笑风生、经日忙碌、毫无倦容;心属离火,肝属巽风,风火相煽,火藉风势,火助风威,搏激清灵,神明无以自主,故狂乱奔走、毁物伤人;舌边尖红,为肝胆火炽之明征;舌尖红起刺,乃心火上乘之确据;脉弦数者,数为有热,弦乃肝亢。 2、痰火上扰:其人平素心虚有痰,卒遭惊恐,触动心火,痰火互结故烦躁易怒、竟夕无寐;痰随火升,扰乱神明,故语无伦次、狂乱奔走、詈骂不避亲疏;面红目赤,乃气火有余之征;苔黄腻、糙燥乏津,乃痰火锢结之象;脉滑数者,数为有热,滑主有痰。 3、阳明腑热:膏粱厚味,贪杯豪饮,酿成胃肠积热,故口秽便秘、蓬头垢面、袒胸露体;腑热上冲,元神被扰,故狂笑歌号、呼骂不迭、毁物伤人、骁勇异常;苔黄腻糙裂或上罩焦黑苔,乃胃肠积热之明征。 4、包络脉瘀:志郁不伸或忧恼怒,肝气郁悖,气失畅达,血行迂滞,留瘀为患,故容色晦黯、舌质青紫;瘀血久留,机窍为之阻塞,神明无由出入,故凝虑丛生、妄见妄闻、言语支离;血属于阴,故昼轻夜剧;脉小弦或细涩者,乃气滞血瘀之明征。 5、心肾失济:狂病日久,胃肠积热,心肝郁火,势已渐挫,故妄言妄为,势已轻瘥,呼之尚能自制;邪热久羁,未免耗津伤血,心营肾液被劫,阳少浅藏,故烦惋焦躁、口干便秘、面红升火;舌红少苔或有剥裂,乃阴血耗伤之明征;脉细数者,细为阴伤,数乃有热。 狂证多因先天秉赋不足,继受恼怒惊恐所致。肝火过旺,影响及脾,脾气不伸,运化无权,痰浊内生,痰火交结,郁于胸隔,上扰神明,蒙闭清窍而发病。

病因病机

癫证的发病主要为气郁、痰阻、血瘀,其中气郁常是发病的先导。精神刺激,所愿不遂,忧愁郁结,气郁则津液流通不利,酿生痰涎,气痰互阻,心窍为之蒙蔽,神志因而失常。气血相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痰瘀阻滞心窍,或脑腑络脉瘀阻,致使灵机混乱,均可发生癫证。

辨治

癫证属阴,为慢性疾病,多寒证和虚证。辨治时以辨气郁、痰阻、血瘀三者的轻重,以及正气的盛衰为主。

癫证常见证型有: ①肝郁气滞。病之未久,情绪苦闷,神志呆滞,喜静喜睡,不饮不食,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当疏肝运脾,常用逍遥散合白金丸。②气郁痰结,心神扰乱。精神抑郁,寡言呆滞,或多疑妄见,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甚则忿不欲生,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当解郁涤痰、开窍宁心,常用涤痰汤。若兼烦躁不宁,失眠易惊,舌尖红,苔腻微黄,属气郁生热,痰火内扰。治当清火化痰、开窍宁心,常用温胆汤。③气虚痰结。情感淡漠,不动不语,甚则呆若木鸡,目瞪如愚,傻笑自语,妄闻妄见,自责自罪,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滑或脉弱。治当益气健脾、涤痰宣窍,常用四君子汤合涤痰汤。④气血两虚。癫证久延不愈,精神疲惫,面色苍白,肌肉瘦削,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思维贫乏,言语无序,呆滞嗜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当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常用养心汤为主方。对癫证应立足于早治,初起正气未虚,气郁痰阻,治疗较易。病久正虚邪恋,既不宜骤进补益,又不宜一味涤痰宣窍,治疗颇为棘手,预后往往欠佳。若癫证反复发作或由抑郁转向亢奋,以致演变为狂证,则难治。

结语:癫证病人应该情怀开朗,避免意外刺激,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疑虑与负担,以期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类病人最怕的就是受到刺激,一点点的刺激可能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对于这类病人亲属最好是能够悉心照料。

汗证


很多人认为出汗是症状常的生理现象,其实过多的出汗是一种病,我们称为汗症。很多人无缘无故就会大量的出汗,汗证与生理性出汗不同,若人体患病时,或在正常生活工作中,汗液异常外泄并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的,则为病理性出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汗证(sweating disorder),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主要为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毛孔开阖不利所致。汗证属临床常见证候,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而出现。汗证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或脱汗)、黄汗、战汗。时时汗出,动则更甚,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为盗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呼吸微弱,为绝汗;汗色黄而染衣,为黄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栗而后汗出,为战汗。

病因病机

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自身调节体温而汗出,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运动等出汗。

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营卫不和。卫气有固护体表,使津液不致妄泄的作用,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此外,还有因素体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因肺与皮毛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毛窍开泄而汗出;或因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温、暑热之邪,邪入于内,肺胃热盛,蒸发津液而汗出;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邪,损伤脾胃,脾失于运化,湿邪中阻,蕴久化热,湿热熏蒸肌表而为自汗;或因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溢肌肤而为黄汗;或因亡血失精,以致血虚精亏,虚火内生,扰津液外泄;或因久病重病,阳气虚衰,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或因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以致战栗而汗出。

辨治

汗证病因多种,病象各异,但不离虚实寒热。辨证时,首先要辨别自汗、盗汗、绝汗、黄汗、战汗;其次要辨别寒热虚实。汗证以属虚者较多。一般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但也有自汗属阴虚,盗汗属阳虚的。不能仅凭自汗、盗汗一证判定阳虚或阴虚,应四诊合参作出正确诊断。临床上因热致汗多为阳证、实证;因寒致汗多为阴证、虚证。汗证的治疗主要根据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

自汗

临床较为常见,任何年龄都可罹患此证,有寒热虚实的不同。①肺卫不固。证见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宜益气固表,常用玉屏风散加味。②营卫不和。证见汗出恶风,周身酸痛,或微发热头痛,脉浮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常用桂枝汤加味。③里热炽盛。证见熏蒸汗出,口渴喜冷饮,面赤烘热,烦躁不安,或兼发热,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治宜清里泄热,里热得清,则汗液自止,常用白虎汤加味。

盗汗

以虚热居多,也可见于气虚、阳虚、湿热等。①心血不足。证见心悸少眠,睡则汗出,醒则汗止,气短神疲,面色不华,脉细,舌淡。治宜补血养心敛汗,常以归脾汤加减。②阴虚火旺。证见虚烦少眠,寐则汗出,形体消瘦,骨蒸潮热,五心烦热,或有久咳虚喘,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常以当归六黄汤加减。

绝汗

急性热病或各种危重病证,突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精神疲惫,四肢厥冷,气短息微,舌干少津,脉微细欲绝。治宜益气回阳、固脱敛汗,常以参附龙牡汤加味。如热病兼见口渴欲饮,舌红绛或见卷缩,为阳虚阴竭之象,可与生脉散合用。

黄汗

多属湿热。证见发热汗出,色黄如黄柏汁,染衣着色,口干不欲饮,口黏口苦,小便短少,胁痛,胃纳呆滞,或有发热烦躁,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常以茵陈五苓散加减。

战汗

急性热病中,证见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并突然出现全身战栗,而后汗出,汗后热退身凉,或热势减轻,脉数,苔薄黄。战汗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主要根据原发病情辨证论治。

结语:原来汗蒸有那么多的种类,我们们都不要忽略哦,汗证除绝汗外,治疗得当,一般预后良好。绝汗乃重危之证,为生命垂危,阴阳离决的一种表现,应采取紧急措施,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大家如果有出正常出汗外的症状的话都要就医哦。

肾虚腰痛证


肉桂粉,每次服5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腰痛(包括风湿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腰肌劳损等)102例,其中:治愈47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平均治疗3周

川续断、杜仲各15克,狗脊20克,白术3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行服,每日1剂。(以上适用于肾阳虚腰痛)。

女贞子15克,旱莲草、桑椹、枸杞各2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大熟地250克,沉香或檀香3克,枸杞120克,白酒3公斤。浸泡10日以上,即可饮用,每次饮1小酒杯,每日2次

仙鹤草120克,薏苡仁30克,红枣10枚。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蜂蜜。每日80—100克,分3次服。据报道,本品对低色素性贫血失效。治疗后血球与血红蛋白有显著的增加

大枣10枚(去核)。水煎2次,混合后至100毫升,分2次服。每次枣汤送服皂矾(绿矾、青矾)0.5克,每2日1剂,连服15次为1疗程

脏腑区域按摩


【概述】

脏腑按摩法是指在人体内脏相应的体表部位进行按摩,按摩不同的部位可起不同的功用。所以,根据各人身体状况有重点地选择1~2个脏器的体表部位进行按摩,可以达到补益和调节脏腑功能的强身延年作用。

【按摩疗法】

1.按摩肝区疏理气机

肝脏位于右胁肋,右胁肋也是肝胆经络循行之处。按摩肝区体表部位,能使肝气疏通条达,情志舒畅。

具体操作方法:

(1)一般可采用站立位,年老体弱者可采用坐位。在按摩前要做到全身放松,消除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到肝区。

(2)将一手掌重叠在另一手背上(男性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内外双手内外劳宫穴对齐)轻轻按摩肝区,先按顺时针方向,后按逆时针方向各按摩30次。

(3)按摩完毕后,手掌仍停留在肝区,然后作三呼三吸按压,即呼气时手掌轻轻下按;吸气时手掌微微提起,如此重复三次。

(4)最后,将双手掌摩搓至热摩面,或接着进行心区按摩。

2.按摩心区通利血脉

心脏位于左前胸,按摩心区体表部位,能通利血脉,预防因心血瘀阻所引起的各种心脏疾病。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肝区按摩法,但注意力集中在心区。

(2)心区按摩,手法同前。

(3)三呼三吸按压,方法同前。

(4)最后,将双手掌搓热摩面,或接着进行脾胃区按摩。

3.按摩脾胃区有助运化

中医所谓之脾胃不单指实质性脏器,而主要指消化运输功能,故中医有脾主大腹之谓。按摩脾胃即按摩整个腹部,它能调节脾胃升降,促进肠胃蠕动,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营养成分的吸收及肠道废物的排泄。长期坚持脾胃按摩能使食欲旺盛、大便通畅、体重增加,故这种按摩为养生保健常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前,但注意力集中在胃脘腹部。

(2)手法同前,先在胃脘部,然后在脐周腹进行按摩。

(3)三呼三吸按压,方法同前。

(4)最后,将双手掌搓热摩面,或接着进行肺区按摩。

4.按摩肺区有利宣发肃降

肺位于两侧胸腔内,按摩肺区即按摩两侧胸廓体表,可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全身气机通畅协调,达到防病养生之目的。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前,但注意力集中在两侧胸廓上。

(2)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指距与肋骨的间隙等宽,分别横置于两面胸廓外侧,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交替重复各10次。

(3)接着用手掌在两侧胸廓上作环形摩动,再作上下滑动。

(4)最后,将两手掌搓热摩面,或接着进行肾区按摩。

5.按摩肾区补益肾精

肾左右各一,位于两侧腰部。按摩肾区即按摩腰部,能增强肾藏精之功能。每天坚持按摩肾区,使人精力充沛,步履轻捷,活动灵活,年虽高而记忆力、听力不衰,腰直不弯,骨质坚密而不疏松。这种按摩也是养生保健常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

(1)体位同前,腰部保持正直,放松,注意力集中在肾区。

(2)两手环腰置于身,用两手劳宫穴或中指指腹端按于同侧肾俞穴,然后向下摩擦至尾骶部,重复进行10次。

身形脏腑组织


早在我国古代先人就对人体组织进行研究,并形成一套专业学说,即称之为“脏象”,人有五脏六腑,但脏象里记载的并非是单纯的五脏六腑,它是由无数个小分支贯穿起来的。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身形脏腑组织。

月困

肌肉之突起部份,如上臂的肱二头肌,小腿的腓肠肌等。

音益。即食管的上口。

百骸

泛指人体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见《庄子.齐物论》)。

膀胱

六腑之一。又名“脬(ㄆㄠ)“,俗称尿脬。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小便的器官,《内经》此喻为“州都之官”(州都义同洲渚,是水中可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形容膀胱为水液聚集之处),膀胱和肾相表里,其中的小便是气化过程中的产物,与汗同为津液所化,所谓:“气化则能出焉”。“气化”就是化气行水的意思。膀胱有病就会出现小便异常和排尿困难。

胞门

即子宫口。

胞衣

即胎盘,胎盘有脐带(内有脐动脉,脐静脉)相连,胎儿由此摄取养料并排除废料。

腠理

指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指皮肤与肌肉交接的地方,又称“皮腠”。

大肠

六腑之一,又称“回肠”(一说回肠还包括直肠、肛门)。其主要功能是接受由小肠消化吸收后运送下来的化物,及收其中剩余的水分和养料,使之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所以大肠又叫“传导之官”,主要是传泻糟柏,为整个消化的最后阶段。大肠有病,可以影响大便的次数和性状。

大节

指人体的大关节。指手指与足趾的第一节。

大肉

指臂腿肌肉。

丹田

道家有称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认为这个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处。气功意守部位名词。其部位有三:脐下的叫“下丹田”,心窝部的名“中丹田”,两眉之间的称“上丹田”。

六腑之一。胆主要是贮存胆汁并输出胆汁以帮助消化,它不与外界直接相通,不直接参与传化水谷,和胃肠的功能有别,所以又把它列为“奇恒之腑”。由于胆内贮存由肝分泌出来的胆汁(王叔和《脉经》指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此较洁净的,含有精气,故又称“精汁”,不同于肠道和膀胱申的糟粕、排泄物,故有“中精之腑“,“中清之腑“之称。而胆又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和胆这两方面的作用相配合,说明胆和肝和部分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关。此外,胆和肝内寄“相火”(是和心的“君火”相对而言),病理上容易产生“火”的症象。

肾气通于耳,肾气和调,耳就能发挥正常的听觉功能。年老肾气亏虚,往往失聪。耳又是肾脏的外候,某些外耳的变化和肾有关。耳部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等经脤循行于此(其中胆、胃、三焦三经经脉均入耳中)。

五脏之一。肺主要是主呼吸的,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呼出浊气,吸入清气,清气又和饮食经消化后产生的“谷气”相结合而输布,供养人体脏腑器官各部分,并能统管全身之气。肺还有调节体液和通调水道的作用,人体内水液运行,与肺气的作用有关。肺气宜清宜降(“肺主肃降”),如果肺经受邪或肺气失降,可以产生种种病症。同时,鼻是肺的门户(“肺开窍于鼻”),为气体出入的通道;肺又与肌表抵抗力关系密切(“肺主皮毛”),肺气虚,往往影响肌表的抵抗力,体表受到风寒的侵袭,可以引起肺的症状。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辅助心脏所主的血液运行,可见心肺之间的密切关系。

肺系

指喉头气管(承澹?《校注十四经发挥》)。指肺与喉咙相联系部位(中国医学院主编《针灸学讲义》)。肺的附属器官如气管、喉、鼻道等连成了呼吸道,统称“肺系”。

分理

指外连皮肤的腠理。泛指肌肉的纹理。

分肉

指肌肉,前人称肌肉外层为白肉,内层为赤肉,赤白相分,或谓肌肉间界限分明,故名。指皮内近骨之肉与骨相分者。穴名,即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三分,属足少阳胆经。

五脏之一。肝是贮藏血液的脏器,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能起调节的作用。肝性如木,生疏泄条达(条达本是形容树木无拘束地生长,枝条畅达。联系到人体,肝气条达,气血就此较舒畅,条达的前提须靠肝气的疏泄作用。肝的疏泄,还有帮助脾胃消化和帮助脾气散精等作用)而忌抑郁,否则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病症。“肝主谋虑”,说明肝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肝联系到情志则主“怒”,当受到精神刺激时,容易产生恼怒,头胀等症。肝还主管筋的活动(所谓“肝主筋”),为“罢极之本”(使人能耐受疲劳)。“肝开窍于目”,不少眼病须从肝论治。

膏肓

膏,心下之部;肓,心下膈上之部。膏肓主要指病位的深隐。古人认为病位深隐,用药物、针灸都不能起多大作用。所谓“病入膏肓”,有“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意思。足太阳膀胱经穴名,在第四椎下,近第五椎上两旁去脊各三寸处。

即横膈膜,由此分胸腹腔,为心肺与胃肠的分界。中医认为膈的作用可以遮膈胃肠消化饮食所产生的浊气,不使浊气上熏心肺。通常膈随着呼吸而升降运动,十二经脉中,有很多经脉是上下贯串膈膜的。

孤腑

指三焦。六腑中惟独三焦不与五脏相配合,故名。

孤脏

指脾脏。《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意思是说脾土居中央,寄旺于四季。指肾脏。如《素问.逆调论》说:「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这里的“一水”是指肾水,一个肾水不能制胜肝、心二阳之火,有孤军作战的意思,故名。

骨在人体主要起支架作用。骨内藏髓,髓为肾所藏的精气所化生,能滋养骨骼,所以骨骼的生长和功能情况,取决于肾气的盛衰。同时牙齿是骨之余气(所谓“齿为骨之余”,实即肾气的一部分)所生,故牙齿的生长和功能如何,均和肾有关。

骨度

骨骼长短和大小的度数,是古人测定人体周身部位和骨骼的长度、大小的标准数值,并可作为测量人体部位(主要是穴位)的重要参考依据。

广肠

指直肠。

颃颡

颃,音航;颡,音嗓。为咽上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亦即软口盖的后部,此处有足厥阴肝经通过。

毫毛

皮肤上的细毛。眉毛中的长毛。

喉腔内近气管上端处为喉。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喉者空虚,主气息出入呼吸,为肺之系,乃肺气之通道也。」

喉底

即咽后壁。

喉关

喉关由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所组成。喉关以内(如咽后壁、会厌等)为“关内”,喉关以外(如上腭、面颊内侧和齿龈等)为“关外”。

喉核

即扁桃体,位于喉腔内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

喉咙

泛指喉腔。与喉同义,《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说明它在喉腔内、气管上的部位,是呼吸的要道。

肓膜

指心下膈上部位之脂膜。指肠外之脂膜(肠系膜)。

会厌

又称“吸门”,覆于气管上口,发声则开(《灵枢.忧恚无言篇》称之为“声音之户也”,咽食则闭。

与肉同义。指体表连于皮肤(包括皮下组织)的肌肉。

肌腠

指肌肉的纹理,相当于肌肉的组织间隙,又名“肉腠”或“分理”。泛指肌表腠理。

筋膜

肌肉之肌腱部份,附于骨节者为“筋”,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筋和筋膜的生理功能是由肝主持的,并由肝血供给养料,故有“肝主筋”之说。

筋之府

指膝部。筋是主管关节屈伸的,膝是大关节之一,膝部周围有不少强固的肌腱(筋)附着,膝外侧下的“阳陵泉”(穴名)又有“筋会”之称,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精明之府

指头部。五脏六腑的精气(或精华)皆上会于头面部,其中尤以人的眼睛,其外观的神态及光华,最能反映脏腑的机能状况,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九窍

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眼二、耳二、鼻孔二、口、舌、喉。(见《难经.三十七难》)。

九脏

指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合称“九脏”(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空窍

指人体与外界相通达的孔窍,包括九窍在内。

口、唇、齿、龈、舌

口,饮食从口而入,言语从口而出,“脾气通于口”,脾的功能调和,则食能知味。口外有唇,又称“飞门”,由于脾气“散精”的作用,加上脾能统摄血液,把“营气”输布于全身,口唇色泽鲜明与否,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唇内有齿,牙齿又称“户门”,其生长情况和坚固与否和肾有关,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的作用主要是嚼碎、嚼烂食物,使之有利于消化。而唇、齿在发音、讲话中,也起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包住牙根的肉叫龈,即齿龈,足阳明胃经人于齿龈,看些齿和龈的病症可以互为影响。舌在口腔内有很重要的作用,既能辨别五味,帮助把咀嚼过的饮食运送到咽喉部,又是“音声之机”,舌在口腔内的转动对发音、讲话起重要的作用。同时观察舌的变化(包括舌体、舌苔等方面)有助於了解疾病的情况,是望诊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六腑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腑一般是指腹腔中那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功能,所谓“传化物而不藏”。中西医论述六腑的功能,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但也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三焦是中医脏腑学说所独有的;又如中医所说的六腑,联系到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其功能就可能和解剖学上同名的腑不完全相同,以胆为例,胆附于肝叶之下,是贮藏胆汁的,它和其他腑之传化水谷、糟粕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胆和肝相表里,“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说明肝、胆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而胆和肝在病理上又都易产生一些“火”的症候,这些说明和现代解剖学上所说的胆还是有区别的。腑和脏的配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胆合肝、胃合脾、大肠合肺、小肠合心、膀胱合肾、三焦合心包络。

六脏

通常是指心、肝、脾、肺、肾、心包络。《难经.三十六难》将五脏中的肾分为左右两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称之为“六脏”(即心、肝、脾、肺、肾、命门)。

指脉管。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它和心脏以及其它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输送营养和气血循环的联系。

脉度

经脉长短的度数,也就是古人测定人体经脉长度的一种数据记录。

苗窍

指鼻为肺窍,目为肝窍,口唇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

命门

有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命门学说是脏腑学说的组成部份。在五脏中大都是单一的脏器,只是肾是两枚,古代医学家多推崇《难经》“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的说法。但宾际上两肾从外形到组织结构均无差异,故虞搏《医学正传》反对这种说法,认为不可独指右肾为命门,主张两肾“总号为命门“。有的根据命门穴在十四椎下陷中的部位,认为命门是在两肾之间,具体体现为“肾间动气”(指两肾间所产生的人体动力来源。),也就是命门之火。因为肾为“水脏”,这是水中之火,乃先天之真气,此气自下而上,与后天的胃气相接,由此而生生不息。命门的作用,概括而言:命门为元气的根本,是人体产生热能的发源地;能帮助三焦的气化;命门之火有煖脾胃,帮助饮食消化的作用;和人体的性机能和生殖系统密切相关,命门之火(属相火)不足或偏亢,均可产生病态;有纳气作用,与呼吸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据中国某一医学院脏象专题研究会有关肾的研皖,发现六种不同的疾病,凡辩证为肾阳虚者,均有尿17羥(按:这是一个字)皮质类固醇值低下的现象,在採用ATCH二日静脉滴注试验后,发现肾阳虚病人半数为延迟反应,提示肾阳虚病人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以此假定再试用于临床,在虽无明显肾虚症状的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低下及长期用激素不易撤药的哮喘患者(这类患者已知有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性低下,试用前停用激素)的二种疾病例证中,採用补肾治疗,获得显着疗效,说明这一假定得到了实践的初步验证。

牡脏

五脏中之属于阳者为牡脏。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属阳,故称心、肝二脏为牡脏(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五脏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充分发挥正常的视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素问.金匮真言论》又说:「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说明眼的生理功能和五脏的精气、肝血的调节有密切的关系。

目系

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胳,有手少阴心经联系于此。

募原(膜原)

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这是指胸膜与膈肌之间部位。吴又可《瘟疫论》指出:「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募原着,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景日昣《嵩崖尊生书》认为:「原者,广野之意;在脏腑之外,与胃相近。

《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可见脑的产生和肾有密切关系,因为肾是藏精之脏,精(包括先天的肾精和后天水谷化生的精气)又能生髓,髓汇集于颅腔内形成了脑,故脑又称为“髓海”。脑是主管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它既然是由肾精产生的,那么肾精充实,不仅肢体轻劲有力,更重要的是,脑的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脑的一些功能和心、肝、肾等脏腑相联系,说明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脑的疾患为什么在治疗上要从心、肾等脏看手的原因。

女子胞

又称“胞宫”、“胞脏”或“子脏”,通常认为就是子宫。然而从女子胞的实际功能来说,是概括整个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其主要功能是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五脏中的肾、肝、心、脾,经络中的冲、任二脉密切相关。如女子不同年龄月经的变化就和肾气的盛衰直接有关。肝是藏血之脏,心主血液运行,脾是统摄血液的;冲脉有“血海”之称,任脉则主胞胎,二脉流通,月经能按时来潮,而且容易受孕。但冲、任二脉正常功能的发挥,又是取决于肾的。故肾精和肾气的充旺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皮毛

乃体表皮肤和附于皮肤上的毫毛的合称。“肺生皮毛”,皮毛润泽是肺气功能和调的一种表现。皮毛和汗腺具有调节呼吸作用,皮毛受风寒等外邪侵袭,也容易内合于肺,产生一些呼吸系统的病症。

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所谓“脾主运化”。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营养,脾能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脾又能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使之正常运行。临床上消化机能的失调或一些慢性出血病症,常和脾病有关。脾气主升,能把饮食中的精气,津液上输于肺,然后再输布于其他脏腑以化生气血。通常所说脾有益气作用的“气”,就是代表人体机能的动力,而这种益气作用的产生,则有赖于脾能发挥正常的运化能力。脾能运化水湿,喜燥恶湿,说明脾和水液的代谢有关,脾虚水湿就客易停聚而产生一些病症。同时,脾还和四肢、肌肉等有关,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否则在这些方面也可以显示出病态。

牝脏

五脏中之属于阴者为牝脏,乃指脾、肺、肾三脏而言(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七冲门

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个冲要之门,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的上口)、“幽门”(胃的下口)、“阑门”(大小肠交界处)、“魄门”(肛门),合称七冲门(见《难经、四十四难》)。

七窍

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可以从七窍的变化中得到一些诊断印象。

奇恒之腑

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即子宫)。奇恒有异乎寻常的意思。奇恒之腑形体类似腑,作用又类似脏(因为有贮存精气的作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在人体中与一般脏腑的作用有所不同。奇恒之腑一般在人体比较深隐一些的部位,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基本上不和其他脏腑相配偶,又不贮藏浊物,其中只有胆是和肝相配合的.但胆汁清净不浊,所以也列入奇恒之腑。不过奇恒之腑也不是孤立的,比如脑和肾、心、肝的作用彼此协调联系,髓和骨的生长,有赖于肾所藏精气的充养;脉和心直接有关(心主血脉);子宫赖肾气而生长发育,女子行经、养胎等又需要血的供给,故子宫和心、肾等脏也有关。

气海

部位名称,有上下之分,膻中为上气海,是宗气会积之所;脐下“丹田”为下气海,是男女精气会聚之处。经穴名,在脐下一寸五分处,属任脉。

肉分

指肌肉的纹理而言。股肱间肌肉界限分明,叫“大分”;肌肉之间的纹理叫“小分”,故名。

三焦

六腑之一。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从部位而言,上焦一般是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病理生理的角度,还包括部位较高的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周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至于三焦的实体是一个争论未决的问题。《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出于胃上囗,并咽以上,贯膈而佈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认为三焦是“有名而无形”、张介宾《类经附翼》记载:「....及至徐遁、陈无择始创言三焦之形,云“有脂膜如掌大,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中出,夹脊而上,贯于脑,....”张氏本人则认为:「三焦为脏腑之外卫”,“所谓焦者,象火类也,色赤属阳之谓也。今夫人之一身,外自皮毛,内自脏腑,无巨无名,无细无目,其于腔腹周围上下全体,状若大囊者,果何物耶?且其看内一层,形色最赤,象如六合,总护诸阳,是非三焦而何?」虞搏《医学正传》认为:「三焦者指腔子而言,....总名三焦,....其体有脂膜在腔子之内,包罗乎五脏六腑之外也。」王清任《医林改错》以为“网油”即是三焦。唐容川《血证论》谓:「三焦,古作膲,即人身上下内外相联之油膜也。」以上是古代医家的一些主要论点,但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三焦在人体的气化综合功能,录出以备参考。

上窍

指头面部的孔窍。

舌本

即舌根,有足太阴脾经连于舌本,散于舌下。

神脏

神脏是指藏五脏之神的心、肝、脾、肺、肾,所谓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五脏既为神气所居,故名(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五脏之一。“肾为先天之本”,是藏精之脏.肾所藏的精,不仅藏本脏之精(即男女媾精的精气,为“先天之精”),还藏五脏六腑水谷所化生的精气(为“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肢体各部组织。肾所藏的精,来源于饮食的不断的补充,是维持人体生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肾精并能滋养骨和髓,《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故肾直接和脑、髓、骨的生长,发育和功能情况有关,肾精足,人体自然就会显得精力充沛。牙齿的健康和头发的生长、脱落和光泽,也和肾气的是否充实有关。肾有“纳气”的功能,因此和呼吸系统也有密切关系。有些腰部症状也和肾有关(因为肾在后腰部位,所谓“腰为肾之府”),肾在上“开窍于耳”,肾气调和,听觉就会灵敏一些;在下“开窍于二阴”(前阴指尿道或说包括精窍,后阴指肛门)。可见耳的生理病理和某些大小便异常须从肾的方面进行分析。肾主水,水液下行于肾,其浊液经肾的气化,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由肾保存于体内,故肾为体液平衡调节的重要脏器。肾有两枚,《难经.三十六难》认为左侧为肾,右侧为命门。肾主阴,属水;命门主阳,属火。故肾又有“水火之脏”之称。通常所说的“真阴”就是指的肾水;“真阳”就是指的肾阳,或称“命门之火”。

肾之府

指腰部,故“腰为肾之府”。临床上腰酸痛属于虚症者,大多由于肾虚(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十二节

指四肢的大关节,包括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股、膝踝关节。

十二脏

是脏腑的合称,又称“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肾、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见《素问·灵兰秘典论》)。

四海

指“髓海”(脑)、“血海”(冲脉)、“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见《灵枢.海论》)。

髓,主要是指脊髓,也包括骨腔内的髓质,由肾所藏的精气变化产生的。也就是说,肾能生髓,脊柱中的髓又与脑相通,故临床上髓、脑、骨的病症,往往从肾论治。

髓之府

指骨,骨内藏髓,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廷孔

指女子尿道口,有督脉联系于此。

六腑之一。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即消化饮食),由于胃受衲饮食,故又有“水谷之海”,“五谷之腑”或“太仓”之称。胃和脾相表里,它们的分工是:胃主受纳并消化饮食,脾主运化饮食精微,故脾和胃往往相提并论。胃的功能一般称为“胃气”。胃须将经过初步消化的饮食送到小肠;故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胃气不降,就会严重影响胃的功能产生种种病症。前人认为:“纳榖者昌,绝榖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把胃的功能看得十分重要。胃的内腔昨“胃烷”,胃腔中部叫“中烷”,胃的上口叫“上烷”,下囗叫“下烷”。

五官

指五脏与之相连的感受器,即鼻、眼、口唇、舌和耳,所谓“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篇》)。从诊断意义上来说,根据肝主青色,心主赤色,脾主黄色,肾主黑色,肺主白色的理论,认为五脏有病,望诊可见病色,同时会有相应的症候显露出来。如肺病常见鼻翼煽动;肝病者目发青;脾病者口唇发黄;心病者舌卷短,颧部发红;肾病者眼眶暗黑,或颧,颜面部均现暗青黑色。又如《灵枢.五色篇》:「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这里“五官”的含义,就是从诊所意义上说的。

五脏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脏一般是指胸腹腔中那些内部组织充实,并有贮存和分泌、制造精气功能的脏器(所谓“藏精气而不泻”)。我国医学对五脏的认识,有的是指实质脏器,有的主要的是指脏器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种种反映,因此和现代医学同名的脏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例如脾,相当于消化系统的部份功能,还包括部分代谢功能以及和血液系统有关的功能等等。又如心,既指心脏实体和有关循环系统方面的生理功能,又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如精神、思维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我国医学重视内脏的生理作用,并重视内脏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以及内脏之间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脏加上心包络,就是所谓的“六脏”。脏和腑的配合(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五中

指五脏(见《素问.阴阳类论》)。

下极

指肛门,在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名。指会阴。参见该条。面部望诊部位,在左、右侧目内眦的中间,古人认为望诊可以作为诊察心病时的参考。

小肠

六腑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进一步消化,把饮食中那些精华养料吸收后,通过脾的运化,滋养全身,并将消化后糟粕样的化物传送到大肠,而其中的水液则通过其他脏腑的作用而渗入膀胱,故小肠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分清别浊的作用。饮食的精华和糟粕,主要通过小肠的消化作用来加以分别。另外,小肠经和心经相表里,心经有热可以移到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等症候。

小心

语出《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医家对此看法不一。指心包络。马莳注云:「自五椎(心俞)之下可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包络....为小心也。」指命门。吴鹤皋注云:「下部之第七节也(指从尾椎向上数的第七椎),其傍乃两肾所系,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相火代君行事,故日小心。」膈俞穴。张志聪注云:「七节之旁,膈俞之间也,中有小心者,谓心气之出于其间,极微极细。」

五脏之一,是五脏中最重要的一个脏器,即所谓“君主之官”(可以体会为“首要之脏”)。“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但从生理病理的角度来看,更多的还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活动,所谓“心藏神”的神,是指人体高级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认为这些机能活动由心主管和体现。心和出汗也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汗为心液”,临床上有些自汗或盗汗的病症须从心论治,显示植物神经系统某些功能紊乱和心也有关系。此外,“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说明心的病症兴舌的变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心包络

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临床上急性传染病等因高热引起的神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在治疗上就是以“清心”为主,说明心包和心从辨证的角度来看是一致的,只不过反映病情的浅、深、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指形体。一些显露于外的,医生能够诊察到的形体变化,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时的参考。

形脏

形脏是指藏有形之物(实物)的胃、小肠、大肠、膀胱四个脏腑(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胸中之府

指背部。这里的“胸中”是指五脏,背部有五脏的腧穴,故名(见《素问.脉要精微论》)。

玄府

同“元府”,指体表的汗毛孔,又名“气门”(汗从肺气而宣发,故名)或“鬼们”(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肤而出,名魄汗,汗毛孔则名鬼门)。

悬雍垂

又称“悬雍”、“帝丁”、“帝钟”,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后缘游离,正中有一向下的突起部,俗称“小舌头”。

血海

指冲脉,以其为十二经脉所汇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脏,因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经穴名。在膝盖骨内缘上二寸五分处,属足太阴脾经。

血室

子宫。指肝脏。指冲脉。参见“热入血室”条。

血之府

指血脉。血聚于经脉之中,故名。

指口腔、鼻腔之后,食管以上的空腔处。郑梅涧《重楼玉钥》指出:「咽(音烟)者,咽(音验)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人在咽食时,食物经咽下入食管。

咽喉

指舌根后喉腔最宽处,是口腔与气管、食管之间的通道,全身有许多经脉循行或贯串于此。

咽门

在喉腔内,为咽入之门,饮食通周咽门下入食管。

阳脏

指患者为阳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清滋为宜。与牡脏同义。

阴脏

指患者为阴盛的体质,通常用药以刚燥为宜。与牝脏同义。

元神之府

语出(本草纲目)。指脑。元,有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府,指所在处。“元神之府”,说明脑是主管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

真牙

即智齿。《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又「(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即是说女子二十一岁、男子二十四岁左右,肾气发育已达到了成年人的程度,故智齿生长,牙齿也完全长齐了。

诸阳之会

指头部。人体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是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宗筋

三阴三阳的经筋(经筋是指十二正经和十二经别之外的又一循行系统,其特点是循行于体表,起于四肢末端的指爪,上行于四肢的腕、肘、腋和踝、膝、股之间,回环曲折,联贯于肌肉之间,上行于颈项,终结于头面)会合于前阴部,称宗筋。指男子生殖器。

宗筋之会

指若干肌腱的集合处,亦即经络循行中阴经、阳经会合于富有肌腱的大关节部位,如髋、膝关节。指男子生殖器。

宗脉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所主也。」

结语:通过上文的了解,我们认识了身形脏腑组织的相关知识,医学上专业的记载了脏腑结构,使得现代人们对医学,人体结构的研究都是有根有据的。要想学好医学怎么能不了解脏象呢?

拔罐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适应证

拔罐疗法对疮疡痈毒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

(1)拔罐形成的负压作用于脓腔,可使脓液充分引流,减少全身中毒性反应,促进创口愈合。

(2)避免在治疗深部脓肿和复杂多脓腔脓肿时大创口引流,减少病人痛苦,缩短引流创口愈合时间。

(3)促进脓栓脱落,缩短炎症周期,少用抗生素,从而大大缩短了病程。

(4)拔罐的温热效应及持久均匀的负压效应,改善了局部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了复杂创面和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的迅速愈合。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临床上早已从早期的疮疡发展到用来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100多种疾病。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从未用本法治疗过的疾病如白塞病、术后腹胀,以及一些疑难急症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甚至如心脏病、骨折等,使用本法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临床观察,本法对高血压、心绞痛亦有明显疗效。由于拔罐疗法所具有的独特医疗机理,其治疗疼痛性疾病更为见长。

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效果,无论是内科的头痛、腹痛、胆绞痛、风湿痛,还是外科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都可以用拔罐疗法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有的甚至只需一次治疗即可痊愈。

刺络拔罐的镇痛效果尤为显著。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疼痛多因经络阻滞,气血瘀阻。刺络拔罐能有效地去瘀行血,通经活络,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现代医学也认为,刺络拔罐刺激了某一局部的神经,调节了相应部位血管和肌肉的功能,反射性解除血管和平滑肌的痉挛,产生了明显的止痛效果。

另外,用本法治疗效果较理想的病证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冠心病、心律不齐、中暑、肺水肿、急性胃肠炎、胃痛、小儿消化不良、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头痛、胁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腰背痛、痛经、月经不调、乳腺炎、术后肠粘连、荨麻疹、带状疱疹、产后缺乳、牙痛、扁桃体炎、面瘫、毒蛇咬伤、疮疡初起、近视等。

2.禁忌证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

(5)肺结核活动期,妇女经期不宜拔罐。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

(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中医脏腑辨证方法


 

中医方面在治疗任何疾病的时候都是需要先做辨证的,通过中医辨证可以让我们更清楚自己到底该如何来治疗疾病,中医脏腑辨证是用来治疗肝脏类型的疾病,脏腑也就是五脏六腑,如果在辨证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地方都没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我们才能够放心自己的身体,这样的现象也是最健康的时候,那么中医脏腑辨证方法有哪些?

肝病辨证

(一)肝血虚证

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1)肝病症状:

a.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或夜盲(血虚不能上荣头目);

b.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血不养筋,虚风内动);

c.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肝血不足,冲任不充);

(2)血虚证:面白无华,舌淡,脉细。

(二)肝阴虚证

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肝虚热证。

(1)肝病症状:

a.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阴虚不能滋养头目);

b.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阴虚肝络筋脉失养);

(2)阴虚证: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鉴别:肝血虚与肝阴虚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但前者为血虚,无热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糊、经少、肢麻手颤等症;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于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症。

这些就是属于中医脏腑辨证的各种方法,如果治疗疾病之前先做这个脏腑辨证的话就可以彻底的检查清楚自己的疾病到底是什么类型的疾病,这样也更好的治疗疾病,让疾病更快的改善,而中医方面的脏腑在做辨证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决定辨证的目的。

肝气郁结证与脾气郁滞证鉴别


定义

肝气郁结证 

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职,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窜痛,妇女月经不调等症状。

脾气郁滞证 

凡由饮食停积,或寒湿、湿热之邪,壅遏中脘,以及情志不畅,肝郁犯脾,导致脾土壅滞所表现的证候。临床常见脘腹痞满胀痛,呕吐,纳差等症状。

病因

肝气郁结证 

情志抑郁,闷闷不乐,忧愁过度,使肝失条达、宣畅,气机疏泄不及而致肝气郁结。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惊恐、慌乱,亦可导致气机郁滞。肝病多与情志有关,肝主调畅气机,情志所伤多影响肝脏调畅气机的功能,而变生诸多病变。

脾气郁滞证 

暴饮暴食,饮食不化,停蓄中脘,壅遏脾气。或过食辛辣油腻,酿生湿热,或外感寒湿,蕴胃呆脾,脾气郁滞。若情志怫郁,忧思不解,肝失疏泄,脾伤气结则致气机郁滞不利,故《医门补要》说:“善怒多思之体,情志每不畅遂,怒则气结于肝,思则气并于脾,一染杂症,则气之升降失度,必加呕恶、胸痞、胁胀、烦冤。”

病机

肝气郁结证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柔顺,主调畅情志,储藏和调节血量,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若肝木郁滞,横逆克犯脾胃,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则可导致胃脘痛。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为呕吐。若肝木气逆犯脾,肝脾不调,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出现泄泻,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若肝失条达,肝气横逆,循经上攻头目,亦令头痛。若因恼怒或惊骇忿郁等情志因素,致使气机闭塞,肝气横逆,气逆于上,壅遏元神心窍,而见气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末厥冷等。若气郁不解,则为气逆,逆而为疝。肝气郁结证,日久不解,常可气郁化火,形成肝火上炎证,火邪耗伤阴血,则易导致肝血不足证和肝阴虚证,肝之阴血不足,阴不敛阳,则可出现肝阳上亢证,阳亢风动,肝阳化风,又可引起肝风内动。若肝血、肝阴不足,也可引发血虚生风和阴虚动风。总之,肝气郁结证,既可以导致肝血虚证和肝阴虚证,又是肝阳上亢证、肝火上炎证和肝风内动证的病理基础。肝病又多侵犯他脏,如肝郁克犯脾土;肝火上侮肺金;肝阴不足常累及肾精亏虚,而致肝肾阴虚;肝血不足,肝失所藏,心失所主,而致心肝血虚等等,其中以肝气横逆,延及他脏而常见。

脾气郁滞证

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外感寒湿和内生湿热均易困遏中土,脾失健运,变生气滞湿阻水停诸症。此外,食积、停饮,郁积中焦,亦导致脾气郁滞,气机不利。脾气郁滞,也更易导致痰饮、食积、水湿等病理产物的形成。因脾主运化,脾能胜湿,脾气被困,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反为痰浊、食滞、湿阻。“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交作”(《名医类案》)。若肝郁气滞,克犯脾土,脾失健运,则气滞湿阻,壅遏脾土,而病发鼓胀、胀满之证。

肝气郁结证,常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即肝木克土,若脾气壅滞,反侮于肝,使肝失疏泄,即土壅侮木,肝气郁结证和脾气郁滞证常可互相影响,终致肝郁脾壅并见的病理转归。

鉴别要点

肝气郁结证 

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乳房、少腹胀闷疼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善叹息,或颈项瘿瘤,或癥瘕积聚,或咽部不适,有物堵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妨碍饮食,或妇女经行腹痛,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淡苔白,脉弦。以情志改变,肝经循行部位(胸胁、乳房、少腹)所发生的胀闷疼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为临床特征。

脾气郁滞证 

脘腹痞满胀闷疼痛,不思饮食,呕恶欲吐,呃逆嗳气,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泻下物粘滞,便时腹部有胀痛感,苔腻,脉弦或滑。以脘腹痞满胀痛、呕吐、纳差、苔腻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肝气郁结证和脾气郁滞证,均为气机郁滞的病理表现。因而具备腹部胀闷疼痛,嗳气,脉弦等共同症状。但因病变脏腑不同,故临床表现各异。

肝气郁结证 

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功能发生障碍而郁滞不行。因气之运行及升降出入,贵在通畅,才能环流不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一有郁滞,则升降失职。若肝经经气郁滞,则肝经所循行部位的胸胁、乳房、少腹就会出现胀闷疼痛,且因气之聚散无常,故走窜攻痛,痛无定处。因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嗳气。肝喜条达柔顺,肝郁气结,失其条达柔顺舒畅之性,则精神抑郁,甚者急躁易怒。情志不畅,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而肝气郁结往往因调节情志的功能失职出现消沉抑郁的状态。因此,情志活动失常既可以导致脏腑疾病,又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气行不畅,叹息则郁结得以散达,故善叹息。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气交阻,搏于咽喉,则为梅核气。肝气郁滞,脉络不畅,气郁痰凝,搏于颈项,则为瘿瘤,甚者气滞血瘀,瘀痰搏结,而肿痛质硬。肝气郁滞,气病及血,瘀血内结,则可见腹内癥块。血瘀为患,冲任失调,则见痛经,经闭,月经不调等症。舌淡苔白,脉弦为肝郁之象。

脾气郁滞证 

多因有形邪气(食积、水湿、痰饮)和无形气滞,阻塞中焦,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如水湿、痰饮、食积停留中脘,气滞不行,中焦不能转输运化水谷,加重了病理产物的蓄积,故脘腹痞满胀闷疼痛。《病机汇论》对积滞腹痛结合病因病机亦做了详细的说明:“腹痛之病其因有三,曰寒凝气结食滞而已。盖腹中为至阴之地,脾胃大肠小肠居之,胃主盛受而脾主运行,小肠腐熟水谷而大肠传化糟粕,一或形寒饮冷饱食太甚,忧思过度,皆足以阻其四运之轴,于是乎三焦否塞,升降无权,六府不行出入斯阻而腹痛之证作矣……”脾与胃互为表里,气滞于脾,胃失和降,受纳不及,气逆于上,故不思饮食,呕恶欲吐,呃逆嗳气;脾气郁滞,气机不畅,不得宣达,胃失通降,大肠传导失司,糟粕内停,不能下达,故大便秘结,因而,尤在泾认为便秘是“气内滞而物不行。”因水湿、痰饮、食积,内停中焦,下注大肠,则泻下物粘滞不爽,气滞腹中,则排便时自觉腹部胀痛。苔腻,脉弦或滑,为痰湿、水停、食积、气滞之象。

肝气郁结证和脾气郁滞证,就其临床症状而言,虽然均有腹胀痛,但前者是因肝经经气不舒,尚兼有胸胁、乳房胀痛的症状;而脾气郁滞证,因实邪壅滞中焦,仅有腹部症状,即腹痛兼有腹部痞满的症状。二者虽然均有嗳气,因胃失和降使然,但单纯的肝气郁结证,其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并不严重,而脾气郁滞证因脾与胃互为表里,同居中焦,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等诸多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故消化、吸收的功能失调症状却很突出,不仅表现为嗳气,还有恶心呕吐,呃逆(胃气上逆动膈),受纳功能失调的不思饮食及气滞胃肠、通降失司、糟粕内停的大便秘结等症状,其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较之肝气郁结证,明显加重。但情志因素的增减变化,对于肝气郁结证的胸胁、乳房、少腹胀痛以及痛经却很敏感,若心情愉快,诸痛得减,若恼怒忿闷则诸症加重,而脾气郁滞证,往往因食积、湿停而加重症状。

就病机病势而言,肝气郁结证的主要病机是肝的疏泄功能失调,经气不利,肝失条达柔顺之性,甚则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或气郁生痰,痰气交阻;脾气郁滞证的主要病机表现为脾被邪困,失其健运,气机升降失职,胃失通降,肝脾不调。二者均为实证,均因气滞所致,均可有脾胃运化功能失调的症状表现,但肝气郁结证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是肝郁脾虚的病理转归,而脾气郁滞证的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是本脏受病,邪气困脾的病理体现。肝气郁结证,病位在肝,常可影响脾和胃,脾气郁滞证,病位主要在脾胃。

肝气郁结证和脾气郁滞证,就其病因病史而言,前者多因情志不遂,忧郁恼怒,突然的精神刺激等情志因素而引发,故有平素精神消沉,闷闷不乐的病史;后者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宿食停积,或寒湿、湿热之邪内困脾胃,或饮停、湿阻等病理产物蓄积中焦,或肝郁及脾,肝脾不调等因素,从而形成脾气壅滞证。

肝气郁结证,临床治疗宜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脾气郁滞证,治疗宜开郁导滞,健脾消积,方用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故《医旨绪余》云:“土郁夺之,土郁者,脾郁也,夺者,攘夺之谓也。……又如腹中窒塞,大满大实,以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承气汤下而夺之,是中满者泻之于内也,饮食伤脾,痞闷,痰涎日生,以橘半枳术丸;忧思痞结,不思饮食,腹皮微急,以木香化滞汤、消痞丸消而磨之,亦攘之之意也。

脏腑辨证治咳嗽


咳嗽是冬季常见病,对于咳嗽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仅从脏腑辨证来说,《素问咳论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以下就从五脏入手,介绍不同类型咳嗽的辨证方法。

心咳:表现为咳嗽,咳吐白痰。咳嗽时伴有胸闷,心慌,胸口疼,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舌尖红等。治宜舒胸养心止咳,药用养心丸、镇咳散、清心止咳汤。

肝咳:表现为咳嗽,有少量黄痰。咳嗽时伴两胁下疼,胃脘不适,心烦易怒,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治宜清肝泻火止咳,药用舒肝丸、泻肝丸、黛蛤散、清肝止咳汤。

脾咳:表现为咳嗽,咳吐白痰,量多。伴有胃脘不舒,食欲不振,胃脘疼痛隐隐连及肩背,倦怠乏力,眩晕,舌质淡,苔白。治宜益气健脾止咳,药用健脾丸、归脾丸、橘红丸、健脾止咳汤。

肺咳:表现为咳嗽,咳吐白痰或黄痰。伴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喘息,咯血等。治宜宣肺理气、化痰止咳,药用宣肺丸、清肺丸、鱼腥草合剂、宣肺止咳汤。

肾咳:表现为咳嗽,咳吐白痰。伴有腰膝酸软乏力,腰背疼痛,肢冷,尿失禁等。治宜滋补肝肾止咳,药用六味地黄丸、麦味丸、补肾止咳汤。

心热证


证名因心经有热而见面赤,络脉血溢,烦躁,睡卧不宁,口舌生疮的病症。《素问痿论》: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抵心属火而恶热,其受病则易以生热,热则血气壅滞,故烦躁,寝卧不得安宁,口舌生疮,头痛颊赤之类。心热有虚实之分。参见心虚热证、心实热证条。

心虚热症

①心经虚热的病症。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症见惊悸心忪,虚乏气短,睡卧不安,多汗等。方用茯神丸、熟干地黄汤等。

②劳热之一。《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心热,微按之皮毛之下,肌肉之上乃得,心主血脉也,日中尤甚。必兼烦心掌热而呕,善笑,善忘,善惊,不寐,筑筑然动,舌破,消渴,口苦,心胸间汗。治宜养心清热,可选用大五补丸、清心莲子饮等方。参见劳热条。

心实热症

心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病苦闷,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曰心实热也。《太平圣惠方》卷四列述其症候为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治宜清热泻心为主,可选用竹沥汤、黄连泻心汤等方。

心热

①病证名。泛指心的各种热性病证。又称心气热。火气通于心,而心主血脉,藏神,故心气亢盛多表现为火热之证,影响神志及血脉。症见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愦,面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脉数等。治以清心泻火为大法。

②五脏热之一。由心热引起的证候。《小儿药证直诀》: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证治准绳幼科》: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口秽,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阴证发斑


病证名发斑属于虚寒者。《阴证略例阴证发斑》:阴证发斑,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红。若作热疾,投之凉药,误矣。此无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独熏肺,传于皮肤而斑点。但如蚊、虻、蚤、虱、咬形状,而非锦文也。治宜调中温胃,加茴香、芍药,及大建中汤之类。

脾胃虚寒8妙方

1、禁生冷

禁生冷内容:

少饮冷饮、少吃冰淇淋、少吃水果、少吃凉拌食物,少用冷水洗浴、少穿透薄衣服、少穿凉拖鞋、少吹电扇冷空调、少开门窗入睡、少睡凉席、少露宿、避免淋雨、少穿湿衣服、少游泳、少接触玻璃铁器等。

与禁生冷内容类似的有:

少食绿豆、鸭、螺丝、螃蟹等寒性食物,少用牛黄解毒丸、三黄片等泻火药,不宜过度使用消炎药,特殊岗位如地下室、井下、冷库、山里、骑摩托车等应增加防寒措施。

2、艾灸保健

艾叶性温,驱风散寒,温经止痛,是温灸的主要材料,艾灸激活穴性,能温经散寒,驱风除湿,活血止痛。

随着随身灸、火龙罐、艾灸盒、无烟艾条的普及,艾灸保健变得更加安全简便,逐渐走向千家万户,成为虚寒体质必备保健品,艾灸大椎、足三里、神阙、关元、命门等穴均有很好的温补散寒功效。

(1)腹泻------常艾灸足三里、神阙、中脘。

(2)痛经------常艾灸关元、三阴交。

(3)肢凉------常艾灸关元、大椎、足三里。

(4)关节炎---常艾灸大椎、阿是穴。

(5)畏寒------常艾灸关元、大椎。

(6)腰冷------常艾灸关元、命门。

(7)背凉------常艾灸大椎、肺俞。

(8)膝痛------常艾灸大椎、足三里、阿是穴。

(9)贫血-------常艾灸足三里、血海。

3、中成药保健

(1)虚寒胃痛------附子理中丸、黄芪健中汤类。

(2)虚寒痛经-----艾附暖宫丸类。

(3)虚寒腹泻-----四神丸、附子理中丸、补脾益肠丸类。

(4)虚寒咳喘-----金匮肾气丸、真五汤类。

(5)虚寒呕吐-----理中丸类。

(6)虚寒腹痛-----附子理中丸、吴茱萸汤、健中汤类

(7)虚寒痰饮-----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类。

(8)虚寒心悸------桂甘龙牡汤、瓜蒌薤白汤、参附汤、真五汤类。

(9)虚寒多寐-----附子理中丸类。

(10)虚寒腰痛-----金匮肾气丸类。

(11)虚寒阳萎-----金匮肾气丸类、左归丸类。

(12)虚寒水肿-----金匮肾气丸、真五汤类。

(13)虚寒痹痛-----乌头汤类。

(14)虚寒痛经-----温经汤、艾附暖宫丸类。

(15)虚寒流涕-----温肺止流丹类。

4、中草药保健

常用温阳散寒中草药有附子、干姜、桂枝、人参、肉苁蓉、鹿茸、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骨碎补、肉桂等,应在医师指导下对症选用,防止温补上火

5、穴位保健

常用温阳散寒穴位有气海、关元、足三里、百会、肾俞、神阙、命门、大椎等,应多灸。

6、饮食保健

常用温性食物有牛肉、羊肉、狗肉、生姜、白胡椒、葱蒜、酒类、辣椒等,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提倡热饮热食。

7、药膳药酒

常用驱寒药膳有当归生姜羊肉汤、附子羊肉汤等,常用驱寒药酒有苁蓉酒、人参鹿茸酒、天麻杜仲酒等

8、护阳散寒小巧门

(1)用结实粗棉部缝成小方袋,中间有隔层,一层粗盐一层艾绒封口,用微波炉加热后热敷大椎、神阙、命门、关元等穴位,能温阳散寒,艾盐袋可反复使用,不用时,晒干装塑料袋防潮。

(2)用随身灸常灸大椎、足三里、关元等穴能温阳散寒,防止阳气受损,并可提升免疫力,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老年人手足不温,夜尿清长,气短足肿等,可常服金匮肾气丸温阳利水,纳气平喘。

(4)长期足凉可用中草药附子、干姜、桂枝、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透骨草、防风、威灵仙等煎水浴足,有很好温经散寒作用。

(5)家住乡村虚寒体质朋友,建议在家修建节能火炕,天凉常睡火炕,能温阳散寒,防止阳气受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6)中医认为女人属阴,最易感受风湿寒邪,故女孩少食生冷食物,天凉多穿衣服防止痛经,女性经期、产褥期禁生冷,绝经期科学合理补钙,防止骨钙流失导致关节炎。

(7)房事后不宜吹风扇冷空调,不宜冷饮冷食凉水洗浴,防止肾阳受损。

(8)动生阳,静生阴。适当活动、气功太极有益生阳,并可增强体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