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季节养生

2019-11-06 │ 各季节养生 养生小常识简介

中医发展史一览 各朝大事件简介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注意养生,这种“恶”会报复我们的身体。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医发展史一览 各朝大事件简介”,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中医大事年表

传统中医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疗法独特,蕴藏丰富的实践经验。纵览历史发展进程,其医学基础早在二千年前已形成,历代医家继承前人知识,阐发其理论,使原有基础得到充实和发挥, 再结合各自的文化修养和医学经验,不断补充、创新,而形成现今的局面。总括来说,中医学的发展是以典籍注释为主导;利用前人奠定的基础为依据,将内容不断注释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认识这些发展进程,可深入体会中医的贡献。

传统中医发展进程,分为以下阶段:

1、医药起源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

3、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4、医药学全面发展

5、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

6、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7、近百年的医学形势

1、医药起源(远古 - 公元前21世纪)

原始人在采食过程中,发掘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氏族公社时期发明了火,衍生熨法和灸法。

当时的治疗手段常渗入巫术

黄帝与炎帝(神农)传说中的中医药始祖。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1700 - 1100年)

根据甲骨文记载,当时已有许多病症名称, 同时开始有除虫、洗澡、洗脸等卫生知识。

伊尹传说他精于烹调,是汤液的发明者。

扩展阅读

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


五代 (公元907~960年)

* 后梁 公元907-923年

* 后唐 公元923-936年

* 后晋 公元936-946年

* 后汉 公元947-950年

* 后周 公元950-960年

由于唐朝的崩溃,中国再次分裂,有一系列短暂的朝代在开封建立统治王朝,而其他地域也各自形成独立的州郡。

辽国 (公元 916~1125年)

辽国是由契丹部落在北方建立的强势王朝。宋朝时,必须支付极大量金钱给他们,以维持和平的关系及避免侵犯。

宋朝 (公元960 ~ 1279年)

* 北宋 公元960 - 1127年

* 南宋 公元1127 - 1279年

关于宋朝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北宋王朝始终未能完全统一中国,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及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部有吐蕃势力;南面又有大理及丁琏王朝。

这些政权及势力由始至终威胁宋朝。最后北面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于公元1127年挥军南下,迫使宋廷迁都至南方的临安,形成了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的局面。直至公元十三世纪末再次被蒙古统一。

宋朝在农业及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社会产生力提高,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一批城市中产阶层冒起,但他们大都沉溺在安逸奢华的生活。同时海上贸易亦因商队增加,以及陆路混乱而迅速扩展。

另一方面,很多新思想涌现了,对医学有一定的影响。儒学思想亦再次复活,哲学家称之为新儒学。

宋朝廷内的改革派及守旧派时有斗争,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1021-1068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著名的新法改革,促使医疗体系及有关机构改进,例如设立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等。

印刷术使医籍普及

虽然印刷术早在公元868唐代年间已存在,但在公元1040年,筚升将之改良为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此后医学及科学的著作大量出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还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很多医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都是经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宋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书籍。宋廷曾多次向全国征集资料,编成统一医籍发行全国。一方面整理了前代的本草文献,并总结对药物学之新经验;因而当时有大量本草药典出版,成为同期世界药物学领域中的先驱。

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太平圣惠方》是首部编著的大型方书,由宋廷任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于公元982年。

本书共载16,834个处方,并对方剂、药物、病证及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出版大量及多种类别的医籍,反映当时中医学获得全面发展。

药物的产生和发展史


养生导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发现药物。逐步积累经验的历史过程。

在原始社会的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不知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只是共同采集,成群出猎,过着巢栖穴窜,毛血是茹的原始生活。就在他们采集野果、种子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自然会误食某些有毒植物而发生呕吐、腹泻,甚至引起昏迷和死亡。如误食大黄,引起腹泻,吃了瓜蒂引起呕吐;当然也可能食用某些植物(如生姜)而使原来的呕吐得到缓解。

人们就是这样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步学会了辨别药物的方法。通过无数次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逐步认识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有治疗作用,哪些植物对热闹台体有害,有毒副作用,并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当进入的后期,由于弓箭的发明和应用,使在原始社会,人们狩猎和捕鱼时,也逐渐发现一些动物也有治疗作用。例如我国先秦时期有关地理物产的著作《山海经》中,有关治疗痈疽药物如何罗之鱼,食之己痈,有关防疫药物如青耕乌、珠鳖鱼、三足鳖,食之可以御疫的记载,就是我们祖先从动物食物中发现动物药的旁证。



在我国一些史书上,如《史纪纲要》中出现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淮南子修务训》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述,以及西汉贾陆的《新语卷上道基第一》、任防《记巽记》中有关神尝百草的传 说和古谚,虽属历史传说,但有其社会基础。

可以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从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鱼猎时代过渡到原始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神农无非是这一时代劳动人民的代表;尝百草正是反映了医药起源于劳动实践的认识过程;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祖先在发现药物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毋容置疑,神衣尝百草的传说,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艰苦历程的真实写照。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中药一词的出现确是近代的事情。我国长期以来以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本草一词首见《汉书》。为什么以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药,治病草也。五代时韩保异也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药最多也。这就是说,虽然中药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不同种类,其中以植物药最多,所以自古相沿袭,就把中药称为本草,同时记载中药理论知识的文献书籍,也多以本草命名。近百年来,由于西洋医药学的传入,为了区分两种医药学,始有中医、中药之称。

所谓中药,是指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包括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中药的应用既不同于一般天然药物,更不同于西药,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中药从采集加工、炮制、制剂到临床应用,都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的特色。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知识由早期的口耳相传,习习相因,师学相承,到有文字之后,才逐渐出现了有关记载药物知识的专书。从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中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以来,经过后世医药学家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涌现出大批各有特色本草学著作。这些著作是我国人民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古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做为防病治病有效武器长盛不衰的历史见证。

中药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如人参、鹿茸、附子、黄连、当归、大黄、甘草、黄芪等,都是驰名中外的药材,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据近代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所载,供临床使用的中药已多达5767种,医药部门统计,目前开发可供临床使用的中药已超过8000多种。中药的应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方法,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必须首先进行辩证,找出发病原因,抓住疾病本质,才能确立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结合药性特点,遵循方剂组成配伍法度,才能筛选药物,组成方齐。

前人把它概括为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法从证论立,方从法出。只有通过上述理、法、方、药完整的辨证施治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中药区别于西药、天然药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的应用还有着特殊的加工方法,这就是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对原药材必须经过挑拣修制,除去杂质及非用药部分,再切制成片、段、丝、块等不同形状的饮片,并通过蒸、炒、炙、煅不同的加工过程,才能入药用,这就是中药的炮制加工。

中国中医药60年坎坷发展史


中医药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为我国古今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走到了今天,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后,古老的中医药在新中国明媚的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原国家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田景福在采访中一直强调:回顾这一个甲子的变迁,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红线,那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重视。什么时候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什么时候中医药事业就发展得好。

中医中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完整思想体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溶于中华民族血液当中,代代传承。然而,明末清初之后,西方文化逐渐东传。中医初遇西医,被当作阻碍科学化的堡垒,受到近代一些文化名人的不正确指责。1912年北洋政府决定不发展中医教育,1929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取消中医。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医逐渐走向衰败,尽管还有50余万从业人员,已是风雨飘摇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1951年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决议指出卫生防疫工作的三大原则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充分肯定了中医中药的实践价值和重要作用。

1953年至1954年,全国各省区先后召开中医代表会议或座谈会,着重讨论组织和发挥中医力量、整理中医学术著作及中医进修问题。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1956年,中央决定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各建一所中医大学,全国先后开办了6个西医学习中医的高级学习班,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毛泽东号召下,人民公社时期我国成功探索出一个依靠群众、以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数以万计的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赤脚医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发中草药效能,发挥中医药特长,开创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新局面。在基层,在群众中,在一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再次焕发青春。针刺麻醉获得成功,引燃世界针灸热、中医热,也是继乒乓外交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力军。

但文革期间,中医药事业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严重冲击,中医药界大幅减员,大量珍贵文献被毁坏,中医药学面临着失落的危险。

中医文化 火针发展史研究


伴随着冬天的来临,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这个生活方式。对于中医的养生你们又有多少了解呢?中医养生一般有按摩、足疗、拔罐、针灸等。那么你又对它们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惑了,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火针的发展史,下面小编的具体介绍吧。

火针发展史研究

火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火针针具已经发展到电火针、电热针,治疗范围则扩展至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肿瘤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各个方面。然而,许多有关针灸学的教材没有论及火针或只有小篇幅的论述,有关火针疗法的专门著作也很少,这对火针的未来发展很不利,火针疗法还需要得到广大从事针灸研究的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再次重视。

火针古称其为燔针、焠刺、烧针、白针、煨针。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称之为火针疗法。此法为针灸之传统疗法,临床应用广泛,对许多疾病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发展论述如下。

萌芽阶段

对火针的针具、刺法以及其适应症、禁忌症有初步的描述,认为火针的治疗多局限于寒证,禁忌症是热证,对于经筋拘急及骨病可用火针治疗。

火针在《内经》中被称为燔针、焠刺,《灵枢官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日焠刺,《灵枢筋经》也云:治在燔针劫刺也。而对于火针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九日大针,长四寸,大针者,尖如挺,针锋微圆

在火针疗法的适应症上,《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寒痹者奈何?刺大人以药熨之,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经筋》中云:焠刺者,刺寒急也,说明火针可以治疗痹证、寒证。《素问调经论篇》曰: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焯针药熨。《灵枢经筋》云: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说明对于经筋拘急及骨病证都可以用火针治疗。

《黄帝内经》对火针的针具、刺法以及其适应症、禁忌症都初步的描述,认为火针的治疗多局限于寒证,禁忌症是热证,说明当时火针的应用并未得到较全面的推广,只是萌芽阶段。

发展阶段

汉晋唐宋时期,有关火针的论述已打破了《黄帝内经》的范围,对火针的刺法,适应症及禁忌症均有扩张,特别是火针已推荐用于内外科等各种疾患,但其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处于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

至汉代,火针的使用已渐广泛。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称其为烧针,其论述不仅扩大了火针的主治范围,用火针治疗伤寒表证,而且补充了《内经》中关于禁忌症的内容,提出了火针误治后的处理以及火针治疗后的处理。《伤寒论》对误用火针后的变证提出了补救的措施,如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等。此外《伤寒论》还指出,火针治疗后针孔护理不当,感受外邪,则可并发奔豚。其曰:烧针另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而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强调火针的适应症为寒证和痹证,并且肯定了焠刺是刺法之一。同时,也提出火针治病必须考虑体制因素,其云: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陈延之的《小品方》则最早提出了火针的名称,记载了火针可治疗附骨疽并首次提出眼科疾病也可以用火针治疗。

秦汉时期 中医教育发展过程史


秦朝(公元前221~207年)

关于秦朝

秦叔(秦始王)是首位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不但利用武力征服六国达到统一目标,还统合各地的制度如货币、文字、度量衡单位等,以提高统治及管理效率。

秦始王以严苛手段治国,引起贵族和学者们不满,并于公元前213年,发生了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秦始王把460位学者坑死又烧毁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以警戒对抗他的人。

幸运地一些有关占卜、医学及农业书籍得以保全。最后秦朝因农民起义而灭亡,成立汉朝。与此同时,中医药体系,随同大量医疗实践的开展,内容开始充实及提高。

汉朝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 西汉 公元前206 ~ 公元24年

* 东汉 公元25 ~ 220年

关于汉朝

刘邦于公元前206年成功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当时边境外的游牧民族不断侵犯,于是西汉将这些部族征服,使中国的版图因而扩大,地域包括现今的蒙古、东北九省、朝鲜、中国南部、越南以及亚洲中部。

同时因为营商方便,中国西北方出现了丝绸之路,形成一条兴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经商的通道。公元9至23年,王莽,篡改西汉,成立新朝,新朝很快灭亡,之后进入东汉时期。

汉朝是一个在艺术、哲学及科技都有创新的时代。例如在公元2年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一种测量地震的仪器。而各方面的医学理论、体系亦初步形成了。

哲学及宗教的角色

哲学、社会价值观及宗教对中医药的发展影响深远。不同派系的哲学及宗教思潮包括佛教,由此时崛起,并开始广泛流传。此外因为纸张的发明,许多不同的书籍开始出现例如司马迁(公元前145 ~ 82年)的名著《史记》。

有更多医书出现了而且质量不断提升。当时儒家理性思想相当普及;很多学者或学校开始习究和记录医药文献,以实践自己的理念。中医药的实践开始注入哲学思想,例如道家的养生思想、儒家的行医规范等等。

道教及长生不老

由于封建统治者都梦想长生,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搜求药材及炼丹的风气因而盛行起来。而当时的其他玄学如佛教也渗入了道教教义。

例如汉桓帝(公元147~168年)邀请一批与道教支派有关系的印度佛教高僧入宫,希望为他提供长生不老仙丹。此为中医药方剂学的起源。

医学教育的发展

师徒相授制度是东汉常见的培训医师方法。通常以家传形式进行,以确保稳定及可靠的收益。要成为名医则仍重经验,文献《曲礼》说:「医师的医术若非前三世所传下来的,最好不要服用他所处方的药」。

选拔学徒的过程非常严谨,就算《黄帝内经》内亦强调选拔的重要,因为徒弟的成功会为师傅带来荣誉。那时的人亦利用著名医籍来自我学习医术。

常见蔬菜功效作用一览表


本文导读:蔬菜是我们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它会为人体提供身体所需营养物质,不同的蔬菜功效不同,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蔬菜功效作用一览表。


蔬菜是日常饮食中不可少的食物,蔬菜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蔬菜性状不同、功效也不同,想对蔬菜有个大致了解,可以看看下面常见蔬菜的功效一览表。

水芹

味甘,平,无毒。主养神益气,令人肥健,杀药毒,疗女人赤沃。

冬瓜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益气,悦泽驻颜,令人不饥。

黄瓜

味甘,平寒,有毒。动气发病,令人虚热。不可多食。

胡萝卜

味甘,平,无毒。主下气,调利肠胃。

萝卜

味甘,温,无毒。主下气消谷,去痰癖,治渴,制面毒。

木耳

味苦,寒,有毒。利五脏,宣肠胃壅毒瓦斯。不可多食。

竹笋

味甘,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多食发病。

山药

味甘,温,无毒。补中益气,治风眩,止腰痛,壮筋骨。

味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消热渴,散血。

葵菜

味甘,寒平,无毒。为百菜主。治五脏六府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疗妇人乳难。

蔓菁

味苦,温,无毒。主利五脏,轻身,益气。蔓菁子明目。

芫荽

味辛,温,微毒。消谷,补五藏不足,通利小便。(一名胡荽。)

味辛,温,无毒。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目,安中。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不足,治伤寒发汗,去肿。

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除风邪,杀毒瓦斯。独颗者佳。

味辛,温,无毒。安五脏,除胃热,下气,补虚。可以久食。

天净菜

味苦,平,无毒。除面目黄,强志清神,利五脏,(即野苦买。)

味苦,寒,有毒。主面目四肢浮肿,下水。多食令人吐。

菜瓜

味甘,寒,有毒。利肠胃,止烦渴。不可多食。(即稍瓜。)

葫芦

味甘,平,无毒。主消水肿,益气。

蘑菇

味甘,寒,有毒。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菌子

味苦,寒,有毒。发五脏风壅经脉,动痔病,令人昏闷。

蒲笋

味甘,无毒。补中益气,治血脉。

味辛,平,有毒。宽肠胃,充肌肤,滑中。野芋不可食。

莴苣

味苦,冷,无毒。主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血脉。

白菜

味甘,温,无毒。主通行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

蓬蒿

味甘,平,无毒。主通利肠胃,安心气,消水饮。

茄子

味甘寒,有小毒。动风,发疮及痼疾。不可多食。

味苦,寒,无毒。通九窍。苋子,益精。菜,不可与鳖同食。

芸台

味辛,温,无毒。主风热,丹毒,乳痈。

味甘,冷,微毒。利五藏,通肠胃热,解酒毒。(即赤根。)

菜品

味甘,寒,无毒。调中下气,去头风,利五藏。

香菜

味辛,平,无毒。与诸菜同食,气味香,辟腥。

蓼子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

马齿

味酸,寒,无毒。主青盲白翳,去寒热,杀诸虫。

天花

味甘,平,有毒。与蘑菇稍相似,未详其性。(生五台山。)

回回葱

味辛,温,无毒。温中,消谷,下气,杀虫。久食发病。

甘露子

味甘,平,无毒。利五藏,下气,清神。(名滴露。)

蕨菜

味苦,寒,有毒。动气发病,不可多食。

薇菜

味甘,平,无毒。益气,润肌,清神,强志。

苦买菜

味苦,冷,无毒。治面目黄,强力,止困,可敷诸疮。

榆仁

味辛,温,无毒。可作酱,甚香美。能助肺气,杀诸虫。

沙吉木儿

味甘,平,无毒。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即蔓菁根。)

出儿

味甘,平,无毒。通经脉,下气,开胸膈。(即 根也。)

山丹根

味甘,平,无毒。主邪气腹胀,除诸疮肿。(一名百合。)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常见蔬菜的功效,了解的蔬菜的大概功效作用,我们在挑选蔬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购买不同的蔬菜,吃蔬菜最好吃当季的蔬菜,这样营养又健康。

荐 神奇药茶抗衰老功效一览


【延年茶】

原料:覆盆子2g、可斛2g、杜仲2g、续断2g、五味子2g、红茶10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泡茶饮用。可加适量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养生延年,益智健脑。

用途:中老年体弱神衰健忘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神仙寿茶】

原料:人参3g、牛膝2g、巴戟2g、杜仲2g、枸杞2g、红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补气血,养精益脑。

用途:中老年体弱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真人茶】

原料:茯苓2g、熟地2g、菊花2g、人参2g、柏子仁2g、红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也可去茶以煎液代茶饮。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脏益智,安神。

用途:中老年体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延寿茶】

原料:远志2g、山药2g、巴戟2g、菟丝子2g、五味子2g、红茶10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延年益寿,益智宁神。

用途:中老年体虚神衰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童春茶】

原料:菟丝子3g、牛膝2g、山药2g、茯苓2g、续断2g、红茶10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肾,益精神。

用途:中老年体弱多病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求真茶】

原料:苍术2g、人参2g、鹿茸0.5g、淫羊藿2g、泽泻2g、红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泡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阳祛湿,强身壮体。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也可去茶以煎液代茶饮。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延龄茶】

原料:菟丝子2g、肉苁蓉2g、枸杞2g、山茱萸2g、覆盆子2g、红茶10g。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500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补肝肾,延年增智。

用途:中老年肝肾不足、房事渐衰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龟鹤二仙茶】

原料:鹿角2g、龟板2g、枸杞5g、人参3g、红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鹿角、龟板、人参至水沸后15~30分钟,冲泡枸杞、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滋精补血,益气提神。

用途:中老年气血虚弱者。

来源:《仙传四十九方》。

【蟠龙茶】

原料:山茱萸2g、当归2g、牛膝2g、菟丝子1g、白鱼膘2g、红茶10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可加适量蜂蜜。冲饮至味淡。

用途:中老年体弱多病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