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汤煲汤

2019-10-20 │ 养生汤煲汤 养生汤煲汤食谱

二陈汤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养生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也更是我们生活中必须去实践的。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二陈汤,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陈汤我们光听名字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顶多猜是两个姓陈的人熬的汤药,或者是一个姓陈的人发明的用陈皮熬制的一种汤药,其实都不是,想知道的朋友可以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以下介绍的内容大家感兴趣。

【方剂名】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g) ,白茯苓(9g) ,甘草炙(4.5g)。

【用法】

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方解】

本方证为脾失健运,水湿凝聚成痰犯肺所致。湿痰犯肺,故咳嗽痰多易咯;痰阻气机,胃失和降,故胸膈满闷,恶心呕吐;湿困脾阳,则肢体困倦;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痰浊凌心,则为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均为湿痰之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为臣药。

君臣相配,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使湿祛痰消,治其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煎时加生姜降逆止呕,又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使散中有收。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的通用方剂。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禁忌】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附方 导痰汤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120g,天南星(细切,姜汁浸)、枳实(去瓤)、橘红、赤茯苓各30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9g,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

痰厥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腻,脉滑。

出处

《传信适用方》。

附方 涤痰汤

组成

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7.5g,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6g, 橘红4.5g,石菖蒲、人参各3g,竹茹2g,甘草1.5g。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

涤痰开窍。

主治

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出处

《奇效良方》。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辅以茯苓甘草臣,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乌梅真。

结语:在上述文章的介绍下我们是不是对二陈汤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二陈汤和姓陈的人没有关系,这里的陈是指陈旧的意识,即年份越久效用越好,二陈汤主治咳嗽痰多和恶心呕吐,要使用的朋友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哦。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药二陈汤的功效


中药有很多种,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了解中药到底有哪些,因为中药的种类太多了,分不清楚中药的类型就无法给予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就无法真正的利用中药来给自己治疗疾病,中药中还有一种药物叫做二陈汤,二陈汤还可以用来帮助消化,开胃,对很多疾病有好的效果,那么这个中药二陈汤的功效到底有哪些呢?

【名 称】二陈汤

【出 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 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方 诀】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功 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 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用 法】上药呚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禁 忌】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方 论】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通过上面的介绍,让我们都知道了这个中药二陈汤的各种功效和作用,让我们了解到了到底该利用二陈汤来治疗失眠疾病,二陈汤是中药中很常见的一种的药物,当然,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治疗的时候都是不能盲目使用的,必须要合理的运用药物来治疗疾病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二陈汤这种方剂。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炮制】上为俰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拼音名】èr Chén Tāng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150克 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

【制法】上药为粗散。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备注】本方是治疗湿痰的要方。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橘红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 (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 山药(炒)车前 木通 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 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 木通 山桅 麦门冬(去心)车前子 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制法】上药锉为一剂。

【功能主治】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半夏(炒,去脐)枳实(炒)酸枣仁(炒)陈皮各6克 茯苓15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主顽痰所致的惊悸。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竹茹,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八

【别名】治中汤、补脾汤、正料治中汤

【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腹胀满,呕逆不食,自利不渴,因伤宿食,或吐后噫败脾气。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干,脉尺寸俱沉细;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中寒,饮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则膨亨,胀满呕逆;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通,或大病愈后,胸中有寒,时加咳唾;霍乱吐泻,泻血不止;脏寒冷气,腹痛肠鸣,下痢青黑;食积,心腹满痛;忧思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腹满痞闷,兼食积者;冷食粘滞。

【用法用量】治中汤(原书同卷)、补脾汤(《本事》卷九)、正料治中汤(《直指》卷二十六)。

【临床应用】伤寒劳复《本事》: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本方,佐以小柴胡得解。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引《指南方》

【处方】半夏(汤洗7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去痰和中。和中理气,健脾胃,消痰,进饮食。健脾燥湿,顺气和中化痰,安胃气,降逆气。主湿痰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心悸嘈杂,或咳嗽痰多者。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气郁痰多眩晕,及酒食所伤眩晕;食疟,诸疟。咳嗽呕痰;痰壅吐食。臀痈,流注。中风风盛痰壅。上中下一身之痰。疡痈,中脘停痰。痰多小便不通,用此探吐。痰嘈,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或兼恶心,脉象必滑;呃有痰声而脉滑者。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心痛,腹痛;膏粱太过,脾胃湿热遗精;脾胃湿痰下注而淋。妇人月水准信,因痰闭子宫而不受胎者。子眩。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二陈丸”(见《饲鹤亭集方》)。

【注意】热痰,燥痰,吐血,消渴,阴虚,血虚均忌用。

【各家论述】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虚燥症,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

【临床应用】1.气厥:倪维德治一妇病气厥,哭笑不常,人以为鬼祟所凭,倪诊脉俱沉,胃脘必有积,有所积必作疼,遂以二陈汤导之,吐痰升许而愈。此盖积痰类祟也。

【摘录】《局方》卷四(绍兴续添方)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干葛、青皮。

【功能主治】酒厥。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枳壳(麸炒)、牛膝(去芦)、猪苓、木通、山栀、麦门冬(去心)、车前子、黄柏(酒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咳喘,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玄参、升麻、桔梗、天花粉、牛蒡子(研)、连翘、当归、生地黄、赤芍药、黄连、白术、黄芩、青皮、紫苏梗、山栀仁。

【功能主治】弄舌喉风,哑不能言,舌出,常将手拿者。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一

【处方】陈皮、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白术(去芦)、苍术(米泔制)砂仁、山药(炒)、车前、木通、厚朴(姜汁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滑泻不止,灸百会1穴,天枢2穴,中脘1穴,气海1穴。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陈皮、半夏(姜炒)、茯苓(去皮)、甘草、加人参、白术、竹茹、砂仁、山栀(炒)、麦门冬(去心)各等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火呕吐。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清热二陈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苏子1钱半(焙,研)1钱,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杜仲(盐水炒)1钱,甘草3分(炙),前胡1钱,桔梗1钱,杏仁1钱(汤泡,去皮尖)。

【功能主治】伤寒夹痰,寒热往来,脉滑而喘逆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一

【处方】橘红5钱,半夏2钱,白芥子(炒)2钱(研),茯苓1钱,生甘草3分。

【功能主治】流注初起,皮色不异,唯肿唯疼,虽身体发热,内未作脓。

【用法用量】加阳和丸,同煎服。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处方】茯苓(去皮)1钱,南星(姜制)1钱,陈皮1钱,瓜蒌仁1钱,枳实(麸炒)1钱,桔梗1钱,栀子1钱,半夏1钱,黄芩1钱,甘草3分,木香5分(研),辰砂(为末)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一切痫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临服入竹沥、姜汁,磨木香,调辰砂末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陈皮、茯苓、法夏、甘草、桔梗、黄芩(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痰涎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感风寒,加生姜为引。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二陈汤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二陈汤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二陈汤中药方剂


二陈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治疗湿痰证,上下不通,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二陈汤中药方剂以及二陈汤的功效,二陈汤的用法,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二陈汤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方剂名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功效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方解

健运,水湿凝聚成痰犯肺所致。湿痰犯肺,故咳嗽痰多易咯;痰阻气机,胃失和降,故胸膈满闷,恶心呕吐;湿困脾阳,则肢体困倦;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痰浊凌心,则为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均为湿痰之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中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化痰,芳香醒脾,使气顺痰消,为臣药。君臣相配,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使湿祛痰消,治其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化痰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煎时加生姜降逆止呕,又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使散中有收。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的通用方剂。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1.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6g)陈皮三两(9g) 甘草炙,一两(3g) 茯苓一两半(4.5g) 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盅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或作汤剂加生姜五片,大枣l枚,水煎服。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肝胃不和,痰热内扰证。症见虚烦不眠,惊悸不安,或呕吐呃逆,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

2.导痰汤(《重订严氏济生方》):半夏汤洗七次,四两(9g) 天南星炮,去皮 橘红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一两(6g) 甘草炙,半两(3g) 生姜十片(3g) 水煎服。功效: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阻气滞证。症见痰涎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痛,头痛呕逆,喘急痰嗽,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3.涤痰汤(《奇效良方》):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 Sg) 枳实麸炒,二钱(6g)茯苓去皮,二钱(6g)橘红一钱半(4.5g)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4.5g) 竹茹七分(2g)甘草半钱(1.5g)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五片,水煎服。功效: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症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以上三方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有燥湿化痰之功。温胆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竹茹、枳实、大枣而成。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枳实降气消痰除痞,二者药性偏凉,故适宜于肝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导痰汤由二陈汤去乌梅,加天南星、枳实而成。天南星增加燥湿化痰之力,枳实增强理气化痰之功,故其燥湿化痰行气的作用较二陈汤为著,适宜于痰浊内阻,气机不畅之痰阻气滞证;涤痰汤又在导痰汤的基础上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增加开窍扶正之功,适宜于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之证。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辅以茯苓甘草臣,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乌梅真。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二陈汤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二陈汤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二术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二术二陈汤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主呕吐清水如注。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四

【别名】苍白二陈汤、二陈二术汤

【处方】苍术(土炒)1钱,白术(土炒)1钱,半夏(滚水泡7次,姜制)1钱,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健中燥湿。主脾失健运,痰湿不化,呕吐清水,头痛。脾虚痰食不运。湿痰头痛,脉弦细。

【用法用量】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卷八)、二陈二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脾亏,痰湿闭遏清阳,不能分布营卫以奉上于头,故头痛经久,已成头风。苍术燥湿强脾,兼擅升阳;白术助脾燥湿,力主健运;陈皮治生痰之由;茯苓渗湿,杜生痰之源;半夏燥湿化痰,兼醒脾胃;甘草调中缓逆,且和诸药也;生姜煎服,使脾健气调,则痰湿自化,而清阳敷布,头痛无不自止。

【摘录】《医统》卷二十四

【处方】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

【功能主治】便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二术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二术二陈汤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二陈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


导读:二陈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二陈汤,中医方剂名。那么二陈汤的标准配方是什么?二陈汤的标准配方,下面具体来看看吧。

【方剂名】

二陈汤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标准配方】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畋咀,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粗末,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方歌】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方解】

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

【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配伍特点】

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加减化裁】

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使用注意】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2、方论选录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令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

以上就是二陈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加减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二陈汤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加减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加减二陈汤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丁香30克 半夏 橘红各150克 茯苓90克 炙甘草4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7片、乌梅1个,煎至13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处方】橘红(去白)1钱,半夏(制)1钱半,白茯苓(去皮)1钱,贝母1钱半,枳实(炒)1钱,白术(去芦)1钱2分,连翘5分,黄芩(酒炒)1钱,防风(去芦)5分,天花粉7分,香附(童便炒)1钱,甘草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火气逆。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苍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酒芩(炒)1钱,香附1钱,陈皮半钱,茯苓半钱,威灵仙3钱,甘草少许(一方加羌活1钱)。

【功能主治】上焦湿热痰横行经络,手臂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加生姜2-3片,水煎服。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保命歌括》卷十五

【处方】橘红(以盐水浸,焙)1钱2分,枳实1钱,黄芩(炒)1钱,白术9分,贝母(炒)9分,香附9分,白茯苓7分,天花粉(盐水炒)7分,防风5分,连翘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老痰、燥痰、热痰。

【用法用量】上作1贴。水煎服。

【摘录】《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引《必用》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麦门冬、竹茹、炒黄连、炒山栀、人参、白术、当归、辰砂、乌梅、竹沥。

【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心苦时跳时止。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调辰砂末服。

【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二○

【处方】陈皮1钱,苍术8分,茯苓1钱,甘草2分,白术4分,枳壳7分,枳实3分,桔梗5钱,紫苏3分,薄荷2钱,香附7分,菖蒲1钱,荆芥6分,木通4分,川芎1钱,麦门冬5分。

【功能主治】痰、火、气。

【用法用量】用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8分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白茯苓、附子(童便浸)、木香、川芎、小茴(炒)各等分,甘草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气疝,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育婴秘诀》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洗泡7次)、白茯苓、甘草(炙)、枳实(麸炒)、橘核、栀子(炒)、山楂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七疝。

【用法用量】水煎,入生姜汁,热辣饮之。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六引朱丹溪方

【处方】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甘草8分,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竹茹2钱,砂仁8分,山栀3钱,麦冬(去心)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哕痰涎。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白茯苓1钱,苍术(泔浸,炒)1钱,白术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山栀子(炒)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芩(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八

【处方】枯芩2钱,川连1钱,橘红1钱,川贝1钱,茯苓1钱,桑皮1钱,前胡7分,枳壳8分,甘草5分,瓜蒌1钱。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痰喘,因火乘肺金者。

【摘录】《胎产秘书》卷上

【处方】陈皮、半夏(制)、山楂肉、枳壳、柴胡、神曲(炒)、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吐,或伤乳吐,或腹痛手足心发热,或作嗳气,或呕酸水,或作渴唇红。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法半夏3钱,广陈皮3钱,紫菀3钱,诃子3钱,桔梗2钱,牛蒡子3钱,五味子1钱,炮姜2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咳嗽,脉象沉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各家论述】此方以半夏为君,半夏炙熟,乃温和之品,亦止嗽之圣药,惟有中寒者用之最宜;佐以诃子、牛子、紫菀、桔梗能温胃化痰,五味子益肾,炮姜温中,陈皮开胃,甘草和脾。此剂纯用温和之药,益胃强脾,脾健而痰自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处方】二陈汤加苍术、南星、黄芩(酒洗)、羌活、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因痰因湿体肥者。

【用法用量】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五引朱丹溪方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甘草、黄芩(酒洗)、羌活、红花。

【功能主治】痰客太阳经,项强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五引朱丹溪方

最后提醒下加减二陈汤虽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好选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可以的放话,选择日常多注意饮食,因为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

黄连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黄连二陈汤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半夏(姜制)陈皮 茯苓 生甘草 黄连(姜炒)

【功能主治】清热祛痰,和胃止呕,治小儿胎前受热,面色黄赤,手足湿,口吐黄涎酸粘。

【用法用量】用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

【处方】半夏(姜制)、陈皮、茯苓、生甘草、黄连(姜炒)。

【功能主治】小儿胎前受热,面黄赤,手足温,口吐黄涎酸粘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

通过上面的关于黄连二陈汤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黄连二陈汤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加味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面对着医学的多元素发展,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施手段,其实,中药方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其副作用小,药材种类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荐。下面来看一下加味二陈汤。

【处方】法半夏10克,当归10克,昆布10克,海藻10克,白僵蚕10克,木通10克,陈皮12克,白术12克,白茯苓15克,苦参6克,黄连3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消肿散结。主脾运失健,痰湿凝结。(舌下囊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易玉泉方

【处方】半夏(姜制)1钱3分,茯苓1钱,黄连1钱,青竹茹1钱,生地黄(酒洗)1钱半,当归(酒洗)8分,陈皮(去白)8分,桔梗5分,甘草梢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主舌下肿结如核,或重舌、木舌及满口生疮。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五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芩、黄连、山栀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肠鸣。因火动其水,腹中水鸣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三

【处方】南星(姜制)1钱半,半夏(姜制)1钱半,苍术(米泔浸炒)1钱,黄柏(煨)1钱,陈皮1钱,茯苓8分,甘草5分(一方二陈汤加南星、香附、乌药、枳壳)。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积腰痛,脉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五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3分,酒芩1钱,羌活1钱,威灵仙3钱,南星1钱,香附1钱,苍术1钱半,白术1钱。

【制法】上锉1服。

【功能主治】臂痛,乃上焦湿痰横行经络所致。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芩(酒洗)、羌活、红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热客于太阳经,项强不能回顾,动则微痛,其脉弦而数实。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甘草、苍术、防风、川芎、白芷(一云白术)。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外邪霍乱。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1钱,苍术1钱,白术1钱,桃仁1钱,红花1钱,附子少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十指麻木,属胃中有湿痰死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二

【处方】当归(酒洗)1两,茯苓2两,川芎7钱5分,白芍药1两,白术1两,半夏(汤洗)1两,香附米1两,陈皮1两,甘草5钱。

【制法】上作10帖。

【功能主治】妇人肥盛不能孕育者。

【用法用量】每帖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医学正印》

【处方】甘草8分,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5分,南星、枳实、黄芩、白术、黄连、瓜蒌仁、桔梗、杏仁、山楂、柴胡(少佐)、贝母、金沸草、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食积夹痰,憎寒恶风,自汗,胸膈满闷,气上攻冲,头不昏痛,项不强,无热者。

【用法用量】年力壮盛者,先吐去痰,后服此药。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半夏8分,陈皮8分,白茯苓8分,甘草8分,藿香梗1钱,砂仁1钱,厚朴1钱,香附1钱,山楂肉6分,红豆蔻6分。

【功能主治】气郁伤脾,饮食停胃,以致呕吐。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白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厚朴1钱2分,桔梗1钱2分,枳实1钱2分,黄芩1钱2分,贝母(去心)1钱2分,苏子1钱2分,甘草2分,肉桂2分。

【功能主治】梅核气。六郁七情神思所伤,结成痰核,介介喉中,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陈皮、半夏、甘草、茯苓、山楂、香附、川芎、苍术、砂仁。

【功能主治】妊娠气不调和,饮食伤而气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香附、木通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忿怒气结,闭遏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后煎滓探吐,以提其气。

【摘录】《济阳纲目》卷九十二

【处方】陈皮1钱5分,半夏6分,茯苓8分,甘草3分,香附、木通、贝母、知母。

【功能主治】痰气壅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半夏(汤泡7次)半两,陈皮半两,茯苓半两,甘草1钱半(炙,锉),刮竹青4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热呕吐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引《经效良方》

【处方】人参1两,半夏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紫菀1两,紫苏1两,枳壳(炒,去瓤)1两,桑白皮1两,缩砂仁1两,白豆蔻1两,木香半两。

【功能主治】远年近日,气虚咳嗽,喘逆呕吐,不得安眠,甚危困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8分,去滓。临卧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德生堂方》

【处方】茯苓、半夏、陈皮、枳实、甘草、桔梗、杏仁、贝母、瓜蒌仁、黄连。

【功能主治】痰实结胸。喘咳,胸胁满痛,作寒热,脉洪滑,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处方】橘红(盐水浸)8分,半夏(姜汁炒)1钱5分,白茯苓(去皮)1钱3分,白术1钱3分,香附(盐水拌炒)7分,连翘5分,黄芩(炒)5分,枳实(麦麸炒)5分,前胡5分,甘草5分(炙),瓜蒌仁1钱,桔梗1钱,麦糵(炒)1钱。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治痰,理脾胃。主

【用法用量】《明医杂着》无枳实,主治脾胃气盛,痰多或喘。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处方】半夏2钱半,茯苓3钱,陈皮2钱,甘草1钱,苍术1钱3分,桔梗1钱。

【功能主治】脾经湿滞,痰甚而脉弦滑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6分,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八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半夏2钱,茯苓2钱,甘草1钱,川芎8分,蔓荆子1钱,北细辛3分。

【功能主治】痰厥头痛;或呕恶咳嗽,寸关脉滑者。

【用法用量】姜汁为引。

【摘录】《会约》卷六

【处方】陈皮5钱,半夏2钱,茯苓1钱半,生甘草7分,白芥子1钱。

【功能主治】流注、疬核、皮里膜外之凝痰。

【用法用量】《外科证治全书》:宜兼阳和丸用。

【摘录】《经验广集》卷一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防风、天麻、连翘、甘草。

【功能主治】麻后有痰。

【用法用量】麻后有痰而不吐痰者,宜用加味二陈汤去半夏、甘草,加贝母、栝蒌霜主之。

【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处方】二陈汤加羌活1钱,荆芥1钱,防风2钱,白芍2钱,苍术2钱,归身4钱,麦冬2钱,萆薢1钱。

【功能主治】(疒咅)瘰。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吴氏医方类编》卷三

【处方】麦门冬(去心)、前胡、栝蒌仁、陈皮、半夏(姜制)、茯苓、甘草(生)、枳壳(麸炒)、桔梗、杏仁(炒,去皮尖)、黄芩。

【功能主治】疮痘之火,炼液成痰,上壅气道。喉中作声。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处方】苍术(米泔浸)8分,白术(炒)8分,橘红8分,半夏(泡)8分,茯苓8分,川芎8分,香附8分,枳壳5分,黄连(姜炒)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食郁瘀滞,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8分,食前稍热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引丹溪方

【处方】陈皮(去白)5分,半夏(汤泡)5分,桔梗(米泔水浸)5分,川芎5分,白术1钱,黄芩(酒炒)3分,薄荷3分,防风4分,甘草(炙)4分,白茯苓(去皮)7分,桑白皮(蜜炙)7分。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小儿感冒发热,鼻流清涕,或咳嗽痰吐,病情沉重者。

【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服。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1钱,黄连1钱,干葛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晕,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山楂、神曲、桔梗、南星、枇杷叶、黄连、竹茹。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火停食,腐化酸水,吐出黄臭,或醋心不安。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临熟入姜汁1匙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五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升麻、柴胡、青皮、芍药、川芎、砂仁、神曲。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木乘土,胁痛或脾痛,有关脉弦,呕吐不已。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甘草、厚朴、香薷、黄连、山楂、麦芽、神曲、木通、泽泻。

【功能主治】夹暑伤寒吐泻。

【摘录】《幼科铁镜》卷六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杏仁(去皮尖)1钱半,白茯苓1钱,贝母(去心)1钱,半夏(汤泡)1钱,瓜蒌仁1钱,桔梗1钱,前胡(去芦)1钱,片芩1钱,枳壳(麸炒)8分,石膏8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泻肺胃火,消痰止嗽。主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处方】二陈加苍术3钱,白芷2钱,黄芩2钱,黄连1钱半,黄柏1钱半,白芍2钱半,椿根皮(炒)2钱半,萸肉2钱半。

【功能主治】带下属湿痰者。

【摘录】《胎产要诀》卷上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当归1钱,干葛1钱,元参1钱,黄芩8分,茯苓8分,黄连7分,甘草5分。

【制法】上锉,作1服。

【功能主治】内热恶寒。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一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术、黄连、远志。

【功能主治】怔忡惊悸,时作时止,心下有痰。

【用法用量】上水煎,加竹沥、生姜汁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五十四

【处方】半夏、陈皮、茯苓、黄芩(酒炒)、甘草、川芎、细辛、黄连(酒炒)、薄荷、苍耳子、胆南星。

【功能主治】头风,偏头风。

【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本方用法:上锉。加生姜,水煎服。

【各家论述】是方也,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治痰之二陈汤也;加南星之燥,皆所以治痰耳;而黄芩、黄连者,用其苦寒以治热也;若川芎、细辛、薄荷、苍耳,皆治风之品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是故用之。

【摘录】《医方考》卷五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姜汁炒)、栀子(炒)、苍术、川芎、香附、砂仁、神曲(炒)、山楂、木香少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胃中有火,膈上有痰,令人时常恶心,呕吐清水,作嗳气吞酸等证。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引丹溪方

【处方】二陈汤加僵蚕、全蝎、荆芥、天麻、菖蒲、远志、制南星。

【功能主治】痫症,痰盛而不矜下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姜汁、竹沥,早、晚服。7帖后加贝母、白术(土炒)。

【注意】忌猪、羊、鱼、面、鸡、鹅、酒色、猪肝、猪首、蹄爪、煎炒。

【摘录】《证治宝鉴》卷二

【处方】半夏5两,陈皮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砂仁1两,丁香5钱,生姜3两。

【功能主治】停痰结气而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陈皮2钱,法夏1钱半,茯苓3钱,甘草5分,茅术1钱,枳壳2钱,生姜1片。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兼能止呕。主妊娠恶阻属于痰湿者。症见胸脘胀闷,不欲食,食则呕吐涎沫,恶油腻,舌质淡,脉濡而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二陈汤加砂仁1钱,青皮半钱。

【功能主治】闻食气则呕。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处方】橘红7分,茯苓7分,半夏(汤泡洗)1钱,甘草(炙)3分,川芎8分,苍术8分,白术8分,山楂肉1钱5分,砂仁5分,神曲(炒)7分,香附子1钱,麦糵面(炒)5分。

【功能主治】导痰补脾,消食行气。主

【用法用量】上除神曲、麦糵面细研炒,另包,余细切,作1服,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盏,煎至1盏,调神曲,麦糵入内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丹溪方

【处方】陈皮2钱,法夏2钱(研),茯苓2钱,党参2钱,炙甘草2钱,川朴2钱(捣)。

【功能主治】痰证呃逆。因痰结于胸,丹田之气不能上升而然。

【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处方】橘红1钱,半夏1钱5分,茯苓2钱,白术1钱,苡仁4钱,枳壳1钱,砂仁1钱,苏梗1钱,花椒子24粒,生姜3片。

【功能主治】胃咳。咳而呕恶,甚则呕虫。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处方】陈皮、法夏、白术、白茯苓、苍术、厚朴、砂仁、车前、木通、淮药、甘草。

【功能主治】痰泄或多或少,时泄时止。

【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半,茯苓2钱,甘草1钱,桔梗1钱半,枳壳1钱半,麻黄(去节)8分,杏仁20粒(去皮尖),桂枝1钱。

【功能主治】肺感风寒,痰稠喘急,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生姜汁合服。

【摘录】《会约》卷九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半夏2钱,茯苓1钱半,甘草1钱,桔梗2钱,枳壳1钱半,桂枝1钱,杏仁(去皮)1钱,苍术1钱,当归1钱,紫苏叶7分,北细辛3分。

【功能主治】四时感冒,咳嗽,寒热,身痛,鼻塞;或病愈而咳痰,久不止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8分,水煎,热服。

【摘录】《会约》卷九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5分(炮),茯苓1钱,甘草(炙)3分,栀子(炒)1钱,黄连(姜汁拌炒)1钱5分,川芎1钱,白术1钱,干姜(炒)5分,苍术1钱,香附1钱,牡荆子(炒另研)1钱半。

【制法】上切细,作1服。

【功能主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时常胃口作痛,及恶心吐清水不快。

【用法用量】水2盏,加生姜3片,煎至1盏,稍热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三引丹溪方

【处方】陈皮1两,半夏1两,白茯苓1两,甘草5钱,丁香3钱,胡椒3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痰晕,或因冷食所伤。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同煎,不拘时热服。

【摘录】《得效》卷三

【处方】陈皮1两半,白茯苓1两半,半夏1两,白术7钱半,粉草3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妇人中脘宿有痰饮,受胎1月或2月,因经停气滞,呕吐择食,为恶阻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食前服。未效,加生姜汁。

【摘录】《得效》卷十四

【处方】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枳实(麸炒)1钱,黄连(姜炒)6分,山楂(去子)2钱,木香8分,青皮(去瓤)2钱,白茯苓(去皮)3钱,砂仁8分,甘草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气郁结,或饮食停滞而为痞满,按之,无块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