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

2019-10-06 │ 老年人养生 老年人养生保健

老年人吃药不可一把吞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如何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老年人吃药不可一把吞”,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直都有高血压的王老先生前段时间突然出现胃出血,医生找了很久原因,最后才发现原来他把几种药物“一把吞”,造成不良反应。王老先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前不久因为有点发烧,所以老伴让他服用布洛芬,结果中午他把阿司匹林、布洛芬还有一种感冒药一起放进嘴、吞下肚,不到下午,这些药物就在他的胃肠中起反应了,出现便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

事实上,像王老先生一样,喜欢吃药“一把吞”的人不在少数。据报道,美国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同时服用5种或更多的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65岁以上的美国老人中,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被送进急诊室的超过了17.5万人。对此,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说,中国老年人混合用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把吞”的确会带来很多隐患。中国住院老人中同时有3至4种并发疾病者占50%以上。张亚同药师说:“由于多种慢性病缠身,老人们经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无形中就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不要与治疗心脑血管的银杏叶制剂和抗凝血药物华法林一起服用,否则会增加出血危险。阿司匹林与抗炎镇痛药如布洛芬也不能一起吃,因为会有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老年人吃药除了避免“一把吞”,还要注意用药数量、用药剂量和时间。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16-20种为54%。专家指出,凡是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都可考虑停止使用,以减少用药数目。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一般使用成人药量的3/4。另外,老年人服药更要讲究择时原则,就是根据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药理学的原理,选择最合适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例如心绞痛患者,变异型心绞痛多在0点-6点发作,因此主张睡前用长效钙拮抗剂;而劳力型心绞痛多在6点-12点发作,应在晚上用长效硝酸盐、p阻滞剂及钙拮抗剂。

当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时,要停药一段时间。老年人用药期间,一旦发生新的症状,包括躯体、认识或情感方面的症状,都应考虑药品不良反应或病情进展。暂停用药作为现代老年病学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值得高度重视。

相关

ys630.coM延伸阅读

老年人吃药和成人分开


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肾脏排泄功能减慢,总之,老年人机体功能在衰退,用药量不能和青壮年人一样,也不能用毒性强、副作用大的药物。在治疗疾病时,用药要采取慎重态度。

1.用药剂量:一般应比青壮年减少1/3~1/2。

2.用药种类:老年人用药的种类宜少不宜多,最多不要超过3~5种(中药汤剂除外)。因服用多种药物,会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增加或降低药效。同时,老年人记忆力差,同时用多种药物,极易搞错。

3,选药要慎重:凡对老年人不利的药物,除非特别需要,非用不可的,应尽量选用替代药物,以减少损害。如抗生素,不管哪一种都有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因此,对老年人来说,应选用既毒副作用小,又能针对病因的药物。除非按医生处方,自己不可乱用药。对以往用的产生过不良反应的某些药物,应向医生讲清楚,避免再用。

4.注意观察反应: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有些药对年轻人是“平安药”,对老年人来说有时就不平安。如降血脂的烟酸,大量长期服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或发生黄疸,注射维生素B1、B12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大汗不止或引起胃出血,利尿药双氢克尿塞可升高血糖,诱发老年性糖尿病。

5.以少吃药为好:老年人不要有一点小毛病就大用其药。常服药不但对身体有一定损害,而且真有了重病,再用药就不那么灵了。所以,不论本人、家庭、医生,在给老人用药之前,要先考虑一下是否可以采取不服药的其他方法,以少吃药为好。当然如果疾病很严重非用药不可时,一定要及时用药。

老年人如何正确看病吃药


据统计:老年慢性病患病率10年来上升了4%,尤以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且城市高于农村。还有些疾病发病率增长非常快,如糖尿病患者已较10年前增加了3倍。但调查显示,老年人患病后两周内的就诊率只有45.7%。

患慢性病也要定期就诊

不少老人了解一定的自我保健知识,或“久病成医”,在家里备了小药箱,认为慢性病在家治疗既省事又省钱。还有的慢性病患者,凭着自己多年看病吃药得来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的“他人经验”给自己开处方,这样做隐患很多,弊大于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专家点评:有些疾病发病初期的症状可能与老年人原有的某些慢病相似,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即使是慢性病,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定期复查,不能过于依赖小药箱或自己的“经验”。老年人对待疾病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被医生怀疑为肿瘤、冠心病时,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看病要有全科意识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增大,而老年人通常是哪儿不舒服就看哪科,专科医生往往也只看本科病种,缺少全科意识,这样对老年人十分不利。

■专家点评:看病前最好先由全科医生诊断一下患有哪些疾病。再请医生建议主要应先治哪种疾病,辅助治疗哪种疾病。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别把心理问题不当病

抽样调查显示,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大脑功能的退化,使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而这些老人却很少去看心理医生。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专家点评: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受到影响。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整,多与人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吃药不能跟着广告走

过分相信广告,是老年人用药的一大误区。

■专家点评:老年人既担心自己有病,又怕到医院检查出病,就自己看广告买药。结果常常是药不对症,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治好病。因此,吃药最好听从医生的意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少花冤枉钱。

用药剂量、疗程要遵医嘱

程阿婆得了胃病,看病时医生给她开了一种药,并嘱咐她吃完后复查。她一吃就感觉好多了,药吃完了她没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到药店买来这种药服用,且一吃就是半年,直到出现持续腹痛、腹胀的症状才上医院。医生说是药物服用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副作用。为了减少上医院的麻烦,自己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的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

■专家点评:自主用药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危险的。因为有些药物对于一些病症有缓解作用,但是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许多药物长期服用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很多老年病患者都需要终身用药,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最好按医嘱服用。应选择安全、可靠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对长期服用的药物定期进行适当的更换。

怎样才能少花钱看好病

■专家建议:发现自己从未出现过的症状和体征,最好直接去大医院挂专家门诊号,挂号费虽然贵一点,但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得了危重病也要去大医院,以免错过最佳诊治时机。对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则可选择小医院,因为这些病目前已有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哪一级医院诊治没有太大医疗质量的差异。看病时要带齐以前的病历,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便于医生诊断。

老年人不可仰卧睡!


老年人仰卧睡熟时,舌根及咽喉部的软组织非常容易松弛,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因此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如果长期缺氧可使动脉壁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血管壁内膜下的脂质沉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当人的脑组织缺氧时,还可导致脑动脉舒缩功能减退和脑功能下降。心肌缺氧可诱发心绞痛,心脏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和供血不足,便会加重病情。所以,老年人忌睡觉时仰卧。

那么,睡眠姿势如何才对健康有利呢?睡眠姿势多种多样,也很难强求一致。日本学者认为,人在睡眠过程中姿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刚入睡时能保持一种姿势,也很平静,但不久就开始翻动,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体位变动20~60次。

关于睡眠姿势,先辈们留有“睡如弓”的说法,是指人在睡眠时身体侧卧弯曲如“弓”的姿势。科学家认为右侧卧位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及肝脏血液流入,有利于食物在胃及肠道中消化。所以,人们多主张右侧卧位。但侧卧时要注意双腿自然弯曲,枕头不宜过低。

细节提醒:

老年人忌消极卧床,否则会加快机体组织和器官的萎缩退化。只有不断地、适量地运动与锻炼,才可以防止肌肉过早萎缩,促进身体健康。

老年人发热不可忽视


当心老年人因感染性疾病时,发热不明显或不发热,因此易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高。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家们提出告诫:当老年人发热或有功能状态的急骤变化时,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尽早给予正确治疗。因为研究人员经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因感染性疾病时,发热可不明显或不发热,因此易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高。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老年人发热的特点还在于:当老年人患心内膜炎、肺炎等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C。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老年人发热反应迟缓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最高体温及最低体温与年青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36.7℃,肛门温度37.3C。老年人发热的定义是指:口腔温度持续,37.2C,肛门温度持续,37.5℃。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C即表明有发热。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热,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大多数老年人待查的发热是可以确诊和治愈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因此,老年人发热要尽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时正确的治疗。

老年人高血脂要终身吃药吗


1、老年人高血脂要终身吃药吗

一般情况下高血脂患者是需要长期服药的。高血脂吃药的目的在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浓度,而血脂可以通过食物摄入以及肝脏的合成,再加上有的患者是遗传因素造成的高血脂,导致血脂很难降下来,即便降下来也只是暂时的,因此高血脂需要长期吃药。

高血脂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血脂降低只是暂时的,中途停药可能会导致血脂反弹。短期或者间断服药无法长期有效地控制血脂,达不到逆转病变的血管或重塑血管的目的。

2、老年人高血脂的发病原因

家族性亦称原发性,多为遗传,由酶的异常引起。目前病因不明确。

继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黏液性水肿、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肝胆疾病、酒精中毒等。

3、老年人高血脂发病机制

某种脂蛋白产生过多或转化,可不同程度地影响CE和TG。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患者血清脂质的化学分析、外观、超速离心及纸上电泳等分析,可将脂蛋白分为5类: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即前β-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即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即α-脂蛋白;漂浮β-脂蛋白,又称“阔β-(β-VLDL)”。正常人CE一部分来自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奶油、脑、内脏(特别是肝)属外源性,另一部分是体内自身合成,属内源性,90%由肝及肠黏膜合成。血浆TG以食物中摄取为外源性,存在CM中。在肝内由糖类等合成为内源性,存在VLDL中。如高脂饮食后血中CM增高,出现奶油状血浆,产生外源性高TG血症。高热量饮食、肥胖、酒精刺激等,VLDL产生过多。肝脏合成与释放甘油酯超过廓清速度或廓清相对过缓时,血中TG积聚,产生内源性高TG血症。老年人脂代谢异常,多因肥胖、饮酒、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饮食和高胰岛素血症时发生。

老年人高血脂如何预防

1、饮茶戒烟限酒

实验研究证明:各种茶叶均有降低血脂、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其中以绿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妨多饮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吸烟或是酗酒均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戒烟限酒。

2、优化生活方式

对于老年人患有血脂高的症状应该要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规律性。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和一些文娱活动,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尽量的去避免精神状态的紧张以及情绪的激动,避免经常性的熬夜和过度疲劳,不要让自己焦虑或者是抑郁等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和一些精神因素对脂质的代谢产生不良的影响。

3、限制总能量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减低,能量需要量要比成年人低。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则更应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摄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体重之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克。营养学家给老年人推荐的食品有:馒头、米饭、面包、豆腐、豆浆、牛奶、瘦肉、鱼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

老年人高血脂吃什么食物

海鱼:降脂作用也很好。日本人患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较少,实践证明主要与日本人喜爱食海鱼有关。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因大量食海鱼,所以他们无一人患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黄瓜:具有清凉、解渴、利尿作用。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黄瓜中还有一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可抑制糖类转变成脂肪,有调整脂质代谢的功效。

茄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能增强细胞粘膜附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医学研究表明,茄子能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脂引起的血管损伤,可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病症。

番茄: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比例合适,故食之可增强小血管功能,预防血管老化。番茄中的维生素p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水果和蔬菜。既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防止其破裂的作用,还有预防血管硬化的特殊功效。并且维生素p能增强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并可促使维生素C在体内储存,以备长期利用。番茄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降低血压作用。

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和注意


不少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衰退,从而导致不得不和药物打交道,不管是保健品还是治病的药,服药是老年人养生过程中很常见的一项活动,那么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呢?

1、吃阿司匹林不能喝酒、果汁。因为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司匹林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蓄积,不仅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而果汁则会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胃出血。

2、忌滥用泻药。老年人常易患便秘,如为此而常服泻药,可使脂溶性维生素溶于其中而排出,造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缺乏。老人便秘,最好调节生活饮食节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

3、忌长期用一种药。一种药物长期应用,不仅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药效降低,而且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甚至形成药瘾。

4、吃黄连素不要喝茶,因为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两小时内不能饮茶。

5、吃布洛芬不要喝咖啡、可乐。布洛芬(芬必得)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乐中含有的古柯碱都会刺激胃酸分泌,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6、忌乱用秘方、偏方、验方。老年病多长期、慢性,易出现乱投医现象。那些未经验证的秘单方,无法科学地判定疗效,凭运气治病,常会延误病情甚至酿成中毒,添病加害。

7、忌朝秦暮楚。有的老年人治病用药跟着感觉走,今天见广告说这好,便用这药。明天见夸那,又改用那药。用药品种不定,多药杂用,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容易引出毒副反应。

8、忌依赖安眠药。长期服用安眠药易发生头昏、头胀、步态不稳和跌跃,久用也可成瘾和损害肝肾功能。治疗失眠最好以非药物疗法为主,安眠药为辅。安眠药只宜帮助病人度过最困难的时刻,治疗时应交替轮换用毒性较低的药物。

9、服用抗生素前后两小时内不要饮用牛奶或果汁。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则加速抗生素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

10、服钙片不要吃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专家建议服用钙片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

11、忌滥用补药。体弱老年人可适当辨证地用些补虚益气之品,但若为补而补,盲目滥用,可变利为害。民间就有药不对症,参茸亦毒的说法。

12、忌时间过长。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故老人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及时停药或减量,尤其是对于毒性大的药物,更应按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掌握好用药时间。

13、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14、服用利尿剂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15、服用止泻药物,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

16、滋补类中药通过补气,进而滋补全身气血阴阳,而萝卜有破气作用,会大大减弱滋补功效,因此服用滋补类中药期间忌食萝卜。

17、忌用药过量。临床用药量并非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老年人用药应相对减少,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1/2-3/4即可。

18、忌任意滥用。患慢性病的老人应尽量少用药物,尤其切忌不明病因就随意滥用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延误治疗。

19、忌种类过多。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欠佳,大堆药物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志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20、吃苦味健胃药不要吃甜食。苦味健胃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盖苦味、降低药效,另一方面还与健胃药中的很多成分发生络合反应,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21、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汁。因为西柚汁中的柚皮素成分会影响肝脏中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与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将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副作用大大增加。

22、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即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温水送服。

老年人吃药有什么禁忌和注意,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吃药不可一把吞》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