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2022-02-03 │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 中医药养生

“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最突出的“实学”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要作生活的主人,我们必须注意养生。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是最突出的“实学”》,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健康中国战略”与国医养生座谈会在京举办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社,贯彻落实“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有关要求,4月6日下午,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玄元书院承办的“健康中国战略”与国医养生座谈会在京召开,50多名来自京内外专家学者、健康产业代表、中医界人士参加讨论。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教授王杰指出,中国实学研究会致力于全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之同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起来,建构新时代新实学;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包含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健康养生文化资源,服务当代“健康中国战略”。他现场即兴为与会者点诵了《兰亭集序》、《师说》,阐述了可以“兴观群怨”、“温柔敦厚”的诗词歌赋有怡悦神志养生功能。

觉悟玄元书院院长、玖零股份联合创始人付开虎指出,振兴发展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把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健康养生理念经过孵化,然后走产业化路子非常重要。他提议,将健康养生的学术论坛与健康产业结合起来,使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地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服务。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防大学教授朱康有指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是产生在中华大地上独特的生命科学技术。“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突出的“实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证道商学院院长武爱荣结合开辟渭南中医药产业园、运作国医馆的实践体会,认为在小康社会即将建成之际,人的健康问题凸显,成为每个人绕不过去的“坎”;通过养生论坛,改变不健康的生活理念,同时建设健康养生基地,服务健康管理需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耀南指出,汤一介先生仅有的两篇“华医哲学文”表明,华医以“持两用中”、阴阳对立互补、五行相生相克观念、五行配阴阳为理论基础;佛经书目中多不著录医药书,认为求得自我心身内外的和谐是健康第一要义,心性平和而百病不入,等等。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刘东超指出,藏密修习为代表的佛教医学,道教丹道、中医、武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建立在实验观察基础上的西医学,是当今世界三大生命科学体系;打通三者可能意味着人类文明(至少是医学领域)的巨大跃升。中医至少在当代发展的前期阶段需要接受西医标准,否则无法全面走向世界。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世人医疗和养生需求提高,可逐步形成我国主导的中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傅景华指出,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关乎国人、世人“命运”。随着西药的泛滥、副作用的危害,中医养生顺应了人们的需求,成功运用于更广、更深的领域。中华文化复兴必然要复兴中医。中医文化与中华真文(甲骨文)息息相通,都是调和人与自然相处之大道。

武当山道人李海涛指出,自古以来就有“十道九医”的说法,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历史文化紧密关联。道家贵生思想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天地万物同源于气,以内丹的成就形成预防为主的道家医学体系。在保存道家文化的同时,当代道观应当发挥服务社会健康养生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大乘寺方丈中谛法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指出,佛学文化不仅对心灵修养有益,对身体康复亦有作用。

中国报道杂志社主编杨秀珍指出,要构建以中药种植产业园、中医文化、中药企业为核心的全国中医药文化研学旅平台和学术创新平台;以推进中医药全域研学旅游活动为契机,打造当地相关基地及大健康产业集群;联合各中医药大学、教育、高校等学术部门研发特色的中药全域研学旅游课程。

四海集团监事长胡雨泽指出,中医药养生在悠久历史中,把中国人养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群体,这是用“生命”证明其“生命力”。没有健康的体魄,自信就很难建立起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要紧紧依靠民族医学的力量来解决国民健康问题,将中医药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更实。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秘书长管昌平指出,打好“健康中国战略”这场战役,需要发挥诸如实学会等社会团体推动作用。西医进入中国后,也要逐步“中国化”;中西医融合之后,便没有中西之分。既要有哲学的支撑,也要有实验的支持。把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一手推拿传到世界各地,中国文化走出去才更富有生命力。

云南赤水源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周指出,重视并开发研究发酵食品,对提高民族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发酵食品的生产,体现天人合一,各产区工艺只适应其自身独特自然环境条件。进入国家法定的食药同源目录(2018)很多原材料可参与发酵。通过继承前辈先贤对这些食材内证性味归经的成果,加以现代可控发酵技术,粮果蔬混酿,可生产满足不同健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叶远厚指出,中医是全方位、全面整体的医学;儒家心学主张天人合一,可借助声音、山水等养人心志。山东省乐陵市副市长杨宽情指出,传统医学文化认为医者仁心,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社会充满了仁心仁人,中国文化中的大同梦所说的“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才能实现。但在中药药材面临今不如昔的情况下,中医如何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与休闲研究所副所长孙克指出,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健康提供中国智慧,亟待中华医药文化全面复兴。普及“治未病”健康养生理念,实现养生(道法自然、四季养生)与养心(正心正念、天人合一)辩证统一。产学研紧密合作,建立组织(如成立康养文化专委会),发现人才,正本清源。

山西省运城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跃龙、山东临矿集团杨光京结合习练太极拳的体会指出,太极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精粹,它蕴含了天人合一、阴阳虚实变化;依据这一原理创立的太极拳,长期习练可以实现身心健康愉悦的养生效果;太极拳是内家拳,神、意、气、力四位一体,贵在“神与意”,不能丢了灵魂;不应过分强调简化。

上海十分孝心基金会秘书长刘峰指出,百善孝为先,孝是心灵的健康。通过基金的运作,让更多的人免费参与到大健康活动中。苏州中林院古法点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文渊指出,“万病源于堵”,可以不借助药物,通过推拿、击打相应穴位等治好糖尿病等疑难杂症——这项活动由十分孝心基金会提供支持。

振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秀莉指出,西医是科学、中医是哲学,各有用处。根据药食同源的传统医学文化,可以通过营养的均衡解决很多健康问题。中医在“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瓶颈制约,但中餐可以打到全世界,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北京慢性病康复适宜技术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天永指出,生活中食药毕竟少,应以食疗为主;菌类食品生命力强,注意食用健体。

北京宫廷医学研究会彭海涛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涉及“气”,中草药讲的是药性“四气五味”,治病总原则是以药物偏性来纠正人体偏性。偏和性都是"气",人体之“神”也可归纳为“气”的范畴。对“气”的敏锐、意识灵性的修炼与感悟,是中医医术不断提升的保障。在中医的非药物疗法中,直接运用气的作用调理身心,在自我保健与治疗疾病上有不可取代的实用价值。

西安临潼智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金鸿指出,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进行的相关17项科学研究表明:对人体肿物、细胞型微生物杀菌、实验性动物骨折、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康复实验效应显著,中医气学在养老和康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气学实践不仅可以迅速改变人的健康现状,还能增强人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职业策划师陶金指出,中医文化目前面临最主要的困境就是传承方式太少。深藏于楼阁、浩如烟海的古代医学著作,隐藏于各地的古偏方、医术,很多无人关注。加强对中医文化保护力度;全面普及中医传统文化知识,从孩子抓起,从小培养兴趣;重视中医师承教育这一最有效的途径和特色。

北京映知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杨灵指出,要从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抓起。传统文化重内外兼修,主张人自我完美要与社会担当统一起来。通过教师引领学生体认古圣修持的良知状态,促使学生消除习气、涵养品德、增长智慧;使学生心灵清澈透通,体认事物整体性,学习能力增强,阅记速度、准确率大幅提高,专注力、自制力等心态发生明显改变。

北京中医药大学欧阳珊婷博士(美籍)指出,中国人可能误以为西医是唯物的、科学的;很多现象其实是“物质文化”带来的问题。西方一些人超越了“科学”的局限,可能比中国人更易接受中医“气”、“天人合一”、“修行”诸观念。希望能结合意识学和脑神经学等前沿科学发展,研究东方的特殊修养方法(如打坐、闭关等)。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员杨艺现场为与会者表演了孔雀舞。她认为,民族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等文化艺术,不仅能提升个人气质,同时能增强健康体魄和心志。如中医文献的五音疗法,与人体内肝、心、脾、胃、肾相应,音乐可以影响情绪。玄元书院还表演了二胡独奏。

北京泰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景华指出,通过网络带动百万家庭参与学习经典(包括《黄帝内经》)的实践表明,幼儿与家庭特别是母亲每天早上在线诵读经典,愉悦了身心,和谐了家庭;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应在家庭中落实下来,并充分发挥母亲的角色作用。

江西上饶市痔疮传统疗法传承人龚世云指出,应让沉睡在民间的中医传统疗法尽早“苏醒”,造福人类。上饶是著名中医药材宝库,自古便是丹道家、医家养生修道之地;还是省内唯一“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全国首批15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婺源县是“新安医学”重要发源地之一;铅山县是明末清初至建国初期中药材主要集散地。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樊秀莲指出,要用本土文化和医学实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韩芳指出,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社会文化的重大变化引发了很多人心理不适和冲突。近年来由心理问题激起的事件时有发生。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表现多样,可塑造心智、健全人格、开拓视野,丰富完善生命发展。

北京洛源汉卿文化有限公司经理李丹以亲身感受说明,自己对中医疗效有深刻认知。北研新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指出,中国学生视力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发挥中西医作用,共同关注眼部健康。生命呵护工程首席校长闻舒娴根据自创疗法在30多个社区义务调理的经验认为,应力推大健康产业;“身、心、性”结合,联合起来把中医国粹传承下去。

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王艳芳最后指出,通过搭建各种论坛平台,为理事、会员及理事单位提供服务,是实学会重要职责之一;“新实学”的构建就是要“接地气”,通过和各方进行合作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朱康有 李小洲)

ys630.COm精选阅读

亚健康应该中医药调理


亚健康:中医药调理最适宜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的防病、治病思想,主张如果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就不会生病。所以要调治亚健康,首先就要克服精神紧张、压力过大。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未乱就是疾病的征兆,是质变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在的亚健康状态,说明中医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调理亚健康比治疗疾病更重要。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失衡即可产生亚健康状态乃至疾病。因此,凡是能够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措施,都可以作为治疗亚健康的手段,比如:方药、针灸、按摩、刮痧、药浴等等,都是中医干预亚健康的重要方法。

1、药食同源

中医学有药食同源的悠久传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蔬菜瓜果均具有四气五味,既可食用,又可治病。比如:认为粥能畅胃气,生津液。饮酒能和血行气,壮神御寒等等。《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食物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择合适的食疗方案,能达到强身健体、调理亚健康的目的。

2、针灸、按摩

针灸、按摩的理论基础都是经络学说,中医认为,经络能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具有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功能。针灸、按摩能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促使机体气血流通,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指出经络不通可以导致疾病发生,那么疏通经络可防病治病。

3、以情胜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悲胜怒、喜胜忧、思胜悲、怒胜思、恐胜喜等学说,认为不同情志之间会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五志相胜理论。医者可以用言行、事物激起病者的某种情感变化,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手段可以针对造成亚健康的不同情志因素,采用与之相应的情志进行刺激,达到以情胜情的效果。并可按照五志相胜理论指导患者转移情感和注意力,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减轻或化解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刺激。

总之,亚健康是中西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具有其他医学体系所不可替代的优势,相信中医药也会为人们的健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养生怎么回事


说到养生是很多人不陌生的,养生对身体帮助比较大,在进行养生的时候,都是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常见就是饮食养生方法,这样养生方法简单,使用的时候,对身体也没有任何损害,都是可以放心进行的,但是要注意,进行养生过程中,如果身体有其他异常情况,要停止进行,那中医药养生怎么回事呢?

中医药养生怎么回事: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如《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养生重在养心,保养精、气、神。

即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对中医药养生怎么回事认识后,进行中医药养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不同体质人群,养生的时候,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中药的选择,区别也是比较大,所以进行中医药养生的时候,对这点要知道的。

中医药与养生的影响因素


大家首先想到的养生方法就是中医养生的,因为在大家的意识当中中医一直都是一个副作用比较小的疗法,这要比很多的药物来说副作用都要小很多的,并且中医的养生方法是比较多的,所以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身体体质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中药来进行养生的,而且有些人们在进行中医养生的时候没有运用任何的中药,而是针灸的方法。

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和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比较优越的上士们一起,向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神圣人的福寿无疆境界利己利他,这就是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和此其道生促成的科学革命成果。

养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进行有规律的运动。生病的人需要运动,没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过运动从而得以预防。在运动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意志、促进消化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点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养生要求我们要培养健康的精神,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避免精神极端、心理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根据中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情绪,精神心理保健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饮食也是养生的必备因素。数千年以来,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认定是达到长寿的关键因素,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则被认为是使健康出现问题的根源。预防疾病也是养生的重要一环。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正确使用药物,适当的进行食补,以及其他的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每个人都可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目的。

不过在进行中医养生的时候,我们首先就应该要保持我们精神上面的稳定,如果是我们的情绪波动太大的话也是对我们的药效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先稳定住我们的情绪的,而且还要让我们的心里不要有太大的负担,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抗病毒能力提高的。

培养中医药人才 发展新中国中医药事业


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经过一些曲折的历程,但在党的中医政策的指引下,排除多种干扰,不断前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医工作的领导,中医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工作中持位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中医药统一管理体制已经确立并不断完善,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机构不断扩大充实,中医特色更加突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医药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至1994年底,全国已有中医医院2552所,床位23万张,高等中医药院和民族医药院校32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中医药研究机构77所,中药生产企业910余家,中药经营企业3万余个,完成中药产值165亿元,中药销售总值224.6亿元。全国中医药人员已逾百万。基本形成了布局相对合理,学科方类比较齐全,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的医疗、教学、科研体系,和规模生产的新兴中药企业及复盖全国的中药经营网络。

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我国已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医疗、教学和技术合作关系,中药贸易已发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在我国建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已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3000多名针灸人员。1987年以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世界气功学会先后在我国成立,这是最早把总部设在我国并由我国担任第一届主席的两个国际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积极向世界各国介绍和推广中医药,并已建议各国对43种疾病采用针灸疗法。到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药的占第一位,我国派出的专家学者中,中医药方面也是很受欢迎的。中医药正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新中国的中医工作,建国初到80年代是由卫生部主管。1986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负责管理中医工作,在此基础上,198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中药统一管理起来。这种管理体制更加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医工作的主要开展情况包括中医医疗工作,中医药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

中医医疗工作主要是通过中医医院进行的。另有少数中医门诊部和极少数中医个体开业。中医医院始建于50年代中期,到1960年,已有中医医院339所,病床14199张,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医医院一般都规模小,人员少,经费不足,设备简陋,特别是办院方向不很明确,没有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为了总结经验,加强中医医院工作,1982年,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工作会议,重点解决了办院方向问题。明确要求,中医医院必须突出中医药特色,并将其作为一切中医机构的根本方向。为适应人民防病治病的需要,要求逐步实现县县都有中医医院,少数民族地区设民族医医院。

中医药特色体现在许多方面,最根本的是要遵循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并努力发掘中医药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医医院在诊断、治疗、护理、用药、人员构成、管理方法上,都要以中医药为主,并积极吸收和采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互相配合,提高医疗效果。

衡阳会议以后,中医医院有了较大发展。作为中医药特色的急症和专科专病建设也有所加强。8.5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医院建设以内涵建设为主,以中医医院分级管理为基础,以示范中医医院建设为龙头,急症防治、专科专病建设为学术发展的突破口,使中医医院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

4款中医药膳 补肾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因时而异,按照季节时令的变化规律,采用相应的养生手段。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祛寒护阳为根本,适当服用温补肾阳的中药。

根据五行学说,冬季对应人体五脏为肾,冬季寒气最重,容易损伤肾中阳气。而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肾阳亏虚,整个身体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下降,通常会表现为腰膝冷痛、畏寒怕冷、手足冰凉、小便频数、性欲减退、阳痿早泄等。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祛寒护阳为根本。而肾中阳气有赖于后天脾胃所吸收的水谷精微物质的充养,因此适当服用温补肾阳的中药,也是冬季养生防病的重要措施。

推荐四种简便可行的温补肾阳的中医药膳。

1、锁阳壮阳粥

材料:锁阳10克,羊肉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羊肉切细。先煎锁阳,去渣,入羊肉、大米同煮为粥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温阳补肾的作用,适合肾阳不足所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及老年便秘。

2、萸肉苁蓉羊肉汤

材料:羊肉600克,山萸肉20克,肉苁蓉20克,龙眼肉20克。

做法:将羊肉切块放入滚水中煮5分钟,捞起洗净后放入瓦煲中,煲至水滚,放入山萸肉、肉苁蓉、龙眼肉和姜片,用中火煲3小时,加入细盐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温阳、强壮身体的功效。适合手足不温、腰膝酸软、尿频、便秘、阳痿者服用。

3、茴香腰子

材料:猪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在热锅内将小茴香略炒片刻,待脆后打成细末。将猪腰子撕去皮膜,洗净,用尖刀从侧面划一条长约3厘米的口子,再向里扩展成三角形,然后塞入茴香末,并用细绳将开口处缠紧待用。将锅置中火上,倒入卤汁,调好味,放入猪腰子,煮沸后30分钟即可起锅,除去腰臊,切片装盘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阳、散寒湿、止疼痛的功效。适合肾阳虚而致畏寒肢冷、腰痛腰凉、或性功能减退者服用。

4、益智仁粥

材料:粳米50克,益智仁5克。

做法:将益智仁研为细末。将粳米淘洗后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稀粥。调入益智仁末和少量精盐,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温肾助阳、固精缩尿的功效。适合脾肾阳虚、腹中冷痛、泄泻、尿频、遗尿者服用。

你知道什么是中医药浴


药浴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配适当的中草要,利用经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或药物煎汤取液进行全身或局部洗浴(如坐浴、足浴、手臂浴、面浴、目浴,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洗浴。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药浴疗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殷时期,宫廷中就盛行用药物进行沐浴,以防治疾病。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云中君》里记述:浴兰汤兮沐芳华。其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从清代开始,药浴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随着整个中医药学的发展,药浴疗法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至清代其治疗范围已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在药浴种类上有洗、沐、浴、浸、渍、浇等法。

中医药学会健康专家教你养生


女人养生重在养血

专家档案:尤昭玲,湖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月经不调、不孕、妇科肿瘤等疑难病的诊治。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接受记者采访时,尤昭玲幽默地说:我是一个为女生而生的女人。尤教授是著名的妇科中医专家,无论是健康教育还是看病救人,都离不开女人。

尤教授将女人比作花,比作水,只有常常精心打理,才能使花常开不谢;只有常常精心呵护,才能使水晶莹透澈。

怎么呵呢?尤教授认为,血为女人之本,女性特殊的生理使其一生数伤于血,有余与气不足与血,守得住一份血,方留得住一份青春。有血病的女性可选择食用桂圆、荔枝、大枣、赤豆等以补血养血。

因为肾是女人之根,肾乃藏精之处,施精之所,肾之精气是维持女性机体阴阳平衡的根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

养生得会放羊

专家档案: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擅长治疗男科疾病。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养字上面是羊字头,养生就好比你在山上轻松地赶着羊,有羊掉队了,你会顺手把它再赶上去,让整个羊群达到和谐的状态。

当你体内的健康天平出现了偏差,身体出现一些局部症状时,比如口腔溃疡了,长痘痘了,就好像是羊群出现了掉队的羊,你可以适当调理一下,专家会告诉你吃什么菜,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帮助你把这只掉队的羊,赶到羊群里去。

老百姓在学养生的时候,往往容易跟风。

其实养生并不需要强求自己一定要怎么吃东西、怎么生活,只要当你用心灵体味到如放羊般的愉悦和自在时,你才是真正懂得了养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王新陆:

别跟自然对着干

专家档案:王新陆,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是走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系统讲解中医的第一人。健康时报2008年6月12日刊发《走上百家讲坛的王新陆》专题报道。擅长中医疑难杂症的诊治。

中医养生最高境界是老子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新陆说,简单地讲,也就是要顺应四季的规律,别跟自然规律对着干,冬天该冻一冻,夏天该热一热。

王新陆教授平时的生活很简单,并没有太多的讲究,但他认为善不可因其小而不为,恶不可因其小而为之,养生也是一个道理,要积小善而成大善,好的健康习惯其实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等等,但关键是要从知道变成做到,虽然每个人所处环境不一样,但是在大的健康原则下,完全可以自己灵活应用。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樊正伦:

吵架不能吵半截

专家简介:樊正伦,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出诊时间:周三上午(北京月犁中医医院)。我常跟女士说,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什么时候把你气哭了再走,别气半截。樊正伦说。

生气的时候肝气特别旺,一哭,肺气上来了,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肺气一通肝气就调达了,如果气一半,肝气没下来,回头还得接着吵架不说,还容易得病。所以,吵架时不能气半截,要吵透。

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

72岁也要每天散步

专家简介: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药方药系临床中药室教授。

讲得再多,关键还是在于实践。接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聘书后,高学敏向记者坦言。我今年72岁了,每天早上起来散步,好从睡眠状态慢慢清醒,白天神情气爽;晚饭半小时之后还要走很长时间,这样为的是可以清理体内垃圾。如今我的血糖血脂等指标都保持正常,应该也是得益于每天坚持走路。

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温长路:

憨睡、憨吃、憨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唐旭东:

常练练回头望月

专家简介:唐旭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擅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食管与胃的癌前病变。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我应该是今天11位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个。唐旭东告诉记者,他年轻的时候还是个运动健将,还曾经专门练过投掷,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示范起了投掷的扭腰动作。

唐旭东坦言,自己在生活中更倾向形体运动的养生。

很多工作繁忙的领导干部们,经常坐着开会或是看文件,颈椎、腰椎最受累。我在生活中会比较注意一些肢体运动,经常走动走动,做做伸展的健身操等等。

中医药养生之道有哪些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相比以前快了许多,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为了加快节奏从而忽略了一些小细节,殊不知这些小细节对身体尽然有着如此大的影响,如何来调理混乱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药养生的方式。那么中医药养生之道有哪些呢?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三步调顺你的睡眠

 如果长期存在失眠问题,不妨将睡眠分为三步。

 第一步

 睡觉准备的阶段。首先要保证卧室有足够的空间,相对的密闭性。这样提议提供足够的氧气,床应该稍微的大一点,床垫不能太软,否则睡觉时会觉得很舒服,但是一觉醒来,就会感到身体有酸痛的不适感,被褥要按季节选择合适的舒适的,枕头应该高度适中,不软不硬,还要有一定的透气性。

 第二步

 入睡阶段。我们要先安静下来,睡前半个小时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想一些伤脑筋的事,不要生气。入睡前不宜进食,睡眠时人体代谢减慢,如果吃得过饱会使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肠道中,不利于消化。

 睡觉时,身体最好呈蜷缩弯曲状,采取侧卧位,尤其以右侧卧为佳。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冷有助于入睡。所以睡眠时头上不宜盖被子,不宜接近取暖设备,应让头部处在一个比较凉快的环境中,而肚子和脚应注意保暖。

 第三步

 起床。刚睡醒不宜立即起床,应先让身体从侧卧蜷缩体位变为平躺体位,在床上略微躺一会,使四肢以及各个关节伸展开。起床后,可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给身体预热。

 中医药养生之道有哪些?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中医养生的一些做法,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经意就会犯了中医里的大忌,自己却浑然不知。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令你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小毛病。

中医药膳养生推荐 治疗肩周炎


现代社会各种环境因素导致很多年轻人患病年轻化、各种新疾病等等,肩周炎是现代青年常患的一种疾病,不好治疗,不好调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几个肩周炎治疗的中医药膳养生方法,送给那些肩周炎患者,希望能为他们带去福音。

肩周炎又称作是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凝肩,常常会发生在50岁左右。肩周炎就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肩部受风着寒而致,故又称为“漏肩风”。一般是由于闪搓或感受风寒湿热,代谢受阻所形成之痹症。中药主要是采取活血化瘀、散寒除湿、促进代谢患者功能的药物来治疗。

1、附桂猪蹄汤:附片、桂枝各10克,桑枝30克,羌活15克,猪蹄1对,调料适量。将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开,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煮沸服食。

2、蛇肉汤:乌蛇肉、胡椒、生姜、食盐各适量,炖汤,肉汤同食,日2次。具有补虚、祛风、散寒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晚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3、当参羊肉汤:当归、党参、川芎、白芍各10克,桑枝、羌活各15克,甘草5克,羊肉5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再加食盐、味精、葱、姜、辣椒等调味,食疗煮沸服食。

4、桑枝鸡汤:老桑枝60g,老母鸡1只,盐少许。将桑枝切成小段,与鸡共煮至烂熟汤浓即成,加盐调味,饮汤吃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补气血之效。适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体虚风湿阻络者。

5、川乌粥:生川乌头约5g,粳米50g,姜汁约10滴,蜂蜜适量。把川乌头捣碎,研为极细粉末。先煮粳米,粥快成时加入川乌末,改用小火慢煎,待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即可。具有祛散寒湿、通利关节、温经止痛之效。适用于肩周炎风湿寒侵袭所致者。

6、当归血藤鸡蛋汤:全当归、鸡血藤各15克,木香、陈皮、赤芍各10克,桑枝20克,鸡蛋1个。将鸡蛋与诸药(布包)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10分钟,弃药包,吃蛋喝汤,每日3次,每次1个。

肩周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养生和调理,中医药膳养生方法在治疗肩周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什么是药酒 中医药酒有什么养生功效


说到就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喝多了伤身的东西,经常大量喝酒,往往会带来很多的疾病,但在酒中添加一些药物,每日适量饮用或者外敷,是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身体的健康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药酒,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药酒、药酒的功效、药酒的制作方法。

什么是药酒

药酒顾名思义就是将药和酒混合起来,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保护健康的事物。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

药酒出现的背景

中国人对酒的研究与运用,可谓炉火炖青。自从有了酒,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们演绎出无数的精彩故事。“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酒幌子”,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于是,就有了武松酒后伏虎的壮举,鲁智深醉打山门的英雄气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千古笑谈等事情。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人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可以治疗一些虚寒腹痛之类的疾病,从而让酒与原始医疗活动结下了缘。《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

所谓“汤液”即今之汤煎剂,而“醪醴”者即药酒也。显然在战国时代对药酒的医疗作用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现代药酒多选用50—60度(%)的白酒。

其依据是:因为酒精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复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滔出。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即可饮用。

药酒功效

药酒将药物置于75%酒精或白酒中浸泡而成。治疗时用手蘸药酒(水)涂于体表而后做手法治疗,具有舒经活血、温通发散之作用。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

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乱性,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于殒命。医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

其实,酒是一种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分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于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分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如鹤鸣山道教流传下来的妙沁药酒),这就是药酒历经数十年而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鹿茸酒和蛤蚧酒等可有效治疗腰膝酸冷、小腹不温、阳痿精冷、四肢怕冷、大便溏泻等症;

当归酒、熟地酒、龙眼酒、丹参酒、鸡血藤酒、地黄酒和核桃酒等可有效治疗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月经量少、舌淡脉细等病症;

地黄酒、葡萄酒、枸杞酒和双耳酒等可有效治疗身体羸弱、视力模糊、虚烦不眠、潮热盗汗、便秘尿赤、口渴、舌红无苔等症;

人参酒、参芪酒等可有效治疗体神疲、少气懒言、面黄肌瘦、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表虚自汗等病症;

加味八珍酒和十全大补酒等可有效治疗气血两虚、如劳累倦怠、少气乏力、精神萎靡、心悸怔肿、头晕目眩、头晕目眩、健忘失眠等症。

药酒的特点

将作为饮料的酒与治病强身的药“溶”为一体的药酒,不仅具有配制、服用简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的优点,更因为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疗效。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古“医”字,即从“酉”(酒)也。现代研究表明,酒的主要成分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质及水不能溶解。

中药的多种成分如生物碱、盐类、鞣质、挥发油、有机酸、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如叶绿素、叶黄素)等均较易溶解于乙醇中。

乙醇不仅有良好的穿透性,易于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促进置换、扩散,有利于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还有防腐作用,可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强药剂的稳定性。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